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O-CNN的储能锂离子电池组荷电状态评估
1
作者 李肖辉 肖亚哲 +2 位作者 田志国 王京 李晶晶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5-692,共8页
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权值和阈值作为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粒子,将CNN的损失函数作为PSO的适应度函数,从而构建PSO-CNN算法对储能锂离子电池组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 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权值和阈值作为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粒子,将CNN的损失函数作为PSO的适应度函数,从而构建PSO-CNN算法对储能锂离子电池组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进行预测。以储能系统现场采集的充放电数据为样本,分别采用本文算法、基于PSO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CNN进行训练,并在完整充放电数据集上对比3种算法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收敛性好、预测精度高。最后采用另一储能现场的数据验证本文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可以广泛适用于储能系统锂离子电池组SOC的在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状态 锂离子电池组 粒子群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凹壁面切向射流入射角度对液固两相流动的影响
2
作者 田志国 葛忠义 +2 位作者 柳思远 蒋灿 张静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540-544,共5页
为研究凹壁面切向射流的入射角度对离散颗粒行为的影响,以立式圆筒体为主要结构,分析圆形壁面射流液固两相流动。运用数值模拟对离散颗粒运动轨迹、颗粒分布、压力、切向速度、停留时间等参数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入射角度增加,离散... 为研究凹壁面切向射流的入射角度对离散颗粒行为的影响,以立式圆筒体为主要结构,分析圆形壁面射流液固两相流动。运用数值模拟对离散颗粒运动轨迹、颗粒分布、压力、切向速度、停留时间等参数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入射角度增加,离散颗粒扩散角收缩,β=0°时离散颗粒扩散角为5.0°,β=45°时扩散角仅为1.5°。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入口处静压力和颗粒切向速度分布变化不大,但粒径小于0.4 mm颗粒的最大和最小停留时间明显下降。该研究提供了液固两相凹壁面切向射流中颗粒行为影响的基础数据,为相关设备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两相 凹壁面切向射流 入射角度 离散颗粒 扩散
下载PDF
改性铁基磁性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中Cd(Ⅱ)的吸附
3
作者 付君浩 李振兴 +4 位作者 田志国 曾礼强 邓朝政 吴江岳恩 韩海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0-652,共13页
本文通过氨性浸出方式处理吸附Cd(Ⅱ)之后的零价铁材料(Fe≡Cd),使表面吸附的Cd(Ⅱ)脱附同时对材料改性,获得了一种新的改性铁基磁性材料(MFe)。基于紫外光谱、溶液化学和量子化学分析,证实了Fe≡Cd上的Cd(Ⅱ)与游离NH_(3)结合形成Cd-NH... 本文通过氨性浸出方式处理吸附Cd(Ⅱ)之后的零价铁材料(Fe≡Cd),使表面吸附的Cd(Ⅱ)脱附同时对材料改性,获得了一种新的改性铁基磁性材料(MFe)。基于紫外光谱、溶液化学和量子化学分析,证实了Fe≡Cd上的Cd(Ⅱ)与游离NH_(3)结合形成Cd-NH_(3)配合物从而实现脱附的可行性。结果表明:(NH_(4))_(2)SO_(4)和NH_(3)·H_(2)O浸出可以有效脱附Fe≡Cd表面的Cd(Ⅱ)。脱附改性后材料的结构性质发生了明显改变,生成了大量吸附活性强的铁(羟基)氧化物,且—NH_(2)基团成功修饰在材料表面,为Cd(Ⅱ)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点。改性磁性材料(MFe)对Cd(Ⅱ)的吸附量较Fe^(0)(Q_(e)=23.5 mg/g)明显提升,达47.0 mg/g,且循环再生性能良好,可高效循环6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0) 改性铁基磁性材料 氨性浸出 Cd(Ⅱ)吸附 吸附机理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原理研究进展
4
作者 朱新华 李肖辉 +2 位作者 斯建东 李正力 田志国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87-1393,共7页
电化学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完成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支撑。其中,锂离子电池在电化学储能装机容量中占比九成,是核心的技术发展路线。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短路、内阻增大、漏液产气、析锂、热失控等... 电化学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完成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支撑。其中,锂离子电池在电化学储能装机容量中占比九成,是核心的技术发展路线。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短路、内阻增大、漏液产气、析锂、热失控等造成循环性能下降、容量衰减现象,严重影响了电池的经济使用性和安全性。电池容量衰减主要包括不可逆容量衰减和可逆容量衰减,进一步分为静置中衰减和运行中衰减。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的容量衰减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种类型:外部因素包括工作环境、放电深度、放电电流、使用工况;内部因素包括正极材料溶解、负极材料表面析锂、固体电解质膜(SEI)增厚破裂、电解液还原等。从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机理和外部工程实际应用场景,研究了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原理,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容量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SEI 电解液
下载PDF
我国玉米育种问题浅析及对策 被引量:49
5
作者 田志国 张世煌 +1 位作者 彭泽斌 白丽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5-17,共3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玉米育种现状 ,指出种质资源贫乏、研究经费短缺和体制障碍是我国玉米育种研究的三个限制因素。并提出依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育种目标 ,实施种质扩增计划 ,突破育种“瓶颈”以及改革管理体制 ,适应市场需求等相应对策。
关键词 玉米 可持续发展 育种研究 种质资源 研究体制
下载PDF
优质糯玉米杂交种中糯301选育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田志国 吴景锋 +7 位作者 齐振明 杨万深 郭保林 杜荣才 孙玉春 何建霞 王永江 朱立英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糯玉米 杂交种 中糯301 选育
下载PDF
PPGIS在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田志国 李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8期1819-1822,共4页
通过介绍公众参与,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新的公众参与方式——PPGIS。结合国外PPGIS的案例,介绍了其公众信息反馈方式的发展以及新的绘图与文本说明结合的反馈方式。提出了PPGIS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 通过介绍公众参与,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新的公众参与方式——PPGIS。结合国外PPGIS的案例,介绍了其公众信息反馈方式的发展以及新的绘图与文本说明结合的反馈方式。提出了PPGIS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中的三层体系结构。最后总结出PPGIS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GIS 公众参与 土地利用规划
下载PDF
氧气转炉采用石灰石替代部分石灰冶炼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田志国 汤伟 潘锡泉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CAS 2012年第3期31-35,共5页
湘钢炼钢厂成功地开发了转炉采用石灰石替代部分石灰的冶炼新工艺。应用该工艺后,转炉热平衡、前期成渣、造渣效果等能够满足转炉炼钢生产的需求。从而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氧气转炉 石灰石 分析
下载PDF
阻容分压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暂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田志国 朱明东 +1 位作者 池立江 马朝阳 《自动化仪表》 CAS 2022年第4期27-32,共6页
电力系统中各种高压开关操作或暂态故障工况均会产生极大的暂态干扰,对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暂态响应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220 kV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阻容分压型电压传感器的原理结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等效电路模型... 电力系统中各种高压开关操作或暂态故障工况均会产生极大的暂态干扰,对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暂态响应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220 kV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阻容分压型电压传感器的原理结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等效电路模型。从系统仿真角度进行了变电站单相接地故障状态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暂态特性研究,确定了低压臂电容与分压电阻的参数匹配是影响电压互感器暂态特性的重要因素,并进行了一次接地短路的暂态试验验证。仿真及试验研究表明,220 kV GIS阻容分压型电压互感器在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工况下能够实时、准确地传变一次电压的暂态变化。该研究对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促进电子式互感器在智能变电站复杂工况下的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干扰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阻容分压 暂态特性 单相接地故障 参数匹配 暂态试验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中单2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志国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栽培技术 选育 中国农业科学院 玉米单交种 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
下载PDF
摩尔多瓦玉米育种及种子生产加工概况
11
作者 田志国 周洪生 +1 位作者 王邦庆 吕宗言 《作物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6-38,共3页
摩尔多瓦玉米育种及种子生产加工概况田志国,周洪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王邦庆,吕宗言(山东省阳谷县农业局252300)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玉米考察组,于1996年9月1~7日对摩尔多瓦共... 摩尔多瓦玉米育种及种子生产加工概况田志国,周洪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王邦庆,吕宗言(山东省阳谷县农业局252300)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玉米考察组,于1996年9月1~7日对摩尔多瓦共和国进行了访问,现将所了解的有关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育种 种子生产 种子加工 摩尔多瓦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微机保护图形化编程设计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志国 易永辉 +5 位作者 刘崇新 赵志华 张道峰 邱仁祥 文耀宽 张宏林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7,45,共4页
介绍了FPGA等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特点;针对现有微机保护产品开发手段的不足,提出并分析了采用FPGA实现低技术门槛、低成本、高可靠性微机保护图形化编程设计的方法,并陈述了图形化编程的具体实现过程;此方法与CPU基本无关,适用于各... 介绍了FPGA等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特点;针对现有微机保护产品开发手段的不足,提出并分析了采用FPGA实现低技术门槛、低成本、高可靠性微机保护图形化编程设计的方法,并陈述了图形化编程的具体实现过程;此方法与CPU基本无关,适用于各档次CPU图形化编程保护产品的设计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模块化编程 图形化编程
下载PDF
辣椒叶片生理特性对光照强度和土壤水分的响应 被引量:13
13
作者 彭强 梁银丽 +4 位作者 陈晨 贾文燕 田志国 郝旺林 吴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15-121,共7页
以辣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和土壤水分对辣椒叶片相对含水率(RWC)、叶绿素(Chl)含量、保护酶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遮阴程度和土壤水分的增加,叶片RWC,叶绿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土壤水... 以辣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和土壤水分对辣椒叶片相对含水率(RWC)、叶绿素(Chl)含量、保护酶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遮阴程度和土壤水分的增加,叶片RWC,叶绿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土壤水分增加主要有利于叶绿素a含量的增加,遮阴主要有利于叶绿素b含量的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随遮阴程度的增加和土壤水分的降低而下降。MDA含量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升高,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光照相同,在干旱和高水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水分条件相同,保护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随遮阴程度的增加而下降,且保护酶对光照强度的敏感性为SOD>CAT>POD。2)保护类物质(脯氨酸与保护酶)与伤害类物质(MDA)均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膜保护酶与叶绿素含量达到了极显著负相关。综合以上认为,将遮阴30%和土壤相对含水率为70%~85%作为适宜的遮阴和灌溉指标是科学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 土壤水分 光照 辣椒 保护酶活性 膜脂过氧化
下载PDF
高精度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采集器的设计 被引量:23
14
作者 牟涛 周丽娟 +1 位作者 周水斌 田志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41-144,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精度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采集器的设计方法,采用了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对小信号进行特殊处理,消除小信号时的噪声干扰和AD本身的量化误差,提高小信号采集的精度。同时通过多个采样通道的切换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采集器...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精度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采集器的设计方法,采用了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对小信号进行特殊处理,消除小信号时的噪声干扰和AD本身的量化误差,提高小信号采集的精度。同时通过多个采样通道的切换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采集器的过载能力。采用数字方法进行幅值和相位的校准,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输出的数字信号遵循IEC61850-9-2规约,能够同时用作保护和测量。设计通过验证,精度达到了0.1S级,具备50倍过载能力,并且具有较好的电磁兼容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61850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智能变电站 采集器
下载PDF
工业纯铁M6的RH真空脱碳工艺
15
作者 田志国 《四川冶金》 CAS 2022年第1期30-33,共4页
工业纯铁M6材料的成分要求碳含量在0.01%以下,在炼钢工序采用RH精炼真空吹氧脱碳工艺,成功生产了合格的Φ6.5 mm规格超低碳工业纯铁线材。RH脱碳工艺的真空压力为67 Pa时真空处理时间为15±2 min,驱动气体前期调节为50±5 m^(3)... 工业纯铁M6材料的成分要求碳含量在0.01%以下,在炼钢工序采用RH精炼真空吹氧脱碳工艺,成功生产了合格的Φ6.5 mm规格超低碳工业纯铁线材。RH脱碳工艺的真空压力为67 Pa时真空处理时间为15±2 min,驱动气体前期调节为50±5 m^(3)/h,中期待平稳后调节到100±10 m^(3)/h、补氧强制脱碳的供氧强调为0.18~0.20 m^(3)·t^(-1)·min^(-1)。成品检验结果为平均w[C]为39×10^(-4)%、导电率为16.29%,满足客户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纯铁 真空脱碳 电导率
下载PDF
满足IEC61850要求的站用时钟服务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水斌 田志国 +1 位作者 赵应兵 闫志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6-58,共3页
基于IEC61850标准体系的数字化变电站,要求时钟提供SNTP软件授时和光脉冲硬件对时。提出了利用GPS接收器与FPGA+CPU微机系统实现时钟服务器方案。其中FPGA实现脉冲信号硬件对时,CPU系统实现SNTP协议软件授时,CPU与FPGA间通过数据总线联... 基于IEC61850标准体系的数字化变电站,要求时钟提供SNTP软件授时和光脉冲硬件对时。提出了利用GPS接收器与FPGA+CPU微机系统实现时钟服务器方案。其中FPGA实现脉冲信号硬件对时,CPU系统实现SNTP协议软件授时,CPU与FPGA间通过数据总线联系,传递显示时间、IRIG-B码数据和同步状态等信息。详细介绍了时钟的授时原理、硬件设计、软件实现以及守时功能。该时钟服务器满足了IEC61850的要求,守时精度达到晶振稳定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IEC61850 SNTP GPS 时钟服务器
下载PDF
正交试验探讨降香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 被引量:30
17
作者 李奉勤 田志国 +4 位作者 史冬霞 范文成 苏平菊 罗志宏 常美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3-24,共2页
目的:确定降香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法对降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试验表;考察影响挥发油收率的提取时间(A)、浸泡时间(B)、药材细度(C)、加水量(D)4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 目的:确定降香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法对降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试验表;考察影响挥发油收率的提取时间(A)、浸泡时间(B)、药材细度(C)、加水量(D)4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结果:降香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粗粉加入8倍量的水、浸泡5h、提取16h。结论:此方法适合于降香挥发油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 提取工艺 挥发油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小切口先经外环再经内环途径行小儿腹股沟斜疝及交通性鞘膜积液手术的体会 被引量:5
18
作者 田志国 刘靖辉 +1 位作者 王雪松 李吉生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16期15-17,共3页
目的小儿腹股沟疝及交通性鞘膜积液病例中,从外环手术能否达到高位结扎疝囊及鞘突目的。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对5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和24例交通性鞘膜积液病例,均采用小切口先经外环行疝囊或鞘膜游离到高位并结扎,做好标记,再... 目的小儿腹股沟疝及交通性鞘膜积液病例中,从外环手术能否达到高位结扎疝囊及鞘突目的。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对5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和24例交通性鞘膜积液病例,均采用小切口先经外环行疝囊或鞘膜游离到高位并结扎,做好标记,再切开腹股沟管继续游离疝囊或鞘膜达到高位后再做好标记,测量两标记间的距离B,如果B大于或等于1.0cm,则认为未能达到高位结扎疝囊和鞘突。结果两组共82例手术,B的平均值约为(1.7±0.2)cm。结论经外环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及鞘突高位结扎术不能完全达到高位结扎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外环 内环 小切口 腹股沟斜疝 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
下载PDF
基于Rogowski线圈的数字积分器实用化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尹明 田志国 周水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9-102,共4页
积分器是基于Rogowski线圈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关键环节。传统数字积分如梯形积分,因不能抑制低频干扰而无法工程应用。提出将模拟积分转换为数字积分,解决了直流饱和问题。并就工程中小信号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应用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 积分器是基于Rogowski线圈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关键环节。传统数字积分如梯形积分,因不能抑制低频干扰而无法工程应用。提出将模拟积分转换为数字积分,解决了直流饱和问题。并就工程中小信号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应用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通过切换量程提高精度的解决方法。该做法已在TMS320F2812C上具体实现,在小信号时仍能达到0.2 S级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GOWSKI线圈 数字积分 双线性变换 小信号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下载PDF
改良S1和半同胞交替轮回选择对中综4号玉米群体改良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彭泽斌 田志国 刘新芝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598-1603,共6页
对中综4号(ZZ4)玉米群体完成了4轮改良S1、半同胞交替轮回选择(简称MS1-HS交替轮回选择)。2001年在4个地点对30个NCⅡ测交组合及11个亲本(5个群体及6个测验种)进行田间鉴定。结果表明,MS1-HS交替选择对改良群体杂交种产量、产量杂种优... 对中综4号(ZZ4)玉米群体完成了4轮改良S1、半同胞交替轮回选择(简称MS1-HS交替轮回选择)。2001年在4个地点对30个NCⅡ测交组合及11个亲本(5个群体及6个测验种)进行田间鉴定。结果表明,MS1-HS交替选择对改良群体杂交种产量、产量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均十分有效。随着选择轮次的增加,各轮群体与6个测验种杂交组合的产量逐轮提高,平均每轮增加6.7%~8.1%,差异达5%显著水平。各轮改良群体与6个测验种间的产量中亲杂种优势呈逐轮明显上升的趋势,平均每轮增加211~248kg·ha-1,除Mo17外,差异均达5%显著水平。MS1-HS交替轮回选择对改良群体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十分有效,在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得到改良的同时,穗部性状及株高、穗位、抽丝期、散粉期等田间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获得同步的改良。但MS1-HS交替轮回选择对改良群体的特殊配合力效果有限。通过中综4号改良群体与6个测验种间杂交组合产量及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得出中综4号与黄早4、丹340间为强优势模式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综4号品种 玉米 群体改良 改良S1 半同胞 交替轮回选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