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异种骨基质明胶修复大鼠桡骨缺损 被引量:16
1
作者 田志逢 秦书俭 +2 位作者 王瑞芳 柏永刚 谷学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2801-2805,共5页
目的:在骨组织工程学领域内,主要集中种子细胞、支架载体和细胞支架复合体的构建3个方面的研究,在干细胞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较为理想,支架材料虽然种类繁多,但却没有一种理想的载体。实验拟通过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在骨组织工程学领域内,主要集中种子细胞、支架载体和细胞支架复合体的构建3个方面的研究,在干细胞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较为理想,支架材料虽然种类繁多,但却没有一种理想的载体。实验拟通过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复合体植入骨缺损处成骨性细胞的变化以及钙化情况,认识同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异种骨基质明胶修复大鼠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8在辽宁医学院解剖学试验室与科学实验中心完成。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纯化、扩增、Brd-U体外标记后并在体外与骨基质明胶复合培养,制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复合体。②6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复合体治疗组、单纯骨基质明胶治疗组和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每组20只;每组分2,4,8,12周4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5只。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③制备同种异体SD大鼠桡骨骨干5mm节段性骨缺损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复合体治疗组缺损处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复合体,单纯骨基质明胶治疗组缺损处植入单纯骨基质明胶(骨基质明胶由完全培养液同等条件下培养7d),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缺损处植入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rd-U标记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密度1×109个/L)。④大体观察大鼠的术肢活动情况;X射线放射学、组织学对比观察各组大鼠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复合体治疗组有1例动物因麻醉过深死亡外,其余59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术后各时间段骨缺区X射线片表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复合体治疗组:2周桡骨缺损处略见骨痂形成,8周可见明显形成骨缺损区的桥接,12周骨缺损区完全被新生骨组织填充,已有骨髓腔出现。单纯骨基质明胶治疗组:12周骨缺损区骨痂形成增多,但未出现桥接,并可见两端有骨质硬化现象。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12周可见两断端有骨质硬化现象,最后形成骨不连。术后2,4,8,12周复合体治疗组与单纯治疗组放射学检查评价新骨生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组织学检测结果:术后2,4,8,12周复合体治疗组与单纯治疗组组织学检查新骨生成速度、生成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复合体有较强的成骨能力,对节段性骨缺损有较好的修复作用,有望成为骨组织工程中可以选择的植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基质明胶 异种 细胞培养 骨缺损 组织构建
下载PDF
不同接种密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复合体修复大鼠桡骨缺损 被引量:5
2
作者 田志逢 秦书俭 +1 位作者 张小玲 李占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9期9126-9130,共5页
背景:在构建种子细胞与载体材料的复合体时,种子细胞的接种密度是影响复合体成骨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关于种子细胞的接种密度认识尚不统一。目的: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复合体,观察构建复合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最适接种... 背景:在构建种子细胞与载体材料的复合体时,种子细胞的接种密度是影响复合体成骨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关于种子细胞的接种密度认识尚不统一。目的: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复合体,观察构建复合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最适接种密度。方法:体外单层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不同的细胞密度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到异种骨基质明胶上,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复合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在骨基质明胶中的黏附生长情况。制备SD大鼠双侧桡骨骨干5mm节段性骨缺损模型。随机分成4组,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复合体修复骨缺损,所用的接种细胞密度分别为1×108L-1、5×108L-1、1×109L-1、5×109L-1。各组于第2,4,8,12周取材,通过大体观察大鼠的术肢活动情况,X射线放射学、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测方法,对骨缺损的修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4种细胞密度与骨基质明胶复合培养24h,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基质明胶上的黏附率随着细胞接种密度的增高而增高,当密度为1×109L-1时,黏附率最高为(76.00±2.94)%,继续增加细胞密度其黏附率反呈下降趋势。复合培养7d,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材料上均有细胞黏附生长。X射线放射学评分显示,同一组别8,12周评分均高于2周评分(P<0.01);第4,8,12周1×109L-1组与5×109L-1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高于其余两组(P<0.01)。组织学评分结果表明,同一组别8,12周评分均高于2周评分(P<0.01)。结果提示,在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复合体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密度维持在1×109L-1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种密度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基质明胶 骨缺损 大鼠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与细胞支架复合培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田志逢 秦书俭 《医学综述》 2007年第24期1931-1933,共3页
骨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骨组织构建3个方面,其中种子细胞与细胞支架复合体的体外培养既是骨组织工程的基础,也是其研究的重点。细胞只有有效与支架材料充分的黏附,并在支架中良好的迁移、扩增和分化,才能... 骨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骨组织构建3个方面,其中种子细胞与细胞支架复合体的体外培养既是骨组织工程的基础,也是其研究的重点。细胞只有有效与支架材料充分的黏附,并在支架中良好的迁移、扩增和分化,才能形成具有骨组织修复功能的细胞-支架复合体。文章对骨组织工程中细胞-支架复合体的体外构建作一综述,为骨组织工程的研究及细胞的三维立体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种子细胞 生物材料 细胞培养
下载PDF
Sandwich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田志逢 李占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14期56-57,共2页
为了探索解剖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把Sandwich教学法引入系统解剖学的课堂教学中。按照Sandwich教学法的要求,我们精心设计课堂,重组教学内容,设置讨论问题,细化学生分组。将解剖课堂交给学生,老师起到引领和诱导作用,学生经过... 为了探索解剖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把Sandwich教学法引入系统解剖学的课堂教学中。按照Sandwich教学法的要求,我们精心设计课堂,重组教学内容,设置讨论问题,细化学生分组。将解剖课堂交给学生,老师起到引领和诱导作用,学生经过两次交叉分组,使得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从而积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大幅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WICH 三明治 解剖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田志逢 李占生 +1 位作者 王丰刚 孟凡勇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第14期104-105,共2页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特征、位置毗邻及人体功能的科学,是医学的主干学科,是医学各专业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解剖学教师多年来一直进行着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改革方向主要集...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特征、位置毗邻及人体功能的科学,是医学的主干学科,是医学各专业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解剖学教师多年来一直进行着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改革方向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的创新、加强实践教学、改进考核方法、优化教学内容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不仅包括教学方法的先进与否,而且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教师培养 临床医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浅析Sandwich教学法 被引量:38
6
作者 田志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24期72-73,共2页
为了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我们把Sandwich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中。从教学内容的选取、课堂的设计、问题的设置、学生的分组、教师的总结等各个环节精心的安排,使得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把课堂真正的交还给学生,从而积极... 为了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我们把Sandwich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中。从教学内容的选取、课堂的设计、问题的设置、学生的分组、教师的总结等各个环节精心的安排,使得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把课堂真正的交还给学生,从而积极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大幅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wich教学法 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
下载PDF
人体解剖学实验“三明治”教学法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田志逢 李文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4期99-100,共2页
为了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并且在有限的时间内,有任务驱动的情况下,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投入到实验课堂上,达到掌握人体结构的教学目的,采用学习—实践—学习这种类似三明治一样的教学方法,根据实验内容和目的,我们先带着学生总体浏览一... 为了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并且在有限的时间内,有任务驱动的情况下,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投入到实验课堂上,达到掌握人体结构的教学目的,采用学习—实践—学习这种类似三明治一样的教学方法,根据实验内容和目的,我们先带着学生总体浏览一下整节的概述,然后针对重点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学生分组去实践,最后再老师进行指导,这样将课堂交给学生,老师起到引导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治”教学法 人体解剖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骨基质明胶/煅烧骨基质重组人工骨细胞相容性及异位成骨
8
作者 田志逢 张小玲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0-363,共4页
目的:通过将骨基质明胶/煅烧骨基质重组人工骨植入大鼠皮下和将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复合培养,观察骨基质明胶/煅烧骨基质重组人工骨在体内成骨情况和体外细胞相容性.方法:制备骨基质明胶和煅烧骨基质,按照1∶2比例制成重组人工骨,... 目的:通过将骨基质明胶/煅烧骨基质重组人工骨植入大鼠皮下和将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复合培养,观察骨基质明胶/煅烧骨基质重组人工骨在体内成骨情况和体外细胞相容性.方法:制备骨基质明胶和煅烧骨基质,按照1∶2比例制成重组人工骨,并与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48 h,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的凋亡情况和表型是否发生改变;取重组人工骨植入大鼠背部脊柱两侧,第2、4、8周分别取材,H-E染色组织观察、免疫荧光检测植入块周围的成骨情况.结果;细胞在复合材料上能够很好地黏附、生长以及增殖,与重组人工骨复合培养后,细胞表型和凋亡率均无明显变化,异位成骨显示人工骨具有较好的骨传导和骨诱导功能.结论:重组人工骨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强的异位成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基质明胶 煅烧骨基质 重组人工骨 细胞相容性 异位成骨
下载PDF
KLF5和Survivin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小玲 田志逢 +1 位作者 王萍 王现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KLF5和Surv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KLF5和Survivin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相互关系及二者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9例胃癌组织和40例正常胃组织中KLF5和Survivin的表达,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关... 目的通过分析KLF5和Surv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KLF5和Survivin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相互关系及二者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9例胃癌组织和40例正常胃组织中KLF5和Survivin的表达,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KLF5和Survivin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79例胃癌组织中KLF5和Survivin的阳性率分别为46.84%和56.96%,二者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KLF5和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_s=0.444,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KLF5和Survivin阳性组的中位生存期(28个月和29个月)明显低于阴性组(48.5个月和50.6个月)(P<0.000 1)。Cox回归分析表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KLF5和Survivin异常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KLF5和Survivin高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和转移有关,并且二者间可能存在相互调节和协同效应,是胃癌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可作为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价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KLF5 SURVIVIN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骨基质明胶/煅烧骨基质重组人工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潜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喜民 田志逢 +1 位作者 张小玲 王丰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5期4566-4570,共5页
背景:前期实验发现单纯骨基质明胶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后具有较好的成骨能力,修复骨缺损效果较好,但单纯骨基质明胶降解速度快,硬度差,不能用来修复承重区域的骨缺损。目的:观察骨基质明胶/煅烧骨基质重组人工骨与骨髓间充质干... 背景:前期实验发现单纯骨基质明胶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后具有较好的成骨能力,修复骨缺损效果较好,但单纯骨基质明胶降解速度快,硬度差,不能用来修复承重区域的骨缺损。目的:观察骨基质明胶/煅烧骨基质重组人工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后细胞成骨潜能的变化。方法:利用骨基质明胶和煅烧骨基质制备重组人工骨,并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48h,用茜素红染色检测复合培养后细胞的成骨潜能。结果与结论:细胞在复合材料上能够很好的黏附、生长以及增殖,与重组人工骨复合培养后,细胞的成骨潜能和细胞表型无明显变化。表明重组人工骨易于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对细胞成骨潜能无影响,生物相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基质明胶 煅烧骨基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 人工骨 生物材料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联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对兔成骨样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柏永刚 秦书俭 +2 位作者 田志逢 王瑞芳 徐广帅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73-75,78,共4页
目的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在促进兔骨髓来源成骨样细胞增殖和分化方面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取经诱导第三代兔骨髓基质细胞获得的兔成骨样细胞以2×10^6/ml的浓度接种于96孔板,分为6组,... 目的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在促进兔骨髓来源成骨样细胞增殖和分化方面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取经诱导第三代兔骨髓基质细胞获得的兔成骨样细胞以2×10^6/ml的浓度接种于96孔板,分为6组,用含有不同条件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包括①A组:空白对照组,②B组:0.05ng/mlCGRP,③C组:5ng/ml CGRP,④D组:100ng/ml rhBMP-2,⑤E组:5ng/ml CGRP+100ng/ml rhBMP-2,⑥F组:0.05ng/ml CGRP+100ng/ml rhBMP-2。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法检测其对ALP活性的影响。结果①100ng/ml rhBMP-2组、0.05ng/ml CGRP+100ng/ml rhBMP-2组、5ng/ml CGRP+100ng/ml rhBMP-2组细胞增殖OD值比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其中0.05ng/ml CGRP+100ng/ml rhBMP-2组最强(P〈0.01)。②100ng/mlrhBMP-2组、0.05ng/ml CGRP+100ng/ml rhBMP-2组、5ng/ml CGRP+100ng/ml rhBMP-2组,3组之间的ALP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但3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强(P〈0.05)。结论CGRP和rhBMP-2合用对兔骨髓来源成骨样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但对ALP无协同作用,与单用rhBMP-2的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骨形成蛋白 成骨样细胞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在大鼠选择性结扎镜像痛模型脊髓中的激活和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江栓 李变锋 +3 位作者 任秀华 曹靖 臧卫东 田志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3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大鼠选择性结扎镜像痛模型脊髓中的激活情况。方法:实验组选择性结扎(SNL)镜像痛模型大鼠20只,对照组SNL非镜像痛模型大鼠20只,取第4-5腰椎段脊髓做石蜡切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标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大鼠选择性结扎镜像痛模型脊髓中的激活情况。方法:实验组选择性结扎(SNL)镜像痛模型大鼠20只,对照组SNL非镜像痛模型大鼠20只,取第4-5腰椎段脊髓做石蜡切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标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非手术侧(镜像痛)脊髓背角GFAP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增多,平均荧光强度增高,与手术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非手术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病理性疼痛镜像痛中,镜像侧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并参与了镜像痛的形成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病理性疼痛 镜像痛
下载PDF
LBL+PBL双轨教学在高职高专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小玲 田志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6期5-6,共2页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主要是为我国基层卫生机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PBL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与自学能力等方面,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优势。病理生理学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具有各学科交叉和知识更新快等特...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主要是为我国基层卫生机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PBL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与自学能力等方面,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优势。病理生理学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具有各学科交叉和知识更新快等特点,是较为适合开展PBL教学的课程。我们在传统的基于授课的教学的基础上开展PBL教学,使二者相互补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高专 病理生理学 LBL PBL
下载PDF
数码互动技术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文明 田志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0期22-23,共2页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器官位置和毗邻关系的一门古老形态科学,是医学各专业的基础主干学科。同时也是实验性极强的一门科学,由于现在尸体标本的严重缺乏,给解剖学的实验教学带来困扰,目前使用数码互动技术,通过虚拟的...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器官位置和毗邻关系的一门古老形态科学,是医学各专业的基础主干学科。同时也是实验性极强的一门科学,由于现在尸体标本的严重缺乏,给解剖学的实验教学带来困扰,目前使用数码互动技术,通过虚拟的人体结构、形态和位置毗邻关系直观学习,此外还可以通过语音问答、计算机教学软件等部分,实现师生有效互动。该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实践课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实验教学 数码互动系统
下载PDF
骨基质明胶在异位成骨区的成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瑞芳 秦书俭 田志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4期19-20,2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处理后的骨基质明胶(BMG)在异位成骨区的成骨效果。方法将3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血管束植入用bFGF预处理过的BMG中;B组血管束植入未作任何预处理的BMG中;C组单独植入BMG。分别于术后4、8、12周给各组... 目的探讨不同处理后的骨基质明胶(BMG)在异位成骨区的成骨效果。方法将3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血管束植入用bFGF预处理过的BMG中;B组血管束植入未作任何预处理的BMG中;C组单独植入BMG。分别于术后4、8、12周给各组动物灌注墨汁后做HE及Masson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新生骨面积定量分析,各个时间点上A组新生骨面积均最大,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生骨面积比与血管面积比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4周=0.53,P﹤0.05;r8周=0.46,P﹤0.05;r12周=0.61,P﹤0.05。结论血管化程度越高,新生骨面积越大;新生骨面积比与血管化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基质明胶 血管化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PBL与LBL相结合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芙莲 田志逢 +1 位作者 李占生 王丰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12期58-59,共2页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而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则对于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人体解剖学》的特点,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讨论了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人体...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而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则对于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人体解剖学》的特点,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讨论了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各有所长,在具体的实施教学过程中,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会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LBL教学法 PBL教学法 临床医学专业
下载PDF
肠系膜上静脉胰后干的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占生 田志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1-412,共2页
目的为肠系膜上静脉胰后干切除及血管重建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选取男、女性标本各50例,切除胰十二指肠后,测量肠系膜上静脉胰后干的长度和向上纵向折叠长度,以推算肿瘤手术时可切除的静脉的最大长度。结果肠系膜上静脉胰后干长度男... 目的为肠系膜上静脉胰后干切除及血管重建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选取男、女性标本各50例,切除胰十二指肠后,测量肠系膜上静脉胰后干的长度和向上纵向折叠长度,以推算肿瘤手术时可切除的静脉的最大长度。结果肠系膜上静脉胰后干长度男、女性分别为(3.5±0.8)cm和(3.3±0.6)cm;长度大于3.0cm的分别为80%(40例)和76.0%(38例)。切除胰十二指肠后,胰腺钩突以下肠系膜上静脉向上纵向折叠长度为4.0~5.1cm。结论胰头肿瘤合并受浸润胰后干切除后,血管重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静脉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后干 应用解剖
原文传递
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取舍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喜民 田志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6期1-2,共2页
基于目前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依据教育部卫生部提出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对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内容进行改革。问卷调查基层医疗单位一线医务人员所需的解剖学知识,调研后... 基于目前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依据教育部卫生部提出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对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内容进行改革。问卷调查基层医疗单位一线医务人员所需的解剖学知识,调研后续课程授课教师学习后续医学课程所需的解剖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建立以岗位胜任力需求为根本、以系统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改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年制专科 临床医学专业 人体解剖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说课探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克芳 王振全 +1 位作者 田志逢 李亚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20期65-66,共2页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的一种重要的教研活动,是教学智慧生成与表达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通过说课,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从课程剖析、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的一种重要的教研活动,是教学智慧生成与表达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通过说课,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从课程剖析、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特色和课程反思六个方面对人体解剖学课程说课加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说课 人体解剖学 护理 高职
下载PDF
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内脏器官解剖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芙莲 李占生 +3 位作者 张雁儒 田志逢 王丰刚 于会丰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2年第3期44-47,共4页
本文探讨LBL教学法、PBL教学法、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等三种教学方法在内脏系统解剖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效果。将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2011级三年制专科9个班随机分成LBL教学法、PBL教学法和PBL与LBL相结合教学法3组,每组各... 本文探讨LBL教学法、PBL教学法、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等三种教学方法在内脏系统解剖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效果。将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2011级三年制专科9个班随机分成LBL教学法、PBL教学法和PBL与LBL相结合教学法3组,每组各3个班共90人。采用考试测评及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估3种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LBL组学生的客观题测试成绩较好,而病例分析题成绩较差。PBL组学生的客观题测试成绩较差,而病例分析题成绩较好。PBL与LBL相结合组学生在客观题和病例分析题成绩两方面都较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PBL组、PBL与LBL相结合组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等。结论为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临床病例分析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器官 LBL教学法 PBL教学法 解剖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