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与污泥混合堆肥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田旸 柳丽芬 +2 位作者 张兴文 杨凤林 谭伟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3-758,共6页
采用强制通风堆肥技术将干化池污泥与秸秆混合进行好氧堆肥处理,对堆肥过程中温度变化与通风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水分、耗氧速率、微生物含量及腐熟度指标中的NH+4-N、NO-3-N含量的变化情况及堆肥结束和腐熟时期的种子发芽率,并... 采用强制通风堆肥技术将干化池污泥与秸秆混合进行好氧堆肥处理,对堆肥过程中温度变化与通风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水分、耗氧速率、微生物含量及腐熟度指标中的NH+4-N、NO-3-N含量的变化情况及堆肥结束和腐熟时期的种子发芽率,并测试了堆肥肥效指标.堆肥处理可以实现顺利升温并在50~55℃维持5d以上,达到杀灭致病菌要求的条件,使污泥生物稳定化,作为生物有机肥使用.又通过模拟实验考察了利用堆肥过程降解模拟增塑剂污染物的情况.结果表明堆肥处理可使该增塑剂发生显著的降解,其生物修复作用可以用于消除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污泥 混合堆肥 好氧堆肥 生物修复 强制通风堆肥技术 增塑剂污染物 有机肥
下载PDF
堆肥技术处理有机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田旸 杨凤林 +1 位作者 柳丽芬 张兴文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1-37,共7页
堆肥化处理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生物修复技术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应用堆肥技术处理有机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结了对有机污染土壤进行堆肥处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还指出了堆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研究进展 堆肥技术 土壤污染 有机污染物 治理 生物修复 有机废物
下载PDF
凝胶渗透色谱柱去脂-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血清中新型卤系阻燃剂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松洁 李明圆 +4 位作者 金军 王英 何畅 卜云洁 田旸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19-1523,共5页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GPC)去脂,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GC-NCI-MS)法测定人血清中2,2',4,4',5,5'-六溴联苯(BB-153)、1,2-二(2,4,6-三溴苯氧基)乙烷(BTBPE)和德克隆(Dechlorane plus,DP,包括syn-DP和anti-DP)的方法。...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GPC)去脂,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GC-NCI-MS)法测定人血清中2,2',4,4',5,5'-六溴联苯(BB-153)、1,2-二(2,4,6-三溴苯氧基)乙烷(BTBPE)和德克隆(Dechlorane plus,DP,包括syn-DP和anti-DP)的方法。人血清样本加入内标13C12BB-153和13C10syn-DP,经蛋白质变性、脂肪提取、GPC去脂、酸性硅胶柱净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法测定样品中BB-153,BTBPE,syn-DP和anti-DP,监测离子分别为m/z 627.5,629.5,m/z 79,81以及m/z 652,654。结果表明,13 C12 BB-153和13 C10syn-DP的血清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5%±8.9%和92.3%±8.1%,检出限为0.6~1.2 ng/g脂肪。应用本方法对人血样品进行测定,BB-153和BTBPE在所有样本中均未检出,syn-DP和anti-DP的浓度范围分别是0.7~9.2 ng/g脂肪和0.6~2.0 ng/g脂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 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法 2 2’ 4 4’ 5 5’-六溴联苯 1 2-二(2 4 6-三溴苯氧基)乙烷 德克隆
下载PDF
假单细菌GX_4-1利用鱼粉废水产絮凝剂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斌 田旸 +1 位作者 王竞 周集体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8-72,共5页
研究了假单胞菌 (Pseudomonassp .)GX4 1利用鱼粉废水产生絮凝剂的条件 ,结果表明 ,适宜条件为废水COD浓度为 1 0g/L左右、初始pH为 7~ 9、培养温度为 30℃、摇床转速为 1 0 0~ 2 50r/min ,此时的絮凝率可高达 99 5%。同时发现在废水... 研究了假单胞菌 (Pseudomonassp .)GX4 1利用鱼粉废水产生絮凝剂的条件 ,结果表明 ,适宜条件为废水COD浓度为 1 0g/L左右、初始pH为 7~ 9、培养温度为 30℃、摇床转速为 1 0 0~ 2 50r/min ,此时的絮凝率可高达 99 5%。同时发现在废水培养基不灭菌的条件下 ,该菌仍能产生高效的絮凝剂。该菌利用鱼粉废水产生的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液、土壤悬液和细活性炭粉末悬液和电瓷厂污水均有较好的絮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孢菌 生物絮凝剂 鱼粉废水 培养条件
下载PDF
凝胶渗透色谱-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血清中磷酸三酯类化合物 被引量:8
5
作者 李鹏 李秋旭 +3 位作者 马玉龙 金军 王英 田旸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33-1039,共7页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去除脂肪并结合固相萃取净化,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人血清中7种磷酸三酯类化合物(磷酸三丁酯(TnBP)、磷酸三(2-氯)乙酯(TCEP)、磷酸三苯酯( TPhP)、磷酸三丁...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去除脂肪并结合固相萃取净化,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人血清中7种磷酸三酯类化合物(磷酸三丁酯(TnBP)、磷酸三(2-氯)乙酯(TCEP)、磷酸三苯酯( TPhP)、磷酸三丁氧基乙酯( TBEP)、磷酸三邻甲苯酯( o-TTP)、磷酸三间甲苯酯( m-TTP)、磷酸三对甲苯酯( p-TTP))的方法。对比了凝胶渗透色谱-硅胶/氧化铝复合柱和浓硫酸-酸性硅胶两种净化方案,最终选择凝胶渗透色谱-硅胶/氧化铝复合柱对人血清样本进行净化。此净化方案不仅对磷酸三酯类化合物的结构无破坏,而且可有效去除血清样本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基质干扰。去离子水加标回收率实验表明,7种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均大于75%。人血清样本(n=9)中d12-TCEP的平均回收率为86.3%±21.6%,d15-TPhP的平均回收率为103.1%±16.5%。采用此方法测定人血清样本(n=9),TnBP、TCEP、TPhP、TBEP、m-TTP检出率大于90%, p-TTP 检出率为30%, o-TTP 在所有样本中均没有检出。在人血清样本中, TnBP、TCEP、TPhP、TBEP、m-TTP的浓度范围分别为:3.4-46.5 ng/g脂重、248.6-958.2 ng/g脂重、n. d.-4.2 ng/g脂重、n. d.-49.9 ng/g 脂重和n. d.-23.1 ng/g 脂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 凝胶渗透色谱 固相萃取 人血清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生态足迹理论在我国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辛毅 田旸 吴燕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3期144-148,共5页
生态足迹方法模型因其直观且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成为量化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今,该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介绍生态足迹的定义、不足及方法的改进,总结其在国内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尺度、不同领域等方面的应用,提出在... 生态足迹方法模型因其直观且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成为量化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今,该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介绍生态足迹的定义、不足及方法的改进,总结其在国内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尺度、不同领域等方面的应用,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足迹模型,推进生态足迹理论在微观尺度的应用,使生态足迹理论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性,为少数民族区域可持续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生态足迹理论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高校专利竞争力分析的方法与实践——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秀文 王怡玫 +1 位作者 罗文馨 田旸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69,91,共7页
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背景下,以学校管理层的需求为目标驱动,对高校专利竞争力进行详细分析,对于帮助学校科学决策、提高专利质量、促进专利成果转化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专利竞争力分析服务为例,从高校专利竞争力分析... 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背景下,以学校管理层的需求为目标驱动,对高校专利竞争力进行详细分析,对于帮助学校科学决策、提高专利质量、促进专利成果转化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专利竞争力分析服务为例,从高校专利竞争力分析的概念、特点、研究现状、工作机制、指标体系、分析方法、实施成效和未来展望等方面总结高校专利竞争力分析的方法与实践,以期为更多高校图书馆开展此类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竞争力 指标体系 信息服务创新 知识产权 高校图书馆
下载PDF
引水调控工程经济效益评估初步框架 被引量:3
8
作者 骆辉煌 禹雪中 +1 位作者 刘金鹏 田旸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8-32,共5页
利用已建水利工程进行引水调控是我国在新技术条件下解决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和水污染问题的新途径。本文针对现有水利工程经济分析方法的不足,分析了引水调控工程的特点及工程经济效益应包含的内容,把经济效益分为保障水资源供给和改善... 利用已建水利工程进行引水调控是我国在新技术条件下解决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和水污染问题的新途径。本文针对现有水利工程经济分析方法的不足,分析了引水调控工程的特点及工程经济效益应包含的内容,把经济效益分为保障水资源供给和改善水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两个方面,主要体现为增加农业灌溉水量减少干旱损失、改善通航条件减少航运损失、改善水质减少水污染损失和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根据不同效益的特点,提出了量化评价的指标和基本方法,从而初步建立了引水调控工程经济效益评估的技术框架,为引水调控工程经济效益评价、成本分摊和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调控工程 经济效益 评估框架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汲荣荣 夏建新 田旸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4-80,共7页
搬迁移民或当地居民是否得到合理的生态补偿是自然保护区顺利建设和实现保护目标的关键环节,尤其是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本文以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提出了一套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方法.该方法不仅考虑保... 搬迁移民或当地居民是否得到合理的生态补偿是自然保护区顺利建设和实现保护目标的关键环节,尤其是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本文以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提出了一套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方法.该方法不仅考虑保护区居民生产用地的损失补偿,还以生态足迹为基础,计算了林产品、水产品、薪柴、牧草等生态系统为保护区居民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的服务价值.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得到的生态补偿标准,与保护区居民问卷调查结果差距较小,客观反映了居民的生态补偿意愿.该方法解决了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补偿标准过高,而仅以生产用地损失作为补偿标准过低的矛盾,可为其他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补偿 生态足迹 雷公山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柳树皮中卤代阻燃剂
10
作者 何畅 金军 +3 位作者 吴辉 王英 李光耀 田旸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81-1687,共7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GC-NCI-MS)法同时测定柳树皮中四溴对二甲苯(pTBX),五溴苯(PBBz),五溴甲苯(PBT),五溴乙苯(PBEB),六溴苯(HBB),顺式双(六氯环戊二烯)环辛烷(s-DP),反式双(六氯环戊二烯)环...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GC-NCI-MS)法同时测定柳树皮中四溴对二甲苯(pTBX),五溴苯(PBBz),五溴甲苯(PBT),五溴乙苯(PBEB),六溴苯(HBB),顺式双(六氯环戊二烯)环辛烷(s-DP),反式双(六氯环戊二烯)环辛烷(a-DP)和多溴联苯醚(PBDEs)的方法.树皮样品经过正己烷-丙酮(1∶1,V/V)索氏提取24 h后,利用硅胶/氧化铝柱净化,并用正己烷-二氯甲烷(3∶7,V/V)混合溶液作为淋洗液.结果表明,各卤代阻燃剂树皮基质加标回收率为76.2%~92.3%,检出限在0.1~5.0 ng/g脂肪.13C6-HBB,13 C12-BDE-139和13C10-S-DP的加标回收率为75.6%±2.2%,77.3%±3.4%,76.0%±2.8%.应用本方法测定柳树皮样品中卤代阻燃剂的含量,pTBX,PBT,PBBz,HBB,s-DP,a-DP和PBDEs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而PBEB的检出率则为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 柳树皮 卤代阻燃剂
下载PDF
运用环境经济管理手段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初探
11
作者 田旸 邹骥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8-31,共4页
本文指出在现有法规标准基础上,结合经济手段加强环境管理是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通过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提出两种在中国针对不同对象实施的经济手段的构想,即对消费者征收燃油税大气环境附加税和在机动车制造商中间开展排放信用交易,力... 本文指出在现有法规标准基础上,结合经济手段加强环境管理是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通过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提出两种在中国针对不同对象实施的经济手段的构想,即对消费者征收燃油税大气环境附加税和在机动车制造商中间开展排放信用交易,力求通过经济激励诱导个人和厂商的行为,达到控制机动车排放大气污染的环境管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 环境管理 经济手段 环境经济管理 机动车排放 排放污染 控制 法规标准 发展趋势 成功经验
下载PDF
1986~2010年松嫩平原土地利用程度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旸 那晓东 臧淑英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01-107,共7页
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分析松嫩平原1986~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与转化方向.并采用5 km×5 km的网格对1986年、1995年、2000年、2010年4期土地利用图进行等间距系统采样,分别计算每一个网格的土地利用程度指数... 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分析松嫩平原1986~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与转化方向.并采用5 km×5 km的网格对1986年、1995年、2000年、2010年4期土地利用图进行等间距系统采样,分别计算每一个网格的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分析松嫩平原近24年来土地利用程度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1986~2010年,松嫩平原土地利用总体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总体呈现"三增四减"趋势,即耕地,城镇用地,林地的增长,而草地,未利用地,湿地和水域减少.(2)1986~2010年松嫩平原土地利用主导变化趋势为其他土地类型转变为耕地,1986~2000年土地利用主导变化趋势为草地转为耕地,1995~2010年主导变化趋势为耕地转为林地.(3)松嫩平原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程度要低于其他区域,高值则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呈现出条带状.松嫩平原土地利用程度在过去的24年一直增加,松嫩平原中部地区土地利用程度稳定,北部的土地利用程度增加,西部土地利用程度降低.本研究可为松嫩平原景观格局的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程度 时空格局 松嫩平原 土地利用变化
下载PDF
扎龙湿地水文情势提取
13
作者 高钰 田旸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33期40-41,共2页
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持区域生态环境稳定上有重要意义,但受到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维持湿地正常运作的水资源不断减少,湿地环境逐渐恶劣,为此要对湿地水文情势进行及时的监测和提取。研究利用的Radarsat-2影像对扎龙湿地的淹水范围和淹水... 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持区域生态环境稳定上有重要意义,但受到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维持湿地正常运作的水资源不断减少,湿地环境逐渐恶劣,为此要对湿地水文情势进行及时的监测和提取。研究利用的Radarsat-2影像对扎龙湿地的淹水范围和淹水频率进行提取,探究了扎龙湿地淹水面积和淹水频率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Radarsat-2影像 水文情势
下载PDF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管理探索
14
作者 邱巍 田旸 《黑龙江国土资源》 2022年第2期39-40,共2页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源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场所和主阵地。长期以来,自然资源由各级政府分级管理,存在国家所有权行使与监管权行使不分、所有权人不到位、权责不明晰、所有权权益不落实、所有权行使缺...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源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场所和主阵地。长期以来,自然资源由各级政府分级管理,存在国家所有权行使与监管权行使不分、所有权人不到位、权责不明晰、所有权权益不落实、所有权行使缺乏整体统筹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资产所有者的地位被虚置、弱化,资产收益不断流向个别群体,国家利益受损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 资产所有者 所有权行使 全民所有 所有者权益 生态文明建设 监管权 分级管理
下载PDF
石墨烯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5
作者 田甜 吕敏 +4 位作者 田旸 孙艳红 李晓霞 樊春海 黄庆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927-1936,共10页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随着石墨烯在实际...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随着石墨烯在实际中的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应用,其生物安全性问题也备受关注.大量报道认为石墨烯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碳纳米材料,部分研究却发现石墨烯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石墨烯的生物毒性主要依赖于其理化性质(大小、形状、表面电荷、官能团等),与其使用剂量也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石墨烯纳米材料作用于不同生物体会表现出完全迥异的生物毒性.基于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石墨烯在细胞毒性、动物毒性和抗菌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石墨烯生物安全性评估和生物医学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生物安全性 细胞毒性 动物毒性 抗菌性
原文传递
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苗 臧淑英 +3 位作者 万鲁河 那晓东 张冬有 田旸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57,共6页
针对当前遥感分类方法容易混淆地物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对1984、1993、2002、2010年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提取,分析了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 针对当前遥感分类方法容易混淆地物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对1984、1993、2002、2010年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提取,分析了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所占的比重一直增加,土地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南部和东南部的土地利用程度高于北部和西部。随着与城市核心区距离的增加,表现为城市用地减少、农业用地逐渐增多。从空间上分析,受城市规划政策、城市发展模式及城市对外交通导向等多方面的影响,城乡结合部呈放射性向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市 城乡结合部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原文传递
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不透水面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苗 臧淑英 +1 位作者 吴长山 田旸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15,共11页
本文选取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为研究区,以1984年、1993年、2002年和2010年的TM影像数据为数据源,利用混合像元分解方法提取了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的不透水面信息。分析了不透水面的时空变化特征。选取坡度、坡向、DEM、距河流距离、距高... 本文选取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为研究区,以1984年、1993年、2002年和2010年的TM影像数据为数据源,利用混合像元分解方法提取了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的不透水面信息。分析了不透水面的时空变化特征。选取坡度、坡向、DEM、距河流距离、距高速公路距离、距铁路距离、距主要路距离和距1984年城区距离8个因子,利用增强回归树法进一步分析了1984-2010年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不透水面扩张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4年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不透水面所占比例为3.9%、1993年为6.6%、2002年为9.0%、2010年为16.52%。高速公路、铁路、主要路等交通要素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从而导致道路沿线城市扩张速度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不透水面 驱动力 时空变化 哈尔滨市
原文传递
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乳中卤代有机化合物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一鸣 徐萌 +4 位作者 李光耀 何畅 王英 田旸 金军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0-176,共7页
建立了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去脂、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GC-NCI-MS)测定人乳中多溴联苯醚(PBDEs)、德克隆(DP,包括syn-DP和anti-DP)、五溴甲苯(PBT)、六溴苯(HBB)和多氯联苯(PCBs)的方法。人乳样品中加入内标13C12-BDE-139、13C12... 建立了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去脂、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GC-NCI-MS)测定人乳中多溴联苯醚(PBDEs)、德克隆(DP,包括syn-DP和anti-DP)、五溴甲苯(PBT)、六溴苯(HBB)和多氯联苯(PCBs)的方法。人乳样品中加入内标13C12-BDE-139、13C12-BDE-209、13C10-syn-DP、13C12-PCBs(13C12-CB-81,77,123,118,114,105,126,167,156,157,169,189),空白样品还额外加入PBT和HBB,经过加酸去蛋白质、液液萃取、GPC去脂、酸性硅胶柱净化后,定量测定。人乳样品中13C12-BDE-139、13C12-BDE-209、13C10-syn-DP、13C12-PCBs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12.9%±14.0%、99.3%±12.7%、80.5%±17.9%、64.6%±2.4%,空白样品中PBT和HBB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2.8%±18.0%和88.1%±14.4%,各卤代化合物检出限范围为0.33~333.3pg/m L。应用本方法对人乳样品进行检测,均没有检出CB-77,81,169、BDE-154,85、syn-DP、anti-DP。∑9PCBs(CB-123,118,114,105,126,167,156,157,189)、∑8PBDEs(BDE-28,47,100,99,153,183,190,209)、PBT、HBB浓度范围分别为:0.11~0.22、4.9~7.9、0.0037~0.0056和0.0053~0.021n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 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 人乳 卤代有机化合物
原文传递
扎龙湿地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旸 那晓东 臧淑英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5-712,共8页
利用2015年4~11月8景C波段Rardarsat-2影像SGX产品数据和2015年9月10日Landsat 7的7个波段的反射率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获得8个日期的扎龙湿地淹水区,计算出淹水频次;选取的19个特征变量分别为Landsat 7影像的1波段~7波段的反射... 利用2015年4~11月8景C波段Rardarsat-2影像SGX产品数据和2015年9月10日Landsat 7的7个波段的反射率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获得8个日期的扎龙湿地淹水区,计算出淹水频次;选取的19个特征变量分别为Landsat 7影像的1波段~7波段的反射率、归一化植被指数、二阶距、对比度、相关性、差异性、能量、同质性、中值、HH和HV极化波段的后向散射系数、淹水范围和淹水频率,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提取扎龙湿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信息。研究结果表明,有淹水频率参与的分类精度为91.73%,无淹水频率参与的分类精度为76.49%,精度提高主要体现在沼泽湿地与草地的分类上。本研究为准确地更新湿地基础信息提供了方法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arsat-2影像 面向对象分类 随机森林模型 淹水频次 土地利用 扎龙湿地
原文传递
高校涉外科研合作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琰 姚卫浩 +1 位作者 田旸 马军 《北京教育(高教)》 2018年第6期83-85,共3页
高校涉外科研合作的增加是提升整体科研实力与水平的必由之路。而涉外科研合作必然遇到知识产权保护及应用的问题。通过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涉外科研合作中合作协议条款的初步分析及协议文本的条目解读,就涉外科研合作协议中的权利归... 高校涉外科研合作的增加是提升整体科研实力与水平的必由之路。而涉外科研合作必然遇到知识产权保护及应用的问题。通过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涉外科研合作中合作协议条款的初步分析及协议文本的条目解读,就涉外科研合作协议中的权利归属及应用等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讨论,为下一步高校在涉外科研合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高校应通过积极构建适合本校发展的人才队伍以及知识产权规章制度,避免出现合同纠纷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涉外科研合作 知识产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