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3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田浩作品欣赏
1
作者 田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下载PDF
历史世界中的儒家和儒学——田浩(Hoyt C.Tillman)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2
作者 田浩 葛焕礼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0-44,共5页
田浩(Hoyt C.Tillman)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宋代儒学史、思想史,代表性著作有《朱熹的思维世界》、《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等。田浩教授一向主张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特定时期的儒学思想,与余英时等学者一起,代表了当今北美儒学研... 田浩(Hoyt C.Tillman)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宋代儒学史、思想史,代表性著作有《朱熹的思维世界》、《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等。田浩教授一向主张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特定时期的儒学思想,与余英时等学者一起,代表了当今北美儒学研究格局中的一个重要阵营。本刊刊发葛焕礼副教授对田浩教授的访谈,由其求学、治学经历,表述出一些著名中国学学者的信息和他对美国儒学研究状况及儒学发展问题的认识。其观点纷纭,可尽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思想 儒家 世界 历史 访谈录 功利主义 思想史 中国
下载PDF
田浩水彩作品选
3
作者 田浩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水彩作品 田浩
下载PDF
可见光载荷对云海背景下某型隐身飞机探测能力研究
4
作者 田浩 蔡盛 +1 位作者 王旌尧 王久龙 《空天预警研究学报》 CSCD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为研究可见光探测器对某型隐身飞机探测能力,首先建立可见光波段云-海-大气耦合的多向吸收-散射模型;再通过对飞机蒙皮和尾焰几何截面在不同太阳入射角和卫星观测角度下的反射特性建模分析,计算到达探测器焦平面的目标以及背景的光谱能... 为研究可见光探测器对某型隐身飞机探测能力,首先建立可见光波段云-海-大气耦合的多向吸收-散射模型;再通过对飞机蒙皮和尾焰几何截面在不同太阳入射角和卫星观测角度下的反射特性建模分析,计算到达探测器焦平面的目标以及背景的光谱能量分布,从而得到在给定光照条件下探测器极限信噪比和极限探测距离.最后模拟的仿真成像结果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和结论的可信度.分析结果表明,以云-海为地物观测背景时,云层的上行反射特性对飞机可探测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当太阳入射角小于60°时,飞机蒙皮的表面双向反射率(BRDF)明显高于海平面;太阳入射角大于60°时,云层和海平面对阳光的反射占据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身飞机 探测能力 云海背景 可见光探测器 表面双向反射率 太阳入射角
下载PDF
海底长周期地震动预测模型:以日本相模湾海域为例
5
作者 田浩 胡进军 +2 位作者 谭景阳 靳超越 刘名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201,共14页
地震动反应谱预测模型是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础,基于日本K-NET台网相模湾地区的892组海域地震动数据和4 033组陆域地震动数据,考虑震级、震源距、震源深度以及震源类型和场地,建立了PGA和0.05~15.0 s的海域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预测模型。... 地震动反应谱预测模型是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础,基于日本K-NET台网相模湾地区的892组海域地震动数据和4 033组陆域地震动数据,考虑震级、震源距、震源深度以及震源类型和场地,建立了PGA和0.05~15.0 s的海域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预测模型。通过残差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检验了模型的合理性,并分析了震源类型以及震源深度对反应谱的影响,对比了海陆地震动预测模型的差异。结果表明:震源类型以及震源深度对模型预测结果影响显著,水平向海域模型以及长周期(T≥1.0 s)竖向海域模型所预测反应谱大于陆域模型所预测的反应谱值,且水平向和长周期竖向模型的场地放大系数均大于1。该模型可为长周期海域地震动模型的建立和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参考,为长周期海域工程的抗震设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地震动 长周期地震动 预测模型 随机效应模型 海域工程
下载PDF
肋骨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的有效性研究及有限元建模分析
6
作者 王永平 王辉 +4 位作者 郑翔 闻作川 田浩 陈鹏 刘冠群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86-290,共5页
目的探讨肋骨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的疗效,采用有限元分析评估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的应力分布。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胸外血管外科收治的137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资料,男性106例,女性31例... 目的探讨肋骨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的疗效,采用有限元分析评估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的应力分布。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胸外血管外科收治的137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资料,男性106例,女性31例;年龄25~62岁,平均37.0岁;道路交通伤64例,高处坠落伤34例,摔伤12例,钝器击打伤16例,其他11例。根据治疗方式,应用传统外固定非手术治疗的为传统组(62例),应用肋骨环抱器治疗的为环抱器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VAS、止痛药物使用剂量、骨折愈合情况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Mimics软件对人体胸廓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建立正常肋骨和肋骨环抱器内固定后的骨折肋骨模型,应用Abaqus17.0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并计算三种不同载荷下肋骨最大位移和应力响应情况。结果与传统组比较,环抱器组机械通气时间[(6.1±1.3)d vs.(10.1±2.7)d]、引流管拔管时间[(1.75±0.32)d vs.(3.73±0.67)d]、下床活动时间[(7.84±2.40)h vs.(12.58±3.03)h]、住院时间[(6.70±1.43)d vs.(10.05±3.66)d]、骨折愈合时间[(22.92±8.40)d vs.(35.73±9.95)d]均显著缩短,治疗后VAS[(3.3±0.9)分vs.(5.2±1.2)分]显著降低,止痛药物使用剂量[(63.1±19.5)mg vs.(103.3±32.4)mg]显著减少,P均<0.001。评价骨折愈合效果,环抱器组优良率(97.3%,73/75)显著高于传统组(77.4%,48/62)。环抱器组肺部感染、肺不张和胸廓畸形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肋骨骨折应用肋骨环抱器固定后其可承受较大的压力,骨折的最大移位比正常肋骨小,断面间隙值<0.01 mm。结论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疗效显著。有限元分析也从生物力学角度证实肋骨环抱器具有良好的固定性能,能保证固定后肋骨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肋骨环抱器 内固定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历史世界中的儒家和儒学——田浩教授访谈录
7
作者 田浩 葛焕礼 《国际汉学》 CSSCI 2012年第1期16-24,共9页
田浩,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宋代儒学史、思想史,代表性著作有《朱熹的思维世界》、《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等。田浩教授一向主张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特定时期的儒学思想,与余英时等学者一起,代表了当... 田浩,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宋代儒学史、思想史,代表性著作有《朱熹的思维世界》、《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等。田浩教授一向主张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特定时期的儒学思想,与余英时等学者一起,代表了当今北美儒学研究格局中的一个重要阵营。在访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思想 儒家传统 历史世界 田浩 儒学研究 狄百瑞 葛焕礼 儒家政治 吕东莱 余英时先生
原文传递
数字时代社区新闻的价值指向与实践启示
8
作者 田浩 《传媒评论》 2024年第3期9-11,共3页
近些年,全球新闻业对于如何提振受众对新闻业的关注度与信任感都颇为关切。在这一背景下,社区新闻成为数字新闻业实践创新与理论发展的一类重要形式。国内外的社区新闻实践表明,新闻从业者应当充分重视受众的能动性,以建设性价值来推动... 近些年,全球新闻业对于如何提振受众对新闻业的关注度与信任感都颇为关切。在这一背景下,社区新闻成为数字新闻业实践创新与理论发展的一类重要形式。国内外的社区新闻实践表明,新闻从业者应当充分重视受众的能动性,以建设性价值来推动新闻业与普通民众的亲密关系,在具体的实践中实现时代价值与日常生活的有机接合,发挥新闻业对于社会向善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新闻 数字新闻 建设性新闻 新闻实践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成像的ADC直方图对子宫内膜癌分级分期及Ki⁃67表达的评估价值
9
作者 曹蕾 杨立赟 +2 位作者 田浩 李敏达 赵金丽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表观弥散系数(ADC)直方图参数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级、分期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探讨ADC直方图的应用价值。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10月的1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纳入研究,术前完成3 T磁共振弥散成像...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表观弥散系数(ADC)直方图参数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级、分期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探讨ADC直方图的应用价值。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10月的1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纳入研究,术前完成3 T磁共振弥散成像并由工作站获取ADC图,术后均有病理分级、分期以及Ki⁃67表达水平。Mann⁃Whitney U检验用于评估不同组之间ADC直方图参数的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Ki⁃67表达与ADC直方图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不同组间差异参数的诊断性能。结果:(1)子宫内膜癌病理高、中、低分化组的ADCmean、ADCske和ADCkur分别为(1.37±0.53)×10^(-3)mm^(2)/s、1.36±0.52、1.70±0.64,(0.92±0.50)×10^(-3)mm^(2)/s、0.92±0.51、1.10±0.54,(0.73±0.40)×10^(-3)mm^(2)/s、0.73±0.41、0.86±0.41;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Ⅱ、Ⅲ、Ⅳ期的ADCmean、ADCske、ADCkur分别为(1.38±0.53)×10^(-3)mm^(2)/s、0.11±0.69、0.38±1.79,(1.01±0.49)×10^(-3)mm^(2)/s、0.15±0.73、0.36±1.33,(0.74±0.40)×10^(-3)mm^(2)/s、0.06±0.47、0.59±0.55,(0.56±0.29)×10^(-3)mm^(2)/s、0.07±0.47、0.52±0.57。不同级及不同分期肿瘤之间的ADC直方图参数存在统计学差异。淋巴结阳性及阴性组的ADCmean、ADCske、ADCkur分别为(0.62±0.25)×10^(-3)mm^(2)/s、0.01±0.56、0.56±0.59,(1.14±0.55)×10^(-3)mm^(2)/s、0.03±0.72、0.28±1.46。淋巴结阳性组ADC参数显著低于淋巴结阴性组。(2)ADCmean、ADC10th、ADC50th、ADC90th和Ki⁃67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3)在盆腔淋巴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ROC曲线分析中,ADCmean、ADC10th、ADC50th、ADC90th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6、0.776、0.803、0.834,ADC90th的AUC与ADC10th、ADC50th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ADC直方图定量参数有助于预测子宫内膜癌的分级、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也有助于肿瘤Ki⁃67表达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直方图分析 Ki⁃67
下载PDF
碳排放限制的混杂最优闭环电网经济调度
10
作者 冯亮 李雪亮 +3 位作者 田文辉 赵龙 郑志杰 田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针对电网经济调度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碳排放限制的混杂最优闭环电网调度算法。算法在考虑火力发电机组和多分布式发电聚合体组合调度的同时,以电网实际需求响应和碳排放限制作为约束条件,建立电网经济调度模型;并将经济调度问题... 针对电网经济调度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碳排放限制的混杂最优闭环电网调度算法。算法在考虑火力发电机组和多分布式发电聚合体组合调度的同时,以电网实际需求响应和碳排放限制作为约束条件,建立电网经济调度模型;并将经济调度问题转化为混杂系统的最优控制,从而建立电网经济调度与混杂系统最优控制序列的等价一致性;推导混杂系统获取满足贝尔曼方程的最优代价函数,借助神经网络逼近最优值获得最优闭环调度序列。仿真实验验证了本调度算法的闭环有效性,能在不同初始条件和外部扰动下依然获得最优调度序列,同时仿真结果证实降低碳排放限额或提高碳排放交易价格都有助于减少电网系统的总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限制 电网闭环调度 需求响应 混杂系统 最优代价 神经网络
下载PDF
某发动机压气机三级转子叶片断裂原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浩 李权 +2 位作者 傅国如 陈荣 刘国良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3年第2期63-66,共4页
某发动机压气机三级转子叶片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等方法,并结合叶片振动模态分析,对其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片的断裂性质为疲劳断裂,疲劳起源于叶片叶盆面距离进气边... 某发动机压气机三级转子叶片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等方法,并结合叶片振动模态分析,对其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片的断裂性质为疲劳断裂,疲劳起源于叶片叶盆面距离进气边约0.8mm的腐蚀坑处;腐蚀坑降低了叶片的抗疲劳能力,是叶片发生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叶片在工作转速范围内存在11阶共振,引起叶片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疲劳断裂 腐蚀 振动模态
下载PDF
田浩作品
12
作者 田浩 《文艺争鸣》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原文传递
复杂背景下低轨红外探测器对隐身飞机目标的探测性分析
13
作者 田浩 胡海飞 +2 位作者 蔡盛 王久龙 徐伟 《空天预警研究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244-251,共8页
以STSSLEO天基红外探测器为例,分析近地轨道红外探测器对国外某隐身飞机目标的探测能力.首先进行了隐身飞机目标的机身气动热分析、发动机喷口及尾焰热分析和辐射分析;然后对海洋-云层-大气的光谱辐射特性及耦合特性进行定量分析,计算... 以STSSLEO天基红外探测器为例,分析近地轨道红外探测器对国外某隐身飞机目标的探测能力.首先进行了隐身飞机目标的机身气动热分析、发动机喷口及尾焰热分析和辐射分析;然后对海洋-云层-大气的光谱辐射特性及耦合特性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得到在给定探测场景(经纬度、季节、时段、风速、光照、大气)及探测谱段下的辐射强度分布;最后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给出了星下点模式探测能力分析.结果表明,STSSLEODemo红外探测器在星下点观测模式下,在云层遮挡时的最低信噪比19.2~26.1明显高于阈值信噪比6,完全可以透过云海背景探测并识别隐身飞机目标的尾焰辐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器 隐身飞机 云海背景 近地轨道 信噪比
下载PDF
乘波体高超声速导弹的天基红外可探测性分析
14
作者 田浩 蔡盛 +1 位作者 徐伟 曹智睿 《空天预警研究学报》 CSCD 2023年第5期335-338,343,共5页
以轨道高度1500 km的近地轨道红外探测平台为例,对天基红外在临界探测模式下乘波体高超声速导弹探测性能进行了模型量化分析.首先分析了乘波体高超声速导弹的气动特性和红外辐射特性;然后结合大气传输模型和探测器模型,分析了天基红外... 以轨道高度1500 km的近地轨道红外探测平台为例,对天基红外在临界探测模式下乘波体高超声速导弹探测性能进行了模型量化分析.首先分析了乘波体高超声速导弹的气动特性和红外辐射特性;然后结合大气传输模型和探测器模型,分析了天基红外临界观测模式下不同极限探测距离和极限信噪比的天基红外乘波体高超声速导弹预警探测能力;最后以美国STSS LEO星座参数为例,对临界探测模式下的模拟成像进行分析,给出在最接近其真实极限信噪比条件下的探测盲区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在临界观测模式下,当探测器的极限信噪比为5时,速度为10Ma、高度为40km的乘波体高超声速导弹逃脱近地轨道天基红外探测的概率高达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波体 高超声速 天基红外 探测距离 预警探测
下载PDF
考虑地震波输入差异的二维兰州盆地地震效应研究
15
作者 田浩 于彦彦 +1 位作者 丁海平 章旭斌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5,共13页
利用谱元法和多次透射边界相结合的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不同地震波输入时,具有大盆地内嵌小盆地特征的二维兰州盆地构造对地表地震波传播、地表峰值加速度(PGA)及其放大系数,以及频域放大特征等影响,分析了地表地震动的放大特征与盆地... 利用谱元法和多次透射边界相结合的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不同地震波输入时,具有大盆地内嵌小盆地特征的二维兰州盆地构造对地表地震波传播、地表峰值加速度(PGA)及其放大系数,以及频域放大特征等影响,分析了地表地震动的放大特征与盆地横向不均匀构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输入波的卓越频率接近小盆地最深处的一阶自振频率时,小盆地发生整体共振现象,进而显著改变地震动或放大系数的分布特征。大盆地边缘形成的次生面波在进入更为松散的小盆地时分化为波速差别显著的两阶面波,且盆地较陡一侧边缘形成的面波强度更大。2)无论何地震波入射,盆地内的最强烈地震动集中于小盆地边缘区域,大盆地较陡一侧边缘上方的区域是次强烈地震动放大区,而盆地基底倾角较缓的一侧边缘区域基本无边缘效应。3)兰州盆地基底形状对地震动的分布特征影响强烈,盆地地表地震动的放大系数受输入波的影响明显。4)水平和垂直分量的地震动及放大系数分布特征差别显著,垂直分量上在大盆地较陡一侧边缘及小盆地内形成两个显著放大区,最强烈放大效应区域靠近小盆地中心,而水平分量上的强烈放大区域主要出现在小盆地内的边缘区域。此外,地表不同位置处的频域放大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元法 透射边界 兰州盆地 平面波入射 地震效应
下载PDF
飞机方向舵液压载荷机构进油导管裂纹分析
16
作者 田浩 傅国如 +1 位作者 陈荣 李权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23年第2期126-130,136,共6页
针对飞机方向舵液压载荷机构进油导管裂纹故障,采用宏微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验等方法,结合导管的制备工艺过程,对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油导管的裂纹性质为疲劳开裂,开裂原因是导管在冷轧/拔过程中先产生原始裂纹... 针对飞机方向舵液压载荷机构进油导管裂纹故障,采用宏微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验等方法,结合导管的制备工艺过程,对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油导管的裂纹性质为疲劳开裂,开裂原因是导管在冷轧/拔过程中先产生原始裂纹,再经热处理及酸洗后形成无断裂特征区,疲劳从无断裂特征区边缘线性起始。导管内外表面还存在沿晶开裂,为导管在酸洗过程中酸洗过度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载荷机构 进油导管 酸洗 沿晶开裂.
下载PDF
生物传热简化模型在冷冻手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田浩 梁航 +1 位作者 曹智睿 石启龙 《制冷技术》 2023年第1期56-63,共8页
本文采用多项式拟合结合临床实验测试的方法,研究了血液灌注率计算模型的合理简化方法,对简化后的组织血液灌注率计算模型对病灶区生物组织温度场预测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肿瘤非冻结区边界温度对血液灌注率计算... 本文采用多项式拟合结合临床实验测试的方法,研究了血液灌注率计算模型的合理简化方法,对简化后的组织血液灌注率计算模型对病灶区生物组织温度场预测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肿瘤非冻结区边界温度对血液灌注率计算模型进行简化后,与经典的分段计算模型相比,简化模型对于肿瘤大尺寸血管周围的组织温度计算偏差平均为0.6~2.7℃,与实测值平均偏差1.6~3.8℃,考虑拟合误差和温度分段阙值的不确定性误差,简化模型的最大误差约为2.5~4.0℃,计算精度满足临床要求。通过对若干典型血管构型的家兔气道肿瘤组织进行临床冷冻手术,验证了该简化模型对肿瘤组织温度场的预测精度平均在3℃以内,证明了该简化模型具备指导临床手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热 肿瘤 血液灌注率 冷冻手术 温度场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表面活性剂降黏效果
18
作者 田浩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5期91-95,共5页
目前应用于原油降黏方面的表面活性剂种类众多,宏观实验方法无法全面准确地描述降黏机理。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过程及结果,对油田自主研发的三种表面活性剂PS-30、BS-12以及复配型表面活性剂FP1进行降黏效果对比,以分子动力学方法按照油... 目前应用于原油降黏方面的表面活性剂种类众多,宏观实验方法无法全面准确地描述降黏机理。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过程及结果,对油田自主研发的三种表面活性剂PS-30、BS-12以及复配型表面活性剂FP1进行降黏效果对比,以分子动力学方法按照油水混相模拟分析并得到以下结论:三种加剂油水体系中,BS-12油水体系的界面生成能为-615.04kJ/mol,PS-30油水体系为-2312.42kJ/mol,FP1复配油水体系为-4156.32kJ/mol。界面生成能的绝对值越大,说明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越强,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为:FP1>PS-30>BS-12。分子模拟中各表面活性剂加入体系后,FP1、PS-30和BS-12油水体系模型的密度分别降低至0.84g/cm^(3)、0.85g/cm^(3)和0.87g/cm^(3)左右,降黏效果的排序为:FP1>PS-30>BS-12。根据各原油体系石油分子的径向分布函数显示,BS-12、PS-30、FP1原油体系的峰值依次为9.784、9.202、8.347,峰值越低,油水黏附力越小,故FP1的降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分子动力学 降黏 界面生成能 原油密度 油水黏附力
原文传递
充分发挥高校优势 服务湖北绿色转型发展
19
作者 田浩 舒昊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7期19-21,共3页
绿色转型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必由之路,阐述了绿色转型对湖北建设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必要性,分析了湖北省实现绿色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指出了目前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就高等院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服... 绿色转型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必由之路,阐述了绿色转型对湖北建设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必要性,分析了湖北省实现绿色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指出了目前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就高等院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服务湖北地方绿色转型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转型 发展格局先行区 高校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光伏组件缺陷检测
20
作者 田浩 周强 贺晨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0-347,共8页
针对光伏组件缺陷背景复杂,缺陷尺度差异较大,小目标缺陷较多等传统目标检测算法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光伏组件缺陷检测算法。算法以YOLOv5s为框架,在主干网络中嵌入坐标注意力机制,用于提取重要的缺陷形态,... 针对光伏组件缺陷背景复杂,缺陷尺度差异较大,小目标缺陷较多等传统目标检测算法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光伏组件缺陷检测算法。算法以YOLOv5s为框架,在主干网络中嵌入坐标注意力机制,用于提取重要的缺陷形态,增强网络特征提取能力;在颈部网络中使用双向特征金字塔,以自适应权重的方式融合不同尺度的图像特征;在预测层添加微小目标检测层,并结合ASFF检测头自适应融合不同输出层,减少目标特征信息丢失。在光伏组件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以快速精准识别缺陷,其中mAP达到了91.9%,召回率达到了90.8%,相比于YOLOv5s网络,mAP和召回率分别提升了3.2、4.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YOLOv5 缺陷检测 特征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