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田金洲教授平肝清心安神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症状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8
1
作者 马洪明 高兴慧 田金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556-1558,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临床表现以持续进行性智能衰退为特征。除了认知缺损和社会生活功能减退外,在绝大部分患者的病程中会出现精神行为症状。但发病机制不清,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存...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临床表现以持续进行性智能衰退为特征。除了认知缺损和社会生活功能减退外,在绝大部分患者的病程中会出现精神行为症状。但发病机制不清,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存在争议,治疗较为困难。中医药对于AD伴精神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文章对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田金洲教授以平肝清心安神法诊治AD伴精神症状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介绍其经验方平肝清心安神方,并分享临床效案一则,以便学习提高,继承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症状 平肝清心安神方 @田金洲
下载PDF
田金洲教授从瘀、虚辨治慢性失眠 被引量:9
2
作者 马洪明 高兴慧 田金洲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710-712,共3页
田金州教授从叶天士"久病致瘀""久病多虚"理论出发,以"瘀""虚"立论辨治慢性失眠。在治疗上无论标本虚实,总不离活血养血安神。承董建华院士丹参枣仁汤之精要,立清心枣仁安神汤。临证合参发病... 田金州教授从叶天士"久病致瘀""久病多虚"理论出发,以"瘀""虚"立论辨治慢性失眠。在治疗上无论标本虚实,总不离活血养血安神。承董建华院士丹参枣仁汤之精要,立清心枣仁安神汤。临证合参发病季节、病因及脏腑辨证,予整体辨证、个体化治疗。在明显改善临床疗效的同时,亦能改善兼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久病入络 清心枣仁安神汤 田金洲
下载PDF
田金洲补肾健脾活血利水治疗特发性脑积水 被引量:3
3
作者 田颖欣 田金洲 《北京中医药》 2017年第8期717-718,共2页
特发性脑积水无明确病因,以行走障碍、痴呆、尿失禁三联症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田金洲教授认为脑积水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瘀血、水湿阻滞为标,病机关键是颅脑水瘀,脑窍不通,治疗缓急随着病情变化亦有所调整。田... 特发性脑积水无明确病因,以行走障碍、痴呆、尿失禁三联症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田金洲教授认为脑积水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瘀血、水湿阻滞为标,病机关键是颅脑水瘀,脑窍不通,治疗缓急随着病情变化亦有所调整。田教授治疗补肾健脾以固其本,化瘀利水以祛其标,标本兼顾以辨缓急,以平肝化瘀利水通窍为急,常用天麻、钩藤、川芎、细辛等药,待头痛头胀等症状缓解,治疗的重点随之转向滋补脾肾,同时兼以化瘀利水,重在"补虚,化瘀,利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金洲 特发性脑积水 补肾健脾法 活血利水法
原文传递
田金洲运用川芎治疗内伤头痛经验撷英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皓 田金洲 《北京中医药》 2014年第3期188-188,192,共2页
田金洲教授治疗内伤头痛强调务必详辨头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程度、发作和持续时间、发作诱因及伴发的兼证,以确定其表里寒热、阴阳虚实及脏腑经络。田教授认为风、火、痰、瘀、虚皆为致病因素,治疗不离活血化瘀、通络解痉之法。其运... 田金洲教授治疗内伤头痛强调务必详辨头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程度、发作和持续时间、发作诱因及伴发的兼证,以确定其表里寒热、阴阳虚实及脏腑经络。田教授认为风、火、痰、瘀、虚皆为致病因素,治疗不离活血化瘀、通络解痉之法。其运用川芎治疗内伤头痛,配以疏风、疏肝、清火、活血、养血之品,剂量精准,引经报使,配伍巧妙,临床每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伤头痛 川芎 田金洲 名医经验
原文传递
田金洲分期治疗痴呆经验 被引量:12
5
作者 袁玉娇 时晶 田金洲(指导)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8期770-773,共4页
田金洲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防治痴呆类疾病,提出肾虚是痴呆发病的病理基础,且与脾、心、肝脏均关系密切。田教授尤重补肾,贯穿病程始终,再行分期论治,早期(平台期)以补虚为主,重在培补先天之肾精和后天之脾气,多宗还少丹之意,常用药物为... 田金洲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防治痴呆类疾病,提出肾虚是痴呆发病的病理基础,且与脾、心、肝脏均关系密切。田教授尤重补肾,贯穿病程始终,再行分期论治,早期(平台期)以补虚为主,重在培补先天之肾精和后天之脾气,多宗还少丹之意,常用药物为熟地黄、山茱萸、炒白术、肉苁蓉、菟丝子、酸枣仁、远志、枸杞子、牛膝、茯苓、五味子等;中期(波动期)以祛邪为主,重在化痰、祛瘀、泻火,常取洗心汤、天麻钩藤饮之法,同时加用活血化瘀之法,常用药物为茯苓、半夏、陈皮、胆南星、菖蒲、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天麻、钩藤、栀子、黄连、黄芩、知母、首乌藤等;晚期(下滑期)重在解毒通络,选用黄连解毒汤加减,直折火毒,同时加用补肾益精,大补元气之品,常用药物为黄连、黄芩、黄柏、栀子、人参、益智仁、芡实、麦冬、五味子、酸枣仁、远志、菖蒲、柏子仁、生地黄、山茱萸等。同时重视日常生活方式干预及家属照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金洲 痴呆 分期论治 老中医经验
原文传递
加快构建与慢性病防控相结合的痴呆防治体系
6
作者 解恒革 田金洲 +3 位作者 解子怡 倪敬年 孙永安 时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1-244,共4页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个老年人口过2亿的国家。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截至2020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亿,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9亿,占总人口的13.5%。“十四五”期间,老年人口年均净增长将超过1...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个老年人口过2亿的国家。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截至2020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亿,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9亿,占总人口的13.5%。“十四五”期间,老年人口年均净增长将超过1200万,到“十四五”期末将突破3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有近1000万患者^([1])。根据全球研究,从1990年至2016年,我国AD和其他痴呆症的患病率上升了5.6%,而全球患病率上升了1.7%^([2])。1990年以来我国痴呆症疾病负担总体呈上升趋势,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3])。因此,《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的行动目标。鉴于此,我们迫切需要对AD等痴呆相关疾病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全面防治和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危险因素 慢性病 痴呆风险预测模型 干预 健康中国行动 痴呆防治体系
下载PDF
以晕厥为主诉的多系统萎缩1例——田金洲教授查房实录 被引量:2
7
作者 朱爱华 时晶 +1 位作者 倪敬年 田金洲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2年第5期33-37,共5页
1 病历摘要 王某,男,69岁,主因"反复发生跌倒3年,伴晕厥6个月",于2010年5月12日入院。现病史:患者2007年7月如厕起立时跌倒,无四肢力弱,无意识丧失,无一过性黑矇,2个月后于行走时跌倒,伴四肢力弱,不能自行站立,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 1 病历摘要 王某,男,69岁,主因"反复发生跌倒3年,伴晕厥6个月",于2010年5月12日入院。现病史:患者2007年7月如厕起立时跌倒,无四肢力弱,无意识丧失,无一过性黑矇,2个月后于行走时跌倒,伴四肢力弱,不能自行站立,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曾在外院就诊,诊断不详,予改善脑循环治疗后症状缓解(具体用药不详)。2008年初出现双手震颤,完成精细动作困难,紧张时明显,并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多系统萎缩 查房
原文传递
田金洲教授治疗正常颅压脑积水经验
8
作者 马洪明 高兴慧 田金洲 《现代中医临床》 2016年第2期35-36,41,共3页
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田金洲教授,承董建华院士、王永炎院士教诲之恩,学有所得.善于读书,精于科研,勤于临证,在脑病尤其是认知障碍、运动障碍、睡眠障碍等疾病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亲聆教诲,获益良多,兹不揣浅陋,总结... 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田金洲教授,承董建华院士、王永炎院士教诲之恩,学有所得.善于读书,精于科研,勤于临证,在脑病尤其是认知障碍、运动障碍、睡眠障碍等疾病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亲聆教诲,获益良多,兹不揣浅陋,总结老师治疗正常颅压脑积水之经验,列其大要,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颅压脑积水 中医药辨治 名老中医经验
原文传递
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现状与思考
9
作者 薛晓娟 刘彩 +6 位作者 王益民 孙晓波 程翼宇 胡镜清 田金洲 王琦 张伯礼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0,共10页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持续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发展为背景,从中医基础理论创新、...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持续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发展为背景,从中医基础理论创新、中医药临床优势与评价、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药智能制造和中医药走向国际等领域开展研究,对中医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梳理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六方面对策建议:聚焦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关键问题,实施人群中医药健康项目;创新管理机制体制,在关键评价体系和方法上进行创新试点;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中医药临床诊治水平和科研发展;内引外拓、激发活力,促进中药资源综合开发与全面利用;重视中药智能制造的发展,从理论研究、技术体系、人才培养等多层面协同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国际,实现中医药与国际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研究 临床优势评价 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药智能制造 中医药走向国际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四物汤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10
作者 张秀文 魏明清 +3 位作者 倪敬年 李婷 时晶 田金洲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2423-2429,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四物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得到四物汤中药物的化学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构建成分-靶点图,从GeneCard和Omim数据库得到AD的疾病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四物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得到四物汤中药物的化学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构建成分-靶点图,从GeneCard和Omim数据库得到AD的疾病靶点,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进行基因本体(GO)与基因相互作用(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进行初步验证。结果:网络药理学研究共得到四物汤活性成分19个,潜在靶点46个。构建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前5位核心靶点有蛋白激酶B1(AKT1)、胱天蛋白酶3(CASP3)、JUN原癌基因(JUN)、肿瘤坏死因子(TNF)、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富集结果显示,其主要与神经元凋亡过程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有关,可能作用于细胞凋亡、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通路等。体外实验显示,四物汤能够显著增加B细胞淋巴瘤-2(bcl-2)的表达。结论:本研究说明了四物汤对AD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调节特点,总结了应用四物汤的理论依据,初步揭示了可能的分子机制,为后续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以更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四物汤 网络药理学 血证 作用机制 中医 SY5Y细胞 凋亡
下载PDF
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11
作者 姚路路 倪敬年 +3 位作者 魏明清 李婷 时晶 田金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12期50-56,I0001,共8页
目的 评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分析,选取2013—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资料,收集人口学... 目的 评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分析,选取2013—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资料,收集人口学特征和基础病史等变量。数据库中研究对象的夜间睡眠时间以问卷的方式采集,将6~8h夜间睡眠时间设定为正常睡眠时间,<6h分类为短睡眠时间,>8h分类为长睡眠时间。数字符号转换测验(Digit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DSST)用于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价,本研究将DSST评分的最小四分位数确定为认知功能减退。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夜间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减退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 588例研究对象,女性827例(52.1%),男性761例(47.9%),平均年龄(69.6±6.7)岁。875例(55.1%)报告睡眠时间为6~8h,527例(33.2%)睡眠时间<6h,186例(11.7%)睡眠时间>8h。在校正相关因素后,短睡眠时间和长睡眠时间均与认知功能减退的风险增加相关,OR分别为2.03 (95%CI:1.57~2.62)和2.24 (95%CI:1.01~5.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种族、低教育水平、低家庭年收入、饮酒、吸烟、抑郁、高血压、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和卒中均为认知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图结果显示,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减退的关系呈近似U型曲线关系。结论 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与认知功能减退有关,建议进行必要的干预,并定期对此类人群进行认知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夜间睡眠时间 认知功能 痴呆
下载PDF
特定感觉功能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
12
作者 姚路路 倪敬年 +3 位作者 魏明清 李婷 时晶 田金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4期14-18,I0001,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隐匿,患者从开始有病理改变到出现临床症状往往经历数十年的病程演变。早期识别AD有助于阻断病程或者延缓疾病进展。有研究表明在AD早期可出现嗅觉、听觉和视觉功能障碍,并且被证实特定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隐匿,患者从开始有病理改变到出现临床症状往往经历数十年的病程演变。早期识别AD有助于阻断病程或者延缓疾病进展。有研究表明在AD早期可出现嗅觉、听觉和视觉功能障碍,并且被证实特定感觉功能障碍是AD发病的危险因素。本文对特定感觉功能障碍与AD可能联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AD早期诊断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预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中医证候要素的Meta分析
13
作者 滕羽鸥 时晶 +6 位作者 樊东升 杜相宜 曹天雨 倪敬年 魏明清 李婷 田金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9期3620-3626,共7页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base)、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自建库至2020年11月13日有关ALS中医证候、证候要素的文献。对符合要求的ALS证候进行规范...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base)、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自建库至2020年11月13日有关ALS中医证候、证候要素的文献。对符合要求的ALS证候进行规范,提取证候要素,原始数据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频数、发生率、构成比统计。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涉及ALS病人548例,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5个,最常见病位为脾[分布频率为0.76,95%CI(0.58,0.91)]、肾[分布频率为0.62,95%CI(0.49,0.75)];病性类证候要素11个,最常见病性为风[分布频率为0.78,95%CI(0.57,0.93)]、气虚[分布频率为0.66,95%CI(0.41,0.87)]、痰湿[分布频率为0.61,95%CI(0.32,0.87)]。结论:通过荟萃分析方法对基于文献的ALS证候要素进行研究,初步反映了本病证候要素特点,可为进一步确定ALS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证候 证素 病位 病性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发病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0
14
作者 田金洲 王永炎 +3 位作者 刘峘 朱爱华 时晶 徐应胤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65-567,共3页
中医早已认识到智能损害与年龄有关,病位在脑,病机涉及髓海不足、脑气虚、肝郁、胃衰、血痰于内、肾水不升等,病理变化可见脑缩小。现代研究提示,精虚、痰浊、瘀血、热毒等因素对智能有显著性影响;血管性痴呆(VaD)患者中,肾精亏虚、痰... 中医早已认识到智能损害与年龄有关,病位在脑,病机涉及髓海不足、脑气虚、肝郁、胃衰、血痰于内、肾水不升等,病理变化可见脑缩小。现代研究提示,精虚、痰浊、瘀血、热毒等因素对智能有显著性影响;血管性痴呆(VaD)患者中,肾精亏虚、痰浊阻窍与认知、记忆、颜色形状分类等功能受损显著相关,瘀血阻络与速度、视空间能力和情景记忆损害显著相关,热毒内盛与速度和情景记忆损害显著相关,其出现频率和平均积分均显著高于阿尔茨海默病(AD),肝阳上亢与VaD智力积分的关系相对较弱,而腑滞浊留仅在中度VaD出现频率增高,气血不足与VaD智能损害的关系存在较大争议。目前对这些病机的科学性下结论还为时尚早,进一步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得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发病机理 中医 肾精亏虚 痰浊阻窍 瘀血阻络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5
15
作者 田金洲 时晶 +7 位作者 倪敬年 魏雪飞 尹军祥 李林森 龙子弋 孙文军 邢亚楠 王庆国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中医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脑梗塞及其梗塞亚型的诊断采用1995年中华神经病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制定的标准,并经影像学证实。中医证候诊断采用《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对象年龄在... 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中医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脑梗塞及其梗塞亚型的诊断采用1995年中华神经病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制定的标准,并经影像学证实。中医证候诊断采用《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对象年龄在40-80岁之间,发病时间在2周以内。采用ACUSON7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中心频率为7.0MHz。颈动脉超声从实时灰阶图像扫查开始,采用标准横切面、纵切面及连续扫查方法,记录颈内动脉斑块及其大小,以及内中膜厚度。结果:受试者151人中,脑梗塞组11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34例。脑梗塞组中火热证51.0%,血瘀证48.0%,气虚证32.0%,肝风证27.0%,痰浊证23.0%,阴虚阳亢证66.0%。脑梗塞组血瘀证56例中有颈动脉斑块者44例(78.6%),脑梗塞组无血瘀证61例中有颈动脉斑块者35例(57.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颈动脉斑块合并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病例的证候分布率最高为血瘀证(56.0%和51.0%)。应用二分类变量的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颈动脉斑块与证候的关系研究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瘀证有正相关性(P<0.05,OR=2.7),与气虚证呈负相关性(P<0.05,OR=0.33)。与其它四种证型没有相关性。结论:血瘀证的发生不仅因为脑梗塞,而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更加密切的关系。本研究对运用活血化瘀疗法防治脑梗塞及动脉硬化粥样硬化斑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血瘀证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中医
下载PDF
轻度认知损害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 被引量:88
16
作者 田金洲 时晶 +15 位作者 张新卿 毕齐 马辛 王志良 李晓斌 盛树力 李林 吴振云 房立岩 赵晓东 苗迎春 王蓬文 任映 尹军祥 王永炎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9-14,共6页
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指一个有轻度认知缺损但没有痴呆的疾病分类单元,是痴呆发病的预警信号和新的治疗靶点。欧洲MCI诊断标准及其诊断程序更加符合MCI综合征的异质性特征,基于此,首都医学发展基金MCI联合攻... 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指一个有轻度认知缺损但没有痴呆的疾病分类单元,是痴呆发病的预警信号和新的治疗靶点。欧洲MCI诊断标准及其诊断程序更加符合MCI综合征的异质性特征,基于此,首都医学发展基金MCI联合攻关组提出MCI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神经心理、机能、神经影像和遗传检测,诊断程序分为三步。第一,确定MCI综合征,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来自患者和(或)家庭成员的认知主诉;(2)患者和(或)知情者报告在过去一年内相对于先前的认知功能有所下降;(3)认知障碍由临床评估证实,在记忆和(或)其他认知领域出现损害;(4)日常生活活动保存,复杂的工具性机能未受损或有非常轻微的损害;(5)无痴呆。第二,辨认MCI亚型,即记忆型MCI、单个非记忆区域MCI以及多个区域MCI。第三,尽可能明确亚型的发病原因,潜在原因有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和其他神经变性痴呆,如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语义型痴呆以及创伤、感染、中毒、营养或内分泌缺乏等。推荐的特异性检查包括血清维生素B12、叶酸,血浆胰岛素、胰岛素降解酶、Aβ40、Aβ42、类性因子,CT(最好是MRI)是强制性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其疗效观测指标有(1)主要结果:痴呆或AD转化的可能性;(2)次级结果:认知和机能;(3)补充结果:中医证候;(4)APOEε4携带者:携带状态对痴呆进展率或AD转化率的影响,并比较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诊断技术和方法 指导方案
下载PDF
金思维治疗社区轻度认知损害老年患者记忆减退症状的1年随访 被引量:27
17
作者 田金洲 朱爱华 钟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87-991,共5页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制剂金思维对轻度认知损害老年患者记忆减退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临床痴呆评定表在老年及老年前期人群中筛选出轻度认知损害 (CDR =0 .0 / 0 .5分 )患者 75例 ,随机分为中药观察组 (n=30例 )、阳性对照组 (n =30例 ...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制剂金思维对轻度认知损害老年患者记忆减退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临床痴呆评定表在老年及老年前期人群中筛选出轻度认知损害 (CDR =0 .0 / 0 .5分 )患者 75例 ,随机分为中药观察组 (n=30例 )、阳性对照组 (n =30例 )、安慰剂组 (n =15例 )。采用单盲双模拟对照法 ,观察组口服金思维丸 ,4粒 /次 ,3次 /d ,安慰剂 2片 /次 ,3次 /d。阳性对照组口服脑复康片 ,2片 /次 ,3次 /d ,安慰剂 4丸 /次 ,3次 /d。安慰剂组口服安慰剂 4丸 +2片 /次 ,3次 /d。分别在基线点和终末点 (服药 3个月后 )以及随访点 (停药 1年后 )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价。用MMSE和Bristol最新神经心理学成套量表的记忆部分项目评价记忆状态。结果 :金思维组 3个月后MMSE分值从 2 7.5 0± 1.6 8提高到 2 8.2 7± 1.70 ,1年后降至 2 6 .90± 1.90 ,但与安慰剂组 2 6 .33± 1.0 3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脑复康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 1年后 ,金思维组词语记忆积分从 6 8.73± 2 8.74显著性提高到 87.33± 2 9.78,与安慰剂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记忆总分也从 78.2 3± 2 8.98提高到 93.5 3± 35 .5 6 ,明显高于脑复康组 (P <0 .0 5 )和安慰剂组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思维 治疗 社区轻度认知损害 老年患者 记忆减退症 脑复康
下载PDF
《轻度认知损害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编制说明 被引量:24
18
作者 田金洲 时晶 +15 位作者 张新卿 毕齐 马辛 王志良 李晓斌 盛树力 李林 吴振云 房立岩 赵晓东 苗迎春 王蓬文 任映 尹军祥 王永炎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5-21,共7页
本文评述了近几年来有关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诊断、分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评价量表、疗效性指标设计以及证候诊断量表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为首都医学发展基金(Capital Foundation of Medical Developments... 本文评述了近几年来有关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诊断、分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评价量表、疗效性指标设计以及证候诊断量表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为首都医学发展基金(Capital Foundation of Medical Developments,CFMD)MCI联合攻关组编制的《轻度认知损害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提供证据支持。文章指出欧洲MCI诊断标准及其诊断程序更加符合MCI综合征的异质性特征。MCI患者诊断标准有赖于各种分级筛选量表得分,临床痴呆分级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整体衰退量表(Global Deterioration Scale,GDS)、AD评价量表-认知(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 subscale,ADAS-cog)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在确定MCI患者中非常有用,但不能代替MCI诊断标准。强调MCI患者的认知损害对日常生活没有较大影响,但在复杂的日常生活活动方面,患者可能会有非常轻微的损害。经过作者前期临床研究验证,在MCI病例筛选中值得推崇的神经心理学量表主要是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延迟故事回忆(Delayed Story Recall,DSR)、画钟测验(Clock DrawTest,CDT)和言语分类流畅性测验(Verbal Category Fluency Test,VCFT)等。生物学检测和海马体积或内侧颞叶体积缩小等对MCI诊断的贡献也给予了简要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诊断 参考标准 指南
下载PDF
复方大黄制剂改善老年人记忆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田金洲 杜怀棠 +2 位作者 杨惠民 刘新槐 李智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545-547,共3页
通过复方大黄制剂通降口服液和无大黄的气阴口服液对老年人记忆影响的研究,发现通降口服液在缩短大便间隔时间、排便时间及改善老年人记忆功能上均明显优于气阴口服液(P均<0.05),同时通降口服液还能减少血清中过氧化脂质含量,增加红... 通过复方大黄制剂通降口服液和无大黄的气阴口服液对老年人记忆影响的研究,发现通降口服液在缩短大便间隔时间、排便时间及改善老年人记忆功能上均明显优于气阴口服液(P均<0.05),同时通降口服液还能减少血清中过氧化脂质含量,增加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大黄及其制剂具有一定的抗衰老益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复方大黄制剂 抗衰老作用
下载PDF
2011年美国阿尔茨海默病最新诊断标准解读 被引量:61
20
作者 田金洲 时晶 +3 位作者 张学凯 倪敬年 张伯礼 王永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4期91-100,共10页
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ging,NIA)和阿尔茨海默病学会(Alzheimer's Association,AA)成立一个专家组对1984年版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痴呆的诊断标准进行修订,于2011年4月19日发表了新的诊... 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ging,NIA)和阿尔茨海默病学会(Alzheimer's Association,AA)成立一个专家组对1984年版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痴呆的诊断标准进行修订,于2011年4月19日发表了新的诊断指南,简称为NIA-AA诊断标准。新标准保留了1984年版很可能AD(probable AD)痴呆诊断的大体框架,吸收了过去27年临床应用经验,其最大亮点是将AD视为一个包括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在内的连续的疾病过程,并将生物标志纳入到AD痴呆的诊断标准中,以便在研究中应用。AD痴呆的核心临床诊断标准将会继续成为临床实践中AD诊断的基石,而生物标志证据将会增加AD痴呆病理生理学诊断的特异性。新标准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不仅可以被无法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评和先进的影像学检查以及脑脊液测量的普通医务工作者所使用,也可以被参与研究或临床试验、可以进行以上检查的专科研究者所使用。但囿于现阶段缺乏足够的生物标准化研究,此标准尚未能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生物标记物诊断分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损害 痴呆 诊断标准 生物标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