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早孕蜕膜组织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向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高绿芬 高雪松 +5 位作者 麦浩山 张翼婷 施重任 宋泓 杨一 田雨可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3-467,共5页
目的:探讨早孕蜕膜组织分离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及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向子宫内膜分化的方法.方法:胶原酶Ⅰ法消化早孕人流子宫蜕膜组织,贴壁法分离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传代纯化至第2代,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目的:探讨早孕蜕膜组织分离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及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向子宫内膜分化的方法.方法:胶原酶Ⅰ法消化早孕人流子宫蜕膜组织,贴壁法分离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传代纯化至第2代,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蛋白(CK)、波形蛋白(VIM)的表达.取第2代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爬片.实验分两组:单纯培养基组,细胞因子组即分别加入质量浓度均为10 ng/mL TGF-β、EGF与PDGF-BB.培养至第6天,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上皮标记物CK18和间质标记物VIM的表达.结果:胶原酶Ⅰ酶消化后贴壁培养法能稳定从人早孕蜕膜组织中分离出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不表达CD34、CD45、CK,强表达CD73、CD90、HLA-I;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干细胞CK阴性,VIM阳性.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提示生长因子组CK阳性,VIM阳性,而对照组CK阴性,VIM阳性.结论:胶原酶法能有效从早孕蜕膜组织中分离出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且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能向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子宫内膜间质干细胞 子宫内膜干细胞 子宫内膜 蜕膜组织 分离 定向分化
下载PDF
塞瑞替尼450 mg随餐服用治疗中国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田雨可 田甜 +10 位作者 余萍 任莉 宫友陵 姚文秀 张西 殷俊 何朗 陈莉 王可 黄媚娟 李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55-661,共7页
背景与目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染色体易位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常见的驱动基因。塞瑞替尼为第二代的ALK抑制剂,可为ALK阳性转移性NSCLC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但国内尚无塞瑞替尼... 背景与目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染色体易位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常见的驱动基因。塞瑞替尼为第二代的ALK抑制剂,可为ALK阳性转移性NSCLC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但国内尚无塞瑞替尼用药安全性及疗效的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拟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来探讨塞瑞替尼450 mg随餐服用治疗中国ALK阳性NSCLC患者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四川省8家医疗机构口服塞瑞替尼450 mg/d随餐治疗的ALK阳性NSCLC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治疗期间不良事件(adverse effects,AEs)及疗效数据等资料,评价其安全性及初步疗效。结果研究共纳入109例患者,随访至2020年1月23日,中位服药时间为5.87个月(范围:0.4个月-15.7个月),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9.9%,3级-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9%。最常见AEs(主要为1级-2级)为腹泻(60.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升高(38.5%)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升高(37.6%)。至随访截止,共45例患者停药,总体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37.6%(95%CI:28.5%-47.4%),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6.2%(95%CI:78.3%-92.1%)。结论真实世界中,塞瑞替尼450 mg随餐服用的给药方式在中国ALK阳性NSCLC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疾病控制率,但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瑞替尼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肺肿瘤 安全性 疗效
下载PDF
抗肿瘤治疗相关丙肝病毒再激活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2
3
作者 田雨可 刘红梅 +1 位作者 韩德前 黄媚娟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81-1084,共4页
丙型肝炎(HC)为常见传染病,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7亿人群感染丙肝病毒,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随着癌症发病率逐年增加,抗肿瘤治疗手段日益更新。接受抗肿瘤治疗后丙肝病毒的再激活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丙肝病毒再激活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肝... 丙型肝炎(HC)为常见传染病,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7亿人群感染丙肝病毒,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随着癌症发病率逐年增加,抗肿瘤治疗手段日益更新。接受抗肿瘤治疗后丙肝病毒的再激活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丙肝病毒再激活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预防及治疗的最佳策略仍在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肝病毒 癌症 抗肿瘤治疗 再激活 肝损伤
下载PDF
从“诚意格物”到“致良知”:王阳明工夫论的困境与突破
4
作者 田雨可 文碧方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35-40,共6页
在"致良知"提出前,王阳明以"诚意格物"为学问宗旨。"诚意格物"是针对意念的工夫,而对意念用功必须先分清意念的善恶,否则便无法存善念去恶(私)念;要分清善恶,就要先体认天理,否则善恶就失去了绝对性;要... 在"致良知"提出前,王阳明以"诚意格物"为学问宗旨。"诚意格物"是针对意念的工夫,而对意念用功必须先分清意念的善恶,否则便无法存善念去恶(私)念;要分清善恶,就要先体认天理,否则善恶就失去了绝对性;要体认天理,还须先去除私欲,否则就可能认欲为理。要去除私欲,又须先分清意念的善恶,否则便无法去恶(私)。这样的话,阳明的工夫论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正德十五年,王阳明所揭示的"致良知"学说通过严格区分良知与意念,才解决了这个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意 格物 王阳明 致良知 工夫论
下载PDF
正交实验法研究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钨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质 被引量:2
5
作者 曹静 孙冬兰 +4 位作者 刘靖 张洪峰 田雨可 安佳钰 刘玉春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137-11143,共7页
研究采用经济高效的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三氧化钨(WO_(3))电致变色材料,设计正交实验,探究不同H_(2)O_(2)用量、反应温度及热处理温度对制备WO_(3)电致变色薄膜的影响因素大小。结果得出对WO_(3)薄膜性能影响大的因素是热处理温度... 研究采用经济高效的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三氧化钨(WO_(3))电致变色材料,设计正交实验,探究不同H_(2)O_(2)用量、反应温度及热处理温度对制备WO_(3)电致变色薄膜的影响因素大小。结果得出对WO_(3)薄膜性能影响大的因素是热处理温度及过氧化氢用量。继续探究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循环耐久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联用测试WO_(3)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变色范围最高可达到60%以上,并且在200℃热处理的薄膜在循环1000圈后,变色范围还能达到45%以上。研究对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电致变色性能优异的WO_(3)薄膜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 正交实验法 溶胶-凝胶法 电致变色 循环耐久性
下载PDF
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幼儿体育专项课程的必要性
6
作者 田雨可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年第46期0109-0109,共1页
在幼儿师范学校开展幼儿体育专项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如果幼儿师范学校能够更快,更好,更加专业地进行幼儿体育专项课程设置,将会对幼儿师范、幼儿园以及整个教育添砖加瓦,做出一点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幼儿师范 学前教育 幼儿体育
下载PDF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田雨可 《数码设计》 2020年第22期288-288,共1页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高校要重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引导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从事幼教工作,培养他们热爱幼教、热爱幼教的职业情怀。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就业意向 影像因素
下载PDF
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后“超进展”的晚期肺腺癌患者2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8
作者 葛俊 郑敏 +1 位作者 田雨可 李娟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0年第4期346-351,共6页
目的: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在多种肿瘤中都表现出了很好的疗效。然而,约10%的患者在治疗中出现肿瘤加速生长的情况,临床上将其称为超进展。对于在接受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中发生“超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仍然需要对其临床病... 目的: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在多种肿瘤中都表现出了很好的疗效。然而,约10%的患者在治疗中出现肿瘤加速生长的情况,临床上将其称为超进展。对于在接受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中发生“超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仍然需要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更多的研究。方法:我们报导2例分别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和阿特珠单抗二线治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这两例患者均在治疗后出现肿瘤快速进展,根据目前的诊断标准评价为“超进展”。另外,我们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超进展”的定义、风险因素及患者预后。结果:本文中报导的2例“超进展”的患者具有相应的临床特点,但与既往研究中所报导的不完全一致。结论:在接受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后发生的“超进展”现象具有复杂性,研究“超进展”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进展 免疫检测点抑制剂 非小细胞肺癌 帕博利珠单抗 阿特珠单抗
原文传递
EGFR敏感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靶向耐药后的免疫治疗:疗效和毒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敏 谢肖肖 +4 位作者 田雨可 曾梓洵 胡瀚 贾蓉 周进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2年第9期822-828,共7页
目的: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目前标准治疗方案以分子靶向药物为主,但耐药进展后的治疗手段和疗效有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该类患... 目的: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目前标准治疗方案以分子靶向药物为主,但耐药进展后的治疗手段和疗效有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该类患者耐药后的临床应用正在探索中。为观察真实世界中的实际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靶向耐药后接受免疫联合治疗的疗效和毒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确诊的EGFR敏感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共32例。所有患者均在靶向治疗进展后接受了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celldeathprotein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或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对其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responserate,ORR)以及常见免疫不良反应进行初步的观察和分析。结果:32例晚期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均携带19DEL或L858R突变,一线分别采取1、2或3代EGFR-TKI靶向治疗。一线1、2代EGFR-TKI治疗耐药后出现T790M突变者转为奥希替尼治疗。在靶向耐药后予以不同PD-1抗体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化疗,或再联合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治疗。总的ORR为43%,疾病控制率67%,PFS7.1个月,OS11.7个月。不同EGFR突变类型、PD-1抑制剂、联合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期间放疗与否与PFS无明显相关性(P>0.05)。未合并T790M突变患者的PFS较出现T790M突变者有延长趋势(8.7个月vs5.1个月,P=0.017)。患者总体耐受性较好,未出现明显新的免疫毒性反应。结论: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肺腺癌靶向耐药人群能从免疫联合治疗中获益,且毒性可控。后续将通过多中心进一步扩大样本,明确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以及联合方案、突变亚型等对疗效和毒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