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斑在刺激视上核镇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由振东 宋朝佑 +2 位作者 王成海 黄爱军 林葆城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0-326,共7页
应用核团微量注射、放射免疫测定(RIA)和高压液相(HPLC)观察了刺激视上核(SON)对蓝斑(LC)灌流液中催产素(OT)、精氨酸加压素(AVP)、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的变化以及蓝斑注... 应用核团微量注射、放射免疫测定(RIA)和高压液相(HPLC)观察了刺激视上核(SON)对蓝斑(LC)灌流液中催产素(OT)、精氨酸加压素(AVP)、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的变化以及蓝斑注射OT和AVP的拮抗剂对痛阈(PT)的影响。结果表明:刺激SON后30到90min,LC灌流液中OT的含量,30minAVP的含量,60min5-HT的含量明显增加,而NE的含量在30和60min时明显降低。注射AVP的V1拮抗剂到LC对注射L-谷氨酸到SON引起的镇痛作用无影响,V2拮抗剂可部分抑制和OT拮抗剂可翻转刺激SON引起的镇痛作用。以上结果提示刺激SON引起的镇痛作用可能是由于SON释放的OT通过作用于LC内的OT和V2受体使LC内的5-HT增加和NE降低而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 视上核 镇痛
下载PDF
刺激视上核对大鼠痛阈及电针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由振东 宋朝佑 林葆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21-526,共6页
以钾离子透入引起的大鼠甩尾反应为痛指标,观察了电和化学刺激视上核(SON)对大鼠痛(?)(PT)和电针(EA)镇痛的影响。电刺激SON后,PT明显高于假刺激组(P<0.05~0.001),电刺激SON后电针足三里,镇痛效应明显提高,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电刺... 以钾离子透入引起的大鼠甩尾反应为痛指标,观察了电和化学刺激视上核(SON)对大鼠痛(?)(PT)和电针(EA)镇痛的影响。电刺激SON后,PT明显高于假刺激组(P<0.05~0.001),电刺激SON后电针足三里,镇痛效应明显提高,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电刺激SON的近旁部位(0.5~1 mm)对PT及电针镇痛无明显影响。SON内注射L-谷氨酸(L-Glu)后痛(?)和电针镇痛效应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也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侧脑室注射纳络酮(Naloxone,NX)对SON内注射L-Glu的镇痛效应无明显影响,但可部分减弱电针镇痛效应。上述结果提示,下丘脑视上核在痛觉调制和电针镇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主要是由非阿片肽类物质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上核 L-谷氨酸 电针 止痛
下载PDF
刺激下丘脑视上核和电针对蓝斑和中缝大核内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由振东 宋朝佑 +1 位作者 王成海 林葆城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4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电针疗法 SON 蓝斑 中缝大核 内啡肽
下载PDF
中缝大核在刺激视上核镇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由振东 宋朝佑 林葆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7-20,共4页
运用核团灌流液的放免测定和高压液相色谱法以及核团内注射拮抗剂,观察了化学刺激下丘脑视上核(SON)对中缝大核(NRM)灌流液内催产素(OT)、精氨酸加压素(AVP)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以及NRM内注射A... 运用核团灌流液的放免测定和高压液相色谱法以及核团内注射拮抗剂,观察了化学刺激下丘脑视上核(SON)对中缝大核(NRM)灌流液内催产素(OT)、精氨酸加压素(AVP)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以及NRM内注射AVP、5-HT或OT受体拮抗剂对痛阈(PT)的影响。结果表明:SON内注射L-谷氨酸(L-Glu)10μg后动物痛阈明显升高,NRM灌流液中OT和5-HT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AVP的含量仅有一过性增加。NRM内注射oT或5-HT拮抗剂可逆转化学刺激SON引起的镇痛作用;而AVP的V_(1/2)受体拮抗剂也轻度抑制这种镇痛作用,但V_1拮抗剂对此作用无影响。以上结果提示:在刺激SON镇痛中,OT起着重要作用,L-Glu刺激SON的OT细胞释放OT,作用于NRM细胞的OT受体和V_2受体而产生镇痛作用,5-HT在此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缝大核 视上核 镇痛 神经生理学
下载PDF
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7
5
作者 由振东 王雪琦 +3 位作者 曹莉 何成 王成海 许金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8年第2期239-241,共3页
总结了培养青年教师的体会:选好青年教师的苗子,为科室输送有发展潜能的创新人才;明确培养目标,造就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摆正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培养合格的青年教师;参与教学与科研实践是培养青年教师的主要途径;发挥老教师传帮... 总结了培养青年教师的体会:选好青年教师的苗子,为科室输送有发展潜能的创新人才;明确培养目标,造就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摆正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培养合格的青年教师;参与教学与科研实践是培养青年教师的主要途径;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师 师资培养 教育管理
下载PDF
吗啡依赖大鼠脑内催产素和精氨酸升压素含量的变化
6
作者 由振东 宋朝佑 +1 位作者 王成海 路长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28,共4页
应用核团微穿刺取样和放射免疫测定技术,观察了在吗啡依赖和戒断期间大鼠中枢催产素(OT)和精氨酸升压素(AV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慢性吗啡处理(剂量由5,10,15,20,30,40,50mg·kg-1逐日递增... 应用核团微穿刺取样和放射免疫测定技术,观察了在吗啡依赖和戒断期间大鼠中枢催产素(OT)和精氨酸升压素(AV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慢性吗啡处理(剂量由5,10,15,20,30,40,50mg·kg-1逐日递增,同一剂量ip每日3次)大鼠的视上核和伏隔核OT含量显著降低;蓝斑OT含量显著增加.纳洛酮(10mg·kg-1,ip)可使正常大鼠视上核,腹侧被盖区,隔区和伏隔核的OT含量明显降低,而在吗啡依赖大鼠使视上核内OT含量增加,同时室旁核的OT含量也明显增加,而蓝斑的OT含量则明显降低.吗啡,纳洛酮及吗啡加纳洛酮处理均不明显影响各核团内AVP的含量.以上结果表明:慢性吗啡处理可抑制大鼠视上核细胞合成OT,中枢其他部位OT的减少可能与视上核OT合成减少有关;纳洛酮可以部分拮抗吗啡对OT神经元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催产素 精氨酸升压素
下载PDF
抑郁症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神经元NGF含量及其mRNA的表达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雪琦 由振东 +2 位作者 赵小林 王勇姿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0-592,I006,共4页
目的 :观察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脑内神经生长因子含量及其 m RNA表达的变化。 方法 :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 openfield法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 ,运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观察神经元 NGF含量及其m RNA表达... 目的 :观察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脑内神经生长因子含量及其 m RNA表达的变化。 方法 :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 openfield法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 ,运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观察神经元 NGF含量及其m 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抑郁组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神经元 NGF免疫阳性颗粒数目减少 ,着色浅淡 ;NGFm RNA杂交阳性信号减少。 结论 :实验性抑郁症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神经元 NGF含量下降 ,NGF m RNA表达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大鼠 海马 顶叶皮质 神经元 NGF 含量 mRNA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β-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脑内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旭 郑惠民 +3 位作者 由振东 孙学军 王成海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42-1144,共3页
目的 :观察 β-七叶皂苷钠治疗前后大鼠脑出血各脑区与垂体精氨酸加压素 ( AVP)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于大鼠尾壳核注射胶原酶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 ,以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 ,放射免疫法测定 AVP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及对... 目的 :观察 β-七叶皂苷钠治疗前后大鼠脑出血各脑区与垂体精氨酸加压素 ( AVP)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于大鼠尾壳核注射胶原酶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 ,以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 ,放射免疫法测定 AVP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及对照组相比 ,脑出血组大鼠在各脑区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升高的同时 ,AVP含量也显著升高 ,而且下丘脑与垂体的 AVP含量也显著升高 ;β-七叶皂苷钠治疗后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 ,顶叶皮质、下丘脑及垂体 AVP含量也显著降低。各项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P<0 .0 1)。结论 :内源性 AVP可能参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病理过程 ,β-七叶皂苷钠抗脑水肿的药理作用机制中可能有 AVP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升压素 脑出血 脑水肿 七叶素 大鼠 Β-七叶皂苷钠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的中枢镇痛作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蒋春雷 徐荻 +6 位作者 郑仲承 范佩芳 刘新垣 由振东 宋朝佑 王成海 路长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22-324,共3页
本实验采用侧脑室给药,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测定动物的痛阈,发现白细胞介素-2(IL-2)具有显著提高大鼠痛阈的作用,此作用能被抗IL-2单克隆抗体所阻断。纳洛酮能反转IL-2的镇痛作用,表明其作用机... 本实验采用侧脑室给药,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测定动物的痛阈,发现白细胞介素-2(IL-2)具有显著提高大鼠痛阈的作用,此作用能被抗IL-2单克隆抗体所阻断。纳洛酮能反转IL-2的镇痛作用,表明其作用机理与阿片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痛阈 阿片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 止痛
下载PDF
一种用于评价药物精神依赖性的实验模型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万兴旺 黄矛 +2 位作者 李万亥 谈治雄 由振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83-384,共2页
阿片类物质的长期应用不可避免地带来药物的耐受及依赖问题。文献报道很多药物可有效地抑制或解除阿片类物质的戒断综合征,但关于药物精神依赖性报道很少。而临床上,阿片类物质滥用的脱毒治疗仅仅是治疗的开始,要使病人戒毒成功,解... 阿片类物质的长期应用不可避免地带来药物的耐受及依赖问题。文献报道很多药物可有效地抑制或解除阿片类物质的戒断综合征,但关于药物精神依赖性报道很少。而临床上,阿片类物质滥用的脱毒治疗仅仅是治疗的开始,要使病人戒毒成功,解决其精神依赖性显得更为重要[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依赖性 评价 条件性位置偏爱 模型
下载PDF
幼龄和老龄大鼠液压脑损伤后NGF、Bcl-2、Bax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进喜 卢亦成 +2 位作者 江基尧 由振东 何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6-498,共3页
目的:研究衰老因素对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老年颅脑损伤恢复不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侧方液压打击颅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技术,比较幼... 目的:研究衰老因素对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老年颅脑损伤恢复不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侧方液压打击颅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技术,比较幼龄(2~3个月)和老龄(15个月)大鼠脑损伤后12 h脑内NGF、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液压打击伤后NGF、Bcl-2、Bax蛋白在损伤侧大脑皮质、海马表达明显增强,老龄组大鼠伤侧皮质NGF蛋白表达和Bcl-2/Bax蛋白表达比率显著低于幼龄组(P<0.05)。结论:老龄和幼龄大鼠液压脑损伤后NGF、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差异提示老龄哺乳动物受损神经元修复和生存能力下降,为认识创伤性脑损伤后年龄相关性神经功能缺失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颅脑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Bcl—2 Bax 凋亡相关基因
下载PDF
不同功能位点介导α干扰素的免疫调节和中枢镇痛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云霞 蒋春雷 +6 位作者 宋连霞 路长林 邵小燕 由振东 黄爱军 崔瑞耀 刘新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细胞因子α干扰素 (IFNα)具有中枢镇痛作用。抗内源性阿片肽血清与IFNα能发生明显的交叉反应 ,提示IFNα与内源性阿片肽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抗原决定基。采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 ,获得系列IFNα突变体 ,并分别测定其免疫学活性和镇痛能力... 细胞因子α干扰素 (IFNα)具有中枢镇痛作用。抗内源性阿片肽血清与IFNα能发生明显的交叉反应 ,提示IFNα与内源性阿片肽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抗原决定基。采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 ,获得系列IFNα突变体 ,并分别测定其免疫学活性和镇痛能力。结果显示 ,IFNα突变体Y1 2 9S IFNα免疫学活性显著下降 ,但仍然保留了很强的镇痛能力 ,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能够阻断Y1 2 9S IFNα的镇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IFNα分子存在着相互独立的免疫和镇痛两个功能位点 ,分别介导免疫调节作用和中枢镇痛作用。结果还提示 ,IFNα的免疫调节和中枢镇痛作用可能是由不同的受体途径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基因定点突变 功能位点 痛阈 中枢镇痛
下载PDF
电针大鼠“足三里”时脑内12个核团生长抑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玲爱 宋朝佑 +4 位作者 王静明 由振东 余静 王成海 林葆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2-105,共4页
本文运用核团微穿刺结合放射免疫测定法观察电针“足三里”30min时大脑内12个核团中生长抑素(SS)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中缝大核、尾核和杏仁核的SS含量明显增加而中央灰质和腰髓的SS含量显著减少;视交叉上核、视上核... 本文运用核团微穿刺结合放射免疫测定法观察电针“足三里”30min时大脑内12个核团中生长抑素(SS)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中缝大核、尾核和杏仁核的SS含量明显增加而中央灰质和腰髓的SS含量显著减少;视交叉上核、视上核、室旁核、弓状核、腹内侧核、背内侧核、中缝背核和蓝斑的SS含量无明显改变。这提示尽管SS在脑内的分布很广,但这些部位中与针刺镇痛有关的只有少数核团,它可能通过这些核团参与针刺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电针 核团 疼痛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中枢镇痛作用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11
14
作者 蒋春雷 徐获 +5 位作者 由振东 黄爱军 宋朝佑 王成海 刘新垣 路长林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3-248,共6页
抗IL-2受体α亚基的单克隆抗体不能阻断IL-2的中枢镇痛作用,以及丧失与IL-2受体β亚基结合能力的IL-2突变体仍具有提高大鼠痛阈的能力,这表明IL-2的中枢镇痛作用并不是通过IL-2受体所介导,亦表示IL-2的... 抗IL-2受体α亚基的单克隆抗体不能阻断IL-2的中枢镇痛作用,以及丧失与IL-2受体β亚基结合能力的IL-2突变体仍具有提高大鼠痛阈的能力,这表明IL-2的中枢镇痛作用并不是通过IL-2受体所介导,亦表示IL-2的免疫和镇痛作用是通过不同的受体途径实现的。加之内源性阿片肽与IL-2分子有着共同的抗原决定基和结构相似性,提示IL-2可以与阿片受体直接结合产生中枢镇痛效应。从放射免疫法测定的IL-2侧脑室注射后不同时间大鼠脑内不同核团的内源性阿片肽含量,推测IL-2的中枢镇痛作用可能还与弓状核、室旁核、蓝斑等核团的β-EP和LEK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痛阈 镇痛作用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所致CNS中氨基酸类递质的变化及NMDA受体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春安 严进 +3 位作者 叶阿莉 由振东 宋朝佑 胡宗礼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电针 足三里 针刺镇痛 CNS 氨基酸类递质
下载PDF
抑郁症大鼠各脑区甘丙肽含量的变化及盐酸氟西汀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兴 王雪琦 +4 位作者 高霄飞 赵小林 由振东 路长林 何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6-638,共3页
目的 :探讨甘丙肽 (GAL )在大鼠实验性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 ,应用 Open- field法观察大鼠行为 ,放射免疫分析测定实验大鼠各脑区 GAL含量 ;并观察腹腔注射盐酸氟西汀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行为及各脑区 GAL... 目的 :探讨甘丙肽 (GAL )在大鼠实验性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 ,应用 Open- field法观察大鼠行为 ,放射免疫分析测定实验大鼠各脑区 GAL含量 ;并观察腹腔注射盐酸氟西汀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行为及各脑区 GAL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抑郁组大鼠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均显著减少 ,血浆、下丘脑、海马、颞叶、顶叶前脑的 GAL含量均显著下降。腹腔注射盐酸氟西汀后 ,可显著改善实验性抑郁症大鼠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升高其海马和前脑 GAL的含量。 结论 :海马和前脑中的 GAL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 ,并可能与盐酸氟西汀的抗抑郁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大鼠 甘丙肽 含量 盐酸氟西汀 影响
下载PDF
脑性瘫痪幼鼠脑中γ-氨基丁酸A受体mRNA表达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陆晴友 王秋根 +1 位作者 张秋林 由振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4期3308-3309,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窒息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幼鼠脑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A)受体α1,β2亚单位mRNA的变化规律,及脑瘫形成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大鼠缺血缺氧后不同时间(2,12,24,48,96h)大脑、...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窒息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幼鼠脑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A)受体α1,β2亚单位mRNA的变化规律,及脑瘫形成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大鼠缺血缺氧后不同时间(2,12,24,48,96h)大脑、海马中GABAA受体α1,β2亚单位mRNA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鼠脑内GABAA受体α1,β2亚单位的mRNA广泛表达;脑瘫组单位面积(mm2)皮质及海马GABAA受体α1mRNA阳性细胞数在窒息后12h分别增加20%和34%,96h分别增加57%和75%与对照组比F=7.22,3.23,P<0.05或0.01;单位面积(mm2)皮质及海马GABAA受体β2mRNA阳性细胞数窒息后2h分别下降19%和34%与对照组比F=7.12,P<0.05,12h分别下降34%和46%与对照组比F=2.56,P<0.01,24h恢复正常。结论:GABAA受体α1,β2mRNA的变化可能为脑瘫形成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幼鼠 Γ-氨基丁酸A受体 MRNA 表达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内脂质过氧化物、乳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洪新如 郑铃 +1 位作者 由振东 陈新民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92-394,共3页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内脂质过氧化物(MDA)、乳酸 (LA)水平的影响。方法  7d龄大鼠一侧结扎颈总动脉联合低氧吸入形成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伤后立即向脑室注射BDNF 0 .5 μg,2h、2 4h后分...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内脂质过氧化物(MDA)、乳酸 (LA)水平的影响。方法  7d龄大鼠一侧结扎颈总动脉联合低氧吸入形成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伤后立即向脑室注射BDNF 0 .5 μg,2h、2 4h后分别观察其对不同脑区MDA、LA水平的影响。 结果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皮层、海马MDA、LA水平均显著升高。给予BDNF后 ,皮层、海马MDA水平的升高在给药 2h和 (或 ) 2 4h部分逆转 ;给药后 2 4h左右侧海马LA水平的升高也被部分逆转。结论 BDNF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作用 ,使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弱 ;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组织的能量代谢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脂质过氧化物 乳酸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新的功能位点及其中枢镇痛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蒋春雷 徐荻 +7 位作者 由振东 宋朝佑 孙兰英 范佩芳 王成海 路长林 郑仲承 刘新坦 《神经科学》 SCIE CAS 1994年第2期21-26,42,共6页
白细胞介素-2(IL-2)不仅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而且还具有重要的中枢调节作用。本实验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发现侧脑室注射IL—2能显著提高动物痛阈,并能被纳洛酮所阻断,表示IL-2的中枢镇痛作用可能... 白细胞介素-2(IL-2)不仅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而且还具有重要的中枢调节作用。本实验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发现侧脑室注射IL—2能显著提高动物痛阈,并能被纳洛酮所阻断,表示IL-2的中枢镇痛作用可能与阿片受体有关。利用基因定位突变技术获得的无免疫活性IL-2实查体仍具有中枢镇痛作用,表明IL—2分子上发挥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功能位点是相互独立的。纳洛酮能够阻断IL—2的中枢镇痛作用,而不能影响IL—2增殖CTLL-2细胞的作用,提示IL-2发挥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可能通过不同的受体途径。IL-2分子中第45位Tyr残基突变为Val后,虽仍保留了免疫活性,但丧失了镇痛功能,表示45位Tyr残基是IL—2发挥中枢镇痛功能的关键残基之一。我们推测IL—2的镇痛功能位点可能在IL—2分子中第45位Tyr残基附近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中枢神经系统 免疫 镇痛 功能位点
下载PDF
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0
20
作者 纪家涛 王新华 +1 位作者 由振东 韩同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吗啡依赖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