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入性损伤的诊断原则与治疗策略
1
作者 何婷 刘伟 +1 位作者 孙天骏 申传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672-1677,共6页
吸入性损伤是危重烧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合并吸入性损伤的危重烧伤患者死亡率大大增加。既往在吸入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对于一些新的循证学证据及诊疗措施的认识仍十分有限。本文以笔者团队多年临... 吸入性损伤是危重烧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合并吸入性损伤的危重烧伤患者死亡率大大增加。既往在吸入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对于一些新的循证学证据及诊疗措施的认识仍十分有限。本文以笔者团队多年临床救治经验为基础,讨论了新的诊断原则(联合、全面、动态、专科诊断)、气道损伤深度分级理论与新的治疗策略[如常压高浓度氧疗、温-湿型呼吸过滤器及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湿化气道、护理方式、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等],总结了针对吸入性损伤诊断和治疗的新的综合方案以及循证学证据。吸入性损伤的救治是多方面、多学科的综合诊疗,深入探讨诊疗的新原则与新策略对于提高救治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吸入性损伤 温-湿型呼吸过滤器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 体外膜肺氧合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在烧伤脓毒症大鼠骨骼肌蛋白高分解代谢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1
2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1 位作者 姚咏明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40-343,共4页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 (TNF)在烧伤脓毒症大鼠骨骼肌蛋白高分解代谢中的作用 ,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大鼠背部 30 %总体表面积 度烫伤后 ,立即腹腔注射内毒素 (6 mg/ kg)制成烧伤脓毒症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 2、6、12和 2 4小时...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 (TNF)在烧伤脓毒症大鼠骨骼肌蛋白高分解代谢中的作用 ,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大鼠背部 30 %总体表面积 度烫伤后 ,立即腹腔注射内毒素 (6 mg/ kg)制成烧伤脓毒症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 2、6、12和 2 4小时组 ,另设对照组 ,每组 15只。称重、有氧孵育大鼠伸趾长肌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组织总蛋白和肌纤维蛋白的降解率 ;并通过 Northern杂交检测伸趾长肌内泛素和 C2 m RNA的表达变化 ;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大鼠血浆内 TNFα含量变化。结果 :脓毒症大鼠伤后 12小时及 2 4小时较对照组伸趾长肌重量显著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 ;脓毒症大鼠伸趾长肌总蛋白、肌纤维蛋白降解率在2小时较对照组即显著升高 (P均 <0 .0 1) ,12小时达高峰 ,分别升高 5 8%和 335 % ,2 4小时仍高于对照组(P均 <0 .0 1) ;脓毒症大鼠伸趾长肌内泛素 m RNA(2 .4 kb)和 C2 m RNA的表达在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 ,其中 12小时升高最显著 ;脓毒症大鼠血浆内 TNFα浓度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伸趾长肌肌纤维蛋白降解率与血浆内 TNFα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r=0 .96 4 8,P<0 .0 1)。结论 :体内 TNFα分泌增多是脓毒症大鼠骨骼肌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脓毒症 骨骼肌 蛋白代谢 肿瘤坏死因子 泛素 核糖核酸印迹 大鼠
下载PDF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烫伤脓毒症兔骨骼肌蛋白高降解的调节及其机制 被引量:12
3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2 位作者 姚咏明 杜晓辉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烫伤脓毒症骨骼肌蛋白高降解的调节及机制。方法雄性日本大耳白兔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分为烫伤组(S组)、烫伤脓毒症组(SS组)、烫伤治疗组(SI组)、烫伤脓毒症治疗组(SSI组)以及对照组(C组),每...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烫伤脓毒症骨骼肌蛋白高降解的调节及机制。方法雄性日本大耳白兔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分为烫伤组(S组)、烫伤脓毒症组(SS组)、烫伤治疗组(SI组)、烫伤脓毒症治疗组(SSI组)以及对照组(C组),每组6只动物。S组使用沸水致背部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SS组同样条件致伤后,立即腹腔注射内毒素(2mg/kg)模拟烫伤脓毒症。SI组和SSI组从伤后2h开始经静脉泵入胰岛素,使血糖值始终波动在4.4~6.1mmol/L。通过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伸趾长肌和尿内三甲基组氨酸(3-MH)的含量;采用核糖核酸印迹法(Northern blot)检测伸趾长肌内泛素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S组和SS组伸趾长肌和尿内3-MH含量较C组均显著升高(P均〈0.01);SI组和SSI组伸趾长肌和尿内3-MH含量分别较S组和SS组显著降低(P均〈0.01)。S组和SS组伸趾长肌内编码泛素的基因转录水平则较C组显著增强(P均〈0.01);SI组和SSI组伸趾长肌内编码泛素的基因转录水平分别较S组和SS组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严重烫伤特别是合并内毒紊攻击后早期伸趾长肌细胞内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活性即显著增强,蛋白降解率显著增加。胰岛素强化治疗能通过基因水平抑制细胞内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活性,有效降低烫伤脓毒症时骨骼肌蛋白高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脓毒症 胰岛素 骨骼 蛋白代谢 泛素
下载PDF
成批危重烧伤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成功救治经验 被引量:16
4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2 位作者 郝岱峰 杨红明 贾晓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14-1216,共3页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的早期急救、确诊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其救治水平。方法35例危重烧伤患者中,14例因发生吸入性损伤于当地行紧急气管切开术,并随后转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采用以下措施进行救治:应用气管镜...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的早期急救、确诊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其救治水平。方法35例危重烧伤患者中,14例因发生吸入性损伤于当地行紧急气管切开术,并随后转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采用以下措施进行救治:应用气管镜诊断吸入性损伤程度,探取痰痂及坏死脱落黏膜,止血,根据黏膜修复程度指导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的时机;人工鼻湿化气道和防治感染;使用化痰药,并定时翻身叩背、振动排痰;雾化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黏膜修复。结果气管镜检查见14例患者吸入性损伤程度分别为中度3例,重度8例,特重度3例。7例于伤后1周内拔管,6例于伤后第2周拔管,1例肺部感染严重者于伤后42天拔管。痰培养11例为无细菌生长,3例发现细菌,其中2例发生肺部感染。治疗过程中用气管镜探取痰痂3次,避免了窒息的发生。所有患者均救治成功。结论重度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越早越好;气管镜有助于准确诊断损伤程度,取出痰痂和坏死黏膜,防止气道阻塞,动态观察气管黏膜的修复,指导拔管时机;人工鼻、黏膜修复药物以及各种促排痰措施的综合应用对治疗吸入性损伤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吸入性 支气管镜检查 成批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大鼠骨骼肌蛋白分解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14
5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1 位作者 姚咏明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428-431,共4页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大鼠骨骼肌蛋白代谢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 :1正常对照组 (A组 ) ;2皮下注射地塞米松 5 mg/kg组 (B组 ) ;3皮下注射地塞米松 15 mg/kg组(C组 ) ;4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RU 384 86 (1...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大鼠骨骼肌蛋白代谢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 :1正常对照组 (A组 ) ;2皮下注射地塞米松 5 mg/kg组 (B组 ) ;3皮下注射地塞米松 15 mg/kg组(C组 ) ;4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RU 384 86 (10 mg/kg)灌胃组 (D组 ) ;5皮下注射地塞米松 (15 mg/kg)前 2小时 RU 384 86 (10 mg/kg)灌胃组 (E组 )。大鼠离体有氧孵育伸趾长肌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蛋白酪氨酸(Tyr)和肌纤维蛋白三甲基组氨酸 (3MH )降解率 ;用核糖核酸印迹法检测伸趾长肌泛素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B组大鼠伸趾长肌 Tyr及 3MH降解率均较 A组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 ;特别是 C组 Tyr和 3MH降解率较 A组分别升高约 4 9%和 12 3% (P均 <0 .0 1) ,且伴有泛素 m RNA表达显著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D组大鼠骨骼肌蛋白降解率较 A组无显著变化。 E组大鼠骨骼肌 Tyr和 3MH降解率较C组大鼠分别下降 2 2 %和 4 2 % ,泛素 m RNA的表达较 C组也显著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地塞米松能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基因水平增强能量依赖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活性 ,导致大鼠骨骼肌总蛋白、特别是肌纤维蛋白降解率升高 ,此作用能被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RU 3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蛋白降解 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泛素 核糖核酸印迹 大鼠
下载PDF
TNF对离体培养肌管蛋白降解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1 位作者 盛志勇 蒋金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58-959,共2页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对体外培养的骨骼肌肌管内长寿命蛋白降解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无菌分离Wistar大鼠(2日龄)下肢肌肉 ,组织块培养法增殖、传代纯化成肌细胞 ,融合形成肌管 ,使用L [3,5 3 H] 酪氨酸标...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对体外培养的骨骼肌肌管内长寿命蛋白降解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无菌分离Wistar大鼠(2日龄)下肢肌肉 ,组织块培养法增殖、传代纯化成肌细胞 ,融合形成肌管 ,使用L [3,5 3 H] 酪氨酸标记肌管蛋白后 ,随机分成四组 :对照组和TNF组分别应用不含TNF和含有TNF α(2 0 0 0U/mL)的培养液培养肌管 12、2 4、36和 4 8h。MG132组和TNF +MG132组则分别使用含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 (5 0 μmol/L)或含有MG132 (5 0 μmol/L) +TNF α(2 0 0 0U/mL)的培养液培养肌管2 4h。应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培养液和细胞内L [3,5 3 H] 酪氨酸的含量 ,计算肌管长寿命蛋白的降解率。结果 长寿命蛋白降解率TNF组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 <0 0 1) ,MG132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 0 1) ,TNF +MG132组显著低于TNF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泛素 蛋白酶体途径是骨骼肌肌管长寿命蛋白的重要降解途径之一 ;TNF α能作用于骨骼肌肌管 ,增强蛋白降解率 ;泛素蛋白酶途径是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降解 肌管 骨骼肌 肿瘤坏死因子 泛素
下载PDF
烧伤脓毒症早期膈肌内泛素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1 位作者 姚咏明 蒋金珩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55-657,共3页
目的 :探讨烧伤脓毒症时大鼠膈肌内蛋白降解信号分子——泛素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大鼠背部 30 %总体表面积 度烫伤后 ,立即腹腔注射内毒素 (6 mg/ kg)制成烧伤脓毒症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脓毒症 2 h和 6 h组 ,另设对照组 ... 目的 :探讨烧伤脓毒症时大鼠膈肌内蛋白降解信号分子——泛素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大鼠背部 30 %总体表面积 度烫伤后 ,立即腹腔注射内毒素 (6 mg/ kg)制成烧伤脓毒症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脓毒症 2 h和 6 h组 ,另设对照组 ,每组 9只。通过 Northern杂交检测大鼠膈肌内泛素 m RNA表达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膈肌内泛素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烧伤脓毒症大鼠伤后 2和 6 h膈肌内泛素 m RNA2 .4 kb条带和 1.2 kb条带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强 ,且呈持续升高现象 ,其中 2 .4 kb条带的表达增强更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烧伤脓毒症大鼠伤后 2和 6 h膈肌内泛素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也显著增强 ,以伤后 6 h增强更明显。结论 :烧伤脓毒症早期膈肌内泛素基因和蛋白表达即显著增强 ,且呈持续升高现象 ,提示膈肌内泛素系统活性上调 ,蛋白降解增强 ,这对进一步从肌组织蛋白代谢角度研究烧伤脓毒症时膈肌功能变化及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机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脓毒症 膈肌 基因表达 泛素 印迹法 RNA 大鼠
下载PDF
TNF对离体孵育骨骼肌的蛋白代谢与泛素系统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82-584,共3页
为研究TNF α对离体孵育骨骼肌蛋白代谢及泛素系统基因表达的影响 ,采用含重组大鼠TNF α(6 0 0 0U/ml)的孵育液有氧孵育大鼠伸趾长肌 (EDL) ,对照组孵育液除不含TNF α外其余成分与实验组相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蛋白和肌纤维蛋白... 为研究TNF α对离体孵育骨骼肌蛋白代谢及泛素系统基因表达的影响 ,采用含重组大鼠TNF α(6 0 0 0U/ml)的孵育液有氧孵育大鼠伸趾长肌 (EDL) ,对照组孵育液除不含TNF α外其余成分与实验组相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蛋白和肌纤维蛋白的代谢率 ,核糖核酸印迹法检测EDL泛素mRNA和C2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 ,实验组大鼠EDL总蛋白和肌纤维蛋白分解代谢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EDL泛素mRNA(2 4kb)和C2 亚基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分别升高约 15 1%和 5 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TNF α能与骨骼肌细胞直接发生作用 ,增强细胞内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活性 ,但TNF α能否直接增强骨骼肌蛋白分解代谢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蛋白降解 骨骼肌 肿瘤坏死因子 泛素 RNA印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脓毒症 负氮平衡
下载PDF
蛋白酶体-C2亚基基因在烫伤脓毒症大鼠心肌内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2 位作者 姚咏明 盛志勇 蒋金珩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 探讨烧伤脓毒症时动物心肌内蛋白酶体核心亚基C2亚基m RNA表达及蛋白降解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 5只,随机分为烫伤组、脓毒症组及对照组。烫伤组大鼠使用沸水致背部30 %总体表面积 度烫伤;脓毒症组大鼠用同样方法... 目的 探讨烧伤脓毒症时动物心肌内蛋白酶体核心亚基C2亚基m RNA表达及蛋白降解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 5只,随机分为烫伤组、脓毒症组及对照组。烫伤组大鼠使用沸水致背部30 %总体表面积 度烫伤;脓毒症组大鼠用同样方法烫伤后,立即腹腔注射内毒素(6 m g/ kg)制成烫伤脓毒症大鼠模型。通过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心肌内三甲基组氨酸(3MH)的含量,用核糖核酸印迹杂交(Northern杂交)检测心肌内蛋白酶体C2亚基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脓毒症大鼠烫伤后2 h和6 h,单位心肌内3MH含量较对照组和烫伤组均显著升高(P均<0 .0 1) ;烫伤组大鼠伤后2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 ,而伤后6 h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 .0 1)。脓毒症大鼠伤后2 h和6 h心肌内蛋白酶体C2亚基m RNA表达较对照组和烫伤组均显著升高(P均<0 .0 1) ,烫伤组大鼠伤后2 h和6 h较对照组也均显著升高(P均<0 .0 1)。结论 严重烫伤特别是合并内毒素攻击后,早期动物心肌细胞内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活性呈持续增强现象,蛋白降解率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烧伤脓毒症时心功能异常的蛋白代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 心肌内 表达及 亚基基因 Northern杂交 Wistar大鼠 高效液相-荧光法 mRNA表达 烧伤脓毒症 三甲基组氨酸 核酸印迹杂交 对照组 内毒素攻击 心肌细胞内 蛋白降解率 心功能异常 Ⅲ度烫伤 体表面积 大鼠模型 腹腔注射
下载PDF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3-374,共2页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卫星细胞 骨骼肌 成肌调节因子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骨骼肌组织内微量三甲基组氨酸 被引量:9
11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1 位作者 廖杰 盛志勇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肌肉组织内微量三甲基组氨酸 (3 MH)含量的方法。方法 :利用荧光胺与 3 MH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发生柱前衍生反应 ,在ZORBAXSB C18(4 6× 15 0mmol/L ,5 μm)柱上 ,用 10mmol/L磷酸钠缓冲液 (含 30 %乙腈 ,pH 7 5 ...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肌肉组织内微量三甲基组氨酸 (3 MH)含量的方法。方法 :利用荧光胺与 3 MH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发生柱前衍生反应 ,在ZORBAXSB C18(4 6× 15 0mmol/L ,5 μm)柱上 ,用 10mmol/L磷酸钠缓冲液 (含 30 %乙腈 ,pH 7 5 0 )作流动相 ,以 1 0ml/min的流速进行等度洗脱后 ,荧光 (激发波长 36 5nm/发射波长 4 6 0nm)检测 3 MH含量。结果 :应用此方法检测骨骼肌组织内的氨基酸 ,仅见到 3 MH和组氨酸的色谱峰 ,色谱保留时间分别约为 (4 4 5± 0 0 2 )min和 (6 92± 0 0 5 )min ,分离度 >16 ;线性检测范围是 0 0 0 5~ 10 0nmol/ml(r =0 9999,P =0 0 0 ) ;衍生回收率为 92 6 %~ 96 8% ;3 MH荧光衍生后 15d分析与衍生后立即检测相比结果无显著差异 (P =0 90 95 ,n =2 4 )。结论 :本方法测定骨骼肌组织内 3 MH ,衍生步骤简单 ,重复性好 ,检测灵敏度高 ,适合快速、准确、经济地大批量检测肌组织内的微量 3 MH ,为开展骨骼肌肌纤维蛋白分解代谢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法 测定 大鼠 骨骼肌 三甲基组氨酸
下载PDF
急性肾上腺功能不全与脓毒症 被引量:4
12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姚咏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42-444,共3页
关键词 急性肾上腺功能不全 脓毒症 糖皮质激素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离体培养肌管泛素系统基因表达的调节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1 位作者 姚咏明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75-876,共2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骨骼肌肌管内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基因表达的调节及其意义。方法无菌分离Wistar大鼠(2日龄)下肢肌肉,组织块培养法增殖、传代成肌细胞,融合形成肌管,并随机分为4组,分别应用含有地塞米松10ng/ml(A组)、100ng/...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骨骼肌肌管内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基因表达的调节及其意义。方法无菌分离Wistar大鼠(2日龄)下肢肌肉,组织块培养法增殖、传代成肌细胞,融合形成肌管,并随机分为4组,分别应用含有地塞米松10ng/ml(A组)、100ng/ml(B组)、1000ng/ml(C组)和不含地塞米松(D组)的培养液培养肌管,24h后收集肌管,核糖核酸印迹法测定肌管内泛素和蛋白酶体C2亚基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肌管内泛素mRNA(2·4kb)和蛋白酶体C2亚基mRNA的表达A组、B组和C组均较D组显著增强(P<0·01),B组和C组均较A组显著增强(P<均0·01),而B组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地塞米松能增强体外培养的骨骼肌肌管内选择性蛋白降解途径———泛素系统的基因表达,此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管 骨骼肌 地塞米松 泛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骨骼肌细胞蛋白降解的调节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1 位作者 姚咏明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9-129,130-131,共3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骨骼肌肌管内长寿命蛋白降解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无菌分离(2日龄)W istar大鼠双下肢肌肉,组织块法培养、增殖、传代纯化成肌细胞,融合形成肌管,使用L〔3,53H〕酪氨酸标记肌管长寿命蛋白后,随机...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骨骼肌肌管内长寿命蛋白降解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无菌分离(2日龄)W istar大鼠双下肢肌肉,组织块法培养、增殖、传代纯化成肌细胞,融合形成肌管,使用L〔3,53H〕酪氨酸标记肌管长寿命蛋白后,随机分成两组。A组:分别用不含地塞米松(对照组)或含地塞米松10 nm o l/L(A 1组)、100 nm o l/L(A 2组)、1 000 nm o l/L(A 3组)的培养液培养肌管,12、24、36和48 h后使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培养液和细胞内L〔3,53H〕酪氨酸的含量,计算肌管长寿命蛋白的降解率。B组:分别用含蛋白酶体抑制剂M G 132(50μm o l/L,B 1组)或含M G 132(50μm o l/L)和地塞米松100 nm o l/L(B 2组)的培养液培养肌管24 h,相同方法测定肌管长寿命蛋白降解率。结果A 1、A 2和A 3组长寿命蛋白降解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A 2组和A 3组长寿命蛋白降解率均较A 1组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A 2组和A 3组比较,长寿命蛋白降解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B 1组长寿命蛋白降解率较对照组(24 h)降低明显,B 2组长寿命蛋白降解率较A 2组(24 h)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骨骼肌肌管长寿命蛋白的重要降解途径之一。地塞米松能通过激活肌管内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而增强长寿命蛋白的降解,此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呈量效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降解 肌管 骨骼肌 地塞米松 蛋白酶体抑制剂 MG132
下载PDF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骨胳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申传安 马杰 +6 位作者 柴家科 马建丽 尹会男 迟云飞 姚咏明 杨毅 李玲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20-422,466,共4页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对骨胳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马来酸桂哌齐特组(T组),检测骨骼肌腺苷含量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转录水平,观察骨骼肌线...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对骨胳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马来酸桂哌齐特组(T组),检测骨骼肌腺苷含量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转录水平,观察骨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结果I/R组缺血后20min骨骼肌腺苷含量显著升高,缺血2h和再灌注后1h明显回降,T组缺血后20min骨骼肌腺苷含量与I/R组无显著差异,但在缺血2h和再灌注后1h分别显著高于I/R组(P<0.01)。I/R组再灌注1h骨骼肌TNF-α基因转录水平显著升高,T组显著低于I/R组(P<0.01)。T组骨骼肌线粒体损伤明显轻于I/R组。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能够通过增加腺苷含量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骼 缺血-再灌注损伤 腺苷 肿瘤坏死因子 大鼠
下载PDF
水胶体敷料与凡士林油纱对皮片供皮区创面愈合的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3 位作者 杨红明 李桂珍 贾晓明 李利根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3-444,共2页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所造成的密闭湿润环境对皮片供皮区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成人中厚皮供皮区创面,一组应用凡士林油纱,一组应用水胶体敷料,观察创面愈合时间、供区有无感染等。结果:使用水胶体敷料组较凡士林油纱组创面疼痛减轻,且...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所造成的密闭湿润环境对皮片供皮区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成人中厚皮供皮区创面,一组应用凡士林油纱,一组应用水胶体敷料,观察创面愈合时间、供区有无感染等。结果:使用水胶体敷料组较凡士林油纱组创面疼痛减轻,且创面愈合快:水胶体敷料组(9.26±1.21)d,凡士林油纱组(13.34±2.56)d,P<0.01。两组创面培养均未见细菌生长。结论:使用水胶体敷料供皮区创面愈合加快,疼痛减轻,是一种较理想的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敷料 烧伤治疗
下载PDF
烧伤脓毒症早期心肌内泛素mRNA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1 位作者 盛志勇 蒋金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56-957,共2页
目的 观察烧伤脓毒症大鼠心肌内泛素mRNA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大鼠 30 %Ⅲ度烫伤复合腹腔注射内毒素(6mg/kg)动物模型 ,分为伤后 2h和 6h组 ,同时设对照组 ,通过核糖核酸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内泛素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伤后 2... 目的 观察烧伤脓毒症大鼠心肌内泛素mRNA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大鼠 30 %Ⅲ度烫伤复合腹腔注射内毒素(6mg/kg)动物模型 ,分为伤后 2h和 6h组 ,同时设对照组 ,通过核糖核酸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内泛素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伤后 2h和 6h大鼠心肌内泛素mRNA 2 4kb条带和 1 2kb条带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 ,其中 2 4kb条带的升高更明显 (P<0 0 1)。提示烧伤脓毒症早期心肌内重要的蛋白降解途径———泛素系统活性呈持续增强现象 ,预示蛋白降解代谢可能显著增加。结论 该发现对进一步从代谢角度研究烧伤脓毒症时心肌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脓毒症 心肌 泛素(遍在蛋白) 印迹法 RNA
下载PDF
血液滤过治疗严重烧伤脓毒症伴发的高钠血症 被引量:2
18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8 位作者 姚咏明 李冀军 盛志勇 杨红明 高建川 李利根 贺立新 郝岱峰 贾晓明 《感染.炎症.修复》 2002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对严重烧伤脓毒症合并高钠血症病人的疗效。方法:应用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方法治疗8例严重烧伤脓毒症合并高钠血症的病人。观察病情、外周血电解质、血流动力学、氧摄取率变化;检测血滤开始时、血滤结束时血浆内炎...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对严重烧伤脓毒症合并高钠血症病人的疗效。方法:应用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方法治疗8例严重烧伤脓毒症合并高钠血症的病人。观察病情、外周血电解质、血流动力学、氧摄取率变化;检测血滤开始时、血滤结束时血浆内炎性介质(IL-1β、IL-6、IL-8和 TNF-α)浓度变化以及滤液中上述炎性介质的含量,计算跨膜清除率。结果:病人经血液滤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血钠浓度恢复至生理水平。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以及氧摄取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血滤结束时血浆内IL-1β、IL-6、IL-8和 TNF-α的浓度较血滤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超滤液中也检测到上述4种细胞因子。随血滤时间延长,IL-1β、IL-6跨膜清除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IL-8和 TNF-α跨膜清除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液滤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平稳而有效降低病人外周血钠离子浓度,并能部分清除体内 IL-1β、IL-6、IL-8和 TNF-α等炎性介质,平衡机体炎性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病情,对治疗烧伤脓毒症伴发的高钠血症,降低其高病死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钠血症 烧伤脓毒症 血液滤过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骨骼肌组织内微量三甲基组氨酸 被引量:2
19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1 位作者 廖杰 盛志勇 《感染.炎症.修复》 2003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肌肉组织内微量三甲基组氨酸(3-MH)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荧光胺与3-MH 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发生柱前衍生反应,在 ZORBAX SB-C18(4.6×150mmol/L,5μm)柱上,用10mmol/L磷酸钠缓冲液(含30%乙腈,pH7.50)作流动相,以1....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肌肉组织内微量三甲基组氨酸(3-MH)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荧光胺与3-MH 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发生柱前衍生反应,在 ZORBAX SB-C18(4.6×150mmol/L,5μm)柱上,用10mmol/L磷酸钠缓冲液(含30%乙腈,pH7.50)作流动相,以1.0ml/min 的流速进行等度洗脱后,荧光(激发波长365nm/发射波长460nm)检测3-MH 含量。结果:应用此方法检测骨骼肌组织内的氨基酸,仅见到3-MH 和组氨酸的色谱峰,色谱保留时间分别约为(4.45±0.02)min 和(6.92±0.05)min,分离度>16;线性检测范围是0.005~10.0nmol/ml(r=0.9999,P=0.00);衍生回收率为92.6%~96.8%;3-MH 荧光衍生后15d 分析与衍生后立即检测相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9095,n=24)。结论:本方法测定骨骼肌组织内3-MH,衍生步骤简单,重复性好,检测灵敏度高,适合快速、准确地大批量检测肌组织内的微量3-MH,为开展骨骼肌肌纤维蛋白分解代谢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荧光检测 三甲基组氨酸 骨骼肌 大鼠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激活NF-κB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感染.炎症.修复》 2003年第2期125-126,共2页
1986年Sen和Baltimore从B淋巴细胞核抽提物中发现一种蛋白,它结合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增强子的B位点,能调节κ链的转录,故命名为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NF-κB)。它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细胞的胞质中,能够与许多启动子核苷酸... 1986年Sen和Baltimore从B淋巴细胞核抽提物中发现一种蛋白,它结合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增强子的B位点,能调节κ链的转录,故命名为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NF-κB)。它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细胞的胞质中,能够与许多启动子核苷酸序列结合,调节细胞因子、细胞粘附分子和急性期蛋白等多种蛋白的基因转录,在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及细胞的生长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NF-κB通常与抑制蛋白IκBs结合形成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核转录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