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藜芦醇清理羟基自由基夺氢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申勇立 郝金库 +1 位作者 曹映玉 杨恩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43-1746,共4页
在DFT方法的B3LYP/6-31G水平下,对反式白藜芦醇分子的所有可能构象进行了优化,并对最稳定构象进行了自然键轨道分析.键级数据表明,白藜芦醇清理羟基自由基最活泼反应位点应为其单羟基环上的羟基,对产物白藜芦醇自由基的优化结果表明,单... 在DFT方法的B3LYP/6-31G水平下,对反式白藜芦醇分子的所有可能构象进行了优化,并对最稳定构象进行了自然键轨道分析.键级数据表明,白藜芦醇清理羟基自由基最活泼反应位点应为其单羟基环上的羟基,对产物白藜芦醇自由基的优化结果表明,单羟基环氧自由基的稳定性最高.在B3LYP/6-31G水平下寻找白藜芦醇单羟基环羟基清理羟基自由基的过渡态,频率分析结果表明只存在一个虚频.对该过渡态结构进行内禀反应坐标反应路径解析(IRC),结果表明,过渡态沿反应坐标方向分别指向反应物络合物和产物络合物,反应通道各个能量驻点显示反应物与反应物络合物的能量差为E1=173.5193kJ/mol,反应物络合物与过渡态、反应物络合物与产物的能量差分别为Ea=16.5143kJ/mol,E2=51.8799kJ/mol.可见反应物的能量远高于过渡态及产物,因此,反应物络合物的形成应是整个反应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抗氧化 羟基自由基 密度泛函理论 内禀反应坐标反应路径解析
下载PDF
鸟嘌呤受羟基自由基损伤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申勇立 郝金库 +2 位作者 曹映玉 杨恩翠 刘书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9-382,共4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羟基自由基与鸟嘌呤分子加成反应的过渡态,并进行内禀反应坐标(IRC)反应路径解析,结果表明,羟基自由基加成到鸟嘌呤碳碳双键上.利用B3LYP/6-31++G**对反应物、反应物络合物、过渡态以及产物络合物等反应通道上...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羟基自由基与鸟嘌呤分子加成反应的过渡态,并进行内禀反应坐标(IRC)反应路径解析,结果表明,羟基自由基加成到鸟嘌呤碳碳双键上.利用B3LYP/6-31++G**对反应物、反应物络合物、过渡态以及产物络合物等反应通道上各个能量驻点的能量进行了计算,得到反应活化能Ea=28.0867 kJ/mol.AIM计算结果显示,过渡态结构中鸟嘌呤分子碳碳双键结构被削弱,羟基自由基氧原子与鸟嘌呤分子碳碳双键中的C4原子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双键中剩余的π电子离域到了环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嘌呤 羟基自由基 密度泛函理论 内禀反应坐标
下载PDF
异戊烯与甲醇成醚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申勇立 曹映玉 +1 位作者 杨恩翠 郝金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35-1539,共5页
对2-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与甲醇反应生成甲基叔戊基醚的反应历程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反应过程包括两个基元步骤:2-甲基-1-丁烯和2-甲基-2-丁烯与氢离子作用生成碳正离子,活化能分别为E1=2.26 kJ/mol,E2=7.72 kJ/mol;甲... 对2-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与甲醇反应生成甲基叔戊基醚的反应历程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反应过程包括两个基元步骤:2-甲基-1-丁烯和2-甲基-2-丁烯与氢离子作用生成碳正离子,活化能分别为E1=2.26 kJ/mol,E2=7.72 kJ/mol;甲醇与叔碳正离子反应成醚,活化能为E3=1.29 kJ/mol,碳正离子的生成是反应的速控步骤.2-甲基-1-丁烯与2-甲基-2-丁烯相互转化的异构化活化能分别为E1′=4.40 kJ/mol,E2′=63.11 kJ/mol,高于成醚的活化能,反应体系不发生烯烃相互转化的异构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叔戊基醚 过渡态 从头算 内禀反应坐标反应路径解析
下载PDF
3,4′,5-三甲氧基-1,2-二苯乙烯合成、晶体结构与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郝金库 申勇立 +3 位作者 白冬花 诸葛尚琦 曹映玉 杨恩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4-327,共4页
利用Wittig-Horner反应制备了抗癌保健药物白藜芦醇的前体化合物3,4′,5-三甲氧基-1,2-二苯乙烯,单晶结构解析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9960(12)nm,b=1.0040(12)nm,c=1.6194(19)nm,α=90.702(2)°,β=105... 利用Wittig-Horner反应制备了抗癌保健药物白藜芦醇的前体化合物3,4′,5-三甲氧基-1,2-二苯乙烯,单晶结构解析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9960(12)nm,b=1.0040(12)nm,c=1.6194(19)nm,α=90.702(2)°,β=105.515(2)°,γ=111.815(2)°,V=1.6194(3)nm3,Dc=1.249Mg/m3,结构基元分子数Z=2.对晶体结构的结构基元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计算结果表明,3,4′,5-三甲氧基-1,2-二苯乙烯晶体结构基元与组成结构基元分子两种不同构象能量和的差值为ΔEBSSE=5.51kJ/mol.因此,晶体结构基元中两种构象之间存在π-π堆积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 5-三甲氧基-1 2-二苯乙烯 晶体结构 电子结构
下载PDF
固体电解质电解池一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反应研究
5
作者 郝金库 曹映玉 +2 位作者 申勇立 诸葛尚琦 白冬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31-1134,共4页
以α-Zr(HPO4)H2O为质子固体电解质设计电解池,于常温常压实现了CO电催化加氢还原反应,反应产物与电极材料、电流密度密切相关.Cu/ZrP电极表面反应主要产物是甲醛,电流密度100 mA/cm2时,甲醛的Farad ic效率达到29.0%,Fe/ZrP电极表面反... 以α-Zr(HPO4)H2O为质子固体电解质设计电解池,于常温常压实现了CO电催化加氢还原反应,反应产物与电极材料、电流密度密切相关.Cu/ZrP电极表面反应主要产物是甲醛,电流密度100 mA/cm2时,甲醛的Farad ic效率达到29.0%,Fe/ZrP电极表面反应主要产物是乙烯,电流密度100 mA/cm2-时,乙烯的Farad ic效率达到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一氧化碳 还原 固体电解质
下载PDF
Au(111)表面上乙醇选择性氧化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庆森 申勇立 +1 位作者 徐晶 巩金龙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7-415,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吸附有O原子的Au(111)表面上乙醇选择性氧化的反应机理.反应结果表明,除O原子和中间产物二齿醋酸根(CH3CHOO)外,其他中间产物在Au(111)表面扩散能垒均较低,不会对反应速控步骤的确定造成影响.乙醇羟基氧化脱氢为...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吸附有O原子的Au(111)表面上乙醇选择性氧化的反应机理.反应结果表明,除O原子和中间产物二齿醋酸根(CH3CHOO)外,其他中间产物在Au(111)表面扩散能垒均较低,不会对反应速控步骤的确定造成影响.乙醇羟基氧化脱氢为反应的第一步骤,当氧化剂为吸附态的O原子或者为OH基时,反应活化能分别为0.20和0.17eV.氧化产物乙氧基(CH3CH2O)进一步氧化脱氢生成乙醛则需要表面吸附的O原子或另一表面吸附的OH基的参与,所需活化能为0.29或0.27eV.同时,乙醛易与表面吸附的乙氧基反应生成乙氧基半缩醛(CH3CHOOC2H5),其可进一步与O原子作用,脱氢形成乙酸乙酯.此外,在乙醛深度氧化成酸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较高的反应能垒,因而在表面反应温度较低时无法进行,这与实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机理 选择性氧化 乙醇 金(111)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Cuβ催化剂上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
7
作者 王增竹 黄守莹 +2 位作者 申勇立 王胜平 马新宾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12-1221,共10页
采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法研究了Cuβ催化剂上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反应机理,考察了甲醇、一氧化碳和DMC的单独吸附及混合气吸附。结果表明,Cuβ催化剂上只存在一种活性位,位于六元环中;氧气能够氧化吸附态的甲醇产生甲氧基和... 采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法研究了Cuβ催化剂上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反应机理,考察了甲醇、一氧化碳和DMC的单独吸附及混合气吸附。结果表明,Cuβ催化剂上只存在一种活性位,位于六元环中;氧气能够氧化吸附态的甲醇产生甲氧基和水;DMC吸附在Cuβ催化剂上时,以羰基中的氧原子吸附在活性位上更加稳定;反应存在生成单甲氧基物种和双甲氧基物种两条路径,单甲氧基物种与CO反应生成单甲基碳酸盐物种(MMC),MMC再与甲氧基反应生成DMC;CO插入双甲氧基物种也可以得到DMC。在Cuβ催化剂上更倾向于进行CO插入双甲氧基物种这一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β 氧化羰基 碳酸二甲酯 反应机理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
下载PDF
原子分散的钪路易斯酸位点修饰氮化碳用于高效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 被引量:1
8
作者 姚爽 唐婷 +2 位作者 申勇立 杨帆 安长华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672-678,共7页
光催化氧还原制备过氧化氢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然而,低活性以及低选择性的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基于金属离子耦合电子转移机制,本文通过浸渍-煅烧法合成了原子分散的钪路易斯酸位点修饰的氮化碳,光合成过氧化氢速率高达55μmol h^(-... 光催化氧还原制备过氧化氢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然而,低活性以及低选择性的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基于金属离子耦合电子转移机制,本文通过浸渍-煅烧法合成了原子分散的钪路易斯酸位点修饰的氮化碳,光合成过氧化氢速率高达55μmol h^(-1),是氮化碳的6.2倍.光催化性能的提升归因于原子分散钪路易斯酸位点与·O_(2)^(-)结合,提高了O_(2)的得电子能力,减少了·O_(2)^(-)逆反应的发生,促进了氧还原反应进行.密度泛函理论模拟及Koutecky-Levich分析表明,钪原子的引入减少了O–O键的断裂,提高了合成过氧化氢的选择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路易斯酸单金属位点光催化剂设计新概念,可同时提升催化反应活性及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斯酸 光催化合成 氮化碳 氧还原反应 过氧化氢 光合成 煅烧法 还原制备
原文传递
Topology conversion of 1T MoS_(2) to S-doped 2H-MoTe_(2) nanosheets with Te vacancies for enhanced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被引量:3
9
作者 Yaqian Wang Yongli Shen +3 位作者 Xiong Xiao Linxiu Dai Shuang Yao Changhua An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9期2202-2211,共10页
Metastable 1T’MoTe_(2)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s a cost-effective electrocatalyst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in recent years.However,few studies were done over common stable 2 H phase because it often ... Metastable 1T’MoTe_(2)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s a cost-effective electrocatalyst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in recent years.However,few studies were done over common stable 2 H phase because it often exhibits inferior performance.Herein,stable 2H MoTe_(2) with S-doped Te vacancies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one-step telluride conversion of 1T MoS_(2) at 700℃under Ar/H_(2) atmosphere.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S-doping and Te vacancies changes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the catalys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studies show that plentiful electrons accumulate on the surface S atoms in S-doped Te vacancies of 2H MoTe_(2) catalyst,which may be as active sites to promote HER.Moreover,the as-synthesized catalyst can be directly used as working electrode,and realizes current density of 100 mA cm^(-2) at overpotential of 217 mV with Tafel slope of 94 mV dec^(-1).This work stimulates intensive studies on the activation of inert phase of other nanocatalysts towards various re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e_(2) DEFECT ELECTROCATALYSIS hydrogen evolution
原文传递
Synthesis of ultrathin Co2AlO4 nanosheets with oxygen vacancies for enhanced electrocatalytic oxygen evolution 被引量:1
10
作者 Jiayang Wang Yongli Shen +5 位作者 Guijuan Wei Wei Xi Xiaoming Ma Weiqing Zhang Peipei Zhu Changhua An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1期91-99,共9页
In this work, we reported the synthesis of twodimensional spinel structure of ultrathin Co2AlO4 nanosheets via dealloying and subsequent annealing processes. Oxygen vacancy defects were further introduced into Co2AlO4... In this work, we reported the synthesis of twodimensional spinel structure of ultrathin Co2AlO4 nanosheets via dealloying and subsequent annealing processes. Oxygen vacancy defects were further introduced into Co2AlO4 nanosheets by a mild solvothermal reduction method, resulting in large electrochemical surface area and high active site densities, making the related Co atoms get electrons, and producing more empty orbitals. The positive charge of Co and Al atoms adjacent to the O vacancies in VO-rich Co2AlO4 reduced significantly, that is, more electrons are concentrated on the Co and Al atoms. Those electrons closed to the Fermi level have a promoting effect during the H2O activation. As a result, the obtained ultrathin Co2AlO4 nanosheets with oxygen vacancies show a low overpotential of 280 m V at the current density of 10 mA cm^-2 and a small Tafel slope of70.98 m V dec^-1. Moreover, it also displays a remarkable stability in alkaline solution, which is superior to most of the reported Co3O4 electrocatalysts. The present work paves a new way to achieve efficient new energetic materials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AlO4 NANOSHEETS oxygen vacancies oxygen evolu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