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离子体处理农村污水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冉冉 张帆 +5 位作者 齐凯 王光荣 张文娟 申小冉 樊梅娜 刘双喜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工业经济的不断升级,使得农村污水排放也愈加严重。这些来自生产生活污水、农田尾水以及养殖废水的农村污水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居民的幸福指数和经济的发展。本文指出了传统生态法和生...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工业经济的不断升级,使得农村污水排放也愈加严重。这些来自生产生活污水、农田尾水以及养殖废水的农村污水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居民的幸福指数和经济的发展。本文指出了传统生态法和生物处理法存在的处理周期长、受环境影响大、存在二次污染等局限性,进一步探讨了等离子体技术在处理农村污水时应用范围广、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的优势,填补了等离子体技术在处理农业污水的空白。虽然等离子体的某些反应机理还不明确,对装置要求比较高,这些仍需不断改善,但未来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技术的结合,进一步提高等离子体技术的效率和适用范围,使其在污水处理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优化和改进发展中国家农村污水综合处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农村污水 生态法 生物处理法
下载PDF
我国三种种植制度下农田土壤有机碳、氮关系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申小冉 吕家珑 +3 位作者 张文菊 辛景树 任意 徐明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126,共6页
对34个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20余年连续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探讨常规施肥下我国旱作、水旱轮作和稻田系统土壤碳、氮关系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85-2006年,我国常规施肥方式下旱地、水旱轮作和稻田系统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均... 对34个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20余年连续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探讨常规施肥下我国旱作、水旱轮作和稻田系统土壤碳、氮关系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85-2006年,我国常规施肥方式下旱地、水旱轮作和稻田系统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均显著增加,三种种植制度下土壤C/N演变存在一定差异。土壤C/N均值从1985-1990年的9.87上升至2001-2006年的10.32。20年期间,土壤C/N分布在9-11的区间范围内的频率为45%-48%;土壤C/N在7-9区间的分布频率从27.5%减少到14.5%,但在11-13区间的分布频率从15.6%增加到27%,且30%以上的旱地连续监测点土壤C/N呈显著增加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土壤C/N与土壤速效磷、速效钾以及磷肥和有机肥的投入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pH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常规施肥方式中,磷肥和有机肥投入促进了土壤中有机碳和全氮的积累,且对旱地土壤有机碳积累的贡献大于对氮素积累的贡献,是土壤碳、氮关系演变的重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种植制度 有机碳 全氮 土壤C/N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各粒级组分中氮含量及分配比例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申小冉 徐明岗 +3 位作者 张文菊 吕家陇 王伯仁 蔡泽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27-1134,共8页
土壤培肥过程中氮素的积累和在各级土壤颗粒中的分配对了解土壤氮素积累机制和氮素的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红壤旱地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采用离心法分离土壤颗粒,通过分析氮素在土壤不同颗粒中的含量,研究长期施肥对土壤中... 土壤培肥过程中氮素的积累和在各级土壤颗粒中的分配对了解土壤氮素积累机制和氮素的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红壤旱地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采用离心法分离土壤颗粒,通过分析氮素在土壤不同颗粒中的含量,研究长期施肥对土壤中不同粒级土壤氮的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二十年后,在0—20 cm土层,施肥处理的全氮含量在1.19~1.98 g/kg之间,施肥处理全氮含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CK)。在20—4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分布在0.59~0.84 g/kg之间,显著低于表层土壤氮含量;在0—20 cm土层,与氮磷钾化肥配施处理(NPK)相比,单施或者配施有机肥的土壤与砂粒、粗粉粒、细粉粒、粘粒结合的氮含量分别提高220%、84%、46%和26%。而在20—40 cm土层,与NPK处理相比,有机肥的施用仅提高了与细粉粒、粘粒结合的氮含量,降低了与粗粉粒结合的氮含量;在0—20 cm土层中,红壤氮素主要分布在粘粒中。20—40 cm土层CK、NPK和氮磷钾配施加秸秆还田处理(NPKS)表现为与粗粉粒结合的氮的分配比例最高,而施用有机肥的处理氮素分布仍以粘粒占比例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表层<5μm粒级的土壤颗粒中氮含量和作物的经济产量呈显著性正相关。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表层土壤全氮及与各个颗粒结合氮的含量,不同处理的氮主要保存在粘粒中。而亚表层土壤中,施化肥或者秸秆还田加速了粘粒结合态氮的耗竭,配施有机肥促进了氮在粘粒中的积累,也更有利于土壤全氮的积累,是可持续的氮素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红壤 土壤颗粒 氮分配
下载PDF
外源枯草芽孢杆菌对青贮番茄秧中菌群及龙葵素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申小冉 赵庆 +4 位作者 张相伦 李川皓 赵红波 胡悦 盛清凯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33,共5页
为促进番茄秧的饲料化利用,本试验将新鲜番茄秧粉碎后分别添加麸皮以及麸皮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物,塑料袋青贮,研究外源枯草芽孢杆菌对青贮新鲜番茄秧中土著菌群及龙葵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增加了青贮番茄秧中乳杆菌的含... 为促进番茄秧的饲料化利用,本试验将新鲜番茄秧粉碎后分别添加麸皮以及麸皮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物,塑料袋青贮,研究外源枯草芽孢杆菌对青贮新鲜番茄秧中土著菌群及龙葵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增加了青贮番茄秧中乳杆菌的含量,降低龙葵素含量及溶液pH值,但对体外培养液中龙葵素含量无影响。推测枯草芽孢杆菌可能通过植物乳杆菌等土著菌酸解龙葵素,建议番茄秧青贮时适量添加枯草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青贮 番茄秧 龙葵素 植物乳杆菌
下载PDF
外源氮在中、低肥力红壤中的转化与去向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邵兴芳 申小冉 +4 位作者 张建峰 徐明岗 张文菊 黄敏 周显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1,共6页
采用盆栽15N示踪技术,研究了外源化肥氮和有机氮在中、低肥力红壤中的转化过程及其在土壤团聚体中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低肥力还是中等肥力红壤上,化肥与有机肥配施都能显著增加土壤硝态氮、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且显著... 采用盆栽15N示踪技术,研究了外源化肥氮和有机氮在中、低肥力红壤中的转化过程及其在土壤团聚体中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低肥力还是中等肥力红壤上,化肥与有机肥配施都能显著增加土壤硝态氮、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且显著提高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率,减少氮肥损失。相同施氮条件下,小麦生育期内中等肥力红壤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硝态氮含量分别相当于低肥力土壤的1.8、1.3和2.0倍。中等肥力红壤上尿素的施入对小麦生育期土壤硝态氮无影响,而低肥力红壤上施用尿素使土壤硝态氮含量提高了5.7倍。施肥可以显著提高低肥力红壤上小麦的地上部吸氮量,相当于不施肥的2.1-3.3倍,但对于中等肥力红壤,不同施氮条件对小麦的地上部吸氮量无明显影响。施入有机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各粒级团聚体中外源氮的残留量,是单施化肥的2.1-5.0倍。与单施化肥氮相比,有机氮或与有机肥配施的化肥氮优先进入到大团聚体中,而外源氮在微团聚体和粉粘粒中的残留与分配并无明显差异。本研究说明有机肥或化肥与有机肥配施能有效降低氮肥的损失,提高氮肥在土壤中的保存,特别是对于中等肥力的土壤,有机肥的配合施用对于后季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15N示踪 氮转化 残留率 红壤
下载PDF
基于“双碳目标”下养猪场多能互补系统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王冉冉 李寒晓 +4 位作者 齐凯 陈怡卓 张文娟 申小冉 张稳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3年第4期26-32,共7页
全世界温室气体很大部分来自畜禽的饲养和粪便等,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调查报告指出,畜牧业是所有产业中对温室效应“贡献”最大的产业。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针对规模化养猪场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构建... 全世界温室气体很大部分来自畜禽的饲养和粪便等,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调查报告指出,畜牧业是所有产业中对温室效应“贡献”最大的产业。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针对规模化养猪场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养猪场多能互补系统,具有节能减排、提高能效水平的重要意义。结合多能互补与能源梯级利用的思想,根据养猪场自身条件,考虑到养猪场具备丰富的生物质能和太阳能,且日常用电量大,冬季热负荷高,构建了养猪场多能互补系统结构。基于某养猪场实际的规模概况和负荷需求选择合适的配套设备,基于PVsyst软件进行光伏发电的模拟计算。综合考虑系统的投资成本、设备运维成本、电热负荷需求、季节性需求,最终计算得到养猪场在行业基准收益率为8%的基础上仍可收益158.57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约为7.3年,与传统养猪场从电网购电相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4.29 t,表明该系统能为养猪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且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优势,能够为养鸡场、养牛场等其他养殖场提供新的经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场 多能互补 太阳能 生物质能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饲粮能量水平及固定化微生物内源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7
作者 何威振 王晶 +5 位作者 邱凯 齐广海 武书庚 张海军 香红星 申小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6-104,共9页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固定化微生物内源酶(MEE)对采食不同能量水平饲粮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用360只1日龄雄性Cobb-500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代谢能的基础饲粮组(PC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50...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固定化微生物内源酶(MEE)对采食不同能量水平饲粮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用360只1日龄雄性Cobb-500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代谢能的基础饲粮组(PC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50 mg/kg MEE组(PCE组),较基础降低100 kcal/kg的低能饲粮组(NC组),低能饲粮中添加750、1000 mg/kg MEE组(NCE组、NCH组),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低能饲粮中添加MEE可使肉仔鸡生长期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达到与正常代谢能组相当的水平,饲粮中添加MEE可显著改善饲料效率(P <0.05)。(2)低能饲粮添加MEE可显著降低肉仔鸡21 d血清尿酸含量,显著提高42 d总蛋白含量(P <0.05)。(3)MEE对肉仔鸡的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差异(P> 0.05)。(4)基础饲粮添加MEE使肉鸡肠道多尔氏菌、罗斯氏菌等益生菌相对丰度增加,链球菌等有害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低能饲粮中添加MEE会使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相对丰度增加,假单胞菌、肠球菌等有害菌的丰度则相对降低。(5)通过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对肠道微生物和血液生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尔氏菌与血液中尿酸、肌酐和总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罗斯氏菌属与血液中肌酐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能量水平饲粮添加MEE均可提高肉仔鸡生长性能,低能饲粮导致的生长受阻在添加MEE后可恢复至正常代谢能组水平;饲粮添加MEE可改善肉仔鸡肠道微生物组成,可能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和提高能量利用率,从而改善饲料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内源酶 肉仔鸡 低能饲料 血液生化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一株假交替单胞菌DL3的抑菌与群体感应淬灭活性研究
8
作者 赵赛赛 张皓杰 +4 位作者 蔡秀磊 王丽荣 申小冉 曹志 单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7,共8页
本实验室从水产养殖池防污附钢片的微生物黏膜中分离到一株菌DL3,为了明确该菌株的活性及作为有益菌进行应用的可能,通过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其做了初步鉴定,并采用牛津杯法、平板法分别测定了菌株的抑菌活性和... 本实验室从水产养殖池防污附钢片的微生物黏膜中分离到一株菌DL3,为了明确该菌株的活性及作为有益菌进行应用的可能,通过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其做了初步鉴定,并采用牛津杯法、平板法分别测定了菌株的抑菌活性和群体感应淬灭活性。基于菌株DL3 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株与解肽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peptidolytica)NBRC 101021T的相似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为99.64%;抑菌试验显示,该菌株对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抑制作用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链球菌(Streptococcus)、志贺氏杆菌(Shigella)、河弧菌(V.fluvialis)、东方弧菌(V.orientalis)、哈维氏弧菌(V.harveyi)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的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在培养72 h时抑菌活性最强;平板法检测结果表明,菌株DL3具有群体感应淬灭活性,对3-oxo-C6-HSL、C10-HSL、C12-HSL、3-oxo-C14-HSL等信号分子具有较强的淬灭效果。本研究成功分离到假交替单胞菌DL3,并明确了其拮抗病原菌的活性,为后续深入开展菌株DL3及其活性产物的抑菌机制研究、探索海洋微生物在动物细菌性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交替单胞菌 抑菌活性 群体感应淬灭
下载PDF
渤海天津近海海域重金属年际变化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于淑芳 申小冉 吕家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2-355,共4页
根据2001-2005年天津近岸海域水质监测数据,对重金属含量随时间尺度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重金属Cu的含量最高。检测的5 a中,2004年的重金属Zn,Pb污染最为严重,到2005年时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在这5 a中,Pb含量的波动很大... 根据2001-2005年天津近岸海域水质监测数据,对重金属含量随时间尺度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重金属Cu的含量最高。检测的5 a中,2004年的重金属Zn,Pb污染最为严重,到2005年时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在这5 a中,Pb含量的波动很大,受到严重的人为干扰。2001-2005年Ⅰ类海水Cd的含量最大,污染最为严重并且变化不显著,需要加强治理;重金属Hg在Ⅰ类海区的污染状况与Cd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天津近海 重金属 年际变化
下载PDF
长期施肥土壤不同粒径颗粒的固碳效率 被引量:26
10
作者 蔡岸冬 张文菊 +3 位作者 申小冉 肖婧 韩天富 徐明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31-1438,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施肥措施土壤有机碳在不同粒级颗粒中的分配及变化情况,可揭示各级颗粒中有机碳与外源有机碳输入之间的定量关系。【方法】依托南方红壤连续20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依据外源有机碳累积输入梯度选择不施肥(CK)、氮磷钾化... 【目的】探讨不同施肥措施土壤有机碳在不同粒级颗粒中的分配及变化情况,可揭示各级颗粒中有机碳与外源有机碳输入之间的定量关系。【方法】依托南方红壤连续20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依据外源有机碳累积输入梯度选择不施肥(CK)、氮磷钾化肥配施(NPK)、氮磷钾化肥与秸秆配施(NPKS)、轮作条件下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R)、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单施有机肥(M)、增量氮磷钾化肥与增量有机肥配施(1.5NPKM)7个处理,并采用物理分组方法将土壤颗粒分为砂粒(53~2000μm)、粗粉粒(5~53μm)、细粉粒(2~5μm)和粘粒(<2μm)4个组分。【结果】与不施肥相比,长期施肥均能显著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及各级颗粒中的有机碳的储量,其中以施用有机肥的效果最明显。不同施肥处理各级颗粒中以粘粒的有机碳储量最高,平均为16.26 t/hm^2。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均能显著增加砂粒中有机碳的分配比例,降低粘粒有机碳的分配比例而对粗粉粒和细粉粒无显著影响。土壤砂粒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及其与粗粉粒、细粉粒和粘粒的比值均与粗粉粒、细粉粒和粘粒组分中有机碳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小颗粒(粗粉粒、细粉粒和粘粒)中有机碳的固持和富集促进了大颗粒(砂粒)的形成与稳定。各级颗粒之间,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粘粒组分的固碳速率最快,为0.29~0.52 t/(hm^2·a),其次为砂粒[0.30~0.40 t/(hm^2·a)]而粗粉粒和细粉粒的固碳速率基本相当为0.09~0.16t/(hm^2·a)。分析结果还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及各级颗粒有机碳与外源有机碳的输入呈显著正线性相关关系,其中土壤总固碳效率为10.57%而各级颗粒之间,粘粒和砂粒组分的固碳效率(4.25%和3.60%)相当于粗粉粒和细粉粒(1.73%和1.00%)的2倍以上。【结论】南方红壤各级颗粒中有机碳均没有出现饱和现象,有机碳主要在土壤粘粒和砂粒组分中富集,细颗粒中有机碳的富集会促进大粒径土壤颗粒的形成而粘粒是土壤固碳效率最重要的矿物颗粒组成部分。表明长期配施有机肥不仅是红壤有机质提升的重要措施,也是改善红壤结构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红壤 土壤有机碳 土壤颗粒 固碳效率
下载PDF
青贮玉米汁与林可霉素对小鼠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1
作者 李川皓 赵红波 +4 位作者 申小冉 张相伦 刘晓牧 张文娟 盛清凯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3-146,共4页
本试验研究饮用青贮玉米汁对小鼠生长、肠道及血液等指标的影响,旨在促进减抗替抗及玉米资源的利用。144只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饮用蒸馏水(对照)、5%和10%的玉米汁及60mg/L的抗生素(林可霉素)水溶液,测定其生长性能、排便指标、小肠... 本试验研究饮用青贮玉米汁对小鼠生长、肠道及血液等指标的影响,旨在促进减抗替抗及玉米资源的利用。144只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饮用蒸馏水(对照)、5%和10%的玉米汁及60mg/L的抗生素(林可霉素)水溶液,测定其生长性能、排便指标、小肠推进指标、血清指标等。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5%玉米汁处理组和抗生素组小鼠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血清瘦素、雌激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5%玉米汁处理组小肠重量与小肠长度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P<0.05),6h内排粪粒数、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均高于其他组。这表明饲喂5%的玉米汁可替代林可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汁 林可霉素 小鼠 肠道 血液
下载PDF
复合植物藻类提取物替代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仕斌 翟振亚 +5 位作者 丁宁 邓近平 徐能浩 龙丽娜 申小冉 邓百川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28,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藻类提取物(CPAE)(含海带、番薯、盐肤木)替代氧化锌(ZnO)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以及机体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28日龄体重为(8.20±1.78)kg的“长×大”二元第一胎断奶仔猪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藻类提取物(CPAE)(含海带、番薯、盐肤木)替代氧化锌(ZnO)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以及机体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28日龄体重为(8.20±1.78)kg的“长×大”二元第一胎断奶仔猪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ZnO组在基础日粮中额外添加2 kg/t的ZnO,CPAE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 kg/t的CPAE,不额外添加ZnO。试验期14 d。结果显示:与ZnO组相比,CPAE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及粗蛋白、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腹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和绒隐比显著提高(P<0.05)断奶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碱性磷酸酶(ALP)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研究表明,CPAE可替代ZnO在抗腹泻、促生长和维护肠道黏膜屏障方面起到类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氧化锌 断奶仔猪 肠道形态 免疫功能 腹泻
原文传递
草鱼种高产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13
作者 杜忠臣 龙藏瑞 申小冉 《科学养鱼》 2002年第1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草鱼 生态养殖技术 鱼种饲养 池塘养殖
下载PDF
“泰山黑”猪的选育进展报告
14
作者 胡著然 鲍忠省 +2 位作者 张文娟 于世浩 申小冉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第6期5-6,共2页
"泰山黑"猪通过莱芜猪和淮猪的血缘导入,进行种质创制,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方法进行新"泰山黑"猪选育研究,现已完成4个世代的选育。选育种猪的产仔数为14.11头,产活仔数为12.42头,60日龄断奶窝重为122.05kg;30~90kg... "泰山黑"猪通过莱芜猪和淮猪的血缘导入,进行种质创制,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方法进行新"泰山黑"猪选育研究,现已完成4个世代的选育。选育种猪的产仔数为14.11头,产活仔数为12.42头,60日龄断奶窝重为122.05kg;30~90kg育肥期的料重比为3.66:1,日增重达496.67g/天;屠宰率71.32%,瘦肉率为48.61%,肌内脂肪含量4.71%,各世代均无PSE和DFD肉出现,达到了预期的选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黑”猪 选育 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