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学习指导相和硬度可控的AlCoCrCuFeNi系高熵合金设计
1
作者 李亚豪 叶益聪 +3 位作者 赵凤媛 唐宇 朱利安 白书欣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4,共12页
采用机器学习辅助高熵合金设计,致力于解决传统试错实验方法时间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以经典的AlCoCrCuFeNi系高熵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构建高熵合金的相结构预测模型和硬度预测模型。其中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在两个... 采用机器学习辅助高熵合金设计,致力于解决传统试错实验方法时间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以经典的AlCoCrCuFeNi系高熵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构建高熵合金的相结构预测模型和硬度预测模型。其中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在两个任务中均有最好的训练表现,最佳的相分类准确率达0.944,硬度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为56.065HV。进一步串联两种机器学习模型,基于样本数据集上下限的成分空间,对AlCoCrCuFeNi系高熵合金同时进行相和硬度的高效预测和筛选,实现新型合金成分的快速设计。实验验证5种新合金符合相预测结果,测试硬度与预测硬度值的RMSE为12.58HV,表明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对高熵合金相和硬度的高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高熵合金 相预测 硬度预测 成分设计
下载PDF
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高导热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强 李顺 +2 位作者 朱利安 白书欣 叶益聪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6-55,共10页
作为一种先进的高温结构及功能材料,高效传热和高温耐热相结合对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silicon carbide matrix composites,SiC CMC)在热管理领域(thermal management,TM)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常见的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作为一种先进的高温结构及功能材料,高效传热和高温耐热相结合对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silicon carbide matrix composites,SiC CMC)在热管理领域(thermal management,TM)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常见的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_(f)/SiC或C_(f)/C-SiC)、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SiC_(f)/SiC)等,增强纤维的石墨化程度较低,难以形成有效的热输运网络。本文综述了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及高导热性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可通过引入高导热相、优化界面结构、粗粒化碳化硅晶体、设计预制体结构等方式提高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热输运能力。此外,展望了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发展趋势,即综合考虑影响高导热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要素,灵活运用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以期制备尺寸稳定、性能优异的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碳化硅 高导热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热管理用高导热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强 白书欣 叶益聪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4-646,共13页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其高比强度、高比模量、高导热、良好的耐烧蚀性能、高温抗氧化性、抗热震性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摩擦制动、核聚变等领域,成为先进的高温结构及功能材料。本文综述了高导热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及...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其高比强度、高比模量、高导热、良好的耐烧蚀性能、高温抗氧化性、抗热震性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摩擦制动、核聚变等领域,成为先进的高温结构及功能材料。本文综述了高导热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引入高导热相,如金刚石粉、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等用以增强热输运能力;优化热解炭炭与碳化硅基体界面用以降低界面热阻;热处理用以获得结晶度更高、导热性能更好的碳化硅基体;设计预制体结构用以建立连续导热通路等方法,提高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此外,本文展望了高导热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后续研究方向,即综合考虑影响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要素,优化探索高效、低成本的制备工艺;深入分析高导热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导热机理,灵活运用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以期制备尺寸稳定、具有优异热物理性能的各向同性高导热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理 高导热 碳化硅 复合材料 综述
下载PDF
TiVTa系低活化多主元合金的微观结构及相稳定性
4
作者 李顺 张周然 +3 位作者 郑昆鹏 卢书晴 唐宇 白书欣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1-189,共9页
制约可控核聚变堆商业化运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面向等离子体材料(plasma facing materials,PFMs),难熔多主元合金因其高温高强度、高熔点及良好的耐辐照性有望满足PFMs的需求。本工作设计并采用电弧熔炼制备了(TiVTa)_(95)X_(5)(X=Cr,Zr... 制约可控核聚变堆商业化运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面向等离子体材料(plasma facing materials,PFMs),难熔多主元合金因其高温高强度、高熔点及良好的耐辐照性有望满足PFMs的需求。本工作设计并采用电弧熔炼制备了(TiVTa)_(95)X_(5)(X=Cr,Zr,W)低活化多主元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EDS)研究了Cr,Zr和W的添加对铸态、匀质TiVTa系合金的微观结构及900℃下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均为具有体心立方(BCC)结构的简单固溶体,经1200℃匀质化处理后(TiVTa)_(95)Cr_(5)合金发生相分解,基体内出现少量C15_Laves第二相。900℃下TiVTa系合金相稳定性不佳,均分解为一个BCC主相和沿晶界分布的C15_Laves第二相,TiVTa和(TiVTa)95 W 5合金中第二相体积分数较小,Cr,Zr的添加加剧相分解。经相结构及元素分析发现,(TiVTa)_(95)X_(5)(X=Cr,Zr,W)合金中析出的C15_Laves相晶格常数及元素组成均与二元合金体系中可能存在的Laves相不一致,差异主要来源于Laves相的元素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VTa 低活化难熔合金 多主元合金 相稳定性
下载PDF
超级铝热剂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5
5
作者 顾晓然 李顺 +2 位作者 唐宇 赵孔勋 白书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9-156,共8页
超级铝热剂兼具铝热剂高放热和纳米材料高活性的特点,在燃烧剂、固体推进剂和火工药剂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当前国内外在超级铝热剂的制备工艺、性能表征、配方设计和微结构调控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有力促进了超级铝热剂的发展... 超级铝热剂兼具铝热剂高放热和纳米材料高活性的特点,在燃烧剂、固体推进剂和火工药剂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当前国内外在超级铝热剂的制备工艺、性能表征、配方设计和微结构调控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有力促进了超级铝热剂的发展和应用,但对此缺乏系统的总结。基于此,本文综述了超级铝热剂的制备方法和军事应用,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超级铝热剂领域研究成果的分析,系统总结了影响超级铝热剂反应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超级铝热剂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铝热剂 铝热反应 含能材料 纳米技术
下载PDF
电沉积法制备钼涂层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吴向阳 白书欣 +4 位作者 王震 朱利安 叶益聪 李顺 唐宇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48,共10页
钼涂层具有高温强度高、耐腐蚀性好与抗辐照能力强等优异的理化性能,在冶金、航空航天和核工业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梳理了钼涂层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热喷涂、物理气相沉积与电沉积等,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着重介绍... 钼涂层具有高温强度高、耐腐蚀性好与抗辐照能力强等优异的理化性能,在冶金、航空航天和核工业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梳理了钼涂层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热喷涂、物理气相沉积与电沉积等,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熔盐和水溶液电沉积钼涂层的研究现状。对比了活性盐、支持电解质和添加剂对熔盐电沉积工艺及钼涂层质量的影响。目前,钼酸盐-氟化物-氧化物熔盐体系制备的钼涂层综合性能最好。水溶液电沉积的制备温度低,适用性广,但面临析氢难以抑制和MoO_(4)^(2-)对pH值敏感等问题,导致钼涂层与界面结合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涂层 电沉积 熔盐 水溶液 支持电解质 钼酸盐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聚合物-陶瓷纳米复合材料在电介质储能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巍 梁日然 +6 位作者 杨玲妮 赵盼盼 陈兴宇 毛海军 刘卓峰 白书欣 张为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22,共11页
电介质电容器因其极高的功率密度,近年来在工业生产、基础科研、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电介质电容器较低的能量密度导致其体积普遍较大,难以满足未来器件的小型化需求。聚合物-陶瓷复合电介质材料可以... 电介质电容器因其极高的功率密度,近年来在工业生产、基础科研、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电介质电容器较低的能量密度导致其体积普遍较大,难以满足未来器件的小型化需求。聚合物-陶瓷复合电介质材料可以将陶瓷材料的高介电常数与聚合物材料的高击穿场强联合起来,进而有望获得优异的储能特性。当前,发展具有高储能密度的聚合物-陶瓷复合电介质材料对于未来实现电介质电容器的小型化目标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纳米填料调控、聚合物-陶瓷界面优化和多层复合结构设计三个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目前聚合物-陶瓷复合电介质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纳米填料的维度、尺寸、种类和多级结构,表面修饰改性和构筑核壳结构等界面优化方法以及三明治结构和梯度结构等多层复合结构设计对复合电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击穿场强和储能密度的影响规律,分析探讨了复合电介质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其储能特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最后,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挑战和不足,指出选用新型二维纳米填料、提升能量存储效率、采取多方式协同优化策略以及构筑相应的电容器件将是该领域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电介质 能量存储 填料调控 界面优化 结构设计
下载PDF
氢化辅助Ti-Zr-Ta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
8
作者 王睿 刘泽人 +3 位作者 赵孔勋 唐宇 李顺 白书欣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0-198,共9页
Ti-Zr-Ta难熔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冲击释能特性,在含能结构材料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Ti-Zr-Ta合金目前主要通过熔炼工艺制备,但其组元均为高熔点金属,熔铸成形的方法难以制备出组织结构均匀的大尺寸部件。基于此,本工作采用... Ti-Zr-Ta难熔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冲击释能特性,在含能结构材料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Ti-Zr-Ta合金目前主要通过熔炼工艺制备,但其组元均为高熔点金属,熔铸成形的方法难以制备出组织结构均匀的大尺寸部件。基于此,本工作采用氢化脱氢法预先制备Ti-Zr-Ta难熔合金粉末,并利用真空热压工艺烧结成型,在此基础上,对烧结态Ti-Zr-Ta合金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冲击释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氢化脱氢法制得的Ti-Zr-Ta合金粉末平均粒径为9.4μm,由BCC1,BCC2,HCP三相组成;在1300℃的烧结温度下制备得到的Ti-Zr-Ta合金密度为7.34 g/cm^(3),基本实现了全致密化,合金主要由BCC1和BCC2两相组成,准静态压缩强度和断裂应变分别为1637 MPa和6.4%,呈脆性断裂特征。在弹道枪实验中,5.6 g烧结态Ti-Zr-Ta合金以1493 m/s的速度击穿靶板后,在27 L密闭靶箱内产生的峰值超压达到0.195 MPa,显示出较为优异的冲击释能特性,其释能主要来源于合金弹丸高速撞击产生细小碎片的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结构材料 Ti-Zr-Ta合金 氢化脱氢法 烧结温度 冲击释能特性
下载PDF
钨锆合金反应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孔勋 王睿 +3 位作者 张周然 李顺 唐宇 白书欣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6-66,共11页
钨锆(W-Zr)合金兼具高密度、高强度、高反应潜能等优点,既可以发挥W基合金优异的侵彻性能,又可以利用Zr的氧化放热提供后效毁伤,在破片式杀爆战斗部、穿甲弹及小口径弹体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从而备受国内外关注。本文综述了W-Zr合... 钨锆(W-Zr)合金兼具高密度、高强度、高反应潜能等优点,既可以发挥W基合金优异的侵彻性能,又可以利用Zr的氧化放热提供后效毁伤,在破片式杀爆战斗部、穿甲弹及小口径弹体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从而备受国内外关注。本文综述了W-Zr合金反应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力学性能以及反应特性,重点讨论了W-Zr合金在侵彻能力及反应释能方面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W-Zr合金的未来发展应聚焦于W的燃烧特性调控以及塑性改善。另外,关于W-Zr合金组织结构、力学性能与动态破碎以及反应释能之间的协同机制仍缺乏系统性研究,后续需要通过实验研究与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锆合金 反应结构材料 制备方法 侵彻性能 冲击引发反应
下载PDF
BaTi_(1-x)Ce_(x)O_(3)陶瓷结构特性与介电性能的实验研究及第一性原理计算
10
作者 汪丰麟 毛海军 +3 位作者 曹艳 席丽丽 白书欣 张为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0-141,共12页
BaTiO_(3)具有高介低损、廉价环保的优点,但其介电常数在相变温度附近发生非线性变化的特性限制了其在宽温稳定型电容器领域的应用。为改善BaTiO_(3)的介温特性,本工作利用固相合成法制备BaTi_(1-x)Ce_(x)O_(3)(x=0~0.20)陶瓷,在BaTiO_... BaTiO_(3)具有高介低损、廉价环保的优点,但其介电常数在相变温度附近发生非线性变化的特性限制了其在宽温稳定型电容器领域的应用。为改善BaTiO_(3)的介温特性,本工作利用固相合成法制备BaTi_(1-x)Ce_(x)O_(3)(x=0~0.20)陶瓷,在BaTiO_(3)的B位(Ti位)引入Ce掺杂,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不同Ce掺杂量对陶瓷相演变、缺陷状态、微观形貌与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探究掺杂改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所有陶瓷样品中,Ce元素均以Ce 4+形式完全进入B位。随着Ce掺杂量的增加,BaTi_(1-x)Ce_(x)O_(3)陶瓷的室温结构由四方/赝立方共存结构转变为正交/四方结构,再转变为赝立方相结构。由于Ce 4+与Ti 4+的离子半径差异,Ce掺杂使得陶瓷的晶格常数上升,导致局部晶格畸变与铁电结构长程有序度的降低,引起能带结构、态密度与电荷密度分布的变化,并诱发Ba空位与Ti空位的生成。相较纯BaTiO_(3)陶瓷而言,Ce掺杂使得陶瓷的平均晶粒尺寸出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规律,而陶瓷的致密度则逐渐上升。BaTi_(1-x)Ce_(x)O_(3)陶瓷的峰值介电常数随Ce掺杂量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其介电常数峰值温度在x=0~0.08成分区间内由122℃缓慢下降至112℃,而在x=0.08~0.20区间内快速下降至-3℃。具有x≥0.06取值的BaTi_(1-x)Ce_(x)O_(3)陶瓷表现出弥散相变的介电行为,而x=0.20陶瓷具有弛豫铁电体的典型特征,室温介电常数3258.38(10 kHz),|Δεr/εr25℃|≤22%的温度区间为-60~87℃,介温稳定性符合EIA X5S标准。由此可见,B位Ce掺杂可以有效改善BaTiO_(3)介电常数在变温环境中的稳定性,这将为研发宽温范围内具有稳定介电性能的介质材料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B位掺杂 结构特性 介电性能
下载PDF
粉末法RE-B共渗工艺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白书欣 张家春 +2 位作者 李卫东 乔明俊 易复祥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10-13,40,共5页
采用正交法进行了试验方案的设计,系统地研究了粉末法RE-B共渗工艺,得到了具有最佳催渗效果的RE-B共渗工艺。试验还观察了渗层的显微组织,测定了渗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并与单纯渗B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粉末法RE-B共渗工节... 采用正交法进行了试验方案的设计,系统地研究了粉末法RE-B共渗工艺,得到了具有最佳催渗效果的RE-B共渗工艺。试验还观察了渗层的显微组织,测定了渗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并与单纯渗B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粉末法RE-B共渗工节优于单纯渗B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B共渗 催渗 渗硼
下载PDF
风机失效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白书欣 李杰 张家春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0-52,共3页
分析了某排风机系统失效的原因。通过对风机结构、工作介质、工作状况和制作材料、工艺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选材不当,焊接工艺不合格和含NaOH的工作介质是造成风机失效的原因。
关键词 失效 应力腐蚀 风机 碱回收
下载PDF
高性能磁性复合材料——粘结钕铁硼磁体 被引量:7
13
作者 白书欣 张虹 吕丽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27,共4页
从复合材料的视角出发,结合自己的研究,介绍了粘结钕铁硼磁体的组分设计、性能设计和制备工艺,并对一些研究动态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高性能 磁性复合材料 粘结钕铁硼磁体 粘结Nd-Fe-B磁体
下载PDF
Nd-Fe-B磁粉对粘结磁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白书欣 吕丽 张虹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7,11,共4页
通过对MQP-B磁粉与国产快淬粉的比较,发现两种原料粉的物理性能存在明显的差异。分别用两种磁粉制作了粘结磁体,发现在压制过程中磁粉有不同的表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碎,由此引起的磁体磁性能降低幅度也不同。分析认为,除了磁粉的磁性... 通过对MQP-B磁粉与国产快淬粉的比较,发现两种原料粉的物理性能存在明显的差异。分别用两种磁粉制作了粘结磁体,发现在压制过程中磁粉有不同的表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碎,由此引起的磁体磁性能降低幅度也不同。分析认为,除了磁粉的磁性能外,影响磁体性能的因素还有原料粉的形态、硬度、流动性、表面形貌和成型后磁粉的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Fe-B磁粉 粘结磁体 微结构 磁性能 钕铁硼化合物
下载PDF
离子注入技术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白书欣 张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10,30,共5页
介绍了离子注入的技术特点及其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涉及离子注入在半导体及功能材料、金属材料、薄膜制备、非金属材料及材料科学理论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离子注入在薄膜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离子注入 IBED 材料 薄膜
下载PDF
真空渗氮初探 被引量:19
16
作者 白书欣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7-19,共3页
对真空渗氮的工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发现真空渗氮层具有与其它渗氮层相似的组织和性能,但渗氮速度较普通气体渗氮提高一倍以上.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真空渗氮的一些特点,并与普通气体渗氮和离于渗氮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真空渗氮 氮势 热处理 真空热处理
下载PDF
块状Sm_2Fe_(17)N_v磁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7
作者 白书欣 张虹 +4 位作者 赵恂 纪东明 张家春 夏立芳 雷廷权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0-13,共4页
为发挥 Sm2 Fe1 7Nx 高温性能好的特点 ,探索了一种制取块状 Sm2 Fe1 7Nx 磁体的新思路 ,即先制备 Sm2 Fe1 7多孔烧结体 ,然后将烧结体在低温下氮化。初步实验得到了磁能积为6.69k J/ m3的 Sm2 Fe1 7Nx 永磁体 ,表明这是一条很有前途的... 为发挥 Sm2 Fe1 7Nx 高温性能好的特点 ,探索了一种制取块状 Sm2 Fe1 7Nx 磁体的新思路 ,即先制备 Sm2 Fe1 7多孔烧结体 ,然后将烧结体在低温下氮化。初步实验得到了磁能积为6.69k J/ m3的 Sm2 Fe1 7Nx 永磁体 ,表明这是一条很有前途的制取高性能 Sm2 Fe1 7N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能 磁性材料 SFN磁体
下载PDF
固体法渗硼技术浅谈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书欣 张家春 张虹 《国外金属热处理》 2000年第1期26-28,共3页
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研究结果,就固体法渗硼中的若干实际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密封 固体法 渗硼 渗硼剂 装箱技术 催渗剂
下载PDF
Ag-SnO_2(G)触点材料失效研究
19
作者 白书欣 堵永国 张家春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1995年第4期47-49,共3页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研究了失效的Ag-SnO_2(G)触点的表面,认为触点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高温熔滴飞溅和snO_2大颗粒脱落。提出了材料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触点 飞溅 失效 触头 二氧化锡 开关元件
下载PDF
重频激光作用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损伤规律 被引量:44
20
作者 陈博 万红 +1 位作者 穆景阳 白书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7-552,共6页
运用热化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等手段,分析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ms量级重频激光辐照下的损伤形式,研究了峰值功率密度、辐照时间、重复频率和脉冲宽度等对复合材料烧蚀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光辐照过程中,复合... 运用热化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等手段,分析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ms量级重频激光辐照下的损伤形式,研究了峰值功率密度、辐照时间、重复频率和脉冲宽度等对复合材料烧蚀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光辐照过程中,复合材料树脂基体在300℃开始裂解;由于裂解气体的保护作用,碳纤维不发生氧化,而是在汽化点(3 300℃)汽化烧蚀;复合材料热烧蚀率随峰值功率密度和重复频率提高而增大,随辐照时间增加而减小,最终均趋于定值;增加脉冲宽度可以提高辐照区峰值温度,降低碳纤维损伤的功率密度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量级重频激光 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热分析 辐照 损伤 激光参数 热烧蚀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