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针联合刃针改善鼻唇沟皱纹31例效果观察
1
作者 白妍 马欣田 +1 位作者 刘浩 卢金荣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281-284,共4页
面部皱纹指头部前方皮肤组织的弹性降低、松弛下垂,以及出现褶皱的现象,是皮肤老化的一种临床表现,多由紫外线辐射、内分泌、环境、护肤等因素引起,在面部皮肤真皮层的胶原纤维减少和胶原蛋白合成减少后产生[1]。面部皱纹根据出现的部... 面部皱纹指头部前方皮肤组织的弹性降低、松弛下垂,以及出现褶皱的现象,是皮肤老化的一种临床表现,多由紫外线辐射、内分泌、环境、护肤等因素引起,在面部皮肤真皮层的胶原纤维减少和胶原蛋白合成减少后产生[1]。面部皱纹根据出现的部位主要包括“鱼尾纹”“川字纹”“法令纹”“额纹”“木偶纹”“印第安纹”“颈纹”等。鼻唇沟作为鼻唇部和颊部分界的解剖标志,位于面部的中下区域。鼻唇沟皱纹也常被称作法令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皱纹 紫外线辐射 面部皮肤 皮肤老化 胶原蛋白合成 真皮层 鼻唇沟 鱼尾纹
下载PDF
帕金森病前驱期α-突触核蛋白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亚珂 王顺 +1 位作者 王玉琳 白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519-522,共4页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临床诊断的PD患者已出现实质性、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临床上通过多巴胺能药物对症治疗并不能阻止疾病进展和降低致残率。近年来,帕金森病研究关口前移,众多研究在其前驱期探索神经保护疗...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临床诊断的PD患者已出现实质性、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临床上通过多巴胺能药物对症治疗并不能阻止疾病进展和降低致残率。近年来,帕金森病研究关口前移,众多研究在其前驱期探索神经保护疗法,以期延缓与阻止疾病进展。在此类型研究中,如何大范围准确筛选、检测、识别PD前驱期患者是目前所面临的难题。α-突触核蛋白是PD的标志性蛋白,本文以α-突触核蛋白为切入点,阐述其在PD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理论地位,整合近年来已报道的PD前驱期患者脑脊液、组织、粪便中α-突触核蛋白的检测特异性,整理各研究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为临床进一步探索该标志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前驱期 Α-突触核蛋白 生物标志物 检测特异性
下载PDF
帕金森病伴神经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3
作者 安宁 白妍 +1 位作者 李元 王顺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98-104,共7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高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发现,PD患者的神经精神障碍可在运动症状出现前数年就已出现。PD伴神经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焦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痴呆和幻觉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大量研究发现,针灸... 帕金森病(PD)是一种高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发现,PD患者的神经精神障碍可在运动症状出现前数年就已出现。PD伴神经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焦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痴呆和幻觉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大量研究发现,针灸、中药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改善神经递质水平,改善神经精神障碍对应量表评分,对PD伴神经精神障碍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由于目前尚无应用针刺、中药方剂和针药结合等中医药方法治疗PD伴神经精神障碍进展的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PD伴神经精神障碍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当前PD伴神经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及针刺、中药方剂和针药结合等中医药方法治疗PD伴神经精神障碍的研究,为今后治疗PD神经精神障碍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神经精神障碍 针灸 中药方剂 针药结合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从肝论治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
4
作者 周艳 王顺 白妍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230-234,共5页
基于肝的生理特点,从风、火、痰、瘀、虚五种病机证素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进行探讨。由于患者素体阴精不足,或阴血亏虚,阴虚不能制阳,阳亢化风;或肝郁克脾,脾运失司,痰湿内生;或肝气郁滞,阻碍血行;或痰瘀留滞经络而致病。阴精、肝血不... 基于肝的生理特点,从风、火、痰、瘀、虚五种病机证素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进行探讨。由于患者素体阴精不足,或阴血亏虚,阴虚不能制阳,阳亢化风;或肝郁克脾,脾运失司,痰湿内生;或肝气郁滞,阻碍血行;或痰瘀留滞经络而致病。阴精、肝血不足,筋脉失养为虚;痰浊、血瘀阻滞经络为实。治则以平肝滋阴、疏肝清热、理气化痰、活血养血为主,中药和针刺并用。肝风内扰,以平肝为主,兼以滋阴,选方镇肝熄风汤;肝火伤阴,以清热为主,兼以养阴,选方丹栀逍遥散;气滞痰阻,以理气为主,兼以化痰,选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气滞血瘀,以理气为主,兼以活血,选方血府逐瘀汤;肝血亏虚,以补血为主,兼以柔肝,选方补肝汤。针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进行加减配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针刺 疏肝理气 痰浊
下载PDF
北虫草液体菌种培养基优化及胞外多糖抗氧化性初探
5
作者 王逸初 白妍 +3 位作者 贺晓龙 刘月芹 靳鹏飞 高小朋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北虫草人工栽培中菌丝液体发酵培养菌丝长速慢,产量不高的问题。研究引入了用于人工栽培的北虫草菌种(Cordyceps militaris),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提取北虫草胞外多糖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单因素筛选实验及Placket... 针对北虫草人工栽培中菌丝液体发酵培养菌丝长速慢,产量不高的问题。研究引入了用于人工栽培的北虫草菌种(Cordyceps militaris),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提取北虫草胞外多糖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单因素筛选实验及Plackett-Burman分析表明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分别为蔗糖、酵母粉、磷酸二氢钾。爬坡试验进一步得出,当蔗糖浓度为25 g·L^(-1)、酵母粉为6 g·L^(-1)、磷酸二氢钾为2 g·L^(-1)时,北虫草生物量达到较大值2.113 g·L^(-1)。最后经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分析得出,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6.364 g·L^(-1)、酵母粉6.699 g·L^(-1)、磷酸二氢钾2.093 g·L^(-1),此时菌丝干重达到最大值为2.314 g·L^(-1)。验证实验表明结果准确,产量提升了107.34%。对胞外多糖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与脂质过氧化抑制率测定试验表明清除率与样品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虫草 发酵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法 中心组合设计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微创埋线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并抑郁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蔡绍杰 白妍 +4 位作者 马振旺 李振宇 褚慧玲 孙一鸣 胡丙成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CPPS)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前列腺炎[1],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和生殖区疼痛,常见于中老年男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发病率高达8.2%[2]。该病病理...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CPPS)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前列腺炎[1],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和生殖区疼痛,常见于中老年男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发病率高达8.2%[2]。该病病理机制相对复杂,具有罹患后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等特点,并且容易引起一系列复杂的并发症,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身心伤害,进而出现焦虑、抑郁及性功能障碍等症状,且临床疗效欠佳[3-4]。CPPS合并抑郁是指CPPS迁延日久患者精神或心理轻度损害的疾病,据统计,CP/CPPS患者抑郁症的比例可达78%,重度抑郁症高达60%[5],目前西医治疗通常给予CPPS和抗抑郁对症治疗[6]。临床研究表明,微创埋线可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各项症状[7]。本课题旨在探讨微创埋线对CPPS后抑郁的临床疗效,以供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重度抑郁症 中老年男性 轻度损害 生殖区 性功能障碍 CPPS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女性围绝经期黄褐斑的认识与针刺治疗
7
作者 张玮玉 白妍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黄褐斑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色素沉积性疾病。因其病因比较特殊,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故会给围绝经期的女性带来很大的心理影响。本文根据作者的临床经验,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资料的查阅,提出了用针刺对女性围绝经期黄褐斑进行治疗的看法,并对... 黄褐斑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色素沉积性疾病。因其病因比较特殊,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故会给围绝经期的女性带来很大的心理影响。本文根据作者的临床经验,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资料的查阅,提出了用针刺对女性围绝经期黄褐斑进行治疗的看法,并对近几年临床中出现的副作用少、效果好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黄褐斑 针刺治疗
下载PDF
神门穴为主针刺治疗失眠症5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8
作者 白妍 金春玉 东贵荣 《针灸临床杂志》 2004年第4期41-42,共2页
根据失眠症神失所主、阴阳失调的病机 ,采用神门穴为主 ,随症配以阴经穴、阳经穴、气穴或血穴对 5 6例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痊愈 2 4例 ,显效 2 6例 ,有效 4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 96 .4 %。表明该针刺疗法疗效显著 ,作用持久 ,无... 根据失眠症神失所主、阴阳失调的病机 ,采用神门穴为主 ,随症配以阴经穴、阳经穴、气穴或血穴对 5 6例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痊愈 2 4例 ,显效 2 6例 ,有效 4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 96 .4 %。表明该针刺疗法疗效显著 ,作用持久 ,无任何副作用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门穴 针刺疗法 失眠症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电针太阳、印堂穴对戊巴比妥钠所致大鼠睡眠脑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白妍 张倩 +1 位作者 东红升 东贵荣 《针灸临床杂志》 2006年第2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太阳”、“印堂”穴对戊巴比妥钠所致大鼠睡眠时间及时相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施以电针“太阳穴”、“印堂穴”,观察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的时间,同时用16道生理信号记录仪监测睡眠信号。结果:电针后戊巴... 目的:探讨电针“太阳”、“印堂”穴对戊巴比妥钠所致大鼠睡眠时间及时相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施以电针“太阳穴”、“印堂穴”,观察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的时间,同时用16道生理信号记录仪监测睡眠信号。结果:电针后戊巴比妥钠所致大鼠的睡眠时间明显延长,慢波睡眠2(SWS2)期在戊巴比妥钠所致大鼠的总睡眠时间中所占比例明显增加。结论:电针“太阳”、“印堂”穴可以增加戊巴比妥钠所致大鼠的慢波睡眠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穴 印堂穴 针刺 睡眠脑电
下载PDF
电针百会、太阳穴对帕金森模型大鼠黑质Caspase-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白妍 李志刚 +2 位作者 王顺 胡丙成 段国相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4年第5期534-536,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太阳穴对帕金森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纹状体双靶点注射6-OHDA建立大鼠帕金森病模型。实验分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美多巴组)和电针组,分组给予相应处理4周。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太阳穴对帕金森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纹状体双靶点注射6-OHDA建立大鼠帕金森病模型。实验分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美多巴组)和电针组,分组给予相应处理4周。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黑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脑黑质Caspase-3表达明显增多,多巴胺神经元细胞凋亡显著,电针百会、太阳穴可使Caspase-3表达下调,使多巴胺神经元细胞凋亡程度减轻。结论:电针百会、太阳穴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Caspase-3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减少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百会 穴/太阳 帕金森病/针灸疗法 Caspase-3/针灸效应 细胞凋亡 大鼠
下载PDF
不同电针百会、太阳穴对帕金森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白妍 李志刚 +2 位作者 王顺 胡丙成 段国相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4年第5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电针(音乐电针、脉冲电针)百会、太阳穴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单侧纹状体双靶点注射6-OHDA建立大鼠帕金森病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脉冲电针组和音乐电针组,分别... 目的:探讨不同电针(音乐电针、脉冲电针)百会、太阳穴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单侧纹状体双靶点注射6-OHDA建立大鼠帕金森病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脉冲电针组和音乐电针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4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纹状体多巴胺(DA)含量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黑质细胞凋亡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纹状体DA含量下降,黑质神经元细胞凋亡显著,不同电针百会、太阳穴可使DA含量升高,使神经元细胞凋亡程度减轻,且音乐电针组作用优于脉冲电针组。结论:不同电针百会、太阳穴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DA的含量,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减少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来实现的;同时音乐电针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百会 穴/太阳 帕金森病/针灸疗法 DA/针灸效应 细胞凋亡 大鼠
下载PDF
红外线热成像仪联合比色卡血运观察在移再植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飞飞 陈盛 +3 位作者 韩素琴 白妍 许蔓芸 潘兰玲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2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红外线热成像仪联合比色卡血运观察在移再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该院手外科收治并行移再植术后患者242例,分为对照组118例与观察组1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运观察,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红外线热成... 目的探讨红外线热成像仪联合比色卡血运观察在移再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该院手外科收治并行移再植术后患者242例,分为对照组118例与观察组1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运观察,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红外线热成像仪联合比色卡血运观察,比较两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成活率及试验前后护士工作成就感。结果观察组移再植组织血管危象发生率5.2%(9/173)低于对照组的15.9%(25/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再植组织成活率97.7%(169/173)高于对照组的93.6%(147/15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护士工作成就各维度得分均较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热成像仪联合比色卡血运观察用于移再植组织中可预防血管危象,提升成活率,也有助于提升护士工作成就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热成像仪 比色卡 血运观察 移植术 再植术 组织重建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干预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欣 白妍 陈宏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2期419-420,F0003,共3页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位居第二,死亡率位居第一位的恶性肿瘤[1],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虽然目前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免疫等在不断改进,但临床效果欠佳。近年来,中医药干预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成为中医药...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位居第二,死亡率位居第一位的恶性肿瘤[1],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虽然目前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免疫等在不断改进,但临床效果欠佳。近年来,中医药干预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成为中医药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医药治疗肺癌主要包括扶正培本、益气健脾、活血祛瘀、解毒散结等治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具有“益气活血”作用的中药复方、中药单体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调节机体免疫以及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等多种机制干预肺癌。因此本文对近年来“益气活血法”干预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法 血液高凝状态 益气健脾 活血祛瘀 扶正培本 中医药治疗 解毒散结 分子靶向
下载PDF
肠道菌群失调及代谢产物水平异常在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发病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白妍 兰丽珍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109-112,共4页
T2DM患者发生抑郁症的潜在生物学机制主要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失调、5-羟色胺功能紊乱、炎症激活、神经营养因子异常、海马体损伤等。糖尿病导致肠道菌群的丰度及多样性改变,通过激活HPA轴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肠道菌群... T2DM患者发生抑郁症的潜在生物学机制主要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失调、5-羟色胺功能紊乱、炎症激活、神经营养因子异常、海马体损伤等。糖尿病导致肠道菌群的丰度及多样性改变,通过激活HPA轴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肠道菌群与葡萄糖代谢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促进糖尿病患者抑郁的发病。肠道菌群失调影响海马功能,导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异常而促进糖尿病患者抑郁的发生。血糖异常导致可缓解抑郁症状的产短链脂肪酸的菌群减少,短链脂肪酸的失调,从而促进抑郁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血清三甲胺氧化物浓度增加,促进动脉内皮功能紊乱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生成减少,从而导致糖尿病患者抑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三甲胺氧化物 单胺类神经递质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并发症 抑郁症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 5-羟色胺功能紊乱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H06株囊膜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及生物学功能检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白妍 赵蕾 +4 位作者 杜威威 潘龙 黄小丹 杨贵君 李广兴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67-1974,共8页
采用RT-PCR方法扩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HH06株E基因全长,经抗原性和亲水性分析,将E基因部分序列(193~327bp)亚克隆于pET-32a(+)和PVAX1载体中。将阳性重组质粒pET-32a-E1转化E.coli Rosetta... 采用RT-PCR方法扩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HH06株E基因全长,经抗原性和亲水性分析,将E基因部分序列(193~327bp)亚克隆于pET-32a(+)和PVAX1载体中。将阳性重组质粒pET-32a-E1转化E.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获得大小约为23ku的重组截短E1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蛋白与IBV全病毒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反应。以纯化后的E1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抗体效价达到220;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E1多克隆抗体与重组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多克隆抗体可检测到PVAX-E1转染Hela细胞表达的E1蛋白和感染鸡胚肾细胞(CEK)中的HH06株IBV,抗E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E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囊膜蛋白 多克隆抗体 免疫印迹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下载PDF
温胆汤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内单胺类递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1
16
作者 张福利 马伯艳 +3 位作者 白妍 李淑莲 卜磊 吴晓丹 《中医药信息》 2005年第2期48-49,共2页
目的 :探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胆汤改善失眠大鼠睡眠的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机制。方法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PCPA化失眠大鼠下丘脑内NE及 5 -HT、5 -HIAA含量。结论 :温胆汤可以降低大鼠下丘脑内NE含量、升高下丘脑内 5 -HT、5 ... 目的 :探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胆汤改善失眠大鼠睡眠的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机制。方法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PCPA化失眠大鼠下丘脑内NE及 5 -HT、5 -HIAA含量。结论 :温胆汤可以降低大鼠下丘脑内NE含量、升高下丘脑内 5 -HT、5 -HTAA含量 ,推测温胆汤改善失眠大鼠唾眠的机制与其影响大鼠下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温胆汤 单胺类神经递质 大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不同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结肠黏膜脑肠肽GAS、NPY、CGR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滕金艳 李志刚 +1 位作者 白妍 赛音朝克图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百会""印堂"对抑郁模型大鼠结肠黏膜三种胃肠道相关脑肠肽胃泌素(GAS)、神经肽Y(NPY)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为揭示针刺治疗抑郁症胃肠道躯体化症状作用途径提供实验依据,并比较不同电...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百会""印堂"对抑郁模型大鼠结肠黏膜三种胃肠道相关脑肠肽胃泌素(GAS)、神经肽Y(NPY)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为揭示针刺治疗抑郁症胃肠道躯体化症状作用途径提供实验依据,并比较不同电针的作用效果。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百优解组、脉冲电针组、音乐电针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的温和刺激结合孤养方法制备抑郁模型。百忧解组每天将百忧解以生理盐水配制灌胃给药。脉冲电针组针刺大鼠"百会"和"印堂"穴,接脉冲电针治疗仪。音乐电针组取穴同脉冲点针组,接音乐电针治疗仪。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结肠黏膜GAS、NPY、CGRP含量。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大鼠结肠黏膜GAS含量显著降低(P<0.05),NPY含量显著升高(P<0.05),CGRP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脉冲电针组、音乐电针组及百忧解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结肠黏膜GAS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NPY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CGRP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音乐电针组与脉冲电针组相比,大鼠结肠黏膜CGRP含量降低水平更为显著(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通过调整抑郁后胃肠道兴奋性激素与抑制性激素的失平衡来影响肠道中脑肠肽含量,从而调控脑-肠轴,使抑郁后胃肠功能紊乱状态得到改善,而且音乐电针组优于脉冲电针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肠肽 脉冲电针 音乐电针
下载PDF
头穴针刺对急性脑出血大鼠痛反应神经元电活动的双向调节 被引量:9
18
作者 东贵荣 白妍 +2 位作者 金春玉 东红升 李丽秋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9期48-50,共3页
目的:采用微电极技术,观察大鼠脑出血前后头穴针刺对其甩尾反射潜伏期和神经元放电变化的双向影响。方法:实验于2000-05/2001-03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电生理实验室完成。①体质量225~250g雄性Wistar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正常组,... 目的:采用微电极技术,观察大鼠脑出血前后头穴针刺对其甩尾反射潜伏期和神经元放电变化的双向影响。方法:实验于2000-05/2001-03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电生理实验室完成。①体质量225~250g雄性Wistar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正常组,盐水组,注血组,针刺组,每组8只。②注血组和针刺组大鼠采用自身动脉血注入法,复制Wistar大鼠急性脑出血模型后,针刺组大鼠头穴透刺同时采用微电极技术,电麻仪为G-6805型,正极接百会,负极接太阳。选参数为1V,15Hz,通电时间为10min。盐水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其余步骤同注血组。③采用辐射热照尾诱发放电的方法,观察大鼠脑出血前后头穴针刺对甩尾反射潜伏期和痛反应神经元放电变化。结果:①左尾核及左束旁核注血组在注血后各时间窗内痛兴奋神经元放电与注血前相比潜伏期延长,净增值减少(P<0.05,P<0.01),痛抑制神经元放电与注血前相比抑制时程延长,净增值减少(P<0.01),并有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的趋势。②左尾核及左束旁核针刺组痛兴奋神经元在注血前针刺后潜伏期延长,净增值减少(P<0.01);痛抑制神经元在注血前针刺后抑制时程缩短,净增值增加(P<0.01)。③针刺组在注血后针刺后与注血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使延长的潜伏期和抑制时程缩短,减少的净增值增加。结论:急性脑出血大鼠痛反应神经元的电活动在注血早期即受到抑制,并有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的趋势。针刺对脑出血前后痛反应神经元的电活动具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穴位 头颈部 双向调节作用 脑出血 疾病模型 动物 电生理学
下载PDF
音乐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和结肠黏膜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滕金艳 李志刚 +1 位作者 白妍 赛音朝克图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观察音乐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结肠黏膜β-内啡肽(β-EP)的影响,以揭示针刺治疗抑郁症胃肠道躯体化症状的作用机制,并验证其作用效果。方法将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百优解组、音乐电针组,每组12只。采用慢... 目的观察音乐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结肠黏膜β-内啡肽(β-EP)的影响,以揭示针刺治疗抑郁症胃肠道躯体化症状的作用机制,并验证其作用效果。方法将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百优解组、音乐电针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的温和刺激结合孤养方法制备抑郁模型。百忧解组每天灌胃给药。音乐电针组针刺大鼠"百会"和"印堂"穴,接音乐电针治疗仪。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EP含量。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下丘脑β-EP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结肠黏膜β-EP含量显著升高(P<0.05);音乐电针组及百忧解组与模型组相比,下丘脑β-EP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结肠黏膜β-EP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音乐电针治疗可调整不同部位脑—肠肽含量的失平衡,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肠肽 Β-内啡肽 音乐电针
下载PDF
温胆汤的睡眠改善作用与失眠大鼠脑中胆囊收缩素8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5
20
作者 马伯艳 张福利 +1 位作者 周景华 白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5期45-47,共3页
目的:分析中药复方温胆汤改善睡眠的作用与脑肠肽-胆囊收缩素8表达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1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方药分析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对氯苯丙氨酸化失... 目的:分析中药复方温胆汤改善睡眠的作用与脑肠肽-胆囊收缩素8表达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1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方药分析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对氯苯丙氨酸化失眠模型组、温胆汤组及地西泮组,每组7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复制大鼠失眠模型,动物出现昼夜节律消失,白天也活动不停,整体观察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不同,表明模型复制成功。模型复制成功后,每日8:00am按1mL/kg体积灌胃给药,温胆汤组大鼠给予600g/L温胆汤水煎液(由半夏10g,竹茹10g,枳实10g,橘皮15g,甘草5g,茯苓7.5g,生姜5片、大枣1枚(5g)组成,6.1g/kg生药);地西泮组给予92g/L地西泮水溶液;正常对照组和对氯苯丙氨酸化失眠模型组给予蒸馏水,1次/d,共6d。于末次给药50min后,将大鼠直接脱颈椎处死,取所需脑组织,按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处理后,在CMIAS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下分析温胆汤对失眠大鼠皮质及下丘脑胆囊收缩素8表达的影响。结果:2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各组大鼠大脑皮质及下丘脑胆囊收缩素8阳性细胞百分率比较:对氯苯丙氨酸化失眠模型组大鼠皮质、下丘脑胆囊收缩素8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35±0.33)%,(15.14±0.69)%;(5.95±0.84)%,(27.96±2.42)%,t=3.6003,12.8119,P<0.01],温胆汤组大鼠皮质、下丘脑胆囊收缩素8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对氯苯丙氨酸化失眠模型组[(5.47±0.89)%,(24.60±1.77)%,t=2.1211,9.4600,P<0.01]。地西泮组大鼠皮质、下丘脑胆囊收缩素8阳性细胞百分率与对氯苯丙氨酸化失眠模型组相近[(4.17±0.18)%,(16.82±1.70)%,P>0.05]。结论:中药复方温胆汤可以明显增强失眠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胆囊收缩素8的阳性表达,进而增加大鼠睡眠,推测胆囊收缩素8可能是“胃不和”与“卧不安”之间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入睡和睡眠障碍 胆囊收缩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