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1
作者 张亚楠 符明明 +1 位作者 白少元 朱宗强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
以调研和分析为基础,找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再以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为例,探索和思考“双一流”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 以调研和分析为基础,找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再以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为例,探索和思考“双一流”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师资队伍保障、学术氛围营造等方面构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为地方高校专业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创新型研究生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五省吾思——论工科院校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高阶思维培养 被引量:1
2
作者 白少元 许丹丹 +3 位作者 张亚楠 张琴 刘辉利 丁彦礼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期42-45,共4页
高阶思维培养是新时期工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高阶思维培养关键在于发散性思维的求异性及收敛性思维的求同性的统一。该文在阐述高阶思维的特点、思考方式及教学关键的基础上,... 高阶思维培养是新时期工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高阶思维培养关键在于发散性思维的求异性及收敛性思维的求同性的统一。该文在阐述高阶思维的特点、思考方式及教学关键的基础上,提出“五省吾思”高阶思维强化训练法,并从问题设计的原理,评判考察重点及实施过程三个角度展开,结合其在环境工程CAD课程上的应用情况进一步阐述,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为工科院校一流课程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课程 两性一度 高阶思维 五省吾思 课程思政
下载PDF
环境水体中抗病毒药物的赋存及其在污水处理厂的去除研究进展
3
作者 白少元 黄英才 +2 位作者 李雨桓 张琴 王梅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8-484,共7页
分析了抗病毒药物的大量使用、药物残余物与代谢物滞留于环境水体的污染现状。从药物的代谢、环境中的转化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去除效果等方面论述了抗病毒药物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对比了膜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法、氯化消毒、臭氧氧... 分析了抗病毒药物的大量使用、药物残余物与代谢物滞留于环境水体的污染现状。从药物的代谢、环境中的转化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去除效果等方面论述了抗病毒药物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对比了膜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法、氯化消毒、臭氧氧化及稳定池等工艺单一处理或联合处理系统对抗病毒药物的去除效果、去除原理及适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对于抗病毒药物这一新污染物在水处理中的预防措施及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 水体 赋存现状 毒理学评价 污水处理
下载PDF
基于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实践课程问题设计——以《环境监测实践》为例
4
作者 刘辉利 张琴 +3 位作者 白少元 许丹丹 张亚楠 黄亮亮 《创新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105-109,共5页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五省吾思”是通过引导学生针对新知识点设定五个问题的反思式学习模式,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设计了针对专业实践课程的“五省...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五省吾思”是通过引导学生针对新知识点设定五个问题的反思式学习模式,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设计了针对专业实践课程的“五省”问题并应用于《环境监测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同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充分的师生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实践课程 “问题导向式”教学 “五省吾思”
下载PDF
混凝法处理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白少元 解庆林 +2 位作者 李艳红 游少鸿 张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7-69,共3页
采用硫酸铝、PAC、氯化铁和明矾四种混凝剂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除磷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四种混凝剂硫酸铝、PAC、氯化铁和明矾的最佳投药量分别为40mg/L、30mg/L、50mg/L和70mg/L,最佳pH范围分别为6.92~8.08、5.92~10.07、6... 采用硫酸铝、PAC、氯化铁和明矾四种混凝剂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除磷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四种混凝剂硫酸铝、PAC、氯化铁和明矾的最佳投药量分别为40mg/L、30mg/L、50mg/L和70mg/L,最佳pH范围分别为6.92~8.08、5.92~10.07、6.92~10.07和6.92~8.08,在此最佳条件下,出水中总磷浓度分别为0.18 mg/L、0.03 mg/L、0.17 mg/L和0.19 mg/L,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80.85%、96.81%、81.73%和79.73%。处理后出水总磷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总磷浓度≤0.2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沉淀 除磷 投药量 PH
下载PDF
复合流人工浮岛系统植物与基质在污染水体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白少元 张华 解庆林 《净水技术》 CAS 2010年第1期9-15,共7页
作为原位生态修复方法的一种,人工浮岛具有构建简单、操作管理方便、投资及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较低的氮磷净化效率限制了其应用。由此,复合流人工浮岛作为一种新型的浮岛形式而发展起来。针对复合流人工浮岛的结构特征,综合论述了植物... 作为原位生态修复方法的一种,人工浮岛具有构建简单、操作管理方便、投资及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较低的氮磷净化效率限制了其应用。由此,复合流人工浮岛作为一种新型的浮岛形式而发展起来。针对复合流人工浮岛的结构特征,综合论述了植物、基质及其他影响因素在复合流人工浮岛中的作用。在植物影响因素方面,主要论述了植物根系分泌物及微生物量、植物生长状态、泌氧能力、对氮磷富集能力及植物覆盖率的影响;在基质的作用方面,主要概括了基质的粒径、孔隙率、渗透系数和基质成分等物理化学参数及过水能力的影响。此外,对可能影响系统运行的水力梯度、温度及进水负荷等因素也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流人工浮岛 富营养化 影响因素 植物 基质
下载PDF
复合介质人工浮岛对缓流水体N、P修复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白少元 王明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共6页
针对目前人工浮岛技术对氮磷去除效率低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层状复合介质人工浮岛原位水体净化技术,通过试验对其受水力停留时间、气水比及温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人工浮岛技术对于缓流地表水体N、P去除效果较好,且优于传... 针对目前人工浮岛技术对氮磷去除效率低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层状复合介质人工浮岛原位水体净化技术,通过试验对其受水力停留时间、气水比及温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人工浮岛技术对于缓流地表水体N、P去除效果较好,且优于传统人工浮岛装置。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其去除率增大,通过试验进一步确定其适宜气水比为10:1,此时系统对氮磷的去除率比未曝气时增加1倍。在此运行条件下,水温高于13℃及水力停留时间为2.5d时,人工浮岛系统对水体中氨氮、硝酸盐氮、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6%、63.8%、82%和83.5%;当水温低于13℃时去除率显著降低,此时延长HRT至7d时,系统对总氮和总磷仍有较高的净化效果,去除率分别为70.1%和6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浮岛 野外试验 富营养化 缓流地表水体 脱氮除磷 水力停留时间 曝气 温度
原文传递
零价纳米铁在水污染修复中的研究现状及讨论 被引量:19
8
作者 白少元 王明玉 《净水技术》 CAS 2008年第1期35-40,53,共7页
详细介绍了零价纳米铁在水污染修复中的研究现状,包括可以修复的污染物种类、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等。纳米铁可以去除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溶解氧、pH、污染物初始浓度、纳米铁的投加量、粒径、超声... 详细介绍了零价纳米铁在水污染修复中的研究现状,包括可以修复的污染物种类、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等。纳米铁可以去除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溶解氧、pH、污染物初始浓度、纳米铁的投加量、粒径、超声波的协同作用和纳米铁的修饰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纳米铁 水污染修复 净化机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混凝沉淀法处理低含磷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白少元 解庆林 《净水技术》 CAS 2006年第2期46-48,共3页
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含磷浓度较低,要达到回用标准仍需进一步去除。利用FeCl3、FeSO4、Al2(SO4)3 和聚合氯化铝(PAC)四种混凝剂在室温条件下对含磷浓度为1.2mg/L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混凝处理,寻找最佳处理效果的投药量和pH... 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含磷浓度较低,要达到回用标准仍需进一步去除。利用FeCl3、FeSO4、Al2(SO4)3 和聚合氯化铝(PAC)四种混凝剂在室温条件下对含磷浓度为1.2mg/L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混凝处理,寻找最佳处理效果的投药量和pH值。实验表明,欲使处理后出水总磷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FeCl3 的最佳投药量为30mg/L,最佳pH为7.24-9.00;Al3(SO4)3的最佳投药量为50mg/L,最佳pH为6.92-8.04;PAC的最佳投药量为30mg/L,最佳pH为7.24-7.94,而FeSO4对磷的去除效果较差,当投药量达70mg/L时,去除率仅为2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含磷废水 混凝沉淀 除磷 混凝剂
下载PDF
成果导向教育模式下环境工程CAD课程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1
10
作者 白少元 解庆林 +2 位作者 游少鸿 黄亮亮 靳振江 《高教学刊》 2017年第2期61-62,64,共3页
通过对近5年来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图纸及课程设计图纸的问题查阅发现,工程思维缺乏、图形绘制规范化欠缺是学生绘制图纸中最为普遍的两个问题。在此情况下,利用成果导向性理念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进行调整,以调动学生学习绘图... 通过对近5年来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图纸及课程设计图纸的问题查阅发现,工程思维缺乏、图形绘制规范化欠缺是学生绘制图纸中最为普遍的两个问题。在此情况下,利用成果导向性理念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进行调整,以调动学生学习绘图的热情,课程改革后学生绘图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环境工程CAD 毕业设计图纸 工程思维 制图规范化
下载PDF
培养学生工程思维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及就业竞争力 被引量:5
11
作者 白少元 解庆林 +1 位作者 游少鸿 丁彦礼 《大学教育》 2017年第6期121-122,127,共3页
环境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体现,高质量的毕业设计体现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目前,学生工程思维缺乏是影响其毕业设计质量及就业竞争力的主要问题。在专业知识讲授过程及实践环... 环境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体现,高质量的毕业设计体现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目前,学生工程思维缺乏是影响其毕业设计质量及就业竞争力的主要问题。在专业知识讲授过程及实践环节培养中注重学生工程思维教育,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毕业设计 质量工程 思维 就业竞争力
下载PDF
新型人工浮岛流场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白少元 王明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08-2214,共7页
近期提出的新型人工浮岛是通过两种不同透水能力基质材料的填充在系统内部形成2个不同水流与溶解氧浓度区域,两区域的过流能力及两者之间水流交换量对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为实现这一新型人工浮岛基质结构设计参数的优化,... 近期提出的新型人工浮岛是通过两种不同透水能力基质材料的填充在系统内部形成2个不同水流与溶解氧浓度区域,两区域的过流能力及两者之间水流交换量对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为实现这一新型人工浮岛基质结构设计参数的优化,进一步提高净化能力,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结构条件下流场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发现,影响两区域水流交换量及其过流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基质材料的填充形状、填充深度及透水能力,其中"钟乳状"形态较"层状"填充形态人工浮岛具有更好的两区域间水流交换能力及过流能力,理论上具有更好的净化效果。根据模拟结果确定的设计参数构建小试试验系统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论吻合。可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人工浮岛内部水流状态进行模拟分析,能够为人工浮岛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浮岛 数值模拟 水流通量 填充结构 脱氮除磷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下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整合 被引量:8
13
作者 白少元 王敦球 游少鸿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1期68-70,共3页
根据环境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提出课程整合目标、思路以及课程整合的重点与难点,并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教材的建设、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对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卓越人才 课程整合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环境工程
下载PDF
两段生物膜法处理城市污水厂出水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少元 解庆林 +1 位作者 李艳红 潘春玲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5,共5页
采用两段生物膜法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研究,主要研究系统对氨氮和COD的处理效果及水力停留时间、回流比和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h,最佳回流比为100%;在此条件下系统运行12个月,运行期间... 采用两段生物膜法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研究,主要研究系统对氨氮和COD的处理效果及水力停留时间、回流比和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h,最佳回流比为100%;在此条件下系统运行12个月,运行期间氨氮和COD的进水浓度范围分别为1.37~19.95mg/L和14.40~37.50mg/L时,出水浓度范围分别为0.01~3.15mg/L和7.36~19.02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05%和39.96%.氨氮和COD的去除率在2月份最低,分别为82.50%和14.40%;5月份最高,分别为98.50%和48.50%.出水中两项水质指标达到设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 生物膜法 两段生物接触氧化法 回用
下载PDF
基于研究型课程理念的《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少元 解庆林 游少鸿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12期125-126,共2页
环境工程概论是环境类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课。本文在分析传统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尝试将研究型教学手段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研究依托课题化的教学实践方式设定课程改革目标,从课题设计、课题实施和... 环境工程概论是环境类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课。本文在分析传统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尝试将研究型教学手段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研究依托课题化的教学实践方式设定课程改革目标,从课题设计、课题实施和课题成果评价三个方面对环境工程概论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概论 研究型教学 课题式教学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白少元 解庆林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年第28期49-49,51,共2页
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格局中承担着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一个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经济建设的需求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出发,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现状,从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规格、... 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格局中承担着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一个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经济建设的需求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出发,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现状,从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应用型 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柚皮活性炭对氨氮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华 张学洪 +3 位作者 白少元 梁美娜 苑守瑞 朱义年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59,共4页
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柚皮活性炭,探讨其对废水中氨氮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H为2~12,温度为30~50℃条件下,柚皮活性炭对氨氮均能取得较好的吸附效果;相同氨氮初始浓度条件下,随着投加量增加,单位质量柚皮活性炭对氨氮的吸附量明显... 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柚皮活性炭,探讨其对废水中氨氮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H为2~12,温度为30~50℃条件下,柚皮活性炭对氨氮均能取得较好的吸附效果;相同氨氮初始浓度条件下,随着投加量增加,单位质量柚皮活性炭对氨氮的吸附量明显减少;初始氨氮浓度越大,氨氮吸附量也越大。吸附数值遵循Henry及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 活性炭 氨氮 吸附
下载PDF
利用人工湿地系统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尾水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艳红 解庆林 +1 位作者 白少元 游少鸿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6-89,共4页
利用垂直复合流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污水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研究,植物床选用美人蕉、菖蒲、茭草、芋头和象草混合栽种,采用石英砂为主体填料。实验研究表明:人工湿地系统在停留时间为24h,水力负荷为0.4m3(m2·d)的运行条件... 利用垂直复合流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污水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研究,植物床选用美人蕉、菖蒲、茭草、芋头和象草混合栽种,采用石英砂为主体填料。实验研究表明:人工湿地系统在停留时间为24h,水力负荷为0.4m3(m2·d)的运行条件处理效果较佳,在此条件下连续稳定运行10个月,处理后的尾水主要指标达到(GBT189212002)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深度处理 水力停留时间
下载PDF
曝气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填料吸附磷性能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游俊杰 丁彦礼 +3 位作者 白少元 孙婷 许健 游少鸿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6-110,共5页
为研究曝气对人工湿地填料吸附磷性能的影响,对运行近3 a的曝气及未曝气人工湿地填料进行直接解吸、直接吸附和吸附后再解吸能力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人工湿地磷吸附量在床体中的分布由进水端到出水端、表层到底层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为研究曝气对人工湿地填料吸附磷性能的影响,对运行近3 a的曝气及未曝气人工湿地填料进行直接解吸、直接吸附和吸附后再解吸能力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人工湿地磷吸附量在床体中的分布由进水端到出水端、表层到底层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曝气对人工湿地磷的吸附具有促进作用,床体各处填料量有不同程度的吸附量,且相比未曝气人工湿地磷的吸附量增加了8.93%~18.15%。人工湿地填料对磷吸附的同时伴有解吸过程,解吸量占总吸附量的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曝气 填料 磷吸附 解吸
原文传递
以工程教育认证助推环境工程专业全面深化改革 被引量:16
20
作者 游少鸿 白少元 +2 位作者 李艳红 黄亮亮 覃礼堂 《高教学刊》 2017年第16期90-92,95,共4页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思想,结合广西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阐述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在此基础上,从加强教师业务水平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促进科研项目教学的转化力度、探索多样性的...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思想,结合广西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阐述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在此基础上,从加强教师业务水平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促进科研项目教学的转化力度、探索多样性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以及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环境工程专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以持续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环境工程专业 深化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