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衰弱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李娜 白彝华 +3 位作者 蒋红樱 张凤 李萌 杨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0-335,共6页
目的分析长期维持性透析(简称:透析)患者的衰弱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不同的透析方式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复阳与衰弱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2-6月在肾内科规律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的方法进行调查,收集患... 目的分析长期维持性透析(简称:透析)患者的衰弱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不同的透析方式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复阳与衰弱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2-6月在肾内科规律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的方法进行调查,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的透析方式,明确患者是否为COVID-19复阳。使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标准将患者分为3组: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和衰弱综合征组。比较3组患者衰弱表型的临床特征,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透析方式及COVID-19复阳与衰弱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衰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透析患者246例,其中无衰弱组77例(31.3%),衰弱前期组83例(33.7%),衰弱综合征组86例(35.0%)。衰弱综合征组呈现出高龄、高透析前血肌酐水平、低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合并胸腔积液的特征(均P<0.05)。血透组和腹透组的衰弱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0)。COVID-19复阳患者的衰弱评分较未复阳者高(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COVID-19复阳、血清白蛋白、透析前血肌酐及胸腔积液与患者发生衰弱综合征独立相关(均P<0.05)。结论透析患者衰弱综合征呈现出较高的发生率,其发生与透析方式无关;高血清白蛋白水平是患者发生衰弱综合征的保护性因素,而COVID-19复阳、高龄、透析前高血肌酐水平及胸腔积液是其发生衰弱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衰弱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复阳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对糖尿病肾病小鼠lncRNA的干预及肾脏保护的可能机制
2
作者 凡洋 李亚玲 +1 位作者 雷蕾 白彝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5-1632,共8页
目的 筛选糖尿病肾病(DN)小鼠模型中异常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探索与间充质干细胞(MSC)干预可能的lncRNA是否对小鼠肾脏起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来源的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对DN小鼠RNAseq... 目的 筛选糖尿病肾病(DN)小鼠模型中异常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探索与间充质干细胞(MSC)干预可能的lncRNA是否对小鼠肾脏起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来源的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对DN小鼠RNAseq数据与正常小鼠进行筛选,得到与DN相关的lncRNA并进行验证,得到上调前3名的lncRNA,选取变化最显著的lncRNA进行下一步实验。分离培养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RTECs)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分组培养mRTECs[对照组、高糖(HG)组、HG+BMSC组],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各组mRTECs细胞增殖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mRTECs中胶原蛋白(collagen)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蛋白(cadherin) mRNA表达。采用siRNA敲减mRTECs中lncRNA的表达,构建正确的pcDNA3.1(+)质粒扩大培养。分组培养mRTECs(对照组、NC组、lncRNA组;si-NC组、si-lncRNA组、HG组、HG+si-lncRNA组;HG+BMSC组、HG+BMSC+lncRNA组),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collagenⅠ、α-SMA、vimentin、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 上调前3位的lncRNA为lncRNA NONMMUG023935、lncRNA NONMMUG030287、lncRNA NONMMUG004302。mRTECS经HG处理后,细胞增殖率、collagenⅠ、α-SMA和vimentin及lncRNA NONMMUG023935、lncRNA NONMMUG030287、lncRNA NONMMUG004302表达显著上升,E-cadherin表达显著下降(P<0.05)。而加入BMSC的mRTECs经HG处理后,上述指标的结果相反(P<0.05)。根据上述3个lncRNA表达变化绝对值最大选取lncRNA NONMMUG023935进行后续实验。转染si-lncRNA-NONMMUG023935后,相对应的lncRNA-NONMMUG023935表达显著降低(P<0.01)。lncRNA NONMMUG023935过表达可促进对mRTECs的损伤(P<0.05),BMSC可通过下调lncRNA NONMMUG023935表达从而抑制对HG诱导的mRTECs的损伤(P<0.05)。结论 MSC可下调DN肾小管上皮细胞中lncRNA NONMMUG023935的表达,从而改善肾脏纤维化,这可能是MSC延缓DN进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间充质干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凡洋 李亚玲 +2 位作者 雷蕾 黄丽岚 白彝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22-26,共5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随着病程进展最终可能导致终末期肾脏病。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转录本长度>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与许多人类疾病的发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随着病程进展最终可能导致终末期肾脏病。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转录本长度>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与许多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有研究发现,lncRNA MALAT1、lncRNA NEAT1、lncRNA TUG1、lncRNA KCNQ1OT1、lncRNA MAIT、lncRNA GAS5等在糖尿病肾病中异常表达,本文就上述几种lncRNA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可能作用机制展开综述,旨在为探索糖尿病肾病新的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长链非编码RNA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调节LXA4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影响
4
作者 李亚玲 凡洋 +1 位作者 雷蕾 白彝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8期73-78,126,共7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N组(n=30)和正常对照组(n=6)。DN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N组(n=30)和正常对照组(n=6)。DN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DN模型,进一步将其分为DN组、DN+MSC组、DN+LXA4(脂氧素A4)组、DN+LXA4+WRW4(LXA4拮抗剂)组、DN+MSC+WRW4组,每组6只大鼠;正常对照组大鼠则给予等量枸橼酸钠溶液。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加入高糖培养72h后,对细胞进行分组,即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MSC组、高糖+LXA4组、高糖+LXA4+WRW4组、高糖+MSC+WRW4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炎症和纤维化相关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结果利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大鼠DN模型,本研究证实了MSC和LXA4均能够减低高糖组细胞中炎症和纤维化指标(TGF-β1、IL-6、IL-8、IFN-γ)的表达;经WRW4处理后,上述作用被抑制。同时本研究还证实了经MSC和LXA4处理后,高糖组细胞和DN组大鼠模型中p-Smad2、p-Smad3、CXCL1和CXCR2的表达减低;经WRW4抑制后,p-Smad2、p-Smad3、CXCL1、CXCR2表达均减少。结论MSC干预可抑制DN中肾脏的纤维化和炎性因子表达,MSC对DN的这种肾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DN肾组织中LXA4的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间充质干细胞 脂氧素A4 炎症 纤维化
下载PDF
不同输注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疗效初探 被引量:11
5
作者 白彝华 王家平 +3 位作者 王剑松 连希艳 蒋红樱 李龙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80-1183,I0005,共5页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经不同输注方式移植入阿霉素慢性肾病大鼠体内对肾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左侧肾切除后以2.5 mg/kg剂量给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次/周,连续2次,慢性肾病模型成功后,将成模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3组:阿霉...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经不同输注方式移植入阿霉素慢性肾病大鼠体内对肾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左侧肾切除后以2.5 mg/kg剂量给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次/周,连续2次,慢性肾病模型成功后,将成模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3组:阿霉素慢性肾病对照(ADR)组、干细胞经肾动脉移植(M-A)组、干细胞经外周静脉移植(M-V)组,另选12只正常大鼠设正常对照(N)组。BMSCs经体外培养后,以2×106个/mL经肾动脉注射到M-A组大鼠体内,2×106个/mL经尾静脉注射到M-V组大鼠体内,2周后再次同样方法注射等量BMSCs。检测移植当周、移植后1周、2周大鼠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24 h尿微量蛋白,末次注射干细胞后第1周于激光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和干细胞在肾脏内分布情况。结果M-A组、M-V组和ADR组在各观察时点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总量、24 h尿微量蛋白均明显高于N组(P<0.01)。移植后1、2周M-A组的24 h尿微量蛋白低于ADR组(P<0.01),且M-A组的血肌酐较ADR组和M-V组均降低(P<0.01)。移植后1周,M-A组24 h尿蛋白、24 h尿微量蛋白明显低于M-V组(P<0.01);但2周时尿蛋白和微量蛋白与M-V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MSCs移植可以改善阿霉素慢性肾病的肾损伤情况,在BMSCs移植后一段时间,BMSCs经肾动脉移植的效果优于经外周静脉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间质干细胞 骨髓移植 间质干细胞移植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Sprague-Dawley 阿霉素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现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4
6
作者 白彝华 杨敏 +2 位作者 廖云娟 蒋红樱 冯志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8-730,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心理状况,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心理状况,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估两组生活质量,并搜集观察组临床指标,统计观察组存在抑郁和焦虑的人数,对比两组SDS、SAS、生理健康(PCS)、心理健康(MCS)评分,分析观察组上述四项评分和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有58例(82.86%)患者SDS评分≥53分,60例(85.71%)患者SAS评分≤50分。观察组的SDS、S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CS、MC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和MCS评分与文化程度、透析时间、是否长时间独居和月收入情况有关,PCS评分与年龄、文化程度、透析时间、是否长时间独居和月收入情况有关(P<0.05)。结论大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心理问题,临床治疗时应结合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应采取合理的措施,以改善患者心理问题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与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白彝华 蒋红樱 +3 位作者 杨敏 廖云娟 何振坤 曾怡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031-4033,共3页
目的探讨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DAPD)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进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DAPD组(40例)和CAPD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 目的探讨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DAPD)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进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DAPD组(40例)和CAPD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每6个月行一次心功能的评估,心脏超声和胸部平片检查透析前、透析12个月、24个月左心室内径、右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壁厚度、室间隔厚度等心血管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DAPD组患者12个月和24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50%和15.00%,而CAPD组分别为17.50%和35.00%,时间越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大。两组患者入组时心胸比例无统计学差异,24个月时DAPD组患者心胸比例明显小于CAPD组,DAPD左心室内径小于CAPD组(P<0.05)。24个月时DAPD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82.50%,明显高于CAPD组55.00%(P<0.05)。DAPD组残余肾尿素清除指数(Kt/V)和肌酐清除率(Ccr)明显高于CAPD组(P<0.05)。结论采用DAPD模式的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心胸比例变化小,对心血管事件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心血管 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透析方式
下载PDF
两种造模方法致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白彝华 王家平 蒋红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3-656,共4页
目的观察两种造模方法对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肾脏损伤的影响,为不同类型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的选择建立提供参考。方法两种方法建立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1)大鼠5/6肾切除(A组);(2)单侧肾切除联合尾静脉重复注射阿霉素(B组)。分别测定各组... 目的观察两种造模方法对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肾脏损伤的影响,为不同类型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的选择建立提供参考。方法两种方法建立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1)大鼠5/6肾切除(A组);(2)单侧肾切除联合尾静脉重复注射阿霉素(B组)。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尿素氮、肌酐)、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并与正常大鼠(N组)作比较。结果 A组和B组大鼠均有血生化指标和肾脏病理改变,4、8、12周末时,两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CRP、MDA与N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P<0.01),白蛋白、SOD与N组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8周末时A、B组间MDA、SO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A、B组大鼠均有肾脏病理改变,肾小球及肾小管、肾间质均有损伤。8周末时,B组较A组肾间质炎症病理改变的程度和范围更加明显。结论单侧肾切除联合尾静脉重复注射阿霉素诱导的慢性肾衰竭模型与5/6肾切除诱导的慢性肾衰竭模型相比,微炎症状态及氧化应激失衡出现更早,肾间质更早出现炎症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肾病 5 6肾切除 慢性肾衰竭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创伤后急性肾衰竭62例临床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白彝华 杨敏 +3 位作者 蒋红樱 廖云娟 曾怡 何振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46-1947,共2页
急性肾衰竭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它可以使体内产生代谢产物积聚及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最突出的表现为尿量减少,然而尿量并不是判断有无急性肾衰竭的唯一指标,尤其在创伤后患者常常出现非少尿... 急性肾衰竭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它可以使体内产生代谢产物积聚及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最突出的表现为尿量减少,然而尿量并不是判断有无急性肾衰竭的唯一指标,尤其在创伤后患者常常出现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为了更好地诊断、治疗创伤后的肾衰竭,本文总结分析住院治疗创伤患者临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急性肾衰竭
下载PDF
云南地区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白彝华 潘毅 +2 位作者 蒋红樱 赵安佩 舒均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非卧床持续腹膜透析(CAPD)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云南省不同地区医院1 a内就诊的270例CAPD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按有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分成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组(178例)和发生心血管事件组(92例)...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非卧床持续腹膜透析(CAPD)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云南省不同地区医院1 a内就诊的270例CAPD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按有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分成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组(178例)和发生心血管事件组(92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人口学调查资料、临床资料、生化指标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学历程度、原发病、透析龄、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方面并无差异(P>0.05).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组患者在血红蛋白(Hb),总KT/V水平方面均低于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组(P<0.05),而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方面均高于无心脑血管事件组(P<0.05).结论云南地区CAPD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与多因素有关,其中血压控制情况、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非卧床持续腹膜透析 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人文关怀对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白彝华 蒋红樱 杨敏 《医学与哲学(B)》 2013年第3期93-94,共2页
腹膜透析患者存在许多心理障碍,迫切需要人文关怀,但整个社会和许多医务人员对此缺乏正确认识和重视,影响了患者身心康复。将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的64例腹膜透析患者列入研究,随机对其中32例患者给予人文关怀,并进行生活质量... 腹膜透析患者存在许多心理障碍,迫切需要人文关怀,但整个社会和许多医务人员对此缺乏正确认识和重视,影响了患者身心康复。将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的64例腹膜透析患者列入研究,随机对其中32例患者给予人文关怀,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分析发现人文关怀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幸福指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对腹膜透析患者加强人文关怀,不仅有助于治疗患者心理障碍,增强患者应对不良情绪的能力,更能让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生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焦虑 抑郁 人文关怀
下载PDF
抑郁状态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彝华 潘毅 +2 位作者 蒋红樱 杨敏 舒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74-77,共4页
目的分析患者临床随访数据和对患者抑郁状态的评估,探讨抑郁状态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01月至2015年0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80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并对... 目的分析患者临床随访数据和对患者抑郁状态的评估,探讨抑郁状态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01月至2015年0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80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并对全部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测判断是否发生骨质疏松,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抑郁状态进行评价.结果 80名腹膜透析患者有34例(42.5%)存在骨质疏松,48例(60%)存在抑郁状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透析龄、性别、原发病是否糖尿病和抑郁状态是腹膜透析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影响因素,抑郁状态与腰椎、股骨颈T值呈负相关(分别r=-0.347,r=-0.426,P<0.05).结论抑郁状态可能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上对腹膜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防治应注重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抑郁 腹膜透析 骨密度
下载PDF
小剂量IL-17A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白彝华 杨敏 +2 位作者 蒋红樱 王剑松 王家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729-4731,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白细胞介素(IL)-17A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DN)组及IL-17A组。DN组及IL-17A组均以高脂高糖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N大鼠模型。IL-17A组给予小剂量IL-... 目的探讨小剂量白细胞介素(IL)-17A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DN)组及IL-17A组。DN组及IL-17A组均以高脂高糖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N大鼠模型。IL-17A组给予小剂量IL-17A重组蛋白,连续给药12 w后,下腔静脉取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肌酐、尿素氮等;水平代谢笼收集各组大鼠24 h尿液,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炎症因子表达;Western印迹测定IL-17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DN组及IL-17A组尿蛋白、Hb A1c、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17A组均显著低于DN组(均P<0.05)。DN组在注射IL-17A后促炎因子表达显著减少,抑制性炎症因子表达显著降低。DN模型大鼠IL-17A蛋白显著减少。结论 IL-17A具有改善DN大鼠肾功能作用,并有可能逆转DN,是治疗DN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白细胞介素17A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早期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在终末期肾病治疗中的优势探讨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何振坤 白彝华 +3 位作者 蒋红樱 杨敏 廖云娟 连希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7-73,共7页
目的探讨早期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在终末期肾病治疗中的优势。方法纳入84例初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PD)组(n=40):接受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组(n=44):接受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两组... 目的探讨早期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在终末期肾病治疗中的优势。方法纳入84例初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PD)组(n=40):接受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组(n=44):接受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两组均继续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随访24个月,全部患者每6个月监测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记录尿量、透析剂量、透析效能和残余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低钙、高磷血症较治疗前有所纠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个月时DAPD组血磷水平与CAP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D组低于CAPD组。CAPD组治疗早期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DAP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D组低于DAPD组,但18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量及残余肾功能均随着治疗延续而逐渐下降,12个月后CAPD组低于DAPD组。DAPD组12个月后残余肾尿素清除指数(Kt/V)高于CAPD组,18个月后腹透液剂量低于CAPD组。结论早期DAPD能较好地改善患者钙磷代谢紊乱。DAPD对残余肾功能保护较好,残余肾Kt/V较高,使用腹透液剂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钙磷代谢 残余肾功能
下载PDF
心肌损伤标记物对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评估心脏结构功能的预测 被引量:7
15
作者 蒋红樱 窦丽娜 +3 位作者 廖云娟 曾怡 白彝华 杨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记物血浆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 Tn 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对不同时期的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CKD非透析患者共137例,检测心肌损伤标记物,做超声...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记物血浆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 Tn 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对不同时期的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CKD非透析患者共137例,检测心肌损伤标记物,做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由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诊断价值.结果血浆hs-c Tn T、NT-pro BNP、CK-MB在CKD5期组最高,CKD3-4期组高于CKD1-2期组.左心室肥厚(LVH)和左室舒张功能不全(E/A<1)在CKD5期组和CKD3-4期组低于CKD1-2期组.有LVH和E/A<1患者hs-c Tn T、NT-pro BNP、CK-MB水平显著高于无LVH和E/A<1患者.用ROC曲线分析CKD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对LVH和E/A<1评估,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是CK-MB,其次NT-pro BNP,hs-c Tn T,P<0.001.结论 CKD非透析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水平随着肾功能恶化而进行性升高,且与心脏结构功能密切相关,CK-MB在诊断LVH和E/A<1的准确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高敏心肌肌钙T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肌酸激酶同工酶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去势大鼠骨微结构的改善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敏 蒋红樱 +3 位作者 何振坤 曾怡 白彝华 陈良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去势大鼠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脂肪组织,其余两组切除双侧卵巢。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1 m L/(100 g·d)的生理盐水灌胃...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去势大鼠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脂肪组织,其余两组切除双侧卵巢。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1 m L/(100 g·d)的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给予ω-3 PUFA 150 mg/(kg·d)。干预12 w后,处死所有大鼠,检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LP)和雌激素水平。分离右侧整段股骨应用micro-CT检测骨密度和骨微结构。结果雌二醇在3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模型组水平最低(8.1±2.8)mmol/L,而假手术组水平最高(25.0±8.9)mmol/L(P<0.05)。实验组松质骨骨密度[(0.180±0.022)g/cm3vs(0.135±0.017)g/cm3]、BV/TV[(36.422±10.893)%vs(29.631±9.705)%]、Tb.Th[(0.138±0.044)mm vs(0.117±0.039)mm]和Tb.N[(2.252±0.078)/mm vs(1.589±0.083)/mm]均显著高于模型组,而Tb.Sp[(0.404±0.020)mm vs(0.599±0.032)mm]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皮质骨骨密度[(0.718±0.015)g/cm3vs(0.633±0.025)g/cm3]、BV/TV[(48.559±7.152)%vs(33.878±8.764)%]和Cr.Th[(0.483±0.037)mm vs(0.428±0.034)mm]均显著高于模型组,而孔隙率[(32.162±7.891)%vs(38.859±9.847)%]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ω-3PUFA对去卵巢大鼠的骨微结构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这对于防治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骨质疏松 骨微结构
下载PDF
骨化三醇冲击与每日治疗终末期肾脏病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50例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敏 白彝华 +3 位作者 曾怡 何振坤 张雅 蒋红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51-52,83,共3页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冲击和每日治疗终末期肾脏病(ESRD)并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0例并发SHPT的ES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每日给予骨化三醇胶丸(0.25μg/d),冲击组患者则给予冲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i...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冲击和每日治疗终末期肾脏病(ESRD)并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0例并发SHPT的ES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每日给予骨化三醇胶丸(0.25μg/d),冲击组患者则给予冲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iPTH、钙磷及ALP水平的变化。结果:冲击组在治疗4周后、常规组治疗8周后血iPTH开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冲击组血iPTH在治疗4周、8周、12周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钙均明显上升(P<0.05),血ALP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磷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化三醇治疗ESRD并发SHPT患者安全有效,冲击疗法对降低血iPTH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并发症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病因学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药物疗法 骨化三醇/治疗应用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胆红素在慢性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静 李洛 +3 位作者 蒋红樱 李结赛 陈静 白彝华 《医学综述》 2020年第4期712-716,722,共6页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生发展与机体氧化应激与免疫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胆红素具有拮抗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的特性,可改善CKD患者的预后,故逐渐引起广泛关注。胆红素是一种内源性的强抗氧化剂,具有强大的抗氧化...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生发展与机体氧化应激与免疫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胆红素具有拮抗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的特性,可改善CKD患者的预后,故逐渐引起广泛关注。胆红素是一种内源性的强抗氧化剂,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应激、清除自由基、减轻氧损伤能力,可提高患者抗氧化应激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对胆红素在CKD中发挥保护作用的最佳范围及时机的进一步研究对减轻和延缓CKD的疾病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不良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临床医师对CKD患者的预后判断并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胆红素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肾衰宁胶囊联合维生素D在早期腹膜透析治疗中的优势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振坤 白彝华 +3 位作者 黄胜 李晓霞 曹颖 冯志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3期247-249,共3页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法。ESRD患者早期行PD治疗,结合其对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的保护作用,能更好地改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1,2]。肾衰宁...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法。ESRD患者早期行PD治疗,结合其对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的保护作用,能更好地改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1,2]。肾衰宁胶囊在延缓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方面已被很多研究证实[3],但对透析患者是否仍能改善预后的研究较少。维生素D主要用于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但容易引起钙磷升高而限制其临床应用,对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尚有争议[4]。本研究拟前瞻性观察肾衰宁胶囊联合维生素D对早期行PD的ESRD患者相关预后因素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宁胶囊 终末期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 残余肾功能 腹膜透析治疗 透析患者 前瞻性观察 维生素D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诱发尿毒症患者脑病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敏 蒋红樱 +1 位作者 何振坤 白彝华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2年第5期210-211,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肾功衰尿毒症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出现精神异常或抽搐等脑病症状,探讨尿毒症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剂量和适应症。方法 32例不同年龄尿毒症患者使用不同剂量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出现精神异常、抽搐、...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肾功衰尿毒症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出现精神异常或抽搐等脑病症状,探讨尿毒症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剂量和适应症。方法 32例不同年龄尿毒症患者使用不同剂量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出现精神异常、抽搐、意识障碍等脑病表现后,及时停用相关药物,并及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结果 2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临床死亡,30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完全缓解。结论尿毒症患者使用-内酰胺类抗生素时应避免大剂量、长疗程使用,血液净化治理抗生素脑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抽搐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