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霾与能见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1
作者 白志鹏 董海燕 +2 位作者 蔡斌彬 朱坦 姚学祥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36-41,共6页
灰霾是一种气溶胶和气体污染造成的城市和区域性污染现象.对视觉空气质量以及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本研究针对灰霾引起的能见度下降的原因、机理等进行阐述,并对能见度的测量方法、灰霾国内外研究方向及灰霾治理措施进行了介绍,最后根... 灰霾是一种气溶胶和气体污染造成的城市和区域性污染现象.对视觉空气质量以及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本研究针对灰霾引起的能见度下降的原因、机理等进行阐述,并对能见度的测量方法、灰霾国内外研究方向及灰霾治理措施进行了介绍,最后根据已有资料对北京市2001年能见度进行初步化学核算,得出北京市春季能见度最好(核算结果大于11km),夏季最差(核算结果不足9km)的结论,在理论上与实际监测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能见度 颗粒物 视觉空气质量 化学成分分析
下载PDF
应用环境舱研究室内混凝土墙体中氨的释放规律 被引量:27
2
作者 白志鹏 王宗爽 +2 位作者 贾纯荣 张连众 朱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21,共5页
采用环境舱模拟研究了随温度(T)、相对湿度(RH)和空气交换率(AER)变化墙体试块中氨的释放规律,并将现场实验结果与环境舱的模拟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T和RH一定,随着AER的增大,舱内氨气平衡浓度下降,氨气挥发速率和完全释放时间呈... 采用环境舱模拟研究了随温度(T)、相对湿度(RH)和空气交换率(AER)变化墙体试块中氨的释放规律,并将现场实验结果与环境舱的模拟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T和RH一定,随着AER的增大,舱内氨气平衡浓度下降,氨气挥发速率和完全释放时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AER和RH一定,舱内氨气平衡浓度和挥发速率随T升高而变大,完全释放时间减小;与AER和T相比,RH对氨气释放的影响有限;通过与现场通风实验和浓度监测结果比较,考虑到室内墙体老化时间等因素,环境舱实验与实际住宅测试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在一般的情况下,使用含尿素防冻剂的住宅,其墙体中氨释放完全大约需要10~3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 环境舱 混凝土墙体 室内空气质量
下载PDF
人体对室内外空气污染物的暴露量与潜在剂量的关系 被引量:56
3
作者 白志鹏 贾纯荣 +1 位作者 王宗爽 朱坦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人体对室内外空气污染物的暴露量(exposure)与潜在剂量 (potentialdose)的关系。方法分析并对比暴露量与潜在剂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应用方案评价法分别计算个体对室内外空气中甲醛的暴露量与潜在剂量和对CO的暴露量与潜在剂量 ... 目的探讨人体对室内外空气污染物的暴露量(exposure)与潜在剂量 (potentialdose)的关系。方法分析并对比暴露量与潜在剂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应用方案评价法分别计算个体对室内外空气中甲醛的暴露量与潜在剂量和对CO的暴露量与潜在剂量 ,并分析暴露量与潜在剂量的关系。结果与暴露量相比 ,潜在剂量能更好地反映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内的污染物的量 ,对比室内外人体对甲醛和CO的暴露量和剂量 ,二者有时明显相关 ,有时无相关性。结论与暴露量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物 暴露量 潜在剂量 人体健康 环境风险评估
下载PDF
灰霾的健康效应 被引量:203
4
作者 白志鹏 蔡斌彬 +1 位作者 董海燕 边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灰霾是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导致的可察觉到的能见度降低的污染天气现象。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大气污染加剧,灰霾天气也随之增多。总结了灰霾这一污染型天气的特征,介绍了灰霾的化学成分、污染机制等,并从影响机制和流... 灰霾是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导致的可察觉到的能见度降低的污染天气现象。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大气污染加剧,灰霾天气也随之增多。总结了灰霾这一污染型天气的特征,介绍了灰霾的化学成分、污染机制等,并从影响机制和流行病学角度出发,对国内外灰霾对人体的健康效应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提出目前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健康效应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在污染物溯源与示踪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5
作者 白志鹏 张利文 +2 位作者 彭林 朱坦 冯银厂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9-32,共4页
由于稳定同位素在特定污染源中组成确定,且具有分析结果精确可靠、在污染物迁移与转化过程中不发生显著变化的特点,故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事件的仲裁、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分析与示踪研究中。介绍了稳定同位素分馏对于来源分析的影响以... 由于稳定同位素在特定污染源中组成确定,且具有分析结果精确可靠、在污染物迁移与转化过程中不发生显著变化的特点,故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事件的仲裁、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分析与示踪研究中。介绍了稳定同位素分馏对于来源分析的影响以及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污染物溯源与示踪中识别大气多环芳烃来源、推测环境中硫和铅的来源、考察甲基叔丁基醚来源与降解过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同位素分馏 源解析 污染物示踪
下载PDF
我国环境空气颗粒物质量基准研究框架及研究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1
6
作者 白志鹏 张文杰 +4 位作者 韩斌 杨文 王歆华 赵雪艳 王宗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7-675,共9页
空气颗粒物来源广泛、组成复杂,我国目前尚未有一套基于完整科学理论和足量实测数据支持的颗粒物基准体系,导致其来源、暴露水平、健康和环境风险信息量不足,相关标准制、修订的依据不足.解析了美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的模式,并追踪了美... 空气颗粒物来源广泛、组成复杂,我国目前尚未有一套基于完整科学理论和足量实测数据支持的颗粒物基准体系,导致其来源、暴露水平、健康和环境风险信息量不足,相关标准制、修订的依据不足.解析了美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的模式,并追踪了美国基准文件的发布历程和世界卫生组织导则值的发布和修订历程.辨析了环境空气颗粒物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内涵,分析了空气颗粒物质量基准研究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的支撑作用.综合国外环境基准体系框架构成和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国内空气颗粒物质量基准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污染源—环境空气浓度—暴露水平与剂量—健康环境效应与风险"的各环节研究方法与目标,提出了"2-4-4"基准研究框架体系,即颗粒物质量基准研究包括空气颗粒物人体健康基准和空气颗粒物环境效应基准两部分,其中人体健康基准包括颗粒物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个体暴露、剂量-效应关系及人体健康效应四部分,空气颗粒物环境效应基准包括颗粒物对生态系统、能见度、建筑物和材料、气候的影响四部分.建议我国应开展大气污染健康影响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包括近期发展的暴露组学方法,系统研究空气颗粒物特别是PM2.5载带的有毒有害组分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和风险;基于我国人群或区域调查结果,建立我国空气颗粒物特别是PM2.5环境质量基准体系,定期发布质量基准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颗粒物 基准 空气质量标准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5
7
作者 白志鹏 张利文 +1 位作者 朱坦 冯银厂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4,共8页
由于稳定同位素在特定污染源中具有特定的组成,且具有分析结果精确稳定、在迁移与反应过程中组成稳定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事件的仲裁、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分析研究。本文介绍了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稳定同位素分馏的研究现状及... 由于稳定同位素在特定污染源中具有特定的组成,且具有分析结果精确稳定、在迁移与反应过程中组成稳定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事件的仲裁、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分析研究。本文介绍了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稳定同位素分馏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索 环境科学 同位索分馏
下载PDF
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特征和形成机制 被引量:50
8
作者 白志鹏 李伟芳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208,共7页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形成是当今大气化学过程的研究热点之一.城市大气中二次有机碳占颗粒物总有机碳的17%~65%.单萜烯和芳香族化合物分别是SOA最重要的天然和人为源前体物,在大气中与·OH,NO3-和O3等氧化剂发生多途径反应形成有...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形成是当今大气化学过程的研究热点之一.城市大气中二次有机碳占颗粒物总有机碳的17%~65%.单萜烯和芳香族化合物分别是SOA最重要的天然和人为源前体物,在大气中与·OH,NO3-和O3等氧化剂发生多途径反应形成有机酸、多官能团羰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等半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吸附、吸收等过程进入颗粒相,改变了气溶胶的特性及其环境效应.有机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源特征性,可以作为示踪分子解析颗粒物来源,二元羧酸是SOA的潜在示踪物.论述了SOA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有机气溶胶 单萜烯 芳香族化合物 形成机制 有机分子示踪技术
下载PDF
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圆拟合方法实现 被引量:8
9
作者 白志鹏 刘超 李茂宽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16期140-142,145,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圆拟合算法,通过将欧式空间嵌入到共形空间,圆可以表示为向量形式,共形空间中点与圆的内积,则表示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证明,通过附加两个变量,圆就可以表示为平面,用圆代替超平面作为决策面,可以降低某... 提出一种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圆拟合算法,通过将欧式空间嵌入到共形空间,圆可以表示为向量形式,共形空间中点与圆的内积,则表示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证明,通过附加两个变量,圆就可以表示为平面,用圆代替超平面作为决策面,可以降低某些问题的计算复杂度。针对Visual Basic数值计算能力的不足,不利于系统开发;介绍基于共形几何代数圆拟合算法及其基于VB和Matrix VB的实现,该方法将Matlab的强大计算功能与VB的Windows用户界面开发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各自优势,缩短了软件的开发周期。软件测试结果表明,计算方法正确,计算速度快,系统资源消耗少,操作简便易行,能满足数据拟合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Basic MATRIXVB 圆拟合 共形几何代数
下载PDF
室内涂料挥发性污染物的危害和排放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白志鹏 余欢 +1 位作者 燕丽 姬亚芹 《国外建材科技》 2004年第4期8-10,共3页
讨论了室内涂料挥发性污染物的健康影响和排放规律。以甲苯、乙苯、间二甲苯以及邻二甲苯为例 ,在 1m× 1m× 1m大小的不锈钢密封环境舱内模拟室内装饰装修用涂料中有害挥发性有机物的挥发与扩散 ,考察了挥发性污染物浓度以及... 讨论了室内涂料挥发性污染物的健康影响和排放规律。以甲苯、乙苯、间二甲苯以及邻二甲苯为例 ,在 1m× 1m× 1m大小的不锈钢密封环境舱内模拟室内装饰装修用涂料中有害挥发性有机物的挥发与扩散 ,考察了挥发性污染物浓度以及排放速率随时间和进气速率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涂料 室内装饰 房间 内模 装修 污染物浓度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规律 排放速率 环境
下载PDF
基于CORA2再分析数据的南海中尺度涡时空分布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志鹏 韩君 +1 位作者 郭贤鹏 朱科澜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3-83,共11页
利用南海20 a逐日海流再分析资料对南海海域中尺度涡进行时空特征分析。经过数据处理、涡漩识别、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南海海域中尺度涡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生命周期、空间尺度、移动路径、移动速度、影响频率等特征进行分析,对南海中尺... 利用南海20 a逐日海流再分析资料对南海海域中尺度涡进行时空特征分析。经过数据处理、涡漩识别、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南海海域中尺度涡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生命周期、空间尺度、移动路径、移动速度、影响频率等特征进行分析,对南海中尺度涡进行全面详细的解读。研究发现:涡旋出现位置跟南海200 m等深线较一致。大部分涡旋周期都集中在30 d以内,直径大都在100~300 km,主要向西南方向移动,速率在15~20 cm/s的涡旋比例最高。反气旋式中尺度涡影响频率要大于气旋式中尺度涡的影响频率,主要影响区域大致在200 m等深线以内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涡 南海 再分析资料
下载PDF
全国部分地区生物医学垃圾管理与处置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白志鹏 闫玉虎 +1 位作者 朱坦 于建华 《环境卫生工程》 2000年第4期171-174,177,共5页
生物医学垃圾是一种成分复杂并有特殊危害的废物。通过调查天津市和国内部分地 区生物医学垃圾的数量、来源、处置方法和管理现状,对天津市和国内其它地区生物医学垃圾 的管理与处置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阐明当前生物医学... 生物医学垃圾是一种成分复杂并有特殊危害的废物。通过调查天津市和国内部分地 区生物医学垃圾的数量、来源、处置方法和管理现状,对天津市和国内其它地区生物医学垃圾 的管理与处置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阐明当前生物医学垃圾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生物医学垃圾 管理方法 垃圾处置技术 调查
下载PDF
南海温跃层时空分布及其对水下通信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志鹏 韩君 姚小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3-167,共5页
本文利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制的西北太平洋海洋再分析月平均海温数据,采用垂直梯度法和拟阶梯函数法结合的方法,计算了南海海区温跃层的上界深度、厚度和强度。利用1、4、7和10月的计算结果分别代表冬、春、夏和秋四季,分析了南海温跃... 本文利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制的西北太平洋海洋再分析月平均海温数据,采用垂直梯度法和拟阶梯函数法结合的方法,计算了南海海区温跃层的上界深度、厚度和强度。利用1、4、7和10月的计算结果分别代表冬、春、夏和秋四季,分析了南海温跃层的上界深度、厚度和强度空间分布的季节变化,并初步讨论了温跃层的存在和变化对水下通信以及水下航行器隐蔽深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分析 温跃层 月平均 季节变化 水下通信
下载PDF
天津市生物医学垃圾管理与处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白志鹏 闫玉虎 +1 位作者 朱坦 于建华 《环境与开发》 2000年第1期1-3,共3页
生物医学垃圾是一类成分复杂并有特殊危害的废物 .本文在调查研究了天津市和国内其它部分地区生物医学垃圾产生、处置和管理现状的前提下 ,针对天津市的一些情况和特点 ,提出了一些生物医学垃圾处置管理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 生物医学垃圾 管理方法 垃圾处理 天津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典型断面温盐变化的相关分析
15
作者 白志鹏 黄晓雁 +3 位作者 张芳苒 刘超 姜洪峰 陈振杰 《海洋预报》 2010年第3期11-15,共5页
本文选取了东海的两个典型断面和137°E断面的历史数据,对它们的温盐变化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东海断面温度对137°E断面低纬区域次表层的温度变化信号有大约两年的滞后响应;黑潮弯曲造成的深层温盐异常变化对东海两个断面的影... 本文选取了东海的两个典型断面和137°E断面的历史数据,对它们的温盐变化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东海断面温度对137°E断面低纬区域次表层的温度变化信号有大约两年的滞后响应;黑潮弯曲造成的深层温盐异常变化对东海两个断面的影响不大,但表层温盐变化有很强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盐度 年际变化 相关分析
下载PDF
空气污染的健康风险
16
作者 白志鹏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21期83-83,共1页
在制定室内空气颗粒物标准时,除了参考WHO的空气质量准则.更多地应该考虑我国室内颗粒物污染源的排放特征和颗粒物成分组成特征,以及我国人群的暴露特征。此外,还需要考虑室内空气污染源优先控制清单,现在大家都是重装饰轻装修,... 在制定室内空气颗粒物标准时,除了参考WHO的空气质量准则.更多地应该考虑我国室内颗粒物污染源的排放特征和颗粒物成分组成特征,以及我国人群的暴露特征。此外,还需要考虑室内空气污染源优先控制清单,现在大家都是重装饰轻装修,但是买家具又成了新的室内污染源。那些对于室内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有重要和显著作用的室内污染源,需要优先控制。已有的研究表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释放是个长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源 健康风险 室内污染源 空气颗粒物 室内空气污染物 室内空气质量 组成特征 优先控制
下载PDF
重庆主城区大气PM_(10)及PM_(2.5)来源解析 被引量:105
17
作者 任丽红 周志恩 +4 位作者 赵雪艳 杨文 殷宝辉 白志鹏 姬亚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87-1394,共8页
为探讨重庆主城区4个季节大气PM10和PM2.5的主要来源,于2012年2—12月在重庆主城区的工业区、文教区和居住区5个环境监测点同步采集PM10及PM2.5样品,分析了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含量及其分布特征.采集了重庆主城区土壤... 为探讨重庆主城区4个季节大气PM10和PM2.5的主要来源,于2012年2—12月在重庆主城区的工业区、文教区和居住区5个环境监测点同步采集PM10及PM2.5样品,分析了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含量及其分布特征.采集了重庆主城区土壤尘、建筑水泥尘、扬尘、移动源(包括机动车、施工机械及船舶)、工业源(包括固定燃烧源及工业工艺过程源)、生物质燃烧源及餐饮源等7类污染源,建立了重庆市本地化的污染源成分谱库.利用CMB(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及二重源解析技术分析了PM10及PM2.5的来源.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大气中ρ(PM10)及ρ(PM2.5)的年均值分别为153.2和113.1μg/m3,超过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2倍以上.大气PM10的主要来源为扬尘、二次粒子和移动源(贡献率分别为23.9%、23.5%和23.4%),大气PM2.5主要来源于二次粒子和移动源(贡献率分别为30.1%和27.9%).PM10和PM2.5的主要源类贡献率差别不大,表明研究区域内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应采取多源控制原则.大气PM10来源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表现为春季和秋季主要以扬尘为主、夏季和冬季主要以二次粒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 PM10 PM2.5
下载PDF
天津冬季大气中PM2.5及其主要组分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92
18
作者 李伟芳 白志鹏 +3 位作者 魏静东 刘爱霞 赵玉洁 金陶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1-486,共6页
研究了天津冬季中心城区、工业区和滨海区大气中PM2.5及其水溶性无机离子和含碳组分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冬季PM2.5污染严重,平均质量浓度为223μg/m3,其中有机物、SO42-和元素碳是含量较高的3种组分,分别占PM2.5总质量的23.4%,13.1... 研究了天津冬季中心城区、工业区和滨海区大气中PM2.5及其水溶性无机离子和含碳组分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冬季PM2.5污染严重,平均质量浓度为223μg/m3,其中有机物、SO42-和元素碳是含量较高的3种组分,分别占PM2.5总质量的23.4%,13.1%,12.8%.PM2.5浓度及其化学组成空间分布较为均匀,但工业区受局部排放源的影响,含碳物质污染突出;SO42-、NO3-、Cl-、NH4+和K+约占离子总量的90%,阴、阳离子未达到平衡状态,酸性阴离子过剩;有机碳与元素碳的浓度比为1.4,低于国内其他城市;有机碳主要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二次有机碳的含量约为27%~37%;机动车尾气、燃煤是PM2.5的主要排放源,海盐粒子的贡献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水溶性无机离子 有机碳 元素碳 天津
下载PDF
2007年中国大陆地区生物质燃烧排放污染物清单 被引量:100
19
作者 陆炳 孔少飞 +2 位作者 韩斌 王秀艳 白志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6-194,共9页
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了中国2007年间CH4、SO2、NOx、NH3、EC、OC、NMVOC、CO、CO2、TSP、PM10、PM2.5的排放总量,建立了生物质燃烧污染物排放清单,计算了各污染物总排放量的空间分布及不同生物质燃烧类型对各污染物总排放量的贡献率,重... 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了中国2007年间CH4、SO2、NOx、NH3、EC、OC、NMVOC、CO、CO2、TSP、PM10、PM2.5的排放总量,建立了生物质燃烧污染物排放清单,计算了各污染物总排放量的空间分布及不同生物质燃烧类型对各污染物总排放量的贡献率,重点完善了各省市生物质燃烧排放不同粒径颗粒物清单.结果显示,2007年我国大陆生物质燃烧排放CH4、SO2、NOx、NH3、OC、EC、NMVOC、CO、CO2、TSP、PM10、PM2.5排放总量分别分为3332.7,335.3,951.3,7754.9,783.7,267.7,6049.6,76579.6,743743.7,7677.8,6668.9,4043.7kt.四川、安徽、广西、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区生物质燃烧各污染物排放量较高,北京、天津、海南、宁夏、青海和西藏等省区各污染物排放量较少.不同地区排放污染物的主要生物质类型存在较大的差异,单位面积排放强度和人均排放量区域间差异显著.人类活动是生物质燃烧排放污染物的主要影响因素,秸秆和薪柴燃烧是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2种生物质,其对各种污染物的贡献率为93.8%~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排放清单 秸秆露天焚烧 污染物
下载PDF
天津秋冬季PM_(2.)5碳组分化学特征与来源分析 被引量:61
20
作者 霍静 李彭辉 +4 位作者 韩斌 陆炳 丁潇 白志鹏 王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937-1942,共6页
为研究天津大气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特征,于2009年9月4日到2010年2月25日在天津3个监测点位采集PM2.5样品,分析了PM2.5颗粒中元素碳和有机碳的含量特征、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以及碳组分的来源.结果表明3个监测点位PM2.5的平均质... 为研究天津大气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特征,于2009年9月4日到2010年2月25日在天津3个监测点位采集PM2.5样品,分析了PM2.5颗粒中元素碳和有机碳的含量特征、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以及碳组分的来源.结果表明3个监测点位PM2.5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23.85μg/m3;TC的平均浓度为18.76μg/m3,其中OC的平均浓度为14.48μg/m3,EC的平均浓度为4.27μg/m3,日均OC和EC浓度分别占PM2.5的11.7%和3.5%.秋季SOC的估算值为5.1μg/m3,占OC的40.7%、PM2.5的4.3%;冬季SOC的估算值为6.5μg/m3,占OC的35.7%,PM2.5的4.9%.观测期间EC与温度呈比较好的负相关关系;OC、EC、TC的浓度与风速有较好的负相关性.48h后推气流轨迹结果显示局地盘旋的气流(L)和来自天津北方或西北方区域气流(N/NW)有较高的碳组分浓度;天津大气PM2.5中碳组分受包括生物质燃烧、汽车排放、燃煤和道路扬尘混合来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元素碳 有机碳 来源 天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