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祠禄制度再探 被引量:10
1
作者 白文固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14-119,共6页
祠禄制度是宋代特设的一种“佚老优贤”的职官制度。其具体做法是在京城及州军道院中设立若干名目的官职,或以他官兼领,或安置一些落职罢官及无所职掌的闲散官员专任,无实际职守,仅借名取俸而已。 祠禄制度是北宋冗官滥奉的政治制度发... 祠禄制度是宋代特设的一种“佚老优贤”的职官制度。其具体做法是在京城及州军道院中设立若干名目的官职,或以他官兼领,或安置一些落职罢官及无所职掌的闲散官员专任,无实际职守,仅借名取俸而已。 祠禄制度是北宋冗官滥奉的政治制度发展的产物,且与宋统治者崇道、祠祖及优礼大臣的目的相联系。真宗朝多次颁令校道藏,崇道祖,又“多营造宫观”,并且将“帝后神御,皆寓道释之馆”。为了祠祭列祖列宗御容的需要,遂利用宫观名义,置祠禄阙位,让一些无职事的官员“使任宫观,以食其禄”,便产生了一种为宋特有的祠禄制度。本文拟就这一制度的有关问题,作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熙宁 岳庙 学士 再探 知州 阶官 神宗 真宗朝 职司 宋会要辑稿
下载PDF
唐宋试经剃度制度探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白文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1-36,共6页
试经剃度制度,就是用测试经业的办法遴选、剃度僧尼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政府控制僧尼剃度权的历史产物,同时又是作为科举制度的蘖生物而出现的。试经剃度制度始创于唐高宗、中宗朝,成于开元以后,至唐末、北宋前期更趋成熟、完善。但由... 试经剃度制度,就是用测试经业的办法遴选、剃度僧尼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政府控制僧尼剃度权的历史产物,同时又是作为科举制度的蘖生物而出现的。试经剃度制度始创于唐高宗、中宗朝,成于开元以后,至唐末、北宋前期更趋成熟、完善。但由于禅宗的南宗一系提倡顿悟,扫去大量读经拜佛的修行仪式,因而在僧团内部对试经存有一股潜在的抵触力量,影响了试经制度的正常发育。特别是北宋熙宁初期推行卖度牒政策,极大地败坏了僧尼刻苦攻读经业的良好风气,试经制度也渐次变成了纸上的条文,中国历史上兴起的第一次寺院学院化、僧伽学员化的教育活动也随之衰落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经剃度制度 中国 佛教 唐宋时期 教育制度 资格审查
下载PDF
清代对藏传佛教的禁约和整饬 被引量:13
3
作者 白文固 《中国藏学》 CSSCI 2005年第3期169-175,共7页
清康乾之世,对藏传佛教进行了多方面的禁约和整顿,者如严肃国师禅师的封赠,禁止随意私自剃度或私行建寺,严禁喇嘛游方他地或久居京师,并对喇嘛的服饰及饮食制度怍了规整。这些禁约整饬办法的颁行,对于整饬藏传佛教中的诸多流弊,严肃教... 清康乾之世,对藏传佛教进行了多方面的禁约和整顿,者如严肃国师禅师的封赠,禁止随意私自剃度或私行建寺,严禁喇嘛游方他地或久居京师,并对喇嘛的服饰及饮食制度怍了规整。这些禁约整饬办法的颁行,对于整饬藏传佛教中的诸多流弊,严肃教戒僧规、促使其健康发展不无益处。但更多的效果是在政治方面,即经过整饬的藏传佛教,更成了统治者用之而得心应手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藏传佛教 禁约 饮食制度 宗教政策 民族史志 西藏
下载PDF
北宋文武官员恩荫制度探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白文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29,共6页
北宋时期以恩荫补官极为盛行 ,官员子弟入仕多不由科举 ,而是通过各种名目的恩荫补得正官、散阶、馆阁职、试衔或得赐出身。宋仁宗朝 ,面对滥行恩荫的状况 ,范仲淹提出了“抑侥幸”之策。但从内容看 ,抑侥幸之策完全是建立在照顾大官僚... 北宋时期以恩荫补官极为盛行 ,官员子弟入仕多不由科举 ,而是通过各种名目的恩荫补得正官、散阶、馆阁职、试衔或得赐出身。宋仁宗朝 ,面对滥行恩荫的状况 ,范仲淹提出了“抑侥幸”之策。但从内容看 ,抑侥幸之策完全是建立在照顾大官僚及其亲属利益基础上的一项改良措施 ,带有很大的折中性和调和性。而崇宁、政和间改订的荫补办法 ,在指导思想上更没有走出“荫贵”和“荫亲”的框套。北宋滥施恩荫的结果 ,既加重了冗官之弊 ,又导致官吏整体素质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滥行恩荫 冗官之弊 政治腐败
下载PDF
宋代的功德寺和坟寺 被引量:10
5
作者 白文固 《青海社会科学》 2000年第5期76-80,共5页
关键词 宋代 功德寺 坟寺 分类 经济特权 宗教特权
下载PDF
唐宋时期戒牒和六念牒管理制度 被引量:6
6
作者 白文固 《青海社会科学》 2005年第2期98-102,共5页
唐宋时期的封建政府在僧籍管理中不仅制订有一套如同编户的严格的籍帐编制呈报制度,而且还专门针对僧道人士创行完善了度牒、戒牒、六念牒等特殊的身份性证件管理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僧道阶层比普通编户齐民受到的政治控制更为强化。
关键词 管理制度 唐宋时期 政治控制 身份性 编制
下载PDF
宋代外戚恩荫制度浅论 被引量:3
7
作者 白文固 《青海社会科学》 2001年第5期85-91,共7页
关键词 外戚 史学界 朝廷 宋代 权贵 中国封建社会 官职 选举制度 政治地位 群体
下载PDF
洪武、永乐年间对僧团的全面整顿 被引量:3
8
作者 白文固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96-101,共6页
明初 ,针对元代佛教的诸多流弊 ,对社会僧团进行了多方面整顿 ,诸如 :改革度牒颁出办法 ,严格剃度 ,淘汰僧尼 ,严肃戒律 ,裁并寺院等。经过整顿 ,元代以来佛教内部出现的严重颓靡之风大为改观。洪武后期还进行过“清教”。所谓清教 ,不... 明初 ,针对元代佛教的诸多流弊 ,对社会僧团进行了多方面整顿 ,诸如 :改革度牒颁出办法 ,严格剃度 ,淘汰僧尼 ,严肃戒律 ,裁并寺院等。经过整顿 ,元代以来佛教内部出现的严重颓靡之风大为改观。洪武后期还进行过“清教”。所谓清教 ,不过是一场清肃僧徒中“胡党”的政治运动 ,与整顿佛教的既定方针迥异 ,不能混为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 洪武 僧团 整顿 清教 胡党
下载PDF
元代的僧籍管理 被引量:2
9
作者 白文固 《佛学研究》 1999年第0期327-330,共4页
从表象上看,元代僧籍管理体制经历了试经给牒剃度、保荐剃度、纳钞卖牒剃度等三个发展变化阶段,但实质上反映了蒙古统治者从考察僧尼素质为主的管理格局,向考虑国家经济利益为主的管理格局变化的全过程。也就是说,试经给牒剃度制主... 从表象上看,元代僧籍管理体制经历了试经给牒剃度、保荐剃度、纳钞卖牒剃度等三个发展变化阶段,但实质上反映了蒙古统治者从考察僧尼素质为主的管理格局,向考虑国家经济利益为主的管理格局变化的全过程。也就是说,试经给牒剃度制主要着眼于僧尼的功底和素质,保荐剃度制主要是着眼于国家的科差来源和役作所需的人手;而纳钱卖牒制完全变成了一种商品交易行为。这一管理格局变化的结果,使元代剃度管理制度渐趋废驰,僧尼素质下降,戒规不肃,整个僧侣队伍呈现出窳滥现象。待朱明政权建立后,明太祖大举整顿天下佛教,就是鉴于这一历史背景而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僧籍制度 试经给牒 保荐 纳钞卖牒
下载PDF
宋元明时期僧道免丁钱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文固 赵春娥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58-62,共5页
免丁钱是一种创行于南宋绍兴中期的身丁税,课征对象为寺观僧道,仅盛行于南宋时期。至于元明时期的僧道免丁钱,则是发拨度牒的收费,其性质与宋代不同。
关键词 免丁钱 僧道 南宋
下载PDF
明中后期的居士佛教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文固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0-25,共6页
从明代万历初期始,居士佛学兴盛。明中后期士林佛学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遁入空门又不甘寂寞的上层僧人与信佛的官僚在都市的结合;另一种是厌世的文化人和劳苦大众同中下层僧侣在山林的结合,而居主导地位的是前者,正是这种结合推动... 从明代万历初期始,居士佛学兴盛。明中后期士林佛学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遁入空门又不甘寂寞的上层僧人与信佛的官僚在都市的结合;另一种是厌世的文化人和劳苦大众同中下层僧侣在山林的结合,而居主导地位的是前者,正是这种结合推动了明后期佛教的复兴。明后期的居士们或念佛参禅,或诵经并潜研佛理,禅净合一的修行法门乃是最常见的修行方法。当时的居士大多当初受过良好的儒学教育,后来由信仰孔孟儒学转而信奉王氏心学,再而皈依了佛教,所以在哲学思想上反映出了禅理与心学相杂,又处处倡言儒释融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士佛学 佛教复兴 禅理与心学相杂 融通儒释
下载PDF
清代喇嘛衣单粮制度探讨
12
作者 白文固 解占录 《中国藏学》 CSSCI 2006年第3期53-59,共7页
衣单粮制度的实质就是官府养僧,溯源于印度佛教的国家养僧制度。但如清代那样,在对僧人的衣单粮供应中,既有制度性支给渠道,又有定例标准,如同兵饷、官俸一样吃皇粮的做法,是清代特有的。衣单粮制度始创于顺治朝,成于康熙时期,而至雍乾... 衣单粮制度的实质就是官府养僧,溯源于印度佛教的国家养僧制度。但如清代那样,在对僧人的衣单粮供应中,既有制度性支给渠道,又有定例标准,如同兵饷、官俸一样吃皇粮的做法,是清代特有的。衣单粮制度始创于顺治朝,成于康熙时期,而至雍乾之世,更趋发展完善。从表面上看,各地实行的都是称之为衣单粮的一种制度,但以实行背景、目的作论,其有3类情况;而以支领渠道和出纳办法看,其又有4种制度性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单粮 官府养僧 格鲁派喇嘛 理藩院注册
下载PDF
明清的番僧僧纲司述略 被引量:11
13
作者 白文固 《中国藏学》 CSSCI 1992年第1期134-141,共8页
明清两朝中,统治者对于少数民族的统治办法之一是沿袭了元的土司制度,即以少数民族的“酋长世袭无替”地担任当地的土官,统领本部族人民,以收取“以夷治夷”的效果.与此同时,他们又用土司的模式,将汉区的僧纲司制度经过改植,推行到西北... 明清两朝中,统治者对于少数民族的统治办法之一是沿袭了元的土司制度,即以少数民族的“酋长世袭无替”地担任当地的土官,统领本部族人民,以收取“以夷治夷”的效果.与此同时,他们又用土司的模式,将汉区的僧纲司制度经过改植,推行到西北、西南等藏传佛教地区,名曰番僧僧纲司。番僧僧纲司是明清统治者实行羁縻政策的产物,它自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具有特殊的内容。本文试对其概况做一些述略性探讨.一、西宁、河州番僧僧纲司朱明建国,伴随着专制主义政治的高度发展及出于整顿社会僧团的目的,明政府因革损益唐宋制度,创设了一套严整的、套盒式的僧官体制,在中央设僧录司,隶属于祠祭清吏司.僧录司的主要职位有左右善世二员。正六品;左右阐教二员,从六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明政府 土司制度 少数民族 明清 河州 述略 统治者 因革损益 西宁
下载PDF
明清以来青海喇嘛教寺院经济发展情况概述 被引量:6
14
作者 白文固 《青海社会科学》 1985年第2期106-114,共9页
明清以来,随着喇嘛教在青海地区的进一步传播,寺院经济不断发展,构成了这个地区社会经济的一股主要势力。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 历史概况 一般认为佛教传入青海,与唐蕃古道的开辟有关。唐代,确见于史书的关于佛教在青海传播的... 明清以来,随着喇嘛教在青海地区的进一步传播,寺院经济不断发展,构成了这个地区社会经济的一股主要势力。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 历史概况 一般认为佛教传入青海,与唐蕃古道的开辟有关。唐代,确见于史书的关于佛教在青海传播的记载有两处,一是《新唐书·吐蕃传笺证》说,九世纪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院经济 喇嘛教 青海地区 塔尔寺 明清 隆务寺 发展情况 财产 “家” 解放前夕
下载PDF
元代的寺院经济 被引量:5
15
作者 白文固 《青海社会科学》 1987年第6期74-79,88,共7页
自唐后期以降,在统治者的禁佛影响和农民战争的涤荡下,寺院经济势力渐趋衰落,历五代而宋,这一衰落的趋势继续了约四个世纪。
关键词 寺院经济 《元史》 总管府 僧侣 蒙古贵族 营田 官营 文集 寺院地主 统治者
下载PDF
唐代僧尼道士受田问题的辩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白文固 《社会科学(甘肃)》 1982年第3期54-58,共5页
唐代均田制度下僧尼道士的受田问题,作为唐代均田政策的一个显著特征,早在三十年代就曾引起了一些国内外史学家的意兴,凡讨论唐代均田问题的论著,无不涉及这一内容,日本汉学家森庆来还写过讨论这一问题的专题文章。但是,到目前,... 唐代均田制度下僧尼道士的受田问题,作为唐代均田政策的一个显著特征,早在三十年代就曾引起了一些国内外史学家的意兴,凡讨论唐代均田问题的论著,无不涉及这一内容,日本汉学家森庆来还写过讨论这一问题的专题文章。但是,到目前,在关于唐代僧尼道士受田的时间问题,僧尼受田的意义和办法问题的探讨中,还残存着一缕障眼的云雾。随之,给我们认识唐王朝的经济政策和宗教政策带来了障碍。这里就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僧尼 道士 均田制度 宗教政策 专题文章 时间问题 经济政策
下载PDF
辽代的寺院经济初探 被引量:5
17
作者 白文固 《社会科学(甘肃)》 1981年第4期54-59,共6页
这里,我们所谈的辽代寺院经济,是指从公元十世纪初至一一二五年间契丹族耶律王朝统治的中国北方地区,即今内蒙古、河北、山西、辽宁地区的寺院经济情况。耶律王朝初号契丹,于公元九四七年改号辽。我们讨论的辽代的寺院经济包括契丹... 这里,我们所谈的辽代寺院经济,是指从公元十世纪初至一一二五年间契丹族耶律王朝统治的中国北方地区,即今内蒙古、河北、山西、辽宁地区的寺院经济情况。耶律王朝初号契丹,于公元九四七年改号辽。我们讨论的辽代的寺院经济包括契丹和辽两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院经济 辽代 契丹族 北方地区 经济情况 辽宁地区 内蒙古 王朝
下载PDF
试论唐前期的寺院经济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文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93-101,共9页
中国古代农村中有许多的公共土地。有些是政治性的,例如一些区乡政府所有的土地。有些是宗族性的,例如各姓祠堂所有的土地。有些是宗教性的,例如佛教寺庙所有的土地。这些公共土地的占有方式怎样呢?它与封建地主占有制有哪些同异呢?这... 中国古代农村中有许多的公共土地。有些是政治性的,例如一些区乡政府所有的土地。有些是宗族性的,例如各姓祠堂所有的土地。有些是宗教性的,例如佛教寺庙所有的土地。这些公共土地的占有方式怎样呢?它与封建地主占有制有哪些同异呢?这里结合唐开元天宝之前的佛教寺院经济,作点探讨性分析。唐代寺院大土地占有制的确定根据史料可以论定,寺院经济发生在东晋,而它繁盛的重要时期是南北朝。北朝一代,除魏太武帝和周武帝两次毁佛外,其余帝王都是极力保护佛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寺院经济 占有方式 唐前期 寺院地主 财产关系 土地占有权 宗教性 开元天宝 南北朝 佛教寺庙
下载PDF
五代佛教的发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白文固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86-95,共10页
五代是一个短暂分裂的时期,一般不为史家所重视,五代十国的宗教政策和佛教的发展情况也很,少有人探究,自五十年代迄今几乎没有一篇专门讨论五代佛教的文章。然而与传统的看法相反的是,五代佛教在我国佛教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代表着... 五代是一个短暂分裂的时期,一般不为史家所重视,五代十国的宗教政策和佛教的发展情况也很,少有人探究,自五十年代迄今几乎没有一篇专门讨论五代佛教的文章。然而与传统的看法相反的是,五代佛教在我国佛教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代表着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本文试结合五代时期各分裂政权的宗教政策,对这一时期佛教的发展作一些叙述性探讨,不妥之处求识者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僧尼 《十国春秋》 崇佛 五代时期 僧徒 统治者 南汉 法眼宗 吴越
下载PDF
宋元明清时期若干公共土地所有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白文固 《青海社会科学》 1986年第2期93-101,共9页
在五十年代,史学界曾对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这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进行过广泛的讨论,虽然没有取得最后完全统一的意见,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封建土地的所有制形式有三种,即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在... 在五十年代,史学界曾对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这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进行过广泛的讨论,虽然没有取得最后完全统一的意见,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封建土地的所有制形式有三种,即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在一个时期内笔者也株守此论。但近几年较广泛地接触了宋元明清时期土地占有关系方面的资料后,觉得按三种形式的划分显得粗了一点,史实与结论有悖,应该再加一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田 义庄 公共土地 宋元明清时期 学田 义仓 宗族 有关系 土地关系 收益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