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F-β1/iNOS在Tca8113细胞系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
作者 白植宝 陈伟良 +2 位作者 王永洁 王友元 黄磊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在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TGF-β1和iNOS在舌鳞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在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TGF-β1和iNOS在舌鳞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中TGF-β1和iNOS的蛋白、mR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SP免疫组化检测到TGF-β1/iNOS蛋白在舌鳞癌Tca8113细胞胞浆中呈强阳性表达,RT-PCR检测到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中TGF-β1/iNOS的mRNA条带明显。结论:TGF-β1/iNOS的蛋白和mRNA在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中同时呈高水平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舌鳞癌 TCA8113细胞
下载PDF
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重建舌癌术后组织缺损 被引量:7
2
作者 白植宝 黄磊 王新亮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01—2011-01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19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29岁至65岁,平均年龄50岁。病理类型:高分化鳞癌15例,中分化鳞癌4例。...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01—2011-01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19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29岁至65岁,平均年龄50岁。病理类型:高分化鳞癌15例,中分化鳞癌4例。按UICC标准TNM分期:T2N0M0 5例,T3N0M0 8例,T3N1M0 4例,T4N1M0 2例;皮瓣大小为(8 cm×5 cm)^(15 cm×7 cm)。结果:19例股前外侧肌皮瓣全部成活,全部病例面颈部创面及大腿皮瓣供区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舌部缺损修复形态良好,患者语音、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手术前后对比,未见明显颌面部畸形。术后随访1~3年,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对侧颈部淋巴结及全身骨转移并死亡,余患者未见转移和复发。结论:股前外侧皮瓣组织量丰富,适用于口腔颌面部癌肿术后组织缺损修复及器官功能恢复;因其供区隐蔽,对供区影响小,尤其适合年轻女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舌癌 组织缺损 重建
下载PDF
面动脉-颏下动脉肌皮瓣修复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白植宝 黄磊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评价面动脉-颏下动脉肌皮瓣修复口腔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01—2010-09,采用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岛状肌皮瓣修复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共13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56岁。病... 目的:评价面动脉-颏下动脉肌皮瓣修复口腔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01—2010-09,采用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岛状肌皮瓣修复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共13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56岁。病理类型:高分化鳞癌7例,中分化鳞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3例,腺样囊性癌1例。TNM分期:T1N0M0 4例,T2N0M0 6例,T3N0M0 3例。皮瓣大小为(6 cm×4 cm)^(12 cm×5 cm)。其中8例为腭部洞穿性缺损,5例缺损鼻腔侧黏膜尚完整。结果:13例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岛状肌皮瓣全部成活,患者腭部、颈部创面均一期愈合,腭部缺损修复形态良好。语音、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无张口受限、头部后仰受限及面瘫等继发功能障碍,颌面部无明显畸形。3例腭部洞穿性缺损修复患者术后初期出现鼻塞症状,3个月后症状逐渐缓解。术后随访2~3年,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颏下岛状肌皮瓣血供明确可靠、制备方便,适宜修复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的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动脉 颏下动脉 岛状肌皮瓣 腭部恶性肿瘤 组织缺损
下载PDF
颌面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道 被引量:1
4
作者 白植宝 陈伟良 +1 位作者 王友元 黄磊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颌面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例发生于上、下颌骨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病例,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颌面部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随访1a无复发。结论:发生于颌面部的... 目的:探讨颌面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例发生于上、下颌骨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病例,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颌面部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随访1a无复发。结论:发生于颌面部的动脉瘤样骨囊肿非常少见,确诊依赖于术后病理,手术治疗为其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动脉瘤样骨囊肿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血管化平行折叠腓骨瓣重建下颌骨肿瘤术后骨缺损 被引量:1
5
作者 白植宝 黄磊 +1 位作者 王新亮 石红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化平行折叠腓骨瓣重建下颌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血管化游离平行折叠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肿瘤术后缺损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7-61岁,平均37岁;其中,折叠修复5例,部分折叠修复4例,下颌支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化平行折叠腓骨瓣重建下颌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血管化游离平行折叠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肿瘤术后缺损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7-61岁,平均37岁;其中,折叠修复5例,部分折叠修复4例,下颌支缺损仅行单层腓骨修复。结果:9例患者术后移植腓骨肌皮瓣均成活,颌面部及腿部术区创口一期愈合,颌面部外形满意,无开口受限,语音清晰,吞咽功能基本正常,下肢腓骨供区无明显并发症。术后3例行二期种植义齿修复,4例因经济原因行可摘义齿修复,2例暂未行义齿修复。已行修复病例义齿与余留牙咬合关系基本正常,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术后6个月复查,全景片提示移植腓骨愈合良好,移植骨高度较正常下颌骨略低。所有病例均随访1-3 a,均无复发。所有患者自我评估对颌面部外形满意。结论:应用血管化平行折叠腓骨瓣技术重建下颌骨缺损,克服了传统腓骨瓣修复后骨质高度不足的缺点,为义齿修复提供足够的骨量,能获得良好的颌面部美学形态和功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腓骨瓣 平行折叠移植技术
原文传递
Ezrin蛋白、iNOS在涎腺多形性腺瘤恶性增殖中的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友元 陈伟良 +3 位作者 张伟雄 白植宝 黄志权 李劲松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72-1076,共5页
背景与目的:Ezrin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肿瘤的增殖以及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Ezrin蛋白、iNOS在涎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 背景与目的:Ezrin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肿瘤的增殖以及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Ezrin蛋白、iNOS在涎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恶性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普通型PA、25例生长活跃型PA及11例恶性PA中Ezrin蛋白、iNOS和Ki-67核抗原的表达及细胞定位。结果:Ezrin蛋白、iNOS在普通型、生长活跃型PA及恶性PA中的表达分别依次上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zrin蛋白与iNOS表达有相关性(P<0.05);Ki-67增殖指数(Ki-67 proliferation index,Ki-67PI)随Ezrin蛋白、iNOS表达上升而增加(P<0.05)。结论:Ezrin蛋白和iNOS的过表达可能与多形性腺瘤的增殖、恶性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EZRIN蛋白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KI-67核抗原 增殖
下载PDF
胸大肌皮瓣与股前外侧游离组织皮瓣在口腔癌手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法鑫 黄磊 白植宝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556-1561,共6页
目的:评价胸大肌皮瓣与股前外侧游离组织皮瓣在口腔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90例口腔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移植皮瓣不同分为胸大肌组34例与股前外组56例,所有患者均行肿瘤扩大切除+颈淋巴结清扫... 目的:评价胸大肌皮瓣与股前外侧游离组织皮瓣在口腔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90例口腔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移植皮瓣不同分为胸大肌组34例与股前外组56例,所有患者均行肿瘤扩大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胸大肌组制取胸大肌皮瓣修复缺损,股前外侧组制取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缺损,记录两组围术期指标、血管危象发生情况、皮瓣存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W-QOL)评价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皮瓣面积、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大肌组皮瓣制备时间、缺损修复时间均显著短于股前外侧组(P<0.05);胸大肌组血管危象发生率11.76%、皮瓣总存活率达91.18%,与股前外侧组的12.50%、91.0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大肌组术后并发症合计发生率23.53%,显著高于股前外侧组的7.14%(P<0.05);术后6月,两组UW-QOL评分均较术前上升,但两组间上升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大肌皮瓣与股前外侧游离组织皮瓣用于口腔癌手术缺损修复中,皮瓣存活率均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股前外侧游离组织皮瓣可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术后 颅面缺损 修复重建 游离组织瓣 股前外侧 胸大肌
下载PDF
舌鳞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的Ion Torrent高通量检测和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欧阳可雄 梁军 +4 位作者 邹瑞 李志强 白植宝 朴正国 赵建江 《口腔疾病防治》 2016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研究舌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之间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表达谱的差异,探讨LncRNA在基因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应用Ion Torrent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例新鲜舌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LncRNA表达谱进行检测比较。将测出... 目的研究舌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之间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表达谱的差异,探讨LncRNA在基因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应用Ion Torrent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例新鲜舌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LncRNA表达谱进行检测比较。将测出的LncRNA序列和Ensemble 6.8数据库中LncRNA的数据进行比对,用Bowtie2的方法挑出LncRNA的读序,然后用Cufflinks方法计算LncRNA每百万读序中来自某基因每千碱基长度的读序数(reads per kilo bases per million reads,RPKM)。截取癌症组织比癌旁组织RPKM值大于10和小于0.1的LncRNA作为候选目标。结果纳入候选目标LncRNA的有52个,其中表达上调的有28个,表达下调的有24个。结论舌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的LncRNA分子,提示其靶基因有可能成为舌鳞癌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舌鳞癌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面颈部巨大静脉畸形区室化硬化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陈伟良 杨朝晖 +3 位作者 白植宝 王友元 黄志权 王永洁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评价区室化硬化治疗面颈部巨大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巨大面颈部静脉畸形患者(男12例,女4例,年龄6~22岁,平均14.9岁)的病损,用丝线缝扎间隔成多个小区室,再用OK-4320.1mg(儿童)或0.2mg(成人)和平阳霉素4mg(儿童)或8mg(... 目的:评价区室化硬化治疗面颈部巨大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巨大面颈部静脉畸形患者(男12例,女4例,年龄6~22岁,平均14.9岁)的病损,用丝线缝扎间隔成多个小区室,再用OK-4320.1mg(儿童)或0.2mg(成人)和平阳霉素4mg(儿童)或8mg(成人)对每一区室进行多次经皮注射。每2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3~5次。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均出现明显的局部肿胀和轻微疼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出现暂时性面瘫,2周内自行恢复。经3~14个月(平均7.7个月)复查,4例病变完全消退,6例病变大部分消退,5例病变部分消退,1例病变少部分消退。全部患者肝肾功能正常,X线检查肺部无异常。结论:区室化OK-432和平阳霉素硬化治疗面颈部巨大静脉畸形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硬化治疗 平阳霉素 OK-432 面颈部
下载PDF
多发性Kimura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友元 黄志权 +2 位作者 陈伟良 白植宝 李海刚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92-395,共4页
报道1例12岁男性多发性Kimura病病例,并复习Kimura病的国内外相关文献。Kimura病的发病率低,病因未明,以中青年男性多见,临床上常表现为长期存在并易于反复的头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软组织肿块、嗜酸性粒细胞及IgE升高。病理学检查可见炎性... 报道1例12岁男性多发性Kimura病病例,并复习Kimura病的国内外相关文献。Kimura病的发病率低,病因未明,以中青年男性多见,临床上常表现为长期存在并易于反复的头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软组织肿块、嗜酸性粒细胞及IgE升高。病理学检查可见炎性细胞增生、浸润,淋巴滤泡形成,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血管增生反应,无特异性的免疫组化标记。手术、放射治疗及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预后视有无脏器受累而有所不同,复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MURA病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嗜酸性粒细胞 皮下肿物
下载PDF
延长垂直下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颅颌面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伟良 邓跃飞 +5 位作者 彭国光 杨朝晖 白植宝 王建广 李劲松 张彬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延长垂直下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颅颌面巨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例累及颅底的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36~63岁,平均51岁)行颅面根治术,颅面软组织缺损用颈横动脉供血的延长垂直下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 目的:探讨延长垂直下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颅颌面巨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例累及颅底的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36~63岁,平均51岁)行颅面根治术,颅面软组织缺损用颈横动脉供血的延长垂直下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皮瓣蒂长为32~34cm,皮岛长8~12cm,宽5~7cm。结果:除1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供区皮肤直接拉拢缝合,无明显肩臂功能障碍。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3个月),1例术后6个月肿瘤复发,1例术后12个月死于肺转移。结论:延长垂直下斜方肌肌皮瓣制作较简单,效果可靠,瓣足够大,可用于颅面根治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方肌皮瓣 颅面缺损 口腔颌面肿瘤 颅底肿瘤 颅面根治术
下载PDF
兔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2
作者 桂平 黄宇文 +1 位作者 白植宝 郑会强 《现代医院》 2010年第11期24-26,共3页
目的建立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方法选用18只新西兰大白兔,实施单侧下颌骨切开术,放置内置式牵张器,经过5天间歇期后,以每天1 mm的速率牵张,连续10天,在牵张结束后的第1周、3周、6周分批处死动物取材,进行X光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下颌骨... 目的建立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方法选用18只新西兰大白兔,实施单侧下颌骨切开术,放置内置式牵张器,经过5天间歇期后,以每天1 mm的速率牵张,连续10天,在牵张结束后的第1周、3周、6周分批处死动物取材,进行X光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下颌骨被成功延长,牵张区有新骨生成,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新生骨不断成熟。结论采用该方法建立的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牵张成骨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在腮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倪旭英 白植宝 欧阳可雄 《齐鲁护理杂志》 2015年第18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在腮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8例腮腺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负压引流瓶进行引流,实验组术后采用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进行创口引流,比... 目的:探讨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在腮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8例腮腺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负压引流瓶进行引流,实验组术后采用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进行创口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涎瘘、面神经损伤发生率及引流量、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涎瘘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应用于腮腺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创口引流,可降低涎瘘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手术 高负压引流系统
下载PDF
游离皮瓣在老年患者中应用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新亮 黄磊 +2 位作者 白植宝 张光明 侯之启 《广州医药》 2014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修复老年患者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及兄弟医院在2004年9月—2013年2月期间采用游离皮瓣治疗的各种组织缺损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治164例,按年龄将其分成两组,其中老年组(≥60岁)54例,年轻组(<60岁)110例...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修复老年患者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及兄弟医院在2004年9月—2013年2月期间采用游离皮瓣治疗的各种组织缺损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治164例,按年龄将其分成两组,其中老年组(≥60岁)54例,年轻组(<60岁)110例。其中口腔肿瘤78例,四肢创伤66例,四肢骨与软组织肿瘤10例,头皮缺损5例,放射性骨髓炎5例,所有组织缺损均采用游离皮瓣进行修复。主要对手术时间、出血量、皮瓣坏死率、血管探查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0天内均无死亡病例,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皮瓣坏死率及血管探查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游离皮瓣技术修复老年患者组织缺损是安全可靠的,高龄并不是游离皮瓣手术禁忌症,但必须严格把握适应症,注意并存疾病对手术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游离组织瓣 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EGFL7通过FAK信号促进舌鳞状细胞癌侵袭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志立 梁建平 +1 位作者 黄磊 白植宝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年第6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探讨EGFL7对舌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能力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q PCR验证舌鳞状细胞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以及舌癌细胞中EGFL7的表达水平差异,以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株SCC-9为实验样品,通过脂质体介导,将EGFL7-si R转染至SCC-9细胞,降低EGFL... 目的探讨EGFL7对舌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能力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q PCR验证舌鳞状细胞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以及舌癌细胞中EGFL7的表达水平差异,以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株SCC-9为实验样品,通过脂质体介导,将EGFL7-si R转染至SCC-9细胞,降低EGFL7的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转染前、后SCC-9中EGFL7的表达变化,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Western印迹检测EGFL7的下游信号分子FAK的表达变化。结果转染EGFL7-si R后的SCC-9中EGFL7的表达明显下调(P<0.001)。SCC-9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01)。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在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株SCC-9中降低EGFL7的表达水平后FAK磷酸化水平降低,而FAK的表达水平不变。结论 EGFL7的表达水平变化与舌鳞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EGFL7可能通过调控其下游信号通路基因FAK磷酸化水平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L7 p-FAK 舌鳞状细胞癌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股前外侧free-style穿支皮瓣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磊 白植宝 吴晓琴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6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free-style穿支皮瓣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5月-2014年10月诊治的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3例患者采用传统股前外侧皮瓣制备术治疗为对照...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free-style穿支皮瓣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5月-2014年10月诊治的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3例患者采用传统股前外侧皮瓣制备术治疗为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股前外侧free-style穿支皮瓣制备术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供区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移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皮瓣灰白发生率、张力增加发生率、局部水肿发生率、供区疼痛发生率、肌肉疝出发生率、伤口开裂发生率、远期下肢肌力下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外形良好恢复率、语音良好恢复率、吞咽功能良好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前外侧free-style穿支皮瓣制备术可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治疗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style穿支皮瓣术 口腔颌面部缺损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牛磺酸上调基因1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研究
17
作者 李志强 邹瑞 +2 位作者 欧阳可雄 白植宝 艾伟健 《口腔疾病防治》 2016年第9期511-514,共4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aurine upregulated gene 1,TUG1)在舌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TUG1在舌鳞状细胞癌中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19例患者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T...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aurine upregulated gene 1,TUG1)在舌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TUG1在舌鳞状细胞癌中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19例患者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TUG1的表达差异,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技术在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27中沉默TUG1的表达,并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下游相关基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基因的表达改变。结果 TUG1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中相对癌旁组织呈高表达状态(P<0.001)。利用si RNA技术沉默TUG1的表达后,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27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转染si RNA后24 h、48 h、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4.16%、16.96%、21.40%。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i NO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1.000±0.034、0.974±0.045、0.729±0.039,沉默TUG1的实验组的i NOS基因表达受到了明显抑制(P=0.002)。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TUG1在舌鳞状细胞癌中可能起到致癌基因的作用,且其可能通过促进i NOS的表达调控舌鳞状细胞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牛磺酸上调基因1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异体脱矿骨-胶原蛋白-四环素复合材料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研究
18
作者 桂平 黄宇文 +2 位作者 白植宝 杜洪 郑会强 《现代医院》 2011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研究异体脱矿骨-胶原蛋白-四环素复合材料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作用。方法将四环素和胶原蛋白包被于兔脱矿骨颗粒上,制备成兔脱矿骨-胶原蛋白-四环素复合材料。选用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脱矿骨... 目的研究异体脱矿骨-胶原蛋白-四环素复合材料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作用。方法将四环素和胶原蛋白包被于兔脱矿骨颗粒上,制备成兔脱矿骨-胶原蛋白-四环素复合材料。选用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脱矿骨组,C组为脱矿骨-胶原蛋白-四环素复合材料组。建立单侧下颌骨牵张模型,术中即牵张2 mm间隙。A组间隙注入0.5 ml生理盐水,B组和C组分别在间隙中填充0.5g的脱矿骨颗粒和脱矿骨-胶原蛋白-四环素复合材料。在牵张后固定期第1、3、6周分别进行X线、组织学检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钙素含量、骨密度、生物力学检测。不同组间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SPSS 13.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 C组的新骨成骨速度和质量明显好于A、B两组,B组的新骨成骨速度和质量好于A组;各检测指标,除固定期第3、6周,C组和B组血清骨钙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外,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体脱矿骨-胶原蛋白-四环素复合材料能够明显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矿骨 胶原蛋白 四环素 牵张成骨
下载PDF
B超引导下混合硬化治疗低流量脉管畸形效果分析
19
作者 刘法鑫 黄磊 白植宝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第8期61-63,共3页
脉管畸形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病以低流量脉管畸形为主[1]。外科切除是其传统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和复发率高等原因,目前对于该类患者多采用硬化治疗[2,3]。如何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对大体积病灶进行根治,减少... 脉管畸形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病以低流量脉管畸形为主[1]。外科切除是其传统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和复发率高等原因,目前对于该类患者多采用硬化治疗[2,3]。如何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对大体积病灶进行根治,减少重复治疗的次数等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硬化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创伤较小、可多次重复治疗等优点,且有研究表明泡沫硬化治疗较液体硬化治疗效果更佳[4],但关于混合硬化治疗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B超引导下混合硬化治疗低流量脉管畸形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低流量脉管畸形的诊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畸形 外科切除 硬化治疗 混合硬化 低流量 复发率 效果分析 治疗手段
下载PDF
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畸形的临床分析
20
作者 林志立 梁建平 +1 位作者 黄磊 白植宝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年第4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畸形局部注射聚桂醇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病例均来源于经我院治疗的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畸形,病历及随访资料完整,选择的90例血管畸形患儿分组,鱼肝油酸钠治疗组(30例),博莱霉素治疗组(30例),聚桂醇治疗组(30例)。观... 目的:探讨血管畸形局部注射聚桂醇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病例均来源于经我院治疗的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畸形,病历及随访资料完整,选择的90例血管畸形患儿分组,鱼肝油酸钠治疗组(30例),博莱霉素治疗组(30例),聚桂醇治疗组(30例)。观察各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随访观察,并评价其疗效。结果随访时间4~13个月,鱼肝油酸钠患儿中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3例,2例未能坚持治疗。博莱霉素治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6例,3例未能坚持治疗。聚桂醇组治愈18例、显效7例、有效3例,2例未能坚持治疗。聚桂醇组疗效与前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聚桂醇组副作用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聚桂醇为主的硬化剂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畸形疗效较好,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桂醇 颌面部血管畸形 婴幼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