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性触控屏模组材料选型、模拟及DOE验证
1
作者 白碧海 曹春燕 +2 位作者 黄倪慧 陈子军 谢安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6-32,共7页
为帮助研究人员更快地确定最佳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方案,以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实现柔性触控屏模组具体商业量产应用目标,进行触控显示模组关键材料数据收集、力学模拟分析,并开展DOE(design of experiment)验证。测试3种不同触控屏... 为帮助研究人员更快地确定最佳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方案,以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实现柔性触控屏模组具体商业量产应用目标,进行触控显示模组关键材料数据收集、力学模拟分析,并开展DOE(design of experiment)验证。测试3种不同触控屏(touch panel,TP)基材薄膜的屈服极限,结合目前市场量产材料和生产可行性,通过软件仿真分析材料极限弯折半径,发现透明聚酰亚胺薄膜(clear polyimide,CPI)具有最佳的可耐弯折性能,为最优的TP基材;不同厂家生产的CPI和光学透明胶材(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的测试比较结果显示,CPI(A)和OCA(4)具有最佳的弯折性能;CPI-OCA-CPI三合一叠构的DOE验证分析表明,最佳柔性触控屏模组材料组合为CPI(A)\OCA(4)\CP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触控屏 模组 材料选型 仿真分析 DOE验证
下载PDF
Lu_(2)(MoO_(4))_(3):Eu^(3+)荧光粉的制备及热增强发光
2
作者 陈子军 曹春燕 +4 位作者 郑翌飞 张敏 黄倪慧 白碧海 谢安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96-4201,共6页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Lu_(2)(MoO_(4))_(3):Eu^(3+)系列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谱仪(EDS)和荧光光谱(PL)仪对制备荧光粉的结构、形貌、元素组成及光致发光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Lu_(2)(MoO_(4))_(3):Eu^(3+)系列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谱仪(EDS)和荧光光谱(PL)仪对制备荧光粉的结构、形貌、元素组成及光致发光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Eu^(3+)成功掺入基质晶格中并得到Lu_(2)(MoO_(4))_(3):Eu^(3+)纯相样品,荧光粉颗粒大小在2μm左右。制备温度依赖样品光致发光结果表明1000℃下制备Lu_(2)(MoO_(4))_(3):Eu^(3+)样品发光性能最好。煅烧时间依赖样品光致发光结果表明1000℃下煅烧时间为6 h时样品发光效果最好。反常于荧光粉发光热猝灭现象,Lu_(2)(MoO_(4))_(3):Eu^(3+)样品在外界测试温度为250℃左右时出现热增强发光现象,与Lu_(2)(MoO_(4))_(3)负热膨胀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法 Lu_(2)(MoO_(4))_(3):Eu^(3+) 荧光粉 热增强发光 负热膨胀
下载PDF
Gd_(2[1-x(y)])Eu_(2x(y))W_(z)Mo_((1-z))O_(6)红色荧光粉合成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敏 曹春燕 +4 位作者 张陈林 陈子军 白碧海 黄倪慧 谢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86-1094,共9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Gd_(2(1-x))Eu_(2x)WO_(6)(0≤x≤0.35)、Gd_(2(1-y))Eu_(2y)MoO_(6)(0≤y≤0.25)和Gd_(1.9)Eu_(0.1)W_(z)Mo_((1-z))O_(6)(0≤z≤1)系列红色荧光粉。探索了Gd_(2(1-x))Eu_(2x)WO_(6)荧光粉和Gd_(2(1-y))Eu_(2y)MoO...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Gd_(2(1-x))Eu_(2x)WO_(6)(0≤x≤0.35)、Gd_(2(1-y))Eu_(2y)MoO_(6)(0≤y≤0.25)和Gd_(1.9)Eu_(0.1)W_(z)Mo_((1-z))O_(6)(0≤z≤1)系列红色荧光粉。探索了Gd_(2(1-x))Eu_(2x)WO_(6)荧光粉和Gd_(2(1-y))Eu_(2y)MoO_(6)荧光粉的最佳合成温度及最佳Eu^(3+)掺杂浓度,并进一步探索了W^(6+)、Mo^(6+)比例对Gd_(1.9)Eu_(0.1)W_(z)Mo_((1-z))O_(6)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随着Eu^(3+)浓度增加,在Gd_(2(1-x))Eu_(x)WO_(6)和Gd_(2(1-y))Eu_(2y)MoO_(6)荧光粉X射线衍射图中观察到衍射峰向小角度方向偏移。研究了Gd_(2(1-x))Eu_(2x)WO_(6)中Eu^(3+)发光浓度猝灭机理。随着Mo^(6+)含量增加,在Gd_(1.9)Eu_(0.1)W_(z)Mo_((1-z))O_(6)中观察到电荷迁移带红移现象,并通过漫反射谱推算了荧光粉材料带隙值。通过扫描电镜图像及电子能谱表征了W^(6+)、Mo^(6+)比例改变对荧光粉颗粒形貌及组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荧光粉 光致发光 浓度猝灭 红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