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超声波与射线对儿童长骨骨折后骨痂形成成像的联系,探讨超声波评价儿童长骨骨折后骨痂形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该研究纳入50例手臂、前臂、大腿以及小腿长骨骨折的儿童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孩31例、女孩19例,平均年龄分别...目的分析超声波与射线对儿童长骨骨折后骨痂形成成像的联系,探讨超声波评价儿童长骨骨折后骨痂形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该研究纳入50例手臂、前臂、大腿以及小腿长骨骨折的儿童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孩31例、女孩19例,平均年龄分别为11岁和9岁。分别对56个骨折骨和56个对应的健侧骨进行检查。采用Philips i U22相机配备17-5-MHz线性探针和MSK Superficial程序进行超声诊断。在超声检查的同时对骨痂进行测量。利用能量多普勒(Power Doppler)对骨痂的血管进行可视化处理并测定血管阻力指数(RI)。在健侧肢体的相应区域进行同样的检测。将超声结果与X射线测量结果以及骨痂的客观质量评价进行比较。结果所有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研究。在这两个组中,无移位骨折均是最常见骨折;需复位骨折与骨膜下骨折的发生率相近;与之相反,女孩骨折碎片轻微移位的发生率是男孩的3倍多。统计分析表明,超声波与X射线对骨痂的长度和宽度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初步结果显示骨痂的血管化程度高于正常骨膜。结论超声波在评价儿童长骨骨折后骨痂形成方面与X射线检查同样有效可靠,具有免受电离辐射损伤的优点。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超声波与射线对儿童长骨骨折后骨痂形成成像的联系,探讨超声波评价儿童长骨骨折后骨痂形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该研究纳入50例手臂、前臂、大腿以及小腿长骨骨折的儿童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孩31例、女孩19例,平均年龄分别为11岁和9岁。分别对56个骨折骨和56个对应的健侧骨进行检查。采用Philips i U22相机配备17-5-MHz线性探针和MSK Superficial程序进行超声诊断。在超声检查的同时对骨痂进行测量。利用能量多普勒(Power Doppler)对骨痂的血管进行可视化处理并测定血管阻力指数(RI)。在健侧肢体的相应区域进行同样的检测。将超声结果与X射线测量结果以及骨痂的客观质量评价进行比较。结果所有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研究。在这两个组中,无移位骨折均是最常见骨折;需复位骨折与骨膜下骨折的发生率相近;与之相反,女孩骨折碎片轻微移位的发生率是男孩的3倍多。统计分析表明,超声波与X射线对骨痂的长度和宽度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初步结果显示骨痂的血管化程度高于正常骨膜。结论超声波在评价儿童长骨骨折后骨痂形成方面与X射线检查同样有效可靠,具有免受电离辐射损伤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