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PS技术实时监测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长三角区域电离层TEC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虎 王解先 +3 位作者 白贵霞 王潜心 李浩军 朱卫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18-1726,共9页
2009年7月22日上午发生的日全食是21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其全食带覆盖了中国中部的长江流域,为研究日全食对电离层的影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为此本文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了实时求解TEC和GPS系统硬件延迟,为实时监测日全食... 2009年7月22日上午发生的日全食是21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其全食带覆盖了中国中部的长江流域,为研究日全食对电离层的影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为此本文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了实时求解TEC和GPS系统硬件延迟,为实时监测日全食期间电离层变化提供了绝对的电离层TEC.采用上海和浙江区域内GPS网的观测数据,建立了实时区域电离层延迟模型,进而计算出了实时的VTEC和TEC变化率.同时考虑太阳和地磁活动参数,综合上述方法详细分析和讨论了长三角区域在此次日全食期间的TEC变化的电离层异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全食 电离层 TEC VTEC GPS 卡尔曼滤波 GPS系统硬件延迟
下载PDF
三峡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的地壳垂直形变与重力变化监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伟 党亚民 +3 位作者 章传银 白贵霞 鲍李峰 甘卫军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1-678,共8页
监测三峡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的地壳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对三峡水库的安全运行和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直接计算、实际测量和综合解算3个方面研究了三峡库水位变化过程中地壳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基于资源三号卫星影... 监测三峡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的地壳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对三峡水库的安全运行和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直接计算、实际测量和综合解算3个方面研究了三峡库水位变化过程中地壳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基于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提取的水体数据,结合水位数据,直接计算了三峡水库蓄放水从145~175m每隔5m的影响,地壳垂直形变最大可达30mm,对重力影响超过20μGal(1Gal=10^(-2) m/s^2)的范围距离长江中心线约2km内。库区较近的巴东CORS站(ES13)能够实际测量到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的地壳垂直形变。由于目前三峡库区的CORS站和重力台站数量较少,分布不均,还不能满足紧密跟踪三峡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的监测需求。利用三峡地区26座CORS站和部分重力台站数据,基于负荷形变理论和球谐分析方法,综合解算了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的地壳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与实际CORS监测结果一致。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基于CORS站网的综合解算,能够有效提升对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的地壳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的监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变化 三峡水库 监测 垂直形变 重力变化
下载PDF
改进的渐消卡尔曼滤波在GPS动态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虎 王解先 +1 位作者 白贵霞 李浩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基于中长基线GPS动态定位模型和渐消卡尔曼滤波理论,提出构建新的渐消因子向量,通过对不同滑动窗口宽度设计一组平行滤波器,利用加权获得优化之后的协方差阵来改善中长基线中动态定位的精度.数据解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GPS动态定位 渐消卡尔曼滤波 渐消因子向量 滑动窗口
下载PDF
融合BDS/GPS/GLONASS反演全球电离层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党亚民 王虎 +1 位作者 赵文娇 白贵霞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1,共5页
融合BDS/GPS/GLONASS三系统,采用载波相位平滑伪距观测值和球谐函数建立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并进行全球电离层反演实验。结果表明,电离层延迟格网值与IGS各分析中心最终产品对比,精度均在4TECu以内,均值为0.675TECu。与基准站GNSS实测TE... 融合BDS/GPS/GLONASS三系统,采用载波相位平滑伪距观测值和球谐函数建立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并进行全球电离层反演实验。结果表明,电离层延迟格网值与IGS各分析中心最终产品对比,精度均在4TECu以内,均值为0.675TECu。与基准站GNSS实测TEC比较,差值的均值在5TECu以内。对计算得到的频间偏差月综合产品进行外符合精度和稳定性分析表明,GPS精度优于GLONASS,而BDS稳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融合 球谐函数 频间偏差
下载PDF
RTK定位模型研究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虎 王解先 +1 位作者 白贵霞 李浩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3-116,共4页
提出一种在OTF动态条件下RTK整周模糊度解算的方法,通过矩阵变换使位置参数和模糊度参数分离,叠加模糊度法方程信息;同时针对动态定位中的卫星变化以及周跳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该方法可以极大地减少初始化的次数。
关键词 RTK 整周模糊度 OTF 矩阵变换 周跳
下载PDF
利用GPS更新高程控制网的试验研究
6
作者 白贵霞 《测绘标准化》 2002年第4期12-16,共5页
针对苏、浙、沪地区的一、二等水准网和GPS网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大地高的变化量可以反映GPS/水准点的沉降量。结果表明:平均点间距50km的点的大地高差精度比一、二等水准测量的正常高差平均精度略高,区域性高精度水准网的短周期快速... 针对苏、浙、沪地区的一、二等水准网和GPS网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大地高的变化量可以反映GPS/水准点的沉降量。结果表明:平均点间距50km的点的大地高差精度比一、二等水准测量的正常高差平均精度略高,区域性高精度水准网的短周期快速更新可以借助GPS测量手段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水准测量 高程控制网 全球定位系统 外业
下载PDF
利用GPS技术实时监测上海区域电离层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虎 王解先 +1 位作者 白贵霞 朱卫东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2-606,共5页
基于GPS技术实时监测电离层变化原理,利用载波平滑伪距观测值建立区域电离层模型的方法,计算了电离层延迟量和硬件延迟,根据硬件延迟值相对稳定的特点,采取一定时段求解出硬件延迟量,对实时硬件延迟量进行预报,进而实时分离GPS信号传播... 基于GPS技术实时监测电离层变化原理,利用载波平滑伪距观测值建立区域电离层模型的方法,计算了电离层延迟量和硬件延迟,根据硬件延迟值相对稳定的特点,采取一定时段求解出硬件延迟量,对实时硬件延迟量进行预报,进而实时分离GPS信号传播路径上的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利用上海区域内的GPS网的观测数据,建立实时上海区域电离层延迟模型,监测上海区域的电离层变化.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的内符合精度优于3TE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载波平滑伪距 电离层模型 硬件延迟
下载PDF
利用COSMIC掩星数据监测电离层的异常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虎 刘志强 +1 位作者 白贵霞 党亚民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52,共7页
分析了COSMIC掩星数据反演电子密度的方法,利用实例研究反演方法的特点,并采用ISR非相干散射雷达获取的电子密度数据进行验证,进而反演了长三角区域SHAO(IGS)站上空在日全食和太阳风暴期间的电子密度廓线图.通过与平静日期间电离层电子... 分析了COSMIC掩星数据反演电子密度的方法,利用实例研究反演方法的特点,并采用ISR非相干散射雷达获取的电子密度数据进行验证,进而反演了长三角区域SHAO(IGS)站上空在日全食和太阳风暴期间的电子密度廓线图.通过与平静日期间电离层电子密度进行比较,发现日全食及太阳风暴导致电离层发生的异常变化,从而提出COSMIC掩星数据反演电子密度在监测电离层变化时所具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掩星 非相干散射雷达 电子密度
下载PDF
多GNSS全球电离层建模特性及其精度检验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文娇 王虎 +1 位作者 党亚民 白贵霞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6-314,共9页
分别以GPS单系统和融合BDS,GPS,GLONASS三系统两种方案,采用载波相位平滑伪距观测值和球谐函数,构建了全球电离层延迟模型并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本文以GPS单系统和融合三系统两种方法反演了2014年1月每日电离层变化过程,解算得出了频间偏... 分别以GPS单系统和融合BDS,GPS,GLONASS三系统两种方案,采用载波相位平滑伪距观测值和球谐函数,构建了全球电离层延迟模型并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本文以GPS单系统和融合三系统两种方法反演了2014年1月每日电离层变化过程,解算得出了频间偏差的月综合产品,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事实上,三系统融合不仅增加了可观测的卫星数,而且改善了穿刺点的几何分布.分析结果表明,三系统融合反演全球电离层在精度上优于GPS单系统,均有5~10 TECU的提高.计算得到的频间偏差结果显示,GPS优于GIONASS,BDS稳定性则较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球谐函数 频间偏差
下载PDF
汶川地震地形形变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白贵霞 程传录 +2 位作者 郭春喜 王小瑞 马新莹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05-210,共6页
地形形变监测与分析对于研究汶川地震对震区及青藏板块地形变化的影响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相关监测点的汶川地震前后地形形变数据,采用统一模式进行数据处理,将震前与震后的形变监测成果归算到ITRF2005参考框架和2008.363(2008年5月12... 地形形变监测与分析对于研究汶川地震对震区及青藏板块地形变化的影响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相关监测点的汶川地震前后地形形变数据,采用统一模式进行数据处理,将震前与震后的形变监测成果归算到ITRF2005参考框架和2008.363(2008年5月12日)历元,计算得到震中区域的大地基准造成严重破坏,监测点形变位错,水平位移量达243 cm,沉降量达68 cm,隆起量达36 cm。并对汶川地震地形形变监测进行分析,认为位于"映秀镇—北川—青川"断裂带西侧块体呈现向东南方向移动并呈现隆起趋势;东侧块体向西北方向移动并呈现下沉趋势;北侧块体向东北方向移动,南侧块体向西南北方向移动,块体两侧形成了明显挤压形态。上述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汶川地震产生的机理和龙门山断裂带的活动提供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汶川地震 形变监测 参考框架
下载PDF
苏通长江大桥首级控制网的建立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贵霞 陈永军 《测绘技术装备》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共5页
本文结合现代特大型斜拉桥的建设要求,介绍了苏通长江七桥首级控制网的设计和布测方案,较详细地叙述了长距离跨江三角高程测量的实施步骤;讨论了内业数据处理的方法,对测量成果进行了检核分析,最后给出了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 首级控制网 三角高程测量 GPS 全球定位系统 内业 数据处理 苏通长沙大桥 斜拉桥
下载PDF
PPP网解UPD模糊度固定的无基站差分大型CORS站整网快速精密解算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虎 党亚民 +5 位作者 侯阳飞 秘金钟 王解先 白贵霞 成英燕 张守建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8-291,共14页
本文利用“国家基准一期工程”和上千全国部分省市CORS站的GNSS观测资料,基于PPP网解UPD模糊度固定技术实现了区域内无基站差分毫米级定位以及上千全国CORS站整网一次快速精密解算,这对于保障国家应急测绘快速响应、实现灾区基准快速建... 本文利用“国家基准一期工程”和上千全国部分省市CORS站的GNSS观测资料,基于PPP网解UPD模糊度固定技术实现了区域内无基站差分毫米级定位以及上千全国CORS站整网一次快速精密解算,这对于保障国家应急测绘快速响应、实现灾区基准快速建立以及快速获取和恢复国家统一坐标框架基准站坐标等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意义。首先,选取2015年8月1—31日198个国家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计算卫星端的宽巷、窄巷UPD,采用PPP网解UPD模糊度固定技术,对这些GNSS测站的载波相位进行模糊度固定:宽巷模糊度31 d固定率平均值在80%以上的测站共有193个;窄巷模糊度31 d固定率平均值在60%以上的测站共有165个。其次,对PPP整网一次快速解算定位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1 d整网解算在NEU 3个方向的RMS分别为2.8、3.9、5.3 mm;标准差分别为2.1、3.2、6.7 mm。再者,使用中国区域内5个IGS观测站进行无基站差分精密定位,与SOPAC单天解ITRF2008框架下历元坐标的对比分析表明,31 d单日解外符合精度水平及高程方向均相差在毫米量级。最后,利用上述GNSS基准站解算出来的卫星端的宽、窄巷UPD(31 d),依次对2015年8月1—31日全国及部分省市1195个CORS站观测数据进行载波相位模糊度固定,得到无模糊度的精确相位观测值,从而使法方程中待估模糊度参数减少,克服了基准站网规模和测站个数的限制,实现了上千CORS站整网一次快速解算,对31 d月平均解与国际知名软件GAMIT/GLOBK的双差月解结果(2015年国家基础测绘任务成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NEU 3个方向上差异在1 cm以内的测站分别为99.92%、99.33%、79.83%,其中U方向相差在1.5 cm为93.22%。综上所述,PPP网解UPD模糊度固定技术的方法,确保了区域内无基站精密定位、大网快速解算的精度和效率,能够满足灾区及国家坐标框架基准站坐标快速解算与恢复的迫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 UPD 模糊度固定 相位距离 整网解算
下载PDF
论新一代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鸿闻 武文忠 +7 位作者 王晓国 岳建利 李建成 张全德 程鹏飞 李国智 白贵霞 张骥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3,共3页
从新世纪初国家建设对大地测量的需求和大地测量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出发 ,论述了在我国建立新一代高精度、3维动态、多种技术结合、多功能开放式服务的大地控制网的有关问题。介绍了网的基本构成 ,技术指标、特点及与现有大地网的关系 。
关键词 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 卫星定位导航连续运行站 GPS测量 水准测量 重力测量
下载PDF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大地测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贵霞 丘金宏 《测绘技术装备》 2000年第1期2-5,17,共5页
本文回顾了二十世纪大地测量的发展成就,提出了二十一世纪大地测重在监测地壳运动、保护生态环境、建立 GPS综合信息服务网、建立高精度地球重力场模型等方面所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 大地测量 重力测量 大地水淮面 GPS 21世纪
下载PDF
DGPS的精度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贵霞 《测绘标准化》 1995年第4期17-20,47,共5页
关键词 GPS 大地测量 测量精度
下载PDF
快速大地定位的新方法——高精度持续GPS定位服务(HPPS)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白贵霞 《测绘科技通讯》 1994年第4期39-42,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高精度持续GPS定位服务(HPPS)的原理与方法,列举在德国时的一则试验,其结果得到满意的精度。由此认为该法在满足某些条件后将会取代建立大地网的传统方法。
关键词 控制网 加密 GPS 大地定位
下载PDF
GPS接收机性能评述
17
作者 白贵霞 谢世杰 《测绘科技通讯》 1995年第3期57-61,3,共6页
本文阐述了GPS接收机的分类和各种机型的性能、技术指标和参考价格;同时介绍了当前各类GPS接收机的特点和工作模式;并对窄距相关技术、MET—MEDLL技术、P—W跟踪技术作了简要的介绍。文后为用户根据经费、任务特点、精度要求,选择机型... 本文阐述了GPS接收机的分类和各种机型的性能、技术指标和参考价格;同时介绍了当前各类GPS接收机的特点和工作模式;并对窄距相关技术、MET—MEDLL技术、P—W跟踪技术作了简要的介绍。文后为用户根据经费、任务特点、精度要求,选择机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机 性能 GPS
下载PDF
坐标系转换中全国高精度高分辨率格网改正量的确定 被引量:16
18
作者 郭春喜 王文利 +1 位作者 白贵霞 程鹏飞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7,共3页
确定全国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改正量是实现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对全国已有大地控制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算与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 确定全国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改正量是实现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对全国已有大地控制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算与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利用全国高精度高分辨率格网改正量实现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理念与改正量计算方法 -移动转换法,同时利用全国127 210个高精度的控制点成果,在椭球面上建立了控制点上误差很小、能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转换精度要求的全国高精度高分辨率格网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改正量模型,该模型现已应用于全国多个省、市不同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转换实际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西安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大地控制点 移动转换 改正量
原文传递
综合GNSS和重力数据定量评价三峡地区地质环境稳定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党亚民 王伟 +2 位作者 章传银 白贵霞 杨强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52-1057,共6页
采用三峡地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和重力连续观测数据,结合水文气象和地形资料,计算大地高、地面重力等变化,通过与地质灾害事件的空间对比分析确定评价所用的观测要素和权重,对地质环境稳定性... 采用三峡地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和重力连续观测数据,结合水文气象和地形资料,计算大地高、地面重力等变化,通过与地质灾害事件的空间对比分析确定评价所用的观测要素和权重,对地质环境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发现,整个三峡地区的地质环境总体上较为稳定,三峡大坝下游地区稳定性普遍较好。但是,库区腹地秭归-云阳段的长江沿岸有5~6处形状及面积不同的局部地段,稳定性较弱;三峡库区外围的房县、镇坪县也存在一些稳定性较弱的地区。所提出的地质环境稳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和研究结果对于区域地质环境评估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稳定性 定量评价 GNSS 重力变化 负荷形变 地质灾害
原文传递
汶川周边地区GPS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与分析
20
作者 程传录 白贵霞 +2 位作者 张鹏 王小瑞 谢方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7-9,共3页
龙门山断裂带位于青藏亚板块的东南缘,与华南亚板块和东南亚板块连接,是地震多发地带,中外学者长期对此地区进行形变监测,汶川就处于龙门山断裂带。本文介绍了汶川周边地区GPS大地控制网情况,收集了5.12地震前后大地控制网观测资料,按... 龙门山断裂带位于青藏亚板块的东南缘,与华南亚板块和东南亚板块连接,是地震多发地带,中外学者长期对此地区进行形变监测,汶川就处于龙门山断裂带。本文介绍了汶川周边地区GPS大地控制网情况,收集了5.12地震前后大地控制网观测资料,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了GPS大地控制点的位移量,并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龙门山地壳运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大地控制网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