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年美学:现代与中国传统 被引量:6
1
作者 皮朝纲 刘方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3-48,共6页
中国学人于20世纪开始从事美学学科的研究与体系建构之时,其处境是十分特别的,一方面面临外来知识的本土化,必须在中国与西方这一充满紧张关系的两极之间做出抉择;另一方面又同时面临传统与现代(由于有了西方“他者”的维度与新... 中国学人于20世纪开始从事美学学科的研究与体系建构之时,其处境是十分特别的,一方面面临外来知识的本土化,必须在中国与西方这一充满紧张关系的两极之间做出抉择;另一方面又同时面临传统与现代(由于有了西方“他者”的维度与新视野、新观念的植入而有了新的内涵)之争的紧张关系,也必须做出抉择。因此,中国20世纪美学是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两组既构成内在矛盾又形成外在冲突的知识背景、张力作用下展开其美学思考与理论建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美学 现代美学 人生美学 学科体系建构
下载PDF
关于禅宗美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与理论范式的思考 被引量:18
2
作者 皮朝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45-53,共9页
禅宗在其初创时,就在终极信仰中先验设定本体(“禅”)作为安身立命的源点,它使“禅”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一个代表“本性”(自性)和宇宙人生的本体属性的概念。禅宗哲学与美学以“禅”作为本体范畴,以“立心”在“禅... 禅宗在其初创时,就在终极信仰中先验设定本体(“禅”)作为安身立命的源点,它使“禅”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一个代表“本性”(自性)和宇宙人生的本体属性的概念。禅宗哲学与美学以“禅”作为本体范畴,以“立心”在“禅”的本体上建构了心性本体论,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建构理论体系。禅宗美学以禅宗门人独特的审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它提出的关于从“味”(体味)到“味”(禅味)的命题,成为概括审美活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美学 逻辑起点 心性本体论 审美活动 理论范式
下载PDF
紫柏真可的“文字般若”说与禅宗的审美主义 被引量:9
3
作者 皮朝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7,共9页
在中国禅宗思想史及其美学思想史上,晚明"四大高僧"之一的紫柏真可占有重要的地位,当禅门衰落、禅风凋敝之时,他以恢弘禅宗为己任,大力倡导文字般若,力图以此和会三教,融通各宗学说,为禅宗的复兴寻找一条新路。在他对文字般... 在中国禅宗思想史及其美学思想史上,晚明"四大高僧"之一的紫柏真可占有重要的地位,当禅门衰落、禅风凋敝之时,他以恢弘禅宗为己任,大力倡导文字般若,力图以此和会三教,融通各宗学说,为禅宗的复兴寻找一条新路。在他对文字般若的诠释中,蕴涵着独特的文艺美学思想,为禅宗的审美主义补充了新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柏真可 文字般若 文字心之光 禅宗美学
下载PDF
关于禅宗美学本体论的再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皮朝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9-78,共10页
中国佛教各宗要建立自己的理论系统,只能在一种本体论上建构完成,它们都是以心性作为本体范畴,而以心本原说为本体论的最高形态。而《般若》之荡相遣执之妙用与《中论》之体法空,乃是各宗之共法,而非各宗据以建立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 中国佛教各宗要建立自己的理论系统,只能在一种本体论上建构完成,它们都是以心性作为本体范畴,而以心本原说为本体论的最高形态。而《般若》之荡相遣执之妙用与《中论》之体法空,乃是各宗之共法,而非各宗据以建立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本体以及本体论。而禅宗把"心"(禅)作为本体范畴,作为自己在终极信仰中安身立命的源点,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禅宗哲学与美学是以"禅"作为本体范畴,以"立心"在"禅"的本体上建构了心性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美学 本体 本体论 空观 再思考
下载PDF
对进一步拓宽、夯实中国美学学科建设基础的思考——以禅宗画学文献的发掘整理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皮朝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52,共11页
中国美学学科的建立、形成和发展,是以中国美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工作作为前提和基础的。中国美学文献学也在中国美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历程中应运而生。中国美学文献学是中国美学学科建立、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基石。虽然中国美学文献的发... 中国美学学科的建立、形成和发展,是以中国美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工作作为前提和基础的。中国美学文献学也在中国美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历程中应运而生。中国美学文献学是中国美学学科建立、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基石。虽然中国美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继续做好美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工作,可以进一步拓宽和夯实中国美学学科建设的基础,为中国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中国美学文献学 学科建设 禅宗画学 文献的发掘与整理
下载PDF
美学苑囿一洞天——2002年国内宗教美学思想研究巡礼 被引量:1
6
作者 皮朝纲 刘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4,共10页
在2002年的中国美学研究苑囿中,宗教美学思想研究呈现出它的独特风貌。道教美学研究显得特别活跃,佛教美学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基督教(天主教)美学和伊斯兰教美学的研究也有新的收获。
关键词 宗教美学 研究 综述 佛教 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伊斯兰教
下载PDF
诗心禅境了相依:禅宗诗学内容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皮朝纲 潘国好 《中国文艺评论》 2016年第8期50-65,共16页
金人托梦,释氏幻化中华文化韵味。一叶五花,禅宗涵养传统信仰品格。不离文字,文学成就禅宗诗学精神。与诗学精神相联系,禅宗以独贵心源、提倡心性修养,构建其人生论哲学;以崇尚禅悟、获得境界般若,构建其境界论哲学;以接引众生、注重开... 金人托梦,释氏幻化中华文化韵味。一叶五花,禅宗涵养传统信仰品格。不离文字,文学成就禅宗诗学精神。与诗学精神相联系,禅宗以独贵心源、提倡心性修养,构建其人生论哲学;以崇尚禅悟、获得境界般若,构建其境界论哲学;以接引众生、注重开示法门,构建其实践论哲学。作为禅宗哲学的文学化,禅宗诗学理论的内容包括以心为源、胸襟修养、生命体验、艺境追求、像教悦情、禅艺互释六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般若 诗心 文学成就 内容研究 传统信仰 文学化 禅境 诗文创作 寒山诗 佛语心
下载PDF
建构中国特色的审美观念 被引量:1
8
作者 皮朝纲 董运庭 《江海学刊》 1988年第2期146-155,共10页
审美观念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模子和感知方式的制约下,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当然最直接的是对美、美感、审美关系、艺术的本质及规律等问题的体认成果与理论表述。一定的观念总是凝结在捐应的范畴与命题中。恩格斯说... 审美观念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模子和感知方式的制约下,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当然最直接的是对美、美感、审美关系、艺术的本质及规律等问题的体认成果与理论表述。一定的观念总是凝结在捐应的范畴与命题中。恩格斯说过:“要思终必须有逻辑范畴。”列宁把范畴喻为人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而命题则是范畴的衍生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观念 中国特色 逻辑范畴 民族文化背景 自然现象 艺术的本质 感知方式 审美关系
下载PDF
从“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南禅美学思想嬗变轨迹 被引量:3
9
作者 皮朝纲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38,107-108,共9页
禅学是一种生命哲学和生命美学,它把心性作为理论基石。心的内涵涉及到审美本体论。在早期禅宗向中国式禅宗的过渡期中,北方禅宗以心为根本的思想,已使禅法由外在的形式向内在的感悟倾斜,从而将禅修行变成了纯粹的心灵体验,这是过... 禅学是一种生命哲学和生命美学,它把心性作为理论基石。心的内涵涉及到审美本体论。在早期禅宗向中国式禅宗的过渡期中,北方禅宗以心为根本的思想,已使禅法由外在的形式向内在的感悟倾斜,从而将禅修行变成了纯粹的心灵体验,这是过渡的第一阶段。而以慧能为代表的南方禅宗提出的“即心即佛”的命题,则是过渡的第二阶段。他们把心性自觉、心灵体验提升为自心自悟式的刹那间的自我肯定,但他们却未摆脱人性与佛性、污染心与清净心的二元分别。而南禅发展到马祖道一的阶段,他在继承“即心即佛”和般若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般若空观的原理,认为“即心”即被心缚,“即佛”即被佛缚,把“心”、“佛”都视为空的。为了防止学人对“即心即佛”的执著,他最后提出了“非心非佛”的命题,让心灵回到那“空诸所有”的恬明之境——诗意栖居之所,放射出人性美之光。因此,可以说从慧能的“即心即佛”到马祖道一的“即心即佛”,再到“非心非佛”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心即佛 非心非佛 慧能 马祖道一 中国南禅美学思想 嬗变轨迹
下载PDF
蕅益智旭与天台宗美学 被引量:3
10
作者 皮朝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3,共9页
智旭是天台教学史上最后一位卓有建树的佛学家,天台学说的终结性人物。他竭力回归和高扬由智顗大师所开创的台宗心灵美学的原初精神,全面、充分地拓宽和丰富了台宗“一念三千”说的内容和意义,并以“一念心”作为理论基础,以艺诠佛,折... 智旭是天台教学史上最后一位卓有建树的佛学家,天台学说的终结性人物。他竭力回归和高扬由智顗大师所开创的台宗心灵美学的原初精神,全面、充分地拓宽和丰富了台宗“一念三千”说的内容和意义,并以“一念心”作为理论基础,以艺诠佛,折射出台宗审美的价值取向和文艺美学观点,为台宗心灵美学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蕅益智旭 天台宗 心灵美学 一念心 以艺诠佛
下载PDF
论中国美学文献学学科建设的学理依据 被引量:2
11
作者 皮朝纲 潘国好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6-13,共8页
中国美学文献建设一直处在有工作无学科的状态,建立和发展中国美学文献学学科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放眼国际学术视野,解构主义掀起的文献解读策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它的经验、教训应该成为我们建设该学科的外部动因。反观国内美学建设视域... 中国美学文献建设一直处在有工作无学科的状态,建立和发展中国美学文献学学科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放眼国际学术视野,解构主义掀起的文献解读策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它的经验、教训应该成为我们建设该学科的外部动因。反观国内美学建设视域,美学建构的西方基础正处在动摇之中,推动我国美学建设的文、史、哲诸科都建立了专科性文献学,这就为我们建设中国美学文献学,夯实中国美学建设的本土基础提供了内在动力。站在学术发展视角,充分利用自在文献的价值,推动学术的自为,成为我们对学术自由的憧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文献学 中国美学 解构主义 专科文献学
下载PDF
性具实相论与天台宗美学思想的特质 被引量:3
12
作者 皮朝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73,共7页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形成的、具有民族化特征的佛教宗派 ,它在两千年中国佛学的发展进程中 ,以其久远的历史、圆妙的思想、缜密的判教、完备的观行 ,成为汉地佛教的义学高峰 ,天台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的...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形成的、具有民族化特征的佛教宗派 ,它在两千年中国佛学的发展进程中 ,以其久远的历史、圆妙的思想、缜密的判教、完备的观行 ,成为汉地佛教的义学高峰 ,天台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天台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天台美学 ,因具有人生美学的内容 ,而成为中国传统美学 (人生美学 )的一个组成部分。天台宗从“天下万物 ,唯人为贵” ,而人又以“心为贵”的人本观点出发 ,来看待宇宙人生。它在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中 ,又特别重视对人的心灵的叩问。它以叩问心灵的本真为归宿 ,从而以心灵美学的形态体现出人生美学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宗 心灵美学 性具实相论 一心三观 性具实相论
下载PDF
庞蕴与中国居士佛教美学 被引量:3
13
作者 皮朝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3,共9页
在中国居士佛教与居士佛教美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庞蕴都作出过重要贡献。他自觉地把创作诗偈作为表达禅悟、宣扬禅理的一种最基本的手段。他有明确的诗学主张,指明了进行诗偈创作的动机与宗旨,还把吟诗作为获得禅悟、进入禅境的一种重要手... 在中国居士佛教与居士佛教美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庞蕴都作出过重要贡献。他自觉地把创作诗偈作为表达禅悟、宣扬禅理的一种最基本的手段。他有明确的诗学主张,指明了进行诗偈创作的动机与宗旨,还把吟诗作为获得禅悟、进入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提出了涉及文艺审美鉴赏的审美心态、审美方式、审美内容和审美效应的重要命题。在他的语录(公案)和诗偈中,蕴涵着有关日常生活审美的思想,涉及生活态度、生活准则、生活取向、生活境界等方面的生活审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蕴 中国居士佛教美学 生活审美观
下载PDF
论“观”——佛教美学札记 被引量:7
14
作者 皮朝纲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8,共8页
观,作为佛教美学的重要范畴,无论是从观照对象还是从观照本心两个层面来看,都是一种佛教智慧的观照作用(一种意蕴深厚的审美观照),乃是一种冥想,亦即一种直观,一种直觉思维方式。它是以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去观照对象,以对事物的真谛实... 观,作为佛教美学的重要范畴,无论是从观照对象还是从观照本心两个层面来看,都是一种佛教智慧的观照作用(一种意蕴深厚的审美观照),乃是一种冥想,亦即一种直观,一种直觉思维方式。它是以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去观照对象,以对事物的真谛实相的直觉为其心理特征;用积淀着深厚理性内容的佛教审美智慧观照世界,使心灵直接契入所观之对象,并与之冥合为一,在刹那间领悟到心理的愉悦。佛教美学把"观道"、"妙观"、"游观"等运用于文艺鉴赏和自然审美领域,表现出浓郁的审美情趣。所有大乘宗派都强调"观心",在观心上建构学说,完善理论,他们都视"心"为审美之本源,把"观"作为通入涅槃悟境的根本大法,重视通过"观心"以了悟真心,以达于人生的最高境界(佛陀境界——审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美学 范畴 观心
下载PDF
论体系转换背景下的中国美学文献学建设 被引量:2
15
作者 皮朝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7-123,共7页
建设中国美学学科,离不开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独具魅力的美学思想体系以文献的方式存在着,要将这一体系转化为中国美学学科建设体系存在着学科性、逻辑性、学理性难度。美学文献在记录内容上分门别类而彼此调... 建设中国美学学科,离不开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独具魅力的美学思想体系以文献的方式存在着,要将这一体系转化为中国美学学科建设体系存在着学科性、逻辑性、学理性难度。美学文献在记录内容上分门别类而彼此调和,在记录系统上传递信息而含蓄隽永,在文本体系上真伪具呈而有待辨别,学科体系转化艰难和文献资料有待加工的现实,要求我们建立中国美学文献学学科,去解决这些难题。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美学的标准和文献的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在学科建设中的实践标准;要以美学学科和文献学学科交互主体的方式作为建设的指导方法;要以立言为公、发展学科、昌明学术的态度作为建设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学科建设 中国美学文献学 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 交互主体性
下载PDF
“栖心大乘,每以笔墨而作佛事”——“禅宗书学思想的现代诠释”之一 被引量:2
16
作者 皮朝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9,共10页
中国佛教禅宗书法艺术,风采独特,其书学著述,丰富多彩。综观禅宗书学著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写经"是禅家所从事的书法艺术创作活动,是禅家特别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僧人通过写经,宏扬教义、传播佛法、善行佛事、参禅悟道... 中国佛教禅宗书法艺术,风采独特,其书学著述,丰富多彩。综观禅宗书学著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写经"是禅家所从事的书法艺术创作活动,是禅家特别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僧人通过写经,宏扬教义、传播佛法、善行佛事、参禅悟道,乃是"栖身大乘","游戏翰墨,作大佛事"。禅宗书学著述从一个特殊的视角,论述了写经的重要意义、巨大功德、书写宗旨、价值取向、艺术特点、特殊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书学 写经 佛事 游戏翰墨
下载PDF
“诗禅一致,等无差别”:禅与艺术在观念上的融合 被引量:1
17
作者 皮朝纲 董运庭 《天府新论》 1991年第1期76-81,共6页
关键词 "诗禅一致 等无差别" 观念 融合 艺术 中国 美学传统
下载PDF
“游”──禅宗美学的重要范畴 被引量:3
18
作者 皮朝纲 刘方 《天府新论》 1997年第1期56-60,63,共6页
关键词 '游' 禅宗美学 范畴 中国古典美 民族特色 审美境界 人生境界 生存方式 '禅'
下载PDF
实参实悟与元代禅宗美学思潮 被引量:2
19
作者 皮朝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47-55,共9页
元代禅宗普遍倡导实参实悟 ,视实参重于顿悟 ,将顿悟禅法导向平实修习 ,这一倾向表明元代禅宗的禅学及其美学思想出现了向早期禅宗的回归。其倡导实参实悟的根本目的是要了脱生死 ,追求人生的诗意栖居 ,他们的人生态度 ,表现出浓郁的美... 元代禅宗普遍倡导实参实悟 ,视实参重于顿悟 ,将顿悟禅法导向平实修习 ,这一倾向表明元代禅宗的禅学及其美学思想出现了向早期禅宗的回归。其倡导实参实悟的根本目的是要了脱生死 ,追求人生的诗意栖居 ,他们的人生态度 ,表现出浓郁的美学意味。他们在对心性论的探讨中 ,对本体论范畴“禅”的内涵作出了明确的理论概括 ,对禅宗哲学与美学作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参实悟 禅宗美学 元代 美学意味
下载PDF
天台宗的自然审美观 被引量:1
20
作者 皮朝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天台宗 自然审美观 书评 《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郭绍虞 王文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