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生产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的差异性研究
1
作者 刘仁涛 盖兆梅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6期126-128,共3页
建设生产类项目和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大体相同,只有微弱的差异。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预测时段划分、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3个重要方面,由于其微弱性往往被许多学者忽视。文章从这三方面对建设生产类项目的水土流失预... 建设生产类项目和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大体相同,只有微弱的差异。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预测时段划分、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3个重要方面,由于其微弱性往往被许多学者忽视。文章从这三方面对建设生产类项目的水土流失预测展开研究,分析二者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在编制中的常见问题,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生产类项目 水土流失预测 水土流失面积 土壤侵蚀模数
下载PDF
“三环节分析”及其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的应用
2
作者 盖兆梅 刘仁涛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4期143-144,147,共3页
管道项目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科学地分析管道项目中的重要环节是做好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基础和关键。通过总结前人的成果和自身的工作经验,结合管道项目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特点,提出了“三环节分析”理论,有针对性... 管道项目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科学地分析管道项目中的重要环节是做好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基础和关键。通过总结前人的成果和自身的工作经验,结合管道项目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特点,提出了“三环节分析”理论,有针对性地补充和完善了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项目实施后,水土流失能得到全面的控制和治理,为此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工程 “三环节分析”理论 水土保持方案 措施布设
下载PDF
基于理念驱动的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模式研究
3
作者 孙楠 姜斯文 +4 位作者 王佳玉 罗湘 盖兆梅 姜欣欣 刘洁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4期67-70,共4页
针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现状,全面系统分析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与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基于水利事业发展趋势与国家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OBE理念与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设有机融合,构... 针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现状,全面系统分析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与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基于水利事业发展趋势与国家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OBE理念与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设有机融合,构建“一主线四平台”的科技创新教育模式,为高校其他专业科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提供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高校大学生 科技创新 教育模式 课程体系
下载PDF
混沌优化方法及其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盖兆梅 付强 刘仁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年第5期13-16,27,共5页
混沌优化方法是解决非线性问题的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混沌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点,并且分别对两类混沌优化方法——完全混沌优化方法和混合混沌优化方法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及其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做了较... 混沌优化方法是解决非线性问题的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混沌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点,并且分别对两类混沌优化方法——完全混沌优化方法和混合混沌优化方法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及其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也提出了目前在混沌优化理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混沌优化理论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优化方法 水文水资源 水资源利用
下载PDF
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仁涛 付强 +3 位作者 盖兆梅 冯艳 李国良 李伟业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84-190,共7页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关键是指标体系的建立。在传统的DRASTIC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三江平原实际情况,建立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以往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常采用层次分析技术、模糊数学理论等,其共同的弊端是人为确定各评...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关键是指标体系的建立。在传统的DRASTIC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三江平原实际情况,建立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以往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常采用层次分析技术、模糊数学理论等,其共同的弊端是人为确定各评价因子的分级标准以及人工为因子赋权,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为了克服这个弊端,结合三江平原实际情况,首次将基于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应用于该地区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寻踪模型 加速遗传算法 地下水脆弱性 指标体系 评价
下载PDF
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熵权系数法模型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仁涛 付强 +1 位作者 张艳梅 盖兆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23,共3页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可为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益参考。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关键是指标体系的建立。结合三江平原实际情况,在传统的DRAS...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可为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益参考。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关键是指标体系的建立。结合三江平原实际情况,在传统的DRASTIC模型基础上,建立新的指标体系,包括以下7项指标:地下水埋深、含水层的净补给、含水层的介质类型、土壤介质类型、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土地利用率和人口密度。根据相关性分析,该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合理。传统的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或模糊数学方法,不能排除主观确定权重的人为干扰,评价结果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误差。为了合理地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首次将熵权系数法模型应用于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之中。该方法的权重通过计算过程得出,排除了人为的主观性干扰,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三江平原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基于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的评价结果完全相同,说明熵权系数法可以应用于地下水性评价,其评价结果可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脆弱性 熵权系数法模型 指标体系 评价
下载PDF
几种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之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付强 刘仁涛 盖兆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48,52,共4页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可为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益参考。应用熵权系数法、基于RAGA的投影寻踪模型以及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等几种模...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可为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益参考。应用熵权系数法、基于RAGA的投影寻踪模型以及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等几种模型对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得出评价结果。将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几种评价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为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脆弱性 熵权系数法 投影寻踪 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
下载PDF
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比较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付强 刘仁涛 盖兆梅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可为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益参考。应用熵权系数法、基于RAGA的投影寻踪模型以及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等几种模...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可为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益参考。应用熵权系数法、基于RAGA的投影寻踪模型以及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等几种模型对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得出评价结果。将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几种评价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为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脆弱性 熵权系数法 投影寻踪 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 三江平原
下载PDF
水力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
9
作者 孙楠 姜斯文 +2 位作者 王佳玉 关英红 盖兆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4期0019-0022,共4页
课程思政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一种注重于传道授业解惑,立德树人的优良美德。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任务相比,课程思政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为己任,更加关注对学生思想品质方面的教... 课程思政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一种注重于传道授业解惑,立德树人的优良美德。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任务相比,课程思政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为己任,更加关注对学生思想品质方面的教育,本文通过分析水力学课堂思政研究的教学意义,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为我校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利类专业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学 课程思政 水利专业
下载PDF
氮肥调控对夏玉米根区土壤氮素吸收及其生产效率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盖兆梅 刘继龙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56-761,766,共7页
为研究不同氮肥调控模式对于夏玉米生产效率的差异性影响,以松嫩平原黑土耕作区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施肥水平(N1:280 kg/hm2,N2:320 kg/hm2,N3:360 kg/hm2),3种施肥比例(F1:20%-30%-50%,F2:33%-33%-33%,F3:50%-30%-20%),组合成9种处理.... 为研究不同氮肥调控模式对于夏玉米生产效率的差异性影响,以松嫩平原黑土耕作区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施肥水平(N1:280 kg/hm2,N2:320 kg/hm2,N3:360 kg/hm2),3种施肥比例(F1:20%-30%-50%,F2:33%-33%-33%,F3:50%-30%-20%),组合成9种处理.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下植株根系特征、植株氮素累积、作物产量及植株生产效率的差异,采用相关分析揭示植株根表面积对氮素累积量贡献效果,构建植株吸氮量与作物收获指数间的关联函数及其互作效应关系,最终筛选最优的氮素调控模式.结果表明,植株根系受氮素调控驱动影响较为显著,其中N1F2,N1F3处理条件下的植株根系总长较N1F1分别增加了306.4 cm和436.1 cm,且其根表面积和根质量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在N2,N3施肥水平下,3种施肥比例分别呈现出相同的规律;植株根表面积与氮素累积量间关系密切,随着氮素的补给量增加,在N2施肥水平下,根表面积的增加对于氮素累积的促进最明显;N2F3处理条件下氮肥偏生产力达33.89 kg/kg,氮肥利用效率达到最优.另外,植株吸氮量与作物产量及收获指数具有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表明在氮素供给与植株生产力之间存在最佳阈值.综合植株根系长势、氮素累积及生产效率状况等因素,最终决策N2F3的调控模式最适宜该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调控 吸氮量 收获指数 氮素生产效率
下载PDF
基于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灰色GM(1,1)模型在地下水埋深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盖兆梅 付强 刘仁涛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7-72,共6页
将混沌优化算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形成新的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利用混沌运动的遍历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同时,粒子群算法能加快混沌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使搜索效率得到提高.用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灰色GM(1,1)模型中的参数,通... 将混沌优化算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形成新的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利用混沌运动的遍历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同时,粒子群算法能加快混沌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使搜索效率得到提高.用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灰色GM(1,1)模型中的参数,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优化效果良好,模型预测精度得到了提高.运用该模型对三江平原地下水埋深进行动态预测,预测结果可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混沌 粒子群 优化算法
原文传递
地下水脆弱性风险预警和评估的区间三角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盖兆梅 刘仁涛 +1 位作者 付强 姜秋香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08-214,共7页
应用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区间三角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对三江平原六大分区地下水脆弱性进行了风险预警和评估.评估结果与前人吻合,可为有关决策部门采取相应降低环境风险的措施提供参考.实例验证表明,模型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更好... 应用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区间三角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对三江平原六大分区地下水脆弱性进行了风险预警和评估.评估结果与前人吻合,可为有关决策部门采取相应降低环境风险的措施提供参考.实例验证表明,模型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更好的评价效果,为有关环境风险决策部门对地下水风险预警和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脆弱性 环境风险预警和评估 决策 区间三角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原文传递
基于RAGA的灰色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及其对三江平原地下水埋深的动态预测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仁涛 付强 +3 位作者 冯艳 盖兆梅 李国良 李伟业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1-176,共6页
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农业水资源出现危机.预测该地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对于指导该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建立了基于RAGA的灰色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GM(1,1)模型存在明显系... 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农业水资源出现危机.预测该地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对于指导该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建立了基于RAGA的灰色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GM(1,1)模型存在明显系统误差的缺点,既具有GM(1,1)模型对数据确定性方面把握的长处,也融合了人工神经网络在不确定因素预测领域的优势.通过两种途径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相对较高的预测精度.运用该模型对三江平原地下水埋深进行动态预测,未来五年内,如果仍按目前的发展模式,该地区地下水埋深仍将持续下降,从2007年到2012年,该地区地下水平均每年下降0.3m.预测结果对有关部门的政策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GM(1 1) RAGA BP神经网络 地下水埋深 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