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化铬和重铬酸钾毒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马华智 盛和章 +3 位作者 秦爱平 施畅 李永涛 廖明阳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比较氯化铬和重铬酸钾两种价态铬化合物的细胞毒性、致突变性及急性毒性。 方法 :CHL细胞采用MTT比色法 ,沙门氏菌诱变性试验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结果 :经MTT比色法测定 ,氯化铬和重铬酸钾对CHL细胞半数抑制剂量(IC50)分别为33.... 目的 :比较氯化铬和重铬酸钾两种价态铬化合物的细胞毒性、致突变性及急性毒性。 方法 :CHL细胞采用MTT比色法 ,沙门氏菌诱变性试验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结果 :经MTT比色法测定 ,氯化铬和重铬酸钾对CHL细胞半数抑制剂量(IC50)分别为33.80mmol/L和8.02μmol/L,对小鼠口服急性毒性LD50 分别为2143.3和171.0mg/kg,表明重铬酸钾的细胞毒性和急性毒性均明显大于氯化铬 ,重铬酸钾诱发沙门氏菌回变菌落数比阴性对照增加2倍以上而氯化铬无明显增加。 结论 :重铬酸钾的细胞毒性和急性毒性均大于氯化铬 ,重铬酸钾对沙门氏菌具有致突变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铬酸钾 氯化铬 MTT 沙门氏菌诱变性试验
下载PDF
Z24经口染毒大鼠血浆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全军 颜贤忠 +5 位作者 吴纯启 赵剑宇 盛和章 余寿忠 袁本利 廖明阳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 研究Z2 4染毒大鼠血浆的代谢表型改变及其与组织病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探讨代谢组学在药物毒性早期筛选中的应用。方法 Wistar大鼠连续经口染毒 0、60、13 0和 2 0 0mg/kgZ2 45d后收集血浆 ,测定1 HNMR谱 ,并进行血浆生... 目的 研究Z2 4染毒大鼠血浆的代谢表型改变及其与组织病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探讨代谢组学在药物毒性早期筛选中的应用。方法 Wistar大鼠连续经口染毒 0、60、13 0和 2 0 0mg/kgZ2 45d后收集血浆 ,测定1 HNMR谱 ,并进行血浆生化指标测定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2 0 0mg/kg组大鼠血浆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及总胆红素 (TbiL)分别升高了 14 8 4%、14 0 %和 10 9 8% ;13 0和 2 0 0mg/kg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脏炎症和坏死。血浆1 HNMR谱偏最小乘方分析 (PLS DA)发现在不同染毒条件下 ,各组动物的代谢谱各不相同 ,与肝脏病理和血浆生化改变相一致 ,并且其敏感性优于常规毒理学检测指标。结论 大鼠血浆1 HNMR代谢谱与Z2 4毒作用强度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24 大鼠 血浆 代谢组学 NMR 毒性筛选 药物毒性
下载PDF
环磷酰胺对离体大鼠肝细胞毒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施畅 廖明阳 +1 位作者 郭巧珍 盛和章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28-131,共4页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 (Cp)对混悬培养大鼠肝细胞的毒性效应及其可能机理。方法 以两步灌流法消化成年大鼠肝细胞 ,并进行混悬培养。Cp以 5、10、2 0mmol·L-1染毒 ,观察染毒后 3h肝细胞的存活率、胞内酶泄漏情况以及肝细胞巯基状态...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 (Cp)对混悬培养大鼠肝细胞的毒性效应及其可能机理。方法 以两步灌流法消化成年大鼠肝细胞 ,并进行混悬培养。Cp以 5、10、2 0mmol·L-1染毒 ,观察染毒后 3h肝细胞的存活率、胞内酶泄漏情况以及肝细胞巯基状态、MDA含量的变化 ,并对肝细胞表面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大 ,肝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 ,胞内酶泄漏加重 ,培养液中LDH、ALT、AST活性增高 ,同时 ,肝细胞TSH、NPSH、PSH也逐渐下降 ,其中PSH下降在TSH耗竭中起主要作用。肝细胞MDA含量未发现有显著增高。形态学检查发现Cp使肝细胞表面出现“大疱” ,胞内线粒体肿胀 ,空泡化 ,粗面内质网扩张 ,部分脱颗粒 ,内腔模糊 ,核固缩 ,核内染色质边集成块状。结论 Cp对混悬培养大鼠肝细胞有损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肝细胞 巯基 毒性作用
下载PDF
生殖毒性试验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开发
4
作者 吴纯启 刘宝兴 +1 位作者 盛和章 廖明阳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0-190,共1页
目的:为确保生殖毒性试验的数据采集、存取、处理和分析的准确可靠性,提高试验工作的效率,开发生殖毒性试验计算机管理系统Reprodv1.0。方法:参照ICHS5a技术要求和国家GLP规范,以Access数据库为基本数据库,采用VisualBasic6.0计算机语... 目的:为确保生殖毒性试验的数据采集、存取、处理和分析的准确可靠性,提高试验工作的效率,开发生殖毒性试验计算机管理系统Reprodv1.0。方法:参照ICHS5a技术要求和国家GLP规范,以Access数据库为基本数据库,采用VisualBasic6.0计算机语言和工具编制。结果:Reprodv1.0软件的主要性能特征如下:①主窗口包括文件、数据录入、打印原始记录、打印日志、统计分析、数据查询、修改数据、端口设置及帮助共9个主菜单。②系统允许采用交配前、后计算机自动分组和人工分组3种方式分组。③可按规范要求确定称重和饲料消耗检测的频度。④自备数据库包含实验动物绝大多数的异常行为体征,外观、内脏及骨骼畸形检查项的数据库共存有800多种实验动物的常见畸形或变异的名称。⑤采用打印操作日志和屏幕提示两种方式解决试验程序复杂繁琐所导致的检测对象的遗漏或错选。⑥采用基于窝的数据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⑦数据查询、打印模块可随时分析检查或打印阶段性试验结果。⑧设置多级安全密码,确保各类研究人员能及时获取其应了解的数据。结论:本研究所开发的生殖毒性试验计算机管理系统Reprodv1.0的各项性能和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采用本软件既可提高试验工作的效率,又可增加数据采集、存取、处理和分析的准确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毒性 常见 印模 处理 实验动物 人工 体征 交配 试验工作 变异
下载PDF
成年大鼠肝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被引量:17
5
作者 洪文清 盛和章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7-60,共4页
用含有0.5mmol/L EGTA的Hanks液100ml灌流大鼠肝脏,然后用100U/ml胶原酶溶液100ml循环灌流10min,再用100ml的0.5%胰酶灌流。分离的肝细胞用台盼蓝排斥试验显示87%~89%活率,产率可达4.7×10~8,具有~3H-TdR掺入活性。原代培养3d出现... 用含有0.5mmol/L EGTA的Hanks液100ml灌流大鼠肝脏,然后用100U/ml胶原酶溶液100ml循环灌流10min,再用100ml的0.5%胰酶灌流。分离的肝细胞用台盼蓝排斥试验显示87%~89%活率,产率可达4.7×10~8,具有~3H-TdR掺入活性。原代培养3d出现新增殖的肝细胞,20d增殖约5倍,可进行连续传代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原代培养 胶原酶 胰酶
原文传递
异环磷酰胺对离体大鼠肝细胞毒作用机制研究
6
作者 施畅 廖明阳 +1 位作者 郭巧珍 盛和章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探讨异环磷酰胺 (Ifo)对混悬培养大鼠肝细胞的毒性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两步灌流法消化成年大鼠肝细胞 ,并进行混悬培养。Ifo以 5,10 ,2 0mmol/L染毒 ,观察染毒后 3h肝细胞的存活率、胞内酶泄漏情况以及肝细胞巯基状态、丙... 目的 :探讨异环磷酰胺 (Ifo)对混悬培养大鼠肝细胞的毒性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两步灌流法消化成年大鼠肝细胞 ,并进行混悬培养。Ifo以 5,10 ,2 0mmol/L染毒 ,观察染毒后 3h肝细胞的存活率、胞内酶泄漏情况以及肝细胞巯基状态、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 ,并对肝细胞表面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大 ,肝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 ,胞内酶泄漏加重 ,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活性增高 ,同时肝细胞总巯基 (TSH)、非蛋白巯基 (NPSH)、蛋白巯基 (PSH)也逐渐下降 ,其中PSH下降在TSH耗竭中起主要作用。肝细胞MDA含量未发现有显著增高。形态学检查发现Ifo使肝细胞表面出现“大疱” ,胞内线粒体肿胀 ,空泡化 ,粗面内质网扩张 ,部分脱颗粒 ,内腔模糊 ,滑面内质网扩张 ,呈囊泡状改变。结论 :Ifo对混悬培养大鼠肝细胞有损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环磷酰胺 大鼠 肝细胞 巯基化合物 毒理学 抗癌药
原文传递
大鼠13项血液指标的随龄变化观察
7
作者 沈伽弟 于文梅 +2 位作者 盛和章 孙永立 洪文清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5-156,共2页
大鼠13项血液指标的随龄变化观察沈伽弟,于文梅,盛和章,孙永立,洪文清(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在评价药物对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中,我们曾观察到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大鼠13项血液指标的随龄变化观察沈伽弟,于文梅,盛和章,孙永立,洪文清(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在评价药物对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中,我们曾观察到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与鼠龄之间呈随龄增高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血液指标 药物毒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