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粉碎性髌骨骨折疗效观察
1
作者 邵亚男 盛奇智 +1 位作者 周伟 汪雨欣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粉碎性髌骨骨折应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 分析2017年9月至2022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21例应用跟骨锁定钢板治疗的髌骨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资料,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67~82岁(平均73.1岁)... 目的 探讨老年粉碎性髌骨骨折应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 分析2017年9月至2022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21例应用跟骨锁定钢板治疗的髌骨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资料,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67~82岁(平均73.1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摔跌伤11例,其他2例;骨折均为Rockwood IV型;伤后3~7 d(中位数5 d)进行手术。手术以克氏针临时复位固定骨块,再根据骨折块的位置塑形跟骨钢板,最后以锁定螺钉固定。随访观察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随访时间12~14个月(平均12.7个月),未出现伤口感染、髌骨不愈合、跟骨内固定钢板螺钉失效及膝关节僵痛等。髌骨骨折线消失时间8~14周(平均10.4周)。术后1年伤膝屈曲达125°~135°(平均130.6°),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为25~30分(平均27.6分);功能评价优良率为100%。结论 应用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粉碎性髌骨骨折操作简易、固定稳固、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碎性髌骨骨折 老年 跟骨锁定钢板
下载PDF
上臂前外侧入路双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骨不连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盛奇智 刘平 +2 位作者 阮锋 魏优秀 韦卓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上臂前外侧入路双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干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在我科行上臂前外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并随访获得完整资料的患者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左侧4例,右侧9例;年龄21... 目的探讨上臂前外侧入路双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干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在我科行上臂前外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并随访获得完整资料的患者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左侧4例,右侧9例;年龄21~75岁,平均50.2岁;肱骨干上1/3段骨折3例,中1/3段骨折8例,下1/3段骨折2例;10例患者钢板断裂失效,3例钢板完好。增生性骨不连9例,缺血性骨不连3例,萎缩性骨不连1例。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和随访结果,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肘关节Mayo评分、患侧上肢DASH评分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13例患者随访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平均随访10.7个月(9~14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2个月(4~11个月),1例出现术后一过性桡神经麻痹,该患者术后2个月恢复正常,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患者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术前67.2±5.7、术后末次随访81.2±4.4),肘关节Mayo评分(术前74.2±5.4、术后末次随访80.2±3.2),患侧上肢DASH评分(术前8.9±2.7、术后末次随访7.97±2.3)。该三项评分术后末次随访较术前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臂前外侧双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骨不连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骨不连 上臂前外侧入路 双钢板固定
下载PDF
应用微创技术锁定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盛奇智 刘平 +2 位作者 阮锋 魏优秀 韦卓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本院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手术治疗并成功随访的34例肱骨...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本院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手术治疗并成功随访的34例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老年患者,其中男12例,女22例;年龄69.2~81.5岁,平均年龄为73.5岁;右侧20例,左侧14例。骨折按Neer分型:二、三、四部分骨折分别为10例、17例、7例。受伤到手术时间3~7 d,本组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个月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分析该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个月。手术时间52.6~135.4 min,平均78.5 min;术中出血量45.6~135.4 mL,平均75 mL;术中透视7~18次,平均9.7次;骨折愈合时间2.3~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2例出现内固定松动,经治疗后骨折均一期愈合。术后12个月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22例,良8例,可3例,差1例,总体优良率88.2%。结论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创伤小、骨折愈合快,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接骨板 内固定 MIPPO技术
下载PDF
经皮空心钉微创治疗APC-Ⅰ型骨盆骨折前环损伤 被引量:2
4
作者 盛奇智 陈丽溪 +3 位作者 王勤志 刘平 李广磊 刘慧敏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89-90,93,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空心钉微创治疗APC-Ⅰ型骨盆前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观察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采用经皮空心钉微创治疗APC-Ⅰ型骨盆骨折前环损伤17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盆骨折复位Matt... 目的观察经皮空心钉微创治疗APC-Ⅰ型骨盆前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观察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采用经皮空心钉微创治疗APC-Ⅰ型骨盆骨折前环损伤17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盆骨折复位Matta影像学标准评价复位质量及Majeed评分系统来评价功能状态和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8~13个月,平均10.7个月。单侧耻骨支或耻骨联合固定手术时间为28~47 min,平均35 min;出血量4~14 m L,平均(7.1±2.4)mL;术后下地活动时间4~11周,平均(6.4±0.7)周,骨折愈合时间4~14周,平均(8.2±2.1)周。Matta复位标准结果,优13例,良4例。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切口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为(85.1±2.4)分,其中优13例,良4例。结论经皮空心钉微创治疗APC-Ⅰ型骨盆骨折前环损伤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经皮 空心钉 内固定
下载PDF
HIF-3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低氧状态对MG-63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盛奇智 阮锋 +2 位作者 魏优秀 李广磊 刘平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HIF-3在骨肉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观察低氧对骨肉瘤MG-63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15例骨肉瘤组织和15例骨软骨瘤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骨肉瘤组织和骨软骨瘤组织中HIF-3的表达情况;MG-63细胞低氧刺激,用定量RT-PC... 目的探讨HIF-3在骨肉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观察低氧对骨肉瘤MG-63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15例骨肉瘤组织和15例骨软骨瘤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骨肉瘤组织和骨软骨瘤组织中HIF-3的表达情况;MG-63细胞低氧刺激,用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G-63细胞中HIF-3的表达情况;用细胞黏附实验、细胞迁移实验及细胞侵袭实验检测MG-63细胞的黏附、迁移及侵袭能力。在MG-63细胞中,敲降HIF-3或过表达HIF-3后,检测低氧对细胞的黏附、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骨肉瘤组织中HIF-3高表达而骨软骨瘤组织中HIF-3低表达。与常氧条件相比,低氧促进MG-63细胞中HIF-3mRNA和HIF-3蛋白的表达,低氧增强MG-63细胞的黏附、迁移及侵袭能力。MG-63细胞中HIF-3的敲降减弱了MG-63细胞的黏附、迁移及侵袭能力而HIF-3的过表达增强了MG-63细胞的黏附、迁移及侵袭能力。结论低氧促进了MG-63细胞中的HIF-3的表达,增强了MG-63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HIF-3在低氧诱导的MG-63细胞侵袭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低氧诱导因子3 侵袭转移 MG-63
下载PDF
髌骨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伟 石渊 +3 位作者 盛奇智 夏静 刘平 杨鸿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9期864-868,共5页
目的探讨髌骨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髌骨骨折病人60例。按就诊顺序间次分为钢板组与张力带组,每组各30例。钢板组采用髌骨钢板,张力带组采用克氏针钛缆张力带。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髌骨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髌骨骨折病人60例。按就诊顺序间次分为钢板组与张力带组,每组各30例。钢板组采用髌骨钢板,张力带组采用克氏针钛缆张力带。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病率和术后膝关节的功能等。结果钢板组和张力带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3.53±7.07)分钟和(76.53±4.16)分钟,切口长度分别为(6.28±0.57)cm和(7.73±0.77)cm,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24.07±4.35)°和(118.40±4.55)°,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18.42±10.39)ml和(133.77±12.43)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组与张力带组相比较,手术时间缩短,切口长度短于张力带组;钢板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满意度强于张力带组。髌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临床疗效优于张力带内固定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钢板 张力带 髌骨骨折 分析
原文传递
缺氧诱导因子在骨肉瘤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7
作者 盛奇智 李广磊 +2 位作者 刘平 阮锋 魏优秀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2期87-90,96,共5页
缺氧是包括骨肉瘤在内的实体肿瘤的普遍特征。缺氧诱导因子是肿瘤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重要调节因子。研究缺氧诱导因子在骨肉瘤的相关机制能为骨肉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就缺氧诱导因子的结构功能、缺氧诱导因子与骨肉瘤干细胞、缺氧... 缺氧是包括骨肉瘤在内的实体肿瘤的普遍特征。缺氧诱导因子是肿瘤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重要调节因子。研究缺氧诱导因子在骨肉瘤的相关机制能为骨肉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就缺氧诱导因子的结构功能、缺氧诱导因子与骨肉瘤干细胞、缺氧诱导因子与骨肉瘤放疗抵抗、缺氧诱导因子与骨肉瘤多药耐药、缺氧诱导因子的抑制剂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骨肉瘤 干细胞 放疗抵抗 多药耐药 抑制剂
下载PDF
牙周炎中免疫细胞的免疫调控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怡(综述) 郑晓丹(审校) +2 位作者 宋江园 盛奇智 涂中一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47-50,共4页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免疫炎症性疾病,宿主和微生物相互作用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宿主的免疫反应受到如牙龈卟啉单胞菌和放线菌聚集杆菌等病原体的干扰,并引发免疫细胞的功能与状态的改变是这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影响...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免疫炎症性疾病,宿主和微生物相互作用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宿主的免疫反应受到如牙龈卟啉单胞菌和放线菌聚集杆菌等病原体的干扰,并引发免疫细胞的功能与状态的改变是这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维持牙周免疫稳态对于预防和治疗牙周炎至关重要。本文就牙周炎发生过程中免疫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免疫细胞活化 免疫调控 抗原递呈
原文传递
3D打印体外建模辅助微创手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盛奇智 李广磊 +1 位作者 刘平 殷章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12期1275-1277,共3页
目的观察3D打印体外建模辅助微创手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该技术的优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8—2019-06采用3D打印体外建模辅助微创手术治疗的15例Tile B型骨盆骨折,术中采用骶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钢... 目的观察3D打印体外建模辅助微创手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该技术的优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8—2019-06采用3D打印体外建模辅助微创手术治疗的15例Tile B型骨盆骨折,术中采用骶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钢板螺钉固定骨盆前环。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2个月。随访期间无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内固定物断裂、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至开始下肢负重锻炼时间为4~8周,平均5.4周。骨折愈合时间12~27周,平均14周。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优11例,良4例。末次随访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定功能恢复情况:优11例,良3例,可1例。结论采用3D打印体外建模技术辅助微创手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具有操作微创、复位可靠、固定精准、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e B型骨盆骨折 骶髂螺钉 内固定 3D打印技术 导航模板
原文传递
HMGB与几种常见骨科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盛奇智 黄康 +1 位作者 梅俊(综述) 陈敬有(审校)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3期334-336,共3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HMG)在20世纪60年代初分离出来,后因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的快速电泳迁移率而得名。高迁移率族蛋白包含高迁移率族蛋白B(HMGB)、高迁移率族蛋白A(HMGA)、高迁移率族蛋白N(HMGN)。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 骨科疾病 电泳迁移率 聚丙烯酰胺凝胶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经皮3枚克氏针内外侧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11
作者 朱容德 徐勇 +6 位作者 邓林 夏田 熊军 梁果 谭炀 刘平 盛奇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9期987-989,共3页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经皮3枚克氏针内外侧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2—2020-08采用闭合复位经皮3枚内外侧交叉内固定治疗的30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术中先行手法复位,第1...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经皮3枚克氏针内外侧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2—2020-08采用闭合复位经皮3枚内外侧交叉内固定治疗的30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术中先行手法复位,第1枚克氏针自肱骨外髁向近端置入,过骨折线后针尖略穿出于近端内侧骨皮质;第2枚克氏针在远折端近侧向近折端置入,与第1枚克氏针交叉穿过骨折线后略穿出于对侧骨皮质;第3枚克氏针在肱骨内上髁稍靠前进针,穿过骨折线略穿出外侧骨皮质。结果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4个月。骨折端的愈合时间3~6周,平均4.2周。24例解剖复位,6例功能复位。1例出现尺神经损伤症状,术后4周取出克氏针后症状逐渐消失。未出现骨折端再移位,无针道感染,无明显肘部畸形。末次随访时按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3.3%。结论闭合复位经皮3枚克氏针内外侧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术后活动度恢复满意,可有效避免肘关节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内外侧交叉固定 克氏针 手法复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