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Cr超纯铁素体不锈钢TiN析出的热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盛捷 魏佳富 +3 位作者 孟亚惠 李玉峰 马国财 喇培清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共9页
非金属夹杂的数量和尺寸控制对钢铁的加工性能与使役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基本凝固理论对21Cr超纯铁素体不锈钢中TiN的析出条件进行数值求解,从理论上研究了TiN的热力学、动力学形成条件与析出规律.结果表明:试验钢钢液中无TiN析出,凝固过... 非金属夹杂的数量和尺寸控制对钢铁的加工性能与使役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基本凝固理论对21Cr超纯铁素体不锈钢中TiN的析出条件进行数值求解,从理论上研究了TiN的热力学、动力学形成条件与析出规律.结果表明:试验钢钢液中无TiN析出,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前沿发生溶质偏析富集,促使TiN在固相率f_(s)为0.15时开始析出.析出的TiN尺寸受钢液中Ti、N元素初始含量与凝固冷却速率的影响,降低Ti、N初始含量,提升凝固冷却速率均可减小TiN半径,Ti,N元素含量对TiN尺寸影响更加敏感,可通过降低钢液中N元素初始含量延迟凝固过程中TiN夹杂物的析出.实际生产中可调控钢液中Ti的添加量,使得TiN的数量与尺寸分布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纯铁素体不锈钢 TiN析出 固相率 冷却速率 钛氮浓度积
下载PDF
石墨烯–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
2
作者 王伟豪 王秒 +3 位作者 刘大钊 盛捷 陶锋 王志俊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7-185,共9页
目的通过引入石墨烯和纳米金刚石,提高铜基体的硬度和抗腐蚀性能。方法通过球磨、原位生长复合的方法,向铜粉上均匀引入纳米金刚石和石墨烯,并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石墨烯–金刚石混杂强化铜基复合材料(Gr@Dia/Cu)。利用扫描电... 目的通过引入石墨烯和纳米金刚石,提高铜基体的硬度和抗腐蚀性能。方法通过球磨、原位生长复合的方法,向铜粉上均匀引入纳米金刚石和石墨烯,并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石墨烯–金刚石混杂强化铜基复合材料(Gr@Dia/Cu)。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硬度计、电化学工作站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显微硬度、电化学腐蚀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此外,还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腐蚀产物进行分析,并讨论Gr@Dia/Cu的腐蚀机理。结果微观组织分析表明,石墨烯和纳米金刚石可以均匀地分散于铜基体中。Gr@Dia/Cu的硬度达到了97.49HV,相较于纯Cu,Gr@Dia/Cu的硬度提高了55.2%。在3.5wt%的NaCl溶液中,Gr@Dia/Cu表现出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其腐蚀电压为98 mV(纯Cu为121 mV),Gr@Dia/Cu的腐蚀电流为3.082×10^(–7)A/cm^(2)(纯铜为7.293×10–7A/cm^(2)),腐蚀速率低至0.0723 mm/a,抗腐蚀效率提高了57.74%。Gr@Dia/Cu的腐蚀产物中含有Cu2O、Cu(OH)2和CuO,与其他样品相比,Gr@Dia/Cu的腐蚀产物中CuO的相对含量(22.03%)明显较高。结论原位生长的石墨烯由于自身良好的抗渗透性和化学惰性,可以大大提高铜基体的抗腐蚀性能,并且石墨烯可以在腐蚀过程中诱导产生致密的CuO钝化层,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铜基复合材料 原位生长 混杂强化 硬度 电化学腐蚀
下载PDF
Mean Shift算法优化带宽的自动搜索 被引量:3
3
作者 盛捷 张瑜 +2 位作者 王智灵 朱明清 陈宗海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44-2749,共6页
Mean Shift算法是一种非参数估计方法,能够快速收敛到概率密度函数的模态,在图像处理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算法的带宽参数的选取会直接影响到收敛速度和收敛结果,而手动调试参数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Mea... Mean Shift算法是一种非参数估计方法,能够快速收敛到概率密度函数的模态,在图像处理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算法的带宽参数的选取会直接影响到收敛速度和收敛结果,而手动调试参数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Mean Shift算法优化带宽自动搜索策略,采用Mean Shift算法对图像特征空间内的样本点进行聚类分析,以图像结构特征信息作为分割效果的评判准则,自动寻取优化带宽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自动寻取Mean Shift算法的优化带宽参数,为解决Mean Shift算法带宽自寻优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an SHIFT算法 图像分割 优化带宽 自动搜索
原文传递
SEM原位观察双尺度纳米晶304不锈钢的断裂行为 被引量:2
4
作者 盛捷 喇培清 +3 位作者 任军强 马吉强 周学渊 石玉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5,共6页
利用原位拉伸扫描电镜,观察并研究了"铝热反应法"制备出的304奥氏体不锈钢试样经退火与轧制处理后动态拉伸过程中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情况及其与双尺度微观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拉伸过程中,微裂纹易生成于微米晶... 利用原位拉伸扫描电镜,观察并研究了"铝热反应法"制备出的304奥氏体不锈钢试样经退火与轧制处理后动态拉伸过程中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情况及其与双尺度微观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拉伸过程中,微裂纹易生成于微米晶和纳米晶间的晶界处,在纳米晶基体中延伸、扩展.裂纹扩展路径受拉伸应力状态以及板材内部晶粒和粗大第二相分布的影响.双尺度组织中微裂纹产生的背应力可有效减缓裂纹扩展速度,从而增强了材料整体的延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尺度分布 不锈钢 原位拉伸 断裂行为
下载PDF
取向分布函数(ODF)在材料织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盛捷 李旭东 徐承强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4-7,共4页
为准确描述材料性能,以立方晶体为对象,采用Bunge的级数展开法模型计算其取向分布函数(ODF),以Voronoi增量算法为基础生成多晶体材料各晶粒的几何数据信息,利用可视化手段将多晶体材料晶粒位置与对应的ODF实现可视化,直观显示了多晶体... 为准确描述材料性能,以立方晶体为对象,采用Bunge的级数展开法模型计算其取向分布函数(ODF),以Voronoi增量算法为基础生成多晶体材料各晶粒的几何数据信息,利用可视化手段将多晶体材料晶粒位置与对应的ODF实现可视化,直观显示了多晶体材料中ODF值在各晶粒内的分布。对立方晶系多晶体材料的ODF测算及可视化处理,有助于获得材料的织构类型与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宏观织构 微观织构 取向分布函数 欧拉空间 可视化
下载PDF
复合材料微观织构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盛捷 李俊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1,共4页
复合材料失效大多数情况都起始于微观水平的破坏,比如微裂纹的萌生、扩展,直到最后的失稳断裂,而微裂纹的扩展只受附近几个晶粒影响,所以不仅要考虑这几个晶粒的取向,还要考虑边界形貌,所谓考虑边界形貌就是要引进3个位置变量.对于位置... 复合材料失效大多数情况都起始于微观水平的破坏,比如微裂纹的萌生、扩展,直到最后的失稳断裂,而微裂纹的扩展只受附近几个晶粒影响,所以不仅要考虑这几个晶粒的取向,还要考虑边界形貌,所谓考虑边界形貌就是要引进3个位置变量.对于位置-取向空间的引出和分析搭建一个数学模型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基于Voronio增量算法,利用C语言编程获得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几何数据信息,通过OpenGL进行可视化,模拟结果再现复合材料的真实结构,为采用数值化技术对多晶体集合进行定量分析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微观织构 宏观织构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半离散化的中立型时滞系统的数值仿真
7
作者 盛捷 严晗 +1 位作者 杨昊 陈宗海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69-2173,共5页
中立型时滞系统是现代工程研究中的一个非常普遍的对象,该系统经过降阶近似后可以转换为一个多时滞系统近似求解的问题。提出将半离散化方法拓展到多时滞系统,应用于中立型时滞系统的数值近似求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导出其... 中立型时滞系统是现代工程研究中的一个非常普遍的对象,该系统经过降阶近似后可以转换为一个多时滞系统近似求解的问题。提出将半离散化方法拓展到多时滞系统,应用于中立型时滞系统的数值近似求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导出其最优控制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求解和设计线性周期性中立型时滞系统的数值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离散化 中立型时滞系统 稳定性 最优控制 数值仿真
原文传递
立方晶体宏观织构取向分布函数的程序化
8
作者 盛捷 李旭东 徐承强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14-18,共5页
取向分布函数(ODF)从宏观整体上反映了多晶体各晶粒取向的统计分布,它突破了传统的极图法、反极图法用一维或二维图形来描述晶体的空间取向分布的局限性,可实现晶体取向分布的三维空间描述.针对具有立方结构的多晶体材料,采用级数展开... 取向分布函数(ODF)从宏观整体上反映了多晶体各晶粒取向的统计分布,它突破了传统的极图法、反极图法用一维或二维图形来描述晶体的空间取向分布的局限性,可实现晶体取向分布的三维空间描述.针对具有立方结构的多晶体材料,采用级数展开法模型计算取向分布函数的理论模型,利用程序对ODF值进行了计算,并以Voronoi增量算法为基础生成包含有5000个晶粒的多晶体材料各晶粒的几何数据信息,与计算得到的ODF值一起导入OpenGL进行可视化处理,直观显示了多晶体材料中ODF值在各晶粒内的分布.通过对立方系多晶体材料的ODF测算,对该种材料的织构类型研究与分布规律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角 取向分布函数 立方晶体 微观织构
下载PDF
纳米晶/微米晶316L不锈钢的原位拉伸力学行为研究
9
作者 盛捷 李俊琛 +1 位作者 喇培清 魏福安 《纳米科技》 2017年第1期17-22,共6页
“铝热反应熔化法”可在316L奥氏体不锈钢中实现微米晶/纳米晶双峰晶粒尺度分布。通过室温单向拉伸试验研究,得到微纳结构316L不锈钢在800℃变形量为40%的条件下轧制开坯后,再降温在600℃下进行变形量为70%的轧制后,此时力学性能... “铝热反应熔化法”可在316L奥氏体不锈钢中实现微米晶/纳米晶双峰晶粒尺度分布。通过室温单向拉伸试验研究,得到微纳结构316L不锈钢在800℃变形量为40%的条件下轧制开坯后,再降温在600℃下进行变形量为70%的轧制后,此时力学性能综合最佳。将其做为研究对象,使SEM联用原位拉伸台设备动态记录试样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原位拉伸试验结果与单向拉伸载荷作用下的试验结果能较好吻合,原位拉伸试验对深入分析微纳结构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和力学行为,总结归纳其蕴含的力学规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微米晶不锈钢 原位拉伸 强度-塑性匹配 力学行为
下载PDF
从知识的表达和运用综述强化学习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宗海 杨志华 +1 位作者 王海波 盛捷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61-968,975,共9页
为推进强化学习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大其实际应用范围,从强化学习研究的理论基础——知识表示和运用的角度对强化学习进行分类,并就经典随机强化学习、模糊强化学习、定性强化学习以及灰色强化学习作了较详细的探讨与比较.最后从知识... 为推进强化学习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大其实际应用范围,从强化学习研究的理论基础——知识表示和运用的角度对强化学习进行分类,并就经典随机强化学习、模糊强化学习、定性强化学习以及灰色强化学习作了较详细的探讨与比较.最后从知识表达和运用的角度对强化学习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学习 知识表示 模糊理论 定性推理 灰色系统理论
下载PDF
多晶体材料构件的跨尺度仿真计算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俊琛 李旭东 +2 位作者 盛捷 冯伟 任淮辉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3-51,共9页
为进行多晶体材料构件宏观-细观跨尺度相结合的研究,设计'宏观试验仿真计算'与'细观微结构仿真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案,开发以Voronoi增量式外存算法为基础的仿真软件ProDesign,结合C语言程序开发与OpenGL图形软件包绘图... 为进行多晶体材料构件宏观-细观跨尺度相结合的研究,设计'宏观试验仿真计算'与'细观微结构仿真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案,开发以Voronoi增量式外存算法为基础的仿真软件ProDesign,结合C语言程序开发与OpenGL图形软件包绘图,实现三维多晶体材料微结构的可视化仿真;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计算机语言混合编程、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二次开发等技术实现了从宏观力学状态到细观力学状态的跨尺度状态继承、多晶体材料微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对几何结构相同、晶体取向分布规律不同的微结构进行数值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晶体取向分布规律对多晶体材料微结构中'材料结构弱点'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能够指导宏观多晶体材料构件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微结构 晶体取向 有限元法
下载PDF
10种作物秸秆的营养品质分析 被引量:63
12
作者 康健 匡彦蓓 盛捷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51-1956,共6页
饲草作物秸秆是黄土高原农区重要的饲料来源,但是适宜饲草作物秸秆的选择是该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本研究应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以吸附水、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灰分、无氮浸出物、碳水化合物和有机质... 饲草作物秸秆是黄土高原农区重要的饲料来源,但是适宜饲草作物秸秆的选择是该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本研究应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以吸附水、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灰分、无氮浸出物、碳水化合物和有机质消化率为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静宁地区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高梁(Sorghum bicolor)、青稞(Avena nuda)、燕麦(A.sativa)、土豆(Solanum tuberosum)、谷子(Setaria italica)、糜子(Panicum miliaceum)、大豆(Glycine max)和豌豆(Pisum sativum)10种饲草作物秸秆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秸秆营养品质从高到低的次序为糜子、大豆、豌豆、谷子、青稞、燕麦、高粱、土豆、玉米、小麦。聚类分析的结果为糜子、大豆、豌豆和燕麦为一类,谷子和土豆为一类,小麦、玉米和高粱为一类,青稞单独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饲草作物秸秆 营养品质
下载PDF
不同种不锈钢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对比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琦 张方卓 +2 位作者 盛捷 郑斌 李延荣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CHI660D电化学工作站研究304、316L、2205、2507不锈钢在模拟塔里木油田复杂腐蚀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表面的腐蚀产物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复杂腐蚀介质条件下,随温度升高,4种不锈钢的耐蚀... 采用CHI660D电化学工作站研究304、316L、2205、2507不锈钢在模拟塔里木油田复杂腐蚀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表面的腐蚀产物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复杂腐蚀介质条件下,随温度升高,4种不锈钢的耐蚀性和抗点蚀能力都会降低.CO2的通入对不锈钢的腐蚀过程影响较为复杂.20℃时,4种不锈钢的耐蚀性和抗点蚀能力随CO2的加入均降低;而50、80℃时,4种不锈钢的耐蚀性和抗点蚀能力则会增强.相同腐蚀条件下,4种不锈钢的耐腐蚀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2507、2205、316L、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腐蚀介质 电化学腐蚀 不锈钢 耐蚀能力
下载PDF
异质体材料三维微观组织结构的可视化仿真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俊琛 李旭东 盛捷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7,共6页
介绍了一种可视化仿真三维异质体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有效方法。仿真的微观组织结构以从金相学分析获得的统计意义上的数据描述样本的形态学与晶体学结构。在仿真异质体材料多晶体基体微观组织结构的过程中,设计了构造三维Voronoi晶粒聚... 介绍了一种可视化仿真三维异质体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有效方法。仿真的微观组织结构以从金相学分析获得的统计意义上的数据描述样本的形态学与晶体学结构。在仿真异质体材料多晶体基体微观组织结构的过程中,设计了构造三维Voronoi晶粒聚合体的增量式外存算法,在指定RVE区域内实现了海量多晶体基体微观组织结构的构造。随后,考虑实际异质体材料中第二相组成物可能的形态、空间取向、空间分布、界面相宽度等几何参数,设计了完全可控的仿真程序,可以根据实验分析需求,通过改变、控制、组合由计算机构筑的第二相组成物的几何实体,产生符合预定要求的微观组织结构。同时,开发了相应的可视化技术,展示了仿真得到的各种类型异质体材料微观组织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多晶体基体 第二相组成物 可视化仿真 Voronoi增量算法
下载PDF
红外辐射测量系统外场标定方法及飞行目标亮度反演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禄晓飞 盛捷 赵慧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4-160,共7页
对于外场红外辐射特性测量设备,标定建立了输出灰度和输入能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构建中心红外系统外场标定体系,分析了直接扩展源标定、间接扩展源标定、小面元黑体近距离成像标定的能量传递过程、标定试验过程以及3种标定方法得到... 对于外场红外辐射特性测量设备,标定建立了输出灰度和输入能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构建中心红外系统外场标定体系,分析了直接扩展源标定、间接扩展源标定、小面元黑体近距离成像标定的能量传递过程、标定试验过程以及3种标定方法得到的系统响应度和系统底灰度的物理含义,指出了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进行了一致性分析。给出了采用标定数据计算飞行目标亮度的方法并提出了中距离外场红外辐射测量实验方法,对大气透过率软件和标定方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场标定 平行光管 小面源黑体 幅亮度 大气透过率
下载PDF
Al元素对Fe-Mn-Al-C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喇培清 汪科良 +3 位作者 王力 盛捷 石玉 李正宁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共5页
使用中频感应炉在大气环境下熔炼不同Al质量分数的Fe-Mn-Al-C钢,利用XRD,OM和EPMA分析不同Al质量分数下Fe-Mn-Al-C钢的显微组织,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中锰钢由铁素体和奥氏体2相及少量碳化物组成,随着Al质量分数的增多,铁... 使用中频感应炉在大气环境下熔炼不同Al质量分数的Fe-Mn-Al-C钢,利用XRD,OM和EPMA分析不同Al质量分数下Fe-Mn-Al-C钢的显微组织,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中锰钢由铁素体和奥氏体2相及少量碳化物组成,随着Al质量分数的增多,铁素体的体积分数增大.且不同Al质量分数下奥氏体中都有C元素的富集.另外,Al质量分数为6%、8%、10%的中锰钢的硬度分别为267、330、323HV.合金的强度和塑性都随着Al质量分数的增多而降低,且合金实测强度远低于由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理论强度值,合金塑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锰钢 Al质量分数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高能电子辐照对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宇 何梓源 +3 位作者 杨智捷 盛捷 迟庆国 陈庆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8405-8414,共10页
探究辐照环境下电介质材料的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变化规律,对于应用在辐照环境下电介质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以双向拉伸聚丙烯(biaxiallyoriented polypropylene,BOPP)薄膜作为研究对象,对BOPP进行不同能量的高能电子辐照(5、10... 探究辐照环境下电介质材料的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变化规律,对于应用在辐照环境下电介质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以双向拉伸聚丙烯(biaxiallyoriented polypropylene,BOPP)薄膜作为研究对象,对BOPP进行不同能量的高能电子辐照(5、10、15和20Me V)。通过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BOPP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宽频介电谱仪和精密直流电源获得BOPP的介电性能。研究表明,高能电子辐照引起BOPP的主链断裂,生成含氧官能团(C—O)与羰基。随着电子束能量的增强,BOPP薄膜内部单位体积分子数减小,使得其介电常数降低;且辐照后BOPP发生氧化裂解反应,产生大量导电离子,导致电导损耗增加,而生成的极性端基使得松弛损耗增加,这是介电损耗增加的原因;同时,内部结构的解离与表面缺陷的增加,使其击穿场强降低。该文探究BOPP在高能电子辐照下微观结构以及介电性能变化规律,为辐照环境下电介质材料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电子辐照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介电性能 微观结构 氧化裂解反应
原文传递
具有Hammerstein模型描述的非线性系统的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预测控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向微 陈宗海 盛捷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7-861,共5页
本文针对多输入多输出Hammerstein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控制器采用线性优化机构和高斯径向基神经网络串联.该策略不需要假设Hammerstein模型的非线性部分由多项式构成,避免了已有研究在无根或重根情况下... 本文针对多输入多输出Hammerstein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控制器采用线性优化机构和高斯径向基神经网络串联.该策略不需要假设Hammerstein模型的非线性部分由多项式构成,避免了已有研究在无根或重根情况下存在导致预测控制的优化特征丧失问题,而采用混合神经网络则避免了采用传统神经网络拟合动态映射时存在的网络规模大和实时性差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MMERSTEIN模型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混合神经网络 模型预测控制
下载PDF
离子液体介质中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盛捷 王少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3-559,共7页
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和能源进行的传统加工工业正面临着资源日益枯竭的现实,所以对可再生资源的研究势在必行。在各种可再生资源中,纤维素生物质是唯一可再生的碳资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基础,被普遍认为将会部分替代或补充不... 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和能源进行的传统加工工业正面临着资源日益枯竭的现实,所以对可再生资源的研究势在必行。在各种可再生资源中,纤维素生物质是唯一可再生的碳资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基础,被普遍认为将会部分替代或补充不可再生资源。但由于纤维素的超分子结构,传统的工艺很难将其降解转化,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不仅能够很好地溶解纤维素,同时也是纤维素酶解反应的良好溶剂。综述了国内外离子液体对纤维素溶解、再生以及降解的近期研究成果,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离子液体降解纤维素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纤维素 纤维素酶 溶解 降解
下载PDF
Hammerstein模型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控制方法(英文) 被引量:4
20
作者 向微 盛捷 陈宗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24-232,共9页
Hammerstein模型是化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模型之一,它由非线性静态环节和线性动态环节串连组成,适合描述pH过程和具有幂函数、死区、开关等非线性特性的过程.这类模型的控制问题可以分解为:线性模型的控制问题和非线性模型的求根问题.针对H... Hammerstein模型是化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模型之一,它由非线性静态环节和线性动态环节串连组成,适合描述pH过程和具有幂函数、死区、开关等非线性特性的过程.这类模型的控制问题可以分解为:线性模型的控制问题和非线性模型的求根问题.针对Hammerstein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采用一组神经网络拟合非线性部分的逆映射.这种方法不需要假设Hammerstein模型的非线性部分由多项式构成,并且避免已有研究在无根和重根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仿真试验证明了以上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HAMMERSTEIN模型 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