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比例、菌剂和压实密度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1
作者 张相伦 张正 +5 位作者 李俊玲 杨赵军 盛清凯 刘晓牧 赵国朵 赵红波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3-2647,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混合比例、菌剂和压实密度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分为2部分,试验1研究混合比例和菌剂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将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按5个混合比例(4∶0、... 本试验旨在研究混合比例、菌剂和压实密度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分为2部分,试验1研究混合比例和菌剂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将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按5个混合比例(4∶0、3∶1、2∶2、1∶3、0∶4)进行混合,每个比例下设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喷洒无菌生理盐水)、植物乳杆菌组(LP组,喷洒1×10^(6)CFU/g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组(EF组,喷洒1×10^(6)CFU/g粪肠球菌)、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组(LP+EF组,喷洒5×10^(5)CFU/g植物乳杆菌+5×10^(5)CFU/g粪肠球菌),每组3个重复,厌氧发酵60 d。试验2研究压实密度和菌剂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将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按3∶1比例混合后,按不同压实密度(300、450、600 kg/m^(3))进行发酵,每个压实密度下设4个组(同试验1),每组3个重复,厌氧发酵60 d。试验1结果表明:1)随着花生秧比例的提高,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EF和LP+EF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EF组的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2)混合比例对乳酸菌和霉菌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LP、EF和LP+EF组的乳酸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LP+EF组的霉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3)混合比例为2∶2组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混合比例为3∶1和2∶2组的赭曲霉毒素含量显著低于混合比例为4∶0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LP+EF组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显著降低(P<0.05)。4)混合比例为2∶2组的pH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混合比例为3∶1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混合比例为2∶2组(P<0.05),混合比例为3∶1组的乙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混合比例为3∶1组的丁酸含量显著低于混合比例为4∶0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LP+EF组的pH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EF组的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结果表明:1)压实密度为600 kg/m^(3)组的有机物、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压实密度为300 kg/m^(3)组(P<0.05),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压实密度的增加,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EF组的有机物含量显著升高(P<0.05),LP+EF组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2)压实密度对乳酸菌和霉菌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LP和LP+EF组的乳酸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LP、EF和LP+EF组的霉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3)压实密度为450和600 kg/m^(3)组的玉米赤霉烯酮和伏马毒素含量显著高于压实密度为300 kg/m^(3)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LP+EF组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显著降低(P<0.05)。4)压实密度对pH无显著影响(P>0.05)。压实密度为600 kg/m^(3)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压实密度为300 kg/m^(3)组(P<0.05),压实密度为300 kg/m^(3)组的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合各项指标,推荐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的适宜混合比例为3∶1,菌剂为植物乳杆菌和粪肠球菌联合添加,压实密度为450~600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花生秧 混合青贮 菌剂 压实密度
下载PDF
群体感应分子3OC12HSL对小鼠生长、血液和肠道的影响
2
作者 陈帅 高前磊 +4 位作者 李川皓 张相伦 王迎雪 袁震 盛清凯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3,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群体感应分子3OC12HSL对小鼠生长、炎症因子及肠粘膜屏障的影响。采用高剂量盐酸林可霉素灌胃方法建立小鼠腹泻模型,对正常小鼠和腹泻模型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二甲基亚砜(DMSO)、溶于DMSO的3OC12HSL溶液。结果显示,灌... 本研究旨在探讨群体感应分子3OC12HSL对小鼠生长、炎症因子及肠粘膜屏障的影响。采用高剂量盐酸林可霉素灌胃方法建立小鼠腹泻模型,对正常小鼠和腹泻模型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二甲基亚砜(DMSO)、溶于DMSO的3OC12HSL溶液。结果显示,灌胃3OC12HSL降低正常小鼠和腹泻小鼠的增重,提高血清中D-乳酸、TNF-α含量,降低大肠长度及空肠和回肠绒毛长度(P<0.05);腹泻提高血清中IL-1、IL-8、TNF-α含量,降低空肠及回肠绒毛长度(P<0.05);灌胃3OC12HSL和腹泻对回肠绒隐比有协同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3OC12HSL不利于小鼠的生长,腹泻可能加重3OC12HSL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OC12HSL 小鼠 腹泻 生长 血液 肠道 粘膜屏障
下载PDF
种养结合关键技术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应用与展望
3
作者 董刚 黄洁 +1 位作者 盛清凯 张印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09-212,共4页
农业循环经济通过低耗、减排洁净化生产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是一种符合永续发展需要的经济增长模式。本文阐述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实需要,分析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优势,以山东菏泽金硕农业生态园区作为典型范... 农业循环经济通过低耗、减排洁净化生产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是一种符合永续发展需要的经济增长模式。本文阐述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实需要,分析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优势,以山东菏泽金硕农业生态园区作为典型范例,总结了种养结合关键技术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应用情况及关键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通过推行该模式可以将养殖粪污、农村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达到生物有机肥种植、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目的,实现原生资源和再生资源最大化利用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养结合 农业循环经济 养殖粪污无害化 有机肥种植 资源循环利用
下载PDF
饲粮钙水平对夏南牛生长性能、钙磷代谢、养分利用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相伦 祁兴磊 +6 位作者 林凤鹏 程建波 张少泽 刘晓牧 盛清凯 赵红波 万发春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22-932,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钙水平对夏南牛生长性能、钙磷代谢、养分利用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用40头体重[(240.86±5.56)kg]相近、健康的夏南牛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各组分别饲喂钙水平为0.45%、0.54%、0.65%和0.73%的试验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钙水平对夏南牛生长性能、钙磷代谢、养分利用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用40头体重[(240.86±5.56)kg]相近、健康的夏南牛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各组分别饲喂钙水平为0.45%、0.54%、0.65%和0.73%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00 d,分2个阶段,每个阶段50 d。结果表明:1)第1阶段,各组之间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第2阶段和全期,0.65%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0.45%组和0.54%组(P<0.05)。2)各阶段钙采食量随饲粮钙水平升高显著升高(P<0.05)。第1阶段,0.73%组粪钙排泄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0.45%组钙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0.73%组粪磷排泄量显著高于0.54%组(P<0.05),0.73%组磷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0.54%组(P<0.05)。第2阶段,0.45%组钙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3)第1阶段,0.65%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0.45%组(P<0.05)。第2阶段,各组之间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4)各组之间各阶段血液钙、磷、骨钙素和降钙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5)第1阶段,各组之间血液铜、铁、锌、锰、镁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第2阶段,0.54%组血液铜含量显著低于0.45%组和0.73%组(P<0.05),各组之间血液铁、锌、锰、镁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240~330 kg夏南牛的饲粮适宜钙水平为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南牛 生长性能 养分利用 血液指标
下载PDF
猪专用传感器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亮 王辉 +3 位作者 陈睿鹏 盛清凯 袁震 熊本海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3年第2期22-34,共13页
传统养猪业存在人工成本高、养殖效率低、工作强度大等缺点,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化为导向的养殖模式成为精准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专业传感器的个体养殖和健康监测技术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从行为传感... 传统养猪业存在人工成本高、养殖效率低、工作强度大等缺点,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化为导向的养殖模式成为精准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专业传感器的个体养殖和健康监测技术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从行为传感器、生长生理传感器、疾病检测传感器3个方面,介绍猪专用传感器的研究进展。非洲猪瘟的暴发,增加了对传感器技术的需求,加快了新传感方法的发展。在评估家畜的适应性生理方面,传感器技术因其可以获取行为和生理数据的时间序列,对测量家畜的生理参数至关重要。生物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基于先进的统计和计算机科学方法,用于预测和评估家畜的适应性反应和复原力。声音、图像、视频等实时分析动物的体况数据,可改善牲畜的生物学指标。未来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将有利于养殖户全面了解动物的健康和福利状况。传感器设备将逐渐从接触性向非接触性发展,减少对动物的心理压力。在行为监测方面,视频监测通过远距离的目标跟踪避免传统可穿戴设备对动物的影响问题。在动物个体识别算法的可靠性方面,实现多目标个体的精准识别将是研究重点。在动物行为检测算法的适用性方面,动物个体的复杂行为研究将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在动物个体疾病预测方面,重点是实现对猪只生理反应的早期识别,提高动物健康与福利水平。本研究为改善动物健康和福利、提高动物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为社会创造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行为 生长生理 疾病检测
下载PDF
外源枯草芽孢杆菌对青贮番茄秧中菌群及龙葵素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申小冉 赵庆 +4 位作者 张相伦 李川皓 赵红波 胡悦 盛清凯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33,共5页
为促进番茄秧的饲料化利用,本试验将新鲜番茄秧粉碎后分别添加麸皮以及麸皮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物,塑料袋青贮,研究外源枯草芽孢杆菌对青贮新鲜番茄秧中土著菌群及龙葵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增加了青贮番茄秧中乳杆菌的含... 为促进番茄秧的饲料化利用,本试验将新鲜番茄秧粉碎后分别添加麸皮以及麸皮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物,塑料袋青贮,研究外源枯草芽孢杆菌对青贮新鲜番茄秧中土著菌群及龙葵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增加了青贮番茄秧中乳杆菌的含量,降低龙葵素含量及溶液pH值,但对体外培养液中龙葵素含量无影响。推测枯草芽孢杆菌可能通过植物乳杆菌等土著菌酸解龙葵素,建议番茄秧青贮时适量添加枯草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青贮 番茄秧 龙葵素 植物乳杆菌
下载PDF
群体感应分子3OC12HSL对猪回肠上皮细胞IPI-2I的影响
7
作者 高前磊 李川皓 +4 位作者 陈帅 李海花 张相伦 袁震 盛清凯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3-139,共7页
探讨群体感应分子3-氧代十二酰基高丝氨酸内酯(3OC12HSL)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对猪回肠上皮细胞IPI-2I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3OC12HSL浓度为0、50、100、200、400μmol/L,作用细胞时间分别为4、8、12、24 h。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E... 探讨群体感应分子3-氧代十二酰基高丝氨酸内酯(3OC12HSL)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对猪回肠上皮细胞IPI-2I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3OC12HSL浓度为0、50、100、200、400μmol/L,作用细胞时间分别为4、8、12、24 h。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检测炎症因子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200μmol/L 3OC12HSL作用8 h,显著抑制IPI-2I细胞活性,抑制效果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200μmol/L 3OC12HSL极显著升高促炎因子IL-6、IL-8、IL-1、TNF-α的浓度(P<0.01);100μmol/L 3OC12HSL作用12 h时,IPI-2I细胞凋亡而极显著提高(P<0.01);作用12 h后,100μmol/L 3OC12HSL显著提高细胞凋亡关键基因Bax表达水平(P<0.05),极显著提高Fas、Caspase8、Caspase3表达水平(P<0.01),400μmol/L 3OC12HSL显著降低Bcl-2表达(P<0.05)。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3OC12HSL可降低细胞活性,诱导细胞炎症,引起细胞凋亡,不利于生猪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3-氧代十二酰基高丝氨酸内酯(3OC12HSL) 细胞凋亡 炎症因子 猪回肠上皮细胞
下载PDF
发酵床养殖垫料组分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27
8
作者 盛清凯 武英 +2 位作者 赵红波 刘华阳 王星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03-1705,共3页
分析使用2个月的发酵床新垫料和使用18个月的旧垫料中不同深度位点垫料成分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与新垫料相比,旧垫料持水能力降低,孔隙度下降,总氮、铵态氮、灰分及总磷的含量增加;随着垫料深度的不断增加,新垫料和旧垫料水分、孔隙... 分析使用2个月的发酵床新垫料和使用18个月的旧垫料中不同深度位点垫料成分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与新垫料相比,旧垫料持水能力降低,孔隙度下降,总氮、铵态氮、灰分及总磷的含量增加;随着垫料深度的不断增加,新垫料和旧垫料水分、孔隙率、总氮、铵态氮、灰分和总磷含量总体呈现逐渐降低趋势,新垫料和旧垫料中间层存在不同程度的板层现象。建议经常深翻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 垫料 组分 变化
下载PDF
冬季发酵床养殖模式对猪舍环境及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2
9
作者 盛清凯 王诚 +3 位作者 武英 郭建凤 赵红波 张桂芝 《家畜生态学报》 2009年第1期82-85,共4页
研究冬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对猪舍环境、猪生产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60头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为两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对照组为传统的水泥地面猪舍养殖模式,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10%杆菌肽锌20mg/kg与10%硫酸粘杆... 研究冬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对猪舍环境、猪生产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60头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为两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对照组为传统的水泥地面猪舍养殖模式,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10%杆菌肽锌20mg/kg与10%硫酸粘杆菌素20mg/kg;试验组为发酵床猪舍养殖,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0.1%日本酵素。测试指标为猪舍温度、相对湿度、悬浮颗粒浓度、氨气浓度、猪料肉比、平均日增重及血清IgAI、gM、IgG浓度。试验时间106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提高了猪舍温度(P<0.05),极显著降低了猪舍氨气和悬浮颗粒浓度(P<0.01),对猪舍相对湿度无显著影响;试验组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血清IgAI、gG浓度(P<0.05),对血清IgM浓度无显著影响。试验表明冬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可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与免疫性能,优于水泥地面养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 氨气 生产性能
下载PDF
苦瓜降糖多肽-P对2型糖尿病模型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盛清凯 赵红波 +2 位作者 刘俊珍 石雪萍 姚惠源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5,共3页
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及饲喂高脂日粮,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苦瓜降糖多肽-P腹腔注射模型大鼠,进行为期6周的实验。测定指标为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肝糖原、肌糖原、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结果表明... 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及饲喂高脂日粮,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苦瓜降糖多肽-P腹腔注射模型大鼠,进行为期6周的实验。测定指标为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肝糖原、肌糖原、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结果表明:多肽-P注射后,模型鼠血糖、血清胰岛素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及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增加,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下降。苦瓜多肽-P可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P 糖尿病 胰岛素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外源L-色氨酸、果聚糖、酪蛋白对猪粪发酵液粪臭素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盛清凯 成建国 +3 位作者 赵红波 窦红艳 宣玉娟 武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97-2804,共8页
为了减少粪臭素在猪体外的污染,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外源L-色氨酸、果聚糖和酪蛋白对猪粪发酵液中粪臭素及相关合成物浓度的影响。将80头体重为(50.0±0.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 为了减少粪臭素在猪体外的污染,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外源L-色氨酸、果聚糖和酪蛋白对猪粪发酵液中粪臭素及相关合成物浓度的影响。将80头体重为(50.0±0.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添加0.2%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饲粮。6周后,每组随机选取8头猪,采集其新鲜粪便,配制粪水厌氧发酵液用于发酵试验。发酵试验采用3×3正交设计,发酵液中外源L-色氨酸、酪蛋白、果聚糖的添加剂量分别为0、0.05%、0.10%,0、0.125%、0.250%,0、0.75%、1.50%。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色氨酸、吲哚、吲哚-3-乙酸、粪臭素浓度,荧光标记单链构象多态性及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与毛细管电泳技术结合测定空白对照组和空白试验组发酵液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结果表明:1)对照组色氨酸、吲哚、吲哚-3-乙酸、粪臭素浓度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2)外源L-色氨酸为发酵液中色氨酸、粪臭素的主要影响因素,酪蛋白为对照组中吲哚的主要影响因素,果聚糖为发酵液中吲哚-3-乙酸的主要影响因素。3)外源L-色氨酸、果聚糖与饲粮中的枯草芽孢杆菌无互作(P>0.05)。4)空白对照组猪粪发酵液优势菌以芽孢杆菌(CWBIB1434)为主,含量为26%;空白试验组发酵液以非解乳链球菌(AF201899)为主,含量为36%。由此得出,降低猪粪中色氨酸的含量及在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有助于减少猪粪发酵液中的粪臭素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色氨酸 果聚糖 酪蛋白 粪臭素
下载PDF
螺旋藻对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及粪便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盛清凯 刘雪 +4 位作者 韩红 杨赵军 同海妮 孙利芹 朱昌雄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43-849,共7页
为开拓螺旋藻饲料资源,本试验研究了螺旋藻单独及其与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的益生菌联用对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性能以及粪便菌群的影响。按2×2析因试验设计,将80头平均体重为(8.85±0.20)kg、口蹄疫(FMD)母源抗体为阴性的... 为开拓螺旋藻饲料资源,本试验研究了螺旋藻单独及其与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的益生菌联用对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性能以及粪便菌群的影响。按2×2析因试验设计,将80头平均体重为(8.85±0.20)kg、口蹄疫(FMD)母源抗体为阴性的断奶仔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螺旋藻组(添加0.5%的螺旋藻)、益生菌组(添加0.5 kg/t的益生菌)以及藻菌组(添加0.5%的螺旋藻与0.5 kg/t的益生菌),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饲粮以粉料形式饲喂。试验期28 d。第8日免疫猪O型及A型FMD疫苗,第7日及第28日采集血清及新鲜粪便。结果显示:1)螺旋藻显著提高了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2)第7日和第28日螺旋藻对O型和A型FMD抗体滴度皆无显著影响(P>0.05)。3)第28日螺旋藻极显著提高了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及补体3含量(P<0.01),对血清补体4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4)第7日和第28日螺旋藻对仔猪粪便中乳酸菌、大肠杆菌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除第28日Ig G、Ig M和补体3含量外,螺旋藻与益生菌无互作(P>0.05)。结果表明,FMD疫苗免疫期间饲粮中添加0.5%的螺旋藻可以促进仔猪的生长,与益生菌配伍能够提高仔猪的体液免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益生菌 仔猪 口蹄疫 互作
下载PDF
夏季不同发酵床猪舍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盛清凯 赵红波 +2 位作者 武英 朱荣生 吴丽丽 《家畜生态学报》 2010年第4期48-51,共4页
试验选取等体重仔猪96头,随机分为对照组、石棉瓦组和湿帘组,分别饲养于常规水泥地面猪舍,石棉瓦屋顶、后窗密闭的发酵床猪舍和砖瓦-泥-苇箔屋顶及安装湿帘风机的发酵床猪舍。试验测定猪的生产性能指标及猪舍内外的环境温度。试验结果... 试验选取等体重仔猪96头,随机分为对照组、石棉瓦组和湿帘组,分别饲养于常规水泥地面猪舍,石棉瓦屋顶、后窗密闭的发酵床猪舍和砖瓦-泥-苇箔屋顶及安装湿帘风机的发酵床猪舍。试验测定猪的生产性能指标及猪舍内外的环境温度。试验结果为夏季石棉瓦组猪生产性能最低,湿帘组最高;石棉瓦组室内环境温度最高,湿帘组最低。建议夏季发酵床养猪时修建适宜的猪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发酵床 猪舍建筑 生产性能
下载PDF
添加V_C对热应激蛋鸡免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盛清凯 武英 +2 位作者 王文治 吴加强 林海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0,共3页
将96羽蛋鸡随即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全部饲养于控温室中(温度为32℃),研究热应激下日粮中VC不同添加浓度对新城疫接种蛋鸡抗体滴度(HT)和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等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4析因试验设计,其中VC的添加浓度为0、200... 将96羽蛋鸡随即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全部饲养于控温室中(温度为32℃),研究热应激下日粮中VC不同添加浓度对新城疫接种蛋鸡抗体滴度(HT)和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等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4析因试验设计,其中VC的添加浓度为0、200、400、1 200 mg/kg 4个水平,免疫接种分为接种新城疫疫苗与不接种2个处理。试验持续35 d。结果:对于接种新城疫疫苗蛋鸡,400 mg/kg VC组HT与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其他3组间HT、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无显著差异;对于未接种蛋鸡,400 mg/kg VC组HT与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显著高于不添加VC组(P<0.05),与200 mg/kg VC组、1 200 mg/kg VC组间差异不显著。热应激下,添加VC可提高蛋鸡的免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VC 免疫性能 蛋鸡
下载PDF
苦瓜中植物胰岛素的分离及其降糖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盛清凯 姚惠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3-225,共3页
改进苦瓜植物胰岛素的分离方法并探讨其降糖功能。采用有机酸、醇提取,SephadexG-50、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纯化,从苦瓜中分离出植物胰岛素。该技术优于过去的薄层层析纯化方法。皮下注射植物胰岛素可降低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模型小鼠的... 改进苦瓜植物胰岛素的分离方法并探讨其降糖功能。采用有机酸、醇提取,SephadexG-50、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纯化,从苦瓜中分离出植物胰岛素。该技术优于过去的薄层层析纯化方法。皮下注射植物胰岛素可降低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模型小鼠的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植物胰岛素 分离 糖尿病
下载PDF
维生素C对应激蛋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盛清凯 刘华阳 +2 位作者 赵红波 王星凌 林海 《饲料研究》 CAS 2007年第1期40-42,共3页
研究热应激和免疫接种应激下,添加不同剂量维生素C(VC)对蛋鸡肌酸磷酸激酶和血糖的影响。日粮中VC添加浓度为0、200、400和1200mg/kg,环境温度为32℃,接种疫苗为新城疫疫苗(NDV)或水(NNDV),试验期28d。试验结果表明,添加VC可降低热应激... 研究热应激和免疫接种应激下,添加不同剂量维生素C(VC)对蛋鸡肌酸磷酸激酶和血糖的影响。日粮中VC添加浓度为0、200、400和1200mg/kg,环境温度为32℃,接种疫苗为新城疫疫苗(NDV)或水(NNDV),试验期28d。试验结果表明,添加VC可降低热应激和免疫应激蛋鸡的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和血糖浓度。VC抗应激效果与其添加量密切相关,400mg/kgVC抗应激效果最好。建议在应激蛋鸡日粮中添加适量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 热应激 免疫接种
下载PDF
热应激下Vc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盛清凯 武英 +2 位作者 赵洪波 戴更芸 林海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5-17,共3页
研究热应激下,添加Vc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日粮中Vc的添加浓度为0、200、 400、1200mg/kg,,温度为32℃。蛋鸡免疫接种鸡新城疫疫苗或水。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Vc可提高蛋鸡的采食量、产蛋率、蛋重,降低料蛋比及血液中肌酸磷酸激酶活性,... 研究热应激下,添加Vc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日粮中Vc的添加浓度为0、200、 400、1200mg/kg,,温度为32℃。蛋鸡免疫接种鸡新城疫疫苗或水。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Vc可提高蛋鸡的采食量、产蛋率、蛋重,降低料蛋比及血液中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减缓热应激的不良影响。Vc添加效果以400mg/kg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VC 生产性能
下载PDF
菌渣发酵床对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盛清凯 赵红波 +2 位作者 宫志远 冉文霏 尹志明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100-102,共3页
以金针菇菌渣为原料,分析了菌渣的碳氮比、木质素、持水力等发酵指标,并用菌渣与锯末、稻壳等垫料原料制作发酵床饲养蛋雏鸡,研究菌渣发酵床对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5%菌渣+25%锯末+50%稻壳发酵床垫料表面、垫料深10 cm、垫料... 以金针菇菌渣为原料,分析了菌渣的碳氮比、木质素、持水力等发酵指标,并用菌渣与锯末、稻壳等垫料原料制作发酵床饲养蛋雏鸡,研究菌渣发酵床对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5%菌渣+25%锯末+50%稻壳发酵床垫料表面、垫料深10 cm、垫料深20 cm处的发酵温度都高于50%锯末+50%稻壳发酵床。这两种发酵床对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且菌渣能够降低发酵床垫料成本,从而可以部分代替锯末用于发酵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渣 发酵床 锯末 雏鸡 生产性能
下载PDF
苦瓜多肽-P的分离及其降糖活性 被引量:21
19
作者 盛清凯 姚惠源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采用硫酸、乙醇等提取,Sephadex G 50 及 RP HPLC技术纯化,从苦瓜中分离出苦瓜多肽 P,又称植物胰岛素,该技术优于过去的薄层层析纯化方法.皮下注射该多肽可降低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模型小鼠的血糖,口服无效.经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水解后,... 采用硫酸、乙醇等提取,Sephadex G 50 及 RP HPLC技术纯化,从苦瓜中分离出苦瓜多肽 P,又称植物胰岛素,该技术优于过去的薄层层析纯化方法.皮下注射该多肽可降低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模型小鼠的血糖,口服无效.经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水解后,该肽降糖活性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植物胰岛素 分离 血糖
下载PDF
菌渣垫料堆积发酵试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盛清凯 王可 +2 位作者 马跃宁 冉文斐 武英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11期67-68,72,共3页
以菌渣和稻壳为垫料,研究了菌渣和稻壳不同配比及垫料覆盖方式对发酵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渣和稻壳的配比为40∶60、50∶50、60∶40,第4天垫料最高发酵温度即达60℃;用麻布袋覆盖垫料可显著提高发酵温度(P<0.01)。菌渣3种配比均... 以菌渣和稻壳为垫料,研究了菌渣和稻壳不同配比及垫料覆盖方式对发酵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渣和稻壳的配比为40∶60、50∶50、60∶40,第4天垫料最高发酵温度即达60℃;用麻布袋覆盖垫料可显著提高发酵温度(P<0.01)。菌渣3种配比均可用于发酵床制作。养殖户可根据垫料原料价格及冬夏环境温度,适当调整垫料原料配比及覆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渣 稻壳 垫料 配比 覆盖 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