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体位固定在脊柱转移瘤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
作者 周悦 瞿宜艳 +1 位作者 黄星武 何朝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7期138-141,共4页
目的分析脊柱转移瘤予以不同体位固定方式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观察组(51... 目的分析脊柱转移瘤予以不同体位固定方式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观察组(51例)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同方向(左右、前后、头脚)摆放体位的误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于不同方向摆放体位(左右、前后、头脚)的误差值分别为(2.60±0.45)mm、(2.68±0.37)mm、(2.58±0.35)mm,均低于对照组的(6.81±0.74)mm、(7.91±0.77)mm、(6.79±0.7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例数为40例,对照组为28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78.43%)高于对照组(5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生放射性肠炎、呕吐恶心、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转移瘤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其不同方向摆放体位的误差和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 热塑体膜固定技术 调强放射治疗 临床观察 体位固定
下载PDF
20例胸腹部肿瘤调强适形放疗摆位误差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瞿宜艳 潘才住 +1 位作者 吴章桂 刘利彬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13-115,共3页
目的分析我科胸腹部肿瘤调强适形放疗(IMRT)摆位误差情况,为放疗计划靶区(PTV)的设定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胸腹部肿瘤患者20例,在放疗过程中利用射野影像系统(EPID)每周拍摄正侧位电子射野图像1-2次。在EPID下将电子射野图像... 目的分析我科胸腹部肿瘤调强适形放疗(IMRT)摆位误差情况,为放疗计划靶区(PTV)的设定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胸腹部肿瘤患者20例,在放疗过程中利用射野影像系统(EPID)每周拍摄正侧位电子射野图像1-2次。在EPID下将电子射野图像与数字重建图像(DRR)配准,测定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240张电子射野影像中,212张(88.3%)误差不大于3mm,232张(97.0%)误差不大干5mm。总体系统误差分别为X轴(-0.78±1.49)mm、Y轴(-0.18±2.34)mm、Z轴(0.24±1.60)mm,随机误差的标准差则分别为0.35mm、0.60mm和0.35mm。计算得出X轴、Y轴、Z轴的MPTv值分别为3.96mm、6.28mm、4.25mm。结论胸腹部肿瘤调强适形放疗尽管有真空垫、热塑面模等体位固定装置,还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摆位误差,建议通过摆位误差的监测和纠正提高放射治疗的摆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射野影像 数字重建图像 调强适形放疗 摆位误差
下载PDF
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瞿宜艳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4期544-545,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个体化真空垫加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对于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0月来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取个体化真空垫加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和... 目的探讨采用个体化真空垫加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对于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0月来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取个体化真空垫加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和单纯真空垫固定技术,统计2组患者体位误差,并比较不同呼吸影响下的体位误差。结果观察组患者各体位摆放误差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影响程度较大及较小时,体位误差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真空垫加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能够有效缩小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保障放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部肿瘤 放射治疗 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 真空垫
下载PDF
千伏级锥形束CT与兆伏级电子摄野影像系统在鼻咽癌影像引导放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刘利彬 吴君心 +3 位作者 瞿宜艳 胡彩容 蒋思思 林发生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3721-3723,3741,共4页
目的:分析千伏级锥形束CT与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用于测量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评价两种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修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施行IMRT的鼻咽癌患者21例,于放疗实施前先进行EPID正侧位片的拍摄,再进行KV-CBC... 目的:分析千伏级锥形束CT与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用于测量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评价两种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修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施行IMRT的鼻咽癌患者21例,于放疗实施前先进行EPID正侧位片的拍摄,再进行KV-CBCT的扫描。将EPID拍摄的正侧位片与数字重建射线影像(DRR)配准,得出x、y、z三个线性方向的摆位误差值,同时将扫描的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自动的骨性配准,得出x、y、z三个线性方向和绕x轴、y轴和z轴的三个旋转方向的摆位误差值;最终对EPID和CBCT获得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分别计算摆位误差以及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边界;两种技术校正前后的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两种技术的残余误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结果:CBCT组校正前x、y、z轴的MPTV分别是:3.30 mm、2.58 mm、2.99 mm,校正后分别是1.71 mm、1.71 mm、1.98 mm,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EPID组校正前x、y、z轴的MPTV分别是:2.56 mm、4.02 mm、3.40 mm,校正后为校正前后各个方向0.9 mm、2.37 mm、4.23 mm,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CBCT与EPID残余误差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PID相比较,CBCT在校正后能使MPTV缩小至2 mm,大大提高了放疗精度,通过残余误差的比较发现CBCT校正误差的能力优于EP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鼻咽癌 图像引导调强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利用锥形束CT分析宫颈癌放疗分次间摆位误差及趋势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倪晓雷 瞿宜艳 +3 位作者 陈文娟 柏朋刚 李江山 傅万凯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269-272,共4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获取宫颈癌调强放疗分次间摆位误差,研究变化趋势。方法:宫颈癌调强放疗22例,每位患者利用锥形束CT获取放疗前摆位误差次数6-8次,累积153次,统计放疗分次间平移及旋转摆位误差及...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获取宫颈癌调强放疗分次间摆位误差,研究变化趋势。方法:宫颈癌调强放疗22例,每位患者利用锥形束CT获取放疗前摆位误差次数6-8次,累积153次,统计放疗分次间平移及旋转摆位误差及差异,分析变化趋势。结果:分次间放疗前摆位平移误差一般不超过7mm,旋转误差一般不超过3°;平移误差Y轴最大,X轴与Z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旋转误差X轴最大,Y轴与Z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放疗的进行,平移及旋转摆位误差没有发现明显增加或减少的趋势。结论:宫颈癌调强放疗首次摆位Y轴平移误差及X轴旋转误差较大,随着放疗的进行未发现摆位误差增加或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摆位误差 锥形束CT(CBCT)
下载PDF
食管癌图形引导的放射治疗(IGRT)6个自由度摆位误差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谢志原 王捷忠 +3 位作者 瞿宜艳 柏朋钢 李奇欣 吴君心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27-129,133,共4页
目的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引起摆位误差,影响放射治疗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利用锥形束CT在线研究食管癌六个自由度的摆位误差,为临床提供数据。方法采用图像引导的放射治疗(imageguidedr adiotherapy,IGRT)的锥... 目的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引起摆位误差,影响放射治疗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利用锥形束CT在线研究食管癌六个自由度的摆位误差,为临床提供数据。方法采用图像引导的放射治疗(imageguidedr adiotherapy,IGRT)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tomography,CBCT)影像技术获得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3个方向的线性摆位误差以及分别以X、Y、Z轴旋转形成相应的U、V、W旋转摆位误差。对食管癌患者146次治疗前摆位后、摆位误差调整后及治疗后获取348个CBCT信息,通过系统配有的匹配功能,获取的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相匹配,获取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分析其摆位误差。结果将计划CT作为参考标准,治疗前摆位后的摆位误差呈近似正态分布,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在X、Y、Z、U、V、W6个自由度分别为(0.85±3.56)mm、(1.82±4.00)mm、(-2.31±2.10)mm、(0.59±0.85)°、(0.29±1.30)°、(0.40±0.86)°。误差调整后再次CBCT,结果显示摆位误差明显缩小(P<0.05)。结论食管癌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在Y、Z方向上较为明显,个别患者还有较大的旋转误差,通过CBCT测量食管癌患者治疗前的摆位误差,并行6个自由度的在线调整误差,可明显减小平面误差和旋转误差,提高放疗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疗 锥形束 摆位误差 食管癌
下载PDF
鼻咽癌治疗次间摆位误差变化及主观因素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柏朋刚 黄星武 +6 位作者 杨海松 陈传本 倪敏 瞿宜艳 蒋思思 张秀春 李奇欣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BCT)配准误差研究鼻咽癌治疗次间摆位误差变化和治疗工作人员主观因素对误差的影响。方法2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1~65岁,中位年龄44岁。对其进行放射治疗,每周1次治疗前摆位CBCT扫描,在X射线容...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BCT)配准误差研究鼻咽癌治疗次间摆位误差变化和治疗工作人员主观因素对误差的影响。方法2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1~65岁,中位年龄44岁。对其进行放射治疗,每周1次治疗前摆位CBCT扫描,在X射线容积成像(XVI)系统中与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获得X、Y、Z轴平移和绕各轴旋转误差。与误差限值(平移方向<2 mm,旋转方向<2°)对比,任意一个方向大于阈值,通过六维遥控床进行自动的摆位误差校正。误差调整后再次扫描并配准获取调整后的误差。分析鼻咽癌摆位误差随着治疗变化的趋势。同时根据工作人员分组(4组)统计摆位校正的频率,分析治疗人员的主观因素对摆位误差的影响。结果在20例的第1周至第6周的数据中,Y轴和Z轴平移摆位误差及Y轴旋转有逐步减少的趋势。对4组工作人员摆位校正频率统计对比,第1组为45.61%,第3组为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与第4组差别不大(58.82%vs 50.00%)。结论基于CBCT校正鼻咽癌摆位误差随着治疗的进行,有一定的减小。而工作人员主观因素对误差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应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减少这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次间摆位 摆位误差 主观因素
原文传递
体重变化对胸腹部调强放疗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吴章桂 黄家文 +2 位作者 刘利彬 杨海松 瞿宜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03-105,共3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放疗技术突飞猛进,对技术员的摆位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胸腹部调强放疗的患者体位固定比较困难,摆位误差较大[1-3]。笔者发现,放疗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推进,部分调强放疗患者体重减轻,网膜与之相对应的治疗部位不如... 随着科技的发展,放疗技术突飞猛进,对技术员的摆位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胸腹部调强放疗的患者体位固定比较困难,摆位误差较大[1-3]。笔者发现,放疗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推进,部分调强放疗患者体重减轻,网膜与之相对应的治疗部位不如原来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患者 调强放疗 摆位误差 胸腹部 体重变化 治疗时间 放疗技术 摆位技术
下载PDF
鼻咽癌CT图像沿头脚轴旋转与摆位旋转误差相关性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星武 柏朋刚 +6 位作者 丘贺金 李奇欣 李樟 瞿宜艳 杨海松 陈传本 费召东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291-292,312,共3页
目的:研究鼻咽癌CT扫描时的图像沿头脚轴旋转与相应摆位旋转误差的相关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5月的111例进行调强放射治疗的本院鼻咽癌病例,自编软件测定CT图像中鼻中膈与地面垂线之间的夹角(Nasal Septum Tilt Angle,NSTA)。同时用XV... 目的:研究鼻咽癌CT扫描时的图像沿头脚轴旋转与相应摆位旋转误差的相关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5月的111例进行调强放射治疗的本院鼻咽癌病例,自编软件测定CT图像中鼻中膈与地面垂线之间的夹角(Nasal Septum Tilt Angle,NSTA)。同时用XVI系统获得患者沿头脚轴旋转误差(Rotation Around The y Axis,Ry)数据。使用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STA与Ry有相关性。以工作人员分组相关性分别为-0.50、-0.38、0.25。以NSTA分组,角度大于1°(75例)、2°(41例)、3°(26例)、4°(16例)时相关性因子分别为-0.47、-0.51、-0.56、-0.50。以Ry角度分组,角度大于1°(65例)、2°(32例)、3°(20例)、4°(9例)时相关性因子分别为-0.43、-0.65、-0.69、-0.77。结论:在鼻咽癌调强治疗中,其沿头脚轴方向的旋转误差与患者的鼻中隔倾角角度有负相关性。在CT扫描时可以测量鼻中隔倾角,减少鼻中隔倾角,可以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摆位沿头脚方向的旋转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强调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鼻中隔倾角 旋转误差 y轴
下载PDF
图像引导放疗技术对提高鼻咽癌放疗精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利彬 瞿宜艳 +3 位作者 蒋思思 胡彩容 吴章桂 林发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疗技术对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应用Elekta SynergyTMIGRT加速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对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患者每次治疗时,分别于校正前后各扫描1次CBCT,共校正72次,获得144组XVI数据,分析...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疗技术对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应用Elekta SynergyTMIGRT加速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对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患者每次治疗时,分别于校正前后各扫描1次CBCT,共校正72次,获得144组XVI数据,分析校正前后摆位误差的变化情况。结果测量得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在X、Y、Z方向上,校正前分别为(0.92±1.38)、(0.87±0.54)、(1.08±0.42)mm,校正后分别为(0.64±0.16)、(0.64±0.15)、(0.74±0.19)mm,校正后的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均低于校正前(P<0.05)。根据van-Herk等的摆位扩边公式MPTV=2.5Σ+0.7δ计算得出X、Y、Z方向的MPTV值,校正后比校正前分别减少1.56、0.85、1.01 mm。结论通过CBCT对放疗摆位中出现的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进行校正,可明显缩小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使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的MPTV缩小到2 mm以内,提高了放疗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疗 千伏级锥形束CT 调强放疗 鼻咽癌 摆位误差
下载PDF
47例直肠癌三维适形放疗摆位误差的测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清秀 瞿宜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应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测量和分析本院直肠癌三维适形放疗的摆位误差,并依此计算CTV外扩PTV边界的大小。方法选择47例直肠癌患者,每例患者分别于第一次治疗前及以后的每周拍摄正、侧位电子射野图像(EPI)各一张,并与三维适形放... 目的应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测量和分析本院直肠癌三维适形放疗的摆位误差,并依此计算CTV外扩PTV边界的大小。方法选择47例直肠癌患者,每例患者分别于第一次治疗前及以后的每周拍摄正、侧位电子射野图像(EPI)各一张,并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系统中的数字重建图像(DRR)比较,测定出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总体系统误差X轴为(-0.83±1.51)mm,Y轴(-0.21±2.33)mm,Z轴(0.23±1.58)mm,随机误差的标准差则分别为0.42mm,0.65mm和0.37mm。计算得出我科直肠癌3DCRT外扩PTV的理论边界在X、Y、Z轴分别为4.06mm,6.28mm,4.21mm。结论通过对摆位误差数据分析,得出的我院直肠癌3DCRT外扩边界大小,使我院的直肠癌3DCRT的计划设计更加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摆位误差 电子射野影像 数字重建图像
下载PDF
基于IGRT技术的宫颈癌调强治疗摆位误差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方燕青 倪敏 +4 位作者 陈榕钦 柏朋刚 瞿宜艳 陈文娟 倪晓雷 《医疗装备》 2015年第3期15-17,共3页
目的:利用IGRT技术采集的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前三次的摆位误差,研究宫颈癌的摆位重复性。方法:入组17例进行调强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治疗的前三次进行锥形束CT扫描,配准获得患者的摆位误差。分析摆位误差的变化和对三天之内的数据进... 目的:利用IGRT技术采集的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前三次的摆位误差,研究宫颈癌的摆位重复性。方法:入组17例进行调强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治疗的前三次进行锥形束CT扫描,配准获得患者的摆位误差。分析摆位误差的变化和对三天之内的数据进行两两配对t检验,以获得宫颈癌摆位的重复性规律。结果:数值绝对值矫正后,平移的误差中沿着患者头脚方向的误差大于另外两个方向的误差。任意两组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摆位中应特别注意沿身体头脚方向的平移误差。治疗中的摆位重复性无规律。再次摆位并没有减少摆位差。应进行多次的CBCT扫描及体位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IGRT 摆位误差 重复性
下载PDF
应用CBCT研究胸腹部肿瘤IMRT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29
13
作者 刘利彬 吴君心 +2 位作者 瞿宜艳 蒋思思 郑步宏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应用千伏级CBCT研究IMRT两种体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60例胸腹部肿瘤IMRT患者均分两组,研究组采用体部固定底板+真空垫+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方式,对照组采用体部固定底板+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方式。放疗前行CBCT扫... 目的应用千伏级CBCT研究IMRT两种体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60例胸腹部肿瘤IMRT患者均分两组,研究组采用体部固定底板+真空垫+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方式,对照组采用体部固定底板+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方式。放疗前行CBCT扫描并在线匹配,得出左右、上下、前后方向摆位误差,并用2.5∑+0.78算出胛V外放界值。对两组摆位误差比较行成组t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32±2.58)、(-0.40±3.89)、(-0.75±2.43)mm,PTV外放界值分别为5.60、6.08、6.32mm;对照组的分别为(0.62±3.60)、(2.44±4.93)、(0.66±2.85)mm和8.07、10.63、6.90mm;两组在上述方向的比较t=-0.78、-5.11、-4.22,P=0.440、0.000、0.000。结论采用体部固定底板+真空垫+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方式能有效固定患者,在控制误差方面明显优于体部固定底板+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锥形束 真空垫 热塑成型网罩 摆位误差 外放 边界 胸腹部肿瘤
原文传递
应用锥形束CT对盆腔肿瘤放疗计划靶区外放距离的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吴君心 谢志原 +5 位作者 林育毅 瞿宜艳 邵凌东 孔祥泉 郭爱华 潘建基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在线研究盆腔肿瘤摆位误差的大小,推算CTV与PTV 之间外放的间隙.方法 应用医科达Synergy IGRT加速器治疗12例盆腔肿瘤患者,通过CBCT影像技术获得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方向线性摆位误差以及分别...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在线研究盆腔肿瘤摆位误差的大小,推算CTV与PTV 之间外放的间隙.方法 应用医科达Synergy IGRT加速器治疗12例盆腔肿瘤患者,通过CBCT影像技术获得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方向线性摆位误差以及分别以x、y、z轴旋转形成相应的u、v、w旋转摆位误差,分析其摆位误差.结果 12例患者共行229次CBCT,x、y、z、u、v、w轴自由度的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分别为(0.49±1.18)mm、(-0.11±3.45)mm、(-2.00±1.59)mm、1.14°±0.67°、0.42°±0.94°、-0.32°±0.68°.其中y方向摆位误差最大、z方向次之、x方向摆位误差最小.x、y、z方向的摆位扩边值分别为4.6、12.5、6.2 mm.结论 盆腔肿瘤放疗时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程度摆位误差,为减少摆位误差影响CTV外放PTV时考虑x方向5 mm、y方向15 mm,z方向1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锥形束 摆位误差 摆位扩边
原文传递
鼻咽癌三种调强放疗计划剂量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奇欣 岳麒 +4 位作者 柏朋刚 陈开强 张秀春 林少俊 瞿宜艳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3-616,共4页
目的 对比鼻咽癌常规固定野调强(IMRT)、容积旋转调强(VMAT)以及断层调强(HT)3种不同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18例接受VMAT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以相同处方剂量和目标条件分别重新进行IMRT和HT计划设计.比较3种计划靶区... 目的 对比鼻咽癌常规固定野调强(IMRT)、容积旋转调强(VMAT)以及断层调强(HT)3种不同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18例接受VMAT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以相同处方剂量和目标条件分别重新进行IMRT和HT计划设计.比较3种计划靶区的均匀度(HI)、适形度(CI)、最大剂量以及平均剂量.危及器官的最大量和平均量以及感兴趣区的剂量体积、计划执行时间和机器跳数(MU).结果 3种计划在靶区的覆盖率满足临床要求.IMRT计划在靶区的HI和CI方面结果最差,HT计划结果最优.危及器官方面,IMRT计划受量最高,HT计划的脊髓、脑干和腮腺受量最低;但对于视神经、晶状体以及视交叉HT计划的受量最高而VMAT计划的受量最低.IMRT的治疗时间(8.0±0.5)min高于VMAT(3.9±0.1)min和HT(7.4±0.9) min.与VMAT相比,IMRT每次治疗为(711.4 ±78.7) MU,高于VMAT的(596.4±33.7) MU.结论 鼻咽癌IMRT、VMAT以及HT计划在靶区覆盖和危及器官保护上都可以达到临床要求,在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性上HT计划优于VMAT和IMRT,但在治疗时间和加速器的机器跳数上VMAT较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容积旋转调强 断层螺旋调强 固定野调强 剂量学
原文传递
利用锥形束CT研究头颈部肿瘤在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6
16
作者 蒋思思 瞿宜艳 +4 位作者 柏朋刚 李奇欣 陈传本 刘利彬 费召东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1-854,共4页
应用医科达锥形束CT(CBCT)可以研究调强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的规律。本文入组了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间治疗的头颈部肿瘤240例,获取患者初次治疗的CBCT与计划CT的图像配准误差,分别统计线性方向(X、Y、Z)和旋转方向(U、V、W)误差(... 应用医科达锥形束CT(CBCT)可以研究调强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的规律。本文入组了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间治疗的头颈部肿瘤240例,获取患者初次治疗的CBCT与计划CT的图像配准误差,分别统计线性方向(X、Y、Z)和旋转方向(U、V、W)误差(对应三个轴的旋转误差)。根据结果可得,在线性摆位误差中以Y和Z方向比较显著,旋转误差中以V(对应Y轴的旋转误差)轴最为显著,U和W轴旋转误差相似。在实际摆位中应注意误差比较大的方向,切实提高摆位的准确性。因此CBCT监测误差对提高放疗精度有广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头颈部肿瘤 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宫颈癌图像引导下调强放射治疗靶区及危及器官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文娟 柏朋刚 +5 位作者 李江山 瞿宜艳 倪晓雷 陈开强 李奇欣 潘建基 《中国肿瘤》 CAS 2014年第12期1044-1048,共5页
[目的]通过量化的方法研究宫颈癌图像引导下调强放射治疗(IGRT)中靶区与危及器官体积及空间变化。[方法]选取10例调强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放疗前用锥形束CT(CBCT)扫描采集连续3d的CBCT图像,后每周1次CBCT图像,共采集第1-3d及第2-6... [目的]通过量化的方法研究宫颈癌图像引导下调强放射治疗(IGRT)中靶区与危及器官体积及空间变化。[方法]选取10例调强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放疗前用锥形束CT(CBCT)扫描采集连续3d的CBCT图像,后每周1次CBCT图像,共采集第1-3d及第2-6周8组图像(Plan1-Plan8),分析靶区及危及器官的体积变化,同时使用体积差异法和DICE相似度法评价空间位置的变化。[结果]肿瘤原发病灶(GTV-T)治疗前体积(Plan1)59.26±24.83cm^3(36.30-82.22cm^3),治疗后体积(Plan8)16.40±3.71cm^3(12.96-19.83cm^3),治疗前Plan1与治疗中Plan3-Plan8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体积差异法评价变化范围:GTV-T为4.57%-44.05%,GTV-N(盆腔转移淋巴结)为-3.99%-14.24%,CTV为-4.36-10.03%。使用DICE值法评价靶区、危及器官均值及变化范围分别为:GTV-T 0.71±0.13(0.34-0.92),GTV-N 0.56±0.21(0.46-0.73),CTV 0.85±0.03(0.82-0.85);膀胱0.59±0.16(0.52-0.88),直肠0.67±0.21(0.59-0.87),小肠0.68±0.11(0.54-0.88)。[结论 ]放射治疗后宫颈原发肿瘤相对于治疗前明显缩小,空间位置及危及器官均有明显的变化。放射治疗中采用量化标准评估宫颈感兴趣范围的变化,可及时修改放射治疗计划,保证肿瘤照射剂量和减少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射治疗 DICE参数 体积差异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