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砾石在太行山南麓土壤中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冯雪瑾 张志华 +1 位作者 杨喜田 石岳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8-615,共8页
为了探明砾石在太行山南麓坡面土壤中的分布特征,选取典型荒坡地,挖取土壤剖面,测定分析不同坡位、不同土层深度的砾石含量及砾石粒径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砾石含量分布范围为1.83%~60.00%,主要集中在40%~60%;土壤中的砾石以小砾石(5... 为了探明砾石在太行山南麓坡面土壤中的分布特征,选取典型荒坡地,挖取土壤剖面,测定分析不同坡位、不同土层深度的砾石含量及砾石粒径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砾石含量分布范围为1.83%~60.00%,主要集中在40%~60%;土壤中的砾石以小砾石(5~20 mm)为主,每一土层中小砾石含量均大于50%。2)在垂直剖面上,小砾石(5~20 mm)、中砾石(20~75 mm)和总砾石的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加深而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大砾石(>75 mm)的砾石含量变化不明显。3)在整个坡面上,小砾石、中砾石、大砾石和总砾石含量均呈现从坡顶到坡脚逐渐减小的趋势。由以上结果可知,土层深度和坡位均对太行山南麓坡面土壤中砾石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土壤 砾石含量 砾石垂直分布 砾石坡面分布
下载PDF
农田固碳措施对温室气体减排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石岳峰 吴文良 +2 位作者 孟凡乔 王大鹏 张志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8,共6页
农田是CO2,CH4和N2O三种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在全球范围内农业生产活动贡献了约14%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58%的人为非CO2排放,不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强化了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源特征,弱化了农田固碳作用。土壤碳库作为地球生态系统... 农田是CO2,CH4和N2O三种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在全球范围内农业生产活动贡献了约14%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58%的人为非CO2排放,不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强化了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源特征,弱化了农田固碳作用。土壤碳库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碳库之一,同时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源/汇。研究表明通过采取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既可起到增加土壤碳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又能提高土壤质量。农田土壤碳库除受温度、降水和植被类型的影响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施肥量、肥料类型、秸秆还田量、耕作措施和灌溉等农田管理措施的影响。本文通过总结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还田,氮肥管理,水分管理,农学及土地利用变化等农田管理措施,探寻增强农田土壤固碳作用,减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合理途径。农田碳库的稳定/增加,对于保证全球粮食安全与缓解气候变化趋势具有双重的积极意义。在我国许多有关土壤固碳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尚不系统或仅限于短期研究,这也为正确评价各种固碳措施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增加了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温室气体 秸秆还田 保护性耕作 氮素管理 固碳
下载PDF
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表观盈亏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石岳峰 张民 +2 位作者 张志华 宋瑞磊 朱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98,共4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肥料类型、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氮素表观盈亏量及植株氮素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增大而增大,但施肥过量产量降低。同等施氮条件下,控释掺混氮肥各处理夏玉米...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肥料类型、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氮素表观盈亏量及植株氮素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增大而增大,但施肥过量产量降低。同等施氮条件下,控释掺混氮肥各处理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高于普通尿素处理。施氮显著增加了0-40cm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同时显著提高了玉米生长中后期植株体内氮素含量。经夏玉米季后,除高量施氮的T4,T6处理出现土壤氮素表观盈余外,其余处理均出现土壤氮素表观亏缺,施氮后土壤表观盈余量增加,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利用效率 土壤氮素表观盈亏量 植株氮素累积量
下载PDF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石岳峰 江红 宋世霞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6年第4期21-24,共4页
黑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如何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探讨通过采取提高流域经济社会及生态用水效率、增强干流骨干水利枢纽工程保障能力、强化水功能区... 黑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如何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探讨通过采取提高流域经济社会及生态用水效率、增强干流骨干水利枢纽工程保障能力、强化水功能区管理等对策措施,实现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 水资源开发利用 生态环境 协调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石岳峰 江红 陈平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5年第3期13-17,共5页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事业已经过40年探索与实践,在此过程中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思路、原则和内容等不断得到调整、丰富和完善,为各时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职能履行和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介绍了不同时期组织开展的黄河流域水资...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事业已经过40年探索与实践,在此过程中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思路、原则和内容等不断得到调整、丰富和完善,为各时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职能履行和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介绍了不同时期组织开展的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典型规划,并针对新时期我国水资源保护面临的形势要求,结合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实践,分析已有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标准、完善水资源保护规划工程体系、开展水资源保护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强化水资源保护规划管理和实施力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水资源保护规划 实践
下载PDF
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对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固碳减排效果评价 被引量:31
6
作者 赵自超 韩笑 +2 位作者 石岳峰 吴文良 孟凡乔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4-262,共9页
全面、准确分析重要农业管理措施对于农业固碳减排的影响特征,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为对象,研究硝化/脲酶抑制剂对土壤温室气体(CO_2、N_2O和CH4)排放、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在... 全面、准确分析重要农业管理措施对于农业固碳减排的影响特征,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为对象,研究硝化/脲酶抑制剂对土壤温室气体(CO_2、N_2O和CH4)排放、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土壤碳库排放法(soil based approach,SBA)、生物量排放法(crop based approach,CBA)和土壤&生物量排放法(soil&crop based approach,S&CBA)3种方法对农田净温室气体效应(net greenhouse gas warming potential,NGWP)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相比只施尿素(U)处理,尿素+硝化抑制剂(NI)、尿素+脲酶抑制剂(UI)和尿素+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NIUI)均能增加粮食产量和降低净温室气体排放。用S&CBA方法计算得到的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的潜力最大(15 704~17 860 kg/hm^2),CBA法次之(4 195~7 107 kg/hm^2),SBA法最低(-7 304^-6 599 kg/hm2)。由于3种方法的固碳单元不一样,评估结果差异较大、一致性差。S&CBA方法更适于评价强调粮食生产条件下的农田净温室气体效应。增加作物籽粒和秸秆产量,降低化肥使用和减少灌溉量是提高当前华北平原农田温室气体系统净排放潜力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作物 华北平原 硝化抑制剂 脲酶抑制剂 温室气体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华北高产粮区基于种植制度调整和水氮优化的节水效应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大鹏 吴文良 +2 位作者 顾松东 孟凡乔 石岳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共8页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是华北平原粮食作物主要的种植方式。冬小麦生育期降水少,春季灌溉是保证其高产的必要措施。基于上述问题,在华北平原高产粮区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了调整种植制度和水氮优化等措施下的节水效应。结果表明,将一年两...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是华北平原粮食作物主要的种植方式。冬小麦生育期降水少,春季灌溉是保证其高产的必要措施。基于上述问题,在华北平原高产粮区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了调整种植制度和水氮优化等措施下的节水效应。结果表明,将一年两熟的冬小麦套种夏玉米调整为冬小麦直播夏玉米,并结合水氮优化等措施,能降低作物耗水15%,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52%~54%,而产量并没有下降;而将一年两熟调整为两年三熟和一年一熟,尽管能降低作物耗水24%~31%,且能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58%~172%,但产量却下降16%~27%。综上所述,该区将现行的一年两熟制中的套种调整为直播,并加以水氮优化等措施,是目前较为适宜的种植方式。考虑到该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实,两年三熟制可能是未来的种植趋势,但需要挖掘其产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灌溉 农业 种植制度 水氮优化 产量 耗水 灌溉水利用效率
下载PDF
肝切除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6
8
作者 石岳峰 邵英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551-1553,共3页
肝切除是治疗肝占位疾病的主要方法,而胸腔积液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近年来相关技术的不断改进,主要从低蛋白血症、膈肌缺陷、炎性反应、淋巴引流障碍、门-肺分流、乙型肝炎免疫复合物沉积等方面对肝切除术后并发胸腔积液进行分析,... 肝切除是治疗肝占位疾病的主要方法,而胸腔积液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近年来相关技术的不断改进,主要从低蛋白血症、膈肌缺陷、炎性反应、淋巴引流障碍、门-肺分流、乙型肝炎免疫复合物沉积等方面对肝切除术后并发胸腔积液进行分析,总结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寻降低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的有效途径,以期对今后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胸腔积液 防治 综述
下载PDF
黄河水资源保护前沿技术展望 被引量:5
9
作者 连煜 廖文根 石岳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3-95,共3页
突出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已成为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构建与"五位一体"发展相适应的水资源保护技术体系,成为促进黄河生态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水功能保护的理论发展和技术创... 突出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已成为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构建与"五位一体"发展相适应的水资源保护技术体系,成为促进黄河生态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水功能保护的理论发展和技术创新引领与驱动分析,提出了水环境综合控制、生态需水、水生态修复、地下水保护等领域亟待突破的前沿技术,并根据国家战略重点需求和技术发展优先导向,提出了促进水安全保障的深化基础理论研究、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环境 水生态 技术 黄河
下载PDF
灌溉水质对苜蓿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志华 李敏 +1 位作者 陈为峰 石岳峰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50,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污水、再生水等不同灌溉水质对三次刈割期内苜蓿生长和养分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清水灌溉,再生水及污水灌溉可增加苜蓿的株高及产草量,但长期引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不利于苜蓿根系的生长。第一次刈割时...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污水、再生水等不同灌溉水质对三次刈割期内苜蓿生长和养分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清水灌溉,再生水及污水灌溉可增加苜蓿的株高及产草量,但长期引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不利于苜蓿根系的生长。第一次刈割时各灌溉处理间含钾量差异不显著,第二次刈割时污灌、再生水灌溉处理与清水灌溉相比苜蓿含钾量分别增加了33.05%和40.68%,第三次刈割时分别增加了12.90%和23.39%。污水及再生水灌溉处理苜蓿含钙量在第一次刈割时显著高于清水灌溉,但在第二、三次刈割时均低于清水灌溉。未经处理的污水不宜用作灌溉,采用混灌与轮灌方式可适当减缓其不利效应;再生水可作为苜蓿的灌溉用水,但其长期效应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污水 苜蓿 养分
下载PDF
污水灌溉对苜蓿生长下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志华 陈为峰 石岳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8-152,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污水、再生水等不同灌溉水质对苜蓿三次刈割后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清水灌溉,污水及再生水处理能显著降低土壤pH值,增加EC值。第二次刈割时污水、再生水处理与清水相比土壤无机氮含量分别增加了6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污水、再生水等不同灌溉水质对苜蓿三次刈割后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清水灌溉,污水及再生水处理能显著降低土壤pH值,增加EC值。第二次刈割时污水、再生水处理与清水相比土壤无机氮含量分别增加了63.59%和35.02%,第三次刈割时分别增加了82.18%和30.72%。与清水灌溉相比,污灌处理土壤Cd含量在三次刈割中分别增加了33%,117.65%和138.89%,再生水灌溉处理在三次刈割中分别增加了13.33%,64.71%和61.11%。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表明,在本试验期间各灌溉水质处理未引起土壤Pb污染,但未经处理的污灌处理造成了Cd污染。本研究初步说明污水采用混灌与轮灌方式可适当减缓其不利效应;再生水可作为苜蓿的灌溉用水,但其长期效应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水质 土壤 盆栽试验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湖泊天然生态水文特性辨识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一迪 诸葛亦斯 +3 位作者 石岳峰 杜强 张馨予 聂睿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5-233,共9页
针对柴达木盆地内盐湖资源开发布局与生态空间矛盾日渐突出的问题,以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尾闾湖泊东、西台吉乃尔湖为例,基于长序列遥感影像及气候观测数据,结合水量平衡等方法进行湖泊天然生态水文特性辨识。结果表明:东台吉乃尔湖以2... 针对柴达木盆地内盐湖资源开发布局与生态空间矛盾日渐突出的问题,以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尾闾湖泊东、西台吉乃尔湖为例,基于长序列遥感影像及气候观测数据,结合水量平衡等方法进行湖泊天然生态水文特性辨识。结果表明:东台吉乃尔湖以2.19 km^(2)/a的速率呈扩张趋势,湖面积为180~220 km^(2),西台吉乃尔湖以3.50 km^(2)/a的速率缩小,湖面积为130~140 km^(2);水量减小时,东台吉乃尔湖以原有形态向内缩小,西台吉乃尔湖从近似三角形形态萎缩至椭圆形,由于地形和上游来水路径的原因,两湖的湖岸线主要在湖西南侧和西北侧发生变化;对长序列湖泊面积变化做累积频率曲线,确定湖泊面积保证率,选取25%、50%、75%和90%的保证率,可识别天然状态的湖泊面积、湖容及空间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天然状态辨识 水量平衡 缺资料地区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损失的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13
作者 郭瑞丽 齐雪艳 +1 位作者 石岳峰 李红亮 《东北水利水电》 2016年第11期49-51,72,共3页
针对目前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研究中没有考虑生态环境损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生态环境损失的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研究思路和方法。以郑州市为例,对其2005-2014年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能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近10年农业生产造成的... 针对目前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研究中没有考虑生态环境损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生态环境损失的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研究思路和方法。以郑州市为例,对其2005-2014年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能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近10年农业生产造成的平均生态环境损失为2.21×10^(21)sej,占能值产出的9.08%;扣除农业生态环境损失后,平均净能值产出率从3.75下降到3.41,平均可持续发展指数从1.45下降到1.32,说明农业生态环境损失对系统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影响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失 农业生态系统 能值分析 郑州市
下载PDF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坡位对土壤渗透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志华 桑玉强 +3 位作者 孔玉华 冯雪瑾 贾长荣 石岳峰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3-47,78,共6页
【目的】探究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坡位对土壤渗透性能的影响,模拟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并选择该研究区的最适模型。【方法】选择栓皮栎林、侧柏林及撂荒地的典型坡面,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地区不同植被类型条... 【目的】探究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坡位对土壤渗透性能的影响,模拟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并选择该研究区的最适模型。【方法】选择栓皮栎林、侧柏林及撂荒地的典型坡面,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地区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土壤渗透性能的坡位差异,分析了Horton模型、Philip模型和Kostiakov模型对不同坡位水分入渗过程的拟合效果。【结果】3种林型不同坡位间的初渗率、稳渗率及平均入渗率总体均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在栓皮栎林坡上的稳渗率比坡中及坡下分别增加了29.41%和83.33%,在侧柏林分别增加了90.43%和67.29%,在撂荒地分别增加了20.00%和36.63%。Horton模型、Philip模型和Kostiakov模型对不同坡位水分入渗过程拟合的判定系数分别为0.90、0.74和0.96。【结论】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渗透性能具有显著的坡位差异。在整个入渗阶段,坡上的累积入渗量是最大的,体现了较好的入渗性能。Kostiakov模型和Horton入渗模型更适合研究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坡面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山丘陵 坡位 入渗性能 入渗模型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论辩挖掘任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石岳峰 王熠 张岳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2,23,共13页
论辩挖掘任务的目标是自动识别并抽取自然语言中的论辩结构,对论辩结构及其逻辑的分析有助于了解论辨观点的成因,因而该任务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因其对复杂结构的编码能力及强大的表征能力,在论辩挖掘任务... 论辩挖掘任务的目标是自动识别并抽取自然语言中的论辩结构,对论辩结构及其逻辑的分析有助于了解论辨观点的成因,因而该任务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因其对复杂结构的编码能力及强大的表征能力,在论辩挖掘任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在论辩挖掘任务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首先介绍了论辩挖掘任务的概念、框架及不同领域的数据集,随后,详细描述了深度学习模型是如何被应用于不同的论辩挖掘任务,最后对论辩挖掘任务现有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论辩挖掘 深度学习
下载PDF
黑河流域土壤理化性质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建栋 张志华 +4 位作者 杨喜田 周子俊 桑玉强 石岳峰 耿晓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3-139,共7页
以黑河流域纵向梯度(上游、中游、下游)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分析了该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特征。结果显示:黑河流域土壤密度、pH值、电导率在黑河流域表现为下游>中游&... 以黑河流域纵向梯度(上游、中游、下游)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分析了该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特征。结果显示:黑河流域土壤密度、pH值、电导率在黑河流域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且3个指标在黑河流域上游﹑中游及下游具有显著差异性;沙粒含量不论在上游﹑中游还是下游,都是占主要组成成分的。其中,沙粒的含量在黑河下游表现最高,为84.93 g·kg-1,且显著大于上游和中游的含量。粉粒的含量在中游表现最高,为29.30 g·kg-1,且黑河流域上游、中游及下游的粉粒含量具有显著差异性;黑河流域土壤全碳量和全氮量表现为上游>中游>下游,差异显著。由此可知,黑河上、中、下游土壤理化性质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土壤 理化性质 相关性
下载PDF
农发行双辽支行多措并举大力支持中储购销业务
17
作者 李景泉 石岳峰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3年第1期74-74,共1页
中央储备企业是农发行的战略客户和黄金客户,对保证国家粮食购销存稳定,保证农民增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发行双辽支行多措并举,做好服务,大力支持中储企业开展业务。该行具体措施如下:
关键词 粮食购销 发行 业务 农民增收 客户 企业
下载PDF
苏干湖流域冰川、湿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18
作者 王德旺 何萍 +2 位作者 张馨予 石岳峰 黄文海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7-116,共10页
苏干湖(包括大、小苏干湖)是祁连山西段山间内陆河流域尾闾湖泊,所在流域仅有少量牧业活动。研究湿地和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为未来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决策提供支撑。以苏干湖流域气象数据、遥感影像、冰川编目数据、水文监测数据等为... 苏干湖(包括大、小苏干湖)是祁连山西段山间内陆河流域尾闾湖泊,所在流域仅有少量牧业活动。研究湿地和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为未来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决策提供支撑。以苏干湖流域气象数据、遥感影像、冰川编目数据、水文监测数据等为基础,识别流域气候变化拐点,分析冰川变化规律、河湖湿地的演变以及冰川和湿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1956年以来,苏干湖流域年均温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先减少后增加,流域气候经历了冷湿-暖干-暖湿等一系列变化。2)冰川的数量、面积和储量都在持续减少,冰川消融加剧。其中≤0.1km^(2)的小冰川数量和面积呈增加趋势,冰川规模越小则越易发生消融。3)1995-2020年地表河流总流程由302.16km延长到325.29km,增长了23.14km;主干河流大哈尔腾河的径流量、径流深都在增加。4)湖泊的面积和水位同步变化,其中大苏干湖面积和水位都有所上升,小苏干湖面积和水位则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拐点 冰川规模 湿地 响应
原文传递
再生水灌溉对苜蓿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志华 陈为峰 +2 位作者 石岳峰 田素娟 刘立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59-2664,共6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再生水不同灌溉方式对苜蓿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灌溉相比,再生水能显著增加苜蓿的株高、侧枝数及产草量,但对苜蓿叶面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再生水灌溉、再生水与清水混灌和轮灌使苜蓿体内可溶性蛋白...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再生水不同灌溉方式对苜蓿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灌溉相比,再生水能显著增加苜蓿的株高、侧枝数及产草量,但对苜蓿叶面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再生水灌溉、再生水与清水混灌和轮灌使苜蓿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78.43%、83.68%、72.53%,但再生水灌溉不利于苜蓿可溶性糖的累积.再生水灌溉下,苜蓿植株体内的Ca、Mg含量较清水灌溉分别增加了27.78%、26.61%;再生水灌溉及混灌下,苜蓿体内的Fe含量较清水灌溉分别降低28.71%、10.09%;再生水灌溉、轮灌和混灌下苜蓿地上部Cd含量较清水灌溉分别增加98.6%、89.5%和59.0%,但苜蓿体内重金属Pb、Cd含量仍低于国家卫生标准(GB 13078—2001)规定限量值.说明再生水是苜蓿可利用的灌溉资源,但其长期效应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灌溉 苜蓿生长 品质 盆栽试验
原文传递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人工林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20
作者 冯雪瑾 张志华 +4 位作者 杨喜田 毕会涛 桑玉强 武应霞 石岳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1-517,共7页
为了探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林型和坡位对表层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侧柏、栓皮栎人工林和撂荒地(对照)表层(0~20 cm)土壤SOC和TN含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同一林型或坡位条件下,土壤SOC和TN含量均呈现随着... 为了探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林型和坡位对表层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侧柏、栓皮栎人工林和撂荒地(对照)表层(0~20 cm)土壤SOC和TN含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同一林型或坡位条件下,土壤SOC和TN含量均呈现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坡位条件下,表层土壤SOC和TN含量在有林地(栓皮栎、侧柏)均呈现坡上>坡中>坡下的趋势,在撂荒地则呈现坡下>坡上>坡中的趋势.不同林型条件下,坡上、坡中SOC和TN含量整体呈现栓皮栎人工林>侧柏人工林>撂荒地的趋势,坡下SOC和TN含量整体呈现出撂荒地最大的趋势.C/N值在上坡位和中坡位呈现出栓皮栎人工林>侧柏人工林>撂荒地的趋势,在下坡位呈现出栓皮栎人工林>撂荒地>侧柏人工林的趋势;同一林型条件下,不同坡位C/N存在差异,但不显著.表明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栓皮栎人工林的适应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山丘陵 坡位 林型 有机碳 全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