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来七十年贵州杉木林潜在适生区的变化及其生态对策 被引量:11
1
作者 石慰 童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7-92,共6页
基于野外调查获得的贵州杉木林地理分布信息、世界气候数据库中相应区域的数据,在19个重要生物-气候因子下,运用根据最大熵(MAXENT)原理开发的软件MAXENT-V3.3.3k,预测了未来70年内A2气候变化情景中贵州杉木林的适生性及其潜在地理分布... 基于野外调查获得的贵州杉木林地理分布信息、世界气候数据库中相应区域的数据,在19个重要生物-气候因子下,运用根据最大熵(MAXENT)原理开发的软件MAXENT-V3.3.3k,预测了未来70年内A2气候变化情景中贵州杉木林的适生性及其潜在地理分布的演化趋势。预测结果显示:(1)一旦杉木林区域有持续的气温攀升和降水量的缓慢增加,原有的各等级适生区将会出现先增长后减少最后逐渐稳定的格局,并围绕黔东南的最适生中心区形成稳定的林区;(2)A2气候情景总体上有利于贵州杉木林生产基地的发展以及长江与珠江防护林带的建设,但是这需要控制好人口增长,发展新技术,并注重区域性合作;(3)MAXENT有准确捕捉到杉木主要生物-气候因子的强大能力,提供了评估创建贵州省和黔—湘—桂交界处杉木生产基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适生性 预测未来 MAXENT-V3 3 3k 贵州地区
下载PDF
非气候因素对草原植物生产力影响的最大熵研究
2
作者 石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84-186,共3页
基于最大熵原理在生态位模拟中的应用及据此开发出来的软件MAXENT-V3.3.3k,以野外调查获得的植物种地理分布信息和相应的气候变量作为适生性评估输入,在优化变量的最佳配置下,评估该物种的适生性;借助类似于气孔导度理论的环境变量函数... 基于最大熵原理在生态位模拟中的应用及据此开发出来的软件MAXENT-V3.3.3k,以野外调查获得的植物种地理分布信息和相应的气候变量作为适生性评估输入,在优化变量的最佳配置下,评估该物种的适生性;借助类似于气孔导度理论的环境变量函数乘合模型(即可分离变量假设),能够区分物种对气候变量、非气候变量和人为影响的响应。对小针茅1984—1995年连续12年的模拟结果显示,评估很好地再现了小针茅产量的年际变化趋势,成功地创建了样本的单位面积产量正比于该局地适生性的简单关系;支持过度利用草原是小针茅植物退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原理 物种地理分布模拟 适生性 气候-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关系 小针茅
下载PDF
中国大陆北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樟科、壳斗科物种多样性及其生物地理格局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郑维艳 曾文豪 +2 位作者 唐一思 石慰 曹坤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8676-8687,共12页
以中国大陆北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优势科樟科、壳斗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专著发表大量的样方数据和物种分布数据,分析樟科、壳斗科与群落构建的关系、它们各大属的地理分布格局,探讨影响其分布的可能历史原因。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北热带及... 以中国大陆北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优势科樟科、壳斗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专著发表大量的样方数据和物种分布数据,分析樟科、壳斗科与群落构建的关系、它们各大属的地理分布格局,探讨影响其分布的可能历史原因。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北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森林乔木层优势科为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杜鹃花科。樟科、壳斗科物种丰富度均与其所在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樟科对群落构建的贡献较大。樟科、壳斗科植物种的空间多样性分布中心均出现在我国亚热带中部偏南地区。樟科的厚壳桂属、琼楠属以及壳斗科的锥属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主要在南亚热带及北热带区域,以广西、云南省份的南部为主。樟科的樟属、新木姜子属、润楠属、木姜子属及壳斗科的柯属、青冈属主要分布在我国大陆北热带及亚热带中部偏南的地区,其多样性分布中心与樟科、壳斗科科水平的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极为相似。樟科的山胡椒属、楠属、黄肉楠属,壳斗科的栎属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中部以西的地区。研究结果佐证物种的生态学特性以及生物地理学历史综合作用导致目前樟科和壳斗科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北热带 中国大陆亚热带 樟科 壳斗科 物种多样性 群落构建 生物地理格局
下载PDF
未来气候变化对广布种麻栎地理分布的影响和主导气候因子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关心怡 石慰 曹坤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1-668,共8页
为了解麻栎(Quercusacutissima)的潜在分布特征及其对未来气候的响应,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在当前气候条件下麻栎的潜在分布格局,预测未来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的格局变化,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 Maxent模型有... 为了解麻栎(Quercusacutissima)的潜在分布特征及其对未来气候的响应,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在当前气候条件下麻栎的潜在分布格局,预测未来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的格局变化,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 Maxent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AUC值大于0.95。当前气候条件下,麻栎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陕西、河南、山西、甘肃、北京、辽宁等北方省市。此外,在日本、朝鲜半岛、老挝、越南、缅甸、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亦存在不同程度和范围的麻栎适生区域,麻栎总适生区域面积达11.57?105 km2。在RCP2.6和RCP8.5情景下,麻栎适宜分布区域向北和西南方向扩展,新增适生区面积为(2.49~3.02)?105 km2;适生区域丧失主要集中在广西南部、广东南部和缅甸东部等地。影响其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最暖季降水量、等温性、最干季均温、最冷月最低温,因子贡献率分别为54.2%、13.7%、8.8%和7.8%。这为麻栎的栽培和保育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模型 麻栎 气候因子 地理分布 适生区
下载PDF
广西地区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山地森林树木物种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结构比较 被引量:12
5
作者 曾文豪 石慰 +2 位作者 唐一思 郑维艳 曹坤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8708-8716,共9页
以广西地区植被调查集资料总共365个群落样方(样方面积在300—1000 m2,50%左右为400 m2)为基础,将样方分为海拔≤1000 m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以及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森林三类生境,探讨这3种生境森林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系统发育结构... 以广西地区植被调查集资料总共365个群落样方(样方面积在300—1000 m2,50%左右为400 m2)为基础,将样方分为海拔≤1000 m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以及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森林三类生境,探讨这3种生境森林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差异及其与年均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拔≤1000 m非喀斯特森林含有4种以上的科比海拔>1000 m非喀斯特森林多24科,比喀斯特森林多18科,其中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杜鹃花科等都是两种非喀斯特森林生境的重要组成科;大戟科为喀斯特森林含有种数最多的科,其中出现在非喀斯特森林的山茶科和杜鹃花科等没有在喀斯特森林出现。森林物种多样性及系统发育指数与年均温不相关或相关不强;海拔≤1000 m的喀斯特与非喀斯特森林的Gleason物种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差异,而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森林的Gleason指数比另外两种生境显著高。海拔≤1000 m非喀斯特森林系统发育多样性PD指数比中山地带的非喀斯特生境的森林高。喀斯特森林和海拔>1000 m非喀斯特的绝大部分样地以及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大部分样地都表现出系统发育结构聚集,推测生境过滤在广西地区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群落构建中发挥着主要作用。但是喀斯特和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两种生境森林群落发生系统发育发散的比例都比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森林低,揭示生境过滤在这两个生境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非喀斯特 物种多样性 群落构建 系统发育结构
下载PDF
广西天然林中藤本植物区系组成及系统发育多样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唐一思 石慰 +2 位作者 曾文豪 郑维艳 曹坤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8750-8757,共8页
藤本植物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的重要组分,在过去几十年中藤本植物多样性在热带森林增加,有可能导致森林的多样性减少,碳储量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引起广泛关注。以《广西植被志要》中共355个样地数据(喀斯特森林、海拔1000 m以下的非... 藤本植物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的重要组分,在过去几十年中藤本植物多样性在热带森林增加,有可能导致森林的多样性减少,碳储量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引起广泛关注。以《广西植被志要》中共355个样地数据(喀斯特森林、海拔1000 m以下的非喀斯特森林和海拔1000 m以上的非喀斯特森林)为基础,结合气候数据,分析天然林中藤本植物区系组成、不同生境藤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多样性关系、藤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年平均温度关系,以及系统发育结构特点。结果表明:(1)广西天然林藤本植物中,热带分布的含藤属占比最大(75.4%),温带分布含藤属占比较低(12.3%),世界广布含藤属和亚洲分布含藤属占比最小,海拔1000 m以下的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都有一些专有的含藤科属;(2) 3个生境藤本的Gleason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与年均温都不相关,它们的物种多样性差异不显著,但是系统发育多样性有显著差异,海拔1000 m以下的非喀斯特森林中系统发育多样性最高,喀斯特森林系统发育多样性最低;(3)非喀斯特森林藤本植物系统发育结构趋向于离散,暗指竞争排斥作用是藤本植物组合在该生境群落主要构建机制,喀斯特森林藤本植物系统发育结构趋向于聚集,暗指藤本植物组合由生境过滤作用为主形成。这些研究发现对于热带亚热带森林藤本植物的多样性组成及其共存机制提供了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群落构建机制 喀斯特森林 非喀斯特森林 亚热带地区
下载PDF
贵阳市地衣物种多样性研究
7
作者 龙娇 汤晓辛 +2 位作者 乙引 石慰 周世哲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31,共9页
为了解贵阳市地衣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采用样方法和样线法进行实地调查。利用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等方法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对该研究区的地衣进行分类鉴定和整理。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地衣物种资源丰富,共发现地衣12科18属36种,包... 为了解贵阳市地衣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采用样方法和样线法进行实地调查。利用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等方法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对该研究区的地衣进行分类鉴定和整理。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地衣物种资源丰富,共发现地衣12科18属36种,包括贵州新记录科2个,新记录属2个,新记录种21个;优势科为梅衣科(Parmeliaceae)、蜈蚣衣科(Physciaceae)、石蕊科(Cladoniaceae),优势属为哑铃孢属(Heterodermia Trevis.)、石蕊属(Cladonia P.Browne)。研究区地衣根据生长形式类型分为枝状、叶状和壳状3种类型,其中叶状和枝状地衣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52.78%、36.11;根据着生基物类型分为土生、石生和树生3种类型,其中树生地衣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61.12%。该地区地衣区系被划分为世界广布成分、环北极成分、温带成分、泛热带成分和东亚成分5个类型;通过与贵州省内其他5个地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贵阳市与黔西南州、遵义市、黔东南州属的相似性最高,与遵义市和铜仁市种的相似性最高。该研究为贵阳市及贵州省后续对于地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 物种多样性 区系分析 贵阳市 贵州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