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人体与水流相互作用的溃坝洪水生命损失评估模型
1
作者 彭铭 马福军 +4 位作者 沈丹祎 蔡一坚 石振明 周家文 刘西军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溃坝洪水会给下游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生命损失,开展溃坝洪水造成的生命损失风险定量评估对应急抢险救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已有生命损失贝叶斯网络HURAM1.0模型基础上,引入了人体稳定性物理模型,考虑人体与水流相互作用关系,对... 溃坝洪水会给下游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生命损失,开展溃坝洪水造成的生命损失风险定量评估对应急抢险救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已有生命损失贝叶斯网络HURAM1.0模型基础上,引入了人体稳定性物理模型,考虑人体与水流相互作用关系,对处于洪水中的人先进行稳定性判定,并进行溺水判定,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综合了水深和水流速对生命损失的影响,建立HURAM2.0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唐家山堰塞坝溃坝洪水生命损失分析。结果表明:HURAM2.0模型建立了水流流速对生命损失影响的定量关系,更精确地刻画了人体在水流中的稳定性和求生能力,相比HURAM1.0模型对较强洪水强度条件下的生命损失预测结果更准确。同时,在本文建立的模型中,除水深度、洪水严重程度变化不大,其余变量的敏感性均有所上升,其中居民区住宅层数、在建筑物中庇护情况和溃坝时长等变量对模型计算结果的最大影响程度分别增加142%、95%和93%,加强了模型在低、中、高3类洪水强度下的解释性,与HURAM1.0相比在贝叶斯反演分析中更占优势。在唐家山堰塞坝溃坝风险分析中,HURAM2.0能区分出不同水流速条件下的生命损失,更符合实际情况,即开挖泄流槽前风险大、死亡率高,在现场勘测和开挖泄流槽后风险及死亡人数大大降低,建议结合预警疏散以降低生命损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坝 人体稳定性 生命损失风险 贝叶斯网络 堰塞坝溃决洪水
下载PDF
智慧校园楼宇建设与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研制探索
2
作者 肖小野 石振明 +3 位作者 李翔 肖超 谢文黎 林敏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伴随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智慧校园(城市)建设在整个社会掀起热潮。智慧建筑楼宇群是智慧校园的载体,数据驱动的建筑楼宇群设备自控及智慧运管,也就成为了智慧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充分发挥了建设... 伴随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智慧校园(城市)建设在整个社会掀起热潮。智慧建筑楼宇群是智慧校园的载体,数据驱动的建筑楼宇群设备自控及智慧运管,也就成为了智慧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充分发挥了建设主体与运营主体高度统一的优势,以BIM技术为抓手,打通新老建筑设备系统通信的壁垒,深度整合了施工管理平台与运维管理平台,探索研制建设与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为国内同类型智慧校园楼宇建设提供了积极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校园楼宇 建设与运维 一体化管理 BIM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改良U-Net卷积神经网络的复杂地质构造智能识别
3
作者 王善高 杨荣伟 +6 位作者 王登一 马富安 彭铭 刘鎏 石振明 杨沛权 黎超尘 《河南科学》 2024年第2期182-194,共13页
浅地层中的地质异常体给地下工程带来了极大安全隐患,可能导致经济和生命损失.浅层地震法是开展施工场地勘察的一种无损高效的手段.但是地震勘探在浅地层问题中面临着信噪比低、信号衰减强、波场复杂等问题,结果存在多解性和主观性.针... 浅地层中的地质异常体给地下工程带来了极大安全隐患,可能导致经济和生命损失.浅层地震法是开展施工场地勘察的一种无损高效的手段.但是地震勘探在浅地层问题中面临着信噪比低、信号衰减强、波场复杂等问题,结果存在多解性和主观性.针对地震勘探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良的卷积神经网络地质速度模型预测模型,提供了一种无需初始速度模型的浅层地质模型反演方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浅层地震勘探信号处理处理流程.在训练样本方面,采用了随机地质模型方法构建多种类地质模型,并形成了地质模型-地震信号数据库.在传统U-Net卷积神经网络上进行了改良,以更好地适应浅地层弹性波叠前信号数据的反演任务.结果表明,神经网络的反演结果直观准确该模型能够精确地预测出地层分界线、褶皱、起伏、断层滑移线等的位置和大小等参数,所采用的SSIM和PSNR两个定量化评价指标均表示,所提出的改良神经网络可以实现高精度反演.预测结果与真实模型相比较,得到的SSIM平均值为0.91,PSNR平均值为39.0.同时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向三维问题扩展,能够极大地提高地震信号处理的效率和解译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速度模型反演 卷积神经网络 信号处理
下载PDF
非均质结构堰塞坝溃决机理模型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石振明 张公鼎 +2 位作者 彭铭 钟启明 蔡烁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40,共12页
堰塞坝是由滑坡等失稳地质体快速堆积并阻塞河道而形成的天然坝体,溃决后会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深入开展非均质结构对堰塞坝溃决过程的影响研究,可为堰塞坝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提供重要参考。依托自主研发的水槽... 堰塞坝是由滑坡等失稳地质体快速堆积并阻塞河道而形成的天然坝体,溃决后会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深入开展非均质结构对堰塞坝溃决过程的影响研究,可为堰塞坝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提供重要参考。依托自主研发的水槽试验装置,通过开展不同结构类型堰塞坝的溃决模型试验,分析了均质、竖向非均质和水平非均质结构对坝体溃决的影响。研究发现:1)堰塞坝侵蚀过程受局部区域材料性质影响严重。2)均质坝中,随着中值粒径增大,材料抗侵蚀能力增强,溃决特征先由层状冲刷变为陡坎侵蚀,再变为多级陡坎侵蚀,峰值流量逐渐减小,峰现时间逐渐推迟。3)竖向非均质坝中,坝体上部材料主要影响溃口形成阶段历时和坝前水位;中部材料主要影响溃口发展阶段的溃口下切速率;底部材料主要影响下游坡脚稳定性和残留坝体形态。受溃口加速下切和溃决流量增加彼此间相互叠加影响作用,中部及底部材料分布对峰值流量的影响最为显著。4)水平非均质坝中,坝体内部4个区域对溃口发展的影响不同。过流侧上方材料影响溃决前期的溃口下切速率;过流侧下方、对岸侧上方材料分别影响溃决中后期的溃口下切、展宽速率;对岸侧下方材料对溃口发展影响最小。泄流槽设计时,应考虑非均质结构的影响,基于坝体结构特征采用工程措施限制溃口深切、促进溃口展宽,以降低峰值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坝 物理模型试验 溃决侵蚀 溃决流量 非均质结构
下载PDF
锚拉桩-锚索框架梁组合结构加固边坡可视化模型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建峰 杜长城 +2 位作者 祁昊 彭铭 石振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6-212,共7页
基于透明土技术开展锚拉桩-锚索框架梁组合结构加固边坡的可视化模型试验,并结合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展现坡顶条形荷载作用下边坡的位移场演化及滑移破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锚拉桩-锚索框架梁组合结构加固边坡较无加固边坡,其极限承载力... 基于透明土技术开展锚拉桩-锚索框架梁组合结构加固边坡的可视化模型试验,并结合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展现坡顶条形荷载作用下边坡的位移场演化及滑移破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锚拉桩-锚索框架梁组合结构加固边坡较无加固边坡,其极限承载力大幅提升,其滑面较无加固边坡的滑面加深很多。锚拉桩-锚索框架梁组合结构加固推移式滑坡时,其受力机制为最上面的锚索首先发挥作用,在其拔出失效后,后面的锚索依次发挥作用直至拔出失效,同时边坡的稳定性逐步降低。目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将所有锚索的极限抗拔力作为抗滑力分量计算得到的锚拉桩-锚索框架梁组合结构的稳定性偏于危险。建议验算锚拉桩-锚索框架梁组合结构加固推移式滑坡整体稳定性时,同时验算最上面锚索的稳定安全系数,使其满足工程所需的安全系数,由此保证整个加固边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透明土 锚拉桩 锚索框架梁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堰塞坝渗流稳定性及坝体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江涛 石振明 +1 位作者 郑鸿超 王友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4-583,共10页
堰塞坝是由崩塌、滑坡等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天然坝体。区别于人工坝,堰塞坝具有坝体结构松散、材料分布不均的特点,其一旦形成,极易在短时间内发生失稳破坏(漫顶溢流、渗流破坏及坝坡失稳),威胁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堰塞坝的失稳破坏... 堰塞坝是由崩塌、滑坡等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天然坝体。区别于人工坝,堰塞坝具有坝体结构松散、材料分布不均的特点,其一旦形成,极易在短时间内发生失稳破坏(漫顶溢流、渗流破坏及坝坡失稳),威胁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堰塞坝的失稳破坏主要受到上游水位、坝体渗流及余震作用的影响,本文以唐家山堰塞坝为研究背景,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堰塞坝渗流及动力响应分析模型,研究堰塞坝在渗流及余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并进一步分析渗流及坝体余震对堰塞坝溃坝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唐家山堰塞坝坝体发生渗透破坏的可能性较小,但随着上游水位的上升,堰塞坝发生渗流破化的概率增大;(2)堰塞坝内部动力响应特征表现为沿坝高从上到下,坝体的加速度放大倍数逐渐减小,动力响应呈现明显的“表面放大”效应;(3)余震作用下,堰塞坝不会发生整体失稳破坏,但余震使得堰塞坝坝高降低,从而加速其发生漫顶溢流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坝 渗流稳定性 动力响应 ABAQUS 唐家山堰塞坝 破坏模式
下载PDF
软硬互层反倾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及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霍逸康 石振明 +1 位作者 郑鸿超 黄达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80-1688,共9页
反倾边坡破坏会诱发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对软硬互层反倾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及破坏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离散元UDEC软件,首先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法,考虑了边坡坡角、岩层倾角、坡高、相邻软硬岩层总厚度... 反倾边坡破坏会诱发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对软硬互层反倾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及破坏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离散元UDEC软件,首先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法,考虑了边坡坡角、岩层倾角、坡高、相邻软硬岩层总厚度、硬软岩层厚度比、硬软岩层力学参数序号比、结构面力学参数7个因素的影响,设计了32组正交试验,利用强度折减法对边坡的稳定性及可能的破坏模式进行模拟,并从边坡稳定系数和位移两个方面对计算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坡角和岩层倾角对稳定系数影响较大,结构面力学参数和坡高对边坡位移影响较大;然后对边坡的破坏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将软硬互层反倾边坡的破坏模式分为弯曲倾倒破坏、坍塌滑动破坏和块体倾倒破坏3种类型,并对每种破坏类型的边坡特征进行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倾边坡 软硬互层 数值模拟 UDEC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溶洞处理技术——以吉安永和大桥桩基施工为例 被引量:56
8
作者 石振明 沈丹祎 +1 位作者 彭铭 林杰豹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0-1167,共8页
在岩溶地区进行桩基施工时溶洞的处理是桩基施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本文系统总结了溶洞对桩基的影响、溶洞处理的一般原则和处理方法的选择依据,并结合江西吉安某大桥项目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等,综合考虑工程安全、质量、工期、... 在岩溶地区进行桩基施工时溶洞的处理是桩基施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本文系统总结了溶洞对桩基的影响、溶洞处理的一般原则和处理方法的选择依据,并结合江西吉安某大桥项目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等,综合考虑工程安全、质量、工期、成本等多方面因素,选择最佳的溶洞处理施工方案。该方案在实践中很好地防止了周边地面沉降过大,保证了孔壁稳定性,提高了成桩质量,同时也为今后类似项目的溶洞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桩基施工 溶洞处理 护筒跟进 溶洞回填
下载PDF
考虑不同泄流槽方案的堰塞坝溃决机理分析--以唐家山堰塞坝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石振明 郑鸿超 +1 位作者 彭铭 张利民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1-751,共11页
近年来,频发的地质构造活动和极端气候灾害诱发了大量堰塞坝,严重威胁上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开挖泄流槽是最常用降低堰塞坝溃决风险的措施,由于时间非常急迫、交通极度瘫痪,其开挖量非常有限,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开挖量将溃坝风险... 近年来,频发的地质构造活动和极端气候灾害诱发了大量堰塞坝,严重威胁上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开挖泄流槽是最常用降低堰塞坝溃决风险的措施,由于时间非常急迫、交通极度瘫痪,其开挖量非常有限,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开挖量将溃坝风险降低至最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水土耦合冲刷机理,提出了考虑不同泄流槽方案的堰塞坝溃决机理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唐家山堰塞坝。该方法根据水力学参数和坝体抗冲刷性参数动态计算瞬时坝体冲刷率,进而分析泄流槽对溃决全过程的影响,从而自动获取最优的泄流槽设计方案。将此方法应用于唐家山堰塞坝案例发现:唐家山堰塞坝泄流槽最优设计时溃坝洪峰流量为1700m^3·s^(-1),小于实际峰值流量6500m^3·s^(-1),主要是因为增大泄流槽的纵坡率,显著增强溃坝前的冲刷并形成双洪峰,从而有效降低了溃决峰值流量。由于复合槽相对较小的水力半径限制了溃坝前的冲刷,使得临溃时水位较高,因此溃坝峰值流量比单槽大,溃坝风险降低效果不如单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坝 泄流槽 优化设计 峰值流量 复合槽
下载PDF
PHC管桩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石振明 陈建峰 祝龙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22-1626,共5页
系统地阐述了竖向/水平-回转耦合强迫振动和扭转自由振动等动力特性测试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对某新建火力发电厂PHC管桩进行了动力特性试验。试验分析计算所得的抗压刚度Kz、抗剪刚度Kx、抗弯刚度Kj、抗扭刚度Ky和竖向振动阻尼比zz、水... 系统地阐述了竖向/水平-回转耦合强迫振动和扭转自由振动等动力特性测试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对某新建火力发电厂PHC管桩进行了动力特性试验。试验分析计算所得的抗压刚度Kz、抗剪刚度Kx、抗弯刚度Kj、抗扭刚度Ky和竖向振动阻尼比zz、水平-回转耦合振动第1振型阻尼比zxj1、扭转振动阻尼比zy 离散性小,有很好的规律性。试验是在桩头自由条件下进行的,实际桩头嵌固在桩基承台中,增加了桩头的嵌固条件和承台侧面填土抗力的影响,故具体应用时可根据承台结构、承台侧面填土、承台底面与地基土接触等具体情况酌情予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工程 PHC管桩 动力测试 动刚度
下载PDF
泥水盾构隧道废弃泥浆改性固化及强度特性试验 被引量:26
11
作者 石振明 薛丹璇 +1 位作者 彭铭 陈亿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3-111,共9页
泥水盾构隧道施工产生大量的废弃泥浆,可能带来环境污染、侵占土地等问题,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本文以厦门市某隧道施工现场产生的废弃泥浆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固化技术处置泥浆,测试不同影响因素(固化剂种类、固化剂掺入比、泥浆初始... 泥水盾构隧道施工产生大量的废弃泥浆,可能带来环境污染、侵占土地等问题,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本文以厦门市某隧道施工现场产生的废弃泥浆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固化技术处置泥浆,测试不同影响因素(固化剂种类、固化剂掺入比、泥浆初始含水率)对改性固化后泥浆抗压强度、pH值、含水率等特性的影响,分析固化机理并解释相关现象,获取最优固化剂种类、掺入比、泥浆初始含水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固化剂种类为CERSM泥浆固化剂Ⅱ,掺入比为10%,泥浆初始含水率为100%。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改性固化后泥浆的强度特性,28 d后固化泥浆抗压强度可达1.5 MPa,是普通水泥固化泥浆强度的4倍,可用做建筑填料,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实现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废弃泥浆 改性固化 固化剂 强度特性
下载PDF
粗粒土大三轴试验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12
作者 石振明 赵晓伟 彭铭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2-796,共5页
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粗粒土,其具有压实密度大、良好透水性、抗剪强度高、沉降变形小、不易产生地震液化等优良的工程特性,已被广泛运用于土石坝工程建设中。本文在阅读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了粗粒土大三轴试验研究进展情况,包... 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粗粒土,其具有压实密度大、良好透水性、抗剪强度高、沉降变形小、不易产生地震液化等优良的工程特性,已被广泛运用于土石坝工程建设中。本文在阅读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了粗粒土大三轴试验研究进展情况,包括抗剪强度、变形特性、应力-应变关系特性、试验中的若干问题,并结合已有认识,提出了笔者一些自己的思考,指出了今后关于粗粒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大三轴试验 抗剪强度 变形特性 应力-应变特性
下载PDF
含盐量对蒙脱石粘土电渗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石振明 周圆媛 +1 位作者 彭铭 庄艳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5-1013,共9页
为了研究电场作用下含盐量不同的蒙脱石粘土的渗透特性,利用自制的室内电渗试验装置,完成了4种含盐量的蒙脱土电渗试验,对试验过程的排水量、电流、电势及试验后含水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蒙脱土在电场作用下的渗透性显著增大,40 V电压... 为了研究电场作用下含盐量不同的蒙脱石粘土的渗透特性,利用自制的室内电渗试验装置,完成了4种含盐量的蒙脱土电渗试验,对试验过程的排水量、电流、电势及试验后含水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蒙脱土在电场作用下的渗透性显著增大,40 V电压情况下电渗排水速率约为常规渗透速率的1 000倍;受蒙脱石自身分子结构及电解质浓度的影响,电渗系数随含盐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0.5%附近达到最大排水量;土体两端有效电势随含盐量增加而减小,电流反之增大,阴阳两极电势降增大,表明界面处的能耗随含盐量增加而增大;阴阳两极板短接后,电渗过程中电荷发生重分布,电渗结束后,土体内电势分布不均匀,中间区域电势最低,土体各处电流方向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 排水 土体含盐量 蒙脱石
下载PDF
摄影测量在盾构刀具磨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石振明 刘鎏 +3 位作者 邓非 管圣功 赵小鹏 姚占虎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5-172,178,共9页
盾构刀具磨损是影响盾构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关键问题,带压换刀作业的安全风险大、费用高昂、作业工期长。目前常规的刀具磨损检测方法存在风险大、效果不佳、精确度不够等缺点,而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为盾构刀具磨损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文... 盾构刀具磨损是影响盾构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关键问题,带压换刀作业的安全风险大、费用高昂、作业工期长。目前常规的刀具磨损检测方法存在风险大、效果不佳、精确度不够等缺点,而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为盾构刀具磨损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结合泥水盾构隧道施工特点,将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盾构刀具的可视化检测中,利用经过三维控制场标定的摄像装置,采集盾构施工中刀具的影像数据,通过与盾构精密三维模型的定向操作,借助三维可视化平台和影像分析对刀具的磨损情况进行定量检测,实现了盾构刀具虚拟可视化集成显示和磨损情况的数字化评估。该研究成果为实现盾构刀具磨损检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软件支持,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及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刀具磨损 摄影测量 检测
下载PDF
余震作用下堰塞坝体破坏及溃决过程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石振明 王友权 +1 位作者 彭铭 许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7,共7页
山区特大地震往往导致大量堰塞湖,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形成了至少257个堰塞湖,并且主震后发生了大量余震,这些余震可能会影响堰塞坝体的安全状态。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余震及库水耦合作用下堰塞坝体的破坏及溃决机理和过程。... 山区特大地震往往导致大量堰塞湖,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形成了至少257个堰塞湖,并且主震后发生了大量余震,这些余震可能会影响堰塞坝体的安全状态。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余震及库水耦合作用下堰塞坝体的破坏及溃决机理和过程。共进行了两组不同材料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分别模拟含黏粒较多且颗粒较小(坝体Ⅰ)和基本不含黏粒且颗粒较大(坝体Ⅱ)的两种坝体。在不同水位条件下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成果表明:(1)地震和库水耦合作用下堰塞坝体的主要溃决方式是漫顶溢流,主要溃决过程为地震力使松散的堰塞坝体发生沉陷,库水渗入使沉陷加剧,最终水位上升漫过坝顶发生溢流冲蚀破坏。(2)地震一般不会直接引起堰塞坝体的破坏。地震力对坝体稳定性的主要影响是使坝体发生沉陷变形。在地震和库水耦合作用下,坝体沉陷比单一因素作用下更为剧烈,因此地震作用会使漫顶溢流提前发生。(3)地震和库水耦合作用下坝体Ⅰ沉陷量大于坝体Ⅱ,说明现实中由大粒径岩土体组成的堰塞坝体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湖 堰塞坝 余震 溃决 振动台模型试验 漫坝
下载PDF
堰塞湖坝体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2
16
作者 石振明 李建可 +2 位作者 鹿存亮 王友权 许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7-663,共7页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在灾区形成了30多个堰塞湖,严重威胁了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引起了世人对堰塞湖坝体稳定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诱发原因、寿命三个方面总结了堰塞湖坝体形成及...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在灾区形成了30多个堰塞湖,严重威胁了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引起了世人对堰塞湖坝体稳定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诱发原因、寿命三个方面总结了堰塞湖坝体形成及存在的机理。重点分析总结了目前堰塞湖坝体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指出影响坝体稳定性的内因为堰塞坝的形态与规模、物质组成与结构,外因为堰塞湖湖水体积;总结了前人关于影响坝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以及室内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最后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湖 坝体稳定性
下载PDF
网纹红土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研究及其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石振明 刘巍然 +1 位作者 彭铭 李建中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4-171,共8页
网纹红土在中国南方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常见于各类岩土工程中。目前对网纹红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因和粒度特性等方面,对于其非饱和特性方面的研究相对有限。本文采用滤纸法测量不同饱和度条件下网纹红土的基质吸力,利用Van Genuchten... 网纹红土在中国南方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常见于各类岩土工程中。目前对网纹红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因和粒度特性等方面,对于其非饱和特性方面的研究相对有限。本文采用滤纸法测量不同饱和度条件下网纹红土的基质吸力,利用Van Genuchten模型得到网纹红土的干燥-浸湿过程的土水特征曲线。研究发现,由于网纹红土孔隙较小且均匀,使得网纹红土存在进气值(约为100 k Pa)相对于一般黏土较大、其土水特征曲线没有明显的残余段。利用干燥-浸湿过程的土水特征曲线对一维无限边坡的干燥和浸湿过程稳定性进行研究,发现在饱和度相同的情况下,边坡处于脱湿过程的稳定性要高于吸湿过程。随着深度的增加,脱湿与吸湿过程稳定性系数相差值减小;随着饱和度的提高,两者差值也出现减小的趋势。同时,网纹红土中基质吸力对抗滑力的贡献度较大,使得网纹红土质边坡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纹红土 滤纸法 干燥-浸湿 土水特征曲线 边坡稳定性
下载PDF
降雨作用下堆积层滑坡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石振明 赵思奕 苏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5-140,共6页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不同材料堆积体在降雨作用下的滑坡机理。模型试验中,针对凹形堆积体边坡进行了不同堆积材料的试验。试验结果分别记录了黏性土、砂土以及碎石土边坡随降雨时效的坡面变形特征、边坡内部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并对监测...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不同材料堆积体在降雨作用下的滑坡机理。模型试验中,针对凹形堆积体边坡进行了不同堆积材料的试验。试验结果分别记录了黏性土、砂土以及碎石土边坡随降雨时效的坡面变形特征、边坡内部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孔压的变化规律与坡面变形规律具有一致性,降雨通过影响边坡内部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同时,拟合了降雨量与边坡位移的关系,并对比了不同堆积材料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土边坡 降雨入渗 室内模型试验
下载PDF
钻孔灌注桩桩周土扰动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石振明 秦浩 +1 位作者 张清照 赵思奕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9-524,共6页
通过有限元计算对钻孔灌注桩的整体成桩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桩孔开挖、泥浆护壁、硬化成桩等过程进行了分析:(1)考虑了施工过程中桩周土卸荷作用、软弱层、挤密作用等因素对桩承载力的影响,运用控制变量法对各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计算;(2... 通过有限元计算对钻孔灌注桩的整体成桩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桩孔开挖、泥浆护壁、硬化成桩等过程进行了分析:(1)考虑了施工过程中桩周土卸荷作用、软弱层、挤密作用等因素对桩承载力的影响,运用控制变量法对各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计算;(2)将应力释放、泥皮、沉渣、挤密作用等多种施工因素整合成不同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泥皮和应力释放效应是最容易引起灌注桩承载力下降的因素,在灌注混凝土以后,桩周土会受到一定的挤密作用,但挤密作用对灌注桩承载力的提高十分有限,在实际设计中挤密作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周土扰动 钻孔灌注桩 数值模拟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光纤检测技术在海上钢管桩试桩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石振明 宋晶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5-323,共9页
试桩检测包括对桩身完整性测试和承载力测试两部分。试桩检测为设计参数的确定以及桩基沉桩设备和沉桩工艺选择提供依据,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在综合考虑试桩地区气候和地质条件等客观因素后,采用合适的检测手段,对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 试桩检测包括对桩身完整性测试和承载力测试两部分。试桩检测为设计参数的确定以及桩基沉桩设备和沉桩工艺选择提供依据,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在综合考虑试桩地区气候和地质条件等客观因素后,采用合适的检测手段,对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和减少成本等方面很有意义。垂直静载试验是常用测定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准确性高。在对桩身质量检测上,有钻心取样法、低应变、高应变和声波透射法等检测手段。在海上钢管桩试桩工程中,其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受制约因素多。光纤检测技术具有可靠性强、准确性高及实施简便等优点,是根据BOTDR和FBG技术测试出桩身轴向应变及桩周应力的分布规律,是一种比较新的可靠检测手段。但是目前,光纤检测技术在海上试桩检测应用的案例少。本文提到的工程案例中,采用垂直静载试验、光纤检测试验和高应变测试,达到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身质量 承载力 光纤测试 竖向静载试验 高应变测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