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T_2加权成像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1
作者 于广会 和清源 +1 位作者 刘林祥 石春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275-127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MRI一站式诊断可行性以及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T_2*WI联合应用对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的价值。方法选取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337例的CT和MRI影像,对比CT和MRI对脑梗死、脑出血、动脉瘤和脑小血管病(...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MRI一站式诊断可行性以及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T_2*WI联合应用对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的价值。方法选取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337例的CT和MRI影像,对比CT和MRI对脑梗死、脑出血、动脉瘤和脑小血管病(脑微出血、腔隙性脑梗死灶和脱髓鞘变性)显示;对比MRI各扫描序列对病灶的显示,包括常规序列、DWI和T_2*WI。结果 337例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行CT检查208例,MRI检查3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36例,CT示颅内出血76例;CT与MRI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8%vs 75.2%,P<0.01),CT不能显示脑干的急性梗死灶;CT对于脑小血管病的显示明显低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不能显示脑微出血。MRI常规序列与DWI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显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vs 100.0%,P<0.01);脑出血灶各序列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各序列对脑微出血T_2*WI显示病灶715个(100.0%),DWI显示635个(88.8%),常规序列图像少部分微出血灶信号异常,但是不能定性诊断。结论 MRI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危重症患者除外诊断中一站式诊断可行,联合应用DWI和T_2*WI对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显示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血流动力学 诊断显像
下载PDF
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参数磁共振定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石春彦 张宏凯 +4 位作者 高一峰 张楠 刘家祎 徐磊 范占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二叶式主动脉瓣(BAV)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的磁共振定量特征,为临床提供更多手术预后预测参考信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4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CMR检查的BAV患者作为病例组(BAV组),另选取同期无心血管疾病且CMR无... 目的:探讨二叶式主动脉瓣(BAV)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的磁共振定量特征,为临床提供更多手术预后预测参考信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4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CMR检查的BAV患者作为病例组(BAV组),另选取同期无心血管疾病且CMR无异常表现的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CMR-TT)技术测量左心室心肌应变参数,包括整体径向应变峰值(GPRS)、周向应变峰值(GPCS)、纵向应变峰值(GPLS)和扭转力(Torsion)。根据主动脉瓣狭窄程度将BAV组分成无或轻度狭窄组,中或重度狭窄组。比较BAV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并分析与应变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BAV组患者GPRS、GPCS、GPLS、Torsion均较低(P均<0.01),其中中或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组GPRS、GPCS、GPLS较无或轻度主动脉瓣狭窄组均减低(P均<0.01),而左心室Torsio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PRS、GPCS、GPLS值与BAV患者的LVEF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907、0.784和0.745,P均<0.0001),而与主动脉瓣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618、-0.602和-0.505,P均<0.01)。Torsion与BAV患者的LVEF值呈正相关(r=0.483,P<0.05),与V/M呈负相关(r=-0.431,P<0.05)。结论 :BAV患者瓣膜功能障碍会导致左心室心肌应变的改变;多参数CMR定量评估有助于BAV患者心脏功能障碍风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叶式主动脉瓣 心脏磁共振成像 主动脉瓣狭窄 心功能 心肌应变
下载PDF
老年SD大鼠脑组织间液内MR示踪剂扩散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帅文 石春彦 +3 位作者 左龙 韩鸿宾 郭顺林 雷军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 随着脑组织衰老的进展,神经细胞代谢及分泌产物在脑细胞外间隙(ECS)转运及引流特性发生不可逆性改变,本研究通过MR示踪剂在ECS内扩散的特征反映老年SD大鼠脑组织间液流动的改变,并通过软件计算将其量化。材料与方法 分别选择实... 目的 随着脑组织衰老的进展,神经细胞代谢及分泌产物在脑细胞外间隙(ECS)转运及引流特性发生不可逆性改变,本研究通过MR示踪剂在ECS内扩散的特征反映老年SD大鼠脑组织间液流动的改变,并通过软件计算将其量化。材料与方法 分别选择实验组老年SD大鼠(15~17个月)8只及对照组正常成年SD大鼠(7~10个月)15只,尾状核注射MR示踪剂钆喷酸葡胺,分别于0.25 h、0.5 h、1 h、2 h、3 h、4 h进行MRI扫描,观察造影剂在尾状核的动态分布,并测量造影剂的扩散及清除速率。结果 实验组SD大鼠的示踪剂在ECS内的扩散率D*为(3.25±0.46)×10-4 mm2/s,与对照组的(3.32±0.70)×10-4 mm2/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9,P〉0.05);但实验组尾状核区的示踪剂清除速率k'为(0.29±0.08)×10-4/s,较对照组的(0.62±0.12)×10-4/s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02,P〈0.05)。结论SD大鼠脑衰老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引起ECS结构等变化,使脑组织间液清除减慢,这可能与代谢产物蓄积并最终诱发多种老年性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细胞外隙 组织间液 造影剂 代谢清除率 衰老 模型 动物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磁示踪法在脑纹状体及黑质细胞间隙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董艳超 石春彦 +2 位作者 吕德勇 刘兰祥 韩鸿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讨脑深部区域纹状体及黑质的脑细胞间隙(ECS)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特征,检测磁示踪法探测脑深部结构的准确性,发展新型脑深部结构成像技术。材料与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纹状体、黑质两组,每组10只,分别在2个脑区ECS内注入示踪... 目的探讨脑深部区域纹状体及黑质的脑细胞间隙(ECS)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特征,检测磁示踪法探测脑深部结构的准确性,发展新型脑深部结构成像技术。材料与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纹状体、黑质两组,每组10只,分别在2个脑区ECS内注入示踪剂钆喷酸葡胺,应用MRI仪探测示踪剂扩散过程图像,利用自主研发的软件计算有效扩散系数(D*)、清除率(k')、示踪剂最大扩散范围(Vd-max%)及半衰期(t*1/2)等ECS扩散参数。结果纹状体区D为(3.23±0.60)×10^(-4) mm2/s,高于黑质区的(2.24±0.54)×10^(-4)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2,P<0.05);两组k'值分别为(0.69±0.93)×10^(-4)/s、(0.82±0.20)×10^(-4)/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3,P>0.05);纹状体区Vd-max%值及t_(1/2)分别为(8.91±0.66)%、(84.57±2.62)min,均较黑质区的(3.49±0.32)%、(70.95±2.08)min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0、4.069,P<0.05)。结论应用新型磁示踪法可以在全脑尺度动态显示细胞间隙内组织液的运动、分布与清除过程,并对脑深部组织的细胞间隙进行成像与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状体 细胞外隙 磁共振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造影剂 模型 动物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采用磁共振示踪法探讨大鼠脑细胞间隙内物质转运清除规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学义 王伟 +4 位作者 韩鸿宾 和清源 石春彦 王艾博 滕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采用磁共振示踪法探讨脑细胞间隙(ECS)内物质转运规律及外界刺激对其转运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尾状核-对照组、丘脑-对照组、尾状核-运动组和丘脑-疼痛组,通过立体定位技术将示踪剂Gd-DTPA导引至尾状核和丘脑区... 目的采用磁共振示踪法探讨脑细胞间隙(ECS)内物质转运规律及外界刺激对其转运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尾状核-对照组、丘脑-对照组、尾状核-运动组和丘脑-疼痛组,通过立体定位技术将示踪剂Gd-DTPA导引至尾状核和丘脑区的ECS,在示踪剂注射前和注射后不同时间点进行MR扫描,直至Gd-DTPA所致的高信号消失,通过图像后处理和数学建模技术,计算示踪剂在ECS内的半衰期,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结果。结果尾状核ECS内的Gd-DTPA可转运至邻近皮层区,丘脑ECS内Gd-DTPA的转运局限于原位,未观察到向邻近区域进行跨区域转运。尾状核-对照组、丘脑-对照组Gd-DTPA的半衰期分别为(104.30±54.12)min和(49.93±2.11)min(t=2.839,P<0.05)。尾状核-运动组Gd-DTPA的半衰期分别为(113.42±47.32)min,与尾状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9,P>0.05)。丘脑-疼痛组的Gd-DTPA的半衰期为(109.40±10.33)min,较丘脑-对照组显著延长(t=15.954,P<0.05)。结论磁共振示踪法是研究脑ECS内物质转运规律的有效手段,外界刺激可调控相关脑区ECS内物质的转运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细胞间隙 示踪剂 大鼠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成像T1 mapping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小鼠早期心肌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宏凯 石春彦 +5 位作者 张楠 李国旗 杨琳 刘东婷 李宇 范占明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7期860-867,共8页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T1 mapping技术,分析2型糖尿病(T2DM)模型早期弥漫性心肌纤维化的影像学特征,探索糖尿病心肌病(DCM)早期诊断及疾病进展动态评价的无创影像学指标。方法:选取30只健康,4周龄,C57BL/6 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T1 mapping技术,分析2型糖尿病(T2DM)模型早期弥漫性心肌纤维化的影像学特征,探索糖尿病心肌病(DCM)早期诊断及疾病进展动态评价的无创影像学指标。方法:选取30只健康,4周龄,C57BL/6 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组,n=10)和实验组(T2DM,n=20)。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实验组,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单次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制作T2DM模型,对照组注射等剂量柠檬酸盐缓冲液,并于造模成功后第4周(4 W)、第8周(8 W)、第12周(12 W)、第16周(16 W),应用7.0T磁共振设备,采集心脏电影(cine)、延迟强化(LGE)图像,同时运用Look-Locker序列采集Pre-T1mapping和post-T1mapping图像,并测量血细胞压积(HCT),计算细胞外容积分数(ECV)。同期,取心肌进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多组间计量资料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VOA);两组间计量资料均数比较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两变量间相关性分析采用皮尔森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每个时间节点对照组和T2DM组各有6只小鼠纳入统计学分析。实验过程T2DM组小鼠血糖均>13.89 mmol/L;同时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T2DM组ECV值和CVF值逐渐升高,并于第12周时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1±1.2)%vs.(28.1±1.8)%,P=0.044;CVF(6.4±0.8)%vs.(3.3±1.1)%,P=0.004],早于心功能改变;同时,ECV和CVF高度相关(r=0.849,P<0.001)。结论:CMRI T1mapping技术能够在DCM早期准确检测弥漫性心肌纤维化,ECV值的动态变化可作为评价疾病进展的有效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心脏磁共振成像 T1 mapping技术 细胞外容积分数 小鼠
下载PDF
糖尿病心肌病的心脏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宏凯 石春彦 +1 位作者 杨琳 范占明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1199-1203,共5页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Lancet[1]一项全球性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14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从1980年的1.08亿增加到2014年的4.22亿,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从198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Lancet[1]一项全球性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14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从1980年的1.08亿增加到2014年的4.22亿,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从1980年的0.204亿增加到2014年的1.029亿。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心脏衰竭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心肌微循环灌注 脂肪变性 心脏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7.0 T心脏MR评估2型糖尿病小鼠早期心肌应变改变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石春彦 张宏凯 +5 位作者 高一峰 张楠 刘东婷 杨琳 徐磊 范占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9-575,共7页
目的旨在探讨糖尿病心肌病(DCM)早期心肌应变的改变特点。方法60只健康4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型糖尿病(T2DM)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T2DM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喂养4周后,T2DM组单次大剂... 目的旨在探讨糖尿病心肌病(DCM)早期心肌应变的改变特点。方法60只健康4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型糖尿病(T2DM)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T2DM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喂养4周后,T2DM组单次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制作T2DM模型,最终造模成功23只。对照组注射等剂量柠檬酸钠缓冲液。造模成功后第4、8、12、16、20和24周作为监测时间点采集实验数据。每个时间点时各组均入组9只小鼠,然后各组随机选取6只用于体重和血糖监测及7.0 T MR图像采集,处死剩余3只用于制作病理切片(天狼星红染色)以观察心肌间质纤维成分及微小血管的情况。MR图像采用心脏MR特征追踪(CMR-FT)技术进行分析,获得左心室整体周向应变峰值(GPCS)和径向应变峰值(GPRS),并测量射血分数(EF)等。观察期内,各组自身不同监测点参数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参数比较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观察期内组间血糖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4~24周)内T2DM组小鼠GPCS呈下降趋势,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3,P<0.001);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小鼠的GPCS于第20、24周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20周时T2DM组GPCS为-11.4%±2.1%,对照组为-14.3%±1.9%(t=-2.54,P=0.029);第24周时T2DM组为-12.3%±1.7%,对照组为-14.6%±1.8%(t=-2.35,P=0.040)。EF在第24周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DM组为51%±5%,对照组为62%±6%(t=3.38,P=0.007)。观察期内,T2DM组小鼠GPRS呈下降趋势,但组内和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组织病理切片显示从第12周起T2DM组小鼠心肌间质纤维成分明显增多。结论T2DM小鼠早期即可出现心肌间质纤维化和心肌应变的改变,其中左心室整体周向应变峰值可较EF更早反映DCM的心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并发症 心肌纤维化 特征追踪 心肌应变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