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截流以来长江洪季潮区界变动河段冲刷地貌 被引量:13
1
作者 石盛玉 程和琴 +4 位作者 郑树伟 徐文晓 陆雪骏 姜月华 周权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5-95,共11页
潮区界河段河势演变对三峡工程的响应是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然而受观测手段所限,对三峡截流以来潮区界变动范围及其地貌演变的客观认识亟待探讨。对大通站洪季水位资料进行频谱分析,初步判断了近期长江洪季潮区界位置;对比199... 潮区界河段河势演变对三峡工程的响应是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然而受观测手段所限,对三峡截流以来潮区界变动范围及其地貌演变的客观认识亟待探讨。对大通站洪季水位资料进行频谱分析,初步判断了近期长江洪季潮区界位置;对比1998年和2013年水下地形资料,分析了三峡大坝截流以来该河段河槽的冲淤演变特征;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对冲刷明显河段的微地貌进行了高分辨率观测。结果显示:(1)1998-2013年潮区界变动河段河槽整体冲刷5 649.7万m3。其中,上段全面冲刷,太白、太阳两洲并岸,铜陵沙被冲开,主槽刷深达5.6m;中段主泓摆动,天然洲南冲北淤,黑沙洲中水道淤死,南水道左岸最大冲深达8.9m;下段近岸冲刷强烈,北岸最大冲深达15.4m;(2)该河段近期处于剧烈的冲刷环境,左岸冲刷尤为显著;(3)冲刷深槽分布在顺直河段,深达5.4~12.6m;冲刷坑分布在分汊河段平面形态突变处,最大冲深达28.1~30.5m;水下侵蚀陡坡分布在近岸侵蚀严重的顺直河段,坡度为0.59~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测深 冲刷 微地貌 潮区界 长江下游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传感器系统的长江下游窝崩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家豪 周丰年 +3 位作者 程和琴 石盛玉 周权平 姜月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5-162,共8页
2016年9月利用Sea Bat-7125多波束测深仪、Riegl-VZ-4000三维激光扫描仪、Edgetech-3100p浅地层剖面仪、双频ADCP、Trimble-差分GPS、RTK等组成的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对长江铜陵太阳洲水道凹岸河段窝崩边坡的沉积地貌和水动力特征进行陆... 2016年9月利用Sea Bat-7125多波束测深仪、Riegl-VZ-4000三维激光扫描仪、Edgetech-3100p浅地层剖面仪、双频ADCP、Trimble-差分GPS、RTK等组成的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对长江铜陵太阳洲水道凹岸河段窝崩边坡的沉积地貌和水动力特征进行陆上与水下联合测量和三维地形数据的融合研究,计算分析边坡整体稳定性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河段发育的窝崩呈内凹型三级阶梯状冲蚀结构,陆上边坡坡比0.09~0.25,水下边坡坡比0.33~0.55,窝崩坑崩坍土方量15 246 m3,坡脚和近岸区均存在崩坍堆积体。坡脚表层沉积物属细砂-中砂质地,中值粒径为152.7μm,窝崩区及近岸区堆积层厚度3~5 m。窝崩坑内水流呈直径50 m的竖轴回流,表层平均流速0.22 m/s,中层平均流速0.30 m/s,底层平均流速0.14 m/s,其对边坡土体持续淘刷,并和近岸堆积体共同作用使窝崩朝西北向环形扩展,边坡稳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多模态传感器 多源数据融合 边坡失稳 窝崩
原文传递
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在河槽边坡地貌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家豪 周丰年 +4 位作者 程和琴 郑树伟 石盛玉 姜月华 周权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2-107,共6页
河槽边坡地形的观测是河流边坡侵蚀和稳定性研究的基础。2016年洪季,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多波束测深系统、RTK、差分GPS等仪器组成的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对长江下游铜陵段窝崩边坡和马鞍山段侵蚀型河漫滩边坡进行了联合地貌测量,对边坡... 河槽边坡地形的观测是河流边坡侵蚀和稳定性研究的基础。2016年洪季,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多波束测深系统、RTK、差分GPS等仪器组成的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对长江下游铜陵段窝崩边坡和马鞍山段侵蚀型河漫滩边坡进行了联合地貌测量,对边坡陆上、水下高精度三维地形点云数据进行了融合研究,成功实现了边坡陆上水下三维地形的一体化和可视化。结果表明,多模态联合测量手段及三维点云融合方法能够获取较高分辨率的河流边坡陆上与水下一体化三维地貌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对边坡整体地貌特征进行定量计算分析,实现对河流险段的监测与稳定性评估,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典型河槽 多源数据融合 边坡一体化地貌
原文传递
长江潮区界上界河槽浅层沉积结构探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家豪 周丰年 +4 位作者 程和琴 郑树伟 吴帅虎 石盛玉 徐韦 《海洋测绘》 CSCD 2017年第4期76-78,82,共4页
研究地层沉积结构是认识河流变迁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潮区界作为河流物质和能量传输的关键界面之一,于2015年洪季,利用浅地层剖面仪对长江潮区界上界河段河槽浅地层结构进行了"覆盖式"探测。结果表明:长江潮区界上界河段河槽... 研究地层沉积结构是认识河流变迁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潮区界作为河流物质和能量传输的关键界面之一,于2015年洪季,利用浅地层剖面仪对长江潮区界上界河段河槽浅地层结构进行了"覆盖式"探测。结果表明:长江潮区界上界河段河槽床面发育了大量沙波,尺度较大,陡坡明显朝向下游;崇文洲下游两侧水道中沙波发育较少,尺度也较小;浅层沉积结构显示该河段部分河槽床面以下存在4处不同形态的地质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结构 浅地层剖面仪 潮区界 沙波 长江
下载PDF
基于工程项目管理的BIM建模标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石盛玉 马华明 +2 位作者 戴晶 杜杨 宋吾军 《建筑施工》 2019年第5期964-966,969,共4页
为进一步推动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结合上海某数据中心工程施工实践,分析归纳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对BIM应用的具体需求,并以“按阶段分需求,以需求定标准”为原则制订了建模标准,规范了建模深度、命名规则以及色彩规定,从而提... 为进一步推动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结合上海某数据中心工程施工实践,分析归纳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对BIM应用的具体需求,并以“按阶段分需求,以需求定标准”为原则制订了建模标准,规范了建模深度、命名规则以及色彩规定,从而提升项目管理工作效率,为后续制订适用于工程各参与方、全生命周期的建模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工程 项目管理 BIM 建模标准
下载PDF
近期长江大通至南京河段潮动力变化趋势与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袁小婷 程和琴 +2 位作者 郑树伟 石盛玉 马玉改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3-561,共9页
近期长江感潮河段径、潮动力已然发生变化,但其变化机制与趋势有待进一步探讨。通过对长江大通至南京河段的野外调查,并分析了近40年来大通、芜湖和南京站水文资料,探讨了近期该河段的潮动力变化机制与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长江大通至... 近期长江感潮河段径、潮动力已然发生变化,但其变化机制与趋势有待进一步探讨。通过对长江大通至南京河段的野外调查,并分析了近40年来大通、芜湖和南京站水文资料,探讨了近期该河段的潮动力变化机制与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长江大通至南京段潮动力有增强趋势。具体表现为相近径流量条件,潮差平均增大约10cm,主要分潮振幅增加10%~30%,潮汐形态系数有减小趋势。引起上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1)近期感潮河段整体冲刷变深导致潮波上溯阻力减小;(2)口外潮汐动力增强以及海平面上升等使潮汐上溯能力增强。此外,长江流域修建了大量水库群,导致该河段径流量变化由自然因素主导变成自然与人为调控共同作用为主,从而影响了潮动力的相对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差 变化机制 趋势分析 分潮振幅 长江河口
下载PDF
建设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中的BIM技术集成管理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戴晶 徐惠中 +2 位作者 马华明 石盛玉 杜杨 《建筑施工》 2019年第6期1174-1176,共3页
根据建设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的要求,梳理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BIM技术应用的发展现状,并通过标准规范的查询对工程项目管理与BIM技术集成内容进行分析,最后以某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为例,介绍项目管理中BIM技术集成管理的框架搭建。
关键词 全过程项目管理 BIM技术 集成管理框架 管理方案
下载PDF
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杜杨 马华明 +2 位作者 戴晶 石盛玉 宋吾军 《建筑施工》 2019年第6期1177-1178,共2页
BIM技术在施工项目上的应用已经从最初的设计阶段向施工、运维阶段延伸,并且从单一的技术应用向项目管理等综合应用转化。以某工程项目为例,分别从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3个角度出发,以Revit建模、Navisworks施工模拟、协同平台... BIM技术在施工项目上的应用已经从最初的设计阶段向施工、运维阶段延伸,并且从单一的技术应用向项目管理等综合应用转化。以某工程项目为例,分别从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3个角度出发,以Revit建模、Navisworks施工模拟、协同平台、三维现场平面布置、碰撞检查、工程量统计等为研究对象,论述了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综合应用,为创造优质项目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项目管理 综合应用 碰撞检查
下载PDF
BIM技术在绿色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杜杨 马华明 +2 位作者 宋吾军 石盛玉 戴晶 《建筑施工》 2019年第5期967-969,共3页
结合工程实际,以BIM技术为载体进行绿色施工,并开展施工方案模拟、工程量计算、光照分析、场地布置等方面的研究,以使建筑工程项目全程可控,可于施工前发现问题,减少损耗,节约资源,提升整个项目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努力践行“四节能一环保... 结合工程实际,以BIM技术为载体进行绿色施工,并开展施工方案模拟、工程量计算、光照分析、场地布置等方面的研究,以使建筑工程项目全程可控,可于施工前发现问题,减少损耗,节约资源,提升整个项目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努力践行“四节能一环保”,实现绿色环保低碳的高质量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施工 BIM技术应用 施工方案模拟 节能环保
下载PDF
长江大通至徐六泾水下地形演变的人为驱动效应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郑树伟 程和琴 +5 位作者 石盛玉 徐韦 周权平 姜月华 周丰年 曹民雄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8-638,共11页
近浅海水下地形演变事关堤岸、航运及港口安全,一直是地理学和工程学界研究的热点.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对长江大通至徐六泾河段水下地形进行了统计,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该河段1998~2013年的冲淤格局.结果表明:(1)1998~2013年大通至徐六泾... 近浅海水下地形演变事关堤岸、航运及港口安全,一直是地理学和工程学界研究的热点.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对长江大通至徐六泾河段水下地形进行了统计,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该河段1998~2013年的冲淤格局.结果表明:(1)1998~2013年大通至徐六泾河段总体呈"冲-淤-冲"特征.其中,上段冲刷700×10~6m^3;中段淤积204×10~6m^3;下段冲刷602×106m3.(2)沙波是研究河段最常见的床面地形,约占整个河段的64.3%;其次为各类冲刷地形(约27.6%);平床地形约占6.6%.(3)人类活动可直接影响水下地形形态的自然发育,如于沙波表面形成直径20~35m,深3~5m的采砂坑.分析认为三峡大坝的修建导致了流域来沙量急剧下降,是研究河段整体上呈冲刷趋势(净冲刷约468×10~6m^3)的主要原因,而其他人类活动,如岸线利用、航道整治束窄了河道,制约了河流的横向摆动,加剧了受冲岸段的岸坡冲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地形 人类活动 多波束测深 高分辨率 长江
原文传递
近十年来长江河口潮区界变动 被引量:9
11
作者 石盛玉 程和琴 +4 位作者 玄晓娜 胡方西 袁小婷 姜月华 周权平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85-1095,共11页
潮区界是标志水位是否受潮动力影响的关键界面,对港航安全与区域防洪意义重大.限于研究方法,近期海平面上升以及大规模工程建设运行背景下的潮区界变动情况亟待研究.对2007~2016年长江下游水文站实测水位资料进行频谱分析,结合红噪声检... 潮区界是标志水位是否受潮动力影响的关键界面,对港航安全与区域防洪意义重大.限于研究方法,近期海平面上升以及大规模工程建设运行背景下的潮区界变动情况亟待研究.对2007~2016年长江下游水文站实测水位资料进行频谱分析,结合红噪声检验判断水位过程中的潮差变化,分析了长江河口潮区界变动范围与特征.结果显示:(1)特大枯水时期,九江站流量约8440m3s-1时,潮区界在九江附近;特大洪水时期,九江站流量约66700m3s-1时,潮区界在枞阳闸与池口之间;(2)自上而下九江流量对潮区界的影响沿程减弱,南京潮差的影响沿程增强,相近流量/潮差下潮区界位置有变动,变动范围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潮差的减小而增大;(3)在海平面上升以及流域河口工程建设的持续影响下,未来潮区界或将进一步上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潮区界 极端流量 变动特征 频谱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