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分子靶向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合理性评价
1
作者 王玉婷 赵欢 +3 位作者 朱琳 祖拜达·哈那提 祖力阿亚提·买买提 恩特马合·阿音托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7期33-36,40,共5页
目的评价医院采用小分子靶向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采用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药品说明书、《... 目的评价医院采用小分子靶向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采用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药品说明书、《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等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94例患者共使用小分子靶向药物136例次,共应用小分子靶向药物11种,总体使用频次中奥希替尼片使用频次最高(19.12%);科室分布中以肿瘤科和呼吸科用药患者最多,肿瘤科使用安罗替尼比例最高(29.31%),呼吸科使用阿美替尼、埃克替尼比例最高(均为23.33%);2021年全院小分子靶向药物中,用药频度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奥希替尼、吉非替尼、安罗替尼;限定日费用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阿来替尼、克唑替尼、塞瑞替尼;11种药物中,4种药物排序比>1,2种药物排序比=1,5种药物排序比<1;根据小分子靶向药物点评细则,对药物应用合理性进行评价。共发现用药不适宜33例次,超说明书用药2例次。结论对于小分子靶向药物用于晚期NSCLC治疗中,医院在药物选择、剂量、联合用药、超说明书使用等方面存在问题。临床工作中医师应及时与患者、药师、护士进行沟通,不断优化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案。同时,医院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不断规范临床用药,为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性肺癌 晚期 小分子靶向药物 合理性评价 安全用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