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面喷施吲哚乙酸对小花南芥和玉米间作富集铅的影响
1
作者 肖峰 刘才鑫 +3 位作者 祖艳群 王磊 李祖然 王吉秀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0-239,共10页
为探究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对小花南芥(Arabis alpina L.var. parviflora Franch)与玉米(Zea mays L.)间作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富集铅(Pb)的影响,本研究设置Pb(1 000 mg·kg^(-1))胁迫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IAA(0、25、50... 为探究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对小花南芥(Arabis alpina L.var. parviflora Franch)与玉米(Zea mays L.)间作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富集铅(Pb)的影响,本研究设置Pb(1 000 mg·kg^(-1))胁迫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IAA(0、25、50、100 mg·L^(-1))对间作植物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光合特性和Pb富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25 mg·L^(-1)浓度处理下间作小花南芥地下部分生物量比单作提高80.1%,间作小花南芥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单作提高42.1%、20.3%和21.8%,丙二醛(MDA)含量降低25.8%,间作玉米叶片SOD、POD和CAT活性较单作提高40.1%、44.4%和50.0%,MDA含量降低10.9%。随着IAA处理浓度的增加,小花南芥和玉米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25、50 mg·L^(-1)处理下达到峰值后,100 mg·L^(-1)处理下有所减少。随着IAA处理浓度增加,间作小花南芥和玉米Pb富集系数先增加后减少,间作玉米转运系数增加。综上所述,25、50 mg·L^(-1)处理下,IAA通过提高玉米和小花南芥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光合色素的含量来增强光合作用,进而提升间作小花南芥对Pb的富集效应和玉米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A 玉米 小花南芥 抗氧化酶 光合作用 PB含量
下载PDF
土壤-生态综合实验课程虚拟仿真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吉秀 李祖然 +5 位作者 湛方栋 李博 秦丽 何永美 李元 祖艳群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5期99-102,共4页
农艺措施修复重金属污染耕地对于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农艺措施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难以解决时间跨度大、田间重金属污染模拟不易开展、缺乏先进仪器操作等教学资源问题,该文结合农业院校中新农科建设要求和环境... 农艺措施修复重金属污染耕地对于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农艺措施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难以解决时间跨度大、田间重金属污染模拟不易开展、缺乏先进仪器操作等教学资源问题,该文结合农业院校中新农科建设要求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俱进地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科教衔接、产教导向、虚实融合对土壤-生态综合实验中高原特色农产品产地环境重金属污染农艺措施修复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从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及思政元素方面重构仿真教学体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完成从“实验室—田间—实验室田间的设计—种植—测试分析—职业选择”的过程,打破实验教学受时间、空间、地点和仪器限制无法触及复杂操作的困局,提高学生设计合作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爱农情怀意识的乡村振兴践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综合实验 科教融合 思政教育 实践教学
下载PDF
磷素对紫花苜蓿镉累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邓随枫 廖雨梦 +1 位作者 章昊 祖艳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75-2182,共8页
为研究磷素对紫花苜蓿镉累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中苜一号)为材料,采用土培试验,设置不同磷水平(0、40、80、160、240、300 mg·kg^(-1))和镉含量(0、2、20 mg·kg^(-1)),分析紫花苜蓿生物量、镉含量、镉亚细胞分... 为研究磷素对紫花苜蓿镉累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中苜一号)为材料,采用土培试验,设置不同磷水平(0、40、80、160、240、300 mg·kg^(-1))和镉含量(0、2、20 mg·kg^(-1)),分析紫花苜蓿生物量、镉含量、镉亚细胞分布、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在相同镉处理下,随施磷水平的增加,紫花苜蓿地上部、地下部镉含量最多降低了41.7%和39.2%;生物量、POD活性、SOD活性和CAT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相同施磷水平下,与未添加镉处理相比,低含量(2 mg·kg^(-1))镉处理时,紫花苜蓿生物量最多增加了28.8%,高含量(20 mg·kg^(-1))镉处理时,生物量最多降低了9%;随着镉处理含量的增加,紫花苜蓿MDA含量和CAT活性显著增加,POD和SOD活性先增加后降低。镉含量在各亚细胞组分中的次序为细胞壁>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且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细胞壁镉含量占比最高达到64%。研究表明,施磷能增加紫花苜蓿对镉的耐受能力,缓解镉对紫花苜蓿的毒害作用,降低紫花苜蓿镉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抗氧化酶
下载PDF
小花南芥相关转运蛋白及有机酸对锌迁移的响应
4
作者 廖雨梦 邓随枫 +3 位作者 李祖然 王磊 王吉秀 祖艳群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49-1357,共9页
为探讨锌(Zn)在超富集植物中的迁移转运特征,采用小花南芥作为供试植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添加不同浓度Zn(0、100、300 mg∙kg^(-1))对小花南芥体内果胶含量、果胶甲酯酶(PME)活性、阳离子/H+反向运输体(CAX)活性、重金属ATP酶(HMA... 为探讨锌(Zn)在超富集植物中的迁移转运特征,采用小花南芥作为供试植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添加不同浓度Zn(0、100、300 mg∙kg^(-1))对小花南芥体内果胶含量、果胶甲酯酶(PME)活性、阳离子/H+反向运输体(CAX)活性、重金属ATP酶(HMA)活性、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活性和有机酸(草酸、柠檬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Zn处理浓度的增加,叶部Zn含量呈上升趋势,根部Zn含量在100 mg∙kg^(-1) Zn处理达到最大,且Zn含量在植株中的分布表现为根>叶。300 mg∙kg^(-1) Zn处理下,共质体汁液中的Zn含量比质外体汁液中的Zn含量高85.80%,韧皮部汁液中的Zn含量比木质部汁液中的Zn含量高4.56倍。随Zn处理浓度的增加,根中果胶含量下降;与对照处理相比,2个Zn处理根和叶中PME活性增大。300 mg∙kg^(-1) Zn处理下,叶中CAX和HMA活性达到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52.54%和38.73%。100 mg∙kg^(-1) Zn处理下,根中草酸含量最低,叶中草酸含量最高。300 mg∙kg^(-1) Zn处理下,柠檬酸含量在木质部汁液和叶中的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61.10%和107.88%。小花南芥根部Zn含量与PME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HMA、ABC活性和草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小花南芥叶中Zn含量与CAX、HMA活性和木质部柠檬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小花南芥通过降低果胶含量、增强膜转运蛋白活性以及柠檬酸含量来促进体内Zn的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南芥 ZN 果胶 转运蛋白 有机酸
下载PDF
硫素对小花南芥同化关键酶活性与铅富集的影响
5
作者 刘艺瑄 刘才鑫 +3 位作者 祖艳群 王磊 李祖然 王吉秀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9-1328,共10页
为从生理学角度研究硫元素施加对小花南芥(Arabisalpina L.var.parviflora Franch)硫同化关键酶活性及富集铅的影响,设置铅(Pb2+1000 mg·kg^(-1))胁迫下施用不同浓度(0、25、50、100、200、400 mg·kg^(-1))硫处理的盆栽试验,... 为从生理学角度研究硫元素施加对小花南芥(Arabisalpina L.var.parviflora Franch)硫同化关键酶活性及富集铅的影响,设置铅(Pb2+1000 mg·kg^(-1))胁迫下施用不同浓度(0、25、50、100、200、400 mg·kg^(-1))硫处理的盆栽试验,测定植株体内铅、硫和硫合成物质含量以及硫同化关键酶活性,分析施硫条件下小花南芥生长、硫同化关键酶活性、铅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硫同化关键酶对小花南芥累积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硫处理浓度为400 mg·kg^(-1)时小花南芥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125.80%和71.50%,在硫处理浓度为50 mg·kg^(-1)时,地上部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但总根投影面积、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显著增加了1.2、1.4倍和4.5倍,小花南芥地上部硫酸化酶(ATPS)、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ECS)、半胱氨酸合成酶(OAS-TL)、亚硫酸盐还原酶(SUR)活性分别增加了21.66%、29.80%、15.08%、48.95%,地下部和地上部的半胱氨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8.10%、11.93%;硫处理浓度为100 mg·kg^(-1)时,小花南芥地上部乙酰丝氨酸水解酶(OASS)、螯合肽合成酶(PCSase)、腺苷酰硫酸还原酶(APSR)活性分别显著增加了24.27%、19.29%、36.71%,地上部的半胱氨酸含量增加了7.96%;在硫处理浓度为50、100 mg·kg^(-1)时铅的富集系数大于1。小花南芥地上部铅含量与地上部OAS-TL、γ-ECS和SUR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小花南芥地下部铅含量与地下部γ-ECS和APSR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与地下部OAS-TL、半胱氨酸(Cys)和PCSase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研究表明,适当施硫(50~100 mg·kg^(-1))可以促进小花南芥的生长,改变根系形态,提高硫同化关键酶活性和含硫化合物的含量,增强小花南芥对铅的富集和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素 小花南芥 硫同化 酶活性
下载PDF
蔬菜中铅镉铜锌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5
6
作者 祖艳群 李元 +3 位作者 陈海燕 陈建军 Marianne Guhur Christian Schvartz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用通过大田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影响蔬菜中Pb、Cd、Cu、Zn含量的因素。结果表明:(1)蔬菜对Pb、Cd、Cu、Zn的富集可分为高富集、中富集和低富集,针对不同的土壤污染程度,可以选择不同富集系数的蔬菜种植;(2)提高土壤pH值,有助于降低蔬菜中P... 用通过大田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影响蔬菜中Pb、Cd、Cu、Zn含量的因素。结果表明:(1)蔬菜对Pb、Cd、Cu、Zn的富集可分为高富集、中富集和低富集,针对不同的土壤污染程度,可以选择不同富集系数的蔬菜种植;(2)提高土壤pH值,有助于降低蔬菜中Pb、Cd、Cu、Zn的含量;调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和粘粒含量应注意适度,过高会导致相反的结果;(3)土壤Pb、Cd、Cu、Zn之间的相互关系较为复杂,Cu与Zn之间具有相互的拮抗作用,Cu对Pb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含量 影响因素 土壤污染 阳离子 交换量 有机质 粘粒 含量
下载PDF
不同间作模式对辣椒养分利用、主要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祖艳群 胡文友 +2 位作者 吴伯志 湛方栋 李元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2-416,共5页
在云南省丘北辣椒示范区对辣椒.花生、辣椒.大豆和辣椒-玉米间作模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间作系统中辣椒叶片N、P和K含量均显著高于辣椒单作,其中辣椒-玉米(10:2)间作系统中辣椒叶片N、P和K含量分别比单作增加12.9... 在云南省丘北辣椒示范区对辣椒.花生、辣椒.大豆和辣椒-玉米间作模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间作系统中辣椒叶片N、P和K含量均显著高于辣椒单作,其中辣椒-玉米(10:2)间作系统中辣椒叶片N、P和K含量分别比单作增加12.93%、5.17%和22.64%。与辣椒单作相比,辣椒间作显著提高了盛果期辣椒的株高和单株结果数,提高幅度分别为1.57%-20.89%和3.06%-307.52%;有效控制了辣椒病毒病、疫病和烟青虫的发生,控制效果分别达24.01%、6.87%~23.80%和4.31%~36.40%;辣椒间作显著提高了辣椒的生物量和产量,辣椒产量的增幅为9.73%-53.52%,起到了明显的增产、增值效果。初步筛选出的辣椒-花生(15:5)、辣椒-大豆(8:2)和辣椒.玉米(10:2)三种辣椒间作模式供进一步生产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间作 养分利用 病虫害控制 产量
下载PDF
紫外辐射增加对40个割手密无性系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动态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祖艳群 魏兰芳 +1 位作者 杨济龙 李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1,共6页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模拟紫外辐射(UV-B,280~310nm)增加对40个割手密无性系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UV-B处理条件下,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主要表现为下降,而且分别在成熟初期、分蘖期和伸长期降幅最...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模拟紫外辐射(UV-B,280~310nm)增加对40个割手密无性系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UV-B处理条件下,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主要表现为下降,而且分别在成熟初期、分蘖期和伸长期降幅最大。36号和38号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在3个时期下降显著。(2)UV-B处理,也会导致一些无性系在不同的时期细菌数量、真菌数量或放线菌数量上升,但没有一致的变化,其中以9号、19号上升较明显。(3)UV-B处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增高,以分蘖期变化最大。细菌的变化对多样性指数的影响较大。部分无性系的多样性指数下降,24号降低明显。UV-B辐射增加可导致割手密土壤微生物数量的降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割手密 根际微生物 种群数量动态 多样性
下载PDF
重金属与植物N素营养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生态学效应 被引量:25
9
作者 祖艳群 李元 +3 位作者 L.BOCK C.SCHVARTZ G.COLINET 胡文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4,共8页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论述了重金属与植物N素营养在土壤-植物系统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广泛效应。一方面,重金属元素对植物N素营养的吸收、运输和代谢等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另一方面,植物通过N代谢的调节而对重金属的吸收、运输和毒性产生适...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论述了重金属与植物N素营养在土壤-植物系统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广泛效应。一方面,重金属元素对植物N素营养的吸收、运输和代谢等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另一方面,植物通过N代谢的调节而对重金属的吸收、运输和毒性产生适应和抗性。重金属与N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植物的生理代谢和遗传特征产生影响。合理利用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将有助于通过N素调控防治或减轻重金属污染危害,为治理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N素营养 交互作用 生态学效应
下载PDF
文山三七(Panax notoginseng)种植区三七与土壤中Pb、Cd、Cu和Zn的分布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祖艳群 程诗丛 +3 位作者 柯汉玲 郭先华 吴炯 李元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7-323,共7页
为了调查文山州三七(Panax notoginseng)主要种植区(丘北县、砚山县、文山县和广南县)土壤和三七Pb、Cd、Cu和Zn含量,通过GPS定位采集三七根区0~15 cm深度土壤样品和三七样品各30个,分析土壤中重金属总量和不同形态含量及三七中对应重... 为了调查文山州三七(Panax notoginseng)主要种植区(丘北县、砚山县、文山县和广南县)土壤和三七Pb、Cd、Cu和Zn含量,通过GPS定位采集三七根区0~15 cm深度土壤样品和三七样品各30个,分析土壤中重金属总量和不同形态含量及三七中对应重金属含量,并进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Pb、Cd、Cu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55.56、0.36、43.53和119.62 mg·kg^(-1),超标率分别为6.67%、53.3%、13.33%和0。各形态Pb、Cu和Zn含量表现为残渣态>有机物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各形态Cd含量表现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可交换态。(2)三七和土壤Pb、Cd、Cu和Zn总量和不同形态含量均以丘北县最高,广南县最低。(3)三七根系Pb、Cd、Cu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2.93、0.35、5.21和11.11mg·kg^(-1),三七植株各部位重金属含量表现为根系>剪口>茎叶>花果。调查区三七和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空间差异,且以土壤Cd污染为主,应采取一定措施降低三七Cd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土壤 重金属 空间分布
下载PDF
秸秆覆盖对玉米和青花农田土壤面源污染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祖艳群 杨静 +2 位作者 湛方栋 李元 李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5-160,共6页
在滇池流域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稻草秸秆覆盖对玉米和青花农田地表径流流失量、地表径流中总氮(TN)、铵态氮、硝态氮、总磷(TP)及径流泥沙含量的削减。结果表明:(1)地表径流的大小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未覆盖相比,在稻草秸秆... 在滇池流域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稻草秸秆覆盖对玉米和青花农田地表径流流失量、地表径流中总氮(TN)、铵态氮、硝态氮、总磷(TP)及径流泥沙含量的削减。结果表明:(1)地表径流的大小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未覆盖相比,在稻草秸秆覆盖下玉米地的地表径流量削减率为31.6%,径流中总氮、铵态氮、硝态氮、总磷和泥沙含量的削减率达到16.9%~44.9%。(2)在稻草秸秆覆盖下青花地地表径流量削减率为35.4%,径流中总氮、铵态氮、硝态氮、总磷和泥沙含量的削减率分别为35.8%~38.0%。(3)秸秆覆盖可显著增加玉米各部位和青花根中总氮含量、青花和玉米根部及果实中总磷含量。因此,秸秆覆盖能促进植物对氮、磷的吸收,减少地表径流及养分输出,可有效降低农田面源污染的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间作 地表径流
下载PDF
辣椒//玉米间作条件下作物对氮、磷和钾的吸收利用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祖艳群 胡文友 +1 位作者 吴伯志 李元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4-239,共6页
辣椒//玉米间作条件下,作物氮、磷和钾素吸收利用特征的研究将有助于肥料利用率的提高和辣椒产量的增加。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辣椒//玉米间作(10︰2)条件下,作物对氮、磷和钾的吸收利用特征。结果表明:(1)间作辣椒第1行土壤碱解氮... 辣椒//玉米间作条件下,作物氮、磷和钾素吸收利用特征的研究将有助于肥料利用率的提高和辣椒产量的增加。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辣椒//玉米间作(10︰2)条件下,作物对氮、磷和钾的吸收利用特征。结果表明:(1)间作辣椒第1行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低于单作,间作辣椒中间行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单作接近;(2)间作辣椒第1行叶片含氮、磷量低于单作辣椒,间作3、5行辣椒叶片含氮、磷量显著高于辣椒单作,从第1行到第5行逐渐增加。间作辣椒叶片含钾量在前期低于单作辣椒,后期则高于辣椒单作;(3)间作玉米含氮量高于单作玉米。前期间作玉米叶片磷、钾含量与单作玉米前期接近,后期低于单作;(4)辣椒//玉米间作条件下,辣椒和玉米的生物量和产量显著高于单作时的产量。可见,辣椒//玉米间作(10︰2)条件下,辣椒第1行的N、P和K的吸收受到玉米一定的影响,辣椒中间行的N、P和K的吸收利用效率增加,辣椒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比单作增加13.29%和28.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玉米 间作
下载PDF
施用有机肥对小花南芥和中华山蓼生长生理和Pb/Zn累积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祖艳群 李元 +1 位作者 赵娜 魏巧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8-516,共9页
采用盆栽试验,模拟Pb和Zn(1000mg·kg-1)胁迫条件下,不同猪粪施用量对小花南芥和中华山蓼生长、生理和Pb、Zn累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猪粪对土壤pH值的影响不明显,土壤CEC有增加的趋势。土壤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没有显著的变化... 采用盆栽试验,模拟Pb和Zn(1000mg·kg-1)胁迫条件下,不同猪粪施用量对小花南芥和中华山蓼生长、生理和Pb、Zn累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猪粪对土壤pH值的影响不明显,土壤CEC有增加的趋势。土壤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没有显著的变化,小花南芥土壤水溶态和可交换态、有机物结合态显著增加。中华山蓼土壤中水溶态和可交换态没有显著的变化,而有机物结合态显著增加。Pb和Zn胁迫下,施用猪粪促进植物根的生长、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增加(Pb胁迫下施用猪粪对中华山蓼生物量影响不显著除外)。施用猪粪导致小花南芥中Pb、Zn的含量、累积量、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增加,特别是猪粪14g·kg-1处理小花南芥中Pb、Zn的含量和累积量最高。施用猪粪导致中华山蓼中Pb含量和累积量增加,Zn含量和累积量下降,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则没有显著的变化。因此,施用猪粪能促进小花南芥和中华山蓼的生长和生理代谢,增加Pb、Zn在小花南芥、Pb在中华山蓼中的含量和累积量,适宜的施用量为猪粪14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ZN 猪粪 小花南芥 中华山蓼
下载PDF
文山三七(Panax notoginseng)种植区土壤As空间分布特征及理化性质对三七As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祖艳群 孙晶晶 +5 位作者 郭先华 闵强 冯光泉 吴炯 杨留勇 李元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4-1041,共8页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是云南文山州的道地中药材,文山州由于地壳原始分化成分的作用和含砷矿的开采等原因,使三七种植区存在普遍的土壤砷污染现象。通过野外大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云南文山三七...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是云南文山州的道地中药材,文山州由于地壳原始分化成分的作用和含砷矿的开采等原因,使三七种植区存在普遍的土壤砷污染现象。通过野外大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云南文山三七主要种植区(文山县、丘北县、砚山县、广南县)土壤总砷和有效砷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土壤物理化学特征(pH值、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CEC、总P、速效P、土壤质地),探讨了三七不同部位(茎叶、花果、主根、须根、剪口)As含量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了解文山三七种植区砷污染空间分布特点,寻求三七砷含量的调控途径,对降低三七砷含量和提高三七品质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As和总As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29 mg·kg-1和28.51mg·kg-1,土壤有效As占总As质量分数的0.06%~2.08%。76.67%的土壤样品总As含量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土壤有效As和总As含量空间分布表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2)三七各部位中As质量分数为0.14~0.32 mg·kg-1,砷含量符合优质三七砷的限量标准(≤1.0 mg·kg-1),三七各部位对As的富集系数为0.004~0.011,均较低。(3)90%的土壤为酸性土壤,pH值≤6.5;土壤全P质量分数为1.27 g·kg-1,土壤速效P质量分数为66.87 mg·kg-1,均属于丰富水平;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为15.77 g·kg-1,CEC为26.74 cmol·kg-1,属于较高水平;40%的土壤为黏土,43.4%为壤质黏土。(4)土壤总As和土壤有效As含量主要受到随机人为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与土壤CEC、pH值和有机质含量之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三七须根中As含量与土壤总As、有效As、土壤黏粒含量、CEC、pH值和总P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总之,壤质黏土、低pH值和CEC有利于降低三七As含量,三七种植过程中应避免施用含As有机肥和磷肥。研究结果在系统了解文山三七种植区的土壤As空间分布和调控途径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和意义,特别需要关注是三七产业的发展布局中,应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科学的安排三七种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空间分布 理化性质 AS
下载PDF
连续3年UV-B辐射对10个割手密无性系株高、茎径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祖艳群 李元 +3 位作者 秦丽 何永美 王海云 李富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503-508,共6页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连续3年模拟紫外辐射(UV—B,280~315nm)增加对10个割手密无性系伸长期株高和茎径的影响。结果表明:(1)割手密耐性无性系株高和茎径对UV—B辐射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敏感无性系的株高和茎径显著或...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连续3年模拟紫外辐射(UV—B,280~315nm)增加对10个割手密无性系伸长期株高和茎径的影响。结果表明:(1)割手密耐性无性系株高和茎径对UV—B辐射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敏感无性系的株高和茎径显著或极显著的下降。(2)无性系株高和茎径对UV—B辐射的响应具有明显的年际、生育期之间的差异,在伸长初期和中期最敏感。(3)割手密无性系90—15的耐性最强,无性系Ⅱ91—93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割手密 株高 茎径 响应差异
下载PDF
硼在植物体中的作用及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6
16
作者 祖艳群 林克惠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硼作为植物的必需微量营养元素 ,在植物的细胞结构、功能和代谢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硼在植物体内含量及硼的吸收、运输 ,硼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中的作用 ,植物缺硼或硼过量时症状及其机理 ,以及硼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 硼作为植物的必需微量营养元素 ,在植物的细胞结构、功能和代谢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硼在植物体内含量及硼的吸收、运输 ,硼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中的作用 ,植物缺硼或硼过量时症状及其机理 ,以及硼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方面作一综述 ,并提出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功能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增强的UV-B辐射对麦田生态系统能量累积和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祖艳群 李元 王勋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87-391,共5页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 ,模拟 UV- B辐射 ( UV- B,2 80~ 31 5nm)增强对麦田生态系统能量累积和流动的影响。在 5.31 k J· m- 2 UV- B辐射下 ,春小麦群体不同生育期叶、茎、根、穗、粒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显著降低 ,各部位热...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 ,模拟 UV- B辐射 ( UV- B,2 80~ 31 5nm)增强对麦田生态系统能量累积和流动的影响。在 5.31 k J· m- 2 UV- B辐射下 ,春小麦群体不同生育期叶、茎、根、穗、粒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显著降低 ,各部位热值没有显著变化 ,各部位能量累积和总能量累积显著降低。能量累积与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而与热值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可能生物量比热值对能量累积的贡献更大。 UV- B辐射显著降低春小麦群体能量输出 ,可能导致麦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麦田生态系统 热值 能量累积 能量流动
下载PDF
氮、钾营养对烤烟产量、产值和优质烟叶比例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祖艳群 林克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1010-1013,共4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氮素和钾素对烤烟产量、产值及优质烟叶(中上等烟叶)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1)烤烟产量与施钾肥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并与施氮肥量有关;(2)产值与施氮肥量呈显著二次曲线相关性;(3)中上等烟比例与施肥比例(N/K)呈显著...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氮素和钾素对烤烟产量、产值及优质烟叶(中上等烟叶)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1)烤烟产量与施钾肥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并与施氮肥量有关;(2)产值与施氮肥量呈显著二次曲线相关性;(3)中上等烟比例与施肥比例(N/K)呈显著负相关,与施钾量、烟叶含钾量、土壤供钾能力有关。试验区烤烟优质、适产,要求施氮量(N)105~112.8kg/hm2,施钾量(K)217.95~261.45kg/hm2,施肥比例(N/K比)0.40~0.48(N∶K=1∶2.1~2.50或N∶K2O=1∶2.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钾营养 产量 产值 优质烟叶(中上等烟)比例
下载PDF
UV-B辐射对仙客来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5
19
作者 祖艳群 李元 +1 位作者 高召华 杨翠琼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9-212,共4页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强度UV-B辐射(10μW/cm2和20μW/cm2)对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 Mill)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UV-B辐射的增加对仙客来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具有影响;(2)叶片质膜透性随UV-B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随UV-B辐...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强度UV-B辐射(10μW/cm2和20μW/cm2)对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 Mill)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UV-B辐射的增加对仙客来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具有影响;(2)叶片质膜透性随UV-B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随UV-B辐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3)叶片类黄酮含量随UV-B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40d时达到最大值;(4)增强UV-B辐射下,仙客来花瓣中的花青素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仙客来 光合色素 膜透性 类黄酮 花青素
下载PDF
云南省呈贡县蔬菜地表层土壤Pb Cu和Zn的小尺度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祖艳群 高红武 +3 位作者 范家友 唐发静 杨炜林 李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9-307,共9页
应用地统计学对云南省呈贡县蔬菜生产基地2个典型区域(湖滨区和平坝区)3种微量元素(Pb、Cu和Zn)含量和土壤理化参数(CEC、<0.01mm粘粒和有机质含量)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Pb、Cu和Zn含量在湖滨区低于平坝区,湖滨区Pb含量... 应用地统计学对云南省呈贡县蔬菜生产基地2个典型区域(湖滨区和平坝区)3种微量元素(Pb、Cu和Zn)含量和土壤理化参数(CEC、<0.01mm粘粒和有机质含量)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Pb、Cu和Zn含量在湖滨区低于平坝区,湖滨区Pb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达到88.7%;(2)Pb、Cu和Zn含量在不同方向上呈带状各向异性,方向都为WS-NE和SE-NW;(3)Pb、Cu和Zn含量表现出强烈的空间变异,空间相关度介于25%和75%之间。在湖滨区Pb的变异强度高,Cu和Zn在平坝区的变异强度大于湖滨区;(4)CEC在湖滨区受到随机因素引起的变异强度大于平坝区,而粘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的空间相关度均介于25%和75%之间。Pb、Cu和Zn含量与CEC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性;(5)5个相邻的温室大棚湖滨区Pb含量高度变异,Cu和Zn的变异系数小。平坝区各指标的变异系数接近。呈贡县蔬菜生产基地表层土壤Pb、Cu和Zn含量在小于1km2的尺度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异性,空间变异与土壤结构、灌溉、耕作活动、管理水平、施肥水平、大棚蔬菜生产年限、地下水位、农田道路网络和城市排污沟渠的分布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量元素 空间变异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