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对指运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 被引量:9
1
作者 黎桂平 杨波 +5 位作者 张金山 马林 蔡幼诠 祝望才 孙仁荣 寥凯兵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分析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对指运动脑激活区的差异,初步探讨TS患者运动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14例TS患者和14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fMRI技术对比分析在复杂对指过程中TS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脑激活... 目的:分析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对指运动脑激活区的差异,初步探讨TS患者运动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14例TS患者和14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fMRI技术对比分析在复杂对指过程中TS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脑激活特点,并比较其激活范围。结果:两组受试者顺次对指运动共同激活的脑区包括双侧小脑半球(同侧比对侧激活明显)、双侧的中央前后回(对侧大于同侧)、双侧顶上小叶、对侧扣带回和对侧额内侧回。两组受试者激活不同的脑区:TS组可见双侧丘脑和豆状核的激活;TS患者同侧小脑半球激活范围比正常组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S患者双侧中央前后回的激活范围比正常组大:左手对指运动时,TS组右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6192.35±30.50)mm3,左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896.67±29.16)mm3;对照组右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2712.47±13.03)mm3,对照组左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920.91±41.27)mm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右侧中央前后回体积:P<0.05;左侧中央前后回体积:P<0.05);右手对指头运动时,TS组左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7057.03±15.83)mm3,右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862.35±24.10)mm3;对照组左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3493.67±17.40)mm3,右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572.20±24.57)mm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右侧中央前后回体积:P<0.05;左侧中央前后回体积:P<0.05)。双侧顶上小叶体积两组资料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S患者大于正常组。结论:TS的发生是基底节、丘脑异常为主的多个脑区参与的疾病,丘脑、纹状体、大脑皮层在TS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关键的结构和功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秽语综合征 丘脑 纹状体 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病灶部位与认知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周瑞 胡芙君 +4 位作者 尹虹祥 祝望才 郭珍立 黄芳 涂远超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9年第3期203-204,227,共3页
目的:研究无痴呆脑梗死患者病灶部位与认知损伤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无痴呆的脑梗死患者89例为梗死组,55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均进行基本认知功能测定,分析比较。结果:梗死组平均认知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 目的:研究无痴呆脑梗死患者病灶部位与认知损伤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无痴呆的脑梗死患者89例为梗死组,55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均进行基本认知功能测定,分析比较。结果:梗死组平均认知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智能损伤特点依序为数字工作记忆>知觉速度>记忆>思维效率>空间能力;基底核梗死患者智能损伤排序为数字工作记忆>知觉速度>旋转量>记忆量>心算速率。结论:无痴呆的脑梗死患者认知能力已有明显损伤,尤其是多发性脑梗死和基底核梗死患者的工作记忆、知觉速度受损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脑梗死 病灶部位 认知损伤
下载PDF
磁共振T2加权成像的扫描方位和层厚对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内病变显示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利军 方金洲 +2 位作者 王伯胤 祝望才 杨正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位及不同层厚横断面磁共振成像(MRI)T2加权像(T2WI)对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病变显示的影响。方法 24例SCD患者接受了颈髓及胸髓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T2WI序列包括3mm层厚矢状面、3mm和7mm层厚横断面,经3名放射科医师分别... 目的探讨不同方位及不同层厚横断面磁共振成像(MRI)T2加权像(T2WI)对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病变显示的影响。方法 24例SCD患者接受了颈髓及胸髓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T2WI序列包括3mm层厚矢状面、3mm和7mm层厚横断面,经3名放射科医师分别阅读了所有MRI图像。结果 24例患者3mm层厚横断面T2WI像均可见脊髓后索高信号〔显示率为100%(24/24)〕,13例显示侧索病变〔显示率100%(13/13)〕;17例在矢状面T2WI像显示后索病变(显示率为70.8%);7mm层厚的横断面T2WI像显示19例后索病变〔显示率为79.2%(19/24)〕和6例侧索病变〔显示率46.2%(6/13)〕。结论对于SCD脊髓内病变的显示,横断面T2WI优于矢状面T2WI,3mm层厚的横断面T2WI优于7mm层厚的横断面T2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颈内动脉急性闭塞的溶栓及支架置入治疗 被引量:4
4
作者 廖凯兵 祝望才 郑传胜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11期1326-1329,共4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急性闭塞的溶栓及支架置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例颈内动脉急性闭塞的患者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其后对残余狭窄行支架置入治疗。溶栓前及治疗后24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观察脑内及其他系统有无出血并发症...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急性闭塞的溶栓及支架置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例颈内动脉急性闭塞的患者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其后对残余狭窄行支架置入治疗。溶栓前及治疗后24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观察脑内及其他系统有无出血并发症,并观察肢体活动及意识改善情况。结果:6例患者颈内动脉完全再通,血流量恢复,临床症状改善迅速,24h后4例瘫痪肢体肌力提高3级,2例提高2级。结论:颈内动脉急性闭塞患者的溶栓及支架置入治疗的疗效是值得肯定的。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安全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溶栓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T与MRI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4
5
作者 孙仁荣 祝望才 +1 位作者 钟辉 李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20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T和MRI图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84例脑肿瘤患者,均接受CT和MRI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与最终病理结果比较,探讨两种方法的优劣势,研究两种方法对该病的鉴别诊断。结果 CT及MRI检查结果与...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T和MRI图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84例脑肿瘤患者,均接受CT和MRI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与最终病理结果比较,探讨两种方法的优劣势,研究两种方法对该病的鉴别诊断。结果 CT及MRI检查结果与最终病理确诊结果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05),两种检查方法最终诊断单发肿瘤10例,多发肿瘤4例;CT检查显示高密度(4例)、等密度(6例)、低密度(4例)。MRI检查显示T1信号略长(4例)、T1信号略长(10例);边缘不清、水肿严重患者有4例;MRI检查选取指标对肿瘤区、水肿区、对照区区分明显。结论运用CT和MRI鉴别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CT MRI 鉴别与诊断
下载PDF
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CT征象特点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祝望才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0期44-46,95,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炎(ⅡPs)患者临床特点及CT征象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ⅡP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率CT检查,比较各类型ⅡP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征象。结果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发病年龄小...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炎(ⅡPs)患者临床特点及CT征象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ⅡP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率CT检查,比较各类型ⅡP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征象。结果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发病年龄小于其他类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多发于女性;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发病常呈突发性或亚急性;Velcro啰音,杵状指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特发性症状。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主要CT征象为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影、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等,常见于下肺及外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及小叶间隔增厚,常见于下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主要征象有气腔性实变影、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常见于下肺、外周及沿支气管血管束;脱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以胸膜下磨玻璃影为主要改变,多伴不规则线状影,常见于下肺及外周。结论不同类型ⅡPs均有其临床特点及CT特异性征象,临床上可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炎 CT征象 高分辨率CT
下载PDF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双侧壳核容积与代谢改变的MR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黎桂平 寥凯兵 +3 位作者 祝望才 孙仁荣 彭万宏 杨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采用MR容积分析及MRS对比研究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者双侧壳核的容积与代谢改变及其相关性,探讨TS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搜集18例儿童TS患者(TS组)及1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用容积分析软件对TS患者及正... 目的:采用MR容积分析及MRS对比研究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者双侧壳核的容积与代谢改变及其相关性,探讨TS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搜集18例儿童TS患者(TS组)及1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用容积分析软件对TS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双侧壳核进行容积测量,采用单体素氢质子MRS对TS患者及对照组壳核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根据峰下面积大小分别计算NAA/Cr、Cho/Cr值。将测得的NAA/Cr值与壳核的容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S组(左侧壳核:NAA/Cr=1.17±0.15,Cho/Cr=0.81±0.13;右侧壳核:NAA/Cr=1.09±0.09,Cho/Cr=0.78±0.17)与对照组(左侧壳核:NAA/Cr=1.43±0.03,Cho/Cr=0.70±0.12;右侧壳核:NAA/Cr=1.39±0.06,Cho/Cr=0.75±0.10)相比,TS患者双侧壳核NAA/Cr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两侧Cho/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S组和对照组左侧与右侧NAA/Cr、Cho/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S组与对照组双侧壳核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t=0.536,P>0.05;右:t=1.758,P>0.05)。TS组和对照组左侧与右侧壳核容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S组:t=1.501,P>0.05;对照组:t=0.481,P>0.05)。TS组和对照组双侧壳核NAA/Cr值与容积大小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壳核可能参与了儿童TS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MRS比容积测量对TS患者的壳核的改变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秽语综合征 壳核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SCT与MRI在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骏 廖凯兵 +3 位作者 张荣 邵梦平 钟辉 祝望才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8期8-10,75,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MRI)在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8例原发性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均经MSCT和MRI等相关影像学检查,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 目的分析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MRI)在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8例原发性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均经MSCT和MRI等相关影像学检查,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情况以及相关影像学资料,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原发性颅脑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MRI检查对颅脑肿瘤检出的诊断符合率为95.59%,显著高于MSCT检查对颅脑肿瘤检出的诊断符合率82.35%(χ~2=6.069,P=0.014);在MSCT检查中,星形脑胶质瘤可见团块样混杂高密度灶,且可见稍低密度灶;脑膜瘤主要可见高密度结节;室管膜肿瘤可见较高密度灶;髓母细胞瘤平扫可见密度较低圆形肿瘤。而在MRI检查中,星形脑胶质瘤主要可见椭圆形病灶,且呈不均匀花环状及结节状强化;脑膜瘤显示类似圆形结节且呈明显强化征象;室管膜肿瘤可见信号高,四脑室中肿瘤T2呈现异常;髓母细胞瘤扫描无明显变化,但在注射造影后均强化。结论 MRI较MSCT检查而言,其对颅脑肿瘤诊断符合率显著较高,且能更好的显示出肿瘤的病理学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 原发性颅脑肿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胸膜下透亮带在CT诊断尘肺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骏 张荣 +4 位作者 余贻汉 廖凯兵 祝望才 孙仁荣 钟辉 《当代医学》 2020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研究尘肺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患者CT诊断中的胸膜下透亮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接受的300例尘肺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患者,定义为研究组,并同期选择其他肺部疾病表现出肺部粟粒样病变的患者234例,定义为... 目的研究尘肺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患者CT诊断中的胸膜下透亮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接受的300例尘肺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患者,定义为研究组,并同期选择其他肺部疾病表现出肺部粟粒样病变的患者234例,定义为常规组。对两组患者均实施CT检查诊断,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CT诊断中胸膜下透亮带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组胸膜下透亮带检出率为75.67%(227/300),常规组胸膜下透亮带检出率为4.70%(11/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T检查诊断的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患者,胸膜下透亮带能够作为尘肺病患者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下透亮带 尘肺病 肺部弥漫性粟粒样病变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人造石英石矽肺患者临床特征研究
10
作者 杨洁 尹琴 +4 位作者 伏振 祝望才 李松明 张继先 余贻汉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0-435,440,共7页
目的探讨比较人造石英石矽肺与传统矽肺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人造石英石矽肺患者(观察组)和98例传统矽肺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肺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和肺组... 目的探讨比较人造石英石矽肺与传统矽肺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人造石英石矽肺患者(观察组)和98例传统矽肺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肺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矽肺病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接尘时间、潜伏期和脱尘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值均<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抗核抗体阳性检出率(39.6%vs 10.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中位数:28.44 vs 16.25)均升高(P值均<0.01),动脉血氧分压水平下降(中位数:66.0 vs 89.0,P<0.01),肺活量、补吸气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均下降(P值均<0.05),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HRCT可见双肺磨玻璃影背景明显,小结节从胸膜下开始聚集、融合,并逐渐形成进行性大块纤维化,更容易发生气胸。确诊后5年内,观察组患者死亡率高于对照组(27.1%vs 4.1%,P<0.01)。观察组患者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肺部HRCT影像学表现为结节聚集的患者较无结节聚集的患者危险性高,肺功能提示肺活量、FVC、FEV1和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下降越低的患者,其生存时间减少的风险越高(P值均<0.05)。结论人造石英石矽肺患者的血清NSE水平高于传统矽肺患者,可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风险;其肺部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背景下弥漫性小结节、进行性大块纤维化、易气胸、纵膈淋巴结钙化少见,确诊后5年内死亡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石英石 矽肺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抗核抗体 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 预后
原文传递
双向穿刺血管成形术在下肢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祝望才 廖凯兵 郑传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逆向穿刺辅助常规顺行血管成形术(双向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股浅动脉和/或腘动脉长段闭塞患者,经常规顺行开通失败后,在透视造影下逆向穿刺下肢远端动脉建立工作导丝... 目的探讨逆向穿刺辅助常规顺行血管成形术(双向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股浅动脉和/或腘动脉长段闭塞患者,经常规顺行开通失败后,在透视造影下逆向穿刺下肢远端动脉建立工作导丝环后对闭塞段动脉行血管成形术,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踝肱指数的变化。结果 21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闭塞段动脉完全开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踝肱指数较术前显著提高,分别为0.28±0.13及0.60±0.19,经配对t检验,P=0.004(P〈0.05),t=5.76。结论双向血管成形术可显著提高闭塞动脉开通的成功率,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 长段闭塞性病变 双向血管成形术 踝肱指数
原文传递
人造石英石性矽肺的胸部CT表现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谢姣 余贻汉 +1 位作者 张继先 祝望才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82-885,共4页
目的探讨人造石英石性矽肺的胸部CT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确诊的37例人造石性矽肺和38例传统经典矽肺病例,分别记录两组的临床特点(包括性别、年龄、工龄)以及胸部CT影像表现(包括... 目的探讨人造石英石性矽肺的胸部CT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确诊的37例人造石性矽肺和38例传统经典矽肺病例,分别记录两组的临床特点(包括性别、年龄、工龄)以及胸部CT影像表现(包括小结节阴影、磨玻璃背景、融合特征、实变影、伴发征象等),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对CT征象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疾病均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小结节影,以双上肺分布为主,结节可逐渐融合成团块影,可合并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和钙化、肺气肿/肺大泡、肺间质纤维化。在各种影像表现中,人造石英石性矽肺出现磨玻璃背景、早期胸膜下结节融合、多发实变影、肺间质纤维化改变、气胸的例数分别为28、16、18、17、5例,传统经典矽肺分别为2、4、4、4、0例,人造石英石性矽肺上述各征象的发生率高于传统经典矽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在纵隔淋巴结钙化方面,人造石英石性矽肺出现3例,传统经典矽肺为12例,人造石英石性矽肺纵隔淋巴结钙化发生率低于传统经典矽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造石英石性矽肺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性改变是在磨玻璃背景下出现小结节,小结节融合从胸膜下开始,伴有实变,易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气胸等征象,但纵隔淋巴结钙化发生率相对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人造石英石 矽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