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祝美珍辨治眩晕临证心得
1
作者 孙莘一 黄文佐 祝美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51-1553,共3页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其病因病机复杂,辨治颇需经验。吾师祝美珍教授认为“虚”和“滞”是眩晕的核心病机,以虚为本,以滞为标,或致脑窍失养,或致清窍不利而作眩,二者常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临证中,祝美珍善于问辨合参、察色按脉、诊舌断机...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其病因病机复杂,辨治颇需经验。吾师祝美珍教授认为“虚”和“滞”是眩晕的核心病机,以虚为本,以滞为标,或致脑窍失养,或致清窍不利而作眩,二者常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临证中,祝美珍善于问辨合参、察色按脉、诊舌断机,首辨阴阳虚实,次辨病邪类别,治虚作眩总以益气养血、滋阴温阳、荣养清空为要,通滞止眩则以清通化浊为主,或清化痰浊,或清化瘀滞,尤重调畅气机,善用风药引经报使,且不忘健脾以治脑,一则健脾益气以通活脑络,二则健脾升清以上荣脑窍,求得标本同治。同时,嘱患者调作息、畅情志、节饮食,治养结合,收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美珍 临证心得 眩晕
下载PDF
基于蓝墨云班课实施中医诊断学课堂对分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祝美珍 李甜 +3 位作者 贾微 唐亚平 李晓红 马艳君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69-71,共3页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资源极度丰富,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如何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与途径的创新势在必行,已成为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浪潮...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资源极度丰富,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如何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与途径的创新势在必行,已成为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浪潮。作为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与桥梁学科,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既要重视“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讲授与训练,又要特别重视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尝试探索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与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中医诊断学教学的创新方法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对分课堂 中医诊断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基于动态价值流的门诊化疗流程优化及效果评价
3
作者 李娟 谢海丽 +4 位作者 李丽莎 祝美珍 徐萍 朱秀英 陈芳芳 《医院管理论坛》 2023年第8期58-63,36,共7页
目的将动态价值流方法引入门诊化疗流程管理中,对医院现行门诊化疗患者诊疗流程进行价值流分析及优化,改进关键医疗服务流程。方法运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动态价值流对门诊化疗流程进行分析,评估优化效果。结果优化后,门诊化疗患者输液等... 目的将动态价值流方法引入门诊化疗流程管理中,对医院现行门诊化疗患者诊疗流程进行价值流分析及优化,改进关键医疗服务流程。方法运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动态价值流对门诊化疗流程进行分析,评估优化效果。结果优化后,门诊化疗患者输液等待时间由优化前的139.00±45.28分钟缩短至82.00±31.69分钟,患者化疗预约比例从20.0%提高到67.5%,门诊化疗患者满意度得分由优化前的92.80±7.19分提高至98.30±2.99分。结论动态价值流理念及方法的应用缩短了门诊化疗患者输液平均等待时间,提高了门诊化疗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化疗 动态价值流 三角模糊数
下载PDF
针刀联合绳带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琳 祝美珍 +3 位作者 邱雪梅 毛志明 蒋宗平 黄惠媛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4期71-75,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绳带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绳带组、针刀组和针刀联合绳带治疗组(以下简称联合治疗组),4组患者均应用康复运动疗法及物理疗法,绳带组辅以绳带...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绳带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绳带组、针刀组和针刀联合绳带治疗组(以下简称联合治疗组),4组患者均应用康复运动疗法及物理疗法,绳带组辅以绳带对偏瘫患者的躯干、髋、膝、踝进行捆绑保持全身肌肉平衡及患肢抗重力伸展;针刀组对患侧下肢进行穴位刺激、神经触激和深层韧带松解;联合治疗组将针刀疗法与绳带疗法相结合。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分别用Barthel指数评分(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Fugl-Meyer(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偏瘫步行能力评定量表评级(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Berg评分(Berg balance scale,BBS)进行疗效评估,同时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绳带组MBI、针刀组FMA及联合治疗组MBI、FMA、BBS评分在治疗2周时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对照组、绳带组、针刀组及联合治疗组治疗4周时MBI、FMA、FAC、BBS评分及3个月后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绳带组、针刀组及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联合治疗组与绳带组、针刀组比较,MBI、FMA、FAC、BBS、mRS评分显著改善(P<0.05)。结论:应用针刀联合绳带疗法可以显著提高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针刀疗法 绳带疗法 下肢运动功能 神经恢复功能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脑肠肽、肠道菌群与缺血性中风的联络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苏萍 祝美珍 +1 位作者 孙诗杰 韦亮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9期110-114,共5页
基于中医脑肠互动理论,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脑肠肽为切入面,脑肠轴为重要通路探讨缺血性中风与脑肠肽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联络机制,指出脑肠轴为大脑与胃肠道的重要通路,脑与肠生理上息息相关,病理上互相影响,脑病及肠,肠病及脑,是中... 基于中医脑肠互动理论,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脑肠肽为切入面,脑肠轴为重要通路探讨缺血性中风与脑肠肽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联络机制,指出脑肠轴为大脑与胃肠道的重要通路,脑与肠生理上息息相关,病理上互相影响,脑病及肠,肠病及脑,是中医学整体思维的创新与发展,也是中医整体观的体现。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脑肠肽、肠道菌群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发展密切联系,但他们之间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挖掘,需要更多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从而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脑肠轴 脑肠肽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温阳逐瘀汤对肾阳虚脑缺血损伤大鼠SDF-1、CXCR4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韦亮 祝美珍 +2 位作者 孙诗杰 苏萍 何宏盾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63-1468,共6页
目的 观察温阳逐瘀汤对肾阳虚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的影响,探讨温阳逐瘀汤防治脑缺血损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92只健康雄性SD大鼠先分为空白组(n=48)和肾阳虚模型组(n... 目的 观察温阳逐瘀汤对肾阳虚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的影响,探讨温阳逐瘀汤防治脑缺血损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92只健康雄性SD大鼠先分为空白组(n=48)和肾阳虚模型组(n=144)。肾阳虚模型组肌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1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中的肾阳虚证相关特异性指标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将造模成功后的肾阳虚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温阳逐瘀汤组。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温阳逐瘀汤组行脑缺血损伤造模术,灌胃温阳逐瘀汤。分别于灌胃3、7、14、21 d取材,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Western印迹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脑组织SDF-1、CXCR4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同一时间点,与空白组相比,假手术组SDF-1、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温阳逐瘀汤组SDF-1、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温阳逐瘀汤组SDF-1、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温阳逐瘀汤可以有效改善肾阳虚缺血性脑卒中的缺血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缺血脑组织中的SDF-1、CXCR4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而发挥缺血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阳虚证 缺血性脑损伤 温阳逐瘀汤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 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4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分型与ICAM-1和CD62P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22
7
作者 祝美珍 李志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与血中性粒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1)和血小板膜上P选择素 (CD6 2P)变化的关系 ,探讨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方法将 7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 3个证型组 :即痰瘀阻络型组、痰热腑实型组和气... 目的观察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与血中性粒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1)和血小板膜上P选择素 (CD6 2P)变化的关系 ,探讨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方法将 7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 3个证型组 :即痰瘀阻络型组、痰热腑实型组和气虚血瘀型组 ,每组 2 4例 ,另设一健康人对照组 (2 4名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患者的ICAM-1、CD6 2P的表达水平。结果缺血性中风患者ICAM 1、CD6 2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 (P <0 .0 1) ,其中痰瘀阻络型组ICAM 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气虚血瘀型组和痰热腑实型组 (P <0 .0 1) ;痰瘀阻络型组和气虚血瘀型组CD6 2P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痰热腑实型组 (P <0 .0 1)。结论缺血性中风不同证型的ICAM-1、CD6 2P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ICAM-1反映了体内痰阻或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 ,而CD6-2P则反映了体内血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辨证分型 ICAM-1 CD62P 表达 相关性
下载PDF
淤痰热毒并治抗急性脑缺血损伤的策略探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祝美珍 胡国恒 +1 位作者 肖艳芬 张婷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2-393,共2页
从淤阻脑络为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出发,探讨治疗急性脑缺血损伤的策略。指出脑缺血发生后由于局部淤塞不通进一步派生"痰饮、热毒"等多种病理产物,并导致脑缺血后炎性损伤,形成"淤血-痰饮-热毒-炎症-血栓"的恶性循... 从淤阻脑络为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出发,探讨治疗急性脑缺血损伤的策略。指出脑缺血发生后由于局部淤塞不通进一步派生"痰饮、热毒"等多种病理产物,并导致脑缺血后炎性损伤,形成"淤血-痰饮-热毒-炎症-血栓"的恶性循环,使脑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加重,甚至成为不可逆的脑缺血坏死,是病情发展演变与恶化加重的根源。认为淤痰热毒并治抗急性脑缺血损伤是改善各种临床症状及预后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缺血损伤 缺血性脑卒中 淤阻脑络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祝美珍 胡国恒 肖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1期1108-1110,共3页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活血祛瘀中药 循环障碍性疾病 活血化瘀药 心脑血管疾病 《金匮要略》 抗血小板聚集 单体成分
下载PDF
中医化痰通络法在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黄泽萍 宁志莹 +4 位作者 施淑珍 杨嘉怡 贾微 祝美珍 岑妍慧 《大众科技》 2023年第8期128-130,172,共4页
缺血性中风是一种致病原因复杂,具有居高不下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特点的脑血管疾病,在祖国医学中归属于“中风”的范畴。既往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医学工作者发现痰证贯穿了中风患者的病情发展。文章从痰证影响中风始终这一角度,深入... 缺血性中风是一种致病原因复杂,具有居高不下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特点的脑血管疾病,在祖国医学中归属于“中风”的范畴。既往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医学工作者发现痰证贯穿了中风患者的病情发展。文章从痰证影响中风始终这一角度,深入探讨化痰通络法在缺血性中风分期治疗中的应用,从而阐明中医化痰通络法是提高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通络法 缺血性中风 痰证
下载PDF
清热化瘀Ⅱ号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全血ICAM-1、CD62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祝美珍 肖健 +2 位作者 肖艳芬 胡跃强 王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546-548,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Ⅱ号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全血ICAM-1、CD62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予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对照组予天丹通络胶囊治疗,...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Ⅱ号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全血ICAM-1、CD62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予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对照组予天丹通络胶囊治疗,从病人入院并筛选分组后开始给药,两组均治疗2周,进行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方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全血ICAM-1、CD62P的表达。结果:(1)试验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试验组治疗前后ICAM-1表达水平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试验组治疗前后CD62P表达水平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热化瘀Ⅱ号方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了全血ICAM-1、CD62P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及血栓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清热化瘀 ICAM-1 CD62P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扶芳藤合剂预防给药对脑缺血后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祝美珍 李志刚 +3 位作者 肖健 张跃明 肖艳芬 罗丽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11期980-982,共3页
目的观察扶芳藤、银杏叶合剂预防给药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水平,观察各组实验大鼠脑缺血后C-fos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鼠脑缺血2h后再... 目的观察扶芳藤、银杏叶合剂预防给药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水平,观察各组实验大鼠脑缺血后C-fos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鼠脑缺血2h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C-fos表达均升高,扶芳藤合剂预防给药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C-fos的表达。结论扶芳藤合剂预防给药,可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从而下调缺血脑组织C-fos蛋白表达,以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细胞的缺血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银杏叶 脑缺血 原癌基因 C—fbs
下载PDF
清热化瘀Ⅱ号方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祝美珍 王琳 +1 位作者 胡跃强 胡玉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8期950-952,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清热化瘀Ⅱ号方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评价其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清热化瘀Ⅱ... 目的通过观察清热化瘀Ⅱ号方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评价其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对照组予天丹通络胶囊治疗,从K患者入院并筛选分组后开始给药,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证候积分值。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8%,对照组为71.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热化瘀Ⅱ号方可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瘀Ⅱ号方 缺血性中风 神经功能缺损 中医证候评分
下载PDF
神经外科手术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防范 被引量:20
14
作者 祝美珍 孙慧芳 +1 位作者 曹茜 徐小群 《医院管理论坛》 2011年第11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965例神经外科手术中存在的21起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管理制度欠完善,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制度执行不规范,...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965例神经外科手术中存在的21起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管理制度欠完善,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制度执行不规范,护理操作欠严谨是引起护理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完善护理制度建设,加强专业训练,规范仪器的操作,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是保证手术顺利开展和患者安全的护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护理风险 事件分析 安全意识 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 护理操作 2009年
下载PDF
论《中医诊断学》PBL教学对教师素质的内在要求 被引量:6
15
作者 祝美珍 刘燕平 王飞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1-72,共2页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基于问题式的学习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教学新体制。在PBL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角色从信息的直接传授者转变为引路人和激励者,要善于分析问题、把握未知、释疑解惑,具备更高的内在素...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基于问题式的学习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教学新体制。在PBL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角色从信息的直接传授者转变为引路人和激励者,要善于分析问题、把握未知、释疑解惑,具备更高的内在素质,要精于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善于启发思维、引导探索,适时鼓励发言、活跃气氛,恰当举例引证、由案说理,逐渐使教师的授业权威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探索,实现PBL教与学的无缝对接,质疑与解惑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 教学法 教师素质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与黏附分子ICAM-1及CD62p相关性研究概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祝美珍 罗丽洁 李志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12期1076-1078,共3页
关键词 细胞间黏附分子- 缺血性中风 CD62P ICAM-1 理化检验指标 中老年人 发病机制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思维体系的蛋白质组学深入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祝美珍 曾石森 +2 位作者 齐玉洁 苏春寿 朱爱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61-2962,共2页
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指导下,从中医宏观与辨证的角度切入,对比中西医学科思想的差异与优劣,阐述在中医现代化、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将中医辨证论治思想融入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等理论精髓指导蛋白质组学研究,... 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指导下,从中医宏观与辨证的角度切入,对比中西医学科思想的差异与优劣,阐述在中医现代化、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将中医辨证论治思想融入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等理论精髓指导蛋白质组学研究,构建独具中医特色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新体系,试图解决蛋白质研究中出现表浅化等问题,进一步深化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药研究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思维体系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清热化淤法防治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祝美珍 尹记丽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37-2338,共2页
缺血性中风是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近年来,临床上使用清热化淤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较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清热化淤 缺血性中风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病证本质的客观化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19
19
作者 祝美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9期775-776,共2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与血中性粒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小板膜上P选择素(CD62P)变化的关系,对缺血性中风进行客观化研究,以揭示缺血性中风的病证本质。方法将72例缺血性中风病人辨证分型分为3组痰瘀阻络型组、痰热... 目的观察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与血中性粒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小板膜上P选择素(CD62P)变化的关系,对缺血性中风进行客观化研究,以揭示缺血性中风的病证本质。方法将72例缺血性中风病人辨证分型分为3组痰瘀阻络型组、痰热腑实型组、气虚血瘀型组,每组24例。另设健康对照组(同期体检健康人员24名)。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的血中性粒细胞表面(ICAM-1)、CD62P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缺血性中风病人血ICAM-1、CD62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缺血性中风3证型组之间,痰瘀阻络型组ICAM-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气虚血瘀型组和痰热腑实型组(P<0.01);痰瘀阻络型组和气虚血瘀型组CD62P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痰热腑实型组(P<0.01);3证型组中以痰瘀阻络型组的ICAM-1、CD62P升高为最显著。结论缺血性中风不同证型的ICAM-1、CD62P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ICAM-1反映了体内痰阻或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而CD62P反映了体内血瘀状态,提示痰瘀阻络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病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病证本质 炎症 痰瘀互结
下载PDF
加用清脑益元汤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祝美珍 朱爱 +3 位作者 苏春寿 肖苗 胡跃强 胡玉英 《广西中医药》 2014年第2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清脑益元汤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脑益元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 目的:观察清脑益元汤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脑益元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清脑益元汤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脑益元汤 缺血性中风 痰热腑实型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