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乳清蛋白的超滤分离及膜污染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秦冬玲 马玉洁 +2 位作者 陆国太 杨刚 邢卫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72-76,共5页
本文以大豆乳清蛋白为研究对象,采用孔径为5 nm的陶瓷膜对大豆乳清废水进行超滤实验,考察不同操作条件对超滤过程分离性能的影响,并结合Cake-complete模型对膜污染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0.15 MPa压力下,最大渗透通量为6.85 ... 本文以大豆乳清蛋白为研究对象,采用孔径为5 nm的陶瓷膜对大豆乳清废水进行超滤实验,考察不同操作条件对超滤过程分离性能的影响,并结合Cake-complete模型对膜污染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0.15 MPa压力下,最大渗透通量为6.85 L·m^-2·h^-1;当压力由0.15 MPa增大到0.20 MPa时,浓差极化占主导因素,有效推动力降低,此时压差的增大对膜通量的影响不再显著。同时,乳清蛋白的截留率可通过料液p H进行调节,在p H为6左右时,截留率最高可达73.3%。此外,采用组合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度达到0.99以上,说明膜污染过程并非由单一机理控制,而是由多种污染类型共同造成的。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超滤 大豆乳清蛋白 组合模型 膜污染
原文传递
西咪替丁水凝胶贴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秦冬玲 叶世伟 +2 位作者 周治德 李小娟 李桂银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5-790,794,共7页
以聚丙烯酸钠及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凝胶基质,以维生素E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制备标题化合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西咪替丁含量;以剥离强度和黏着力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选标题化合物的最优处方;而后对其进行体外性能研究。... 以聚丙烯酸钠及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凝胶基质,以维生素E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制备标题化合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西咪替丁含量;以剥离强度和黏着力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选标题化合物的最优处方;而后对其进行体外性能研究。标题化合物较优处方(质量百分比)为:5.5%聚丙烯酸钠、0.15%聚乙烯吡咯烷酮、1.4%氢氧化铝、1.2%羧甲基纤维素钠、1.5%酒石酸、30%甘油、1%维生素E和1.5%西咪替丁;固化温度为50℃,固化时间为2 h。此时其24 h的药物累积释放率为23.65%,26 h药物累积透皮渗透量达1 010.22μg/cm2。结果表明,以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基为高分子骨架的水凝胶基质易于涂布,涂布后有足够的强度,适合用作贴剂的水凝胶基质;含有1%维生素E的标题化合物中药物具有很好的小鼠皮肤透过性。标题化合物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贴剂 西咪替丁 聚丙烯酸钠 正交实验
下载PDF
4-烯丙氧基-2,6-二(N,N-二乙胺基甲基)吡啶钌配合物催化苯乙酮氢转移反应
3
作者 杨刚 秦冬玲 徐南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共5页
以配体4-烯丙氧基-2,6-二(N,N-二乙胺基甲基)吡啶与三苯基膦氯化钌配位化合物生成新的钌催化剂,催化苯乙酮氢转移反应。考察温度、碱强度、底物浓度及产物等对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N2气氛下,82℃,苯乙酮、钌配合物和KOH的初始摩... 以配体4-烯丙氧基-2,6-二(N,N-二乙胺基甲基)吡啶与三苯基膦氯化钌配位化合物生成新的钌催化剂,催化苯乙酮氢转移反应。考察温度、碱强度、底物浓度及产物等对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N2气氛下,82℃,苯乙酮、钌配合物和KOH的初始摩尔比为250∶1∶12,反应6 h,苯乙酮的转化率达到99.8%,该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转移 苯乙酮 异丙醇
下载PDF
PSAF-PD絮凝剂的研制及在造纸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熊丽丽 高丽 +2 位作者 秦冬玲 杨刚 邢卫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4-108,共5页
在单因素法考察絮凝剂稳定性和絮凝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Box-Behnken Design(BBD)数学模型,优化聚硅酸铝铁-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SAF-PD)絮凝剂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对响应值的影响顺序为:铝铁摩尔比[n(Al)/n(Fe)]>PD... 在单因素法考察絮凝剂稳定性和絮凝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Box-Behnken Design(BBD)数学模型,优化聚硅酸铝铁-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SAF-PD)絮凝剂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对响应值的影响顺序为:铝铁摩尔比[n(Al)/n(Fe)]>PD质量分数[ω(PD)]>反应温度(T),最佳制备条件为n(Al)/n(Fe)=2.33,ω(PD)=0.44%,T=41.12℃。PSAF-PD投加量为0.04 m L/m L时,模拟液浊度、色度、木质素磺酸钠的去除率分别为96.89%、97.70%、89.02%。造纸废水絮凝实验表明,PSAF-PD投加量为0.8 m L/m L,其化学需氧量(COD)、色度、浊度、UV_(254)的去除率分别为78.88%、92.06%、96.07%、79.12%。PSAF-PD比某商品PSAF的投加量少,反应速率快,絮体紧凑,处理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絮凝剂 响应曲面法 PSAF-PD 造纸废水
原文传递
端羧基超支化聚酰胺阻垢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钱凯 秦冬玲 +2 位作者 徐异峰 杨刚 邢卫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7-131,共5页
以丙烯酸甲酯、二乙烯三胺为原料,甲醇为溶剂,采用ABx型单体自缩合法合成具有超支化聚酰胺基体HBP-NH2,通过丙烯酸钠对其进行端氨基改性,合成具有阻垢性能的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HBP-COOH。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了单体反应时间、原料摩尔配比... 以丙烯酸甲酯、二乙烯三胺为原料,甲醇为溶剂,采用ABx型单体自缩合法合成具有超支化聚酰胺基体HBP-NH2,通过丙烯酸钠对其进行端氨基改性,合成具有阻垢性能的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HBP-COOH。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了单体反应时间、原料摩尔配比、缩聚反应时间、缩聚反应温度及丙烯酸钠投加量对阻垢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合成工艺:单体反应时间为4 h、n(MA)∶n(DETA)=1.5∶1、缩聚反应时间为4 h、缩聚反应温度100℃,n(SAA)∶n(—NH2)=3.5∶1。通过静态阻垢法对其阻垢性能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HBP-COOH对Ca SO4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当投加量为8 mg/L时,其对Ca SO4的阻垢率可达96.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羧基 超支化聚合物 阻垢 硫酸钙
原文传递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对Pb^2+的选择性吸附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丹 秦冬玲 杨刚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7,共6页
为了提高对Pb^2+的吸附选择性及吸附量,采用共沉淀法,以CaCl2和(NH4)2HPO4为原料、葡萄糖碱性溶液为反应介质,制得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HAP)。采用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纳米粒度仪、物理吸附仪对样品进行表征,... 为了提高对Pb^2+的吸附选择性及吸附量,采用共沉淀法,以CaCl2和(NH4)2HPO4为原料、葡萄糖碱性溶液为反应介质,制得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HAP)。采用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纳米粒度仪、物理吸附仪对样品进行表征,并考察HAP对Pb^2+的最优吸附条件和在Pb^2+和Cd^2+混合溶液中HAP对Pb^2+的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制备的HAP呈细小的颗粒状,粒径均匀分布,平均粒径为220 nm左右,结晶度较差;将HAP样品在600℃马弗炉中煅烧2 h后,样品结晶度变大,但吸附效果远低于未煅烧的样品,因此选择未煅烧的样品作为吸附剂。在HAP用量为0.1 g/L、pH=6、温度为30℃、Pb^2+初始质量浓度为140.3 mg/L、饱和吸附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HAP对Pb^2+的吸附量达到1412 mg/g左右;在Pb^2+和Cd^2+混合溶液(Pb^2+初始质量浓度为70.8 mg/L,Cd^2+初始质量浓度为83 mg/L)中,HAP对Pb^2+的吸附量是Cd^2+吸附量的2.26倍,对Pb^2+的选择性系数达到196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2+ CD^2+ 羟基磷灰石 选择性吸附 重金属离子废水
下载PDF
端羧基超支化聚酯阻垢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胡乐 秦冬玲 杨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46-2950,2958,共6页
以季戊四醇(PE)与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二代超支化聚酯(HBPE-OH),通过马来酸酐(MAH)对HBPE-OH进行改性、羧酸化,生成超支化聚酯(HBPE-COONa)。使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超支化聚酯进行结构表征,用静态阻垢... 以季戊四醇(PE)与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二代超支化聚酯(HBPE-OH),通过马来酸酐(MAH)对HBPE-OH进行改性、羧酸化,生成超支化聚酯(HBPE-COONa)。使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超支化聚酯进行结构表征,用静态阻垢法测定阻垢率,探究合成和改性过程中时间、温度、催化剂用量对阻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阻垢剂合成最佳温度为145℃,合成时间6 h,催化剂用量为0.5%(质量分数);改性最佳温度105℃,改性时间3 h,催化剂用量0.1 mL。冷却循环水中含有超支化阻垢剂6 mg/L时,对硫酸钙的阻垢率可达97.1%,优于聚环氧琥珀酸钠和聚丙烯酸钠等市售阻垢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酯聚 马来酸酐 阻垢率 硫酸钙 阻垢剂
下载PDF
聚硅酸铝、聚硅酸铁和聚硅酸铝铁的制备及离子残留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熊丽丽 高丽 +2 位作者 秦冬玲 杨刚 邢卫红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0-156,共7页
采用共聚法制备聚硅酸铝(PSA)、聚硅酸铁(PSF)、聚硅酸铝铁(PSAF)3种絮凝剂,考察制备条件和投加量对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及废水中离子残留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线衍射仪(XRD)、热分析仪分别对絮凝剂的结构及热稳定性进... 采用共聚法制备聚硅酸铝(PSA)、聚硅酸铁(PSF)、聚硅酸铝铁(PSAF)3种絮凝剂,考察制备条件和投加量对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及废水中离子残留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线衍射仪(XRD)、热分析仪分别对絮凝剂的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SAF的絮凝性能优于PSA、PSF及市售PSAF;制备条件和投加适当时,离子不会残留,反之,出现离子残留;3种絮凝剂中,PSA的Al^(3+)残留最严重,PSF的Fe^(3+)残留最严重。FT-IR和XRD结果表明:Al^(3+)和Fe^(3+)的水解产物与硅酸的羟基发生配位或吸附作用;热分析结果表明:常温下,3种絮凝剂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铝 聚硅酸铁 聚硅酸铝铁 离子残留
下载PDF
SAPO-34分子筛的合成及催化果糖制5-羟甲基糠醛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高赛男 刘中海 +1 位作者 秦冬玲 杨刚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6-140,共5页
制备具有适宜酸性、粒径、比表面积的催化剂是催化果糖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关键。选择不同模板剂合成了SAPO-34分子筛,并采用SEM、XRD、BET、NH_3-TPD和TG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模板剂合成的分子筛催化合成5-羟甲基糠醛的应用效果。结... 制备具有适宜酸性、粒径、比表面积的催化剂是催化果糖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关键。选择不同模板剂合成了SAPO-34分子筛,并采用SEM、XRD、BET、NH_3-TPD和TG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模板剂合成的分子筛催化合成5-羟甲基糠醛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以三乙胺为模板剂、n(Al_2O_3)∶n(P_2O_5)∶n(SiO_2)∶n(三乙胺)∶n(H_2O)=2∶2∶1∶4∶140、晶化时间为72 h时,合成的SAPO-34分子筛产品粒径比较均匀、酸性最高、结晶度最好,且以该分子筛产品作催化剂催化合成5-羟甲基糠醛的收率最高。在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温度为150℃、果糖质量为0.5 g、催化剂质量为0.15 g、二甲基亚砜用量为50 mL的条件下进行反应,5-羟甲基糠醛收率最高可达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34制备 表征 应用 5-羟甲基糠醛
原文传递
聚酰胺-胺/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异峰 秦冬玲 +2 位作者 钱凯 杨刚 邢卫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6-960,965,共6页
改性石墨通过接枝,合成了聚酰胺-胺(PAMAM)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复合吸附材料(GO/PAMAMs)。考察了温度、pH、Pb^(2+)浓度和吸附时间对GO/PAMAMs吸附Pb^(2+)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O经PAMAMs修饰后,彼此间形成共价键连接;在25℃、pH为6,Pb^(... 改性石墨通过接枝,合成了聚酰胺-胺(PAMAM)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复合吸附材料(GO/PAMAMs)。考察了温度、pH、Pb^(2+)浓度和吸附时间对GO/PAMAMs吸附Pb^(2+)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O经PAMAMs修饰后,彼此间形成共价键连接;在25℃、pH为6,Pb^(2+)浓度为500 mg/L,吸附时间为4 h时,GO/PAMAMs对Pb^(2+)的平衡吸附量达到337 mg/g。该吸附过程可以用Lagergren方程和Langmuir模型来描述,由化学反应控制,升温有利于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聚酰胺-胺 吸附 PB^2+
下载PDF
基于氧化石墨烯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对Cu^(2+)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艺荣 秦冬玲 杨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3-156,共4页
以硫脲改性后的壳聚糖(TCS)为印迹单体,氧化石墨烯(GO)为载体,铜离子(Cu^(2+))为模板,在环氧氯丙烷为交联作用下,制备出一种具有Cu^(2+)印迹的GO/TCS微球(IM-GO/TCS)。研究结果表明:当吸附剂IM-GO/TCS用量为0.5g/L,pH=6,温度35℃,Cu^(2+... 以硫脲改性后的壳聚糖(TCS)为印迹单体,氧化石墨烯(GO)为载体,铜离子(Cu^(2+))为模板,在环氧氯丙烷为交联作用下,制备出一种具有Cu^(2+)印迹的GO/TCS微球(IM-GO/TCS)。研究结果表明:当吸附剂IM-GO/TCS用量为0.5g/L,pH=6,温度35℃,Cu^(2+)初始浓度为100mg/L,吸附时间为120min条件下,IM-GO/TCS对Cu^(2+)的吸附量达到146.105mg/g,对Cu^(2+)的选择系数达到9.745,相对分离比达到12.5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氧化石墨烯 离子印迹 选择性
原文传递
壳聚糖改性纳米铁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文鸿 李子奚 +1 位作者 秦冬玲 杨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5-970,共6页
以壳聚糖和Cu为改性组分,采用液相还原、置换两步制备出壳聚糖改性纳米铁铜材料(CS-nZVI/Cu),通过单因素实验法考察壳聚糖添加量、Cu负载量以及合成反应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纳米铁铜材料最佳制备条件为壳聚糖添加量... 以壳聚糖和Cu为改性组分,采用液相还原、置换两步制备出壳聚糖改性纳米铁铜材料(CS-nZVI/Cu),通过单因素实验法考察壳聚糖添加量、Cu负载量以及合成反应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纳米铁铜材料最佳制备条件为壳聚糖添加量1.2 g,Cu负载量5%,合成反应温度20℃。采用该条件下制备的新型硝酸盐还原材料,在反应温度25℃,溶液初始pH为9,填料投加量2 g/L,振荡强度180 r/min条件下,处理100 mg/L硝酸钠模拟废水,反应时间60 min后,去除率达95.04%。通过一系列表征发现,壳聚糖通过Fe与—NH_(2)的络合作用成功包覆了纳米铁铜粒子,形成球形颗粒状的CS-nZVI/Cu,相较于纳米铁铜(nZVI/Cu),CS-nZVI/Cu排布更均一,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NZVI 硝酸盐废水 水处理 性能研究
下载PDF
多孔-亲水性H_(2)TiO_(3)离子筛微球的制备及其对Li^(+)的吸附性能
13
作者 仵档 秦冬玲 +3 位作者 孙朋飞 王亚杰 刘旻霞 杨刚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8-154,共7页
为解决锂离子筛在吸附脱附过程中的粉体易流失、操作不易等问题,本文以聚氯乙烯(PVC)为黏结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对锂离子筛前驱体Li_(2)TiO_(3)进行造粒成型,并用聚乙二醇(PEG)作为造孔剂,用醋酸纤维素(CA)作为亲水性物质对离... 为解决锂离子筛在吸附脱附过程中的粉体易流失、操作不易等问题,本文以聚氯乙烯(PVC)为黏结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对锂离子筛前驱体Li_(2)TiO_(3)进行造粒成型,并用聚乙二醇(PEG)作为造孔剂,用醋酸纤维素(CA)作为亲水性物质对离子筛前驱体微球进行改性,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离子筛前驱体微球进行形貌分析。成型后的离子筛前驱体微球经过酸洗处理后,制备多孔亲水性H_(2)TiO_(3)离子筛微球。考察PEG和CA添加量对离子筛微球的Li^(+)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50 g PVC、1.600 g Li_(2)TiO_(3)、6.6 mL NMP条件下,PEG和CA的优化添加量分别为0.650和0.100 g。多孔亲水性H_(2)TiO_(3)锂离子筛微球对Li+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饱和吸附量为19.62 mg/g,吸附速率常数为0.0442 g/(mg·h);在K^(+)、Na^(+)、Ca^(2+)、Mg^(2+)存在的条件下,离子筛微球对Li^(+)仍具有较大吸附量,镁锂分离系数为202.64;5次循环吸附量维持在14.63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筛 锂离子 PEG CA 盐湖提锂 吸附剂
下载PDF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冬玲 雷冬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7期2088-2089,共2页
关键词 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 二维图像 价值研究 病毒性腮腺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诊断价值 甲状腺炎症
下载PDF
新型三元无磷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超 钱凯 +2 位作者 高丽 秦冬玲 杨刚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5,共6页
以丙烯酸(AA)、顺丁烯二酸酐(MA)、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反应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AA-MA-NVP三元无磷共聚物阻垢剂。以CaCO_3、SrSO_4、BaSO_4的阻垢率为指标,通过矩阵优化多指标正交实验确定... 以丙烯酸(AA)、顺丁烯二酸酐(MA)、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反应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AA-MA-NVP三元无磷共聚物阻垢剂。以CaCO_3、SrSO_4、BaSO_4的阻垢率为指标,通过矩阵优化多指标正交实验确定了聚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通过红外光谱和热质量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对合成的共聚物进行了阻垢性能评价,并与市售阻垢剂AA-MA进行对比。静态阻垢实验表明,当AA-MA-NVP三元共聚物投加量为30 mg/L时,对SrSO_4的阻垢率为86%。当AA-MA-NVP三元共聚物投加量为35 mg/L时,对BaSO_4的阻垢率为58%,高于市售AA-MA。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垢样的形貌变化,表明共聚物对CaCO_3、BaSO_4、SrSO_4有晶格畸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共聚物 阻垢剂 无磷 N-乙烯基吡咯烷酮
下载PDF
酸掺杂原位合成多级孔SAPO34及用于催化甲醇制烯烃反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邵川 王银忠 +1 位作者 秦冬玲 杨刚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0-608,共9页
采用原位合成法,向分子筛合成母液中加入酸,成功制备出表面呈类沙漏形状的多级孔SAPO34分子筛。通过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物理吸附仪(BET)、X线荧光光谱(XRF)、化学吸附仪(NH3TPD)、同步热分析仪(TG)等仪器对分子筛进... 采用原位合成法,向分子筛合成母液中加入酸,成功制备出表面呈类沙漏形状的多级孔SAPO34分子筛。通过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物理吸附仪(BET)、X线荧光光谱(XRF)、化学吸附仪(NH3TPD)、同步热分析仪(TG)等仪器对分子筛进行表征,并将其应用于甲醇制烯烃(MTO)反应中。结果表明:采用酸掺杂原位合成制备得到的多级孔SAPO34分子筛与SAPO34分子筛的拓扑结构(CHA型)相同;多级孔SAPO34分子筛结晶度有所下降,比表面积、孔容有所增加;在活化温度550℃、反应温度450℃、载气流量30 mL/min、甲醇重时空速(WHSV)为2.0 h^(-1)、常压条件下,制备得到的0.5OASAPO34分子筛具有较优的催化性能,其催化寿命为570 min,与SAPO34分子筛原粉相比,提高了210 min,低碳烯烃(乙烯、丙烯)选择性为88.78%,与SAPO34分子筛原粉相比,低碳烯烃选择性基本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法 多孔级SAPO34分子筛 酸掺杂 氢氟酸 乙二酸 甲醇制烯烃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酯阻垢剂的合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亚杰 秦冬玲 杨刚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2-449,共8页
以绿色化学为指导思想,合成一种不含N、P元素的高性能绿色阻垢剂。以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三羟甲基丙烷(TMP)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采用一锅熔融缩聚法合成第二代端羟基超支化聚酯(HBPE—OH)。为提高HBPE—OH改性程度,首次选用... 以绿色化学为指导思想,合成一种不含N、P元素的高性能绿色阻垢剂。以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三羟甲基丙烷(TMP)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采用一锅熔融缩聚法合成第二代端羟基超支化聚酯(HBPE—OH)。为提高HBPE—OH改性程度,首次选用4二甲氨基吡啶(DMAP)作为催化剂,用丁二酸酐(SA)对HBPE—OH进行端基羧酸化改性,得到具有阻垢功能的端羧基超支化聚酯(HBPE—COONa)。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缩聚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羧酸化改性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缩聚反应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140℃,催化剂用量为0.8%;端基羧酸化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70℃,羧酸化程度高达95.4%。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 IR)和核磁共振波普仪(NMR)对HBPE—OH和HBPE—COONa进行表征,表明阻垢剂结构完整,羧酸化程度较高,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CaSO_(4)垢样进行表征,验证了阻垢剂晶格畸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化学 超支化聚酯 羧酸化 阻垢剂
下载PDF
改性分子筛催化果糖脱水制5-羟甲基糠醛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中海 高赛男 +1 位作者 秦冬玲 杨刚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1,共6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Sn、Cu、Fe改性的SAPO 34分子筛,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衍射仪(XRD)、N 2物理吸附、NH 3程序升温脱附(NH 3 TPD)和X线荧光光谱仪(XRF)对改性后的催化剂进行形貌和结构表征。将改性前后的催化剂用于果糖脱水制...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Sn、Cu、Fe改性的SAPO 34分子筛,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衍射仪(XRD)、N 2物理吸附、NH 3程序升温脱附(NH 3 TPD)和X线荧光光谱仪(XRF)对改性后的催化剂进行形貌和结构表征。将改性前后的催化剂用于果糖脱水制5羟甲基糠醛(5 HMF)反应中,考察反应时间、反应介质、催化剂使用量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样品表面聚集了无定形颗粒,结晶度、孔容和酸性有所下降;以Sn SAPO 34作为催化剂,在30 mL二甲基亚砜溶剂中添加0.25 g催化剂、1 g果糖,反应1 h后,转化率可达99.5%,5 HMF的产率为47.7%。在最优条件下将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产率有所下降,经过分离焙烧后再使用,产率可恢复至原来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34分子筛 分子筛改性 果糖脱水 5羟甲基糠醛
下载PDF
以阅读为中心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19
作者 秦冬玲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第2期7-8,共2页
英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认知角度来看,听和读是话语理解,是信息输入能力,说和写是表达思想,是信息输出技能。学习者不仅需要可理解的输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输出来促进外语习得。因此,... 英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认知角度来看,听和读是话语理解,是信息输入能力,说和写是表达思想,是信息输出技能。学习者不仅需要可理解的输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输出来促进外语习得。因此,输出可以促进外语习得,其方式不同于输入,却可以增强输入对外语习得的作用。但没有一定量的目的语的输入,输出难以产生。因此,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英语教学先得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从而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the Para-substituent of the Tridentate Pyridine-based Ru(II) Complex up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in Transfer Hydrogenation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刚 秦冬玲 +1 位作者 高宏飞 徐南平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69-172,共4页
三稳定的 4 代用品基于 pyridine 的钌(II ) 建筑群[RuCl2 (PPh3 ) L ](L = 4-R-2,6-bis (diethylaminomethylene ) pyridine, R = Br, H 或 allyloxy ) 被综合。向到酉同类的从白酒的转移加氢的建筑群的催化活动被调查。在 pyridyl ... 三稳定的 4 代用品基于 pyridine 的钌(II ) 建筑群[RuCl2 (PPh3 ) L ](L = 4-R-2,6-bis (diethylaminomethylene ) pyridine, R = Br, H 或 allyloxy ) 被综合。向到酉同类的从白酒的转移加氢的建筑群的催化活动被调查。在 pyridyl 戒指的帕拉取代者的电子效果被探查,我们发现捐赠电子的组增加了催化活动。结果建议一个捐赠电子的组为连接象 carbosilane dendrimer 那样的催化的钌建筑群和化学上惰性的支持分子可能是优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活性 吡啶基 转移加氢 取代基 钌(Ⅱ)配合物 复合 RU 三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