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通过抑制lncRNA ANRIL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与迁移 被引量:6
1
作者 秦妮娜 陈锴 刘磊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35-337,357,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通过抑制长链非编码RNA-ANRIL(lncRNA ANRIL)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价值。方法:对数生长期的人NSCLC A549细胞分为3组,实验1组与实验2组加入100 μmol、1 000 μmol丙泊酚(溶剂DMSO浓度为5%)100 μL处... 目的:探讨丙泊酚通过抑制长链非编码RNA-ANRIL(lncRNA ANRIL)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价值。方法:对数生长期的人NSCLC A549细胞分为3组,实验1组与实验2组加入100 μmol、1 000 μmol丙泊酚(溶剂DMSO浓度为5%)100 μL处理,对照组加入5% DMSO 100 μL进行处理。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 ANRIL表达。结果:处理后24 h、48 h,实验2组与实验1组的lncRNA ANRIL表达水平、细胞增殖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2组低于实验1组(P<0.05)。实验2组与实验1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2组高于实验1组(P <0.05)。转染48 h后,实验2组与实验1组的迁移距离与过膜细胞数都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实验2组显著少于实验1组(P <0.05)。结论:丙泊酚能通过抑制lncRNA ANRIL的表达,且高浓度的效果更显著,可通过抑制NSCLC细胞增殖与迁移,促进其凋亡,从而发挥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lncRNA ANRIL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3种麻醉方案对斜视矫正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秦妮娜 邹雨霞 陈锴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412-414,共3页
目的比较3种麻醉方案对斜视矫正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0例斜视患儿分成A、B、C组,各30例,均行斜视矫正手术,A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B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麻醉、C组采用常规麻醉。比较3组矫正效果,以及唤醒前10 min(T_0... 目的比较3种麻醉方案对斜视矫正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0例斜视患儿分成A、B、C组,各30例,均行斜视矫正手术,A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B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麻醉、C组采用常规麻醉。比较3组矫正效果,以及唤醒前10 min(T_0)、自主呼吸恢复时(T_1)、唤醒即刻(T_2)、唤醒后10 min(T_3)4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手术时间、矫正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唤醒时间明显短于B、C两组(P<0.05),B组明显短于C组(P<0.05)。C组术中未发生呼吸抑制,A组呼吸抑制发生率较B组显著降低(P<0.05),且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T_0、T_1、T_3时点,3组HR无显著差异(P>0.05);在T_2时点,A、C组HR显著低于B组(P<0.05)。在T_0、T_1时点,3组MAP无显著差异(P>0.05);在T_2、T_3时点,A、C组MAP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斜视患儿矫正术麻醉,可明显缩短唤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斜视 麻醉
下载PDF
麻醉深度监测(BIS)对结直肠癌根治术靶控输注丙泊酚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秦妮娜 邹雨霞 陈锴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3期478-480,共3页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监测(BIS)对结直肠癌根治术靶控输注丙泊酚的调控作用。方法将8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2组麻醉均为丙泊酚靶控输注,研究组同时根据BIS值调整丙泊酚浓度行气管插管及麻醉维持。比较2组麻...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监测(BIS)对结直肠癌根治术靶控输注丙泊酚的调控作用。方法将8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2组麻醉均为丙泊酚靶控输注,研究组同时根据BIS值调整丙泊酚浓度行气管插管及麻醉维持。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T_0)、插管时(T_1)、插管后1 min(T_2)、切皮时(T_3)、术毕(T_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T_0、T_2、T_3时的血浆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2组麻醉后SBP、DBP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HR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在T_1(DBP),T_2、T_3(SBP),T_4(SBP、DBP)的变化较研究组更明显(P<0.05)。2组麻醉后血浆Cor、E、NE水平均持续升高,对照组在T_2(Cor、E、NE)、T_3(Cor、NE)的变化较研究组更明显(P<0.05)。结论根据BIS调节丙泊酚靶控输注浓度能够提供更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及减少应激反应,有利于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丙泊酚 靶控输注 麻醉深度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缓解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秦妮娜 鲍慧 陈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22期2369-2373,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缓解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啶组,各20只。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啶组经侧脑室注射4μl20mM的谷氨酸建立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大鼠模型,右美托咪啶组大...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缓解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啶组,各20只。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啶组经侧脑室注射4μl20mM的谷氨酸建立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大鼠模型,右美托咪啶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400g/kg右美托咪啶,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后24h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二氢乙啶(DHE)法检测海马切片中产生的活性氧(ROS),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测定三组大鼠分离提纯的白细胞内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的吸光度,注射后3h、6h和24h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海马LC3Ⅱ表达,注射后6h、12h和24h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模型组海马细胞质部分中的GST酶活性较正常组低(P<0.05),右美托咪啶组较模型组GST酶活性高(P<0.05)。模型组ROS水平较正常组高,右美托咪啶组ROS水平较模型组下降(P<0.05)。模型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Ⅳ的活性较正常组高,右美托咪啶组活性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啶组的海马LC3Ⅱ在24h内均发生了升高,在6h后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啶组的海马LC3Ⅱ表达下降,模型组在24h时海马LC3Ⅱ的表达下降小于右美托咪啶组的下降(P<0.05)。24h内模型组线粒体膜电位低于正常组,三组的线粒体膜电位在12h时均降低;在6h、12h和24h时模型组膜电位低于正常组,右美托咪啶组膜电位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够通过调节GST酶活性的变化和LC3Ⅱ的表达减轻线粒体内相关酶系统活性损伤,减少线粒体内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Ⅱ、Ⅲ、Ⅳ活性损伤,缓解神经元氧化应激导致的神经元损害和海马区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氧化应激损伤 右美托咪啶 海马区自噬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两种给药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秦妮娜 白伶俐 鲍慧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年第16期72-72,共1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两种给药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表分组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7例,将其分组为A组(n=44例)和B组(n=43例),其中对B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持续泵药麻醉,而A组则采用右美托咪...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两种给药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表分组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7例,将其分组为A组(n=44例)和B组(n=43例),其中对B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持续泵药麻醉,而A组则采用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麻醉,并对两组患者麻醉后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A组经过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4.55%显著低于B组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麻醉在患者手术中的运用,有利于帮助患者减少受到不良反应问题的影响,麻醉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腹腔镜手术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舒芬太尼、芬太尼在小儿耳鼻喉手术中的全身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秦妮娜 白伶俐 鲍慧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0期144-144,共1页
目的探究舒芬太尼、芬太尼在小儿耳鼻喉手术中的全身麻醉效果。方法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小儿耳鼻喉手术的患者113例,对所有患儿均实施术前麻醉工作,将其分组为舒芬太尼组(n=57例)和芬太尼组(n=56例),并对两组患儿的麻... 目的探究舒芬太尼、芬太尼在小儿耳鼻喉手术中的全身麻醉效果。方法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小儿耳鼻喉手术的患者113例,对所有患儿均实施术前麻醉工作,将其分组为舒芬太尼组(n=57例)和芬太尼组(n=56例),并对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舒芬太尼组术后30分钟疼痛评分(1.65±0.89)分显著低于芬太尼组术后30分钟疼痛评分(2.48±1.31)分(P<0.05)。结论对接受耳鼻喉手术的小儿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进行术前麻醉,镇痛效果更为显著,更有利于患儿的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芬太尼 小儿耳鼻喉手术 麻醉效果
下载PDF
紫苏子油对衰老小鼠记忆力和对正常小鼠镇静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亚萍 陈锴 +2 位作者 符兆英 秦妮娜 白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44-1546,共3页
目的探讨紫苏子油对衰老小鼠记忆力的增强作用和对正常小鼠的镇静作用。方法昆明种雌性小鼠,用D-半乳糖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随机分为紫苏子油高、中和低剂量组,每组10只,用Morris水迷宫研究紫苏子油对小鼠记忆力的影响,用光电管法测定... 目的探讨紫苏子油对衰老小鼠记忆力的增强作用和对正常小鼠的镇静作用。方法昆明种雌性小鼠,用D-半乳糖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随机分为紫苏子油高、中和低剂量组,每组10只,用Morris水迷宫研究紫苏子油对小鼠记忆力的影响,用光电管法测定紫苏子油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结果紫苏子油能缩短衰老小鼠水迷宫登台潜伏期,并随用药时间的延长作用逐渐明显。紫苏子油还能减低正常小鼠的自主活动(即有镇静作用),并无耐受现象。紫苏子油还有对抗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作用。结论紫苏子油具有增强衰老小鼠记忆力的作用并对正常小鼠有镇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子油 记忆力 自主活动 衰老
下载PDF
丙泊酚和七氟醚对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锴 张兆伟 秦妮娜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七氟醚对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宫颈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于腹腔镜下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切除手术,对...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七氟醚对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宫颈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于腹腔镜下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切除手术,对照组给予基于丙泊酚的麻醉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丙泊酚和七氟醚的麻醉干预,记录麻醉效果与围手术期免疫反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盆腔器官损伤、尿失禁、尿瘘、淋巴囊肿、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10.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丙泊酚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d的CD_4^+CD_(25)^+T和CD_4^+OX_(40)^+T分别为(5.85±1.33)%和(8.52±3.17)%,对照组为(7.14±1.04)%和(10.43±2.8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也都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丙泊酚和七氟醚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能降低围手术期免疫反应,提高麻醉效果,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七氟醚 子宫切除术 宫颈癌 免疫反应
下载PDF
临床测量颌面部部分解剖距离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彬 吴仲烨 +6 位作者 李玲霞 刘磊 薛鹏 秦妮娜 任斐 陈彬 张兆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8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颌面部部分解剖距离与鼻、口、咽腔解剖结构方面的关联,以便为经鼻气管内插管做前期准备。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气管内麻醉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快速诱导,普通弯喉镜经口明视下测量口咽部解剖距离,麻醉平稳后测量... 目的:探讨颌面部部分解剖距离与鼻、口、咽腔解剖结构方面的关联,以便为经鼻气管内插管做前期准备。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气管内麻醉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快速诱导,普通弯喉镜经口明视下测量口咽部解剖距离,麻醉平稳后测量颌面部部分解剖距离。结果:鼻耳距(BEJ)男女直距分别是10.9、10.2 cm,弧距分别是12.1、11.3 cm;鼻壁距(BBJ)男女分别8.5、8.4 cm;腭壁距(EBJ)男女分别3.0、2.8 cm;杓高度(SGD)头端约0.3~0.4 cm、尾端1.4~1.6 cm;鼻后距(BHJ)男女分别5.4、5.3 cm;孔喉距(KHJ)男女分别是12.4、11.9 cm;杓壁距(SBJ)男女分别是1.5、1.4 cm。孔喉距与鼻耳距的弧距长度相当(P〉0.05);男女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翼根部至耳垂根部的弧线距离大约等于鼻后孔下缘至喉口的距离;按照这一长度和导管前端略翘起塑形导管,形成两个弯曲有利于从下鼻道经鼻后孔拐弯到口咽腔;导管进入咽腔导管头已接近喉口;导管前端略翘起有利于越过杓状软骨间切迹至食道后壁这一“台阶”进入声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测量 颌面部 解剖距离 经鼻气管内插管
下载PDF
μ阿片受体激动剂PL017对内脏痛和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兆伟 秦妮娜 +1 位作者 陈锴 邹雨霞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775-777,共3页
目的探究μ阿片受体激动剂[MePhe3,D-Pro4]morphiceptin (PL017)在外周水平对小鼠内脏痛和末端结肠的调节。方法用醋酸扭体模型评价药物对外周内脏痛的调节。排珠实验评价末端结肠的运动能力。排便实验综合反映药物对大肠、小肠和胃的... 目的探究μ阿片受体激动剂[MePhe3,D-Pro4]morphiceptin (PL017)在外周水平对小鼠内脏痛和末端结肠的调节。方法用醋酸扭体模型评价药物对外周内脏痛的调节。排珠实验评价末端结肠的运动能力。排便实验综合反映药物对大肠、小肠和胃的调节效果。结果(1)皮下注射PL017在扭体模型中表现出显著的剂量依赖性的强效镇痛(ED50=9.76±1.36μg·kg^(-1));(2)拮抗剂组结果表明,PL017的外周镇痛由μ阿片受体介导;(3)抑制排珠和排便的有效剂量远高于其外周镇痛剂量。结论探究了PL017在醋酸扭体模型中的外周镇痛活性;相较于胃肠调节,PL017对内脏痛的镇痛活性更高,提示PL017可能具有一定治疗外周内脏痛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阿片受体激动剂 PL017 扭体实验 结肠排珠 排便
下载PDF
硬-腰联合麻醉腰穿脑脊液引流困难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彬 王晓艳 +4 位作者 段雨杉 秦妮娜 薛鹏 李玲霞 张兆伟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21期22-24,共3页
目的:分析硬-腰联合麻醉腰穿脑脊液引流困难原因和分型。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11月硬-腰联合麻醉,ASA分级Ⅰ~Ⅲ级下腹部以下手术,排除体重过大、脊柱畸形、身高过高和过低者。患者采取侧卧位,选择腰(L)3~4~5椎间隙硬外穿刺。硬外... 目的:分析硬-腰联合麻醉腰穿脑脊液引流困难原因和分型。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11月硬-腰联合麻醉,ASA分级Ⅰ~Ⅲ级下腹部以下手术,排除体重过大、脊柱畸形、身高过高和过低者。患者采取侧卧位,选择腰(L)3~4~5椎间隙硬外穿刺。硬外穿刺针采用Touhy 16G,压力试验应用低阻力注射器。硬-腰联合麻醉穿刺三次均失败病例,改用其他方法穿刺。结果:统计到符合条件的病例3560例,其中产科1698例,妇科1185例,普外科346例,泌尿外科331例;应用正中入路穿刺法(Z)、“把持式”锐角侧入路穿刺法(B)。两种穿刺方法,一次腰穿成功共计3915次例,其中355例为Z方法失败后,改为B方法的病例。腰穿脑脊液引流困难,可以分为完全引流不出脑脊液(Ⅰ型)、脑脊液引流不畅(Ⅱ型)。“把持式”锐角侧入路方法腰穿脑脊液引流困难发生率Ⅰ型2%、Ⅱ型3%,正中入路方法腰穿脑脊液引流困难发生率Ⅰ型12%、Ⅱ型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穿脑脊液引流困难发生率“把持式”锐角侧入路方法较正中入路方法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腰联合麻醉 持续正压 锐角 侧入路 硬膜外腔穿刺术
下载PDF
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胃癌患者全麻气管插管期间的药效对比 被引量:7
12
作者 梁璐 苏保雄 秦妮娜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8期1323-1325,共3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在胃癌患者全麻气管插管期间的药效。方法选取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罗库溴铵组和维库溴铵组,各49例。比较两组气管插管状态,肌松药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 目的观察并比较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在胃癌患者全麻气管插管期间的药效。方法选取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罗库溴铵组和维库溴铵组,各49例。比较两组气管插管状态,肌松药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全麻诱导后,罗库溴铵组气管插管状态优良率(100.00%)显著高于维库溴铵组(81.63%)(P<0.05)。罗库溴铵组肌松效应的平均起效时间显著短于维库溴铵组(P<0.05),而两组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罗库溴铵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维库溴铵组(P<0.05)。结论与维库溴铵相比,罗库溴铵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少,是快速气管插管期间肌松药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库溴铵 维库溴铵 气管插管 肌松效应
下载PDF
氟哌利多用于预防恶心呕吐的硬膜外腔最佳剂量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彬 张二飞 秦妮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7期6592-6593,共2页
目的:探讨氟哌利多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硬膜外腔最佳用量。方法:选择下腹部及下肢的手术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10组,年龄20~60岁,体重45~100 kg,椎管内麻醉,硬膜外腔术后镇痛。观察指标:镇痛、嗜睡、恶心呕吐情况。结果:镇痛都... 目的:探讨氟哌利多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硬膜外腔最佳用量。方法:选择下腹部及下肢的手术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10组,年龄20~60岁,体重45~100 kg,椎管内麻醉,硬膜外腔术后镇痛。观察指标:镇痛、嗜睡、恶心呕吐情况。结果:镇痛都能达到Ⅰ级无痛状态。第4组能保持清醒,无睡意,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例较少。结论:氟哌利多硬膜外腔负荷量2μg/kg、维持量0.2μg/(kg.h)是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利多/投药和剂量 止吐药/投药和剂量 恶心/预防和控制 呕吐/预防和控制 人类
下载PDF
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白伶俐 秦妮娜 马娜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年第18期41-41,共1页
目的探究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的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表分组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83例,并将其分组为单一治疗组(n=41例)和联合治疗组(n=42例),并对两组产妇的止血效果进行对... 目的探究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的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表分组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83例,并将其分组为单一治疗组(n=41例)和联合治疗组(n=42例),并对两组产妇的止血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出血量(233.15±25.06)毫升均显著少于单一治疗组的出血量(298.77±32.45)毫升(P<0.05)。结论选择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止血,患者止血效果显著,有利于母婴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后叶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抗性糊精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秦妮娜 马志花 +4 位作者 张晨一 陆阳 陈立勇 朱志勇 李朝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45,共8页
抗性糊精(resistant dextrin,RD)可调节肠道健康,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影响较大。该研究探讨了RD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急性UC小鼠的保护作用。雄性7周龄C57BL/6 J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 抗性糊精(resistant dextrin,RD)可调节肠道健康,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影响较大。该研究探讨了RD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急性UC小鼠的保护作用。雄性7周龄C57BL/6 J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饮无菌水,10 mL/kg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饮3%DSS水,10 mL/kg生理盐水灌胃)和抗性糊精组(饮3%DSS水,3.25 g/kg RD灌胃),持续7 d,记录小鼠体重、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检测小鼠结肠组织病理、血清炎症因子、结肠黏蛋白2(mucin 2,MUC2)、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和肠道菌群改变。与模型组相比,抗性糊精可显著逆转UC小鼠体重降低、DAI评分升高、结肠缩短、脾脏肿大、血清炎症因子浓度升高和结肠组织炎性浸润(P<0.05),可部分恢复肠道屏障完整性;抗性糊精可降低急性UC小鼠肠道Turicibacter、Oscillospira和Akkermansia菌属的丰度,升高Lactobacillus的丰度。抗性糊精可改善急性结肠炎小鼠的症状,降低血清促炎因子水平和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其潜在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微生物,促进肠道有益菌繁殖、抑制条件致病菌和有害菌过度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糊精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16S rRNA 保护作用
下载PDF
在先兆早产治疗中盐酸利托君、硫酸镁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白伶俐 秦妮娜 马娜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年第19期56-56,66,共2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在先兆早产治疗中盐酸利托君、硫酸镁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院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37例)和治疗组(38例)。常规组给予硫酸镁治疗,治疗组给予盐酸利托君治... 目的分析和探讨在先兆早产治疗中盐酸利托君、硫酸镁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院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37例)和治疗组(38例)。常规组给予硫酸镁治疗,治疗组给予盐酸利托君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常规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有效时间、孕龄延长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较高,产后出血明显较低,经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先兆早产中采用盐酸利托君进行治疗,效果佳,不良反应少,能够有效的延长患者的妊娠时间,属于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利托君 硫酸镁 先兆早产
下载PDF
复合氟哌利多预防盆腔手术后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40例比较
17
作者 胡彬 张二飞 秦妮娜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037-2037,共1页
关键词 氟哌利多 预防 恶心呕吐
原文传递
瑞芬太尼对缺氧复氧所致大鼠脑损伤的保护及对脑组织NAIP和AQP-4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陈锴 熊虹飞 秦妮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23期2476-2480,共5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缺氧复氧所致大鼠脑损伤的保护及对脑组织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NAIP)和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25只,采取四动脉隔断法制作大鼠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成功建模缺氧复氧大鼠21只,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缺氧复氧所致大鼠脑损伤的保护及对脑组织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NAIP)和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25只,采取四动脉隔断法制作大鼠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成功建模缺氧复氧大鼠21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模型组、地佐辛组与瑞芬太尼组,每组7只。瑞芬太尼组给予腹腔注射瑞芬太尼10μg/kg,地佐辛组给予腔注射地佐辛10μg/kg,模型组给予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检测脑组织NAIP和AQP-4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所有大鼠在建模过程中均出现典型的绕池壁现象。地佐辛组与瑞芬太尼组缺氧复氧后1、3、7 d的逃避潜伏期、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瑞芬太尼组也显著低于地佐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与瑞芬太尼组缺氧复氧后1、3、7 d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地佐辛组相比,瑞芬太尼组SOD活性也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与瑞芬太尼组缺氧复氧后7 d的脑组织NAIP和AQP-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瑞芬太尼组高于地佐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在缺氧复氧所致大鼠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脑组织NAIP和AQP-4蛋白的表达,有利于维持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能减轻大鼠的神经功能缺陷,提高大鼠的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瑞芬太尼 缺氧复氧 脑组织 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 水通道蛋白4 保护作用
下载PDF
Hemorphin-4在中枢上水平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和排便的调节
19
作者 张兆伟 秦妮娜 +1 位作者 陈锴 邹雨霞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9期1623-1625,共3页
目的探究阿片样肽hemorphin-4(Tyr-Pro-Trp-Thr)在中枢上水平对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调节及其对小鼠排便的影响。方法 (1)选择昆明系雌性小鼠,通过侧脑室埋管实现中枢给药;(2)热板模型,是测定中枢水平急性痛的经典方法,以"舔后足&qu... 目的探究阿片样肽hemorphin-4(Tyr-Pro-Trp-Thr)在中枢上水平对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调节及其对小鼠排便的影响。方法 (1)选择昆明系雌性小鼠,通过侧脑室埋管实现中枢给药;(2)热板模型,是测定中枢水平急性痛的经典方法,以"舔后足"为痛反应指标;(3)以粪便颗粒数和总干重来评价药物对排便的调节。结果 (1)侧脑室注射hemorphin-4能够剂量依赖性地延迟小鼠舔后足的潜伏期;(2)阿片受体的非选择性拮抗剂naloxone几乎完全阻断hemorphin-4的镇痛作用;(3)hemorphin-4抑制排便所需的剂量远高于它在热板模型中的有效剂量。结论 (1)相较于甩尾模型,hemorphin-4在热板模型中表现出更高的镇痛活性;(2)拮抗剂阻断结果显示,hemorphin-4的镇痛可能是通过激活阿片受体介导;(3)hemorphin-4调节热板法痛阈的活性远高于它调节排便的活性,即hemorphin-4在发挥镇痛时不会导致排便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rphin-4 热板模型 排便实验
下载PDF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单次注药在人流镇痛术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兆伟 邹雨霞 +3 位作者 秦妮娜 陈锴 胡彬 尤浩军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单次注药在人流镇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门诊要求人流镇痛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42例)和对照组(C组42例)。D组入室后,20ug右美托咪定入壶,10min后给予芬太尼0. 05mg和适量丙泊酚维持麻醉深度。C...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单次注药在人流镇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门诊要求人流镇痛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42例)和对照组(C组42例)。D组入室后,20ug右美托咪定入壶,10min后给予芬太尼0. 05mg和适量丙泊酚维持麻醉深度。C组入室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其余方法相同。监测指标:给药前(T0)、右美托咪定给药10min(T_1)、睫毛反射消失时(T_2)、清理宫腔时(T_3)、手术结束时(T_4)、术后15min(T5)、术后30min(T6)的MAP、HR、SPO_2;体动反应和舌后坠发生次数;手术持续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患者自觉舒适度评分。结果 HR:T_1-T5时D组低于C组(T_1-T_4时P <0. 01,T5时P <0. 05);与T0比较,D组T_1-T5均低于T0,术中波动较C组小(P <0. 05)。MAP:T_3,T_4时D组低于C组(P <0. 05),T_2时D组高于C组(P<0. 05);与T0比较术中D组HR、MAP波动较C组低(P <0. 05);丙泊酚总用量、体动反应和舌后坠发生次数D组均低于C组(P <0. 01);停药后苏醒时间和患者自觉舒适度评分D组高于C组(P <0. 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单次注药有利于人流镇痛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呼吸影响小,能减少麻醉药用量,患者自觉舒适度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单次注药 人流镇痛术 静脉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