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rf2在脑出血后血肿清除及脑保护中的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李步德 秦将均 +1 位作者 吴方锦(综述) 王改青(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脑出血(ICH)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脑血管病。出血后形成的血肿是脑出血后脑损害的始动因素,早期有效清除血肿成分对于预防及减轻早期脑出血后脑损伤至关重要。目前针对ICH的临床治疗手段相对有限,近期的临床前试验... 脑出血(ICH)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脑血管病。出血后形成的血肿是脑出血后脑损害的始动因素,早期有效清除血肿成分对于预防及减轻早期脑出血后脑损伤至关重要。目前针对ICH的临床治疗手段相对有限,近期的临床前试验取得了令人兴奋的结果,其中一个引人关注的新靶点是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Nrf2是一种转录因子,可能通过不同通路激活细胞修复机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它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力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本文总结了Nrf2及其激动剂在脑出血后血肿清除及脑保护中的作用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NRF2 Nrf2激动剂 血脂康 血肿清除
下载PDF
^(99)Tc^(m)-异腈氨基葡萄糖SPEC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2
作者 王勤奋 秦将均 +5 位作者 许有忠 卢传刚 李志伟 王平 吴一清 陈丽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6-610,共5页
目的探讨^(99)Tc^(m)-异腈氨基葡萄糖(CN5DG)SPEC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8月三亚中心医院确诊的21例NSCLC,在根治性外科手术前接受^(99)Tc^(m)CN5DG SPECT/CT和强... 目的探讨^(99)Tc^(m)-异腈氨基葡萄糖(CN5DG)SPEC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8月三亚中心医院确诊的21例NSCLC,在根治性外科手术前接受^(99)Tc^(m)CN5DG SPECT/CT和强化CT,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99)Tc^(m)-CN5DG SPECT/CT和强化CT诊断NSCLC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99)T^(cm)-CN5DG SPECT/CT诊断NSCLC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强化CT(84.6%、93.2%、92.1%、64.7%、97.6%比46.2%、84.1%、79.2%、30.0%、91.4%),其中特异度、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9.94,P均<0.05)。^(99)Tc^(m)-CN5DG SPECT/CT诊断NSCLC患者N分期的准确度高于强化CT(81.0%比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99)Tc^(m)-CN5DG SPECT/CT对NSCLC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高于强化CT,可以更好地为NSCLC术前分期、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淋巴结转移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脱氧氨基葡萄糖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纹理分析技术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周脂肪组织的变化
3
作者 邹颖 王波涛 +1 位作者 秦将均 陈志晔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应用纹理分析技术初步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周脂肪组织学的改变。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20例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患者,其中正常组110例,病变组(包含钙化、非钙化及混合斑块)110例,分别对其在冠状动脉三支主干近端... 目的应用纹理分析技术初步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周脂肪组织学的改变。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20例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患者,其中正常组110例,病变组(包含钙化、非钙化及混合斑块)110例,分别对其在冠状动脉三支主干近端(右冠状动脉、左冠前降支、回旋支)多平面重建图像上选取显示靶斑块周围脂肪组织较清晰层面进行纹理特征分析,选取角二阶矩、对比度、自相关、逆差距、熵5个纹理特征参数,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各组之间的纹理特征差异。结果正常组与病变组的5个纹理特征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角二阶矩<0.001,P对比度<0.001,P自相关<0.001,P逆差距<0.001,P熵<0.001),两组间冠周脂肪组织纹理特征存在差异,各纹理参数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ROC曲线证实5个纹理特征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8,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正常组与病变组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的纹理特征不同,纹理特征分析技术可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初步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冠周脂肪组织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纹理分析
下载PDF
冠状动脉斑块性质与冠周脂肪相关性的MRI研究进展
4
作者 吴方锦 秦将均 +7 位作者 王改青 陈娟 覃群 张鸿 刘明 陈祖乔 张宇航 李步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29-234,共6页
因冠状动脉斑块细小且随心脏不停跳动,MR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评估一直是研究的难点之一。最新研究表明,冠周脂肪环境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密切相关。目前新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定量评估冠周脂肪环境变化,有... 因冠状动脉斑块细小且随心脏不停跳动,MR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评估一直是研究的难点之一。最新研究表明,冠周脂肪环境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密切相关。目前新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定量评估冠周脂肪环境变化,有望能有效评估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因此研究冠周脂肪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从冠周脂肪的生物学意义、冠周脂肪评估的比较影像学及其影像学的临床应用等方面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周脂肪 磁共振成像 定量评估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肋骨和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秦将均 伍保忠 +1 位作者 施玉森 涂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肋骨及肋软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55处肋骨及10处肋软骨骨折病例,采用VR、SSD、MIP和MPR(包括曲面重建)技术进行肋骨及肋软骨重建,并与X线胸片(CR/DR)和常规轴位CT图像对照。...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肋骨及肋软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55处肋骨及10处肋软骨骨折病例,采用VR、SSD、MIP和MPR(包括曲面重建)技术进行肋骨及肋软骨重建,并与X线胸片(CR/DR)和常规轴位CT图像对照。结果在64排螺旋CT重建后发现的55处肋骨及10处肋软骨骨折中,X线平片发现肋骨骨折38/55处(69.1%),肋软骨骨折0处;常规轴位CT发现肋骨骨折45/55处(81.8%),肋软骨骨折3/10处(30%);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显示肋骨及肋软骨骨折与常规轴位CT和X线胸片间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64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胸片及常规胸部轴位CT扫描,尤其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将是一种较好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肋骨 肋软骨 骨折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模拟前床突切除术扩大颈内动脉虹吸部的暴露范围 被引量:4
6
作者 秦将均 肖红秀 +3 位作者 涂蓉 周晓陆 覃群 汤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01-803,共3页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在活体个性化模拟前床突切除术扩大颈内动脉虹吸部的暴露范围,提高该区肿瘤切除率,保证手术效果。资料与方法对100例受检者(200侧)在MSCT三维重建图像上模拟眶上锁孔手术入路进行观察,并测量前床突去除前后大...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在活体个性化模拟前床突切除术扩大颈内动脉虹吸部的暴露范围,提高该区肿瘤切除率,保证手术效果。资料与方法对100例受检者(200侧)在MSCT三维重建图像上模拟眶上锁孔手术入路进行观察,并测量前床突去除前后大脑前中动脉分叉处距所观察到的颈内动脉虹吸部最近心点的曲线距离(暴露长度)。结果 100例(200侧)在影像上模拟眶上锁孔手术入路测量前床突去除前后左侧暴露长度分别为(14.3±3.9)mm、(30.5±4.2)mm,右侧分别为(15.9±3.8)mm、(31.8±3.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278、40.513,P<0.001);前床突去除前后左、右侧暴露长度分别增加(16.3±3.6)mm、(15.8±3.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1,P>0.05)。结论 MSCT活体个性化模拟眶上锁孔入路前床突切除术可以有效增加颈内动脉的暴露长度,并扩大鞍区的暴露范围,为该区肿瘤切除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前床突切除术 颈内动脉 颈内动脉虹吸部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脑血管造影术 计算机模拟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秦将均 涂蓉 孙清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858-1861,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64-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64-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其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同时经64-S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拟诊为冠心病的图像资料...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64-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64-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其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同时经64-S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拟诊为冠心病的图像资料。结果39例507个冠状动脉节段中(每位患者分13个节段),64-SCT图像质量1、2、3级分别为185(36.5%)、236(46.5%)、86(16.9%)个节段,其心率范围分别为(62±5)、(66±4)、(75±10)次/min。其中1、2级共421/507(即优良率达83.1%)个节段,能满足临床诊断;而86(86/507,16.9%)个节段因严重钙化51个(51/86,59.3%)或运动伪影35个(35/86,40.7%)无法对管腔进行评价。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为"金标准",64-S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50%狭窄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8%、94.9%、93.3%、88.5%、95.5%。结论64-S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高,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十分准确,可作为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无创性筛查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计算机体层摄影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原文传递
心脏MRI评估心肌梗死存活心肌及其PCI术后心功能转归的相关性 被引量:4
8
作者 秦将均 肖红秀 +4 位作者 高珊 李志伟 覃群 刘明 陈奕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668-672,676,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在评估心肌梗死心肌活性及其PCI术后心功能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12月30例行PCI术后的具有完整临床和影像资料的心肌梗死(MI)患者,并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心脏磁共振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利...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在评估心肌梗死心肌活性及其PCI术后心功能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12月30例行PCI术后的具有完整临床和影像资料的心肌梗死(MI)患者,并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心脏磁共振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利用MRI工作站后处理软件测量左室功能相关参数;PCI术前CMR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EG)的左室透壁程度与其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像的左心室壁运动程度作为判断存活心肌的标准进行对比。结果:30例中共有193个左室节段异常,其中术前CMR-LEG有存活心肌121个,非存活心肌72个;PCI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发现在其术前CMR-LEG发现的193个左室异常节段中有125个节段为存活心肌,68个节段为非存活心肌;二者相比较得出CMR-LEG测定存活心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0%和91.1%。左室壁非存活心肌范围越大,则其室壁运动能力恢复越差,二者呈负相关(r=0.416,P<0.05);CMR-LEG区域首过灌注时间较正常心肌区域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91,P<0.05)。结论:心脏磁共振成像能评估心肌梗死心肌活性,反映存活心肌的范围,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肌活性 心脏功能
下载PDF
肾周间隙内侧边界的螺旋CT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秦将均 巫北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9-692,共4页
目的 探索肾周间隙与腹膜后中线大血管区域之间疾病扩展方式、扩散通路和明确肾周间隙内侧边缘的解剖通连。方法 收集螺旋CT检查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共 2 0 0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 ,其中 2 9例还做了CT增强。常规扫描范围从膈下... 目的 探索肾周间隙与腹膜后中线大血管区域之间疾病扩展方式、扩散通路和明确肾周间隙内侧边缘的解剖通连。方法 收集螺旋CT检查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共 2 0 0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 ,其中 2 9例还做了CT增强。常规扫描范围从膈下至盆腔入口 ,有病变时酌情增加扫描平面。结果 在 2 0 0例中 ,有 5 9例 (2 9 5 % )双侧肾前筋膜 (或肾前筋膜平面 )跨中线相续。其中真正同时累及双侧肾周间隙和中线大血管区域者仅占 18例。结论 肾前筋膜跨中线与对侧同名筋膜在肾门平面以下可有部分相续 ,该平面以上不相续 ,肾周间隙与中线大血管区域之间疾病主要依靠筋膜平面间接扩散。提高对这一区域的解剖结构认识 ,有利于对该区域疾病的定位、定性及扩散通路做一清楚的判断和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解剖 螺旋CT 疾病诊断 肾周间隙内侧边界
下载PDF
肝癌的VEGF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秦将均 柯丽琴 涂蓉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1045-1046,共2页
研究肝癌的血管生成与转移的关系,对控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至关重要。本文简要综述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VEGF和VEGFR与肝癌转移和术后复发关系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 血管生成 肝癌
下载PDF
64-MD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将均 伍保忠 +1 位作者 黄玉勇 涂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532-1535,共4页
目的:探讨64-MD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方法:对临床拟诊为冠状动脉疾患的483例注射对比剂前心律整齐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心电门控扫描,并对影响成像质量的常见因素(心率、呼吸、重建时相的选择和VRT、... 目的:探讨64-MD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方法:对临床拟诊为冠状动脉疾患的483例注射对比剂前心律整齐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心电门控扫描,并对影响成像质量的常见因素(心率、呼吸、重建时相的选择和VRT、MIP、CP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等)进行分析。结果:483例患者中,冠状动脉显示优良者右冠状动脉(RCA)占91.3%,左前降支(LAD)占90.7%,左旋支(LCX)占88.6%。15例因注射对比剂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动过速致冠状动脉显示极差不能满足诊断。结论:64排螺旋CT对心律整齐,注射对比剂后心率≤70次/分的患者,注意克服各种成像质量因素的影响,一般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是无创性筛查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X线 冠状动脉 血管造影
下载PDF
螺旋CT多期增强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秦将均 施玉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526-1528,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胆囊癌的多期增强的螺旋CT表现。结果胆囊癌具有一定的强化特点,表现为动脉期明显高密度,门脉期呈等密度或高密度,延迟期消退不明显,即胆囊癌的3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胆囊癌的多期增强的螺旋CT表现。结果胆囊癌具有一定的强化特点,表现为动脉期明显高密度,门脉期呈等密度或高密度,延迟期消退不明显,即胆囊癌的3期增强强化程度高于正常胆囊壁和肝脏,且强化时值明显延长。结论胆囊癌的SCT多期强化特征对胆囊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多期增强 胆囊癌 CT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将均 涂蓉 施玉森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1131-1133,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6例胃肠道间质瘤双期增强的螺旋CT表现。结果胃肠道间质瘤具有一定的CT特征:⑴双期增强后显示为具有粘膜下肿瘤的特点;⑵肿瘤血供...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6例胃肠道间质瘤双期增强的螺旋CT表现。结果胃肠道间质瘤具有一定的CT特征:⑴双期增强后显示为具有粘膜下肿瘤的特点;⑵肿瘤血供丰富,易发生液化、坏死和囊变,因此肿瘤多呈明显不均匀强化;⑶CT有助于GIST良恶性判断:良性者,肿瘤直径多≤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可见单个坏死灶。下列征象常提示恶性:肿块直径>5cm;肿瘤边缘有分叶;瘤体内有多个小片状坏死或大块坏死;肿瘤的溃疡大而深;肿瘤内可见点状、条状粗乱的肿瘤血管;瘤体内有散在分布的细小钙化点;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结论SCT(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双期增强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良恶性判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瘤 胃肠道 CT 诊断
下载PDF
颈内动脉床突段与眼动脉关系的多层螺旋CT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将均 肖红秀 +3 位作者 涂蓉 周晓陆 覃群 汤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20-1223,共4页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三维重建在活体个性化观察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床突段与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分支的关系。方法观察100例(200侧)受检者薄层轴位和容积再现(...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三维重建在活体个性化观察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床突段与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分支的关系。方法观察100例(200侧)受检者薄层轴位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融合图像上OA的起始位置,并将轴位ICA前半部分分成前内、中、外各1/3等分,分别记录OA起始点所在的位置;常规进行VR重建颅骨,沿眶截骨平面模拟切除颅盖骨,同时分别距前床突左或右外侧缘1 cm处模拟矢状位切除左或右外侧颅骨,并以正中矢状面将其分成左右两部分,于左或右侧分别观察OA与ICA的上下关系。结果 100例(200侧)受检者中,轴位上OA起始于ICA前、中、外1/3各占52.00%(左29.00%,右23.00%)、45.00%(左19.50%,右25.50%)和3.0%(左右各1.50%)。侧位上OA起始于OA段、床突段及其交界处者分别为76.50%(左39.00%,右37.50%)、6.00%(左、右侧各3.00%)、17.50%(左9.00%,右8.50%)。结论 MSCT能清楚地显示前床突、ICA床突段与OA起始部的关系,能为显微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术中磨除前床突提供有用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颈内动脉 前床突 眼动脉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在诊断食道静脉曲张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将均 涂蓉 +3 位作者 巫北海 俞安乐 王正文 伍保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576-1580,共5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门静脉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ortal venography,CTPV)在诊断食道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3月经胃镜证实的80例肝硬化EV的CTPV表现,观察EV的部位、范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门静脉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ortal venography,CTPV)在诊断食道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3月经胃镜证实的80例肝硬化EV的CTPV表现,观察EV的部位、范围、程度、供血血管的类型、胃肾静脉、脾肾静脉的分流情况,并与胃镜进行对比,分析食道静脉曲张的侧枝循环供血特点。结果:80例肝硬化EV患者中,出血组40例,Ⅰ、Ⅱ型39例,重度36例;非出血组40例,Ⅰ~Ⅱ型28例,重度5例;80例EV患者在CTPV中显示率为100.0%;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出血组与非出血组胃左静脉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在CTPV上的范围、程度与胃镜有很好的相关性;其EV的部位分型与其侧支循环的血供特点关系密切。多层螺旋CT能较全面、较准确地显示肝硬化食道胃静脉曲张的侧枝循环建立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较丰富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 门静脉成像 食道胃静脉曲张 诊断
下载PDF
联合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和VEGF含量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将均 覃西 +2 位作者 涂蓉 柯丽琴 施玉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88-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和VEGF的含量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例肝癌患者和20例正常体检者的血清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及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AFP和VEGF的含量。结果:肝癌患者中,血清AFP阴性者与正常对照组无显...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和VEGF的含量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例肝癌患者和20例正常体检者的血清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及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AFP和VEGF的含量。结果:肝癌患者中,血清AFP阴性者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FP阳性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癌组血清VEG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癌患者中,血清AFP阳性率为60%,血清VEGF的阳性率为75%,两者联合应用时的阳性率为85%。结论:联合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和VEGF的含量,可提高肝癌的检出率,特别是对于AFP阴性的肝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甲胎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清
下载PDF
心电门控模式下能谱扫描和传统扫描CT值与碘对比剂浓度相关性的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秦将均 覃群 +6 位作者 孟思 刘明 周晓陆 万象新 李志伟 陈奕男 夏黎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评价在心电门控模式下能谱扫描和传统扫描CT值与碘对比剂浓度的关系。方法:使用能谱CT对不同浓度的碘对比剂(0~40mg/mL)分别在心脏能谱模式、心脏非能谱模式、胸部能谱模式、胸部非能谱模式进行扫描,对各模式下各能级图像(40~140K... 目的:评价在心电门控模式下能谱扫描和传统扫描CT值与碘对比剂浓度的关系。方法:使用能谱CT对不同浓度的碘对比剂(0~40mg/mL)分别在心脏能谱模式、心脏非能谱模式、胸部能谱模式、胸部非能谱模式进行扫描,对各模式下各能级图像(40~140KeV,间隔10KeV)及传统非能谱扫描图像(80、100、120、140kV)CT值进行测量,分析CT值与碘对比剂浓度的关系。结果:四种扫描模式下,CT值和碘对比剂浓度均呈线性关系。对能谱模式、非能谱模式的R^2值进行配对秩和检验(P=0.112>0.05),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四种不同扫描模式的R^2值进行非参数秩和检验(χ2=3.6,P=0.308>0.05),说明四种不同扫描模式的R^2值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但能谱模式的R^2均值(R^2=0.99953)高于非能谱模式(R^2=0.99940),心脏能谱模式(R^2=0.99972)略高于胸部能谱模式(R^2=0.99934)。结论:能谱扫描模式下心脏模式和非心脏模式的CT值和碘对比剂浓度均呈高度线性相关,可以用于CT值的定量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对比剂
下载PDF
以图像和问题为中心的影像学教学法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将均 肖红秀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放射学信息系统 教育 医学 本科 教学
下载PDF
肝癌的螺旋CT多期增强表现与血清中VEGF表达的关系
19
作者 秦将均 涂蓉 +2 位作者 覃西 伍保忠 黄玉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83-287,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的螺旋CT(spiralCT,SCT)多期强化特征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含量的关系。方法:对20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的SCT三期强化特征,如肿瘤大小、包膜、侵袭危险性和强化类型... 目的:探讨肝癌的螺旋CT(spiralCT,SCT)多期强化特征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含量的关系。方法:对20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的SCT三期强化特征,如肿瘤大小、包膜、侵袭危险性和强化类型等进行分析;用ELISA法检测各患者血清中VEGF的含量,并同2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肝癌组血清VEG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VEGF的总阳性率为75%。血清VEGF的表达与肝癌强化特征、包膜完整性均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与肝癌的大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癌增强动脉期的明显均匀强化组的血清VEGF阳性率明显高于中等环形强化组和轻度或无强化组(P<0.05)。结论:肝癌的SCT多期强化特征与血清中VEGF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观测能提高对肝癌侵袭和转移评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SCT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清
下载PDF
甲状腺癌30例螺旋CT特点分析
20
作者 秦将均 涂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癌 CT特点 甲状腺肿瘤 影像学特点 周围组织 淋巴结转 临床诊断 病理证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