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1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心电图QT间期延长的科室分布及病因
1
作者 张芹 王竸婧 +6 位作者 赵耀 曹城玮 王倩 程梓萌 蒙绪良 黄新苗 秦永文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0-375,共6页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的科室分布及病因。方法入选2019年1月30日至2022年7月27日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心电图检查且诊断为长QT间期(校正QT间期≥500 ms)的患者61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分析所在...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的科室分布及病因。方法入选2019年1月30日至2022年7月27日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心电图检查且诊断为长QT间期(校正QT间期≥500 ms)的患者61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分析所在科室及引起QT间期延长的病因。结果61例QT间期延长住院患者中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分别占50.8%(31例)、45.9%(28例)、23.0%(14例)和8.2%(5例)。QT间期延长患者的住院科室主要集中在急诊科(45.9%,28例)和心血管内科(31.1%,19例)。QT间期延长的病因主要为药物(44.3%,27例)、冠心病(26.2%,16例)及电解质紊乱(24.6%,15例)。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中,常见的药物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抗生素(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及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等。61例QT间期延长住院患者中,有3例(4.9%)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6例(9.8%)住院期间死亡。结论住院患者中,QT间期延长多见于急诊科和心血管内科,绝大多数为获得性QT间期延长,常见的病因包括药物、冠心病及电解质紊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QT间期延长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抗心律失常药
原文传递
超声漏诊的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残余分流并发溶血1例报告
2
作者 陈乾 张莎 +3 位作者 白元 许旭东 赵仙先 秦永文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0-532,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78岁,因“发现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3年,劳累后头晕胸闷1年”于2020年8月9日收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3年前健康体检时心脏超声发现VSD,无不适主诉。1年前劳累后出现头... 1病例资料患者男,78岁,因“发现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3年,劳累后头晕胸闷1年”于2020年8月9日收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3年前健康体检时心脏超声发现VSD,无不适主诉。1年前劳累后出现头晕、胸闷,休息后可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残余分流 溶血 心脏超声
原文传递
经静脉旋转联合圈套推顶法拔除心脏再同步化除颤电极
3
作者 汤学超 王飞宇 +1 位作者 白元 秦永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近年来,随着起搏除颤系统的广泛应用,因感染、电极破损、起搏器升级等原因导致的废用电极需要拔除的情况也明显增加[1]。常用的电极拔除方法有单纯牵引法、牵引结合反推顶拔除法、非动力或动力辅助工具拔除法等[2]。使用机械扩张鞘、激... 近年来,随着起搏除颤系统的广泛应用,因感染、电极破损、起搏器升级等原因导致的废用电极需要拔除的情况也明显增加[1]。常用的电极拔除方法有单纯牵引法、牵引结合反推顶拔除法、非动力或动力辅助工具拔除法等[2]。使用机械扩张鞘、激光鞘、分离鞘等工具,虽然提高了电极导线拔除成功率,但是费用昂贵[3]。长海医院近20年采用旋转联合圈套和推顶法拔除起搏器电极导线200余条,初步统计该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手术费较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植入装置 感染 电极导线拔除
下载PDF
左心耳封堵之并发症——不可回避的风险
4
作者 汤学超 张芝 秦永文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心房颤动为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血栓的形成及脱落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是房颤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左心耳封堵术已逐渐成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预防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有望发展成为抗凝治疗的合理替代方案。然而左心耳封堵术合并... 心房颤动为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血栓的形成及脱落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是房颤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左心耳封堵术已逐渐成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预防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有望发展成为抗凝治疗的合理替代方案。然而左心耳封堵术合并相关的并发症,如心包积液、残余漏、器械相关血栓及栓塞并发症等。如何保证操作安全,降低相关的并发症,一直是临床关注和需要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左心耳封堵术相关的并发症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 卒中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安全性和疗效评价 被引量:38
5
作者 秦永文 赵仙先 +3 位作者 吴弘 郑兴 丁继军 曹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312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膜周部VSD患者,男144例,女168例,年龄2-65岁,平均(16.44±9.09)岁。超声测量VSD直径2-15 mm,平均(5.08±2.79)mm。应用7F-10F输送鞘管从右... 目的:评价国产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312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膜周部VSD患者,男144例,女168例,年龄2-65岁,平均(16.44±9.09)岁。超声测量VSD直径2-15 mm,平均(5.08±2.79)mm。应用7F-10F输送鞘管从右心系统送入封堵器。在超声和X线指导下放置封堵器。术后连续心电监护5天。出院前,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定期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 结果:312例中302例患者封堵成功,成功率96.79%。左心室造影测量的VSD直径2-20 mm,平均(4.96±2.67)mm。封堵器直径为4-20 mm,平均(7.09±3.60)mm。X线透视时间5-60 min,平均(14.92±8.09)min,操作时间30-160 min,平均(55.67±7.25)min。随访1个月至3年期间,未发生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栓塞等并发症。 结论:国产VSD封堵器经导管封堵膜部VSD使用安全,操作简便,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VSD 疗效评价 心电图 患者 并发症 术后 结论 指导 直径
下载PDF
嵴内型和肺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的经导管封堵治疗 被引量:24
6
作者 秦永文 赵仙先 +4 位作者 吴弘 王尔松 郑兴 丁继军 曹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486-489,共4页
目的 评价应用国产偏心型室间隔缺损 (VSD)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嵴内型 (IVSD)和肺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 (SV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 8例VSD患者 ,其中IVSD 2 2例 ,SVSD 6例。封堵器由 2个圆形盘片和连接腰组成 ,腰部长 2mm ,两侧盘... 目的 评价应用国产偏心型室间隔缺损 (VSD)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嵴内型 (IVSD)和肺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 (SV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 8例VSD患者 ,其中IVSD 2 2例 ,SVSD 6例。封堵器由 2个圆形盘片和连接腰组成 ,腰部长 2mm ,两侧盘片呈不对称型 ,左心室侧的盘片呈偏心型 ,靠主动脉侧的边缘为 0mm ,与其相对的边缘为 6mm ,右心室的盘片比腰部直径大 4mm。在X线透视和经胸超声引导下 ,经 7~ 10F鞘管通过股静脉途径放置封堵器。结果 左心室造影测量的缺损直径 2~ 12mm ,平均(4 .4 5± 1.93)mm。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 0~ 1mm ,平均 (0 .35± 0 .5 )mm。 2 2例IVSSD患者封堵全部成功 ,6例SVSD中 4例封堵治疗成功 ,1例合并微量主动脉瓣返流。 2例因缺损大而放弃封堵治疗。未发生其他并发症。X线曝光时间 9~ 4 0min ,平均 (14 .1± 5 .2 )min ,操作时间 4 0~ 15 0min ,平均 (5 9.8± 17.8)mm。结论 国产偏心型VSD封堵器可以成功封堵IVSD和部分SVSD ,近期疗效佳 ,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封堵器 肺动脉瓣 室间隔缺损 VSD 经导管封堵 患者 并发症 腰部 随访观察
下载PDF
自制封堵器闭合膜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4
7
作者 秦永文 赵仙先 +2 位作者 郑兴 丁继军 曹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 评价应用自制双盘形室间隔缺损 (VSD)封堵器闭合膜部VSD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196例先天性心脏病膜部VSD患者 ,左心室造影测量VSD直径 3~ 17mm ,平均 (4 .76± 2 .96 )mm。应用 7~ 10F输送鞘管从右心系统送入双盘形... 目的 评价应用自制双盘形室间隔缺损 (VSD)封堵器闭合膜部VSD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196例先天性心脏病膜部VSD患者 ,左心室造影测量VSD直径 3~ 17mm ,平均 (4 .76± 2 .96 )mm。应用 7~ 10F输送鞘管从右心系统送入双盘形封堵器。封堵器直径为 4~ 2 0mm ,平均(6 .6 8± 2 .76 )mm ,封堵后 15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波检查 ,观察封堵的即刻效果。术后连续心电监护 5d。出院前 ,术后 1、6个月和 1年定期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196例中 191例患者封堵成功 ,成功率 97.4 %。未成功的 5例中 ,3例因导管未能通过VSD处 ,2例因封堵器放置后影响主动脉瓣关闭 ,而放弃封堵治疗。 180例术后 15min左心室造影、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完全封堵 ,11例术后即刻造影示少量分流 ,1个月后超声复查 ,8例完全封堵 ,其余 3例仍存在微量分流。并发右房室瓣少量返流 3例。术中并发短暂的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为 5和 12例 ,2例并发一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封堵器放置后 2例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随访期间未恢复。 4例示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周后恢复。封堵器放置后脱落 1例 ,经圈套器取出 ,并完成封堵治疗。合并房间隔缺损 4例、动脉导管未闭 2例 ,同时成功封堵。X线透视时间 5~ 6 0mi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封堵器 膜部室间隔缺损 VSD 心导管插入术 封堵器
下载PDF
自制封堵器经导管闭合膜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秦永文 赵仙先 +4 位作者 徐荣良 郑兴 丁继军 曹江 毛红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57-859,共3页
目的 :探讨用自制双盘状室间隔缺损 (室缺 )封堵器经导管闭合膜部室缺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6例先天性心脏病膜部室缺患者 ,男、女各 3例 ,年龄 6~ 2 2 (14 .0± 5 .6 )岁 ,均经体检、心脏超声和左心室造影确诊。用 7F输送鞘... 目的 :探讨用自制双盘状室间隔缺损 (室缺 )封堵器经导管闭合膜部室缺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6例先天性心脏病膜部室缺患者 ,男、女各 3例 ,年龄 6~ 2 2 (14 .0± 5 .6 )岁 ,均经体检、心脏超声和左心室造影确诊。用 7F输送鞘管从右心系统送入自制双盘状封堵器 ,封堵后 10 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波检查 ,观察封堵的即刻效果。术后连续心电监护 5 d。 结果 :左心室造影测量室缺直径 3~ 5 (3.6 7± 0 .82 ) m m,所用封堵器直径为 6~ 10 (7.5± 1.38) mm ,6例患者封堵均获成功。术后左心室造影、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无残余分流 ,心电监护无心律失常发生。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堵器 经导管闭合 膜部室间隔缺损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成角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秦永文 赵仙先 +3 位作者 吴弘 郑兴 丁继军 胡建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 评价应用成角动脉导管未闭 (PDA)封堵器经导管闭合PDA的疗效。方法  9例PDA患者 ,未闭导管最小直径 3~ 10mm ,平均 (5 .8± 1.9)mm。应用 6~ 9F长鞘管输送封堵器封堵PDA。结果  9例患者均获成功。植入封堵器腰部直径 5~ ... 目的 评价应用成角动脉导管未闭 (PDA)封堵器经导管闭合PDA的疗效。方法  9例PDA患者 ,未闭导管最小直径 3~ 10mm ,平均 (5 .8± 1.9)mm。应用 6~ 9F长鞘管输送封堵器封堵PDA。结果  9例患者均获成功。植入封堵器腰部直径 5~ 14mm ,平均 (9.7± 2 .9)mm。 9例术后即刻主动脉造影显示无分流。全部病例术后 1周心脏多普勒超声显示PDA完全堵塞。无并发症。结论 成角PDA封堵器治疗PDA使用安全 ,疗效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角动脉导管未闭 封堵器 PDA 并发症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应用自制封堵器经导管闭合膜部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37
10
作者 秦永文 赵仙先 +5 位作者 李卫萍 郑兴 丁继军 徐荣良 曹江 毛红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30-131,共2页
关键词 封堵器 经导管闭合 膜部空间隔缺损
下载PDF
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0
11
作者 秦永文 吴弘 +3 位作者 赵仙先 丁继军 郑兴 曹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评价应用自行研制的细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先心病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患者41例,年龄2~60岁,平均(18±11)岁。术前超声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3~12mm,平均(5.39±... 目的 评价应用自行研制的细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先心病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患者41例,年龄2~60岁,平均(18±11)岁。术前超声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3~12mm,平均(5.39±2.11)mm。应用7~10F输送鞘管从右心系统送入细腰型封堵器。封堵后15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波检查,观察封堵的即刻效果。术后连续心电监护7d。出院前、术后l、6个月和1年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结果4l例患者均封堵成功。左心室造影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2.0~10.8mm,平均(5.04±1.71)mm。所用封堵器腰部直径为4~12mm,平均(7.27±2.30)mm。37例患者术后15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无残余分流,4例示微量残余分流,1个月后复查经胸心脏超声,3例残余分流消失,1例仍存在微量残余分流。封堵器放置后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左前分支阻滞1例,随访期间未恢复,并发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心电监护示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1周后恢复。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同期成功封堵。X线透视时间8~50min,平均(13.60±5.14)min,操作时间30~150min,平均(66.14±20.70)min。随访1~17个月,无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栓塞和溶血等并发症。结论应用细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部瘤型室问隔缺损疗效可靠,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弥补了以往封堵器在封堵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方面的不足,该封堵器的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膜部瘤 心导管插入术 封堵器
下载PDF
应用国产封堵器闭合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 被引量:7
12
作者 秦永文 赵仙先 +3 位作者 吴弘 丁继军 曹江 郑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516-519,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11例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缺损术后残余漏直径为3~9mm,平均(5.82±2.09)mm。经股静脉通过6~9F鞘管送入封堵器,在X线透视和超声引导下完成操作...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11例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缺损术后残余漏直径为3~9mm,平均(5.82±2.09)mm。经股静脉通过6~9F鞘管送入封堵器,在X线透视和超声引导下完成操作。结果左心室造影8例为膜部瘤型,3例为漏斗型。造影显示单出口6例,多出口5例,缺损口直径3~9mm,平均(6.09±1.58)mm。应用封堵器直径(8~12)mm。10例患者应用1个封堵器完全封堵。1例残余漏有4个漏口,应用2个封堵器后仍有少量残余分流。升主动脉造影均无主动脉瓣返流。1例术后第3天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应用氢化可的松治疗2周后完全恢复。术中X线透视时间8~30min,平均(16.91±4.23)min。术后随访1个月~4年,1例残余分流仍存在。全部患者无血栓栓塞、溶血、感染性心内膜炎,无封堵器移位,无主动脉瓣反流等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疗效可靠,操作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残余分流 封堵器 镍钛合金
下载PDF
经导管闭合房间隔缺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秦永文 丁继军 +5 位作者 胡健强 赵仙先 曹江 边长勇 陈少萍 毛红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 评价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心房间隔缺损 (ASD)的疗效。方法  11例患者中男 3例 ,女 8例 ,年龄 4~ 46岁 (平均 2 5岁 )。术前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房间隔缺损直径为 12~ 2 8mm ,平均 (18.5± 6 .1)mm。... 目的 评价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心房间隔缺损 (ASD)的疗效。方法  11例患者中男 3例 ,女 8例 ,年龄 4~ 46岁 (平均 2 5岁 )。术前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房间隔缺损直径为 12~ 2 8mm ,平均 (18.5± 6 .1)mm。在透视及经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闭合ASD。结果  11例ASD直径的球囊测量值为 (2 5 .2± 8.3)mm(15~ 36mm) ,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 (2 5 .4± 7.7)mm(15~ 36mm)。 11例封堵器置入均获得成功 ,术中无并发症。 2例术后即刻超声检查显示微量残余分流。术后 1周复查均无分流。结论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房间隔缺损 封堵器 治疗
下载PDF
应用国产双盘状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三例报告 被引量:8
14
作者 秦永文 胡建强 +1 位作者 赵仙先 毛红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96-496,共1页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双盘状封堵器 治疗
下载PDF
应用国产蘑菇伞形封堵器治疗未闭动脉导管二例报告 被引量:8
15
作者 秦永文 胡建强 +1 位作者 赵仙先 毛红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95-496,共2页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蘑菇伞形封堵器 治疗
下载PDF
自制镍钛合金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秦永文 胡建强 赵仙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38-1040,共3页
目的 :观察自制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植入动物体内后的组织学反应。方法 :选用杂种猪 6只 ,体质量 15~ 2 0 kg。应用硫喷妥钠静脉麻醉 ,开胸暴露心脏 ,在右心室近心尖处穿刺右心室壁、室间隔 ,通过 10 F鞘管将自制镍钛合金室间隔缺损封堵... 目的 :观察自制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植入动物体内后的组织学反应。方法 :选用杂种猪 6只 ,体质量 15~ 2 0 kg。应用硫喷妥钠静脉麻醉 ,开胸暴露心脏 ,在右心室近心尖处穿刺右心室壁、室间隔 ,通过 10 F鞘管将自制镍钛合金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置入室间隔处。观察 45~ 12 0 d。结果 :6只猪中 1只因术中出血死亡 ,另 1只猪术后 8h死亡 ;4只猪存活。术后 45 d和 6 0d各处死 1只猪 ,12 0 d处死 2只 ,大体标本显示封堵器表面覆盖一层新生内膜 ,光镜观察新生内膜表面为一单层扁平细胞所覆盖。在早期 ,封堵器植入处有炎症细胞浸润 ;后期炎症反应消失 ,为纤维组织所代替 ,表现为组织损伤后的修复过程。肺、肝脏、脾脏、肾脏、大小肠无血栓栓塞现象。 结论 :自制镍钛合金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合金 室间隔缺损 封堵器 生物相容性材料
下载PDF
应用自制蘑菇伞形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56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秦永文 赵仙先 +5 位作者 丁继军 胡建强 郑兴 曹江 陈凌 毛红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63-565,共3页
目的 评价自制蘑菇伞形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即刻及早期疗效。方法  5 6例患者 ,男 10例 ,女 46例 ,平均年龄为 (2 3± 18)岁。PDA最小直径为 (5 .5 4± 2 .96)mm。应用F6~F8长鞘管通过股静脉输送封堵器。结果  ... 目的 评价自制蘑菇伞形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即刻及早期疗效。方法  5 6例患者 ,男 10例 ,女 46例 ,平均年龄为 (2 3± 18)岁。PDA最小直径为 (5 .5 4± 2 .96)mm。应用F6~F8长鞘管通过股静脉输送封堵器。结果  5 6例患者均获成功。 45例术后 10min主动脉造影显示PDA完全堵塞 ,另 11例在术后1周超声检查示无残余分流。全部患者均无并发症。结论 应用自制封堵器治疗PDA操作简便 ,使用安全 ,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伞形封堵器 动脉导管未闭 PDA 即刻疗效 早期疗效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秦永文 丁仲如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8期563-566,共4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球囊房隔造口术 血管狭窄扩张成形术
下载PDF
蘑菇伞状未闭动脉导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永文 丁继军 +5 位作者 胡建强 赵仙先 曹江 陈凌 郑兴 毛红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 评价应用蘑菇伞状动脉导管封堵器 (ADO)经导管闭塞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即刻和早期疗效。方法  2 2例病人 ,男 7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2 1(3~ 6 5 )岁。PDA平均最小直径为 5 .6 1(2~ 9)mm。应用F6~F7长鞘管经静脉系统输送AD... 目的 评价应用蘑菇伞状动脉导管封堵器 (ADO)经导管闭塞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即刻和早期疗效。方法  2 2例病人 ,男 7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2 1(3~ 6 5 )岁。PDA平均最小直径为 5 .6 1(2~ 9)mm。应用F6~F7长鞘管经静脉系统输送ADO。结果  2 2例病人均获成功。 13例术后即刻主动脉造影显示PDA完全堵塞。所有病人术后 1周心脏多普勒超声显示PDA完全堵塞 ,无并发症。结论 蘑菇伞状ADO经导管封堵术是治疗PDA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导管插入术 封堵器 蘑菇伞状 临床应用 ADO PDA
下载PDF
应用Amplatzer补片经导管闭合大型房间隔缺损一例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秦永文 丁继军 +2 位作者 陈少萍 胡建强 毛红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0-280,283,共2页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Amplatzer补片 经导管修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