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血压管理与预后关系的一项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煜 秦永明 +1 位作者 郭传军 吴晓飞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3-186,190,共5页
目的 分析在急性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患者中进行早期积极的血压管理对患者的血压变化、血肿控制和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1月—12月急诊入住蚌埠三院急诊内科及EICU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 分析在急性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患者中进行早期积极的血压管理对患者的血压变化、血肿控制和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1月—12月急诊入住蚌埠三院急诊内科及EICU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根据血压水平缓慢降压,即24 h内收缩压(SBP)控制在180 mmHg以内;2021年1月—12月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强化降压,持续泵入药物乌拉地尔,要求24 h SBP控制在130~140 mmHg。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化、血肿控制情况和发病90 d后的功能恢复(改良的Rankin量表)和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 Index)。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血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BP在用药10 min、用药60 min均下降,且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20 min和用药24 h时差异比较明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舒张压(DBP)在用药60 min、用药120 min和用药24 h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90 d预后良好的人数(27人)高于对照组(24人),预后不良的人数(12人)少于对照组(15人),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使用乌拉地尔进行强化降压(SBP130~140 mmHg),可以达到控制血压和减缓血肿扩大的效果,但对患者的生存率及长期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乌拉地尔 强化降压 血肿扩大 预后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两种类型引流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梦婷 程将 秦永明 《淮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两种类型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某院急诊内科行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患者2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放置引流管类型不同将其分为猪尾导管组(n=102)与中心静脉导管...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两种类型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某院急诊内科行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患者2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放置引流管类型不同将其分为猪尾导管组(n=102)与中心静脉导管组(n=100)。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总引流量、住院时间)、胸腔积液总体治疗有效率、分隔型胸腔积液治疗有效率及置管成功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猪尾导管组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5.97±1.58)d、(10.07±4.38)d]短于中心静脉导管组[(8.05±2.03)d、(12.35±5.24)d],总引流量[(2706.299±329.56)mL]多于中心静脉导管组[(2326.53±291.31)mL],胸腔积液总体治疗有效率(92.15%)高于中心静脉导管组(83.0%),分隔型胸腔积液治疗有效率(91.8%)高于中心静脉导管组(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猪尾导管置管引流胸腔积液与中心静脉导管比较,具有引流时间短、引流量大、住院时间短、疗效好等优点,是胸腔积液引流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超声引导 介入性
下载PDF
串联布局飞行器级间冷分离气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秦永明 田晓虎 +1 位作者 董金刚 张江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3,共6页
针对串联布局飞行器级间采用冷分离模式时的气动问题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典型亚声速、超声速下级间夹角为零时,两级气动特性随级间距离以及迎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级间距离范围内,两级相互干扰未被隔绝,两级的轴向力系数... 针对串联布局飞行器级间采用冷分离模式时的气动问题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典型亚声速、超声速下级间夹角为零时,两级气动特性随级间距离以及迎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级间距离范围内,两级相互干扰未被隔绝,两级的轴向力系数变化规律与马赫数、级间距离和迎角有关;二级法向力系数CN基本不受级间距离影响,而在迎角较大的情况下一级CN会随级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布局 级间分离 气动特性 风洞试验
下载PDF
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风洞标定试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秦永明 张春 董金刚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8-492,共5页
首先分析了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Flush Airdata Sensing,FADS)系统的空气动力学模型,对于钝头布局的FADS系统,风洞试验需对迎角误差、侧滑角误差以及形压系数进行标定;对于锥形或非规则布局的FADS系统,空气动力学模型还需要通过风洞试验... 首先分析了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Flush Airdata Sensing,FADS)系统的空气动力学模型,对于钝头布局的FADS系统,风洞试验需对迎角误差、侧滑角误差以及形压系数进行标定;对于锥形或非规则布局的FADS系统,空气动力学模型还需要通过风洞试验或飞行试验确定。选取锥形头部模型为试验对象在FD-06风洞中进行超声速试验,模型表面压力分布趋势合理可靠,试验表明:可使用纵平面的对称测压点压力差值解算迎角,使用水平面的对称测压点压力差值解算侧滑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 大气数据传感系统 标定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机载导弹折叠舵展开气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秦永明 蔡琛芳 董金刚 《航空兵器》 2013年第5期3-6,共4页
针对采用折叠舵的机载导弹发射后,舵面从折叠到展开过程中不同展开角下外翼面的气动特性特别是折叠轴扭矩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展开角、来流马赫数、侧滑角对外翼面气动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展开角的增加,外翼面气动力以及折叠轴扭... 针对采用折叠舵的机载导弹发射后,舵面从折叠到展开过程中不同展开角下外翼面的气动特性特别是折叠轴扭矩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展开角、来流马赫数、侧滑角对外翼面气动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展开角的增加,外翼面气动力以及折叠轴扭矩均有不同程度增加;马赫数对外翼面的力及扭矩影响不大;随着侧滑角增加,外翼面受力及扭矩逐渐增加,增量与展开角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导弹 折叠舵 气动特性 展开角 法向力 扭矩 天平
下载PDF
无翼/舵布局导弹小载荷滚转力矩测量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秦永明 田晓虎 董金刚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51,共4页
为准确测量无翼/舵布局导弹由于安装电缆罩等凸起物所产生的小载荷滚转力矩,并给布局选型和姿态控制提供依据,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风洞试验的高精度滚转力矩测量技术,利用机械轴承支撑试验模型,承受除滚转力矩外的其它载荷,专门设计了"... 为准确测量无翼/舵布局导弹由于安装电缆罩等凸起物所产生的小载荷滚转力矩,并给布局选型和姿态控制提供依据,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风洞试验的高精度滚转力矩测量技术,利用机械轴承支撑试验模型,承受除滚转力矩外的其它载荷,专门设计了"米"字梁结构的高精度单分量天平测量滚转力矩,并利用自动滚转尾支撑机构获得模型不同滚转角下的滚转力矩。风洞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与常规天平测量技术相比,滚转力矩测量精度大大提高,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小滚转力矩 风洞试验
下载PDF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秦永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疗效。方法:将65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3例,... 目的:探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疗效。方法:将65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吸氧、抗感染、静脉氨茶碱及对症等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对照组单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对两组患者用药7—10天后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变化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相比PaO2、PaCO2、FEV1%均有显著改善(P〈0.01),两组问各对应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68.8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对AECOPD能迅速缓解病情,改善肺功能,是治疗AECOPD的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布地奈德 硫酸特布他林 雾化吸入
下载PDF
重叠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秦永明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研究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性。方法对23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及25例OSAHS患者颈围、体重指数、肺功能、血氧饱和度及多导睡眠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重叠综合征患者觉醒次数增加,入睡潜伏期缩短,睡眠呼吸暂停时间长,夜间低氧血症明显。... 目的研究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性。方法对23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及25例OSAHS患者颈围、体重指数、肺功能、血氧饱和度及多导睡眠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重叠综合征患者觉醒次数增加,入睡潜伏期缩短,睡眠呼吸暂停时间长,夜间低氧血症明显。结论重叠综合征患者较OSAHS患者引起睡眠呼吸障碍更为明显,有严重的与睡眠有关的低氧血症,危害性大,须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下载PDF
D-二聚体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及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秦永明 刘伟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141-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48例患者,在入院治疗前对D-二聚体进行检测,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D-二聚体含量与CURB-65系统评分等级的差异;比较治疗后生存组和死亡组及不同CURB-6... 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48例患者,在入院治疗前对D-二聚体进行检测,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D-二聚体含量与CURB-65系统评分等级的差异;比较治疗后生存组和死亡组及不同CURB-65系统评分等级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变化,分析CAP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根据CURB-65系统评分结果,48例CAP患者中重症患者10例,非重症患者38例;非重症CAP患者D-二聚体浓度为(1558±617)ng/m L,重症CAP患者D-二聚体浓度为(2088±658)ng/m L,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存组D-二聚体浓度为(1610±658)ng/m L,死亡组(2例)D-二聚体浓度为(2765±567)ng/m 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评分等级的CAP患者住院时间分析结果显示,Score 2患者住院天数(12.7±4.52)d与Score 0患者(7.20±2.02)d及Score 1患者(7.92±2.5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能够一定程度上反应CAP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情况,但是在用于临床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D-二聚体 CURB-65系统 预后
下载PDF
BiPAP治疗老年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秦永明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6期690-691,共2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呼衰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74例老年COPD严重呼衰患者中随机分成二组,通气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对症治疗和低浓度氧疗...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呼衰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74例老年COPD严重呼衰患者中随机分成二组,通气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对症治疗和低浓度氧疗,通气组除了常规治疗外,加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结果通气组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改善,呼吸困难减轻,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结论本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衰有效,减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减少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秦永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的120例OSAHS患者,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夜间血氧饱和度(SaO2)分为轻、中、重度组,比较3组临床特征。结果...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的120例OSAHS患者,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夜间血氧饱和度(SaO2)分为轻、中、重度组,比较3组临床特征。结果:OSAHS患者的年龄、颈围、体重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SaO2等在轻度与中、重度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OSAHS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对OSAHS早期诊断、治疗是预防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无呼吸综合征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20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永明 余桂清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6期27-27,共1页
1996~1997年,我们对20例老年自发性气胸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使胸穿抽气次数减少,肺复张快,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年龄>60岁的自发性气胸42例,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20例和常规药物治疗组... 1996~1997年,我们对20例老年自发性气胸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使胸穿抽气次数减少,肺复张快,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年龄>60岁的自发性气胸42例,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20例和常规药物治疗组(简称对照组)22例。治疗组男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黄芪注射液 中医药疗法 自发性气胸 老年人
下载PDF
凝血酶联合胞必佳、长春地辛与顺铂治疗血性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永明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凝血酶、胞必佳与长春地辛、顺铂治疗血性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病理确诊的血性恶性胸腔积液68例,尽量抽尽胸液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在胸腔内注入凝血酶2000~3000U,胞必佳400~600μg,长春地辛(...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凝血酶、胞必佳与长春地辛、顺铂治疗血性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病理确诊的血性恶性胸腔积液68例,尽量抽尽胸液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在胸腔内注入凝血酶2000~3000U,胞必佳400~600μg,长春地辛(VDS)4mg,顺铂(DDP)40mg·m^-1,对照组(33例)在胸腔内注人凝血酶2000-3000U,以上方法依据病人个体情况反复3~4次,每7d一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胸水量、性状的变化,药物毒副反应及生存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14%,对照组总有效率42.4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胸腔内联合注入凝血酶、胞必佳、长春地辛、顺铂治疗血性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有效的、副反应小、可耐受的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性恶性胸腔积液 凝血酶 胞必佳 长春地辛 顺铂
下载PDF
再入飞行器压心测量方法研究
14
作者 秦永明 魏忠武 +2 位作者 董金刚 陈强 张江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5-319,共5页
在常规测力风洞试验中,测量天平可以测量出飞行器的气动力和对飞行器质心的气动力矩,按照常规的压力中心计算方法,求得的压力中心位置为气动力作用线与飞行器纵轴的交点,而不是飞行器真实压力中心的准确位置。针对再入飞行器风洞试验常... 在常规测力风洞试验中,测量天平可以测量出飞行器的气动力和对飞行器质心的气动力矩,按照常规的压力中心计算方法,求得的压力中心位置为气动力作用线与飞行器纵轴的交点,而不是飞行器真实压力中心的准确位置。针对再入飞行器风洞试验常规压心测量无法反映压心确切位置的问题,通过攻角连续变化和数据实时采集技术对再入飞行器压力中心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飞行器压力中心具体位置的测量与计算方法,以及其随攻角变化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得到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得到再入飞行器的压心位置。同时还导出了CN和CA分别对飞行器质心产生的俯仰力矩大小的影响:随着攻角的负向增加,CA对Cm的贡献逐渐增加,CN对Cm的贡献逐渐减小,压力中心实际轴向位置和常规计算值中压力中心和纵轴交点位置的差量逐渐增大,而压力中心的法向坐标值并不大;对于再入飞行器,CA对Cm的贡献很大,不能忽略或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飞行器 压力中心 准确测量 风洞试验
下载PDF
大型民机巡航状态下头部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15
作者 秦永明 董金刚 +2 位作者 张江 姚开明 黄湛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49,共4页
高速巡航飞行时,机头的流动特性对大型民机的耗油率以及驾驶舱的舒适程度都有影响,民机高速巡航飞行时要求飞机头部尽可能不存在分离流动,高速气流在机头舷窗位置不出现激波。通过风洞试验,在FD-12高速风洞中得到了某民机头部的压力分... 高速巡航飞行时,机头的流动特性对大型民机的耗油率以及驾驶舱的舒适程度都有影响,民机高速巡航飞行时要求飞机头部尽可能不存在分离流动,高速气流在机头舷窗位置不出现激波。通过风洞试验,在FD-12高速风洞中得到了某民机头部的压力分布、彩色油流照片以及PIV空间流场显示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巡航状态下,机头表面主要是附着流动,来流马赫数为0.82时,机头舷窗后方局部出现超声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特性 风洞试验 FD-12风洞 民机 PIV
下载PDF
重叠综合征临床分析
16
作者 秦永明 张琴 张晓洁 《临床中老年保健》 2002年第3期196-197,共2页
目的 研究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2 1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及 2 0例OSAS患者颈围、体重指数、肺功能及多导睡眠图进行研究。结果 重叠综合征患者觉醒次数增加 ,入睡潜伏期缩短 ,睡眠呼吸暂停时间长 ,夜间低氧血症明显。结论 重... 目的 研究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2 1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及 2 0例OSAS患者颈围、体重指数、肺功能及多导睡眠图进行研究。结果 重叠综合征患者觉醒次数增加 ,入睡潜伏期缩短 ,睡眠呼吸暂停时间长 ,夜间低氧血症明显。结论 重叠综合征引起睡眠呼吸障碍更为明显 ,夜间低氧血症明显 ,危害性大 ,须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对脑出血患者心理适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秦永明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2112-2114,2118,共4页
目的:评估聚焦解决模式对脑出血患者心理适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管理基... 目的:评估聚焦解决模式对脑出血患者心理适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管理基础上施以聚焦解决模式,比较2组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管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管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治疗管理中效果较好,该模式可显著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治疗依从性,调节其心理状态,更有助于提高其睡眠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聚焦解决模式 自我管理能力 治疗依从性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多烯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18
作者 秦永明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379-380,共2页
目的观察多烯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0例老年NSCLC(Karnofsky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患者采用多烯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2天;进... 目的观察多烯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0例老年NSCLC(Karnofsky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患者采用多烯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2天;进行治疗。3周为1个周期,均治疗2个周期。结果30例NSCLC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7例、进展7例,总有效率53.3%(16/30)。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肌肉及关节疼痛。结论多烯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性可耐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尤适于老年耐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烯紫杉醇 奥沙利铂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人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带喷流激波针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江 彭程 +2 位作者 蔡琛芳 马汉东 秦永明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4-210,共7页
对基于响应面法的带喷流激波针参数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优化目标是最佳减阻效果和最小喷流流量,优化参数是激波针长度、喷流出口总压和喷流出口直径,利用响应面模型对设计参数与响应目标的关系进行建模,样本点设计采用了Ⅳ-最优方法,样... 对基于响应面法的带喷流激波针参数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优化目标是最佳减阻效果和最小喷流流量,优化参数是激波针长度、喷流出口总压和喷流出口直径,利用响应面模型对设计参数与响应目标的关系进行建模,样本点设计采用了Ⅳ-最优方法,样本点的气动响应通过数值计算得到,最后用期望函数法进行多目标寻优。研究表明:激波针长度、喷流总压和喷流出口直径与阻力呈现2阶或3阶非线性关系,且激波针长度和喷流出口直径耦合效应较强;响应面模型给出了阻力与各设计参数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仅用较少的样本点就获得了设计空间内任意参数组合的阻力预测值和置信区间,效率较高;通过响应面法获得了最优参数组合,其阻力预测值与校验结果相比精度较高;响应面法应用于带喷流激波针这类多参数、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中,有计算量小、结果可信、实用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喷流 激波针 减阻 响应面法 优化方法
下载PDF
旋成体仿生凹坑表面减阻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成春 任露泉 +2 位作者 刘庆平 冯家波 秦永明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84,共6页
基于非光滑表面减阻的仿生学理论,通过凹坑表面控制超声速旋成体附壁区的边界层结构来减小旋成体的阻力。利用3因素5水平的二次旋转设计,对排列在旋成体后部的仿生凹坑表面参数进行优化。Ma数为2.51,基于旋成体最大直径的雷诺数为1.9... 基于非光滑表面减阻的仿生学理论,通过凹坑表面控制超声速旋成体附壁区的边界层结构来减小旋成体的阻力。利用3因素5水平的二次旋转设计,对排列在旋成体后部的仿生凹坑表面参数进行优化。Ma数为2.51,基于旋成体最大直径的雷诺数为1.9×106的风洞试验表明,旋成体后部的凹坑表面最大可减小旋成体4.98%的粘性前部阻力以及2.69%的底部阻力,总阻力最大可减小2.98%。通过二次旋转设计得到关于凹坑直径、深度以及凹坑轴向间距三个因素的二次回归方程,利用此方程得到的最优凹坑表面减少总阻力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仿生学 减阻 边界层控制 风洞试验 二次旋转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