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ER数据库的转移性结肠癌患者早期死亡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磊 韩晖琼 秦艳茹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构建预测转移性结肠癌(mCC)患者早期死亡的列线图模型。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选择6669例符合条件的mCC患者。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通过C-index、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性能。结... 目的构建预测转移性结肠癌(mCC)患者早期死亡的列线图模型。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选择6669例符合条件的mCC患者。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通过C-index、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性能。结果原发肿瘤位置、肿瘤分化、T分期、M分期、骨转移、脑转移、CEA、肿瘤大小、年龄和婚姻状态是mCC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这些变量构建列线图,C-index和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DCA曲线显示列线图可以使患者有较好的临床获益。结论该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能够帮助医生识别可能早期死亡的高危mCC患者,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肠癌 SEER数据库 列线图 早期死亡
下载PDF
食管癌前病变和癌组织中p15、p16、mdm2和p5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8
2
作者 秦艳茹 金寒 +8 位作者 王立东 何欣 范宗民 焦新英 高珊珊 李吉林 刘宾 张延瑞 冯常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食管癌患者p15、p16、mdm2和p53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与各级病变的关系。方法:取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居民156例的食管内镜黏膜活检组织(包括正常食管上皮(NOR)21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45例,不典型增...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食管癌患者p15、p16、mdm2和p53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与各级病变的关系。方法:取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居民156例的食管内镜黏膜活检组织(包括正常食管上皮(NOR)21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45例,不典型增生(DYS)23例,原位癌组织(CIS)45例和鳞状细胞癌(SCC)22例),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析p15、p16、mdm2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OR和各级癌前病变组织及SCC组织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p15、p16、mdm2和p53表达。随着病变发展(从NOR→BCH→DYS→CIS→SCC),p15和p16的表达逐渐降低,mdm2和p53的表达逐渐增高(P<0.05)。结论:p15、p16的低表达和p53、mdm2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病变持续向癌方向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前病变 P15 P16 MDM2 P53
下载PDF
食管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细胞染色体变化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秦艳茹 王立东 +5 位作者 邝丽芸 关新元 庄则豪 范宗民 邓文 曹世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48-1053,共6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早期可发生局部淋巴或血行转移,这是导致复发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但是,食管癌转移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分析食管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肿瘤细胞染色体变化的特征,寻找或定位与食管癌转移相关基因,加...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早期可发生局部淋巴或血行转移,这是导致复发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但是,食管癌转移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分析食管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肿瘤细胞染色体变化的特征,寻找或定位与食管癌转移相关基因,加深对其转移机制的了解。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CGH)分析15例食管癌患者原发灶和其对应的淋巴结转移灶的染色体基因组改变。结果:最常见染色体DNA拷贝数增加的部位是3q,8q,6p,20p,5p,18p,2p,2q,1q;常见的染色体DNA拷贝数丢失的部位是10p,10q,17p,18q,4p,13q。其中,最有意义的发现是6p增加(原发灶:2/15,13%,转移灶:7/15,47%),20p增加(原发灶:5/15,33.3%,转移灶:11/15,73.3%)。第二个发现是10p丢失(原发灶:2/15,13.3%,转移灶:8/15,53%),10q丢失(原发灶:2/15,13.3%,转移灶:7/15,46.6%)。结论:食管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细胞染色体基因组改变最显著的部位是6p,20p的增加和10p,10q的丢失;这些部位可能存在与食管癌细胞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病理学 淋巴结转移 比较基因组杂交
下载PDF
食管癌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myc,hTERT和c-MET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4
作者 秦艳茹 李永欣 +8 位作者 王立东 范宗民 李吉林 何欣 高珊珊 焦新英 冯常炜 张延瑞 刘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myc、hTERT和c-MET的表达。方法: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58例食管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8例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myc、hTERT和c-MET的表达。结果:癌旁、癌及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my...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myc、hTERT和c-MET的表达。方法: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58例食管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8例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myc、hTERT和c-MET的表达。结果:癌旁、癌及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myc阳性率分别为7%,66%,75%;hTERT阳性率分别为0%,48%,75%;c-MET阳性率分别为7%,34%,75%;癌旁和癌组织间c-myc和hTERT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和癌组织间,以及癌和淋巴结转移灶之间c-MET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组织中c-myc与hTERT的表达呈正相关(r=0.411,P=0.002),c-myc与c-MET的表达不相关(r=0.211,P=0.146)。结论:c-myc、hTERT和c-MET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相关,c-myc可能参与了hTERT的激活过程,c-MET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食管癌淋巴结的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c—myc HTERT C-MET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肌动蛋白交联蛋白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秦艳茹 汤虹 +2 位作者 乔俊静 李芳芳 艾教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肌动蛋白交联蛋白(FASCIN)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及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241例食管癌患者均来自河南林州市。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肌动蛋白交联蛋白(FASCIN)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及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241例食管癌患者均来自河南林州市。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析241例食管鳞癌组织(观察组)和相应正常食管粘膜组织(对照组)中FASC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FASCIN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68.9%vs15.5%,P<0.05);FASCIN蛋白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MN分期有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大体分型无关;FASCIN蛋白高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FASCIN蛋白未高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结论 FASCIN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检测FASCIN可能为食管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肌动蛋白交联蛋白 组织芯片 5年生存率
下载PDF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在食管癌前病变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秦艳茹 范宗民 +1 位作者 庄则豪 王立东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4-398,共5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和辉县市内镜活检组织 p5 3、p2 1、Rb、p16、E2 F1和 cyclin E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与各级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ABC)方法 ,分析食管癌高发区食管内镜活检...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和辉县市内镜活检组织 p5 3、p2 1、Rb、p16、E2 F1和 cyclin E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与各级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ABC)方法 ,分析食管癌高发区食管内镜活检组织 p5 3、p2 1、Rb、p16、E2 F1和 cyclin E的表达。结果 林州市医院食管内镜活检组织共 134例 ,其中 2 1例食管上皮正常 (NOR) ,4 5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 (BCH) ,2 3例间变 (DYS) ,4 5例原位癌组织 (CIS)。从NOR→ BCH→ DYS→ CIS,p5 3和 cyclin E的免疫阳性率逐渐增高 (P<0 .0 5 ) ,分别为 2 3.8% (5 /2 1)、33.3% (15 /45 )、5 6 .5 % (13/2 3)和 71.1% (32 /45 ) ;2 8.6 % (6 /2 1)、33.3% (15 /45 )、5 6 .5 % (13/2 3)和 75 .6 % (34/45 ) ;而 p2 1的表达逐渐降低 (P<0 .0 5 ) ,免疫阳性率分别为 71.4 % (13/2 1)、5 7.8% (2 6 /45 )、5 6 .5 % (13/2 3)和 37.8% (17/45 )。辉县市医院食管内镜活检组织 132例 ,其中 NOR12例 ,BCH71例 ,DYS2 7例 ,CIS2 2例。从 NOR→ BCH→ DYS→CIS,Rb和 E2 F1的免疫阳性率逐渐增高 (P<0 .0 5 ) ,分别为 4 1.7% (5 /12 )、6 2 .0 % (4 4 /71)、77.8% (2 1/2 7)和90 .9% (2 0 /2 2 ) ;5 0 .0 % (6 /12 )、4 5 .0 % (32 /7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前状态 细胞周期蛋白类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前病变组织中cyclinE和p27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秦艳茹 刘忠 +7 位作者 郭花芹 高珊珊 范宗民 李燕杰 李吉学 刘宾 郭瑞锋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63-765,共3页
目的 :测定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正常食管粘膜上皮和各级癌前病变组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E和p2 7的表达。方法 :食管癌高发区 14 2例食管纤维内镜活检组织 ,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 ,分析 ... 目的 :测定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正常食管粘膜上皮和各级癌前病变组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E和p2 7的表达。方法 :食管癌高发区 14 2例食管纤维内镜活检组织 ,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 ,分析 14 2例食管纤维内镜活检组织cyclinE和p2 7的表达。 结果 :14 2例食管纤维内镜活检组织 ,共发现 33例正常食管上皮 (NOR) ,4 6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 (BCH) ,2 6例间变 (DYS)和 4 0例原位癌组织(CIS)。正常上皮和各级癌前病变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cyclinE和 p2 7的表达。随着病变发展 ,从NOR→BCH→DYS→CIS ,cyclinE的表达逐渐增强 (P <0 .0 1) ,免疫阳性率分别为 2 3% (6 /2 6 ) ,2 5 % (11/4 0 ) ,4 6 % (6 /13) ,5 5 %(2 4 /4 4 )。而 p2 7的表达逐渐降低 (P <0 .0 1) ,免疫阳性率分别为 5 3% (18/33) ,35 % (16 /4 6 ) ,2 7% (7/2 6 ) ,33%(13/4 0 )。结论 :cyclinE和p2 7表达异常是食管癌变早期重要的分子改变 ,cyclinE的高表达和 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食管癌 高发区 食管癌前病变 CYCLINE P27
下载PDF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贲门癌和淋巴结转移灶的染色体变化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秦艳茹 王立东 +2 位作者 邝丽芸 关新元 庄则豪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测河南食管贲门癌高发区居民贲门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染色体基因组的变化特征,为进一步筛选与贲门癌变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提供理论依据和范围. 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来分析原... 目的:探测河南食管贲门癌高发区居民贲门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染色体基因组的变化特征,为进一步筛选与贲门癌变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提供理论依据和范围. 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来分析原发性贲门癌患者30例及其相应淋巴结转移灶7例中染色体基因组的变化. 结果:在贲门癌30个样本中总共有126增加和117丢失:每例患者平均DNA拷贝数的增加和丢失分别为4.2 和3.9.染色体基因组增加频率最高的是20q(43%),其次为6q(40%),8q(37%),7p(27%),6p(33%),7q(33%), 1q(30%),13q(23%),11q(20%)和5p(20%).染色体基因组丢失频率最高的是17p(57%),其他为19q(50%), 1p(47%),3p(30%)和4p(20%).在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灶7例中,总共有75增加和58个丢失,平均DNA 拷贝数的增加和丢失分别为10.7和8.3.染色体增加为8q(5/7),20(4/7)和1q,2p,3q,6,7,11P11- q13,11q14-q23,13(均为3/7),染色体的丢失为9p13-qter(4/7),4(3/7)和1pter-1q33,7p12-qter, 16p,17p,18(均为2/7). 结论:20q,6q,8q,7p,6p,7q,1q,13q,11q, 5p的染色体基因组增加和17p,19q,1P,3p,4p 的丢失与贲门癌相关,而8q,20的增加和9p13-qter, 4Pq的丢失可能与贲门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淋巴结转移灶 染色体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丢失 患者 增加 拷贝数 DNA 筛选
下载PDF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在良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秦艳茹 高和飞 张春芳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8期3742-3744,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胸膜活检在良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西安高新医院接受诊断的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其中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患者30例为观察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闭式胸膜活检为30例为对...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胸膜活检在良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西安高新医院接受诊断的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其中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患者30例为观察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闭式胸膜活检为30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取材成功率,活性组织大小,病理阳性率,及检测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检测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取材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30/30)比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活性组织直径显著大于对照组[(3.16±0.16)mm比(1.83±0.25)mm](P<0.05);观察组患者病理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3.3%(22/30)比91.7%(2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胸腔镜下胸膜活检取样成功率高,不良反应率低且安全性良好,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胸腔镜 胸膜活检 诊断价值
下载PDF
p53家族和p53-Rb系统变化与食管癌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艳茹 王立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1年第4期371-374,共4页
关键词 P53家族 p53-Rb 食管癌
下载PDF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OL21A1,RUNX2,COAS基因定量检测
11
作者 秦艳茹 王立东 +4 位作者 庄则豪 邝丽芸 关新元 曹世华 司华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 3种可能的食管癌转移相关基因COL21A1、RUNX2和COAS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4例经病理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伴淋巴结转移病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 PCR)技术测量其淋巴结转移灶中COL21A1、RUNX2和C...    目的:探讨 3种可能的食管癌转移相关基因COL21A1、RUNX2和COAS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4例经病理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伴淋巴结转移病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 PCR)技术测量其淋巴结转移灶中COL21A1、RUNX2和COAS基因的扩增倍数。结果:COL21A1扩增倍数分别为 2. 50, 31. 34, 0. 68,6. 45;RUNX2扩增倍数分别为 4. 44, 1. 29, 0. 23, 3. 25; COAS扩增倍数分别为 2. 11, 10. 13, 0. 44, 4. 99。3种基因在3 /4食管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表达增强。结论:COL21A1,RUNX2和COAS基因可能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21A1 RUNX2 COAS RQ—PCR 食管肿瘤 淋巴结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zrin基因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12
作者 秦艳茹 艾教育 +2 位作者 汤虹 李芳芳 乔俊静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4-917,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埃兹蛋白(Ezr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及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203例食管癌患者均来自河南林州市。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埃兹蛋白(Ezr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及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203例食管癌患者均来自河南林州市。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分析203例食管鳞癌组织(观察组)和相应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对照组)中Ezr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中Ezrin蛋白表达率(67.0%)明显高于对照组(38.5%)(P<0.05);Ezrin蛋白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大体分型无关;Ezrin蛋白高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未高表达者。结论 Ezrin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检测Ezrin可能为食管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埃兹蛋白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
13
作者 秦艳茹 乔俊静 +2 位作者 汤虹 李芳芳 艾教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508,共4页
目的:检测RASSF1A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SCC组织(n=245)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n=201)的组织芯片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ESCC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 目的:检测RASSF1A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SCC组织(n=245)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n=201)的组织芯片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ESCC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大体分型和5a生存率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RASSF1A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6.9%vs73.1%;χ2=31.263,P<0.001);RASSF1A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χ2=11.498和7.912,P均<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大体分型无关(P均>0.05);RASSF1A蛋白阴性表达的ESCC患者5a生存率低于阳性表达者。结论:RASSF1A阴性表达可能与ESCC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SF1A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组织芯片 5a生存率
下载PDF
河南林州市居民贲门癌组织的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
14
作者 秦艳茹 王立东 +4 位作者 庄则豪 安继业 范宗民 高珊珊 郭花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42-745,共4页
目的 :探讨贲门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贲门癌组织中的基因组变化 ,寻找相关未知基因。方法 :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的方法 (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 ,CGH)分析 10例原发性贲门癌组织基因组变化。 结果 :CGH分析显示 1q(4/ 10 ) ,11q(... 目的 :探讨贲门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贲门癌组织中的基因组变化 ,寻找相关未知基因。方法 :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的方法 (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 ,CGH)分析 10例原发性贲门癌组织基因组变化。 结果 :CGH分析显示 1q(4/ 10 ) ,11q(3/ 10 ) ,3q(2 / 10 ) ,8q(3/ 10 ) ,8p(2 / 10 )为出现频率较高的扩增区 ,9q(3/ 10 )的缺失可能是贲门癌的特征性变化。结论 :1q ,11q ,3q ,8q ,8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林州市 居民 贲门癌 比较基因组杂交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结肠腺瘤息肉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5
作者 秦艳茹 李芳芳 +2 位作者 艾教育 乔俊静 汤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67-969,977,共4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结肠腺瘤息肉蛋白(APC)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及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236例食管癌患者来自河南林州市。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ABC... 目的:本研究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结肠腺瘤息肉蛋白(APC)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及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236例食管癌患者来自河南林州市。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析236例食管鳞癌组织和相应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APC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食管鳞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MN分期、大体分型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APC蛋白表达主要表现在胞浆中出现黄棕色颗粒,食管鳞癌组织中APC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2.2%vs 92.9%,P<0.05);APC蛋白低表达与TMN分期相关(P=0.002),与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大体分型无关(P>0.05);APC蛋白低表达食管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APC蛋白正常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P<0.001)。结论:APC基因表达缺失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导致5年生存率下降,因此上调APC可能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新方向,检测APC可能为食管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结肠腺瘤息肉蛋白 组织芯片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预后的影响
16
作者 秦艳茹 陈胜利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1813-1813,共1页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衰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吸氧、控制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激素、...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衰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吸氧、控制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激素、强心利尿、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失调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 H值较前改善,Pa O2升高,Pa CO2降低,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跟踪随访5年,治疗组的急性加重住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5年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临床疗效满意,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预后
下载PDF
河南省食管癌高发现场防治和实验室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8
17
作者 王立东 宋昕 +13 位作者 赵学科 韩文莉 周福有 高社干 秦艳茹 常志伟 王启鸣 李爱丽 李吉林 李学民 冯笑山 任景丽 李秀敏 裘宋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1959年,河南省委和省政府指派河南医学院等河南多家医疗单位的教学、科研和医务人员组成了河南医疗队[河南省林县食管癌防治研究协作组(后文简称协作组)]进驻林县(现改名为林州市)开展食管癌防治现场研究工作,至2019年已60年[1-2]。期间... 1959年,河南省委和省政府指派河南医学院等河南多家医疗单位的教学、科研和医务人员组成了河南医疗队[河南省林县食管癌防治研究协作组(后文简称协作组)]进驻林县(现改名为林州市)开展食管癌防治现场研究工作,至2019年已60年[1-2]。期间,河南数代学者立足河南食管癌高发现场研究基地,围绕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及防治,开展从基础到临床多学科交叉研究,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积累了丰富的食管癌高发现场防治研究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分子分型 早期发现 研究历史 河南省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色素镜检查及手术标本碘染色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立东 郑树 +23 位作者 刘宾 郭瑞锋 王启鸣 范宗民 陈虹 庄则豪 秦艳茹 安继业 孙超 高社干 李吉林 宋子博 贺新伟 李吉学 李燕杰 高珊珊 郭花芹 谢冬玲 益新娜 丁忠华 王道存 常志伟 易会兴 王宁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9-732,共4页
目的 :评价色素镜 (纤维内镜下行粘膜碘染 )对提高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癌各级癌前病变检出率的意义以及碘染对获取手术切除大体标本癌旁各级病变组织的影响。方法 :常规食管纤维内镜观察后 ,在食管表面喷洒体积分数为 2 %的卢戈... 目的 :评价色素镜 (纤维内镜下行粘膜碘染 )对提高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癌各级癌前病变检出率的意义以及碘染对获取手术切除大体标本癌旁各级病变组织的影响。方法 :常规食管纤维内镜观察后 ,在食管表面喷洒体积分数为 2 %的卢戈液染色 ,根据染色情况分别取活检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取同样的卢戈溶液对手术切除的食管标本作碘染色 ,并根据染色结果 ,分别取材作进一步的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纤维内镜下碘染后 ,可观察到清晰的片状不染区 ,以及花斑状 ,点状和条状不染区。手术切除标本碘染后也出现相似的变化。对染色区和不染区分别取材 ,发现手术切除标本碘染区的各级癌前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不染区 (P <0 .0 5 ) ,特别是间变和原位癌病灶。 2 35例无症状人群色素镜检查组 (碘染组 )基底细胞过度增生和间变的检出率分别为 6 4 % (114 /179)和 74 % (14 /19) ,均明显高于非碘染组 36 % (6 5 /179)和 2 6 % (5 /19) (P <0 .0 5 )。但无症状人群碘染组染色区取材仍发现 4 %的间变检出率。结论 :色素镜 (碘染色 )能明显提高无症状人群食管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手术切除标本行碘染色是获取各级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食管癌 高发区 居民 食管 色素镜检查 手术标本 碘染色 癌前病变
下载PDF
58例含长春瑞滨方案治疗(蒽环类/紫杉类治疗后)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留兴 樊青霞 +19 位作者 王瑞林 吴欣爱 宗红 秦艳茹 鲁培 张蕾 武素芳 罗素霞 马智勇 王居峰 吴敏 周云 万里新 路平 库建伟 杨柳 徐志巧 王俊生 邢国臣 裴志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388-1392,共5页
目的:观察含长春瑞滨方案对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61例,其中58例可评价疗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41例,长春瑞滨25mg/m2,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 目的:观察含长春瑞滨方案对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61例,其中58例可评价疗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41例,长春瑞滨25mg/m2,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顺铂75~80mg/m2,静脉滴注,分割为2~5天,3周为一周期;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加氟(NF)17例,长春瑞滨用法同NP组,卡培他滨800~1000mg/m2,分早晚两次服用,第1~14天,或替加氟600mg/m2,第2~6天,3周为一周期。化疗过程中注意观察不良反应,根据不良反应的程度调整药物用量。每两周期评价疗效。结果: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组,CR2例(4.9%),PR23例(56.1%),SD14例(34.1%),PD2例(4.9%),有效率为61.0%;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加氟(NF)组,CR1例(5.9%),PR8例(47.1%),SD7例(41.2%),PD1例(5.9%),有效率52.9%。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症、神经毒性等。结论:含长春瑞滨方案治疗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乳腺癌疗效确切,毒性可耐受,是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较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转移性乳腺癌 长春瑞滨 顺铂 卡培他滨 替加氟 联合化疗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 被引量:13
20
作者 庄则豪 王立东 +5 位作者 王启鸣 秦艳茹 范宗民 高珊珊 陈玉丽 郭花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3-755,共3页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组织中COX 2表达变化与食管癌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 31例食管鳞癌组织中COX 2的表达 ,以活检正常食管粘膜 10例为对照。结果 :COX 2免疫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食管...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组织中COX 2表达变化与食管癌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 31例食管鳞癌组织中COX 2的表达 ,以活检正常食管粘膜 10例为对照。结果 :COX 2免疫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食管癌细胞的细胞质 ,正常对照组无COX 2表达。 31例食管癌组织中有 16例 (5 1.6 % )表达COX 2 ;食管癌组织分化的恶性程度与COX 2免疫反应的强度呈负相关 (r =- 0 .5 6 4 ;P =0 .0 0 1) ;伴淋巴结转移者 6 1.9%COX 2阳性 (13/2 1) ,但统计分析未发现COX 2的免疫反应程度与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存在相关性 (K SZ =0 .830 ;P =0 .4 96 )。结论 :COX 2过度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可能成为食管癌防治 ,特别是高分化食管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食管癌 高发区 食管癌组织 COX-2 肿瘤转移 肿瘤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