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在胰岛素周制剂中的评价与临床启发
1
作者 秦贵军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9期1041-1045,共5页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是临床上血糖达标的新指标,也可以用于评估胰岛素的治疗效果和指导胰岛素的治疗。依柯胰岛素作为正在研发中的胰岛素周制剂,与传统胰岛素日制剂相比,作用时间显著延长,同时其疗效及安全性也备受关注。依柯胰岛...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是临床上血糖达标的新指标,也可以用于评估胰岛素的治疗效果和指导胰岛素的治疗。依柯胰岛素作为正在研发中的胰岛素周制剂,与传统胰岛素日制剂相比,作用时间显著延长,同时其疗效及安全性也备受关注。依柯胰岛素3期临床试验ONWARDS系列研究及事后分析通过TIR等指标,为全面评估依柯胰岛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进一步的循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长效 依柯胰岛素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 胰岛素周制剂 ONWARDS研究
下载PDF
在已行肾上腺静脉取血的患者中探讨醛固酮/血钾在预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中的作用
2
作者 马笑堃 秦贵军 +2 位作者 吉鸿飞 王海滨 赵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1期3852-3856,共5页
目的研究盐水负荷试验后醛固酮(PAC)/血钾在预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分型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完成肾上腺静脉采血(AVS)检查的PA患者共计113例。按照AVS结果分为双侧PA组和单侧PA组... 目的研究盐水负荷试验后醛固酮(PAC)/血钾在预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分型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完成肾上腺静脉采血(AVS)检查的PA患者共计113例。按照AVS结果分为双侧PA组和单侧PA组。研究两组间血钾、PAC等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单侧PA与血钾、PAC等检测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预测单侧PA的独立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单侧PA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双侧PA组相比,单侧PA组的血钾水平较低,年龄较轻,醛固酮相关指标均较高。相关分析显示,血钾与单侧PA呈负相关;和醛固酮有关的指标,与单侧PA均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钾和(OR=0.091,95%CI 0.021~0.388,P=0.001)盐水后PAC(OR=1.004,95%CI 1.000~1.008,P=0.040)是预测单侧PA的独立预测因子。ROC分析相关因素对单侧PA预测价值:血钾曲线下面积0.765(0.691~0.827)、盐水后PAC曲线下面积0.828(0.785~0.932)、盐水后PAC/血钾曲线下面积0.872(0.803~0.942)。结论盐水后PAC/血钾在预测单侧PA方面,可能是一项简单有效的指标。若该比值>8.7(ng·dL^(-1))/(mmol·L^(-1)),预示单侧PA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静脉采血 低钾血症
下载PDF
体质量指数对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长期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赵雪楠 郭旭峰 +5 位作者 丁成智 陈东东 韦丽瑞 李晨 秦贵军 王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31-1136,共6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食管癌根治术的1479例食管鳞癌患者,根据BMI分为低BMI组(BMI<18.5 kg/m^(2))100例、正常BMI组(18.5 kg/m^(2)≤BMI<24 kg/m^(2))850例及高BMI组(BMI...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食管癌根治术的1479例食管鳞癌患者,根据BMI分为低BMI组(BMI<18.5 kg/m^(2))100例、正常BMI组(18.5 kg/m^(2)≤BMI<24 kg/m^(2))850例及高BMI组(BMI≥24 kg/m^(2))529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3组患者总生存率的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BMI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与正常BMI组比较,高BMI组切口感染发生率增加,低BMI组肺部感染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P<0.05);与低BMI组比较,高BMI组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P<0.05)。而3组吻合口瘘、呼吸衰竭、乳糜胸和声带麻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BMI组患者的5年累积总生存率低于正常BMI组(Log-rankχ^(2)=16.857,P<0.01)和高BMI组(Log-rankχ^(2)=18.802,P<0.01),而高BMI组和正常BMI组患者的5年累积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0.324,P=0.56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低BMI是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449,95%CI:1.084~1.938,P<0.05)。结论高BMI增加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BMI增加患者肺部感染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且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手术后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GnRH脉冲治疗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彦玲 秦贵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1-404,共4页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脉冲治疗是利用一个微型输入装置模拟下丘脑分泌GnRH的生理模式,脉冲式皮下注射GnRH类似物,作用于垂体产生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分泌脉冲,进而促进性...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脉冲治疗是利用一个微型输入装置模拟下丘脑分泌GnRH的生理模式,脉冲式皮下注射GnRH类似物,作用于垂体产生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分泌脉冲,进而促进性腺发育、合成分泌性激素,最终促进并维持第二性征发育、满足患者生育需求的一种治疗方案,因符合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HPG)轴生理调节机制,GnRH脉冲治疗在生殖及助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临床已在多种疾病模型中展开应用,如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IHH)、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functional hypothalamic amenorrhea,FHA)、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垂体柄中断综合征(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PSIS)等,且均已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总体来讲,GnRH脉冲治疗适用于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原因导致下丘脑GnRH脉冲分泌异常,但垂体、性腺储备功能良好,且有生育意愿的患者,通过短期或长期接受GnRH脉冲治疗,此类患者可重新启动并维持第二性征发育、恢复生育能力。本文主要对GnRH脉冲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性征发育 多囊卵巢综合征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储备功能 输入装置 疾病模型 生理调节
下载PDF
不同浓度高碘水对小鼠甲状腺形态和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秦贵军 王庆祝 +1 位作者 欧阳安 苏天水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25-228,共4页
为了解不同浓度的高碘水对小鼠甲状腺功能和形态的影响及其与高碘甲状腺肿发病机理的联系,实验分4个组。对照组(A),小鼠饮水含碘量为10.8μg/L,实验组(B、C和D)小鼠饮水含碘量分别为5000μg/L、10000μ... 为了解不同浓度的高碘水对小鼠甲状腺功能和形态的影响及其与高碘甲状腺肿发病机理的联系,实验分4个组。对照组(A),小鼠饮水含碘量为10.8μg/L,实验组(B、C和D)小鼠饮水含碘量分别为5000μg/L、10000μg/L、20000μg/L。实验时间为150天。观察甲状腺组织形态学、甲状腺组织碘含量、甲状腺过氧化酶(TPO)活性及血清TSH和甲状腺激素浓度的改变。结果显示实验各组甲状腺组碘含量、血清F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摄入碘量的增加而增加。实验各级TPO活性、C组和D组血清FT3水平明显低于照组。实验各组甲状腺呈典型的胶质性甲状腺肿。结果表明高碘对小鼠甲状腺形态与功能具有抑制作用。高碘甲状腺肿是由于滤泡扩张,过多胶质堆积在滤胞腔内所致,并非TSH升高导致甲状腺滤泡增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碘 甲状腺肿 发病机理 甲状腺形态 甲状腺功能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小球IL-18、ICAM-1和TNF-α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秦贵军 岳欣阁 +2 位作者 张贺 马笑堃 董义光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41-543,共3页
目的探讨炎症细胞因子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分为糖尿病(DM)组20只和正常对照(NC)组12只。4、8周末检测血糖(BG)、尿素氮(BUN)、肌酐(SCr)及24小时尿蛋白(UPro/24h)。处死动物后计算肾重指数(KI);镜下... 目的探讨炎症细胞因子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分为糖尿病(DM)组20只和正常对照(NC)组12只。4、8周末检测血糖(BG)、尿素氮(BUN)、肌酐(SCr)及24小时尿蛋白(UPro/24h)。处死动物后计算肾重指数(KI);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检测肾小球白细胞介素18(IL-1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4、8周DM组分别与同期NC组相比:BG、KI、UPro/24h、SCr显著增高;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足突融合;IL-18、ICAM-1、TNF-α表达显著增高。8周DM组与4周DM组相比:KI、BUN、SCr、UPro/24h增高,肾脏病理改变加重,IL-18、ICAM-1、TNF-α在肾小球的表达增高。IL-18、ICAM-1、TNF-α三者表达之间呈正相关,与BUN、SCr、UPro/24h亦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肾小球IL-18、ICAM-1、TNF-α的表达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大鼠 白细胞介素18 细胞间黏附分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IL-1β对体外人Graves眼病球后成纤维细胞分泌RANTES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秦贵军 罗方 +2 位作者 赵艳艳 张素华 宋方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5-488,共4页
目的:探讨IL-1β对人眼球后成纤维细胞(RF)产生趋化因子RANTES的影响及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趋化作用。方法:取Graves眼病(GO)患者和斜视患者眼球后结缔组织,胶原酶消化法获得RF,分别以0μg/L、0.04μg/L、0.40μg/L、8.00μg/L、1... 目的:探讨IL-1β对人眼球后成纤维细胞(RF)产生趋化因子RANTES的影响及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趋化作用。方法:取Graves眼病(GO)患者和斜视患者眼球后结缔组织,胶原酶消化法获得RF,分别以0μg/L、0.04μg/L、0.40μg/L、8.00μg/L、10.00μg/L的IL-1β在RPMI培养基中孵育24h,RT-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RANTESmRNA表达和RF培养上清中RANTES的含量,并观察活性核因子κB抑制剂CAPE对RANTES表达量的影响。采用96微孔板ChemoTXSystem进行趋化实验检测RF产生的RANTES对PBL的趋化作用,并观察鼠抗人RANTES抗体对PBL游走能力的影响。结果:RF在体外几乎不能产生RANTES,经IL-1β刺激之后,RANTES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都升高,GO患者RF产生RANTES的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RF((182.9±14.1)μg/Lvs(77.9±3.8)μg/L,t=16.765,P<0.01),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浓度依赖性。CAPE可明显抑制IL1β对RF表达RANTES的诱导效应。经IL1β刺激的RF培养上清可增强PBL的游走能力,此效应可被鼠抗人RANTES抗体所抑制。结论:IL1β诱导RF表达的RANTES参与了GO眶后淋巴细胞浸润,且RANTES的表达可能与NF-κB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眼病 RANTES 成纤维细胞 IL-1Β NF-ΚB抑制剂
下载PDF
糖化血清蛋白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分泌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秦贵军 郭长江 +1 位作者 翟绍忠 孙良阁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 研究糖化血清蛋白对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生长和分泌 型胶原的影响 ,以了解糖化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正常人血清在 2 8mmol L葡萄糖的磷酸缓冲液中 2 5℃孵育 7天 ,使血清蛋白糖化 ,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糖化血清蛋白对... 目的 研究糖化血清蛋白对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生长和分泌 型胶原的影响 ,以了解糖化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正常人血清在 2 8mmol L葡萄糖的磷酸缓冲液中 2 5℃孵育 7天 ,使血清蛋白糖化 ,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糖化血清蛋白对肾小球系膜细胞 (MC) 3 H Thymidine掺入和培养上清液中 型胶原含量的影响。结果 糖化血清蛋白浓度为 3 %和 10 % ,可明显抑制3 H Thymidine掺入量且呈剂量依赖性。与相同剂量的正常血清比 ,分别抑制 19%和66% ,而 型胶原分泌量分别增加 2 4 %和 3 5 6%。结论 糖化血清蛋白可能通过减少肾小球系膜细胞形成和增加系膜基质扩张而促进糖尿病肾脏的肾小球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细胞 糖化蛋白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家系胰岛功能和血脂代谢的改变 被引量:4
9
作者 秦贵军 符云峰 +2 位作者 余勤 董义光 白悦心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78-881,共4页
目的 :测定 2型糖尿病家系血胰岛素和血脂水平 ,了解胰岛功能减退和胰岛素抵抗在 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 2 1个河南省汉族 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成年亲属共 2 0 6人 ,其中糖耐量正常者 1 1 8例 (A组 ) ;糖耐量减退 (IGT)者 2 2... 目的 :测定 2型糖尿病家系血胰岛素和血脂水平 ,了解胰岛功能减退和胰岛素抵抗在 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 2 1个河南省汉族 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成年亲属共 2 0 6人 ,其中糖耐量正常者 1 1 8例 (A组 ) ;糖耐量减退 (IGT)者 2 2例 (B组 ) ;糖尿病 (DM)患者 5 0例 (C组 ) ;新诊断糖尿病患者 1 6例 (D组 ) ;无糖尿病家族史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正常者 36例为对照 (E组 )。对受试者行OGTT ,并于OGTT 0min ,30min ,6 0min ,1 2 0min ,1 80min行胰岛素和真胰岛素释放试验 ,据此计算胰岛素敏感、抵抗和释放指数 ,并测定血甘油三酯 (Tg) ,胆固醇(Ch) ,低密度脂蛋白 (LDL -C)和高密度脂蛋白 (HDL -C)水平。结果 :A、B、C、D组血LDL -C水平高于E组 ,其中C、D 2组Tg和Ch水平亦高于E组 ;A、B和D组OGTT各时段 (除 30min外 )胰岛素水平及各时段总和均高于E组 ;B、C和D组有免疫胰岛素分泌延迟 ,高峰在餐后 1 2 0min ,而A和E组分泌高峰在 6 0min ;A组葡萄糖刺激后 30min真胰岛素水平及各时段总和低于E组 ,B组OGTT 0min ,30min真胰岛素水平及各时段总和低于E组 ,C和D组OGTT各时段真胰岛素及各时段总和均低于E组 ;B ,C和D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A ,B ,C和D组抵抗指数低于E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家系 胰岛素抵抗 血脂
下载PDF
高蛋白质营养抗高碘致甲状腺肿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秦贵军 王庆祝 +3 位作者 贾贺堂 张会娟 苏天水 欧阳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0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复制小鼠高碘甲状腺肿模型 ,研究高蛋白质营养对高碘甲状腺肿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成 4组 :H组饮高碘水 (碘浓度为 2 5 0 0 μg/L) ,食普通鼠饲料 ,不含酪蛋白 ;C1和C2 组饮高碘水 ,同时饲养高蛋白饲料 (C1组... 目的 :复制小鼠高碘甲状腺肿模型 ,研究高蛋白质营养对高碘甲状腺肿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成 4组 :H组饮高碘水 (碘浓度为 2 5 0 0 μg/L) ,食普通鼠饲料 ,不含酪蛋白 ;C1和C2 组饮高碘水 ,同时饲养高蛋白饲料 (C1组为鼠饲料混入 2 5 %酪蛋白 ,C2 组混入 5 0 %酪蛋白 ) ;N组为对照组 ,食普通鼠饲料 ,饮自来水 (碘浓度为7 5 μg/L)。实验时间为 15 0天 ,观察小鼠甲状腺重量、甲状腺碘含量 (Riesco碘测定方法 )、甲状腺组织学结构 (光镜和电镜 )、甲状腺和垂体功能及TPO活性 (愈创木酚分析法 )。结果 :H组甲状腺碘含量、血FT4 水平较对照组、C1和C2 组明显升高 (P <0 .0 0 1) ,TPO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0 1) ,甲状腺呈典型的胶质性甲状腺肿。结论 :高碘对甲状腺有损伤作用 ,高酪蛋白膳食能明显抑制高碘甲状腺肿的发生 ,机制可能是其阻止过量碘进入甲状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 动物 蛋白质
下载PDF
脉络宁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贵军 王庆祝 +3 位作者 马连峰 白悦心 翟绍忠 董义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了解脉络宁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136例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R1 ) 5 0例和脉络宁治疗组 (R2 ) 86例 ,治疗 3周 ,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糖尿病肾病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血内皮... 目的 :了解脉络宁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136例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R1 ) 5 0例和脉络宁治疗组 (R2 ) 86例 ,治疗 3周 ,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糖尿病肾病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血内皮素 1(ET 1) ,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和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GMP 140 )、6 酮前列环素 (6 keto PGF1α)及血栓素B2 (TXB2 ) ,并选择 2 6例健康人为对照组 (N)。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ET 1、GMP 140、TXB2 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而 6 keto PGF1α则低于正常人。R1 组治疗后血ET 1水平降低 ,GMP 140、TXB2 及 6 Keto PGF1α,2 4huAER无改变 ,R2 组治疗后ET 1、GMP 140、TXB2 和uAER显著降低。结论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血浆内皮素水平改变和血小板功能的改变有关 ,脉络宁可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小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内皮素类 血小板功能 治疗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活性及血浆内皮素水平测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秦贵军 王庆祝 +3 位作者 白悦心 孙良阁 欧阳安 董义光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69-72,共4页
为了解血小板活性及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分别测定78例不同程度糖尿病肾病患者血ET1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素B2(... 为了解血小板活性及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分别测定78例不同程度糖尿病肾病患者血ET1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糖尿病患者各组GMP140与TXB2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肾功能不全组的GMP140又高于其他肾病组(P<005)。糖尿病患者PGF1α浓度则低于对照组(P<005),但肾病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糖尿病肾病组各组ET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01),且随肾病病变加重依次升高,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糖尿病肾病可能与血小板活性增高和血内皮素水平的升高导致肾脏血液动力学方面的改变,减少肾血流量,加重细胞缺血缺氧及直接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病 血小板活性 内皮素 血浆 测定
下载PDF
青春发育异常的分类和诊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贵军 杜培洁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65-367,共3页
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生第二个生长高峰期,也是从生理以及心理上步入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由于激素分泌量快速增加引起整个身体的加速成长和性成熟,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并受激素分泌变化的调节.如果这... 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生第二个生长高峰期,也是从生理以及心理上步入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由于激素分泌量快速增加引起整个身体的加速成长和性成熟,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并受激素分泌变化的调节.如果这个时期出现了发育异常,即为青春期发育异常.其受遗传、种族、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分为两类:青春发育延迟和性早熟.临床上,性早熟以女性为多见,青春发育延迟则以男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发育 分类 诊断
下载PDF
药源性高尿酸血症 被引量:11
14
作者 秦贵军 《药品评价》 CAS 2015年第7期19-22,26,共5页
高尿酸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表明,其是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病、脑卒中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药物是继发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和临床医生密切相关。药物通过增加嘌呤的摄入、促进内源性尿... 高尿酸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表明,其是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病、脑卒中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药物是继发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和临床医生密切相关。药物通过增加嘌呤的摄入、促进内源性尿酸生成和(或)减少尿酸排出等机制影响血尿酸水平。药源性高尿酸血症通常无临床症状,无需特殊处理,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必要时可联用降低尿酸的药物。若血尿酸水平仍持续升高,建议停用可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药源性 痛风
下载PDF
胰淀素对大鼠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15
作者 秦贵军 何丽 +3 位作者 白悦心 董义光 张素华 宋方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7-589,共3页
目的 :观察胰淀素对大鼠糖、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 2 0只 ,随机分为 3组 ,以灌注生理盐水 (A组 )为对照 (n =7) ,灌注不同浓度 (B组 5nmol/h(n =7) ,C组 0 .5nmol/h(n =6 ) )的胰淀素 (amylin) 3h ,在灌注0min ,30min ,6 0m... 目的 :观察胰淀素对大鼠糖、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 2 0只 ,随机分为 3组 ,以灌注生理盐水 (A组 )为对照 (n =7) ,灌注不同浓度 (B组 5nmol/h(n =7) ,C组 0 .5nmol/h(n =6 ) )的胰淀素 (amylin) 3h ,在灌注0min ,30min ,6 0min ,1 2 0min ,1 80min时采血测定游离脂肪酸 (NEFA)、甘油三酯 (TG)、胰岛素水平。后处死动物 ,取肝脏和肌肉以测定NEFA含量。结果 :灌注前A、B和C 3组动物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血脂 (TG ,NEFA)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灌注后B、C 2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持续升高 ,30min时达到高峰 ,并分别高于A组 (P<0 .0 5 ) ;B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B和C组灌注 6 0min时血NEFA开始升高 ,1 80min时升高最明显 ,并分别高于A组 (P <0 .0 5 ) ;B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灌注 3h期间 ,A、B和C 3组血浆TG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肝脏NEFA含量在灌注 3h末 ,B和C组分别高于A组 ;3组肌肉NEF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淀素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 游离脂肪酸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的胰岛β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16
作者 秦贵军 余勤 +1 位作者 董义光 白悦心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 (T2DM )家系中 β细胞功能减退和胰岛素抵抗 (IR)的情况。 方法 收集 2 3个T2DM家系一级成年亲属共 2 18人 ,其中糖耐量正常 (NGT)者 12 8例 (A组 ) ;糖耐量受损 (IGT)者 2 3例 (B组 ) ;T2DM患者 5 1例 (C组 ) ...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 (T2DM )家系中 β细胞功能减退和胰岛素抵抗 (IR)的情况。 方法 收集 2 3个T2DM家系一级成年亲属共 2 18人 ,其中糖耐量正常 (NGT)者 12 8例 (A组 ) ;糖耐量受损 (IGT)者 2 3例 (B组 ) ;T2DM患者 5 1例 (C组 ) ;新诊断T2DM患者 16例 (D组 )。无糖尿病家族史且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正常者 5 9名为对照 (E组 )。对所有受试者进行OGTT、胰岛素 (包括真胰岛素 )释放试验和血脂测定等项目。 结果 A、B组血低密度脂蛋白 (LDL C)水平高于E组 ,C、D两组血LDL C、甘油三酯 (TG)和胆固醇 (TC)水平高于E组。A、B和D组OGTT各时段 ( 30min除外 )免疫胰岛素水平分别高于E组 ;B、C和D组有免疫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A组OGTT后 30min真胰岛素水平低于E组 ;B组OGTT 0min和 30min真胰岛素水平低于E组 ;C和D两组OGTT各时段真胰岛素均低于E组 ;B、C和D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低于E组 ,A、B、C和D组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高于E组。 结论 T2DM家系非糖尿病同胞有血脂代谢异常和IR ,IGT患者既有IR又有 β细胞功能减退 ;新诊断的和以往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均有明显β细胞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细胞功能 胰岛素抵抗 T2DM IR 血脂代谢
下载PDF
性腺功能减退症治疗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1
17
作者 秦贵军 《药品评价》 CAS 2014年第5期20-23,共4页
性腺功能减退症是指发生在下丘脑-垂体-靶腺-终端靶细胞的病变导致的性激素缺乏临床综合征,其可分为高促性腺激素型和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方案通常有三种选择:性激素替代治疗、促性腺激素治疗和GnRH脉冲治疗。三种治... 性腺功能减退症是指发生在下丘脑-垂体-靶腺-终端靶细胞的病变导致的性激素缺乏临床综合征,其可分为高促性腺激素型和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方案通常有三种选择:性激素替代治疗、促性腺激素治疗和GnRH脉冲治疗。三种治疗方案各有适应证和优缺点,本文将针对三种方案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功能减退症 高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雄激素替代治疗 促性腺激素治疗 GnRH脉冲治疗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测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贵军 王庆祝 +1 位作者 黄贯峰 王淑范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77-79,共3页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78例不同程度糖尿病患者血内皮素(ET-1)水平,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ET-1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糖尿病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这种升高愈明显。合并高血压者较无高血压者血ET-1水平升高亦愈明显。提示:糖尿病合并...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78例不同程度糖尿病患者血内皮素(ET-1)水平,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ET-1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糖尿病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这种升高愈明显。合并高血压者较无高血压者血ET-1水平升高亦愈明显。提示:糖尿病合并肾病及高血压与血ET-1水平升高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内皮素 并发症 肾病
下载PDF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15例
19
作者 秦贵军 彭瑞霞 +1 位作者 刘志强 王庆祝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3期120-121,共2页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15例秦贵军,彭瑞霞,刘志强,王庆祝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522)舞钢职工医院舞阳4625003)开封医专附属二院开封47500关键词糖尿病;高渗昏迷;病例报告本院1986~199...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15例秦贵军,彭瑞霞,刘志强,王庆祝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522)舞钢职工医院舞阳4625003)开封医专附属二院开封47500关键词糖尿病;高渗昏迷;病例报告本院1986~1995年10a间收治15例高渗性非酮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渗昏迷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和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127
20
作者 刘志强 李全志 秦贵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 :了解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136例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 (R1)组 50例和黄芪治疗 (R2 )组 86例 ,治疗疗程 3周 ,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分别测定糖尿病肾病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血浆... 目的 :了解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136例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 (R1)组 50例和黄芪治疗 (R2 )组 86例 ,治疗疗程 3周 ,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分别测定糖尿病肾病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 1(ET 1) ,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和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GMP 140 )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eto PGF1α)及血栓素B2 (TXB2 ) ;并选择 2 6名健康人为对照 (N)组。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ET 1、GMP 140、TXB2 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 ,而 6 keto PGF1α则低于健康人 ;治疗后血浆ET 1水平降低 ,GMP 140、TXB2 和uAER显著降低。结论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血浆内皮素水平改变和血小板功能的改变有关 ,黄芪可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和血浆内皮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尿病肾病 内皮素 血小板功能 中医药疗法 黄芪注射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