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潘立酮微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秦金淼 李引亁 +4 位作者 薛琴 薛芬 张海亮 庞丽娜 王倩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7,共5页
通过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根据相图优选处方,并初步考察微乳制剂的稳定性、形态粒径和理化性质。用紫外分光光度(Uv-Vis)法测定微乳中多潘立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制备出的多潘立酮微乳处方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肉豆蔻... 通过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根据相图优选处方,并初步考察微乳制剂的稳定性、形态粒径和理化性质。用紫外分光光度(Uv-Vis)法测定微乳中多潘立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制备出的多潘立酮微乳处方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肉豆蔻酸异丙酯(IPM)/多潘立酮/蒸馏水。微乳稳定,透射电镜下呈圆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12.4nm。在1-50μ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1±1.17)%,RSD为1.18%(n=5)。多潘立酮微乳应低温(4℃)、避光保存。该处方设计合理,方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潘立酮 微乳 (伪)三元相图 质量评价
下载PDF
甲砜霉素脂质体制备和体外抑菌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杨亚军 李引乾 +5 位作者 谢沄 秦金淼 苑青艳 孙黎 王彬 赵梁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3-215,共3页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甲砜霉素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优化后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因素为:药脂比为1∶5(W∶W),磷脂与胆固醇比为4∶1(W∶W),PBS缓冲液pH 7.4;超声7 min(连续超声裂解1...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甲砜霉素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优化后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因素为:药脂比为1∶5(W∶W),磷脂与胆固醇比为4∶1(W∶W),PBS缓冲液pH 7.4;超声7 min(连续超声裂解10 s,间隔1 s),蒸发温度为40℃,冻融3次。甲砜霉素脂质体对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其原粉提高4~8倍;但在试验浓度下对上述3种病原菌的体外杀菌效果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砜霉素 脂质体 正交试验 体外抑菌效果
下载PDF
章光101生发系列产品对C57BL/6J小鼠触须毛囊体外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薛芬 赵章光 +5 位作者 赵胜霞 陈娟 王爽 李引乾 秦金淼 黄颖花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年第3期7-9,共3页
目的应用C57BL/6J小鼠触须毛囊体外培养模型,观察章光101生发系列产品对毛囊生长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触须毛囊,放入Williams’E无血清培养基中,将毛囊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毛囊滋养液组、防脱育发剂组和三参头发宝组,观察毛囊的... 目的应用C57BL/6J小鼠触须毛囊体外培养模型,观察章光101生发系列产品对毛囊生长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触须毛囊,放入Williams’E无血清培养基中,将毛囊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毛囊滋养液组、防脱育发剂组和三参头发宝组,观察毛囊的形态变化、生长长度并检测凋亡细胞。结果毛囊培养第8d,对照组毛囊毛发生长长度为(0.669±0.32)mm,毛囊滋养液组为(1.312±0.47)mm,防脱育发剂组为(1.345±0.51)mm,三参头发宝组为(1.285±0.38)mm,3个实验组均快于对照组(P<0.05),但3个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毛球形态观察,对照组毛囊毛球体积变小,结构疏松,出现退行性变化,而实验组毛囊毛球形态较圆,结构致密,仍处于生长期;TUNEL法检测毛囊中的凋亡细胞,3个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个毛囊中的凋亡细胞数分别为6.58±1.08,5.83±1.12,6.92±1.24和21.92±2.11,对照组中的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但3个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章光101生发系列产品能促进小鼠触须毛囊的生长,延缓其进入退行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光101 毛囊 体外培养 C57BL/6J小鼠
下载PDF
甲砜霉素纳米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薛琴 李引乾 +5 位作者 王龙坛 秦金淼 张海亮 王婷 庞利娜 董钊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71,共4页
制备甲砜霉素纳米乳,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通过伪三元相图法,筛选纳米乳处方;并对其形态特征、稳定性和体外药效进行评价。结果:甲砜霉素纳米乳的最佳处方为甲砜霉素1.27%,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34.4%,肉豆蔻酸异丙酯(... 制备甲砜霉素纳米乳,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通过伪三元相图法,筛选纳米乳处方;并对其形态特征、稳定性和体外药效进行评价。结果:甲砜霉素纳米乳的最佳处方为甲砜霉素1.27%,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34.4%,肉豆蔻酸异丙酯(IPM)3.8%,蒸馏水57.3%,所制备的甲砜霉素纳米乳外观均一透明,粒径为10~25nm,经高速离心、留样观察,外观和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对光不稳定。甲砜霉素纳米乳对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砜霉素 纳米乳 制备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临床验方的六金颗粒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5
作者 罗毅 秦金淼 +5 位作者 张荣飞 刘子夜 曹桂云 姚元成 孟兆青 容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1-180,共10页
为了建立六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中试规模制备六金颗粒,对制剂的成型性、吸湿性、溶化性、堆密度及流动性进行检测;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六金颗粒中锦灯笼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菊苣酸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 为了建立六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中试规模制备六金颗粒,对制剂的成型性、吸湿性、溶化性、堆密度及流动性进行检测;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六金颗粒中锦灯笼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菊苣酸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采用HPLC法建立六金颗粒特征图谱,并进行峰归属及峰指认.结果发现,六金颗粒成型率达到98.1%,相关检查均符合规定;锦灯笼薄层色谱可检出特征斑点且阴性无干扰;菊苣酸含量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要求,菊苣酸在1.44~86.19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通过不同条件的因素考察,确定了六金颗粒HPLC特征图谱色谱条件,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要求,特征图谱中共确定8个特征峰,并指认了4个成分,分别为新绿原酸、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总之,六金颗粒制备工艺合理,建立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为六金颗粒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金颗粒 制备工艺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特征图谱
原文传递
基于标准汤剂的秦皮(白蜡树)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曹桂云 宁波 +6 位作者 秦金淼 庄雪松 王岱杰 林永强 董晓弟 罗毅 孟兆青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22-129,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的秦皮(白蜡树)配方颗粒质量标准,为该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5批秦皮(白蜡树)标准汤剂和3批秦皮(白蜡树)配方颗粒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特征图谱,流动相0.1%磷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的秦皮(白蜡树)配方颗粒质量标准,为该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5批秦皮(白蜡树)标准汤剂和3批秦皮(白蜡树)配方颗粒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特征图谱,流动相0.1%磷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10 min,12%~15%B;10~30 min,15%~32%B),检测波长220 nm,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针对特征图谱中的共有峰建立HPLC一测多评法(QAMS),测定秦皮(白蜡树)标准汤剂与配方颗粒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秦皮(白蜡树)饮片中相应成分的含量,计算从饮片到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的转移率。结果:3批秦皮(白蜡树)配方颗粒特征图谱与标准汤剂对照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均>0.9,共确定了7个共有峰。聚类分析及PCA结果表明,不同批次标准汤剂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性,未表现出产地聚集性。15批秦皮(白蜡树)标准汤剂出膏率6.18%~11.62%,秦皮甲素、紫丁香苷、秦皮苷、秦皮乙素、秦皮素、木通苯乙醇苷B质量分数分别为44.92~103.51、1.36~11.87、33.26~90.73、4.63~29.75、2.40~16.86、2.49~17.35 mg·g-1,其从饮片到标准汤剂的转移率分别为25.21%~42.54%、52.57%~88.84%、43.43%~79.45%、49.15%~88.27%、49.22%~72.69%、27.66%~47.67%。秦皮(白蜡树)配方颗粒出膏率10.4%~10.7%,上述6个成分从饮片到配方颗粒的转移率分别为42.76%~43.17%、80.01%~80.90%、59.59%~59.88%、51.35%~52.67%、60.50%~60.93%、37.98%~38.37%,与饮片到标准汤剂的转移率基本一致。结论:建立基于标准汤剂的秦皮(白蜡树)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以出膏率、特征图谱的一致性、秦皮甲素等6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及转移率为指标,衡量秦皮(白蜡树)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的一致性,结果合理可靠,可为该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及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皮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一测多评法(QAMS) 特征图谱 质量控制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原文传递
基于标准汤剂的蒲公英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7
作者 王玥琛 宁波 +7 位作者 秦金淼 庄雪松 王岱杰 林永强 董晓弟 罗毅 曹桂云 孟兆青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79-1884,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的蒲公英配方颗粒质量标准,为蒲公英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5批蒲公英标准汤剂和3批配方颗粒建立了HPLC特征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针对特征图谱中的共有峰建立HPLC一测多评... 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的蒲公英配方颗粒质量标准,为蒲公英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5批蒲公英标准汤剂和3批配方颗粒建立了HPLC特征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针对特征图谱中的共有峰建立HPLC一测多评法,测定标准汤剂与配方颗粒中共有峰成分的含量。测定蒲公英饮片中相应成分的含量,计算从饮片到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的转移率。结果15批标准汤剂和3批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相似度均>0.9,共指认5个共有峰。聚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批次标准汤剂成分有一定差异,未表现出产地聚集性。标准汤剂出膏率为19.20%~25.61%,单咖啡酰酒石酸、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含量为7.48~12.92,0.17~0.31,0.43~1.34,0.79~1.59,5.00~12.57mg·g^(-1);转移率为40.05%~77.01%,51.79%~77.93%,44.09%~66.77%,52.25%~79.13%,25.57%~45.19%。蒲公英配方颗粒出膏率为29.2%~29.7%,该5种成分转移率分别为62.94%~66.43%,57.78%~59.38%,51.02%~53.45%,70.46%~72.95%,41.47%~42.97%,和标准汤剂基本一致。结论建立基于标准汤剂的蒲公英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以出膏率、特征图谱、咖啡酸等5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及转移率等指标为表征,进一步衡量蒲公英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的一致性,结果合理可靠,可为蒲公英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及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一测多评 特征图谱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DNA检测技术在阿胶质量控制及溯源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子夜 罗毅 +1 位作者 秦金淼 孟兆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0202-0204,共3页
DNA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不同生物间独特的DNA序列信息进行鉴别的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材、法医、诊断等领域。阿胶作为补血止血的常用中药,其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去毛之皮。然而随着阿胶市场的发展壮大及驴皮原料供应的紧张,马... DNA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不同生物间独特的DNA序列信息进行鉴别的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材、法医、诊断等领域。阿胶作为补血止血的常用中药,其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去毛之皮。然而随着阿胶市场的发展壮大及驴皮原料供应的紧张,马皮、骡皮、牛皮开始大量混入,然而目前的鉴别大多仍依据经验进行外观判断或采用显微鉴别法,较难有效分辨伪品。而DNA 源性鉴定方法不再局限于动物的纤维结构形态,且比传统分析方法在客观性和准确性上更具有说服力。故本文对DNA检测技术及其在阿胶行业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文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检测技术 阿胶 鉴别 伪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