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全胃肠外营养并发Wernicke脑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秦高平 王小强 +1 位作者 邱健 宋勇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6年第5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因长期全胃肠外营养(TPN)引发Wernicke脑病(WE)的病因、患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5年,20例长期全胃肠外营养后并发WE的临床资料。结果:WE多发生在全胃肠外营养后第2—3周。其中18例经... 目的:探讨因长期全胃肠外营养(TPN)引发Wernicke脑病(WE)的病因、患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5年,20例长期全胃肠外营养后并发WE的临床资料。结果:WE多发生在全胃肠外营养后第2—3周。其中18例经及时诊断后补充维生素B1症状消失,2例因误诊致死亡。结论:长期胃肠外营养病人及时补充维生素B1是预防及治疗WE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MICKE脑病 全肠外营养 维生素B1
下载PDF
综合微创手术治疗腋臭1066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秦高平 郭亚东 +1 位作者 宋勇 孙要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负压抽吸、小切口直视皮下修剪及电刮勺热灼的综合性微创方法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科室采用微创综合疗法治疗腋臭1 066例,沿腋窝尺侧腋皱襞附近作一长约0.5~1.0cm小切口,在腋窝中央作一长约... 目的:探讨联合负压抽吸、小切口直视皮下修剪及电刮勺热灼的综合性微创方法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科室采用微创综合疗法治疗腋臭1 066例,沿腋窝尺侧腋皱襞附近作一长约0.5~1.0cm小切口,在腋窝中央作一长约1cm辅助切口。沿手术切口负压抽吸浅层脂肪,在直视下修剪皮下残余脂肪组织及真皮网状层的毛囊球,电刮勺依次在皮下烧灼静止期毛囊,术后打包加压包扎7d。结果:本组共1 066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显效913例,有效142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98.97%。术后血肿23例,5例发生皮片坏死,植皮后创面愈合,其余均通过换药治愈。结论:联合负压抽吸、小切口直视皮下修剪及电刮勺热灼的综合方法能有效根治腋臭,具有安全、高效、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臭 顶泌汗腺 抽吸术 刮除术 剪除术 微创
下载PDF
SND1通过识别TINCR的甲基化位点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生长 被引量:2
3
作者 秦高平 孙要文 +4 位作者 郭亚东 李建武 程亮 韩峰 宋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68-1076,共9页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核酸酶结构域蛋白1(SND1)与组织分化诱导非编码RNA(TINCR)的相互作用及其对TINCR表达水平和瘢痕疙瘩生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5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Ⅱ、Ⅲ度烧伤患者的瘢痕疙瘩组织样本(n=27)。...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核酸酶结构域蛋白1(SND1)与组织分化诱导非编码RNA(TINCR)的相互作用及其对TINCR表达水平和瘢痕疙瘩生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5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Ⅱ、Ⅲ度烧伤患者的瘢痕疙瘩组织样本(n=27)。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TINCR序列中的RNA甲基化位点;培养人原代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HFs)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设置HFs组和KFs组。取对数生长期KFs,设置:(1)对照组、空载组及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过表达组;(2)对照组和3-脱氮基腺苷(DAA)组;(3)对照组、SND1重组蛋白组及SND1重组蛋白+DAA组。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HFs和KFs中TINCR的相对表达水平,甲基化RNA免疫沉淀技术(MeRIP)联合RT-qPCR检测TINCR的甲基化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SND1和METTL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放线菌素D处理联合RT-qPCR检测TINCR残留水平,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取18只BALB/c裸鼠,构建瘢痕疙瘩异种移植模型,随机分为瘢痕疙瘩组、瘢痕疙瘩+SND1重组蛋白组及瘢痕疙瘩+SND1重组蛋白+DAA组,每组6只,采用HE染色观察瘢痕疙瘩组织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ND1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TINCR第三外显子含有7个潜在的RNA甲基化位点。与HFs相比,KFs中TINCR相对表达水平(5.43±0.35 vs.1.00±0.11,P<0.01)和甲基化水平(19.73%±1.56%vs.10.25%±1.13%,P<0.01)均明显升高,SND1和METTL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甲基化的TINCR与SND1和METTL3均有结合。与空载组相比,METTL3过表达可促进METTL3 mRNA和蛋白的表达(mRNA:6.03±0.55 vs.1.09±0.09,P<0.01;蛋白:4.33±0.35 vs.0.96±0.08,P<0.01)、增高TINCR甲基化水平(32.89%±2.88%vs.19.04%±1.72%,P<0.01)和相对表达水平(4.65±0.32 vs.1.00±0.10,P<0.01)。与对照组相比,DAA处理可降低TINCR的稳定性[(8.50±1.13)h vs.(12.90±1.41)h,P<0.001]和甲基化水平(7.43%±0.55%vs.18.88%±1.76%,P<0.01),抑制KFs的活力和克隆形成能力(P<0.01)。与对照组相比,SND1重组蛋白处理可增加TINCR的稳定性[(23.95±1.25)h vs.(13.10±1.33)h,P<0.01]、细胞活力和克隆形成能力(P<0.01),但对TINCR甲基化水平(20.15%±1.74%vs.19.04%±1.77%,P>0.05)无明显影响;DAA处理可消除SND1重组蛋白对TINCR稳定性[(12.00±1.21)h vs.(23.95±1.44)h,P<0.01]、细胞活力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P<0.01)。与瘢痕疙瘩组相比,瘢痕疙瘩+SND1重组蛋白组真皮层有大量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瘢痕疙瘩组织中SND1阳性细胞百分比(63.43%±3.32%vs.21.16%±4.67%,P<0.01)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2.54±0.13 vs.1.00±0.10,P<0.01)明显增高;而经DAA处理后,瘢痕疙瘩组织中有大量疏松的胶原纤维,SND1阳性细胞百分比(38.52%±6.88%vs.63.43%±3.32%,P<0.01)和蛋白表达水平(1.07±0.09 vs.2.54±0.13,P<0.01)明显降低。结论KFs中TINCR呈高甲基化水平,SND1可识别并结合TINCR的甲基化位点,增强TINCR的稳定性,促进TINCR介导的瘢痕疙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分化诱导非编码RNA 葡萄球菌核酸酶结构域蛋白1 RNA甲基化 RNA稳定性 细胞增殖 成纤维细胞 瘢痕疙瘩
下载PDF
微创吸切法治疗副乳的术式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秦高平 孙要文 +6 位作者 张振信 郭亚东 慕生枝 范荣辉 高文杰 王本峰 宋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067-1068,共2页
我科于2002~2010年应用电子吸脂机吸切法治疗副乳216个,现将方法及愈后情况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8例,216个副乳,全部为女性,年龄18~58岁。其中双侧副乳98人,单侧20人。有完整乳头者31例。均表现为与月经周期... 我科于2002~2010年应用电子吸脂机吸切法治疗副乳216个,现将方法及愈后情况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8例,216个副乳,全部为女性,年龄18~58岁。其中双侧副乳98人,单侧20人。有完整乳头者31例。均表现为与月经周期相关的腋下胀痛,92例为生育后妇女(其中36例副乳存在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26例为未婚。89个患者的女性家族有遗传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切法 副乳 治疗 术式 微创 电子吸脂机 生育后妇女 月经周期
下载PDF
内外联合入路下睑袋整复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秦高平 宋勇 张振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内外联合入路下睑袋整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7年8月,笔者科室应用经结膜及经皮肤内外联合入路下睑袋整复术修复患者56例。首先行内路法,经结膜入路切开,去除眶隔内多余脂肪组织;第二步行外路法,经下睑睑缘... 目的:探讨内外联合入路下睑袋整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7年8月,笔者科室应用经结膜及经皮肤内外联合入路下睑袋整复术修复患者56例。首先行内路法,经结膜入路切开,去除眶隔内多余脂肪组织;第二步行外路法,经下睑睑缘皮肤切开,吸脂管在皮下行钝锐性结合分离,收紧下睑松弛皮肤,如伴有下睑轮匝肌及眶隔松弛者,同时行收紧手术。结果:手术顺利,术后患者下睑皱纹及眼周鱼尾纹均得到明显改善,效果理想,外观满意。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给予对症处理后效果满意。结论:内外联合入路下睑袋整复术简单易行,手术创伤小,效果满意,对眼周鱼尾纹改善作用明显,是一种下睑袋治疗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睑袋整形术 结膜入路 皮肤入路 内外路结合 鱼尾纹
下载PDF
联合检测粪便中多基因突变进行大肠癌二级筛查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秦高平 王小强 +1 位作者 闫立昆 宋勇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639-643,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p53、K-ras及APC在大肠癌组织及粪便中的突变情况,探讨粪便多基因联合检测进行大肠癌二级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及硝酸银染色法,检测40例大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与粪便及40例正常... 目的通过研究p53、K-ras及APC在大肠癌组织及粪便中的突变情况,探讨粪便多基因联合检测进行大肠癌二级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及硝酸银染色法,检测40例大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与粪便及40例正常人肠黏膜组织与粪便中p53、K-ras及APC3种基因的突变情况,并比较多个基因联合检测与单基因检测基因突变率的灵敏性之间的差异。结果①40例大肠癌组织中p53、K-ras及APC基因突变率分别为57.50%、50.00%及60.00%,粪便中相应的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2.86%、40.00%及51.43%,粪便基因突变与组织中相应基因突变的符合率分别为65.22%、70.00%及75.00%。40例正常肠黏膜组织及粪便中3种基因均未检出突变;②3种基因联合检测的突变率明显高于单基因检测(P<0.05);③粪便基因联合检测与粪便隐血试验比较,灵敏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的特异性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粪便基因联合检测诊断大肠癌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有望作为一种无创、特异、有效的筛查手段,与粪便隐血试验结合序贯进行大肠癌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粪便 多基因联合检测
下载PDF
成人小肠重复畸形致消化道出血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秦高平 王小强 +1 位作者 迟达超 宋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5-256,共2页
关键词 小肠重复畸形 消化道 肠管
下载PDF
中药涂擦联合窄谱强脉冲光治疗烧伤后皮肤色素异常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秦高平 孙要文 +2 位作者 韩峰 程亮 高文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129-131,共3页
目的:对比中药涂擦联合窄谱强脉冲光与单纯中药涂擦和单纯窄谱强脉冲光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深Ⅱ度烧伤后色素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5例。实验组采用... 目的:对比中药涂擦联合窄谱强脉冲光与单纯中药涂擦和单纯窄谱强脉冲光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深Ⅱ度烧伤后色素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5例。实验组采用2个疗程中药涂擦结合2次窄谱强脉冲光治疗,对照1组采用单纯中药涂擦治疗,对照2组采用单纯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44%,高于对照1组的73.48%和对照2组的82.11%,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涂擦结合强脉冲光治疗深Ⅱ度烧伤后皮肤色素异常,疗效肯定、疗程短,患者满意度高,可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涂擦 强脉冲光 深Ⅱ度烧伤 色素沉着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微针治疗颜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亚川 秦高平 +3 位作者 张振信 孙阳 薛郝璇 吴红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59-860,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微针治疗颜面部皮肤病的止痛效果和疗效。方法将150例接受面部微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治疗部位,20min后,再行微针治疗;对照组行微针治疗。所有患者每次治疗时评...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微针治疗颜面部皮肤病的止痛效果和疗效。方法将150例接受面部微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治疗部位,20min后,再行微针治疗;对照组行微针治疗。所有患者每次治疗时评价疼痛;评价治疗效果采用自我评估法,共4次治疗,每间隔15~20d治疗1次,治疗结束后1个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有效止痛率为74.38%。对照组为9.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43.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微针治疗颜面部皮肤病的表面麻醉中,止痛效果好,患者的依从性高,治疗过程中配合,临床疗效也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利多卡因 乳膏 面部皮肤病
原文传递
个体化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宋勇 黄亚川 秦高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9-453,共5页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AOSC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1月间,共93例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ERCP+EST+ENBD(A组)42例,PTCD(B组)51例,对比2种方法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93例患者均成功施行介入术及内镜治疗,PTCD耐受性更好,引流效果更确切,ERCP+EST+ENBD在控制性损伤最小化的前提下提供了解决胆管结石梗阻的方案。结论 PTCD用于治疗AOSC,成功率较高,引流效果可靠,能充分降低胆道压力,降低风险,为二期手术治疗创造了机会和条件,ERCP+EST+ENBD在微创的前提下提供了解决结石梗阻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经皮肝穿刺引流 损伤控制性外科
下载PDF
胆道支架联合PTCD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宋勇 秦高平 +2 位作者 杜立学 胡海田 张昊宇 《肝胆外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研究胆道支架联合PTCD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肝胆外科就诊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胆道支架联合PTCD治疗,分析患者胆管狭窄部位及原因,术... 目的研究胆道支架联合PTCD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肝胆外科就诊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胆道支架联合PTCD治疗,分析患者胆管狭窄部位及原因,术前3d、术后3d、7d和14d肝功能指标: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对术前感染、肝功能评分和术后针对肿瘤治疗进行多因素COX模型回归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分析。结果 (1)肝管癌患者有87例,其中,胆总管60例,肝门部胆管12例,左右肝管15例;胰腺癌患者有35例,狭窄原因为胆总管;肝癌患者有25例,其中,胆总管11例,肝门部胆管6例,多部位8例;壶腹周围癌患者有30例,狭窄原因为胆总管;胃癌肝转移患者有39例,其中,肝门部胆管23例,多部位16例。(2)术后3d、7d和14d的白蛋白、碱性磷酸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含量水平均低于术前,术前后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白蛋白、碱性磷酸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含量水平逐渐降低,趋于正常值范围。(3)胆道感染的患者有17例,发生率为7.87%;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有21例,发生率为9.72%;支架脱落移位的患者有6例,发生率为2.78%;本组216例患者获访,随访时间为8d-120个月,平均每3个月随访一次,随访期间,有171例患者死亡,均死于肿瘤进展及多脏器功能衰竭,45例患者至随访截止时无黄疸加重症状。(4)术前感染、肝功能评分和术后针对肿瘤治疗是恶性梗阻性黄疸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胆道支架联合PTCD是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的有效方法,能提高患者肝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支架联合PTCD 恶性梗阻性黄疸 肝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在小儿烧伤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亚川 朱秀梅 +1 位作者 刘晓梅 秦高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154-1155,共2页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在小儿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10例小儿烧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5例采取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治疗的烧伤创面,对照组145例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创面愈合情况及换药次数...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在小儿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10例小儿烧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5例采取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治疗的烧伤创面,对照组145例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创面愈合情况及换药次数等。结果:观察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为18.30±3.10d、瘢痕发生率为6.24%(12/165)、患儿创面植皮8例,占4.8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25.10±5.53d、瘢痕发生率为25.80%(40/145)、患儿创面植皮21例,占13.55%]。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在小儿烧伤治疗中能有效减轻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发生率、患儿创面植皮例数及创面换药的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治疗 生物敷料/治疗应用 儿童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
下载PDF
临床输血闭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文华 陈航 +6 位作者 石紫云 谢昕昕 王曦 秦高平 杨帆 马婷 杨江存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目的通过构建信息化闭环管理系统,实现"临床输血全过程"的实时监控。方法依据我国现行临床输血相关文件及法律要求,将输血科工作与临床输血需求相结合,陕西省人民医院输血科联合西安天网软件技术公司开发完成临床用血闭环管... 目的通过构建信息化闭环管理系统,实现"临床输血全过程"的实时监控。方法依据我国现行临床输血相关文件及法律要求,将输血科工作与临床输血需求相结合,陕西省人民医院输血科联合西安天网软件技术公司开发完成临床用血闭环管理系统。结果该软件实现了从血液入库到血袋销毁、从临床医生输血前评估到输血后评估等"临床输血全过程"、完整输血电子病历、完善临床用血三级审核制度以及建立临床用血统计分析模块等信息化闭环管理,实现了医院HIS系统、检验LIS系统以及输血科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实时准确采集和监管各环节数据,形成输血医疗全过程的闭环管理。结论临床用血闭环管理系统对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临床用血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 合理用血 输血
下载PDF
SIS镁合金可吸收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勇 秦高平 +2 位作者 杜立学 胡海田 张昊宇 《西部医学》 2017年第9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分析SIS镁合金可吸收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7例接受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EBMSD)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照置入不同金属支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置入普通镍钛合金支架,实验组患者置入SIS镁合金... 目的分析SIS镁合金可吸收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7例接受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EBMSD)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照置入不同金属支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置入普通镍钛合金支架,实验组患者置入SIS镁合金可吸收支架。检测两组患者术前1周及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两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和引流通畅率。结果对照组插管成功率为91.7%,实验组患者插管成功率为93.5%,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肝功能指标(TBIL,ALT,ALP,AST,DBIL,IBIL)明显优于术前1周(P<0.05),但两组之间术后1周肝功能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为82.3%,引流通畅率为72.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6.7%和39.4%(P<0.05)。结论 SIS镁合金可吸收胆管支架能有效缓解患者恶性梗阻性黄疸症状,改善肝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术后并发症低于普通镍钛合金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S镁合金 可吸收 胆管支架 恶性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知情同意书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相关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亚川 秦高平 +2 位作者 宋勇 朱秀梅 孙要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整形美容手术知情同意书在预防医疗纠纷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整形美容科2011-2015年签署的6 100例整形美容手术知情同意书的相关资料,分为观察组3 250例和对照组2 850例,对照组为外科常规手术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为... 目的:探讨整形美容手术知情同意书在预防医疗纠纷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整形美容科2011-2015年签署的6 100例整形美容手术知情同意书的相关资料,分为观察组3 250例和对照组2 850例,对照组为外科常规手术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为修改后图文并茂的知情同意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4.98%,对照组满意度为87.95%,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疗纠纷0.27%,对照组医疗纠纷0.70%,经济赔付0.04%,观察组医疗纠纷明显减少。结论:修改后的整形美容手术知情同意书,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知情同意书 整形美容 医疗纠纷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自体脂肪移植联合A型肉毒素治疗面部老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慕生枝 孙要文 +3 位作者 高文杰 王国栋 秦高平 徐子寒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1期120-121,共2页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移植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部老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86 例面部自然老化患者,给予自体脂肪移植10ml-40ml分别注射于泪沟、鼻唇沟及额颞部等凹陷部位皮下浅层或骨膜表面,对于额部、眼周及眉间的动态性皱纹给予A型肉毒...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移植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部老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86 例面部自然老化患者,给予自体脂肪移植10ml-40ml分别注射于泪沟、鼻唇沟及额颞部等凹陷部位皮下浅层或骨膜表面,对于额部、眼周及眉间的动态性皱纹给予A型肉毒毒素每点 2u-3u目标肌肉内注射,总量不超过 60u.结果本组病例经术后 3-6 个月随访,面部老化改善明显,泪沟、鼻唇沟及额颞部等凹陷部位较术前饱满、皮肤较术前光滑,面部动态性皱纹明显减少.结论自体脂肪移植联合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部老化能达到填充凹陷的同时减少面部动态性皱纹,疗效确切,较单独行自体脂肪移植或单独注射肉毒毒素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脂肪移植 A型肉毒毒素 面部老化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皮肤扩张表面积测量中的应用及与注水量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亚东 李晓晴 +1 位作者 孙要文 秦高平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6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头部、颈部、胸部及下肢扩张皮肤表面积测量中的应用及与注水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60例烧伤整形医学美容外科患者,术后7d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头部、颈部、胸部及下肢扩张皮肤行表面积测量。手术... 目的:分析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头部、颈部、胸部及下肢扩张皮肤表面积测量中的应用及与注水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60例烧伤整形医学美容外科患者,术后7d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头部、颈部、胸部及下肢扩张皮肤行表面积测量。手术分Ⅰ、Ⅱ期进行,Ⅰ期放置皮肤扩张器,并于术后每周定期行注水处理,注水时间为3个月;Ⅱ期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并于Geomagic Qualify检测软件下测量扩张皮肤表面积,分析皮肤扩张面积与注水量的相关性。结果:皮肤软组织扩张表面积从小到大依次为大腿内侧、大腿外侧和胸部、额部、颈部、面颊部以及头顶部;扩张部位表面积与其修复部位密切相关;皮肤扩张面积与注水量呈正相关(r=0.57,P<0.01)。结论: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通过Angel色素分析软件等选择最佳扩张器行皮瓣扩张和手术预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瘢痕 注水量 软组织扩张术
下载PDF
siRNA靶向抑制Nox2在阿霉素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8
作者 郭亚东 孙要文 +1 位作者 秦高平 吴红娟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siRNA靶向抑制Nox2在阿霉素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阿霉素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损伤模型,检测阿霉素处理的细胞中Nox2蛋白质的表达。根据实验设计分为正常组、单纯siRNA-Nox2转染组、阿霉素模型组及siR... 目的:探讨siRNA靶向抑制Nox2在阿霉素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阿霉素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损伤模型,检测阿霉素处理的细胞中Nox2蛋白质的表达。根据实验设计分为正常组、单纯siRNA-Nox2转染组、阿霉素模型组及siRNA-Nox2转染+阿霉素处理组。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试剂盒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iRNA靶向抑制Nox2对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阿霉素模型组细胞Nox2蛋白质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T法检测结果提示,相较于阿霉素模型组,siRNA-Nox2转染可提高细胞增殖能力和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霉素模型组相比,siRNA转染+阿霉素组细胞MDA和ROS水平降低,SOD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siRNA-Nox2转染可显著降低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iRNA靶向抑制Nox2保护阿霉素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损伤,其机制与降低胞内氧化应激和ROS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x2 阿霉素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氧化应激 ROS 凋亡
下载PDF
九子补肾汤加味治疗男性不育症120例
19
作者 张密绒 赵安平 +1 位作者 秦高平 宋勇 《现代中医药》 CAS 2006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九子补肾汤加味治疗精子活动力差所致男性不育症的疗效。方法应用双盲法,设治疗组120例,用自拟九子补肾汤进行治疗,对照组90例,服用五子衍宗汤治疗。3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3个疗程后,精子活动力a+b级治疗组为(... 目的观察九子补肾汤加味治疗精子活动力差所致男性不育症的疗效。方法应用双盲法,设治疗组120例,用自拟九子补肾汤进行治疗,对照组90例,服用五子衍宗汤治疗。3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3个疗程后,精子活动力a+b级治疗组为(84±6.14)%,对照组为(68.40±4.72)%(P<0.05),治疗组受孕率为65%,对照组为23.33%(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8%,对照组为51.0%(P<0.01)。结论九子补肾汤加味对男性精子活动力差所致不育症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子补肾汤 五子衍宗汤 不育症 精子活动力差
下载PDF
面部注射不明药物致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
20
作者 韩锋 秦高平 +3 位作者 朱媛 张松 李建武 孙要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10期1074-1081,共8页
目的:探讨面部注射不明药物导致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局部组织损伤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注射不明药物("溶骨针")导致面部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集感染部... 目的:探讨面部注射不明药物导致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局部组织损伤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注射不明药物("溶骨针")导致面部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集感染部位分泌物行涂片检查,并行超声、CT、MRI及其他相关检查。在内镜辅助和B超引导下对感染部位进行外科清创术,术中可见感染侵及面部浅表肌腱膜系统,甚至深层肌肉及骨组织,彻底清除坏死、变性组织,将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切除的组织送病理学检查,行HE染色。清创术后伤口不缝合,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进行治疗,以50 ml生理盐水+阿米卡星10万U冲洗腔内,待创面完全新鲜、分泌物培养阴性后再缝合。药物治疗:首先根据分泌物涂片检查结果(抗酸杆菌阳性),经验性应用头孢西丁或阿米卡星注射液,经细菌培养确诊后加用口服克拉霉素及米诺环素治疗,并口服双环醇片保护肝功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住院期间静脉滴注头孢西丁或阿米卡星注射液;出院后继续口服克拉霉素或米诺环素及双环醇片3~6个月,每2周复查1次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定期门诊复查,观察伤口是否有感染复发及颌面部外观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10例患者,男1例,女9例,年龄19~28岁,平均25.3岁,临床表现为颧部、颊部、眼周或颞前局部红肿,皮温不高,皮肤破溃,有脓性分泌物,扪之有硬结。CT及MRI显示,面部软组织有不同程度肿胀、积液,局部结构层次及骨质被破坏;分泌物培养结果均为脓肿分枝杆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对米诺环素、头孢西丁、阿米卡星敏感;HE染色示组织有渗出、增生和坏死性病变,有慢性化脓性炎症和混合性肉芽肿病变。10例患者住院治疗12~28 d,面部感染得到很好控制,创面愈合良好,经6个月随访,面部均无感染复发,外观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面部注射不明药物导致脓肿分枝杆菌感染后局部组织损伤存在多层次、多窦道、骨质破坏等特征;治疗时以外科清创术为基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脓肿分枝杆菌敏感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的药物,坚持长期、规范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感染 面部注射 组织损伤 清创术 负压封闭引流 溶骨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