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海人藻酸致痫时海马内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含量的时程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布尔 程介士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373-374,共2页
观察海马内一氧化氮合成酶 mRNA(NOS mRNA)在海人藻酸(kainic acid, KA)致病时的时程变化。用Northern印迹法分别观察用药前及致痫后1,4,6,12,24 h海马内NOS mRNA的含量变化。... 观察海马内一氧化氮合成酶 mRNA(NOS mRNA)在海人藻酸(kainic acid, KA)致病时的时程变化。用Northern印迹法分别观察用药前及致痫后1,4,6,12,24 h海马内NOS mRNA的含量变化。结果:致痫后1h,NOS mRNA即显著增加,并在以后癫痫连续发作的24h中一直维持这种高含量。结论:KA致病可能与海马NOS mRNA含量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海人藻酸 海马 一氧化氮合成酶 mRNA
下载PDF
针刺抗癫痫的机理——海马内阿片肽及氨基酸系统与针刺治疗癫痫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程介士 王布尔 +2 位作者 刘俊 高焕民 杨茹 《医学研究杂志》 1997年第11期22-23,共2页
本项目将针刺治病原理的研究具体用于常见的重要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并与当代神经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内阿片肽及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的研究紧密结合,力求在该领域内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实验研究,所用实验技术主要有:局部青霉素致痫,... 本项目将针刺治病原理的研究具体用于常见的重要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并与当代神经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内阿片肽及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的研究紧密结合,力求在该领域内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实验研究,所用实验技术主要有:局部青霉素致痫,海人藻酸致痫及电惊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阿片肽 针刺治疗 抗癫痫 抑制性氨基酸 神经系统疾病 海马 前强啡肽原 一氧化氮合成酶 海人藻酸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苏联神经生理学研究近况简介
3
作者 程介士 《生命科学》 CSCD 1989年第6期32-34,共3页
受国家教委派遣,1986年秋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苏联作为期半年的学习、考察,接待单位是莫斯科苏联医学科学院正常生理研究所,并安排参观了莫斯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医科院脑研究所、卫生部反射疗法研究所、列宁格勒大学生理研究所、科... 受国家教委派遣,1986年秋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苏联作为期半年的学习、考察,接待单位是莫斯科苏联医学科学院正常生理研究所,并安排参观了莫斯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医科院脑研究所、卫生部反射疗法研究所、列宁格勒大学生理研究所、科学院巴甫洛夫生理研究所、医科院实验医学研究所、基辅医学院生理教研室、乌克兰科学院生理研究所,等等。应邀先后在各地做了六次学术报告,参加了十多次学术座谈和讨论。但全苏有关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格勒大学 莫斯科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 神经生理学 实验医学 接待单位 生理学教研室 生理教研室 钠离子通道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针刺抑制老年大鼠脑与垂体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被引量:21
4
作者 黄诚 陈汉平 +2 位作者 秦秀娣 周羚 程介士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4-27,共4页
为了阐明针刺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可能机制,我们应用老年大鼠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LPS)以模拟老年性痴呆脑内的炎症状态,并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观察针刺时大鼠脑与垂体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白细胞介素-6(I... 为了阐明针刺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可能机制,我们应用老年大鼠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LPS)以模拟老年性痴呆脑内的炎症状态,并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观察针刺时大鼠脑与垂体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变化。结果显示,IL-1β与IL-6mRNA在老年大鼠皮质、小脑、垂体显著高于4月龄大鼠,针刺后其表达减少,表明针刺抑制脑内的炎症反应可能为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基因表达 衰老 早老性痴呆 针刺疗法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水通道蛋白-4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彭拥军 周飞 +4 位作者 顾靖 杨茹 杨永清 程介士 郭景春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脑水肿和水通道蛋白-4(AQP4)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制作缺血性脑水肿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处理组,每组大鼠36只。电针处理组电针“水沟”“百会”穴,0.8... 目的:探讨电针、脑水肿和水通道蛋白-4(AQP4)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制作缺血性脑水肿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处理组,每组大鼠36只。电针处理组电针“水沟”“百会”穴,0.8-1.0mA,疏密波,电针30min。用CV染色法测定脑水肿肿胀率,用IgG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中的IgG来反映血脑屏障(BBB)的通透性,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别观察AQP4蛋白和mRNA在脑组织中表达的变化。结果:MCAO12h后,模型组脑水肿所引起的缺血侧脑半球开始肿胀,IgG开始外渗,AQP4蛋白和mRNA的表达开始上升,随着梗塞时间的延长,肿胀和外渗逐渐加重,AQP4的表达进一步增多,在72h均达到高峰。而电针能够明显减轻脑水肿所引起的缺血侧脑半球的肿胀,减少IgG外渗,降低AQP4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论:电针可减轻脑缺血后脑水肿肿胀率,同时改善BBB的损伤程度。电针的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AQP4表达下调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再灌注 水通道蛋白-4 血脑屏障 脑水肿
下载PDF
缺血性脑损伤与针药超早期治疗 被引量:33
6
作者 陈坚 陈汉平 程介士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7-39,共3页
缺血性脑损伤是极为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有效“时间窗”内采取多靶点、多水平、多通道的干预措施 ,对疾病的转归至关重要。本文从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及针刺结合药物的超早期 ( 6小时内 )治疗等方面进行了... 缺血性脑损伤是极为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有效“时间窗”内采取多靶点、多水平、多通道的干预措施 ,对疾病的转归至关重要。本文从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及针刺结合药物的超早期 ( 6小时内 )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灸疗法 针药并用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督脉穴位针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3
7
作者 金竹青 顾法隆 +1 位作者 陈汝兴 程介士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7,共3页
本工作在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进行中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了针刺及未加针刺时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T图像的变化并作比较,结果显示:早期针刺治疗急性脑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为应用针刺(特别是头部督脉穴位)防治急性缺血... 本工作在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进行中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了针刺及未加针刺时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T图像的变化并作比较,结果显示:早期针刺治疗急性脑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为应用针刺(特别是头部督脉穴位)防治急性缺血性中风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神经功能缺损 CT 针刺疗法
下载PDF
电针和7-硝基吲唑对癫痫的效应及其与脑内一氧化氮的关系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志农 杨茹 +2 位作者 陈刚 程介士 shmu.edu.cn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08-514,共7页
为进一步探索NO在癫痫诱导和发作以及针刺抗痫中的作用,本文采用特异性nNOS阻断剂7-硝基吲唑(7-NI)观察NO合成减少时青霉素致痫的诱导和发作的变化,并使用NO敏感电极实时连续记录青霉素致痫及穴位针刺和注射7-NI时大鼠海马内NO的... 为进一步探索NO在癫痫诱导和发作以及针刺抗痫中的作用,本文采用特异性nNOS阻断剂7-硝基吲唑(7-NI)观察NO合成减少时青霉素致痫的诱导和发作的变化,并使用NO敏感电极实时连续记录青霉素致痫及穴位针刺和注射7-NI时大鼠海马内NO的变化。结果表明,癫痫使发作脑电总功率剧烈升高。穴位针刺后发作明显减弱,各时间点脑电总功率与青霉素注射时有显著差别。7-NI使诱发时间缩短,阈值降低,但发作程度减轻,在各时间点脑电总功率均低于对照组。癫痫发作时海马内NO浓度明显升高,注射7-NI和穴位针刺均使NO浓度减低。结果提示,神经源性NOS可增强癫痫的发作,但延长其诱导期。穴位针刺可能通过降低nNOS水平,减少NO的生成而抑制癫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一氧化氮 电针 7-硝基吲唑 海马
下载PDF
牛磺酸对急性局部脑缺血大鼠脑血流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飞 程介士 +2 位作者 李福凤 张彤 严振国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目的 :研究牛磺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局部脑血流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 :用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法制作大鼠急性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用 10 ,4 0和 80mg·kg- 1牛磺酸经腹腔注射给药 ,检测缺血 1h和灌注 30min内脑... 目的 :研究牛磺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局部脑血流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 :用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法制作大鼠急性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用 10 ,4 0和 80mg·kg- 1牛磺酸经腹腔注射给药 ,检测缺血 1h和灌注 30min内脑血流 ,再灌注 2 4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计算脑梗死体积的大小。结果 :MCAO引起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血流显著下降 ,牛磺酸可减少脑血流量下降的幅度 ;缺血 1h再灌注 2 4h后 ,模型组脑梗死体积为 (33±s 9) % ,而牛磺酸治疗组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 ,各组分别为 (17± 5 ) % ,(12± 5 ) %和 (11± 3) % ;牛磺酸治疗组神经缺损评分比模型组小。结论 :牛磺酸可以增加缺血局部的脑血流量 ,缩小脑梗死体积 ,对急性脑缺血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牛磺酸 脑血流 脑梗死
下载PDF
电针对急性脑缺血大鼠局部脑血流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被引量:30
10
作者 周飞 李福凤 +1 位作者 程介士 严振国 《上海针灸杂志》 2003年第5期3-6,共4页
目的 研究电针对急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局部脑血流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 大脑中动脉线栓法( MCAO )建立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电针“水沟”和“百会”穴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局部脑血流 ,检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目的 研究电针对急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局部脑血流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 大脑中动脉线栓法( MCAO )建立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电针“水沟”和“百会”穴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局部脑血流 ,检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脑梗死体积。结果  MCAO引起局部脑血流显著下降 ,电针能使局部脑血流显著增加。电针增加脑血流的作用迅速且消失快。脑缺血 1h再灌注 2 4h,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 ,脑梗死体积大 ;而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 ,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结论 电针能快速增加缺血局部脑血流量 ,缩小脑梗死体积 ,保护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 脑血流 脑梗死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吗啡依赖与戒断大鼠伏隔核单胺、类阿片肽及下丘脑POMCmRNA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何鸣 杨德森 +1 位作者 陈向一 程介士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12,共4页
研究了大鼠吗啡依赖与戒断状态和伏隔核类阿片肽、单胺、下丘脑POMC基因表达改变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吗啡依赖状态伏隔核内β-内啡肽、脑啡肽、单胺释放以及下丘脑POMC基因表达受抑制。戒断48小时后强啡肽、NE、MHPG、... 研究了大鼠吗啡依赖与戒断状态和伏隔核类阿片肽、单胺、下丘脑POMC基因表达改变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吗啡依赖状态伏隔核内β-内啡肽、脑啡肽、单胺释放以及下丘脑POMC基因表达受抑制。戒断48小时后强啡肽、NE、MHPG、5-HT升达高峰,后虽水平有所降低,但戒断1周时仍高于对照显著。深受抑制的DA、β-内啡肽释放以及POMC基因表达在戒断后有所回升,但于戒断1周时还是显著低于对照水平。提出这些生化改变尤其是自从依赖形成后DA的持续低水平是吗啡依赖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伏隔核 单胺 类阿片肽 MRNA
下载PDF
督脉穴位电针对暂时性脑缺血所致神经细胞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荣 郭景春 程介士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16,共7页
目的 :观察电针对神经细胞死亡、DNA损伤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 (Bcl 2、Bax、P53 )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短暂脑缺血再灌注 (MCAo)模型 ,应用HE、TUNEL、免疫组织化学等实验技术进行观察。结果 :大脑中动脉阻塞 2hr后 ,随着再灌时间的增... 目的 :观察电针对神经细胞死亡、DNA损伤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 (Bcl 2、Bax、P53 )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短暂脑缺血再灌注 (MCAo)模型 ,应用HE、TUNEL、免疫组织化学等实验技术进行观察。结果 :大脑中动脉阻塞 2hr后 ,随着再灌时间的增加梗塞灶面积进行性发展 ,在不同再灌时间点 ,电针均能减小梗塞面积 ,而且电针可明显减少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坏死和DNA损伤 ,并上调Bcl 2 /Bax比值 ,和减少P53的表达。结论 :电针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脉穴位 电针 暂时性脑缺血 神经细胞死亡
下载PDF
吗啡依赖大鼠的行为与VTA单胺释放改变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何鸣 杨德森 +6 位作者 程介士 陈向一 郝伟 李凌江 肖水源 张玲妹 由振东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1-5,11,共6页
本文研究了大鼠在吗啡依赖和戒断状态下的行为以及活体上被盖腹侧区(VTA)单胺释放的改变。结果发现,在吗啡依赖状态,大鼠在无躯体戒断反应出现时仍表现出对用吗啡地点的偏好;其躯体戒断反应减轻后地点偏好无明显改变。其吗啡依... 本文研究了大鼠在吗啡依赖和戒断状态下的行为以及活体上被盖腹侧区(VTA)单胺释放的改变。结果发现,在吗啡依赖状态,大鼠在无躯体戒断反应出现时仍表现出对用吗啡地点的偏好;其躯体戒断反应减轻后地点偏好无明显改变。其吗啡依赖状态下单胺释放受抑制,于躯体戒断反应最严重时NE释放达最高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DA释放于戒断吗啡后逐渐回升,但于戒药1周时仍然显著低于正常对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大鼠 地点偏好 VTA单胺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被引量:52
14
作者 顾拥军 倪文 +1 位作者 包维丽 程介士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10-212,共3页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顾拥军,倪文,包维丽,程介士(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谷氨酸(Glu)、门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顾拥军,倪文,包维丽,程介士(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谷氨酸(Glu)、门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牛磺酸(Tau)等氨基酸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神经递质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法
下载PDF
电针对沙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时脑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9
15
作者 应赛霞 程介士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9-32,共4页
在急性沙鼠全脑缺血和再灌注模型上,应用计算机统计脑电总功率的方法,研究了针刺对脑缺血及再灌注各期脑电总功率的影响。发现缺血10min,脑电幅度受到严重抑制,总功率大大下降,再灌注后总功率难以恢复,对照组在120min恢复达最高... 在急性沙鼠全脑缺血和再灌注模型上,应用计算机统计脑电总功率的方法,研究了针刺对脑缺血及再灌注各期脑电总功率的影响。发现缺血10min,脑电幅度受到严重抑制,总功率大大下降,再灌注后总功率难以恢复,对照组在120min恢复达最高水平时仅为缺血前的27.39±11.31%。电针组动物缺血10min再灌注后,脑电的恢复明显比对照组快,120min时恢复至缺血前的71.45±16.46%(P<0.01),240min时继续恢复至缺血前的75.27±18.43%。实验结果表明,电针能减轻脑缺血时脑电活动的抑制和促进再灌注后脑电活动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 脑缺血 电针 中风
下载PDF
实验性癫痫及电针抗痫时大鼠海马内胆囊收缩素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茹 王布尔 程介士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6年第2期62-66,共5页
采用原位杂交,NorthernBlot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观察青霉素致癫痫动物及加电针后海马内胆囊收缩素(CCK)mRNA水平的变化。发现癫痫时,在间脑冠状切面、背海马的齿状回和CA3区,CCKmRNA水平明显提高,电针后,CCKmRNA水平回降,同... 采用原位杂交,NorthernBlot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观察青霉素致癫痫动物及加电针后海马内胆囊收缩素(CCK)mRNA水平的变化。发现癫痫时,在间脑冠状切面、背海马的齿状回和CA3区,CCKmRNA水平明显提高,电针后,CCKmRNA水平回降,同时在中脑冠状切面、腹海马的下托、背海马的齿状回和CA3区,可见癫痫时CCKmRNA量增加.而电针进一步增加了CCKmRNA的含量。结果提示:电针对青霉素致痫在脑电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在海马不同区域调控CCK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收缩素 癫痫 电针疗法
下载PDF
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脑内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金竹青 程介士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6-130,共5页
本课题旨在探讨电针对动物急性脑缺血时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根据一氧化氮(NO)的作用依其在脑缺血不同阶段的细胞来源而有所不同,因此观察了电针对脑缺血后各型一氧化氮合酶(NOS)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可能通过抑制... 本课题旨在探讨电针对动物急性脑缺血时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根据一氧化氮(NO)的作用依其在脑缺血不同阶段的细胞来源而有所不同,因此观察了电针对脑缺血后各型一氧化氮合酶(NOS)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可能通过抑制脑缺血后nNOSmRNA、iNOSmRNA的过量表达而起到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刺疗法 一氧化氮合酶 电针
下载PDF
远近穴位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SOD MDA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佳 葛林宝 +3 位作者 睢久红 郑江澜 程介士 陈汉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37-238,共2页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穴位对实验性脑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暂时性缺血模型 ,观察电针头部的百会、人中穴和远离头部的环跳、昆仑穴 ,对脑组织 SOD活力、MDA含量、脑含水量、大鼠神经病学行为评分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穴位对实验性脑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暂时性缺血模型 ,观察电针头部的百会、人中穴和远离头部的环跳、昆仑穴 ,对脑组织 SOD活力、MDA含量、脑含水量、大鼠神经病学行为评分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头部穴位组、肢体部穴位组神经病学行为评分与缺血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 ,两穴位组之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 ;头部穴位组、肢体部穴位组与缺血模型组比较 SOD活力明显提高 ( P<0 .0 5、P<0 .0 1) ,两穴位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两穴位组 MDA含量与缺血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头部穴位组脑含水量升高有显著性意义 ,肢体部穴位组脑含水量未见明显升高。结论 :头部穴位组和肢体部穴位组均对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穴位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针炙治疗 大鼠
下载PDF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技术在研究大鼠海马神经元胞内钙超载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娅林 赵鹏 程介士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0,104,F003,共5页
目的 观察抑制性氨基酸牛磺酸对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所致胞内钙超载的影响。方法 选择Fluo-3/ AM对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进行着色后,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实时 扫描,动态显示海马神经元二维图像... 目的 观察抑制性氨基酸牛磺酸对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所致胞内钙超载的影响。方法 选择Fluo-3/ AM对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进行着色后,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实时 扫描,动态显示海马神经元二维图像,以计算机相应软件对胞内钙的荧光强度变化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在 0.5 mmol/L谷氨酸作用下,胞内钙荧光强度迅速升高(P<0.001);0.5 mmol/L谷氨酸与3 mmol/L牛磺酸共同 作用于海马神经元时,胞内钙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01);灌流液中去除牛磺酸后,胞内钙荧光强度上升(P <0.001)。结论 抑制性氨基酸牛磺酸可抑制由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所致神经元的胞内钙超载;CLSM以其独 特的优势,在高清晰度地显示海马神经元形态的同时,也可动态地观察活细胞在不同环境下胞内钙的快速变化 以及定量分析。该技术在动态观察和二维图像的高分辨率上比传统测钙方法有更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超载 海马神经元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牛磺酸 谷氨酸 CLSM 大鼠海马 荧光强度 活细胞 Fluo-3/AM
下载PDF
电针对沙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原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20
作者 应赛霞 程介士 《神经科学》 SCIE CAS 1994年第1期33-36,共4页
本实验利用沙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电针对脑缺血及再灌注各期脑电活动的影响及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表明:缺血10mln,脑电幅度受到严重抑制,甚至变平坦,总功率大大下降,再灌注后总功率难以恢复,在120min时仅... 本实验利用沙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电针对脑缺血及再灌注各期脑电活动的影响及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表明:缺血10mln,脑电幅度受到严重抑制,甚至变平坦,总功率大大下降,再灌注后总功率难以恢复,在120min时仅恢复到缺血前的27.39±11.31%,以后即不再进一步恢复,电针组动物缺血10min再灌注后,脑电的恢复明显比对照组快,120min时恢复至缺血前的71.45±16.46%(P<0.01),240min时继续恢复至缺血前的75.27±18.43%。同时电针能明显减轻缺血10min后再灌注24小时的神经原缺血性损伤。结果提示:电针对急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 神经性原损伤 脑电图 针刺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