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活化过硫酸盐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雷春妮 王波 +2 位作者 王新潮 漆珍珍 程修文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3-32,共10页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SR-AOPs)具有宽pH耐受性、强氧化性以及方便操作性等优势而受到关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优势、层板组成可调控性、结构记忆效应和阴离子可交换性等特性,在活化过硫酸盐方面表...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SR-AOPs)具有宽pH耐受性、强氧化性以及方便操作性等优势而受到关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优势、层板组成可调控性、结构记忆效应和阴离子可交换性等特性,在活化过硫酸盐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催化优势。本论文重点综述了LDHs及其复合材料作为非均相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在水污染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对LDHs催化体系持续改进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制备方法 高级氧化技术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程修文 杨子晨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年第15期111-113,共3页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解决“为什么学”的关键一环。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将“为什么学习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纳入课程思...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解决“为什么学”的关键一环。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将“为什么学习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纳入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从拓展课程广度、挖掘课程深度、注重课程温度三个维度对水污染控制工程应当“开展怎样的课程思政、如何开展课程思政”的问题展开论述,为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水污染控制工程 人才培养 教学目标
下载PDF
采用生物净化滤柱同步降低COD_(Mn)并去除NH^(+)-N、Mn^(2+)的启动过程研究
3
作者 梁雄伟 程修文 +1 位作者 于少鹏 孟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5-270,共6页
采用生物净化滤柱降低微污染水源水中的COD_(Mn)并去除NH-N、Mn^(2+),考察净化启动过程中以及沿程的CODMn、P(NH_(4)^(+)-N)、p(Mn^(2+))变化.结果表明,在71d时,出水中的CODMnp(NH_(4)^(+)-N)、p(Mn^(2+))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采用生物净化滤柱降低微污染水源水中的COD_(Mn)并去除NH-N、Mn^(2+),考察净化启动过程中以及沿程的CODMn、P(NH_(4)^(+)-N)、p(Mn^(2+))变化.结果表明,在71d时,出水中的CODMnp(NH_(4)^(+)-N)、p(Mn^(2+))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并且COD_(Mn)最先达标,生物除锰效果受到NH_(4)^(+)-N氧化过程中产生的NO,-N的影响.净化的沿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净化启动的进行,CODMm的降低率和NHt-N的去除率逐渐提高,稳定阶段CODMn、NH_(4)^(+)-N主要在0~0.4m段去除.净化启动初期Mn的去除主要依靠锰砂的吸附,当吸附饱和后,出水处p(Mn^(2+))逐渐升高;当NO,-N被全部氧化后,Mn的去除率快速提高;稳定阶段,Mn^(2+)主要在0~0.4m段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_(Mn) NH_(4)^(+)-N Mn^(2+) 生物净化滤柱 微污染水源水
原文传递
某石化污水处理厂碳排放量核算及预测
4
作者 刘冰蕊 魏艳丽 +2 位作者 江思远 徐文 程修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5-739,共5页
选取某石化污水处理厂作为研究案例,采用碳足迹法对该厂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运用长期能源可替代规划体系模型结合情景分析法,预测4种情景下该厂的未来碳排放量.结果表明,该厂的碳排放量在基准情景和低减排情景下均为逐年增加的趋势,在2... 选取某石化污水处理厂作为研究案例,采用碳足迹法对该厂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运用长期能源可替代规划体系模型结合情景分析法,预测4种情景下该厂的未来碳排放量.结果表明,该厂的碳排放量在基准情景和低减排情景下均为逐年增加的趋势,在2060年分别增加118%和75%;中减排情景下,碳排放量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峰值出现于2025年,至2060年降低45%;高减排情景下,碳排放量急剧减少,至2050年又略微增加,至2060年降低约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污水处理厂 碳排放 碳足迹 情景分析 长期能源可替代规划体系模型
原文传递
LDHs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雷春妮 王波 +2 位作者 王新潮 漆珍珍 程修文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9期94-98,共5页
高级氧化技术(SR-AOPs)具有宽pH耐受性、强氧化性以及方便操作性等优势而备受关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优势、阴离子可交换性、层板组成可调控性和结构记忆效应等特性,在活化过硫酸盐方面具有优良的反应活性和... 高级氧化技术(SR-AOPs)具有宽pH耐受性、强氧化性以及方便操作性等优势而备受关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优势、阴离子可交换性、层板组成可调控性和结构记忆效应等特性,在活化过硫酸盐方面具有优良的反应活性和催化优势。文章从简要论述LDHs的基本结构和性能出发,详细介绍了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结构重建法三种常见制备方法,重点综述了LDHs材料作为非均相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在水污染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对LDHs活化过硫酸盐体系持续优化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制备方法 高级氧化技术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石墨烯薄膜修饰TiO_2纳米管光电极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程修文 刘惠玲 +2 位作者 王璞 陈清华 张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33,共4页
为提高TiO2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高度有序的TiO2纳米管,利用阳极电化学沉积构筑了石墨烯薄膜修饰的TiO2纳米管光电极,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其表观形貌、组成结构及... 为提高TiO2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高度有序的TiO2纳米管,利用阳极电化学沉积构筑了石墨烯薄膜修饰的TiO2纳米管光电极,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其表观形貌、组成结构及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石墨烯有效地修饰在TiO2纳米管表面,且以透明薄膜形式存在.此外,石墨烯薄膜修饰显著拓展了TiO2纳米管的可见光响应范围.以甲基蓝为探针分子,考察了阳极沉积电压及沉积时间对所制备石墨烯薄膜/TiO2纳米管光电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阳极沉积电压为+0.8V、沉积时间为10min时,制备的石墨烯薄膜/TiO2纳米管光电极对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佳.模拟太阳光下光照120 min对甲基蓝的降解率为65.9%,是纯TiO2纳米管光电极的1.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薄膜 TIO2纳米管 光电极 光催化 甲基蓝
下载PDF
C-N-S-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 被引量:10
7
作者 程修文 于秀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1-296,共6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功能生物小分子胱氨酸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同步合成了C-N-S-TiO2光催化剂,利用XRD、XPS、FT-IR和DRS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及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XRD和DRS分析表明,共掺杂抑制了TiO2晶粒的生长,提高了晶相...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功能生物小分子胱氨酸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同步合成了C-N-S-TiO2光催化剂,利用XRD、XPS、FT-IR和DRS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及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XRD和DRS分析表明,共掺杂抑制了TiO2晶粒的生长,提高了晶相转变温度,且C-N-S-TiO2样品的吸收带边明显"红移",光吸收范围一直延长至800 nm左右。XPS分析结果显示,C-N-S-TiO2样品表面产生了杂质能级,C、S元素分别取代部分晶格Ti4+以CO23-和S6+形式存在;而N峰呈宽化状态,以O—Ti—N和Ti—O—N键存在,且样品表面羟基含量明显增加。以罗丹明B染料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P25 TiO2比较,C-N-S-TiO2光催化剂活性得到改进,C-N-S-TiO2光催化剂在470~800 nm波长下辐射120 min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高达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三元素共掺杂 可见光 光催化 罗丹明B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与改革探索 被引量:7
8
作者 程修文 宋盈阳 +2 位作者 张新怡 郭若男 苟剑锋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年第5期88-90,共3页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工科背景下,需要加强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这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分析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及改革的不足,包括:缺乏实践创新意识、专业缺...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工科背景下,需要加强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这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分析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及改革的不足,包括:缺乏实践创新意识、专业缺少特色;以输出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合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与课程改革相对滞后。提出对策:构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科教协同,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开展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环境工程专业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下载PDF
Pd纳米晶修饰TiO_2纳米管阵列光电极的制备及性能
9
作者 程修文 刘惠玲 +3 位作者 李君敬 陈清华 于秀娟 潘国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6-40,共5页
为提高TiO2的可见光催化性能,采用阳极氧化法在Ti箔上原位生成TiO2纳米管阵列,再利用阴极电沉积法制备了贵金属Pd纳米晶修饰的TiO2纳米管阵列光电极,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为提高TiO2的可见光催化性能,采用阳极氧化法在Ti箔上原位生成TiO2纳米管阵列,再利用阴极电沉积法制备了贵金属Pd纳米晶修饰的TiO2纳米管阵列光电极,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其表观形貌、表面形态及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d纳米晶有效地修饰在TiO2纳米管阵列的表面,且以Pd0形式存在.此外,Pd纳米晶修饰明显拓展了TiO2纳米管阵列的可见光响应范围.以甲基蓝为模型污染物,重点考察阴极沉积电压及沉积时间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阴极沉积电压为-0.8 V、沉积时间为10 min对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佳,且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模拟太阳光下光照120 min对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71.4%,是纯TiO2纳米管阵列光电极的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阵列 光电极 Pd纳米晶 光催化 甲基蓝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修文 刘羽 +2 位作者 郭若男 张新怡 苟剑锋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1年第23期71-73,共3页
我国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着重体现在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兰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为试点,分析了国内原有工科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现存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创新教育理念,提出了构建工科新型“三位一体”... 我国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着重体现在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兰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为试点,分析了国内原有工科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现存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创新教育理念,提出了构建工科新型“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旨在充分利用导师课题组科研及工程实践资源,深度挖掘专业研究生创新潜力和实践能力。新型“三位一体”培养体系主要包括高校引领护航、双导师联合培养及实践单位助力三大模块,改革和完善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切实优化国内工科硕士教育教学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研究生 创新实践能力 “三位一体”培养
下载PDF
氯酚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君敬 刘惠玲 程修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共5页
简要介绍了处理氯酚类废水的主要方法,主要分为物化法、生物法和化学法。特别介绍了化学法中的高级氧化法和还原法,分析了各种方法处理氯酚类废水时存在的优势和主要面临的问题,展望了其研究与应用前景,并为氯酚类化合物废水处理的理论... 简要介绍了处理氯酚类废水的主要方法,主要分为物化法、生物法和化学法。特别介绍了化学法中的高级氧化法和还原法,分析了各种方法处理氯酚类废水时存在的优势和主要面临的问题,展望了其研究与应用前景,并为氯酚类化合物废水处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酚 吸附 生物法 高级氧化法 还原法
下载PDF
Fe_3O_4@TiO_2-膨胀石墨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秀娟 李显伟 +1 位作者 万家峰 程修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8-70,共3页
制备了核壳式Fe3O4@TiO2-膨胀石墨光催化剂,考察了其吸附及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锐钛矿型TiO2对Fe3O4进行了有效包覆,并均匀地沉积在膨胀石墨的表面及沟壑中,制备的样品具有超顺磁性。核壳式改性Fe3O4@TiO2-膨胀石墨的比饱和磁化... 制备了核壳式Fe3O4@TiO2-膨胀石墨光催化剂,考察了其吸附及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锐钛矿型TiO2对Fe3O4进行了有效包覆,并均匀地沉积在膨胀石墨的表面及沟壑中,制备的样品具有超顺磁性。核壳式改性Fe3O4@TiO2-膨胀石墨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为28.3 emu/g,对苯酚的吸附率可达20.1%,降解率为7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 二氧化钛 膨胀石墨 光催化活性
下载PDF
N-Cl-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秀娟 杨莉莎 程修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0-814,821,共6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氯化铵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Cl共掺杂改性的TiO2光催化剂(N-Cl-Ti),借助XRD、SEM、TEM、XPS及DRS等手段对其加以表征。以苯酚为模型反应物,研究了氯化铵掺杂量及热处理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光催化活性的...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氯化铵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Cl共掺杂改性的TiO2光催化剂(N-Cl-Ti),借助XRD、SEM、TEM、XPS及DRS等手段对其加以表征。以苯酚为模型反应物,研究了氯化铵掺杂量及热处理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铵掺杂抑制了锐钛矿相向板钛矿相的转变和晶粒的生长,改性后的TiO2光吸收带边可延伸约至780nm。N、Cl元素分别以O-Ti-N和O-Ti-Cl形式存在于TiO2晶格中。当氯化铵的掺杂量为3.0mol%,热处理温度为250℃时,改性后的TiO2可见光催化活性最高,可见光(420~800nm)照射120min后,苯酚的降解率可达7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氮氯共掺杂 可见光 光催化 苯酚
下载PDF
TiO_2-N-S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秀娟 程修文 杨莉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2期11-14,共4页
以胱氨酸为掺杂剂,利用溶胶-凝胶法直接制备了N、S共掺杂改性的光催化剂TiO2-N-S,借助XRD、XPS和SP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苯酚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其在模拟太阳光下的催化活性。XRD分析表明该光催化剂为锐钛矿晶型,N、S共掺杂能有... 以胱氨酸为掺杂剂,利用溶胶-凝胶法直接制备了N、S共掺杂改性的光催化剂TiO2-N-S,借助XRD、XPS和SP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苯酚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其在模拟太阳光下的催化活性。XRD分析表明该光催化剂为锐钛矿晶型,N、S共掺杂能有效抑制TiO2晶粒的生长,提高了晶相间转变温度。XPS显示S是以S6+形式存在的,其掺杂方式是置换了晶格金属Ti4+形成阳离子S6+;N的峰形结构呈现宽化状态,形成了O—Ti—N和Ti—N—O键,且表面羟基含量显著提高。SPS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可见光吸收增强,吸收带边发生明显"红移"。模拟太阳光下降解苯酚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光催化剂在120min内对苯酚的降解率可高达7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模拟太阳光 光催化 共掺杂 苯酚
下载PDF
胱氨酸改性TiO_2可见光下催化活性及催化机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秀娟 程修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50-2154,共5页
以胱氨酸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胱氨酸改性的TiO2可见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TG-DTA、XRD、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及XPS表征。XRD结果表明,胱氨酸有效抑制了TiO2晶粒的生长,提高了锐钛矿向金红石相的转变温度。SPS分析结果显示,改... 以胱氨酸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胱氨酸改性的TiO2可见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TG-DTA、XRD、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及XPS表征。XRD结果表明,胱氨酸有效抑制了TiO2晶粒的生长,提高了锐钛矿向金红石相的转变温度。SPS分析结果显示,改性TiO2光催化剂可见光吸收增强,吸收带边明显红移,且胱氨酸用量为4.2%的样品光伏响应强度最大。XPS分析结果表明,胱氨酸改性TiO2样品表面的羟基含量明显增加,且O2p价带的VMB(价带最大值)值为2.3 eV,小于非改性TiO2。以罗丹明B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胱氨酸掺杂量与焙烧温度对改性TiO2在可见光下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胱氨酸掺杂量(相对TiO2)为4.2%、350℃焙烧的催化剂催化活性最好。波长为380~630 nm、470~800 nm的光辐射120 min后,罗丹明B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1.02%、7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TIO2 胱氨酸 罗丹明B
下载PDF
青霉素菌渣资源化为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璞 刘惠玲 +3 位作者 王冰 程修文 陈清华 张健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75-79,共5页
为探讨青霉素菌渣资源化为饲料原料潜在的营养价值,本研究以抗生素制药厂发酵剩余培养基(即青霉素菌渣)为研究对象,利用元素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对菌渣中的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并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凯氏定氮法、... 为探讨青霉素菌渣资源化为饲料原料潜在的营养价值,本研究以抗生素制药厂发酵剩余培养基(即青霉素菌渣)为研究对象,利用元素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对菌渣中的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并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凯氏定氮法、DNS法、索氏提取法对其基本营养物质氨基酸、粗蛋白、总糖及脂肪含量进行了简单分析。结果表明:C、N、S、H 4种非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其中,动物体有机体常量元素C含量最高,质量分数为34.52%。相对而言,金属元素含量较低,其中K、Na等常量元素含量较高,4种重金属污染物Cd、Cr、Hg、Pb含量与相关国家饲料安全标准对照而得,均低于下限水平。此外,以蛋白质、脂肪和总糖含量为考察指标评价了青霉素菌渣的营养特性,并进一步分析了更有利于动物吸收利用的小分子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青霉素菌渣具有较高的潜在营养特性,粗蛋白、粗脂肪和总糖含量均较高,分别为568.767、82.919、320.51 mg/g,同时各种为生命体生长所需的氨基酸含量较丰富,其中苯丙氨酸、蛋氨酸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菌渣 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 蛋白质 氨基酸
下载PDF
PPY掺杂离子对电催化脱氯Pd/PPY/Ni电极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君敬 刘惠玲 +2 位作者 程修文 陈清华 王执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52,共5页
为制备高效稳定的用于电催化去除氯代有机物的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催化脱氯实验考察不同聚吡咯掺杂离子对Pd/PPY/Ni复合电极的形貌和电催化加氢脱氯性能的影响.将制备的电极在强吸附性阴离子存在情况下,考察其电催化性能的变化... 为制备高效稳定的用于电催化去除氯代有机物的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催化脱氯实验考察不同聚吡咯掺杂离子对Pd/PPY/Ni复合电极的形貌和电催化加氢脱氯性能的影响.将制备的电极在强吸附性阴离子存在情况下,考察其电催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掺杂离子对复合电极的形貌和电催化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对甲苯磺酸掺杂的聚吡咯对应的Pd/PPY(PTS)/Ni电极有最高的电催化加氢脱氯效率(高达91.1%),高氯酸钠掺杂的聚吡咯对应的电极电催化性能最差.电催化体系中强吸附离子(ClO4-,Cl-)的存在对电极性能有微弱影响,表明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高效去除水中的氯酚类氯代有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加氢脱氯 掺杂离子 形貌 脱氯性能 强吸附离子
下载PDF
水中四环素污染现状及其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程士 安芮 +2 位作者 穆熙 张惠璇 程修文 《山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6期44-47,共4页
四环素是畜禽饲养业中生产量和临床使用量最大的抗生素,被不断排入水体并在水中持续存在,成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其环境残留存在潜在危害。研究人员对此展开了大量研究工作,探究其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累积和代谢转化。本文综述了水中四... 四环素是畜禽饲养业中生产量和临床使用量最大的抗生素,被不断排入水体并在水中持续存在,成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其环境残留存在潜在危害。研究人员对此展开了大量研究工作,探究其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累积和代谢转化。本文综述了水中四环素的污染现状及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并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展望了今后在该领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污染现状 处理方法 环境残留
下载PDF
水中诺氟沙星污染现状及其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华瑞 梁立锐 +1 位作者 程士 程修文 《山东化工》 CAS 2015年第15期60-62,65,共4页
近年来,药品与个人护理品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诺氟沙星作为一种有效抗菌药品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其环境残留对人类安全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潜在危害。对此,研究人员展开了大量相关研究工作,探究其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 近年来,药品与个人护理品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诺氟沙星作为一种有效抗菌药品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其环境残留对人类安全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潜在危害。对此,研究人员展开了大量相关研究工作,探究其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累积和代谢转化。本文综述了水中诺氟沙星的污染现状及其处理方法,并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展望了今后在该领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与个人护理品 诺氟沙星 污染现状 处理方法 环境残留
下载PDF
Zr-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华瑞 梁立锐 +1 位作者 程士 程修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2-174,共3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躯体,硝酸锆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r掺杂TiO_2纳米晶光催化剂(ZrTiO_2),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手段对其结构及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探讨了其...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躯体,硝酸锆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r掺杂TiO_2纳米晶光催化剂(ZrTiO_2),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手段对其结构及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探讨了其可能的掺杂机制。XPS结果表明:Zr取代TiO_2晶格中的部分Ti 4+以Zr4+形式存在。XRD和UV-Vis DRS分析表明:Zr掺杂促进了金红石和板钛矿型TiO_2向锐钛矿相的转变,抑制了晶粒的生长,且光吸收带边发生明显"红移"。以罗丹明B为探针分子,研究了Zr-TiO_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Zr掺杂量为2.0%(摩尔百分数)时,Zr-TiO_2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最佳。可见光下辐射120min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掺杂 TiO_2 可见光催化 罗丹明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