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结合股四头肌训练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程兆明 王立新 +2 位作者 王子矜 魏入帅 郭开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76-1077,共2页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在全球范围内是最常见的一种关节慢性退行性病变;其中又以膝关节发生率最高。对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是清楚,现在一般认为与机体衰老退变和生物力学的改变有关,其中关节软骨的退变是骨性关...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在全球范围内是最常见的一种关节慢性退行性病变;其中又以膝关节发生率最高。对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是清楚,现在一般认为与机体衰老退变和生物力学的改变有关,其中关节软骨的退变是骨性关节炎的最直接原因[1-2]。目前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疗效亦各不相同。我们通过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结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股四头肌训练 关节腔注射 疗效观察 玻璃酸钠 治疗方法 慢性退行性病变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吴茱萸碱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侵袭和保罗样激酶-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程兆明 周永静 +2 位作者 张尤历 祁卫东 范钰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草药提取物吴茱萸碱(evodiamine)对人胃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处理人胃癌SGC7901细胞后,以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癌细胞锚着不依赖性增殖,以Boyden小室模型方法检测癌细胞侵袭能力;分... 目的:观察中草药提取物吴茱萸碱(evodiamine)对人胃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处理人胃癌SGC7901细胞后,以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癌细胞锚着不依赖性增殖,以Boyden小室模型方法检测癌细胞侵袭能力;分别以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癌细胞保罗样激酶-1(polo-likekinase 1,PLK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胃癌SGC7901细胞经吴茱萸碱处理后,恶性增殖和穿膜细胞数均明显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吴茱萸碱处理组PLK1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下调,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吴茱萸碱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侵袭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LK1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吴茱萸碱 侵袭 保罗样激酶-1
下载PDF
急性食管粘膜损伤内镜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程兆明 沈琰 +2 位作者 孔梅 张续进 杨兆升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31-31,33,共2页
该文分析了 4 72 92例患者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 ,发现急性食管粘膜损伤 12 6例 ,占同期内镜检查的0 .2 3 %。发病年龄以中、青年多见为 76.2 % ( 96/12 6) ,损伤部位多发生于食管中上段 ,占 90 .5 % ( 114 /12 6)。与食管钡餐检查进行... 该文分析了 4 72 92例患者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 ,发现急性食管粘膜损伤 12 6例 ,占同期内镜检查的0 .2 3 %。发病年龄以中、青年多见为 76.2 % ( 96/12 6) ,损伤部位多发生于食管中上段 ,占 90 .5 % ( 114 /12 6)。与食管钡餐检查进行比较 ,内镜确诊率和食管钡检率分别为 10 0 % ( 12 6/12 6) ,3 4.9% ( 15 /4 3 ) ,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提示急性食管粘膜损伤内镜检查较食管钡检有明显优越性 ,应作为该病变诊断的首选方法。并就其内镜特征、临床表现、治疗以及愈后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食管粘膜 损伤 诊断
下载PDF
元胡止痛胶囊与塞来昔布对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程兆明 王苏芹 +3 位作者 寇剑铭 庄禄昌 冯康 孙承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19期2899-2901,2905,共4页
目的 探讨元胡止痛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骨科门诊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法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予以元胡止痛胶囊及玻璃酸钠联合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塞... 目的 探讨元胡止痛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骨科门诊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法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予以元胡止痛胶囊及玻璃酸钠联合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塞来昔布与玻璃酸钠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膝关节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WOMAC关节炎指数、OA严重程度指数(ISOA)以及两组治疗期间及治疗观察后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3.21±1.06)]、WOMAC关节炎指数[(80.67±29.85)]、OA严重程度指数(ISOA)[(4.69±0.83)],同对照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WOMAC关节炎指数及OA严重程度指数(ISOA)[(5.39±2.03)、(92.56±31.39)、(5.22±0.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实验组12.00%,对照组14.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元胡止痛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减轻患者疼痛,是中医药治疗该类疾病的较好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胡止痛胶囊 塞来昔布 骨性关节炎 疗效
下载PDF
骨性关节炎的免疫水平与病变程度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程兆明 王立新 +2 位作者 王苏芹 刘小林 魏入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7期97-98,141,共3页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患者发病机制中的免疫因素及其与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实验组,按照轻、中、重病变程度不同分为三组,通过免疫法测定45例患者外周血CD4、CD8、IgG、IgM的含量及其中25例患者关节液中的CD4、...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患者发病机制中的免疫因素及其与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实验组,按照轻、中、重病变程度不同分为三组,通过免疫法测定45例患者外周血CD4、CD8、IgG、IgM的含量及其中25例患者关节液中的CD4、CD8、IgG、IgM含量,同时选取1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其外周血的CD4、CD8、IgG、IgM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外周血中的CD4、CD8、IgG、IgM水平与对照组外周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病变程度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关节液中CD4水平同外周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液中IgG、IgM水平与外周血中的水平及在不同病变程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因素可能参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通过抑制免疫因素或许是未来治疗骨性关节炎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免疫反应 CD4 CD8 IGG IGM
下载PDF
胫骨假体的放置对全膝置换术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兆明 郭开今 +1 位作者 郭含军 周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79-380,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放置的位置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我院行全膝置换术的12例患者手术前后疗效。结果:按照Knee-Society-Scores系统及HSS系统评价,术后在疼痛、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放置的位置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我院行全膝置换术的12例患者手术前后疗效。结果:按照Knee-Society-Scores系统及HSS系统评价,术后在疼痛、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切实有效方法,但应注意胫骨假体的正确放置以减少胫骨假体的松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假体 放置 全膝置换术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治疗 疗效 结论 有效方法 目的
下载PDF
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的放免测定对胃癌及其它胃部疾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9
7
作者 程兆明 张宇川 +3 位作者 陈定騊 缪才良 陈琳娜 李龙 《镇江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的放免测定对胃癌及其它胃部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测定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部其他疾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 (PGⅠ、Ⅱ )的含量及PGⅠ Ⅱ比值的变化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的放免测定对胃癌及其它胃部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测定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部其他疾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 (PGⅠ、Ⅱ )的含量及PGⅠ Ⅱ比值的变化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消化性溃疡组中以球部溃疡PGⅠ、Ⅱ数值明显上升 ;胃溃疡者也升高但与正常值重叠较多 ;胃癌组PGⅠ值明显降低以PGⅠ <35ng ml、PGⅠ Ⅱ <1.5为阳性指标 ,同时符合这两项指标的确诊率为 2 2 % ,特异性为 94% ,而将PGⅠ <35ng ml ,或PGⅠ Ⅱ <1.5为阳性指标 ,其确诊率和特异性分别为 73 % ,78%。结论 :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数值及比值下降 ,是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高危因素 ,可作为胃癌筛查的一项血清学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蛋白酶原 放射免疫法 诊断
下载PDF
醋酸甲地孕酮和进展期乳癌的一线内分泌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兆明 郑树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9-121,共3页
醋酸甲地孕酮(MegesfroI acetate,MA)为人工合成的高效孕激素类(Progestin,GES)制剂,与另一同类药物醋酸甲孕酮(安宫黄体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MPA)对进展期乳癌的治疗价值业已肯定,10余年来在欧美广泛使用,日益受到重视。但... 醋酸甲地孕酮(MegesfroI acetate,MA)为人工合成的高效孕激素类(Progestin,GES)制剂,与另一同类药物醋酸甲孕酮(安宫黄体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MPA)对进展期乳癌的治疗价值业已肯定,10余年来在欧美广泛使用,日益受到重视。但一般仍被视为进展期乳癌的二线或三线内分泌治疗药物相沿袭今;究其缘故,主要是怀疑其疗效不及三苯氧胺(TAM),且在西方国家尤有体重过增之嫌。为探讨GES用于进展期乳癌内分泌治疗的第一线药物的价值,一些学者进行了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并和TAM对照。发现两者的有效率(RR)、缓解期和总生存期(OS)十分接近,而毒副反应轻微,耐受性均好;在选择性病例中,GES尤以大剂量(HD)应用时更胜TAM一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醋酸 甲地孕酮 内分泌
下载PDF
晚期乳腺癌化疗的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程兆明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35-137,共3页
晚期乳腺癌化疗的进展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510632)程兆明化疗在晚期乳腺癌的综合性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抗癌药和有效的联合方案不断问世,在药效学和药动学方面的知识更新、自体骨髓移植(ABMT)等支持疗法的日趋完臻... 晚期乳腺癌化疗的进展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510632)程兆明化疗在晚期乳腺癌的综合性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抗癌药和有效的联合方案不断问世,在药效学和药动学方面的知识更新、自体骨髓移植(ABMT)等支持疗法的日趋完臻,尤其在辅助化疗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 乳腺肿瘤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兆明 张学康 +1 位作者 寇剑铭 郭开今 《中原医刊》 2007年第6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作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52例患者随访18—46个月,平均22.5个月,发现术后受伤胸腰椎明显恢复,椎管狭... 目的探讨和分析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作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52例患者随访18—46个月,平均22.5个月,发现术后受伤胸腰椎明显恢复,椎管狭窄症状明显改善。复查x线片未见复位椎体高度丢失,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亦获得较大改善。结论胸腰椎骨折严重损伤脊柱的稳定性,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通过复位、固定和减压可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改善脊髓神经功能,是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 内固定 胸腰椎 爆裂性骨折 脊髓神经损伤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兆明 寇剑铭 庄禄昌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21期3352-3354,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皮牵甩肩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改良皮牵甩肩法及石膏外固定法,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目的探讨改良皮牵甩肩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改良皮牵甩肩法及石膏外固定法,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Constant-Murley法评价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及治疗1年后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皮牵甩肩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损伤小,固定好,可早期功能锻炼,预后恢复好,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更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肱骨 骨折固定术 牵引术 肩关节
下载PDF
己酸孕酮对乳腺癌BCaP-37细胞系生长抑制效应的研究
12
作者 程兆明 袁晓明 +1 位作者 沈希强 郑树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大剂量孕激素制剂于1967年首次用于治疗进展期乳腺癌。嗣后,因雌激素拮抗药三苯氧胺的问世而步入低谷。近年来,孕激素类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价值重新受到青睐,并在欧洲得到推广,
关键词 乳腺癌 激素疗法 己酸孕酮
下载PDF
大剂量孕激素治疗晚期乳癌时的量效关系和抗药性
13
作者 程兆明 郑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4-277,共4页
大剂量孕激素治疗晚期乳癌时的量效关系和抗药性程兆明,郑树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广州·510632〕八十年代以来,大剂量(HD)孕激素(Prog-estin,GES)的应用,为继三苯氧胺后在乳癌内分泌治疗方面的又一长... 大剂量孕激素治疗晚期乳癌时的量效关系和抗药性程兆明,郑树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广州·510632〕八十年代以来,大剂量(HD)孕激素(Prog-estin,GES)的应用,为继三苯氧胺后在乳癌内分泌治疗方面的又一长足进步。HD-GES对进展期或晚期乳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孕激素 大剂量 量效关系
下载PDF
淫羊藿总黄酮对骨水泥微粒刺激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14
作者 程兆明 郭开今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防治作用。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养,加入骨水泥微粒及不同浓度的淫羊藿总黄酮培养后,放免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骨水泥微粒组的TNF-α含量...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防治作用。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养,加入骨水泥微粒及不同浓度的淫羊藿总黄酮培养后,放免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骨水泥微粒组的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淫羊藿总黄酮组的TNF-α含量明显低于骨水泥微粒组(P<0.01),而不同浓度组淫羊藿总黄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微粒可刺激单核细胞分泌TNF-α,而淫羊藿总黄酮能有效地抑制单核细胞的这种分泌,对人工关节的松动可能起到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总黄酮 人工关节 假体松动 TNF-α
下载PDF
中澳患者非Hodgkin淋巴瘤间质反应的研究和比较
15
作者 程兆明 C.J.Louis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16-218,共3页
肿瘤的间质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宿主抗肿瘤的免疫状态,并和预后有关。非Hodgkin淋巴瘤(NHL)的分类和预后亦涉及肿瘤的间质反应。如Rappaport即根据间质内纤维组织间隔的形状,将NHL分为弥漫型和结节型。本文作者在对中国和澳大利亚NH... 肿瘤的间质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宿主抗肿瘤的免疫状态,并和预后有关。非Hodgkin淋巴瘤(NHL)的分类和预后亦涉及肿瘤的间质反应。如Rappaport即根据间质内纤维组织间隔的形状,将NHL分为弥漫型和结节型。本文作者在对中国和澳大利亚NHL患者所做的免疫组织化学比较研究中发现,两国患者间存在着病理形态学上的差异。中国组以弥漫型、小裂核细胞和大细胞(裂-无裂)的混合型以及组织细胞性为主,且胞浆内免疫球蛋白(cIg)的检出率较低;澳大利亚组则以结节型居多;瘤细胞内重链和轻链免疫球蛋白(I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杰金氏病 间质反应 预后 病理
下载PDF
抗癌药临床试验中疗效判断的谬误
16
作者 程兆明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99-201,共3页
抗癌药的临床使用价值取决于药物的疗效水平、毒副反应和药物的器官分布特点。就广义而言,抗癌药临床试验时的疗效判断和评价应综合有效率评定、毒副作用的观察和临床药动学研究3方面的结果,方为全面和可靠。抗癌药临床试验的工作内容,... 抗癌药的临床使用价值取决于药物的疗效水平、毒副反应和药物的器官分布特点。就广义而言,抗癌药临床试验时的疗效判断和评价应综合有效率评定、毒副作用的观察和临床药动学研究3方面的结果,方为全面和可靠。抗癌药临床试验的工作内容,除判断疗效外,尚包括制订计划、提出目的要求、选择受试者、统计学应用以及研究单位间协作等,均可最终反映在疗效判断本身上。《成人和儿童肿瘤内科手册》(国际抗癌联盟)指出,临床疗效判断的常见璎误为原始记录不确、未定期测量肿瘤变化和表格使用不当等。事实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药 临床试验 疗效
下载PDF
血清中胃蛋白酶原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程兆明 缪才良 +3 位作者 张宇川 徐德选 曹金星 杨根元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5-16,共2页
检测65例健康成人,95例胃癌及消化系统其它疾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SPG)含量,结果表明,胃癌患者SPG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底腺粘膜萎缩愈严重,SPG值降低愈显著。消化性溃疡患者SPG值含量升高,... 检测65例健康成人,95例胃癌及消化系统其它疾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SPG)含量,结果表明,胃癌患者SPG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底腺粘膜萎缩愈严重,SPG值降低愈显著。消化性溃疡患者SPG值含量升高,而贲门癌、食道癌患者SPG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提示SPG测定可以作为胃癌及胃癌高危人群的初步筛选指标,用于胃癌的普查,对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胃蛋白酶原 胃肿瘤 诊断
下载PDF
锁定加压板与重建板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对比
18
作者 程兆明 王立新 +1 位作者 魏入帅 汪大海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35期33-34,共2页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板与重建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44例分别应用锁定加压钛板与重建钛板治疗锁骨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2~34个月的随访,锁定加压纽及重建钛板纽治疗锁骨骨折纽的优良率分别为94....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板与重建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44例分别应用锁定加压钛板与重建钛板治疗锁骨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2~34个月的随访,锁定加压纽及重建钛板纽治疗锁骨骨折纽的优良率分别为94.4%、80.7%,重建板组有5例骨不连,而锁定板组有2例骨不连;结论:锁定加压板及重建板都是治疗锁骨骨折的有效手段,相比较而言,锁定加压板在早期活动、骨折愈合影响小等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板 重建板 锁骨骨折 疗效
下载PDF
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后血清PGⅠ、PGⅡ含量变化与胃癌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21
19
作者 肖志坚 蒋孟军 +3 位作者 肖华龙 吕国强 程兆明 王博诚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手术后血清胃蛋白酶原 Ⅰ(Pepsinogen PGI)、胃蛋白酶原 R(PG Ⅱ)含量的变化与胃癌复发的关系,探讨血清 PGI、PG Ⅱ作为胃癌复发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手术后血清胃蛋白酶原 Ⅰ(Pepsinogen PGI)、胃蛋白酶原 R(PG Ⅱ)含量的变化与胃癌复发的关系,探讨血清 PGI、PG Ⅱ作为胃癌复发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190例正常人,103例胃癌手术前病人,33例胃部分切除病人,18例全胃切除病人,23例全胃切除后随访病人的血清 PGⅠ、PG Ⅱ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癌患者手术前血清 PGI水平较低,胃癌手术后血清 PGI、PG Ⅱ含量均明显下降,下降程度与手术方式有关,胃部分切除病人血清 PGⅠ、PG Ⅱ仍保持一定水平,而全胃切除病人血清 PGⅠ、PG Ⅱ含量则降至很低水平。全胃切除手术后胃癌复发患者血清 PGⅠ、PG Ⅱ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以PGⅠ>22 μg/L,PG Ⅱ>9 μg/以(x+2s)为临界值,17名复发病人中有13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 76. 5%)。结论: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后血清 PGⅠ、PG Ⅱ含量作为随访指标,可为胃癌复发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 胃肿瘤 PGⅠ PGⅡ
下载PDF
高脂饮食对SD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任婷婷 卢放根 +2 位作者 张尤历 程兆明 徐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2694-2697,共4页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A组、B组.A组喂养普通饲料,B组喂养高脂饲料,第1天、第15天、第30天取大鼠粪便行菌群分析,第30天取小肠内容物行菌群分析.结果:第30天A、B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值(TC)分...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A组、B组.A组喂养普通饲料,B组喂养高脂饲料,第1天、第15天、第30天取大鼠粪便行菌群分析,第30天取小肠内容物行菌群分析.结果:第30天A、B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值(TC)分别为1.8186mmol/L±0.39mmol/L、2.6213mmol/L±0.28mmol/L,B组TC水平较A组明显增高(P<0.05).B组大便菌群发生明显改变,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第30天计数较第1天明显降低(6.1353±0.23vs7.0203±0.36,5.3010±0.23vs6.8531±0.30,3.3269±0.24vs5.4740±0.25,P<0.05).拟杆菌第15、30天细菌计数为7.2339±0.32、5.7979±0.40,分别与第1天计数6.4933±0.38比较,呈现"先增后降"趋势(P<0.05).B组小肠菌群较A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高脂饮食可导致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进一步促进肥胖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肠道菌群 肥胖 高脂血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