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寄生虫学在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程喻力 孙青 +4 位作者 孙希萌 贾智惠 顾园 贾玉峰 诸欣平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教学评价是人才培养质量监测工作的核心。新冠疫情期间,由于线上教学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首都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在建设人体寄生虫学在线课程的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在线教学评价体系。本文通过以课堂表现、课后思考题、阶段性... 教学评价是人才培养质量监测工作的核心。新冠疫情期间,由于线上教学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首都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在建设人体寄生虫学在线课程的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在线教学评价体系。本文通过以课堂表现、课后思考题、阶段性单元测试、形态学绘图、设计性实验报告、虚拟仿真在线实验考核等形式为主的过程性评价和以期末在线考试为主的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并通过问卷调查反馈学生在线学习效果和教学改进意见。文章就线上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应用的体会进行了总结,以期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评定、反馈和督导功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学 在线教学 教学评价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在蠕虫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祎琪 诸欣平 程喻力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59-64,共6页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蠕虫感染的重要特征。蠕虫造成的宿主上皮损伤能诱导2型免疫细胞的激活和分化。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在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以及黏附分子的作用下发育成熟并募集到蠕虫感染部位,通过分泌一系列颗粒蛋白与免疫调节因子发...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蠕虫感染的重要特征。蠕虫造成的宿主上皮损伤能诱导2型免疫细胞的激活和分化。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在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以及黏附分子的作用下发育成熟并募集到蠕虫感染部位,通过分泌一系列颗粒蛋白与免疫调节因子发挥免疫效应。本文就嗜酸性粒细胞和蠕虫之间关系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对宿主的保护性免疫与病理损伤的两面性,及其对宿主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 嗜酸性粒细胞 免疫
下载PDF
应用基因芯片分析HLA-DRB与晚期肝脾型日本血吸虫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程喻力 徐明星 +5 位作者 宋文剑 杨燕 刘文琪 李雍龙 裘敏燕 吴海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2-395,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HLA-Ⅱ)基因多态性与晚期肝脾型日本血吸虫病的遗传关联性。方法应用基因芯片分析技术对武汉市蔡甸45例晚期肝脾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实验组)和44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对照组)的HLA-Ⅱ基因DRB位点等位基...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HLA-Ⅱ)基因多态性与晚期肝脾型日本血吸虫病的遗传关联性。方法应用基因芯片分析技术对武汉市蔡甸45例晚期肝脾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实验组)和44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对照组)的HLA-Ⅱ基因DRB位点等位基因进行基因分型,并比较两组各等位基因频率以及与晚期肝脾型日本血吸虫病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HLA-DRB1*04x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R=3.928),而对照组HLA-DRB1*15x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RR=0.050)。等位基因DRB1*15x总与DRB5*010x/020x连锁,对照组DRB1*15x-DRB5*010x/020x连锁体频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HLA-DRB1*04x与晚期肝脾型日本血吸虫病呈正相关,而HLA-DRB1*15x与晚期血吸虫病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型血吸虫病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DRB位点 基因芯片
下载PDF
关于血吸虫综合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程喻力 宋文剑 +3 位作者 刘锴 孔争 张泽华 胡松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93-95,104,共4页
目的:探索血吸虫综合实验教学模式.方法:以日本血吸虫的病原学诊断和免疫学诊断为主线,将日本血吸虫的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教学内容整合,同时将理论结合临床实际,辅以临床病例讨论,并总结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与体会.结果:血吸... 目的:探索血吸虫综合实验教学模式.方法:以日本血吸虫的病原学诊断和免疫学诊断为主线,将日本血吸虫的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教学内容整合,同时将理论结合临床实际,辅以临床病例讨论,并总结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与体会.结果:血吸虫综合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该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结论:血吸虫综合实验教学模式符合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综合实验 医学教育改革
下载PDF
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英文线上课程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程喻力 孙青 +4 位作者 孙希萌 贾智惠 顾园 贾玉峰 诸欣平 《医学教育管理》 2022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意见,首都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针对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进行了英文线上课程建设和实践。笔者通过PPT录播、微课视频,以及... 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意见,首都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针对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进行了英文线上课程建设和实践。笔者通过PPT录播、微课视频,以及虚拟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以课后练习为主的过程性考核和开放性综述撰写为主的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课程考核,还通过问卷调查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改进建议;并就线上教学实践的体会进行了总结,以期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学 留学生 线上课程
下载PDF
扎根首医逐梦想 半生韶华守初心——记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主任诸欣平教授
6
作者 程喻力 贾智惠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7-690,共4页
诸欣平,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至1983年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83年至1986年在首都医科大学攻读人体寄生虫学硕士学位;1986年留校至今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1年至1995年,曾... 诸欣平,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至1983年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83年至1986年在首都医科大学攻读人体寄生虫学硕士学位;1986年留校至今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1年至1995年,曾在英国利物浦热带医学院和英国国家医学研究院学习和工作。2001年曾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开展合作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科研工作 硕士学位 基础医学院 人体寄生虫学 临床医学专业 医学研究院 英国利物浦 寄生虫学教研室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Mr26000GSTDNA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联合免疫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余光清 刘文琪 +3 位作者 雷家慧 莫红梅 程喻力 李雍龙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Mr26000谷胱甘肽S-转移酶(Sj26)DNA疫苗和重组蛋白(rSj26GST)疫苗联合免疫对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j26基因克隆入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构建重组质粒pEGFP-Sj26,并转染幼仓鼠肾细胞(BHK),...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Mr26000谷胱甘肽S-转移酶(Sj26)DNA疫苗和重组蛋白(rSj26GST)疫苗联合免疫对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j26基因克隆入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构建重组质粒pEGFP-Sj26,并转染幼仓鼠肾细胞(BHK),用荧光显微镜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的表达。联合免疫组BALB/c小鼠分别在第0、2周用pEGFP-Sj26免疫2次,第4周再用rSj26GST加强免疫1次;而单独免疫的pEGFP-Sj26组及rSj26GST组,与上组同步各自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2周进行感染攻击,45d后剖杀,计数成虫及肝内虫卵。同时设PBS对照组。结果pEGFP-Sj26在BHK中能有效表达。联合免疫组的减虫率为50·8%,显著高于pEGFP-Sj26(28·0%)和rSj26GST组(25·5%)(P值均<0·01)。联合免疫组以及pEGFP-Sj26、rSj26GST组减卵率分别为32·7%、20·6%、33·0%;联合免疫组及rSj26GST组,肝组织中每条雌虫平均产卵数显著低于PBS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联合免疫组的保护作用优于pEGFP-Sj26和rSj26GST单独免疫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谷胱甘肽S-转移酶 DNA疫苗 重组蛋白 联合免疫
下载PDF
抗日本血吸虫SEA鸡卵黄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成祖 莫红梅 +4 位作者 程喻力 王磊 蒋自卫 刘文琪 李雍龙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制备特异性抗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的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并检测其特异性、敏感性。方法用日本血吸虫SEA经翅膀下静脉和皮下免疫25周龄海兰母鸡4次(首次剂量为60μg/只,加强剂量为30μg/只),每次间隔10d。取免疫前和首... 目的制备特异性抗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的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并检测其特异性、敏感性。方法用日本血吸虫SEA经翅膀下静脉和皮下免疫25周龄海兰母鸡4次(首次剂量为60μg/只,加强剂量为30μg/只),每次间隔10d。取免疫前和首次免疫后35d的鸡蛋卵黄,分别用水稀释法提取IgY,BCA法测定蛋白含量,并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分析,ELISA检测纯化后IgY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提取免疫后不同时间的卵黄抗体,观察抗体效价的变化。结果海兰母鸡经SEA首次免疫后35d,每枚蛋经提纯后可得到约61mg抗体,经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纯化的IgY有1条主要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Mr)为130000,并可被SEA识别。母鸡初次免疫后第10天,经SDS-PAGE和ELISA分析,鸡蛋卵黄内即有抗体产生,初次免疫后31d效价可达1∶1600。双抗体夹心ELISA结果显示纯化后的IgY有较高的敏感性,可检测到的SEA达2.4ng/ml。结论制备的抗SEA鸡卵黄抗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免疫球蛋白 日本血吸虫 免疫诊断 循环抗原
下载PDF
多元化考核方式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综合实验考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泽华 宋文剑 +4 位作者 胡松 许楚娟 程喻力 黄丽霞 邱文洪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242-1243,共2页
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性,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方法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整合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实验技能操作、实验报告评估、设计性实验、标本考试及实验理论考试等在内的多元化考核方式。结果实践成功证明了其可行性,取... 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性,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方法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整合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实验技能操作、实验报告评估、设计性实验、标本考试及实验理论考试等在内的多元化考核方式。结果实践成功证明了其可行性,取得了预期成效。结论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建立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考核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综合实验:实验考核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和可溶性雄虫抗原免疫小鼠PD-1-PD-L的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磊 莫红梅 +4 位作者 王淇泓 蒋自卫 程喻力 刘文琪 李雍龙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和可溶性雄虫抗原(SMWA)免疫小鼠PD-1-PD-L的表达,及其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1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A组)、SEA免疫组(B组)和SMWA免疫组(C组),B、C两组分别用日本血吸虫...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和可溶性雄虫抗原(SMWA)免疫小鼠PD-1-PD-L的表达,及其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1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A组)、SEA免疫组(B组)和SMWA免疫组(C组),B、C两组分别用日本血吸虫SEA和SMWA腹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剂量均为50μg/次,免疫4次,每次间隔1周;健康对照组用PBS代替。末次免疫4周后收集脾细胞及其培养上清,刀豆球蛋白A(ConA)刺激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程序性死亡-1(PD-1)、树突状细胞(DCs)表面表达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PD-L2。双抗夹心ELISA测定脾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A组小鼠脾T细胞的PD-1及DC的PD-L1和PD-L2的表达率分别为(1.19±0.15)%、(0.64±0.11)%和(1.12±0.21)%。两种抗原免疫均可使这些分子表达上调(P<0.01)。SEA免疫后,PD-1的表达[(8.24±1.31)%]高于SMWA免疫[(6.08±1.28)%],且主要使PD-L2表达上调[(5.26±1.73)%];而SMWA免疫后,主要表现为PD-L1表达上调[(10.82±2.33)%]。其中PD-L1的表达上调与脾细胞分泌的IFN-γ呈正相关,而PD-L2的表达上调与IL-4的分泌呈正相关。结论日本血吸虫SEA和SMWA抗原免疫可诱导BALB/c雌性小鼠PD-1-PDL的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程序性死亡-1 程序性死亡配体 白细胞介素-4 Γ-干扰素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不同阶段抗原免疫抑制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自卫 莫红梅 +5 位作者 王磊 程喻力 王淇泓 雷家慧 刘文琪 李雍龙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8-431,437,共5页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不同生活史阶段抗原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均分8组,A组为健康对照组;B组为哮喘模型组,以鸡卵白蛋白(OVA)抗原腹腔注射致敏,OVA滴鼻诱发哮喘;C、D和E组小鼠分别用可溶性虫卵抗...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不同生活史阶段抗原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均分8组,A组为健康对照组;B组为哮喘模型组,以鸡卵白蛋白(OVA)抗原腹腔注射致敏,OVA滴鼻诱发哮喘;C、D和E组小鼠分别用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可溶性成虫抗原(SWA)和童虫抗原(SSA)经腹部皮下免疫,共4次,每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1周再按B组方法诱发哮喘;F、G和H组分别用SEA、SWA和SSA免疫接种小鼠(免疫方法及剂量分别同C、D、E组),末次免疫后1周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OVA处理小鼠,不诱发哮喘。诱发哮喘后48h剖杀各组小鼠,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相关细胞成分及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A组小鼠气道肺组织无明显炎症变化;B组小鼠气道肺组织可见明显的炎性细胞,尤其是嗜酸粒细胞的浸润;C、D和E组小鼠气道肺组织炎症明显轻于B组小鼠。B组小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98.4±16.1)×104/ml]、嗜酸粒细胞百分数[(17.6±4.3)×104/ml]和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197.9±36.5)pg/ml]均明显高于A组[分别为(8.2±1.1)×104/ml、(0.02±0.01)×104/ml和(12.3±7.4)pg/ml],而IL-10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明显低于A组。C、D和E组小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百分数和IL-5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而IL-10,IFN-γ水平则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不同抗原免疫后能有效调节过敏性哮喘小鼠的细胞因子平衡,同时对哮喘小鼠嗜酸粒细胞在肺组织中的浸润及肺组织炎症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抗原 哮喘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慢性血吸虫病对乙型肝炎疫苗保护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文剑 程喻力 +5 位作者 刘腊珍 孔争 胡松 刘凯 林丽 刘存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对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保护性免疫的影响。方法随机筛选无乙肝病毒感染的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实验组)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26例。分别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接种乙肝疫苗前后血清,用ELISA法检测两组接种前后血清... 目的研究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对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保护性免疫的影响。方法随机筛选无乙肝病毒感染的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实验组)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26例。分别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接种乙肝疫苗前后血清,用ELISA法检测两组接种前后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结果接种乙肝疫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抗-HBs平均吸光度(A值)分别为0.134和0.150。接种后,实验组血清抗-Hbs平均A值为0.217,转阳率为17%,与接种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抗-Hbs平均A值为1.210,转阳率为92%,与接种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接种乙肝疫苗前血清IL-2和TNF-α平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接种后两组血清IL-2和TNF-α平均水平均升高,但与接种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吸虫病 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卵抗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莫红梅 刘文琪 +3 位作者 雷家慧 程喻力 王成祖 李雍龙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卵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抑制作用。方法50只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乙醇对照组、虫卵对照组、结肠炎组和虫卵免疫结肠炎组,10只/组。虫卵免疫结肠炎组以日本血吸虫卵经...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卵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抑制作用。方法50只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乙醇对照组、虫卵对照组、结肠炎组和虫卵免疫结肠炎组,10只/组。虫卵免疫结肠炎组以日本血吸虫卵经腹腔注射免疫小鼠4次,10000个卵/鼠,每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6d用TNBS诱导结肠炎模型。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的体重、结肠病理改变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结肠炎组小鼠经TNBS诱导后,出现明显的粘液血便、体重下降、结肠充血水肿,肠黏膜呈现严重炎性浸润伴溃疡,IFN-γ水平为(3.47±0.87)ng/ml,IL-4水平为(146.06±45.76)pg/ml。虫卵免疫结肠炎组小鼠症状较轻,体重恢复较快,IFN-γ表达被明显抑制,其水平为(1.53±0.51)ng/ml,IL-4水平显著升高至(598.50±135.90)pg/ml。结论日本血吸虫卵对TNBS诱导的BALB/c小鼠结肠炎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虫卵 2 4 6三硝基苯磺酸 小鼠 结肠炎
下载PDF
武汉市集贸市场食物源性寄生虫病原学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文剑 程喻力 +4 位作者 胡松 刘楷 孔争 杨金荣 郭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武汉市 集贸市场 病原学 调查 食物源性寄生虫病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卵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保护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莫红梅 刘文琪 +3 位作者 雷家慧 程喻力 王成祖 李雍龙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卵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保护作用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以10 000个日本血吸虫卵经腹腔注射免疫小鼠4次,每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6 d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结肠炎模型,观察虫卵免疫组和未免疫组小鼠的细胞因子和调节性...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卵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保护作用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以10 000个日本血吸虫卵经腹腔注射免疫小鼠4次,每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6 d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结肠炎模型,观察虫卵免疫组和未免疫组小鼠的细胞因子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亚群CD4+CD25+Foxp3+水平的变化。结果未经虫卵免疫的小鼠经TNBS诱导后结肠炎症状明显,细胞因子IFN-γ水平高达3.47±0.87 ng/ml,IL-4I、L-5和IL-10水平则较低分别为146.06±45.76 pg/ml,140.32±39.01 pg/ml,385.91±134.89 pg/ml;经虫卵免疫的结肠炎小鼠的炎症得到明显控制,IFN-γ表达被明显抑制其水平为1.53±0.51 ng/ml,IL-4I、L-5和IL-10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598.50±135.90 pg/ml,217.86±77.82 pg/ml,799.651±197.93 pg/ml。经虫卵免疫的结肠炎小鼠脾脏CD4+CD25+FoxP3+T细胞亚群比例为(3.55±0.81)%,显著高于未免疫组结肠炎小鼠的(2.31±0.39)%。结论日本血吸虫卵免疫对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性机制可能与CD4+CD25+FoxP3+T细胞对Th1过度反应的反馈性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卵 小鼠 溃疡性结肠炎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关于病原生物学教学内容重组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文剑 程喻力 +2 位作者 胡松 孔争 张声扬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92-193,共2页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微生物学 寄生虫学 教学改革 病原生物学教学 内容重组
下载PDF
显微互动系统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松 宋文剑 +5 位作者 程喻力 张泽华 孔争 刘楷 黄丽霞 邱文洪 《实验室科学》 2008年第1期104-105,共2页
将数字网络显微互动系统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资源共享,极大地促进了实验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数字网络显微互动系统 实验教学 病原生物学
下载PDF
旋毛虫感染经PD-1途径对BCG免疫小鼠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京京 呼延旭 +4 位作者 庄清慧 康宁 杜素琴 程喻力 诸欣平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37-144,共8页
探讨PD-1信号通路在旋毛虫感染影响卡介苗(Mycobacterium bovis bacille Calmette-Gu erin,BCG)免疫小鼠细胞因子产生中的作用。首先,以旋毛虫肌幼虫(400条/只)分别感染C57BL/6遗传背景野生(WT)小鼠和PD-1基因缺失(PD-1^-/-)小鼠,于感染... 探讨PD-1信号通路在旋毛虫感染影响卡介苗(Mycobacterium bovis bacille Calmette-Gu erin,BCG)免疫小鼠细胞因子产生中的作用。首先,以旋毛虫肌幼虫(400条/只)分别感染C57BL/6遗传背景野生(WT)小鼠和PD-1基因缺失(PD-1^-/-)小鼠,于感染后42 d处死小鼠,分离脾淋巴细胞以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刺激培养48 h,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Th1型IFN-γ、IL-2、TNF-α,Th2型IL-4,和调节性TGF-β、IL-10细胞因子水平;进而,在上述相同感染条件下,于感染后28 d接种BCG,分别于免疫后7和28 d分离WT小鼠和PD-1^-/-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用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体外刺激培养48 h,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上述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显示,在单纯旋毛虫感染及感染后BCG免疫条件下,各细胞因子变化趋势趋于一致。WT小鼠感染组Th1型IFN-γ、IL-2水平明显低于未感染组,Th2型IL-4及调节性TGF-β、IL-10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而PD-1^-/-小鼠中,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Th1型IFN-γ、IL-2和TNF-α的下降水平,以及Th2型IL-4和调节性TGF-β、IL-10的上升水平较WT小鼠明显减小。上述结果表明,旋毛虫感染可经PD-1信号通路抑制BCG免疫诱导的Th1型细胞因子的产生,而促进Th2型细胞因子IL-4及调节性细胞因子的IL-10和TGF-β的生成。本研究为蠕虫感染抑制抗结核疫苗保护性效果的潜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程序性死亡分子1 卡介苗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浅谈医学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静 顾园 +4 位作者 程喻力 孙希萌 孙青 刘莎 诸欣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第6期54-55,共2页
留学生教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医学生的必修课,根据留学生的特点,从加强沟通、教材选择及建设、完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将科学研究渗入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教学质量。
关键词 留学生 人体寄生虫学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加强《人体寄生虫学》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6
20
作者 诸欣平 程喻力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6期1165-1167,共3页
根据我国教育部和卫计委开展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结合我国当前人体寄生虫疾病谱及其流行趋势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医学教育革命等因素,本文从教材的内容、侧重点、种类及形式四个方面阐述了加强《人体寄生虫学... 根据我国教育部和卫计委开展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结合我国当前人体寄生虫疾病谱及其流行趋势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医学教育革命等因素,本文从教材的内容、侧重点、种类及形式四个方面阐述了加强《人体寄生虫学》教材建设的设想和展望,以期进一步适应学科发展和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学 教材 医学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