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SRO■技术在脱硫废水零排放中的设计及应用
1
作者 王海棠 罗纯仁 +4 位作者 陈成 程子洪 曹志国 方杰 钟振成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8-220,224,共4页
介绍了HSRO■(高盐反渗透)的技术特点。内蒙古境内某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一期项目工程工艺流程膜浓缩工段成功设计并应用了HSRO装置,该装置运行稳定可靠,整体回收率高于90%,最终反渗透产水可作为生产用水直接回用。该技术不仅在脱... 介绍了HSRO■(高盐反渗透)的技术特点。内蒙古境内某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一期项目工程工艺流程膜浓缩工段成功设计并应用了HSRO装置,该装置运行稳定可靠,整体回收率高于90%,最终反渗透产水可作为生产用水直接回用。该技术不仅在脱硫废水领域成功得到了工程验证,也为高矿化度矿井水、煤化工浓盐水等浓盐水领域工艺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RO 脱硫废水 零排放 极限浓缩 浓盐水
原文传递
葡萄糖、淀粉、苯酚电化学氧化耦合制氢行为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子洪 高占先 +3 位作者 徐军 王刃 马伟 韩迪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42-1546,共5页
电化学氧化处理有机废水的过程中阳极区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在阴极耦合制氢回收清洁能源。选取苯酚、葡萄糖和淀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相同COD浓度不同有机物的降解效果、产氢量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的降解效... 电化学氧化处理有机废水的过程中阳极区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在阴极耦合制氢回收清洁能源。选取苯酚、葡萄糖和淀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相同COD浓度不同有机物的降解效果、产氢量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的降解效果由于结构和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产氢量也随之变化。苯酚降解效果最好,产氢量和产氢速率最大。对苯酚降解动力学进一步研究表明苯酚的降解是一级动力学过程,在5 V和10 V条件下的反应平衡常数分别为0.01498 h 1和0.1202 h 1,反应速率随电压升高而增大。研究结果为不同类型的有机废水选择合理的处理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产氢 有机物 动力学
下载PDF
从电解水技术发展探讨污水电解制氢同时去除污染的前景 被引量:4
3
作者 马伟 程子洪 +3 位作者 吕腾飞 宋小燕 李欣欣 刘友海 《物理化学进展》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结合电解水制氢的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针对能耗的结构构成分析,讨论了电解水制氢技术在污水电解方面的发展,主要针对电极形式、污水类型进行了综述和总结;对根据污水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槽的设计和完善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污水 电解 氢气 能耗 电极材料 电解槽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滤波的人眼定位方法
4
作者 程子洪 潘保昌 +2 位作者 谭建辉 梁坚 曹晓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64-766,769,共4页
通过分析在光照变化条件下现有的一些眼睛定位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各向异性滤波的人眼定位方法。利用各向异性低通滤波器对输入图像进行滤波消除光照的影响,利用多结构形态学开闭运算突出眼睛区域特征,并采用相关系数法获得眼睛粗定... 通过分析在光照变化条件下现有的一些眼睛定位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各向异性滤波的人眼定位方法。利用各向异性低通滤波器对输入图像进行滤波消除光照的影响,利用多结构形态学开闭运算突出眼睛区域特征,并采用相关系数法获得眼睛粗定位,最后使用眼睛精确算法校正眼睛的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光照变化不敏感,定位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滤波 形态学 相关系数 人眼定位
下载PDF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程子洪 李小端 +6 位作者 王华阳 钟振成 张微尘 李国涛 霍卫东 李永龙 熊日华 《环境保护前沿》 2016年第6期130-136,共7页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已成为国内外环境保护技术领域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特点,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对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不同处理技术的现状,并对不同技术发展进行了分析对比,最后提出了针对高...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已成为国内外环境保护技术领域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特点,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对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不同处理技术的现状,并对不同技术发展进行了分析对比,最后提出了针对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水 难降解 高浓度 发展趋势
下载PDF
BIM辅助铁路隧道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应用
6
作者 程子洪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年第6期103-104,共2页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我国当前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的发展速度。但在建设高标准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传统隧道仰拱施工工艺不能够满足现阶段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需求,造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最终对施...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我国当前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的发展速度。但在建设高标准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传统隧道仰拱施工工艺不能够满足现阶段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需求,造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最终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所以,仰拱和填充施工技术逐渐成为限制隧道高质量快速施工的重要因素。而我国现阶段出现的BIM技术,主要以3D数字模型构成,采取三维模型联动的设计方式,打破传统的单一线条设计模式,提供准确的单位方案可视化设计的环境。由此可见,只有通过BIM模型设计技术,再采取全方位互动性直观体现的方法,证明方案的合理性,然后保证在4D仿真环境下,展示方案的方法和流程。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施工中实际出现的问题,利用BIM技术可视化和协同性以及模拟性的特点,对隧道仰拱和仰拱填充施工装备和工艺设计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铁路隧道 施工方案 可视化设计 应用
下载PDF
隧道穿越富水砂土复合地层的施工处理技术
7
作者 程子洪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年第8期108-109,共2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化的状态。许多原本难以建设的地区,在科技的作用下,也开始了建设的路程。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隧道的建设,原本我国的隧道大多只是城市隧道,因为城市隧道更好建设。但是现在为了方便人们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化的状态。许多原本难以建设的地区,在科技的作用下,也开始了建设的路程。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隧道的建设,原本我国的隧道大多只是城市隧道,因为城市隧道更好建设。但是现在为了方便人们的出行和运输,就进行了全面的隧道建设。其中,较为困难的隧道建设类型就是一些复合地层的隧道建设。而本次我们所要探究的富水砂土底层就是一个复合地层。本文就针对当前的复合地层隧道施工技术进行探究,来得出如何更好的建设穿越复杂地层的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砂砾石 隧洞 复合地层 综合施工
下载PDF
探讨高铁钻孔灌注桩施工方式优劣
8
作者 程子洪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第6期170-170,共1页
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建设高速铁路,桥墩是经常采用的一种重要的基础型式,其埋入土中的桩基往往采用钻孔灌注桩的形式。文章探讨了三种钻进成孔灌注桩的优劣势,可供参考。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钻孔桩 施工 优劣
下载PDF
阻垢剂对常温结晶纳滤分盐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段亚威 韩聪 +4 位作者 钟振成 佟振伟 程子洪 池明波 刘聪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8-952,共5页
通过长期连续实验研究阻垢剂对常温结晶过程中的晶种粒径、形貌和结晶效率的影响,并考察纳滤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结晶时间的增加,阻垢剂使结晶后产水的硫酸钙过饱和度由120%升高至147%。结晶效率先升高再降低并保持稳定;另... 通过长期连续实验研究阻垢剂对常温结晶过程中的晶种粒径、形貌和结晶效率的影响,并考察纳滤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结晶时间的增加,阻垢剂使结晶后产水的硫酸钙过饱和度由120%升高至147%。结晶效率先升高再降低并保持稳定;另外,阻垢剂使晶种生长速度减慢且晶种形状不规则,结构疏松,晶种尺寸范围变窄,但对结晶盐纯度影响较小,结晶盐纯度都为99%以上;受常温结晶产水水质影响,纳滤膜的运行压力略有升高后保持稳定,说明由于阻垢剂的保护,纳滤膜表面没有无机盐结垢,系统稳定性强,研究对常温结晶纳滤分盐系统工程放大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结晶 纳滤 阻垢剂 硫酸钙晶种 结晶
下载PDF
煤化工含盐废水纳滤分盐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姚敏 于双恩 +7 位作者 金政伟 佟振伟 井云环 马瑞 杨帅 程子洪 汪丹丹 李蕊宁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0年第6期46-50,I0002,共6页
针对煤化工行业中废水“零排放”的问题,为避免末端产生危废杂盐,对其中一价盐与二价盐进行有效分离是关键所在。对两种国产纳滤膜与两种进口纳滤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进水水质pH为中性、n(Cl^-):n(SO4^2-)的比例在2∶1~1∶1、... 针对煤化工行业中废水“零排放”的问题,为避免末端产生危废杂盐,对其中一价盐与二价盐进行有效分离是关键所在。对两种国产纳滤膜与两种进口纳滤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进水水质pH为中性、n(Cl^-):n(SO4^2-)的比例在2∶1~1∶1、运行压力为低压条件下,国产A膜对SO4^2-的截留率在98.5%以上,对Cl-的截留率小于0,水通量在可接受范围内,对总硅的截留率在10%~40%,可达到与进口膜基本相同的分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含盐废水 零排放 纳滤 分盐
下载PDF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液体排放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微尘 钟振成 +3 位作者 李小端 程子洪 李国涛 刘捷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前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主要采用预处理和蒸发浓缩结晶相结合的工艺,产水厂区回用,结晶盐根据品质做危废品处理或作为工业盐销售。现有处理工艺虽然技术成熟,但投资高、运行费用高、结晶盐品质低。针对这些弊端更多的脱硫废水... 目前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主要采用预处理和蒸发浓缩结晶相结合的工艺,产水厂区回用,结晶盐根据品质做危废品处理或作为工业盐销售。现有处理工艺虽然技术成熟,但投资高、运行费用高、结晶盐品质低。针对这些弊端更多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被开发出来。本文针对现有零排放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废水 零排放 蒸发 结晶
下载PDF
常温结晶和高盐反渗透在芳纶废水零排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立国 熊日华 +3 位作者 侯春蕾 张彦海 何灿 程子洪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6-170,共5页
芳纶生产废水具有含盐量高、有机物含量高且难降解、硬度极高等特点,对传统处理工艺具有很大挑战,且传统处理工艺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以某芳纶废水零排放工程为实例,介绍了芳纶废水水质特点、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和运行效果... 芳纶生产废水具有含盐量高、有机物含量高且难降解、硬度极高等特点,对传统处理工艺具有很大挑战,且传统处理工艺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以某芳纶废水零排放工程为实例,介绍了芳纶废水水质特点、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和运行效果,重点介绍了常温结晶技术(ATC^(■))、高盐反渗透技术(HSRO^(■))的运行效果。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常温结晶(ATC^(■))+纳滤+高盐反渗透(HSRO^(■))+MVR+反渗透”工艺设计合理,抗冲击负荷强,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系统产水电导率<30μS/cm,并全部回用;副产品NaCl达到《工业盐》(GB/T 5462—2003)一级标准,且无杂盐产生,实现了芳纶生产废水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工程自投运以来,出水水质及系统运行长期稳定,对同类废水项目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结晶 高盐反渗透 芳纶废水 零排放
下载PDF
芬顿氧化与电催化氧化处理煤化工废水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齐全友 郝雨峰 +5 位作者 罗纯仁 程子洪 陈成 高志刚 佟振伟 钟振成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1年第12期63-68,共6页
针对某煤化工企业典型的高盐高COD废水,分别通过芬顿氧化和电催化氧化两种高级氧化工艺对废水中COD进行处理。考察了加药量、加药比例和pH等因素对芬顿氧化的影响,以及电流密度和pH等因素对电催化氧化的影响,并对比了两种处理工艺的COD... 针对某煤化工企业典型的高盐高COD废水,分别通过芬顿氧化和电催化氧化两种高级氧化工艺对废水中COD进行处理。考察了加药量、加药比例和pH等因素对芬顿氧化的影响,以及电流密度和pH等因素对电催化氧化的影响,并对比了两种处理工艺的COD去除效果和技术优缺点。结果表明芬顿氧化的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最高达到42.8%;电催化氧化的COD去除率与电流密度的大小呈显著正相关,最高可达99.9%。通过对两种高级氧化技术的分析对比得出,芬顿氧化的处理成本低,工艺成熟度高,已具有大规模工业应用的经验,但COD去除率有限和铁泥难以利用的问题亟待解决。电催化氧化具有工艺流程短,COD去除率可调控,无二次污染,但电耗成本高,电极寿命短,尚不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煤化工废水 芬顿氧化 电催化氧化
下载PDF
煤化工含盐废水中超高浓度COD去除
14
作者 金政伟 佟振伟 +6 位作者 杨帅 马瑞 于双恩 杨磊 任斌 郭剑浩 程子洪 《环境保护前沿》 2021年第3期465-472,共8页
为了对某煤化工厂废水浓缩段的超高浓度水样进行深度处理,本文采用了臭氧催化氧化的方法,从多种商用催化剂中筛选出锰系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优化其臭氧催化氧化反应条件,实现有机物的高效去除。结果表明,对TDS~40,000 mg/L、COD~3000 m... 为了对某煤化工厂废水浓缩段的超高浓度水样进行深度处理,本文采用了臭氧催化氧化的方法,从多种商用催化剂中筛选出锰系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优化其臭氧催化氧化反应条件,实现有机物的高效去除。结果表明,对TDS~40,000 mg/L、COD~3000 mg/L的废水,在有效接触时间2 h、O3的质量浓度为30 mg/L的反应条件下,COD去除率稳定在50%左右。此外,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含盐量、H2O2用量等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和矿化率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催化剂用量、降低含盐量或添加H2O2有利于有机物的去除,为现场工艺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废水 超高浓度COD 臭氧催化氧化 含盐废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